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矿产资源
白玉的矿产资源与开采技术
白玉的矿产资源与开采技术白玉,一种具有高度装饰性和贵重性的矿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瑰宝之一。
它的开采与加工技术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本文将从白玉的矿产资源和开采技术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珍贵矿石的价值和发展。
一、白玉的矿产资源白玉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西藏等地,是一种富含长石矿物的大理石。
在这些地区,白玉矿石主要分为两类:软玉和硬玉。
1. 软玉:云南玉溪是著名的软玉产地,以其质地细腻、透明度高、色泽鲜艳而闻名。
软玉开采相对容易,不需要采用爆破等破坏性开采方法,而是通过台阶和巷道工程进行。
这种开采方式保护了矿石的完整性,使得采出的软玉能够更好地用于雕刻和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2. 硬玉:四川、西藏等地是硬玉的主要产地。
硬玉由于含有石英等硬度较高的矿物,开采难度较大。
硬玉开采通常需要使用钻爆法,即通过钻孔、装药和引爆等工序来破坏矿石,将其开采出来。
然而,因为硬玉非常坚硬,钻爆过程中容易造成破损和损失。
因此,硬玉的开采技术需要更加细致和精确,以确保采出的石块完整无缺。
二、白玉的开采技术1. 传统手工开采:在古代,白玉的开采主要依靠工匠的手工劳动。
工匠通过锤子、凿子等工具对矿脉进行敲击和开采,以获取矿石。
这种传统的开采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由于手工开采对矿石的破坏最小,能够得到质地较好的原石,因此一直被视为制作高级白玉工艺品的首选方法。
2. 机械化开采: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化开采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手工开采。
现代的白玉开采通常采用钻爆法,即通过钻孔、装药和引爆等工序,将矿石爆破开采。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快捷的特点,能够大规模地开采矿石。
然而,机械化开采也面临着矿石的破损和损失的问题,因此需要配备合适的设备和技术,以确保开采效果和经济效益。
3. 现代化开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化开采技术逐渐应用于白玉产业。
利用遥感技术、地质勘探和资源评估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白玉矿体的位置和规模,提高开采的效率和精确度。
矿产资源开发
矿产资源开发矿产资源是自然界中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石、矿床、矿体等矿物质的总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成为支撑经济的重要因素之一。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可以满足人们对能源、建材等资源的需求。
然而,矿产资源开发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本文将就矿产资源开发的意义、方法以及应对环境问题的措施进行探讨。
一、矿产资源开发的意义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首先,矿产资源开发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开发矿业,吸引外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
其次,矿产资源开发可以满足人们对能源、建材等资源的需求。
能源是推动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建材则是支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矿产资源开发的方法矿产资源开发的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开采和深海开采。
传统开采是指通过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等方式获取地下矿产资源。
露天开采指的是将矿石露天开挖,适用于矿体较浅、矿床规模大的情况。
井下开采则是通过挖掘地下坑道,适用于矿体较深、矿床规模小的情况。
深海开采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兴开采方式,通过开发海底的矿床来获取矿产资源。
深海开采的优势在于可以开发远离陆地的资源,避免了地面环境受到的影响。
三、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与解决措施矿产资源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问题。
针对这些环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理。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与保护。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能够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治。
其次,加强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通过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可以减少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应当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结论矿产资源开发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满足能源和建材等需求。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矿产资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然而,传统的矿产资源开采与利用模式往往存在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
因此,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已成为矿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中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的意义、挑战和应对之策。
一、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是指通过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它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首先,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通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矿产资源的使用寿命。
其次,减轻环境压力。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往往伴随着土地破坏、水源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再次,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可以促进矿业向绿色发展转型,提高矿业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挑战然而,在实践中,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并不容易,存在许多挑战:首先,技术限制。
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而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程度不一,限制了资源综合利用的效果。
其次,经济约束。
由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需要较高的投入和技术支持,而这些成本往往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范围,导致综合利用的难度增加。
再次,政策支持不足。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但目前部分地区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限制了综合利用的发展。
