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人口的性质及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9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4期

Sep2012

[摘要]论文应用文献、逻辑等方法,在分析评述既有观点基础上,揭示出我国“体育人口”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性质问题,并从人口学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体育人口”性质进行了界定,旨在为“体育

人口”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体育人口;性质;功能

[中图分类号]C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9-0088-02

论“体育人口”的性质及功能

黄炜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体育人口”是体育社会学领域一个长期存在争议

的重要概念,近年来,“体育人口”理论与调查实践研究不断发展,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解读。一种认为,“体育人口”是衡量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指标,并将其进一步操作化,应用于群众体育调查统计领域;而另一种则认为,“体育人口”不能作为群众体育发展水平的测量指标,相反,“体育人口”是一个范式性概念,是一种整体的、综合的评价方式,是对公民体育权的强调和确认,而不仅仅是一种关于群众体育的效益计算。两种理论相互质疑与对立,体现了”体育人口“现象自身的复杂性,实质上则是对体育社会学研究提出了如下突出问题,即“体育人口”究竟是一个范式性概念,还是“一个操作性极强的群众体育专项统计指标”?其本质属性到底如何?究竟是一个具有怎样性质和功能的系统?论文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一、“体育人口”概念

“体育人口”概念是体育现象进入人口学理论视野后的一个新概念,人口是“体育人口”的上位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一切社会活动(包括“体育”这种活动)、社会关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同人口发展过程相关。因此,凡有某种特征的群体都可以称之为一个人口(亚人口或分人口)。依据人口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等结构特征,可以把人口划分成各类亚人口,如经济人口、教育人口、城市人口等。当体育现象不断发展并进入人口学理论视野,自然会出现体育亚人口现象,简称“体育人口”,即某一时刻,一个地区总人口中受体育文化或体育这种社会设置影响而直接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口或群体。

二、“体育人口”性质

(一)直接参与性和非生产性的统一

“体育人口”是以体育为特征的一个亚人口群体,因此,直接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有意识地用自身的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体育人口”区别于其他各类亚人口群体的本质特征。非生产性是对“体育人口”所参与或进行的活动的界定,即“体育人口”所进行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有意识地通过自身的身体运动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并期待能取得一定效果的活动。所谓活动,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动。在体育意识支配下的以完善、充实、提高和发展自身为目的是体育范畴的身体活动区别于其他范畴各类活动的本质特征。因此,体力劳动、走路上班、骑自行车上班等活动不属于体育范畴的身体活动。另外,从适度运动的角度来看,有些项目虽然列入竞技项目,同样不属于体育范畴的身体活动。如下棋、打牌等身体活动。

(二)数量性与结构性的统一

人口学认为人类首先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人口群体。有学者指出一群人口,如果人数不超过一定数量,就很难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或在远离其他人群的情况下生存下去,甚至根本无法生存下去。这个问题可以从经济、社会和生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和证实。因此,如果“体育人口”作为一个亚人口群体的假设成立,那么“体育人口”必须具备数量性特征。“体育人口”的数量性特征是指“体育人口”必然有一个绝对数量以及这个绝对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

结构性是指“体育人口”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即“体育人口”内部结构或构成的比例情况。

人口是一个具有多种标志和特征的总体,根据人口的特征和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划分为各种人口结构,一般包括:(1)“体育人口”自然结构,如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2)“体育人口”经济结构,如职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等;(3)“体育人口”社会结构,如民族结构、宗教结构等。

(三)动态性与地域性的统一

动态性,是相对于体育人口调查统计意义而言的,

88··

人口的出生、死亡与迁移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使得体育人口数量、结构随着时间推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任何关于体育人口的调查、研究必然指向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要从体育人口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来确定体育人口统计范畴。

地域是人口生存与活动的基本条件,一切人口现象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地域特征。所谓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空间范围,也叫区域。其内涵包括:(1)具有一定的界限;(2)地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地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地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地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地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地区。

三、“体育人口”的功能

功能,是指具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其内部和外部的联系和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能力和作用。“体育人口”功能,可以从横向模式和纵向模式来进行分析。所谓横向,就是体育人口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所谓纵向,就是体育人口各个子系统与外界系统在功能上的联系。通常情况下,一个地区体育环境的等级越低,社会设置越简单,“体育人口”所发挥的功能就越简单、越单一。自然村是以居住、生产为主,经济系统简单,居民成分单一,如同一个熟人社会。因此,该社会环境下“体育人口”所承担的主要是娱乐、健身等功能。而城市经济生活复杂,社会组织设置较完善,生活基础设施较好,区域辐射能力强,因此,该环境下“体育人口”不仅发挥着娱乐、健身等功能,还具有一定的经济、政治等功能。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文化传承

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等,还包括物质对象,是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地域及经济社会环境下的“体育人口”,有不同的体育文化特征,如东西方体育文化之间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人类学文化传播理论认为,对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形成来说,一是发明创造,二是传播。世界各地体育文化虽然形态各异,但存在着许多相似性,而这些相似性就是传播的结果。而“体育人口”作为直接参与体育活动与体育文化的主体,是各类体育文化形成、发展与传承的重要载体。

(二)经济促进

“体育人口”作为一个亚人口,与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它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所谓“体育人口”经济功能,至少包含两个方面内涵:

一是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它通过直接提升总人口中的人力资本存量而发挥出来,即“体育人口”的规模越大,人力资本的存量就越高。所谓人力资本,是人类通过人力投资而获得的收益,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人口质量,是后天获得的能力和素质。健康就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健康状况的改善标志着社会福利的提高,也意味着劳动者生产能力的提高,人们会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充沛的体力去劳动,同时还减少了因生病造成的工时损失和医疗消费。舒尔茨认为,当人的素质既定后,人力资本就主要表现为从事工作的总人数和劳动力市场上的工作时间。而现代医学及相关科学研究如流行病学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证明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具有长期效应,是提高人口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参与现状》课题组对“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评价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体育人口”不仅健康意识明显好于非“体育人口”,而且在慢性病情况、肥胖发生、疾病诊治情况等方面也均低于非“体育人口”,另外,在身心自我感觉情况方面也更优于非“体育人口”。可见,“体育人口”的健康素质普遍优于非“体育人口”,是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是有利于体育产业、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从投入产出理论来看,“体育人口”是群众体育消费系统的主体。“体育人口”的收入、消费水平和结构与群众体育生产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关系。余潮平在《体育人口与体育市场经济关系初探》一文中指出,“体育人口”是体育运动的主体,也是体育市场的主体。体育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与体育运动、体育市场、体育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

(三)约束与稳定

所谓约束,从社会互动的角度来看,“体育人口”是基于兴趣、地缘、业缘、亲缘等关系而组成的共同体,个体在这一共同体中进行着各种活动和交换,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和交换,由此形成“体育人口”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并形成一种成员之间能够共同遵守的但不符合个体意愿的潜在的行为规则,强烈地影响共同体内的每一个成员,甚至左右其各种行为,从而发挥出一定的约束功能,使共同体中的成员在行为上出现趋同性,并难以摆脱这些潜在规范的约束。

所谓稳定,具体是指“体育人口”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特殊的子系统,必然对社会有机体的稳定发挥一定功能,具体是通过向社会传递一定的价值观,从而完成其社会稳定功能。值得一提的是,有效发挥“体育人口”约束与稳定功能,需要政府进行“体育人口”调查统计并加以正确引导和控制

参考文献:

[1]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人口学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4]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5]沈茂英.山区聚落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社,2006.

[6]余潮平.体育人口与体育市场经济关系初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1):27.

8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