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四则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大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和人生哲理。
这些寓言故事以其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情节,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一起领略其中的智慧和趣味。
1.《伐木人》。
从前,有个伐木人,他每天都在森林里砍树。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棵特别硬的树,他用斧头砍了很久也没能砍倒。
于是,他就生气地离开了。
后来,有个路过的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先磨一下斧头呢?”伐木人听了很后悔,明白了磨砺自己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的道理。
2.《孔雀东南飞》。
从前,有只孔雀觉得自己的美丽是世界上最美的,于是它对其他动物炫耀自己的美丽。
结果,其他动物都不喜欢和它在一起,孔雀感到很孤独。
后来,它遇到了一只猴子,猴子告诉它,“美丽固然重要,但谦虚更重要。
”孔雀听后,明白了谦虚的重要性。
3.《老虎和狐狸》。
从前,老虎和狐狸是好朋友,它们经常一起出去狩猎。
有一天,它们猎到了一只大肥羊,老虎说,“我们平分吧。
”狐狸却说,“你是强者,应该多分一些。
”老虎听了很高兴,于是把大肥羊的一半给了狐狸。
后来,它们又猎到了一只小瘦羊,这次轮到狐狸说,“我们平分吧。
”狐狸却说,“你是强者,应该多分一些。
”老虎听了很生气,觉得被骗了。
于是,它们之间的友谊就此破裂了。
4.《乌鸦和狐狸》。
从前,有只乌鸦捡到了一块干酪,它飞到树上准备享用。
这时,一只狐狸走过来,它看到了乌鸦嘴里的干酪,就对乌鸦说,“你的歌声一定很美妙。
”乌鸦听了很高兴,便张开嘴唱起歌来,干酪掉了下来,被狐狸捡走了。
乌鸦后悔不已,明白了不要被别人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5.《老鼠嫁女》。
从前,有只老鼠打算嫁女,它邀请了很多动物参加婚礼。
猫听说了以后,也想去参加,于是它找到了一只老鼠,对老鼠说,“我也想参加你女儿的婚礼,但我怕我会吃掉你的亲戚朋友。
”老鼠听后,明白了猫的用心,于是找了个借口说,“我女儿的婚礼只能请老鼠,猫不能去。
”猫听后,只好作罢。
这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寓言故事篇一1.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种着几亩地,他的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的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
这个农夫飞快的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
他却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2.刻舟求剑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
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
他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船靠岸后,那楚人立即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
捞了半天,仍不见宝剑的影子。
其实他又怎么找得到宝剑呢?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
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3.叶公好龙从前有个叫叶公的人非常喜欢龙。
在他的家里,墙上画着龙,柱子上雕着龙,穿的盖的上面都绣着龙。
天上的真龙听说叶公喜欢龙,就来到叶公家拜访他,长长的尾巴伸在堂上,把头探进窗户里张望。
叶公看到天上的真龙后,吓得魂飞胆破,脸色都变色了,急忙躲起来。
原来,叶公喜欢的不是真龙,而是那些画的、绣的、刻的假龙。
4.自相矛盾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我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使它被刺穿。
”(他)又称赞他的矛说:“我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
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5.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文学_古代寓言故事四则
古代寓言故事四则古代寓言故事:扁鹊说病盛夏时节,酷暑难耐。
太阳像个大火炉般挂在天上,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人们的衣衫都汗湿了一遍又一遍。
树上的知了扯开嗓子拼命叫着:"热啊、热啊!"让本来就热得不行的人们心中更添了几许烦躁。
有个郑国人,他家的院子里有一棵大树。
于是他就卷了草席带着蒲扇到树阴下面去乘凉。
从早到晚太阳慢慢地移动,树影也跟着移动。
郑国人发现了这个现象,就也跟着树影不停地挪动他的席子,好总是处在树影中,以免被太阳晒到。