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应对之策为了实现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需要采取以下一些应对之策:首先,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力度,提高技术的先进性和适应性,降低技术成本。
其次,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扶持等政策支持,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再次,培育创新能力。
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研发新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173种矿产资源分类表
173种矿产资源分类表摘要:一、引言二、173种矿产资源分类概述1.金属矿产2.非金属矿产3.能源矿产4.水气矿产5.土壤矿产6.生物矿产三、各类矿产资源详细介绍1.金属矿产1.铁矿产2.铜矿产3.铅矿产4.锌矿产5.镍矿产2.非金属矿产1.煤炭矿产2.石油矿产3.天然气矿产4.宝石矿产5.陶瓷矿产3.能源矿产1.太阳能矿产2.风能矿产3.地热能矿产4.生物质能矿产4.水气矿产1.水源矿产2.气体矿产5.土壤矿产1.钾盐矿产2.磷矿产3.硫矿产4.硒矿产6.生物矿产1.植物矿产2.动物矿产四、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展望五、结论正文:一、引言矿产资源是地球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利用这些资源,我国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矿产资源分类体系。
本文将对173种矿产资源进行简要概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实用的信息。
二、173种矿产资源分类概述1.金属矿产金属矿产在我国的矿产资源中占据重要地位。
主要包括铁、铜、铅、锌、镍等金属矿产。
这些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力、家电等众多领域。
2.非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同样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以及宝石、陶瓷等非金属矿产。
这些非金属矿产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3.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矿产,以及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矿产。
4.水气矿产水气矿产主要包括水源和气体矿产。
水源矿产在我国具有丰富的储量,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保障。
气体矿产则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它们在能源、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5.土壤矿产土壤矿产主要包括钾盐、磷、硫、硒等。
这些矿产在农业、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6.生物矿产生物矿产是指地球上生物体所含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矿物质。
主要包括植物矿产和动物矿产,如橡胶、纤维、食品等。
三、各类矿产资源详细介绍(此处根据提纲,对各类矿产资源进行详细介绍,类似于一至五的细分内容)四、我国矿产资源现状与展望1.我国矿产资源现状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人均占有量较低,地区分布不均衡。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
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
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矿、稀土元素(钇矿、钆矿、铽矿、镝矿、铈矿、镧矿、镨矿、钕矿、钐矿、铕矿)、锗矿、镓矿、铟矿、铊矿、铪矿、铼矿、镉矿、钪矿、硒矿、碲矿。
各种矿产的地质工作程度不一,其资源丰度也不尽相同。
有的资源比较丰富,如钨、钼、锡、锑、汞、钒、铁、稀土、铅、锌、铜、铁等;有的则明显不足,如铬矿。
铁矿中国是铁矿资源总量丰富、矿石含铁品位较低的一个国家。
目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1834处,总保有储量矿石463亿吨,居世界第5位。
除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外,铁矿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华北地区资源为最丰富,西南、中南地区次之。
就省(区)而言,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河北、四川、山西、安徽、云南、内蒙古次之。
中国铁矿以贫矿为主,富铁矿较少,富矿石保有储量在总储量中占2.53%,仅见于海南石碌和湖北大冶等地。
从铁矿成因类型来看,根据程裕淇和赵一鸣等的意见,主要有与铁质基性、超基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岩浆型铁矿床,如四川攀枝花铁矿床,与中酸性(包括偏基性与偏碱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接触交代-热液铁矿床,如湖北大冶、福建马坑、内蒙古黄岗等;与中性钠质或偏钠质火山-侵入活动有关的铁矿,如江苏、安徽两省的宁芜铁矿、云南大红山铁矿等;沉积型赤铁矿和菱铁矿床如鄂西、赣西、湘东地区的赤铁矿;变质沉积铁矿,如鞍山铁矿、冀东铁矿等;风化淋滤残积型铁矿,如广东大宝山、贵州观音山等。
铁矿成因类型以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的变质-沉积磁铁矿为最重要。
该类型铁矿含铁量虽低(35%左右),但储量大,约占全国总储量的一半,且可选性能良好,经选矿后可以获得含铁65%以上的精矿。
中国古代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
中国古代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一、引言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矿藏之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资源在中国古代的开发利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以中国古代矿产资源的类型、开发利用方式及其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其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并总结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矿产资源的类型与分布中国古代的矿产资源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金、银、铁、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石,以及煤炭、石油、盐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分布广泛,遍布于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同地域的矿产富集区。
1.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在中国古代的发现和利用可追溯至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以及西南地区是古代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分布区,尤以铜矿和铅锌矿最为丰富。
2. 非金属矿产资源:煤炭和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
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南、华东等地,而盐的分布则与盐碱地带相关,如四川盐井、宁夏中卫盐池等地。
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国古代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多样,基本分为传统开采和工艺改进两大类。
1. 传统开采:古代矿产资源的开采一般采用人工露天开采和简单手工开采为主。
