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2a472e7a1c7aa00b42acb06.png)
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第1篇《论语》十二章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乙]言志①颜渊、季路侍②。
子曰:“盍③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④,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⑤。
”颜渊曰:“愿无伐⑥善,无施⑦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 ①本文是《论语》一书中《公冶长》篇的“颜渊”章,标题系编选者所加。
②颜渊、季路:孔子的两个学生,季路即子路。
侍:古代后辈陪从在长者旁叫做侍。
③盍:何不。
④裘:皮袄。
⑤憾:遗憾。
⑥伐:夸耀。
⑦施:显耀。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人/谋而不忠乎B.学而不思/则罔C.于我/如浮云D.盍/各言尔志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盍各言尔.志尔:(2)与朋友共.共:(3)敝.之而无憾敝:(4)无施劳.劳:3.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愿闻子之.志C.策之.不以其道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4.翻译下列句子。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言为心声”,乙文虽只写了孔子师徒三人的简短对话,却可由此窥见他们不同的心志。
请结合文中内容简析其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第2篇陋室铭[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533f9ecf7ec4afe05a1df9d.png)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匠人与大师梁衡①在社会上常听到叫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吹捧。
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
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②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
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
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
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
大师则绝不重复,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
判断他的高下是有没有突破和创新。
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艺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
③匠人在实践层面,大师在理论层面。
匠人从事具体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经验丰富,但还没从经验上升到理论。
虽然这些经验体现和验证了规律,但还不是规律本身。
大师则站在理论的层面上,靠规律运作。
面对一片瓜地,匠人忙着一个一个去摘瓜,大师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对一大堆数字,匠人满头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师只需轻轻给出一个公式。
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艺,偶有一得,守之为本;大师视鲜花掌声为过眼烟云,进取不竭,心犹难宁。
居里夫人把诺贝尔奖章送给小女儿当玩具,但是接着她又得了一个诺奖。
④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
我们常说一技之长,一招鲜,吃遍天,这是指匠人。
大师则不靠这,他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因为凡创新、创造,都是在引进、吸收、对比、杂交、重构等大综合之后才出现的。
当匠人靠一技之长,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压人一筹时;大师则把这一技收来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砖、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楼。
牛顿、爱因斯坦成为物理大师并不只因物理,还有更重要的数学、哲学等。
一个画家,当他成为绘画大师时,他艺术生命中起关键作用的早已不是绘画,而是音乐、文学、科学、政治、哲学等。
而一个社会科学方面的大师要求更高,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们那个时代的百科全书,毛泽东则是当时中国政治、军事、文学的宝典。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09说明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2362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09说明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2362](https://img.taocdn.com/s3/m/bbc4fb4c31b765ce0408140f.png)
按语言 易懂。如《中国石拱桥》 特点分 生动说明文:一般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的笔法,以对话、故事、拟人
等形式来加强说明的形象性。如《看云识天气》
文体知识清单
说明对象 及其特征
说明对象就是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诠释的事理。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具有事物性特 点,特征就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点。事理说明文着重于说明事理,分析事物间的因果 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相对比较抽象
(2)题量分值。近五年的题量一般为3~4道,从赋分来看,一般控制在9~14分;从阅读 量来看,集中在800~1200字之间,以简短为主。题型以主观简答题为主,兼有客观选择题、 判断正误题与填空排序题。