随着太阳渐渐居中、偏西,树影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到了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树影又重新到了树底下,那个郑国人也就跟着回到了树底下。
夜幕降临了,月亮升上了天空,又在树下投下了一片阴影。
郑国人又出来乘凉了。
他想,晚上有露水,要是被露水沾湿了衣服可怎么办呢?接着又转念道:不怕,还是用白天的老办法,肯定不会有问题的。
于是,树影紧随着月亮的移动而移动,郑国人则紧随着树影的移动来挪动他的席子,满以为这个可以用来躲避太阳的妙法子也一样可以用来躲避露水。
可是却没料到,他和树影一起移动得越来越远了。
一夜下来,他的衣服和席子都被露水湿透了。
这个愚蠢的郑国人,没有想到太阳和月亮运行的方向是相反的,就生搬硬套白天的老经验。
我们可不能学他,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真正解决好问题。
古代寓言故事:骗子钦差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
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
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
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
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
”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
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
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
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
”桓公不信这话。
警世恒言全文及译文
警世恒言全文及译文《警世恒言》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集,作者是明代作家冯梦龙。
这部作品共收录了40个寓言故事,每个故事都以生动的语言和寓意深刻的情节,向读者传递着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以下是《警世恒言》的全文及译文:1. 《警世恒言》第一则,《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鹬见蚌大,心生饕餮之念,以嘴啄之。
蚌闭壳,鹬不能得。
渔父闻而取之,蚌死鹬去。
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故事也。
2. 《警世恒言》第二则,《亡羊补牢》。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也。
此言戒人,不可因小失大。
3. 《警世恒言》第三则,《朝三暮四》。
朝三暮四,不知数也。
此言戒人,不可欺心。
4. 《警世恒言》第四则,《祸从口出》。
祸从口出,言多必失。
此言戒人,不可多言。
5. 《警世恒言》第五则,《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不知大海。
此言戒人,不可自满。
6. 《警世恒言》第六则,《狐假虎威》。
狐假虎威,霸王之势。
此言戒人,不可因势利导。
7. 《警世恒言》第七则,《以己度人》。
以己度人,易非人也。
此言戒人,不可自私。
8. 《警世恒言》第八则,《杀鸡取卵》。
杀鸡取卵,不知长远之计。
此言戒人,不可贪图小利。
9. 《警世恒言》第九则,《画蛇添足》。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此言戒人,不可过度。
10. 《警世恒言》第十则,《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此言戒人,不可自欺。
以上是《警世恒言》中的前十个故事,每个故事都包含着深刻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这部作品通过寓言的形式,向读者传递着关于诚信、智慧、谦虚、勤奋等方面的重要价值观念。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给读者带来启迪和思考。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则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则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伊索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是民间口头创作。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的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中国古代寓言四则寓言
拿起 将要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完,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 ,
曰:“吾能为之足。”未成,
给 画足,名词做动词 说:“我能够给它画上脚。”还没有完成,
一人之蛇成,夺其卮,
另外一个人的蛇画好了,夺过他的酒壶,
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怎么 给,替 本来,原来 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够给它画脚 呢?”