例如,在铁矿资源的开采中,古代人们多采用炼铁炉石炭还原法,通过不断加热矿石使其融化,然后用手工操作取出金属铁。
2. 工艺改进:在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古代中国人也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了一些独特的工艺方法。
例如,唐代的冶铁工艺中引入了风火轮(风箱)来为冶炼提供足够的氧气,从而提高了炼铁效率。
四、矿产资源的影响中国古代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1. 经济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古代中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铁矿的开采和冶炼为生产农具、武器等提供了基础材料,而金、银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则满足了社会的贵金属需求,推动了贸易和经济的繁荣。
2. 社会变迁:矿产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古代社会的城市化和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以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促进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可持续利用;2.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3.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二)原则1.科学规划:依据矿产资源分布和特点进行规划,合理确定开发区域和开发方式;2.绿色开发:采取环保技术和方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3.资源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4.产业链协同:促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5.政策引导: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1.提高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估的精度和广度,全面了解各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分布情况;2.制定相应的矿产资源开发限额,确保合理利用。
(二)优化矿产资源开发模式1.推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鼓励企业进行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提高企业利润空间;3.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化。
(三)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1.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评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企业使用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排放;3.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依法经营。
(四)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1.支持矿产资源开发科技创新,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2.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
(五)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制度1.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加强矿产资源管理;2.建立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实现良性循环。
四、预期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矿产资源开发效率明显提高,储量得到合理利用;2.环境污染减少,生态环境得到保护;3.矿产资源开发与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4.科技创新水平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技术不断更新;5.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河南矿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河南矿产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导语:河南是中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矿、铁矿、铝土矿等多种矿产资源。
本文将对河南矿产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河南矿产发展现状1. 煤炭资源丰富: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省份,拥有大量的煤炭储量。
该省煤炭主要分布在焦作、濮阳、郑州等地,其中的沁阳煤矿是中国煤炭工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2. 铁矿资源丰富:河南是中国重要的铁矿产区之一,矿床分布广泛。
河南的铁矿主要分布在新乡、洛阳、平顶山等地,其中平顶山市是河南省重要的铁矿矿业基地。
3.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河南拥有丰富的铝土矿、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这些矿产主要分布在郑州、焦作、洛阳等地,其中郑州市的铝土矿储量居全国首位。
4. 矿产开发程度较低:尽管河南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矿产开发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原因包括技术水平、资金投入不足、环境保护压力等因素。
二、河南矿产发展的挑战1. 传统矿产资源枯竭:河南的部分传统矿产资源储量逐渐枯竭,如煤炭矿和铁矿矿床。
这给河南矿产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2. 环境保护压力增大: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发达地区,环境保护问题不容忽视。
因此,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应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河南矿产开发需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率。
尤其是在矿产资源枯竭的情况下,技术创新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三、河南矿产发展的未来趋势1. 绿色矿业发展成为主流: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河南的矿业将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并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
2. 初级产品加工能力提高:为增加附加值,河南矿产业将进一步提高初级产品加工能力,推动矿产品深度加工。
例如,在铝土矿方面,将加大铝土矿的加工能力,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化,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3. 发展新兴矿业产业:河南将大力发展新能源矿产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
矿产资源资源开发新方向
矿产资源资源开发新方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新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向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方向,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观点。