中考考情速递
【考情总结】
(3)考点分布。从近几年浙江中考说明文试题来看,连续考查的可能性比 较小,多数地区是轮空考查。从考点分布来看,说明对象、说明语言、说明方法 属于说明文体的基本考点;理解文本内容、概括文本内容、根据文本信息进行 推断、探究文章标题,以及开放探究题型属于在阅读能力层面的高频考点;另外, 近五年还考查过分析图表、分析句段作用,虽然不常考,但这两个考点也相当重 要。其中开放探究题型每年必考,彰显了中考对考生实际应用说明信息能力的 重视。
列数字
作用:用具体的数据,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 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说明方法 及其作用
举例子 作比较
作用: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 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用: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 具体深刻
打比方
作用:将……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的内 容更形象易懂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1实用性文本阅读新人教版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1实用性文本阅读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4fc59676eeaeaad1f330f2.png)
专题训练(十一) 实用性文本阅读一、[全品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2分)良渚文化:文明的曙光新闻一则2018年1月26日,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距离“良渚”两字首次出现在考古领域,已经过去了80多年。
良渚遗址拥有水利系统、分等级墓葬、祭坛、以玉器为代表的礼器,遗存类型丰富,遗址格局完整,成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
目前主流的国际学术界已经因良渚的发现,接受了中国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观点。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8年1月27日) 文化名片名称良渚文化区域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分布的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钱塘江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存在时间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发现时间1936年12月—1937年3月,考古发掘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
后来又有不断发现古城状况东西长约1 500米~1 700米,南北长约1 800米~1 900米,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
城墙部分地段残高4米多,做法考究:底部先垫石块,宽度达40米~60米,上面堆筑纯净的黄土,夯实出土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
挖掘自墓葬中文物的玉器包含有璧、琮、冠形器、玉镯、柱形玉器等诸多器型。
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美,均达到史前玉器的高峰。
此外,良渚陶器也相当细致。
玉器和陶器上还出现了不少刻画符号,这些符号在形体上已接近商周时期的文字,是良渚文化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价值意义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良渚社会已从荒蛮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的社会,有专家认为中国朝代的断代应从此改写:由现在认为的最早朝代为夏、商、周,改成良渚。
国家文物局指出:良渚遗址群将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玉琮之首整器重约6 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
2019年杭州中考语文阅读题库议论文10篇
![2019年杭州中考语文阅读题库议论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1d340fbd64783e09122be0.png)
2019杭州试题研究议论文10篇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14分)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①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14篇增至72篇。
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
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②58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
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
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孟子》《左传》等40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
有些人背诵得更多,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
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
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④多感官参加背诵。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
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⑤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
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
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
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
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