买椟还珠——《韩非子》 郑人买履——《韩非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 画蛇添足——《战国策》
滥竽充数
滥:失真,不切实, 引申为蒙混。 竽:一种簧管乐器。
充:充当、填充。
数:数字。
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
wèi
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
yuè mĭn lĭn
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 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 逃。
韩非子讲《滥竽充数》的目的
• 《韩非子》所引,未必是真实的事情, 只是想借欣赏音乐的方法来阐述治国 的道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寓意:做人要老老实实,要有真才实学。
成语意思:比喻没有真才实学靠混来过日子, 或以次充好,以假乱真。 也表示形容自己,自谦。
画 蛇 添 足
《战国策》是中国古 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 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 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 和策略,展示了战国 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 会风貌,是研究战国 历史的重要典籍。编 者西汉刘向 。
画蛇添足——比喻有的 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 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把事情办糟了。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木兰之柜。为:( 做,制造 ) 2、请为王吹竽。为:( 给,替 ) 3、请画地为蛇。为:( 画 ) 4、吾能为之足。为:( ) 5、子安能为之足?为:( ) 6、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为:( ) 7、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为: 是 ) 8、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 做 )
中国古典寓言
中国古典寓言
中国古典寓言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洁明了的故事形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道德教诲。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中国古典寓言:
1. 《狐假虎威》:讲述了一只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吓唬其他动物的故事,寓意是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
2. 《自相矛盾》: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说自己的矛无坚不摧,盾坚不可摧,当别人问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如何时,他无法回答。
这个故事强调了逻辑一致性的重要性。
3. 《守株待兔》:一个农夫偶然捡到一只撞到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不再耕种,每天守在树桩旁等待更多的兔子。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依赖运气,而要努力工作。
4. 《刻舟求剑》:一个人在过江时,剑掉入水中,他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等船靠岸后再从记号处下水去找剑。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拘泥成法,不知变通的人。
5. 《画蛇添足》:比赛画蛇时,一个人最先画好,但他却给蛇
画上了脚,导致他失去了比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多此一举。
十个中国寓言故事
十个中国寓言故事一、穷奇与守株待兔1.1 穷奇的苦恼中国古代有个叫穷奇的人,他生活在一个贫穷的村庄里。
穷奇总是抱怨自己的命运,觉得自己不幸,因为他家里一无所有,无法改变生活的困境。
每天,他只能靠捡别人丢弃的东西来维持生活。
1.2 发现守株待兔的农夫有一天,穷奇碰到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每天都守在一个地里等待兔子撞树而死。
穷奇觉得这个农夫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去种地或捕捉其他动物。
1.3 守株待兔的农夫解释农夫告诉穷奇,很久以前,他曾经在这个地里放了一根木桩,结果一只兔子不小心撞到了木桩上死亡。
从那以后,他发现每年都会有兔子撞死在这个地方,他只需要等待,就能轻松地得到食物。
1.4 穷奇的启示穷奇听了农夫的故事,茅塞顿开。
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抱怨命运,而没有主动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于是,他决定不再消极地捡别人的东西,而是主动去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二、聪明的猴子2.1 猴子偷桃中国有个山里的猴子,非常聪明灵活。
一天,它看见一棵树上结满了大大的桃子,它忍不住想要享受一下美味的桃子。
于是,猴子开始将桃子一个个摘下来。
2.2 商量交易就在这时,一只老虎突然出现,把猴子吓得连忙爬到树上。
老虎笑着对猴子说,如果你将桃子给我,我可以保证不吃你,并且还会给你一些其他好吃的东西。
2.3 猴子的计策猴子聪明地想到了一个计策。
它对老虎说,我可以将桃子给你,但你必须先在这个洞里闭上眼睛,然后我才敢把桃子扔给你。
2.4 猴子的成功老虎贪婪地闭上了眼睛,猴子趁机把桃子丢给了它,并大笑着离开了。
老虎睁开眼睛后,发现猴子已经逃走了,一点桃子都没有剩下。
三、乌鸦喝水3.1 渴的乌鸦有一天,乌鸦饥渴难耐,飞到一个院子里。
院子里有一个石缸,乌鸦想要喝水,但石缸里的水太低了,乌鸦无法喝到水。
3.2 乌鸦的聪明乌鸦聪明地找来一块小石头,将其投入石缸中,水位上升了一点点。
乌鸦不断地投掷小石头,最终水位上涨到了合适的高度,乌鸦终于喝到了水。
3.3 乌鸦得救就在乌鸦喝完水后,一个农夫从院子里出来,看到了乌鸦的聪明举动。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是一种以动物或其他形象为主角,通过它们的言行来揭示人性弱点、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文学体裁。