第一节:矿产资源开发的背景及挑战矿产资源是指地下或水下蕴藏的各类矿物、化石能源和地热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核心挑战。
传统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开采和大规模机械设备,其对环境的破坏性较大,资源利用率较低,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第二节: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方向新的矿产资源开发方向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创新:新的开发方式应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可持续发展:新的开发方式应注重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循环利用,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
同时,应加强资源保护和管理,确保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3.多元化利用:新的开发方式应推广多元化的矿产资源利用模式,例如发展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深加工和价值链延伸,提高资源的附加值。
第三节:创新性观点的提出在探讨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方向时,我认为可以提出以下一些创新性的观点:1.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修复结合: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开采区域进行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以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矿产资源开发与清洁能源结合:应充分考虑矿产资源的清洁利用,例如将煤矿资源转化为清洁能源,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
3.国际合作与共享:矿产资源是全球性的,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矿产资源开发的成果和经验,共同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论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方向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需要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多元化利用等综合因素的支撑。
同时,创新性观点的提出可以为矿产资源开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简介矿产资源是地球上的宝贵财富,广泛应用于工农业、建筑、能源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还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为了更加可持续地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介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概念、意义、现状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概念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顾名思义,是指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将各种矿产资源以及其副产物进行综合利用,达到最大化资源利用的目的。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是将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意义。
首先,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其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
此外,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目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了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的重要方向。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和支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例如,中国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的决定》中提出了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目标和举措。
同时,许多企业也开始重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和实践。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矿产资源勘探技术通过精确的勘探技术,可以准确估算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位,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矿产资源开采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矿石的回采率和回收率,减少矿石的损耗,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
3. 矿产资源加工技术通过矿产资源的加工技术,可以将矿石中的有用物质提取出来,同时将副产物进行分类和处理,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4. 矿产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核心内容之一。
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计算
【摘要】:在矿业经济学领域, 就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已展开了很多研究。
本文在现有研究的 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给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做了新定义,通过不同勘查开发阶段的价值系 数、不同开采难度的价值系数以及市场价格的选取, 提出了计算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新思路,力求能够更全面、更真实的反映矿产资源潜在价值。
一、传统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计算分析对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多年。
尤其是进入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众多专家学者倾注大量精力研究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总体上看, 对资源潜在价值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进行矿产资源预测。
即用统计方法对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存在或可能存在的某种或某几种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位置等进行合理评估。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搞清楚一 定区域内的资源量,这个资源量的大小是核定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基础。
作为初期的可能性预测,也包含了矿床规模、矿石质量、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等信息。
第二,科学估算矿产品价格。
不同矿产品具有不同的价格,同一类型的矿产品由于其品位、质量及矿物性质的不同, 其价格也有很大差异,相同的矿产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 地区价格也会不同。