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
”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
⑥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
2019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7e890be172ded630b1cb681.png)
2019年浙江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一积累(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如”,则是人生一快。
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shāo),顾不得娇羞。
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jié),◆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ju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奉献。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⑴喜上眉()(shāo)(2)土情()(jié)(3)取()(jué)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分)(1)怯(A.qièB.què)(2)(翘A.qiào B.qiáo)3.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项是(2分)A.“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B.“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D.桑样: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4.古诗文名句填空。
(5分)千百年来,中华大地诞生了无数风流人物。
有的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①”;有的坚守道义,“②,于我如浮云”,更有舍生取义的英雄,如文天祥,他在经过零丁洋时,写下面③?④”的铮铮誓言,他们都称得上是“富贵不能淫,⑤,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5.下列各句中,所引古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贾爷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七十岁了还不想着颐养天年,而是去山区兴办企业,带动当地人民脱贫致富。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自从富春江两岸实施了“亮灯工程”火树银花的夜景总是给游客带来惊喜,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祝愿远行求学的你,克服成长路上的困难,学业进步,早日实现心中的梦想,D.在中秋佳节这个特殊日子,归国探亲的旅法华侨用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来表达心情,是最恰当不过了。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5)(含解析)新人教版练习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5)(含解析)新人教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0310d63e52ea551810a6873a.png)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5)(含解析)新人教版练习)李仕才小说阅读训练(五)探究[对点练]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后面的题目。
配角聂鑫森父亲邵伟夫,先是话剧演员,后来又成了电影、电视演员。
他的名字很气派,“伟夫”者,伟丈夫之谓也。
可惜他一辈子没演过主角,全是很不起眼的配角,虽是剧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也就是说几句不痛不痒的台词,演绎几个小情节而已。
他的形象呢,身材矮小,脸窄长如刀,眉粗眼小口阔,演的多是反派人物:黑社会小头目、国民党下级军官、现实生活中的可怜虫……他的名字是当教师的爷爷起的,爷爷曾对他寄望很高。
没想到他读中学时,有一次演一个小话剧的配角,神采飞扬,被动员去读一所中专艺校的话剧班,从此他就很满足地走上了演艺之路。
因为母亲是苗族人,可以生两胎,我下面还有一个妹妹。
我叫邵小轩,妹妹叫邵小轮。
通俗地说,我是小车子,妹妹是小轮子。
我们的名字当然是父亲起的,母亲似乎很欣赏,觉得低调一些反而会有大出息。
母亲在街道居委会当个小干部,人很漂亮。
我和妹妹似乎承袭了她的基因,长得都不丑。
母亲对于嫁给了父亲,一直深怀悔意,原想会有一个大红大紫的丈夫,不料几十年来波澜不惊。
我母亲都不让我们去剧院看父亲的戏;电视上一出现有父亲身影的剧目,她便立即换台。
她还嘱咐我们,不要在人前提起父亲是演员。
这种守口如瓶的习惯,久而久之造就了我的孤癖性格,在什么场合都沉默寡言。
读初中时,一个男同学悄悄告诉我:“你爸爸的戏演得真好,可惜是个小角色。
如果让他演主角,肯定火!”父亲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尤其是进入影视圈后,或是东奔西跑到一个个剧组去找活干,或是找到了活必须随剧组四处游走。
每当他一脸倦色回到家里,首先会拿出各种小礼物,送给妈妈、我和妹妹,然后把一叠钞票交给妈妈。
我把男同学的话告诉他,他听了,微微一笑,说:“在一个戏中,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这正如社会的分工不同,却都是平等的。
主角造气氛,配角助气氛,谁也离不开谁。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实用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11实用性文本阅读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d8ad4d3fab069dc51220108.png)
中考考情速递
【考情总结】 (1)体裁特点。近五年来,在非文学类文本领域,除了说明文、议论文外,浙江省涌现 了大量其他实用类文本,常考的有新闻、评论(有时候是电子版)、调查报告、非连文本、 书信(有时是一封,有时是一封来信加一封回信);2018年还出现了一批从未考过的新体裁, 比如访谈、启事。访谈、传记、新闻、调查、启事等应用文体在高考中的考查频率较高, 照此看来,浙江省的命题趋势是向高考靠拢,未来不排除有考查传记的可能。 (2) 题量分值。题量一般为 3~5 道 , 分值一般为 9~15 分。从阅读量来看 , 集中在
【考情总结】
根据写作意图, 价文本内容观点 开放探究