这些故事常常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让人们在阅读中获得深刻的启示和教训。
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些中国经典的寓言故事。
1.《狐假虎威》。
这是一则出自《三字经》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只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吓唬其他动物,却最终被猴子戳穿了真相。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以假乱真,不要依仗他人的势力欺压弱小,更不要自欺欺人。
2.《鹬蚌相争》。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
故事讲述了一只鹬和一只蚌因为争夺一块肥美的鱼肉而发生争执,最终引来了捕食它们的鹰。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小失大,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忽视大局,更不要因为争斗而让外部势力得逞。
3.《孔雀东南飞》。
这个故事出自《庄子》。
故事讲述了孔雀因为自己美丽的羽毛而自傲,却最终被困在笼中,失去了自由。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因为自己的优越条件而骄傲自满,更不要因为虚荣而失去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4.《老鼠嫁女》。
这个故事出自《古文观止》。
故事讲述了老鼠为了让女儿嫁给一只猫,竟然自己也跟着装病,最终却被猫吃掉了。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为了一己私利而背叛自己的原则和家人,更不要因为贪图享受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5.《狼来了》。
这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孩子在田野上喊“狼来了”,引来了村民前来救援,但后来孩子却因为多次虚假报警而失去了村民的信任。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说谎,因为谎言终究会被揭穿,失去信任将是一个人最大的损失。
以上这些中国经典的寓言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德和人生哲理。
希望我们在阅读这些故事的同时,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引以为戒,做一个更有道德、更善良的人。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寓言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
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一):杞人忧天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没有地方容身,因此愁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有个人看他这样忧愁,很为他担心,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很厚很厚的气积聚在一起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
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从早到晚都生活在天的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那人忧天的人听了,又说;"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前来开导他的人说:"太阳、月亮和星星,也都是会发光的气积聚而成的,即使掉下来,也不可能把人打伤。
"那个忧天的人又问:"如果地陷塌了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回答说:"大地是土块积聚而成,它充塞四野,无处不有,你在它上面随便行走、跳跃,整天在它的上面生活,怎么担心它会陷塌呢?"那人听了朋友的话,如释重负,非常高兴;那个前来劝他的人放下心来,也很高兴。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二):宋人疑邻宋国有个有钱的人。
有一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壁冲塌了一块。
他的儿子说道:"不赶快修补起来,一定会有小偷爬进来的。
"邻家的老大爷也这样警告他。
当天夜里,他家果真被盗贼偷走了大量的财物。
这个有钱人的一家人都夸他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邻家的老大爷可能是个盗贼。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三):庖丁解牛庖丁为梁惠王宰牛。
手到的时候,肩倚的时候,脚踩的时候,膝顶的时候,那声音十分和谐,就跟美妙的音乐一样,合于尧时的《经首》旋律;那动作也很有节奏,就像优美的《桑林》舞蹈。
梁惠王看得出了神,称赞说:"哈,好啊!你的技术是怎么达到这样高超的地步的呢?"庖丁放下刀对梁惠王说:"我喜欢探求的是道,比一般的技术又进了一步。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语寓言故事1.《画蛇添足》有一天,几个人比赛画蛇,其中一个人很快就画好了,他看着其他人还没画完,得意地说:“哼,我画得可真快呀!”他心想:我这么快画完,干点啥呢?要不我再给蛇添几只脚吧。
他就真的给蛇画起脚来。
旁边的人画完后,奇怪地问:“蛇哪有脚呀,你这不是多此一举嘛!”哎呀,可不是嘛,这人懊悔极了。
就像有时候我早早写完作业,觉得无聊就乱涂乱画,结果把作业本都弄脏了,这多像画蛇添足呀!我觉得呀,做事要恰到好处,别做多余的事。
2.《亡羊补牢》农夫看着破了个大洞的羊圈,一拍大腿,哎呀叫着:“哎呀呀,我的羊圈破了个洞,羊都跑了呀!”邻居劝他赶紧修补,他一开始还不在意,说:“没事,跑就跑了几只嘛。
”后来羊跑了更多,他才着急了,赶紧把羊圈补好,还自言自语:“还好,现在补还不算晚。
”这就好像我有个玩具坏了,一开始不想修,等后来想玩了才急忙去修,还好能修好。
我们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不然损失会更大呀!3.《自相矛盾》集市上,那个卖矛和盾的人可神气啦,大声吆喝着:“我的矛呀,锋利无比,什么都能刺穿!”接着又喊:“我的盾呀,坚固得很,什么都刺不穿!”有人就问了:“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样呢?”这人一下子就傻眼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让我想起有时候我又说自己跑得快,又说自己不爱运动,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哈哈。