因此,合理估算矿产品价格也是研究矿产资源潜在价值的重要因素。
通过掌握这两方面的信息,基本就能得出某区域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如图 1所示。
•资源储h t I 品位、储吊「调幣系更 ‘旷产品价格|締一计箪单付系材图1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定义说明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矿产资源潜在价值与资源的储量大小、储量级别、矿产 品品位、矿产品价格紧密关联。
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潜在总值、潜在产值和潜在净值三个层次。
(一)潜在总值是指探明的矿产储量(假定其可利用组分能完全提取出来),经开发 后所产生的潜在矿产品价值。
它表明矿产储量有可能在将来为矿山企业或整个矿业部门所带 来的经济活动规模和生产总值, 是衡量地质勘察工作经济效益和矿产资源经济潜力的一种宏 观经济效益指标。
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技术
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技术矿产资源是地球上存在的各种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产等自然资源的总称。
其开采与加工技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技术的相关情况。
一、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是指通过从地下或地表取得矿石及有用岩矿体,并将其分离、提炼成有用的矿产品的过程。
开采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和可持续利用。
1.传统开采技术传统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井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是指将矿石露天暴露在地表,通过爆破、开挖等方法进行开采。
井下开采则是通过钻井、掘进等方式将矿石从地下提取到地面。
2.现代开采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开采技术不断发展。
例如,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的开采设备取代了传统的人工开采方式,提高了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开采技术,如矿石破碎、溶液迁移、海底采矿等,为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矿产资源的加工技术矿产资源的加工技术是指将开采到的矿石经过破碎、筛分、选矿、冶炼等工序,获得具有经济价值的矿产品的过程。
加工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1.破碎与磨矿技术在矿石的初级加工过程中,破碎与磨矿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破碎技术主要通过破碎机将矿石进行粗碎、中碎和细碎,使其适合后续的进一步处理。
而磨矿技术则通过使用磨矿机将矿石磨成细小的颗粒,以便于后续的选矿操作。
2.选矿技术选矿技术是指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物理、化学和其他方法的处理,以便分离出有用的矿物质。
常见的选矿方法包括重选、浮选、磁选、电选和化学选矿等。
这些技术可以根据矿石中不同物理化学特性进行精确分离,提高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
3.冶炼技术冶炼技术是对矿石中的有用金属进行提炼和精炼的过程。
熔炼技术、电解技术和化学还原技术是常见的冶炼方法。
这些技术可以将矿石中的金属物质从其他无用杂质中分离出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产品。
中国50种矿产资源情况及分布
中国50种矿产资源情况及分布,赶紧收藏!矿业汇5月29日中国矿产资源丰富,本文收集了各类矿产资源资料共50种,主要含各类矿产资源的基本介绍和分布图,以下为主要收集的矿产类型:∙一、有色金属(10种):铜矿、铅锌矿、铝土矿、镍矿、钨矿、菱镁矿、钴矿、锡矿、钼矿、锑矿∙二、黑色金属(5种):铁矿、锰矿、铬矿、钒矿、钛矿∙三、贵重金属(3种):金矿、银矿、铂族金属∙四、稀有金属(5种):锂矿、铍矿、铌矿、钽矿、锶矿∙五、稀土元素∙六、放射金属(2种):铀矿、钍矿∙七、稀散金属(8种):镓矿、铟矿、铊矿、锗矿、硒矿、碲矿、铼矿、镉矿八、非金属矿(16种):金刚石矿、钾盐矿、磷矿、高岭土矿、膨润土矿、硅藻土、重晶石、硅灰石、石墨矿、石膏矿、萤石矿、滑石矿、盐矿、耐火粘土、硼矿、石棉种类一有色金属矿产1.铜矿中国是世界上铜矿较多的国家之一。
总保有储量铜6243万吨,居世界第7位。
探明储量中富铜矿占35%。
铜矿分布广泛,除天津、香港外,包括上海、重庆、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区)皆有产出。
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910处。
矿床类型从矿床类型看,以斑岩型铜矿为最重要,如江西德兴特大型斑岩铜矿和西藏玉龙大型斑岩铜矿;其次为铜镍硫化物矿床(如甘肃白家嘴子铜镍矿),夕卡岩型铜矿(如湖北铜绿山铜矿、安徽铜官山铜矿),火山岩型铜矿(如甘肃白银厂铜矿等);沉积岩中层状铜矿(如山西中条山铜矿、云南东川式铜矿),陆相砂岩型铜矿(云南六直铜矿)以及少量热液脉状铜矿等。
成矿时代从铜矿形成时代来看,从太古宙至第三纪皆有铜矿形成。
但从储量规模和矿床数量来看,则主要集中在中生代和早古生代。
2.铅锌矿中国铅锌矿资源比较丰富,全国除上海、天津、香港外,均有铅锌矿产出。
产地有700多处,保有铅总储量3572万吨,居世界第4位;锌储量9384万吨,居世界第4位。
从省际比较来看,云南铅储量占全国总储量17%,位居全国榜首。
矿床类型从矿床类型来看,有与花岗岩有关的花岗岩型(广东连平)、夕卡岩型(湖南水口山)、斑岩型(云南姚安)矿床,有与海相火山有关的矿床(青海锡铁山),有产于陆相火山岩中的矿床(江西冷水坑和浙江五部铅锌矿),有产于海相碳酸盐(广东凡口)、泥岩-碎屑岩系中的铅锌矿(甘肃西成铅锌矿),有产于海相或陆相砂岩和砾岩中的铅锌矿(云南金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的资源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的资源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的资源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生态环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矿产资源按其性质分为固体矿产资源、液体矿产资源和气体矿产资源。
第四条国有矿产资源属于全民所有,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提下,国有矿产资源可以依法收益、转让、抵押和以其他方式实现增值。
第五条矿产资源的管理原则是统一规划、分类管理,合理利用、保护优先,提高综合效益、保证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和开发利用,但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限制和禁止性要求。
第二章矿产资源的勘查第七条矿产资源的勘查包括地质勘查、测量和调查。
第八条矿产资源的勘查应当进行详细的地质工作,包括地质勘查、地质测量和地质调查。
第九条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要进行合理安排,提供充足的经费和技术支持,确保勘查结果真实可信。
第十条对于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权的单位和个人可以提出储量申报,经批准后取得矿业权。
第十一条国家将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的管理,推动技术进步和资源保护工作。
第三章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第十二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遵守以下原则:(一)科学开采、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三)合理规划、统筹兼顾,确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四)依法保护和利用传统矿产资源;(五)实行节约性矿产资源适度开采制度。
第十三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应当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十四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当通过招投标等公开透明的方式进行,确保公平竞争。