[衢州卷] [丽水卷] 16 题,2 分 10 题,3 分 [衢州卷]12 题,4 分 [丽水卷] [湖州卷] [义乌、绍兴卷] 11 题,4 分12 题,3 分 13 题,3 分12 题,4 分 13 题,4 分 [湖州卷] [温州卷] [湖州卷]12 题,4 分 12 题,3 分11 题,5 分
专题十一
实用性文本阅读
中考考情速递
【考情总结】
2018 年 [衢州卷] 《人民日报》年度好标题, 竟然是这些(新闻与评论) [义乌、绍兴卷] 年份、考查篇目题 关于“人际交往”的两封 号、分值常考知识 信(书信) 点 [舟山、嘉兴卷] 嘉兴市公共自行车服务亭 招租启事(启事) [湖州卷] 何为诗人(访谈) 2017 年 2016 年 [丽水卷] [湖州卷] 职业生涯 2016 文化 规划,你准 热点看什 备好了吗 么(新闻与 (非连文本) 评论) [湖州卷] [温州卷] 第十四次 “邻里关 全国国民 系”调查 阅读调查 报告 报告
中考考情速递
【考情总结】
品析语言 分析与选择论据 分析与评价标题 [义乌、绍兴卷] 12 题,4 分 [衢州卷]13 题,2 分 [衢州卷]14 题,2 分 [舟山、嘉兴卷] 11 题,3 分 [衢州卷]15 题,4 分 [舟山、嘉兴卷]13 题,2 分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0篇桃花源记(含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精炼课内文言文阅读第10篇桃花源记(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0f1574a8956bec0875e328.png)
第10篇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版本导航:◎统编八下第9课;◎语文八下第22课;◎苏教九上第19课。
第二部分(第②③段):写“桃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便要还家同“”,意思为:2.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今义:食物味道好(2)仿佛..若有光古义:今义:似乎,好像(3)阡陌交通..古义: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古义: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5)无论..魏晋古义: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3.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处处志.之原意为:记号,标记,在句中的意思为:(2)方位名词作状语复前.行原意为:前面,在句中的意思为:(3)形容词作动词渔人甚异.之原意为:惊异,诧异,在句中的意思为:4.一词多义(1)中:①晋太元中.②中.无杂树(2)舍:①便舍.船②屋舍俨然③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3)闻:①鸡犬相闻.②村中闻有此人③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4)作:①其中往来种作.②设酒杀鸡作食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出:①不复出.焉②皆出酒食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醉翁亭记》)④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⑤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遂:①遂与外人间隔②遂迷(7)寻:①寻向所志②寻病终5.重点实词(1)缘.溪行缘:(2)落英.缤纷英:(3)渔人甚.异之甚:(4)复.前行,欲穷..其林复:欲:穷:(5)林尽.水源.尽:源:(6)便得.一山得:(7)仿佛若.有光若:(8)初极.狭,才通..人极:才:通:(9)土地平旷.旷:(10)屋舍俨然..俨然:(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12)悉.如外人悉:(13)黄发垂髫..垂髫:(14)乃大惊.惊:(15)具.答之具:(16)设.酒杀鸡作食.设:食:(17)咸.来问讯..咸:问:讯:(1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率:绝:(19)遂与外人间隔..间:隔:(2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余:延:(21)停数日,辞去..辞:去:(22)此中人语.云语:(23)不足.为外人道.也足:道:(24)既.出,得.其船既:得:(25)便扶向.路扶:向:(26)及.郡下及:(27)诣.太守诣:(28)寻向所志.志:(29)欣.然规.往欣:规:(30)后遂无问津..者问津:津:6. 文言虚词(1)为(2)(3)(4)屋舍俨然.(5)不复出焉.二、重点句子翻译1.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新人教版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e68b69be1e650e53ea990b.png)
专题训练(十) 议论性文本阅读一、[2018·威海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0分)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一节文学作品阅读小说散文阅读含解析
![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复习讲解篇第二篇现代文阅读第一节文学作品阅读小说散文阅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278fa70c22590102029d8e.png)
第一节 文学作品阅读(小说、散文阅读)考点击破小说阅读考点一 概括分析小说的情节例1 (山东淄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题目。
最暖心的事[美]鲍勃·布劳顿①十年前,我从得克萨斯州的乡村来到纽约开出租车谋生。
开的士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幽默诙谐,有的人失意忧郁,还有的人自命不凡。
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一个老太太。
②那是今年5月份第2个星期日的深夜,我接到城郊的一个要车的电话。
我想,也许是一些参加完晚会的人,或是某个刚赶到这个城市过母亲节的人。
③我到达目的地时是3点30分。
一个破败的公寓楼黑黢黢地立在我的眼前,只有一楼有一个房间透出一点灯光。
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司机顶多只会按一两声喇叭,稍等片刻,然后开车走人。
因为这个时间和地点时常会出现治安问题。
然而,我也知道这个时间在这样的地方打车不易,再说也许这个客人有点困难需要我帮一把手呢。
于是,我走到亮灯的那户人家敲了敲门。
④“等一会儿。
”回答我的是一个苍老虚弱的声音。
我听到屋内有什么东西在地上拖动。
隔了好久,门开了,一个80多岁的瘦小的老太太吃力地拖着一个萨斯包走了出来。