我们说话做事可不能前后矛盾呀!4.《叶公好龙》叶公逢人就说:“我可太喜欢龙啦!”家里到处都画着龙。
真龙听说了,心想:还有这么喜欢我的人呀,我得去看看。
当真龙出现在叶公面前时,叶公吓得脸色惨白,大喊:“救命呀!”这反差也太大了吧!就像我之前说喜欢小狗,等真看到大狗狗朝我跑过来,我也有点害怕呢。
看来喜欢不一定是真的了解和能接受呀。
5.《狐假虎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在老虎前面,得意地说:“你看,那些动物都怕我呢!”老虎还真以为动物们怕的是狐狸,其实呀,动物们是怕老虎。
狐狸这是借着老虎的威风吓唬人呢。
我有时候跟着哥哥出去玩,感觉别人对我也很友好,是不是也有点狐假虎威的感觉呀。
《寓言四则》原文和译文
《寓言四则》原文和译文《寓言四则》原文和译文1)社鼠——《晏子春秋》后人摭集景公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鼠因往托焉。
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
此亦国之社鼠也。
”【译文】齐景公(姜姓,名杵臼)问晏子:“治理国家怕的是什么?”晏子回答说,“怕的是社庙中的老鼠。
”景公问:“说的是什么意思?”晏子答道:“说到社,把木头一根根排立在一起(束:聚,这里指并排而立),并给它们涂上泥,老鼠于是前往栖居于此。
用烟火熏则怕烧毁木头,用水灌则有怕毁坏涂泥。
这种老鼠之所以不能被除杀,是由于社庙的缘故啊。
国家也有啊,国君身边的便嬖小人就是社鼠啊。
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不诛除他们,他们便会胡作非为,危害国家;要诛除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保护,国君包庇他们,宽恕他们,实在难以对他们施加惩处。
”2)九方皋相马——《列子》列禦寇,东周威烈王时期郑国圃田(今中牟白沙乡西古城村)人。
战国早期,著名的思想家和寓言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先驱者,人称列子,主张贵虚。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 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
若此者绝尘弭辙。
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
臣有所与共担墨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
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
”使人往取之,牡而骊。
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 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
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通用11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寓言故事都不陌生吧,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那么,都有哪些经典寓言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1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
苏代对惠文王说:“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
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
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
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
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
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中国寓言小故事文言文及翻译
中国寓言小故事文言文及翻译1、刻舟求剑原文: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节选自《吕氏春秋·察今》译文: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2、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于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
”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东西穿不透的。
”有人质问他:“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本来,坚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并存的。
3、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尺码放在了他的座位上。
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拿到鞋子,(才发现自己忘了带尺寸了)就说:“我忘记带尺码了。
”返回家去取尺寸。
等到他赶回来,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一试鞋子的大小呢?”他回答说:“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4、买椟还珠原文: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羽。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古代寓言六则
古代寓言六则
古代寓言六则:
1、把瓦块装在弱柱上:这个故事被用来告诉人们,要根据每个人的力量进行适当的安排,不能超载过分,否则就会遭遇失败。
2、买鸡生蛋:这个故事暗示人们,要做一件事情就必须得有先决条件,有了先决条件才能做得更好。
3、老鼠偷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部分的邪恶行为都会被发现,而且总是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4、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事情可能会产生反作用,所以要慎重,不能急功近利。
5、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教育我们,欺负弱小是徒劳的,即使你能赢,但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6、比蚊子吃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贪图不切实际的东西,因为有些事情根本不是我们能够办到的。
