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青岛大学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和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大学”为宗旨,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强化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经过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突破,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省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绩;学校在中国高校人文社科奖和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获奖方面,在省内高校中领先,获全省唯一一个“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在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数量和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学习竞赛、科技大赛获奖数量均居省属高校前茅;学校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是三所拥有“山东省校企合作人才定向培养示范基地”的高校之一;学校硕士及博士学位占专任教师比例位居省属高校前列,二级学科硕士点数量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第一;是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山东省五所德育示范高校之一。毕业生连续多年实现文明离校,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都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本科教育基础扎实、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科研实力不断增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今年8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行视察青岛大学,充分肯定了青岛大学的办学成就,这不仅是对青岛大学的肯定,更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山东高校的肯定;刘延东同志在青岛大学的重要讲话,不仅对我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国高校都具有指导意义。

目前,学校全体师生员工掀起了积极贯彻落实刘延东同志来校视察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努力开创学校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一、坚持改革创新,以特色求发展

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在山东省高校大规模扩招、向大众化教育迈进即将完成之际,学校根据形势发展的变化和需要,及时地提出了内涵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求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向以内涵建设为重心转变、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转变,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等提高内在竞争力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学校领导班子注重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较早地提出了培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综合性复合型人才”的人才培养观念,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同专业交叉听课、双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学生创新性活动开展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今年9月1日,《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刘延东同志在视察烟大时认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观念很好”。青岛大学是在改革开放中建设起来的大学,从一开始就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化的教育思想,早在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之前,就与韩国木浦大学等定期开展学生互换、学术交流与交往等,并在与日本、韩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对法交流继去年在法国昂热市创办了孔子学院之后,今年6月法国政府又在青岛大学设立了法语中心,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卢瓦尔大区主席奥克谢特等一行56人亲临烟大出席揭牌仪式。面向未来,学校进一步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智慧,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发展方向,升华了办学理念。目前,学校正在按照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全体师生认真学习《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群策群力,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特色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多年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持续不断地培育特色、凝练特色、强化特色、突出特色。经过不断凝练和升华,明确了在办学特色上坚持“双重依托、三方互动、借力发展”(双重依托,即依托强校——北大、清华和强市——青岛;三方互动,即强校、强市加青岛大学互动);在学科建设上坚持“重视基础、强化应用、推动交叉、突出特色”;在培养模式上坚持“理工结合、文理渗透、通专并重”;在教育方式上坚持“环境育人、以美育人、发展个性”,并逐步固化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集体意识,渗透到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各项工作中去。

管理体制和机制日益完善。随着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积极探索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较早地进行了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行学校宏观调控、学院相对独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逐步落实配套措施。按照科学设岗、竞争上岗、学院实行学科归属制、机关实行岗位责任制的框架,实施定岗定编定责。同时,将两级管理考核与运行多年的目标责任制考核兼容一体,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建立后勤服务“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以落实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为突破口,切实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益。这些措施都极大地调动了部门和学院工作积极性,促进了学校的快速发展。

二、强化内涵建设,以质量促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放在首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省内最早实行了学习警示制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及考试方式改革。全面实施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逐步采取“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要求。持续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现有国家、省级品牌特色专业、精品课、教学团队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9个,省级教学优秀成果奖39项。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学习竞赛、科技大赛获奖数量均居省属高校前茅。两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全国一、二等奖7项、山东省一、二等奖6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特等、一、二等奖共89项。毕业生考研录取率持续增长,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87%以上,被评为“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施235学科建设工程,着力构建省、校两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积极抓好学位点建设。坚持“择优扶重”原则,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建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04年以来,学校新增5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5个硕士点。在2004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我校法学排名第19位,药学第14位,历史学第26位;在2006年的评估中,我校物理学排名第44位,化学第39位,化学工程与技术第33位,数学第53位;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民族学排名第6位,外国语言文学第28位,土木工程第40位。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实施2233科研发展工程,坚持政策引导,强力推进,主持国家各类科研基金项目、重大科技专项以及省部级项目均大幅提高,近年来共获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00余项,位居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