她身穿一件印第安大花布上衣,头戴一顶圆桶形帽子,帽子上还罩了一条面纱,活脱脱是一个上世纪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里走出的人物。
⑤“你能帮我拎一下包吗?”她说。
我先将她的包拎上车子,然后又回头搀扶着她。
她走得很慢,边走边对我感谢不尽。
⑥“这没什么。
”我说,“我这是为我的客人服务。
再说,我希望我的妈妈在外面也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⑦“你真是一个好人。
”她说。
进了车子,她给了我一个地址,问:“能不能从城里走?我很想再看看这座城市……”⑧“能,不过这就不是最近的路了。
”我答道。
⑨“这不要紧。
”她说,“我不着急。
我是菲奥娜小姐,不过人们都叫我菲奥娜太太。
是去圣洛安敬老院。
”⑩我从后视镜中看了她一眼。
菲奥娜太太的眼窝里有一滴亮晶晶的东西。
“我孤寡一人。
”她继续说道,“医生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
新人教版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
![新人教版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5a993da216147917112896.png)
专题训练(十) 议论性文本阅读一、[2018·威海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0分)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aebe690912a21615792924.png)
( (j ◆ 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 (ju é)于地理距离的远近。
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 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作了慷慨的 奉献。
i é)。
褪色:这就是乡土情 ◆ 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他乡遇故知”,则是人生一快。
一个怯.生生的船家女, 偶尔在江上听到乡音,就不觉喜上眉 (sh āo ),顾不得娇羞,和隔船的陌生男子搭讪:“君家居何处?妾家住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2019 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及解析一、积累(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1.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 分)(1)喜上眉 (sh āo ) (2)乡土情 (ji é)(3) 取 ju é)【答案】(1)梢 (2)结 (3)决【解析】考查字形,注意“喜上眉梢”的“梢”是木字旁;“情结”的“结”要和“情节”区分,含义不同;“取决”的“决”注意和“绝”区分。
2.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 分)(1)怯(A.qi è B.qu è) (2)翘(A.qi Ào B.qi Áo )【答案】(1)A (2)B【解析】考查字音和平时积累。
“怯生生”的“怯”应读“qi è”;“翘首”的“翘”应读“qi Áo ”。
3.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故知”在句中是“旧知识”的意思。
B.“褪色”在句中是“变淡”的意思。
C.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D.桑梓:家乡(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用“桑梓”指代家乡)。
【答案】A【解析】考查词语含义和积累。
“故知”有两种意思,一是老朋友、旧友;二是因此知道。
此题应是第一种意思。
4.古诗文名句填空。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d33bd956137ee06eff9188a.png)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一、积累(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 分)(1)喜上眉(shāo)(2)乡土情(jié)(3)取 (jué)【答案】(1)梢(2)结(3)决【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注意“喜上眉梢”的“梢”是木字旁,指眉毛的末端;“情结”的“结”,意思是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要和“情节”区分,含义不同;“取决”意思是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来决定,“决”注意和“绝”区分。
读音是xǐ shàng méi shāo,指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成语典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如:化解不开的~ | 浓重的思乡~[qǔ jué]释义:由某人、某方面或某种情况来决定。
示例:她如果取决不了的话,就换另外一个人,注意:后面多附“于”。
e.g.价格取决于供应和需要。
【考点解析】字形复习策略字形复习策略复习字形题时应该注意:1.同音字。
同音字,就是读音相同(相近)的字。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音同形异字。
汉字是表意字,不是表音字,相同读音的字在意义上是不同的,不根据意义而想当然地根据同音(特别是有一些别字从意义上似乎也能说得通)而写别字的现象十分严重。
如:“礼上(尚)往来”“人才倍(辈)出”“谈笑风声(生)”“原形必(毕)露”“以逸代(待)劳”“迫不急(及)待”“直接(截)了当”“记忆尤(犹)新”“察颜(言)观色”中的别字均为同音别字。
(括号内为正确写法)(2)音同形似字。
汉语中很多字不仅音同,而且形也极为相似,这和现代汉语有大量的形声字有关。
这些字音同形似,极易混淆。
如:“弛”和“驰”“蓬”和“篷”“籍”和“藉”“骛”和“鹜”“梁”和“粱”等。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小说散文阅读及详细解析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小说散文阅读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3a24aaaef8941ea76e058a.png)
2019年浙江省11地市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小说散文阅读(二)文学作品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鸡蛋小面包[西班牙]胡丽塔·尼古拉斯在餐桌上我们从来不说话,因此我很吃惊妈妈给我讲在鱼店听到的事。
有人告诉她一位女士非常需要一个女孩为她读书。
“我想到了你。
你已经12岁了,书读得很好。