文学_四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四个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精选篇一:以羊替牛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
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
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
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
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干死了。
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精选篇二:涸辙之鱼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
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
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便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那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
”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看了。
把它放了吧!”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吧!”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精选篇三:曾参杀人有一个人想拜见县官求个差事。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01司马光宋·佚名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有一次,司马光和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面玩耍。
其中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一不小心便失足跌落水缸里。
很快,这个小孩就被水淹没了。
其他小孩子见状,吓坏了,纷纷跑开了。
只有司马光淡定地拿石头砸开了水缸,水流迸射而出,小孩子被水流冲出缸外,最终成功被救。
02囊萤夜读唐代《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且不知疲倦。
他喜爱读书,因此知识渊博。
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灯油。
所以每到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把几十只萤火虫装进袋子里,像灯光一样照着书本。
有了“灯光”,车胤更是夜以继日地努力读书了。
03精卫填海先秦《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炎帝有个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不幸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后来,女娃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满东海。
04守株待兔先秦·韩非子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夫,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农夫看到还有这种好处,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地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意外撞死的兔子。
然而这种“好事”再没有发生,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05王戎不取道旁李南北朝·佚名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
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
许多孩子都争相跑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
经典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经典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经典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刻舟求剑、亡羊补牢、画蛇添足、农夫和蛇、揠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寒号鸟、东郭先生和狼等。
1、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楚国人剑掉到水里就在船上刻记号,船停了才去打捞。
讽刺了那些刻板、不知变通、不能根据事情发展变化应急处理问题的人。
2、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丢了一只羊,晚上被狼吃掉了,而他没有修补羊圈,第二天又少了一只羊,修补完羊圈羊就再也不丢了。
告诉我们犯了错误只要及时改正就为时不晚。
3、画蛇添足:讲的是楚国一家人画蛇比赛赢酒,其中一个人画完蛇,看别人都没画完,就给蛇画起了脚,最终输了。
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无中生有、虚构事实是有害无益的。
4、农夫和蛇:讲的是农夫救了路边一条冻僵的蛇,而蛇苏醒后反咬了农夫一口,农夫临死前才醒悟。
做人要分得清善恶,坏人落难了不要心慈手软,否则帮助伪善的人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祸患。
5、揠苗助长:讲的是一个人为了让禾苗快点长高,就往高拔一些,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告诉我们凡是不能急于求成,而应顺其自然,顺应事物发展规律。
6、守株待兔:讲的是战国时代宋国一个农民在树桩旁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就把偶然事件当成必然,天天守在树旁等。
批判了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愚蠢的人。
7、自相矛盾:讲的是楚国人卖矛和盾,称矛锋利无比,盾异常坚固,围观的人问用他卖的矛去戳盾能戳穿吗,商人无言以对。
所说的道理就是前后言行不一,不能自圆其说。
8、寒号鸟:讲的是喜鹊劝寒号鸟做窝,寒号鸟拖延、懒惰没做窝,最终被冻死的故事。
