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细读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文中精妙的语句。

3.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4.继承和发扬坚忍顽强、柔中有刚、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重难点突破

重点: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在黄河精神品质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教学与学法

教法:

1.情境导入法:用壶口瀑布的视频创设情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增强直观性,体现人文性。

3.诵读法: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学法:

1.圈点勾画法: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

2.自主、合作、探究法:通过“问题探究”的教学途径,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的过程中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诵读法:反复诵读精彩片段,在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语言与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

2.整体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激情导入,学情诊断

l.情境导入。

播放壶口瀑布的视频,学生欣赏。

师:壶口瀑布给你带来的最强烈的感觉是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对壶口瀑布的感觉几乎是一致的:气势宏伟,声如震天,犹如万马奔腾,震撼人心。同学们看到这震撼人心的景观后,产生了怎样的联想呢?生抢答。

师:大家的联想很丰富哦。散文家梁衡曾两次来到壶口瀑布,他和大家一样,震撼于壶口瀑布之壮美,回去后写了一篇游记《壶口瀑布》(板书课题:壶口瀑布)。他笔下的壶口瀑布是怎样的呢?他由这前赴后继的惊涛骇浪联想到了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作品。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目的是以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壶口瀑布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2.作家作品。(多媒体出示)

梁衡(1946—),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

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记者协会全委会常务理事、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3.积累生字词。

(1)读准下面加线字的读音。

铸成(zhù) 推搡(sǎng) 寒噤(jìn) 潺潺(chán) 汩汩(gǔ) 出轧(zhá)

告诫(jiè)霎时(shà) 驰骋(chěng) 迂回(yū) 怒不可遏(è)

(2)解释下列词语。

寒噤:寒战。

迂回:曲折回旋的;环绕的。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读懂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并回答:这篇散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大意是什么?

讨论、明确。全文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点题,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段):描写雨季时,壶口瀑布震撼人心的景象。

第三部分(第3~5段):具体描写枯水季节时,壶口瀑布的壮美景象和作者的感受。

第四部分(第6段):赞美黄河精神,揭示象征意义。

2.本文仅仅是赞美黄河吗?请找出相关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不仅是赞美黄河,更是赞美有着黄河精神的人(民族精神)。相关语句:“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全班齐读这一段,要读出气势和赞美之情。

3.结合全文,思考讨论:作者写这篇课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确:为了借赞美黄河来表达对民族精神的崇敬和赞美。

4.全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明确:主要运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整体感知、定点探究等,使学生了解了文意,体会了情感:初步感受到象征手法的运用,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了对文本的初步解读。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试比较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旱季有哪些方面不同,并完成下面表格。(请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并做批注)

讨论、明确: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引导学生自主品读课文,通过圈点勾画,把握景物的特点,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第四阶段:检测小结

l.作者去过两次壶口瀑布,为什么略写第一次?

2.旱季时壶口瀑布有怎样的特点?

3.作者写这篇课文是为了表达对民族精神的赞美,他为什么要借助赞美黄河来达到其写作目的,而不直接赞美民族精神呢?

检测小结答案

1.略写雨季时的壶口瀑布,表现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为后文写旱季的壶口瀑布蓄势。

2.刚柔相济、气势磅礴、凝重猛烈、雄伟壮阔、撼人心魄。

3.作者借赞美黄河表达自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更表现出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礼赞,用的是象征的写法,意蕴深厚,耐人寻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性格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在壶口将其伟力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作者赞美黄河,正是赞美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欣赏文中精妙的语句。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复习导入,学情诊断

1.听写生字词。

2.学生选读认为精彩的语段。(师生评议)

3.问:壶口瀑布有怎样的特点?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师:壶口瀑布气势磅礴,雄伟壮阔,刚柔相济。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大好河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