特别是——鱼店老板亲口告诉我,那一家人花钱如流水,那位女士有很多珠宝首饰。
这是你的任务,明白了吗,丫头?”那天晚上我睡得很不好。
可能妈妈说的有道理,我们家实在太穷了,但我还是因此痛恨她。
因为这个,也因为她藏在食品柜后面的那瓶葡萄酒.............。
我刚离开学校,手里拿着写有地址的纸条。
我拖着脚慢慢走,这样就能晚到一些。
我的腿又细又长,所有袜子都会往下掉。
今天,我的袜子就像两个厌倦了总是演奏同一首曲子的手风琴一样,懒洋洋地滑下来,堆在一起。
我不打算把它们提上去。
在卡维萨大街的那个街角,有一个男人正在弹吉他,旁边有一只流浪狗安静地听着,他给那只狗戴了一顶红帽子和一副小小的太阳镜。
我一路看着门牌号,在一个大门前停了下来。
一个一头黑色卷发的女人把我带到了一个宽敞明亮的起居室。
一位夫人坐在一把大扶手椅上,面带微笑看着我。
她应该上了年纪,脸上满是细细的皱纹,但是引起我注意的是那双几乎透明的眼睛。
“你好,小姑娘。
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我叫……嘉芙列拉,12岁了。
我很会读书。
”“多好听的名字呀!嘉芙列拉。
我叫恩里克塔,83岁了,我也很会读书。
”我似乎听到她嗓子里发出一点很细微的声音,那是她在笑。
“你想吃午后点心吗?”她旁边桌子上有一个盘子,里面装有两块包着金纸的圆形鸡蛋小面包。
我激动得差点晕倒。
我开始剥去小面包上的皱褶装纸,好狠狠地咬上一口。
“对我来说,读书时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我眼睛看不见了。
”我看向她的眼睛。
那双透明的眼睛认真地看着我,却看不到我。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继续嚼着小面包。
新人教版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7小说阅读(含答案)
![新人教版浙江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07小说阅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63c7ae02d276a200292e7a.png)
专题训练(七) 小说阅读一、[全品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3分)灯侯发山①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
②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
小伟还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但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真的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
③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捉鱼。
④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
他知道,老还小,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小伟还知道,什么是孝顺,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
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
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惯了,说自己还能干得动,每天活动活动筋骨对身体有好处。
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是,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
⑤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
⑥父亲没有拿出钓鱼竿,没有带鱼饵。
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那些,照样可以捉鱼。
⑦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学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
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⑧小伟正在胡乱猜测,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
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半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
⑨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
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
⑩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新人教版最新0122355
![最新中考语文总复习第2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10议论性文本阅读新人教版最新0122355](https://img.taocdn.com/s3/m/0822de70650e52ea551898d5.png)
专题训练(十) 议论性文本阅读一、[2018·威海改编]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0分)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人教版中考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55e2ad0242a8956bece4c8.png)
人教版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停下来,做个发现者张勇①李斌先生在文中谈到,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
老师亲自沏茶、斟茶,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
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
”②忙是一种节奏,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生活。
现在社会,何人不忙?何事不忙?生活的逼迫,学习的压力,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匆匆,不肯停下前进的脚步。
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感到无力,彷徨,孤单……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