告诉我们要做长远打算,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9、东郭先生和狼:讲的是东郭先生用袋子救了一只被猎人射伤的狼,狼得救后忘恩负义要吃东郭先生,东郭先生最终被农夫所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该不辨是非滥施同情心,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寓言四则批注
寓言四则批注《寓言四则》是古代一部著名的寓言故事,包括《乌龟与兔子》、《狐假虎威》、《塞翁失马》和《画蛇添足》。
这些寓言故事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和有趣的故事情节,告诉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这四个寓言故事进行批注,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寓意。
一、《乌龟与兔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总是自命不凡,自以为是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自以为是的伙伴,他们喜欢高傲地俯瞰他人,而忽视了自己的缺点。
故事中的乌龟和兔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乌龟虽然慢吞吞,但非常谦虚。
相反,兔子则喜欢高傲地俯瞰他人,认为自己是最快的动物。
这样的心态使得兔子在很多情况下都自食其果,失去了很多机会。
然而,故事的转折点在于,兔子在比赛与乌龟比赛时,因为自以为是的而导致失去了胜利。
相反,乌龟却表现得非常谦虚,尽管他赢得了比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像乌龟一样谦虚,不要总是自命不凡。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当我们能够做到谦虚谨慎时,我们将在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二、《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信任别人,尤其是在面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有气势的人。
故事中的狐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非常善于伪装自己,装出一副很威风的样子,让其他动物都对他感到敬畏。
这样的做法让他在森林中盛气凌人,也让其他动物不敢抗拒。
然而,故事的转折点在于,老虎最终发现了狐狸的伪装,并让狐狸的阴谋败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确定别人的真实意图。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地相信别人的花言巧语。
三、《塞翁失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有时候,看似的损失实际上是一种幸福。
故事中的塞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失去了他珍爱的马,但他从中发现了一个宝库,里边有很多珍贵的财宝。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他非常高兴,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满足。
相反,他开始思考,将这些财宝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更加幸福。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目录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目录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通过动物或其他形象化的角色,传达了丰富的哲理和道德观念。
这些寓言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经典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古老智慧的魅力。
1.《三打白骨精》。
故事梗概,唐僧师徒四人路过白骨洞,白骨精化身为美女,欲吃唐僧。
孙悟空化身为老汉,三番五次打败白骨精,最终唐僧师徒得以安全离开。
2.《鹬蚌相争》。
故事梗概,鹬与蚌在海滩上争夺食物,鹬用嘴啄蚌,蚌用壳夹住鹬的嘴。
正当它们相争时,一只人类捕到了它们。
3.《狐假虎威》。
故事梗概,一只狐狸遇到了一只老虎,狐狸装作老虎的朋友,吓唬其他动物。
后来,狐狸遇到了真正的老虎,不得不露出原形。
4.《孔雀东南飞》。
故事梗概,孔雀自认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鸟,不愿飞往东南方。
后来,它才发现东南方有很美丽的风景,却因自己的固执而错失了机会。
5.《打破瓦罐》。
故事梗概,一个人家的瓦罐破了,主人将它修补好,却说,“这个破罐子比以前更有用了。
”意思是说,修补过的破罐子更能体现它的价值。
6.《老鼠嫁女》。
故事梗概,老鼠娶儿子媳妇,办喜宴时,宴席上有一只猫,老鼠担心猫会吃掉宴席上的老鼠,于是找了一只老鼠假扮新娘,最终猫露出了原形。
7.《卧薪尝胆》。
故事梗概,伍子胥为报父仇,卧薪尝胆,最终辅佐吴王光复国土。
8.《愚公移山》。
故事梗概,愚公为了让家门前的两座大山不再阻挡道路,决心移山,最终感动了神仙,使得两座大山被移走。
9.《斩黄龙》。
故事梗概,汉武帝斩黄龙,获得了神剑,从此国泰民安。
10.《韩非子与商君》。
故事梗概,韩非子与商君为了争夺权力,相互斗智斗勇,最终商君因自私而失败。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介绍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目录,这些寓言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们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道德观念,也对后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四则
【教学目标】
1、积累“为度之反遂说亡”等文言词语。
2、学习从多角度思考寓意的方法。
3、懂得做事不能死板,要有真才实学等道理。
说明:通过反复朗读,领会寓言的寓意。
掌握重点词语,为学好文言文打基础。
在读故事中启发学生领会期中的寓意,培养学生从小故事中寻求大智慧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前两篇,教会学生读寓言的方法。
2、多角度思考寓意。
说明:在学习方法上要下功夫,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故以前两篇带动后两篇的学习。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帮助。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