第十五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六条国家将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推动绿色矿山建设和科技创新。
第四章矿产资源的管理第十七条矿产资源的管理由国家按照分级负责制原则进行。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比较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比较矿产资源开发是采矿业的核心工作,不同的开发模式会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几种常见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探讨其特点和影响。
一、传统开采模式传统开采模式是指采矿企业通过传统的矿井开采方式获取矿产资源。
这种模式主要特点是资源获取方式单一,采矿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矿井建设和维护。
传统开采模式对环境影响较大,例如地表疏浚、地质破坏等都是常见问题。
此外,传统开采模式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较高,但是工作环境却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劳动保障和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二、开放采矿模式开放采矿模式是指采矿企业通过向外部投资者开放矿区或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这种模式在资源获取和经济效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企业可以通过与外部投资者合作,引入资金和技术,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最大化收益。
然而,开放采矿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与外部投资者的合作需要注意相关法律法规的合规性,以及与投资者的合作方式和利益分配等问题。
其次,开放采矿模式可能会对当地的环境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环保和社会责任措施。
三、技术创新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矿业也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开发出一些新型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例如,矿山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人力成本的降低和工作环境的改善。
此外,新型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还包括海洋开发、矿渣回收利用等。
技术创新模式对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需要注意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综上所述,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多种多样,每种模式都有其特点和影响。
传统开采模式对环境和劳动力需求相对较高,开放采矿模式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但需要注意合规性和社会责任等问题,技术创新模式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的采矿业需要综合考虑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选择适合的开发模式。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采矿业则是矿产资源的主要开发利用行业。
本文将从矿产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采矿业的开发技术和环保要求以及矿产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前景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矿产资源的意义和重要性矿产资源是地壳中储存的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
它包括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等多种类型。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和能源,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独立与发展。
矿产资源的存在和利用,使得社会产业结构得以完善,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水平大幅提升。
二、采矿业的开发技术和环保要求1. 开发技术采矿业的开发技术主要涉及勘探、开采和加工等环节。
勘探技术是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和品质,为开采提供依据;开采技术则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深海开采等不同方法,根据矿产资源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开采方式;加工技术则将原始矿石经过精炼、选矿等过程得到高纯度的成品。
2. 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采矿业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过程中也必须兼顾环境保护。
对于露天开采,必须合理规划矿区并做好生态修复,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地下开采则需加强瓦斯治理和安全生产,避免事故发生;矿石加工过程中需要做好粉尘和废水的处理,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三、矿产资源利用的方式和前景1. 传统利用方式传统的矿产资源利用方式主要集中在矿产原料的提取和加工上,如金属矿石的冶炼、非金属矿石的加工等。
这种方式主要通过提高采矿业的技术水平和效率来满足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但存在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2. 循环利用方式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兴起,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方式逐渐受到重视。
这种方式主要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弃矿石、提炼矿石中的有价值物质,降低对新鲜矿石的需求,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循环利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未来发展前景未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提高矿产资源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盲目开采的风险。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采矿业作为矿产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其开发模式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传统的开采模式到现代的可持续开发模式,探讨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模式的演变。
一、传统的开采模式在早期的采矿业中,由于对环境影响的认识较为有限,大部分矿产资源的开采方式都是以极度追求产量和利润为导向。
这种开采模式往往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
以煤炭开采为例,早期的煤矿开采一般采用露天开采和传统的井下开采方式。
露天开采方式虽然可以高效地获得大量的煤炭,但却破坏了地表环境,引发了土壤侵蚀、水源污染等问题。
井下开采方式虽然减少了对地表环境的破坏,但随之而来的是矿井安全事故频发、煤矿工人的劳动条件恶劣等问题。