③立陶宛有一种叫做“螺旋树”的松树,这种树在幼年时,长势过快,一味地疯长,顶端的幼芽就显得柔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每当刮风下雨,这些脆弱的幼芽往往是不堪一击,几乎全被毁掉。
顶芽被毁后,螺旋树就生长出许多侧芽来顶替,这样一来就渐渐地长成了弯弯扭扭的螺旋树。
④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
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人可以精力无限、奔腾不息,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才能让生命充满精彩。
适度的停顿犹如登山过程中的休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激昂迈向激昂的必经阶段。
就像电影镜头,长短镜头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节奏;________________。
⑤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
“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面对山之厚重,水之浩淼,难道你就不会有些许所感所悟么?那些洗净铅华,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清丽脱俗,摄人心魂,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需要整装待发,重新起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10分)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陈凌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
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
”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
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静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
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
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
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让人生气象万千。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
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
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 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
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
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
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4月23日)1.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2分)2.第⑤自然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论证了的观点。
(2分)3.阅读文中加点短语,从议论文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赏析。
(3分)4.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
(3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10分)读书有方法,也是一门艺术刘永红①目前,全民阅读已经蔚然成风,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一方面离不开品种丰富、质量上乘的各类优秀出版物,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
虽然我国每年出版的图书多达三四十万种,然而能够指导广大读者如何读书的有用、实用、好用的阅读指导类图书并不多,作为《新华文摘》杂志读书与传媒专栏编辑,我萌生了策划出版一本关于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小书的念头。
②《读书的方法与艺术》集中收录了鲁迅等24位名家大师漫谈读书的美文,这些美文,或论述读书的重要性,或讲述自己的读书经历,或谈论读书的方法,或分享读书的感受与体会,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
③读书是有方法的。
读书的首要问题是读什么书的问题,不妨撷取以下诸位名家大师,且看他们怎么说。
楼宇烈先生认为,我们现在读书,如果从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来讲,那就是经史子集都要读一点,不能只读这个不读那个。
陈平原先生认为,读书一要读没有实际功用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二要关注跟今人的生活血肉相连的现当代文学;三是必须有自家的生活体验做底色,不至于读死书,读书死。
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如择偶,要学会选书,先要多读书,所谓现千剑而后识器。
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也曾说过:“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也就愈可靠。
”由此观之,读书要尽量广博,要读经典作品,精挑细选,不能太功利。
④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我们才真正进入了怎样读书的问题。
鲁迅先生认为,读书至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职业的读书,譬如升学、备课等与饭碗有关的读书;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的读书。
嗜好的读书就如游公园,可以随着自己的个人兴致来去,但是,职业的读书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把书读活。
周国平先生将自己读书的特点归纳如下:第一个是“不务正业”;第二个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个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关于读书的方法,胡适先生提倡“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冯友兰先生将自己的读书经验与方法总结为四点: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
作家刘堂江曾经研究过巴金、夏丏尊以及秦牧的读书方法,巴金的读书方法是“回忆法”,即静坐在那里回忆自己曾经读过的书,属于读书而无书;夏丏尊的读书方法是“蔓延法”,即以精读的文章或者书籍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蔓延,将内容相关的书联系起来读;秦牧的读书方法是“鲸吞牛食法”,“鲸吞”指的是泛读,“牛食”指的是精读,两者互相结合,调配得当。
由是观之,读书要讲究方法,做到活学活用。
⑤读书更是一门艺术。
读书产生的美好的遐想、美妙的感觉,可以带给读书人一种优雅和风味。
譬如,杨绛先生把读书比作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
“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作家毕淑敏认为,读书的感觉有些像吃,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有些像睡,读完名著仿佛从酣然梦幻中醒来,重又生机盎然;有些像搏斗,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我,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⑥正如该书封面上那幅版画:一本打开的书与一杯热腾腾的咖啡,这是本透着一股书香味,散发着一丝书卷气的装帧雅致的好书。
《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对当今的全民阅读,尤其是青少年的阅读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方法掌握、阅读旨趣塑造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才能正确开启阅读之旅,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
尤其是在传统纸质阅读日益式微的当下,如何让年轻人多一份书卷气,多一点书香味,我想,这也是书香社会构建并永远延续下去的关键之处。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2分)2.第①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2分)3.作者在第④自然段列举大量事例,是否累赘?为什么?(3分)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读书的方法与艺术》是一本透着书香味的好书,有很强的可读性。
B.易中天、朱光潜一致认为,读书之法,应先博览群书,而后鉴别选择。
C.读书是一种美好享受,也是一种艺术熏陶,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D.只要年轻人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与艺术,多一份书卷气,就能构建书香社会。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0分)“谢绝”的智慧陈鲁民①美国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就为自己定了一份通用的谢绝书:“对您的来函表示感谢,但十分遗憾,我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给您签名,赠送相片,接受采访,发表广播讲话,在电视中露面,赴宴和讲话,充当证人,阅读您的文稿,做一次报告,参加会议,担任主席,充当编辑,接受名誉学位,等等。
”克里克不无智慧的谢绝,虽然少了“人情味”,但却避免了无数麻烦,省却了许多无意义的社交应酬,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
②大概名人、要人、成功人士都会遇到类似的麻烦,都需要拿出谢绝的勇气与智慧。
谢绝和拒绝还不一样。
谢绝,基本都是好事或善意,至少当事人是这样认为的;拒绝,则只要把脸往下一拉,把头一摇就行了。
谢绝,则既要把事情回掉,还要感谢人家的“好意”;既要语言委婉,合乎情理,又要坚决而不妥协,所以,如何措辞,还要一番踌躇,需要点智慧。
③钱锺书先生生性淡泊,最烦应酬,特别是晚年,几乎谢绝所有宴请、演讲、兼职和采访,尽管人家都是好意。
可钱先生不这样看,“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很好,就有必要去见下蛋的母鸡吗?”他这样谢绝那些希望拜见他的读者,倒也不失幽默诙谐。
而对于种种胡吃海喝的宴请,他又这样谢绝:不愿“花些不明不白的钱,吃些不干不净的饭,见些不三不四的人,说些不痛不痒的话”,似乎直接有余,巧妙不足,但更见先生之清高狷介,也更有成效。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谁还好意思再上门相邀。
④作家茅盾是个温和厚道的人,他的谢绝很客气,带有商量的味道。
1958年3月,茅盾给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室写了封信说:“现在写一点我个人的规划,可是规划是定下来了,能不能完成,要看有没有时间。
这就希望领导的帮助。
一、帮助我解除文化部长的兼职和政协常委的兼职;二、帮助我解除《中国文学》和《译文》的两个兼职;三、帮助我今年没有出国任务。
如果照上面所说,一面挂名兼职这么多,一面又不得不把每星期五分之二的时间用在开会、酒会、晚会等三种‘会’上,那么我就只能不写小说了……”正是因为他的谢绝太过客气,不够决绝,当然还有“工作需要”,所以不大奏效,他不得不日复一日地泡在开会、酒会、晚会上,写作计划基本落空,在他后半生的三十年里,没有一部有影响的作品问世。
⑤与茅盾相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匈牙利作家伊姆雷·凯尔泰斯,谈到其成功的最大诀窍,就是“善于谢绝各种邀请和应酬,成功地关上了自己的门”。
他一向谢绝采访,谢绝各种会议,谢绝入选名人辞典之类,以至于《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外国文学卷、《东欧国家文学史》、几种版本的《世界文化名人辞典》,都查不到他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他谢绝了几乎所有与写作无关的活动,才得以集中精力去从事他钟爱的文学创作,卧薪尝胆默默无闻地耕耘了大半辈子,最终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⑥人生苦短,转眼百年。
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
⑦那么,就请适时关闭电话和电子信箱,以减少各种“热情”干扰。
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充当“花瓶”的作秀,五花八门的研讨会、颁奖会、演讲会,电视台的名人访谈,名目繁多的大赛评委,能谢绝就坚决谢绝,这里不妨学学钱锺书先生的幽默而决绝的精神,学学克里克先生的巧妙措辞和不妥协态度。
(选自《人民文摘》)1.在第②自然段中,作者认为“谢绝”与“拒绝”有什么区别?请归纳。
(2分)2.说说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