二、现代的可持续开发模式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意识的增强,采矿业的开发模式逐渐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现代的可持续开发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采矿业在开发矿产资源时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例如,采用前沿的地质勘探技术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可以准确掌握矿藏分布和储量,从而实现高效开发和利用。
2. 资源综合利用:可持续开发模式注重对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矿石选矿、冶炼和精炼等工艺过程,使得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回收和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
3. 环境保护:可持续开发模式强调对环境的保护。
在开发矿产资源时,需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有效的环境治理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4. 社会责任:可持续开发模式强调采矿业的社会责任。
采矿企业应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矿区居民的生活和安全,与当地居民共同分享资源开发带来的利益。
三、拓展思路为了进一步推动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矿产品资源的管理和监管,确立可持续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
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采矿业的开发与利用模式对于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采矿业的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并提出可行的改善方案。
一、传统开发模式的挑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采矿业主要采用传统的开发模式,即以大规模开发、高能耗、高污染为特点。
这种模式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浪费:传统的采矿方式对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较低,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此外,部分矿产资源以非可再生的形式存在,一旦被过度开发,将无法再生。
2. 环境破坏:传统开发模式会导致严重的环境破坏,如水源污染、土地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对于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3. 社会冲突:由于传统开发模式通常忽视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和参与,产生了许多社会冲突。
这些冲突不仅使得矿产资源开发过程困难重重,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
二、可持续发展的改善方案为了解决传统开发模式所面临的挑战,采矿业需要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改善方案:1. 资源管理:采矿业应建立完善的资源管理体系,以确保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
这包括对资源的定量评估、监测和管理,并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指导。
2. 高效开采技术:采矿业应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提高开采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例如,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无人机技术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安全性,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环保措施:采矿业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包括合理规划矿山布局、建设高效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和实施生态恢复计划等。
4. 社会参与:采矿业应加强与当地社区和相关利益方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他们在矿产资源开发中获得合理的利益分配。
这可以通过建立社会责任项目、提供公共服务和就业机会等方式实现。
三、案例分析以澳大利亚采矿业为例,该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上做出了一系列的改进。
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投资大量资源进行环境监测和治理,并支持采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资源管理。
地质学中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
地质学中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球构造和演化的学科,涉及到地球上各种传统的或是新兴的资源情况以及地质灾害等多个领域。
在地质学中,矿产资源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而地质灾害也是地球运动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地球现象。
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的关系相互影响,据此可能对社会和人类产生重要影响,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就此方面进行初探。
矿产资源是地球上自然产生的能够提供经济价值的有用矿物或其他物质。
在地质学中,矿物的分类和名称有很多种,但是大家所熟知的如铁矿、铜矿、煤矿、石油等,是大家很容易想到的。
在矿物资源方面,地球上的资源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
在地球上的27亿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中,有些地方富含矿物质资源,而有些地方矿产资源却非常贫乏,有些地方则需要通过特殊的开采方式才能获取资源。
同时,人类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在影响着矿产资源的供需关系,如过度开采和浪费等,都可能导致资源的短缺和资源环境的变化。
因此,矿产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应该与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进行全局性的考虑。
对于地质灾害来说,地球的运动过程是其重要的原因。
地震、火山、滑坡、崩塌等都是地球运动所导致的现象。
由于地质灾害经常导致大面积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其研究对于人类生产、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从古至今,地震是公认则伤害力最大的地质灾害,尤其是在地震带发生的大型地震更是常常令人瞩目。
火山爆发则是另外一种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不仅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财产,而且对环境和气候都有深远的影响。
其他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等对于山区、河谷等区域也会有着很大的破坏力。
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的关系相互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矿产资源有可能引起地质灾害,而地质灾害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矿产资源开采的活动,例如采煤等,都会改变地下地质结构和地表地貌,从而可能导致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反过来,地质灾害对资源矿床的形成和产出的分布也会产生影响,例如火山爆发往往是贵金属和宝石等金属矿产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事故事故灾害可能会破坏这些矿床。
矿物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技术
矿物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技术矿物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开采和利用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矿物资源开采和利用技术也日新月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矿物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技术,以期能更好地促进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一、开采技术矿物资源的开采是整个矿业生产的第一步,有效的开采技术能够保证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传统开采技术传统的矿石全面开采方法,主要是采用爆破和掘进方式,这种方式存在使用材料和技术参数等方面的限制,使用成本较高,危险系数也比较大,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同时,在有些地质复杂的地区,采用这种开采方式进一步加剧了环境破坏。
2、新型开采技术新型矿物资源开采技术主要包括长壁工作面采煤技术、液压化采掘技术等。
例如,长壁工作面采煤技术是采用卡车滚动马蹄式开采,降低了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处理废料更加便利,提高了资源回收效率。
而液压化采掘技术则能够减少人力,同时可以降低开采风险,提高开采效率。
二、加工技术将开采得到的矿石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加工处理成为使用价值高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是矿产资源的利用的重要环节。
合理有效的加工技术,能够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也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1、物理加工传统的物理加工方法主要是矿物的选别,为了达到更高的回收率,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多次处理,例如重选、浮选、磁选等。
这种方法处理速度慢、高耗能、易受水质影响,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2、化学加工化学加工目前是一种重要的矿石加工方式。
通过化学加工处理,可以提高矿石采收率,降低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消耗,同时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得到更高品位的矿产品。
三、资源利用技术当矿产资源得到加工处理,并转变为机械、电子、化工、建材等各种工业原料时,需要进一步优化使用。
按照不同的接口和加工环节,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资源的使用环节,一个是对资源再生的利用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矿产资源
传统矿产资源是指在深海中发现较早、已经进行工业开采或具备工业开采能力的矿产资源,如深海油气、多金属结核矿物等等。
埋藏在海底的石油和天然气,不论其生成环境是否属于海洋环境,都将列入海底石油资源。
海底世界
近四十多年来海上石油勘探工作查明,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据1979年统计,世界近海海底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为220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7万亿立方米,占当年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探明总可采储量的24%和23%。
海底有石油,这在过去是不大好理解的。
自从19世纪末海底发现石油以后,科学家研究了石油生成的理论。
在
中、新生代,海底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挤压,形成许多沉积盆地,在这些盆地形成几千米厚的沉积物。
这些沉积
物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的遗体(它们在特定的有利环境中大量繁殖),以及河流从陆地带来的有机质。
这些沉积物被沉积的泥沙埋藏在海底,构造运动使盆地岩石变形,形成断块和背斜。
伴随着构造运动而发生岩浆活动,产生大量热能,加速有机质转化为石油,并在圈闭中聚集和保存,成为现今的陆架油田。
中国沿海和各岛屿附近海域的海底,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国外有人估计中国近海石油储量约100~250万吨,无疑中国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
渤海是中国第一个开发的海底油田。
渤海大陆架是华北沉降堆积的中心,大部分发现的新生代沉积物厚达4000米,最厚达7000米。
这是很厚的海陆交互层,周围陆上的大量有机质和泥沙沉积其中,渤海的沉积又是在新生代第三纪适于海洋生物繁殖的高温气候下进行的,这对油气的生成极为有利。
由于断陷伴随褶皱,产生一系列的背斜带和构造带,形成各种类型的油气藏。
东海大陆架宽广,沉积厚度大于200米。
外国人认为:东海是世界石油远景最好的地区之一;东海天然气储量潜力可能比石油还要大。
南海大陆架,是一个很大的沉积盆地,新生代地层约2000~3000米,有的达6000~7000米,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
生油岩层厚达1000~4000米,已探明的石
油储量为6.4亿吨,天然气储量9800亿立方米,是世界海底石油的富集区。
因此,某些外国石油专家认为,南海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或北海油田。
海上石油资源开发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但是,由于在海上寻找和开采石油的条件与在陆地上不同,技术手段要比陆地上的复杂一些,建设投资比陆地上的高,风险要比陆地上的大,因此,当今世界海洋石油开发活动,绝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国际合作的方式。
海底世界
中国为了加快海上石油资源开发,明确规定中国拥有石油资源的所有权和管辖权;合作区的海域和资源、产品属中国所有;合作区的海域和面积大小以及选择合作对象,都由中国决定等一系列维护中国主权和利益的条款。
合理利用外资和技术,已成为加速海上石油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上工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矿产资源消耗量急剧增加,陆地矿产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日趋短
能合理的开发、利用,它将循环不息地为人类所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下个世纪人类的重要资源供应地。
勃海采油井
海洋盆地是各种矿物沉积的来源。
除原先已知的矿藏外,新发现的海洋矿物资源包括多金属硫化物,其中铜、锌、银和金含量各不相同。
多金属硫化物矿床是数千年来在海底热泉附近积聚而成,海底热泉位于海底活火山山脉各处,而这些火山山脉蔓延全球所有海洋盆地。
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还在与火山列岛毗连的地点形成,例如太平洋西部边界沿线的列岛。
另一类新发现的海洋矿物资源是富钴结壳。
这种矿壳沉积于水下死火山侧面,历时数百万年形成,其矿物来自海水中溶化的金属,而这些金属则是河水和海底热泉提供的。
热泉使多金属硫化物沉积集中,同时又使各种金属散布海洋,促进了富钴结壳积聚。
不仅如此,热泉还提供了来自地球内部的化学能量,微生物利用这些能量生长。
这些微生物处于温泉生命形式生态系统食物链底层,基本无需光能,而陆地食物链的底层植物则需要光能
产生光合作用。
这些微生物十分重要,是具有工业和医药用途的新的化合物来源。
这些微生物也包括原始的生命形式,可能有助于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或编辑内容。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的您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