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与孕激素生理

合集下载

母性效应生物知识点总结

母性效应生物知识点总结

母性效应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体内母性激素的作用1. 雌激素雌激素是一类重要的性激素,对雌性动物的生殖系统和生殖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在怀孕和哺乳期间,雌激素水平会大幅上升,这对母性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雌激素能够促进乳腺的发育,增加母亲对幼崽的关注和保护。

2. 孕激素孕激素是另一种重要的性激素,也是在怀孕期间大量分泌的激素之一。

孕激素能够调节母体对胎儿的免疫反应,使母体不会将胎儿当作外来物质而排斥。

此外,孕激素还能够影响母性行为的产生和维持,使母亲对幼崽表现出更多的关怀和保护。

3. 催产素催产素是一种由垂体后叶释放的荷尔蒙,对分娩和哺乳期有重要作用。

催产素能够促进子宫收缩,从而帮助顺利产下幼崽。

同时,催产素还能够影响母亲对幼崽的抚养行为,加强母性行为的发生和保持。

以上是一些生物体内母性激素的作用,这些激素能够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影响母性行为的表达和维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激素对不同动物种类的母性行为都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功能。

二、神经系统和母性行为1. 杏仁核杏仁核是大脑中的重要结构之一,与情绪调节和应激反应密切相关。

最近的研究表明,杏仁核还与母性行为有着密切关联。

一些实验发现,小鼠母性行为的发生和维持与杏仁核内的神经元活动有关。

这一结果表明,杏仁核可能是调节母性行为的一个重要脑区。

2. 海马回海马回是大脑中的另一个重要结构,对记忆和空间定向有重要作用。

最近的研究发现,海马回与母性行为的表达和记忆有密切关联。

实验发现,海马回的损毁会导致母鼠丧失对幼崽的抚养行为,表明海马回在母性行为的发生和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 下丘脑下丘脑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中枢,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研究表明,下丘脑中的一些神经元能够调节母性行为的表达,通过调节激素水平和神经传导来影响母性行为的产生和维持。

以上是一些关于神经系统与母性行为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母性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神经系统中的一些结构和神经元能够调节母性行为的发生和维持。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原理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原理

雌激素与孕激素的生成原理
雌激素的生成原理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刺激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如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

FSH和LH则进入血液循环,到达卵巢。

在卵巢中,FSH与LH作用于卵巢中的卵泡细胞。

FSH作用于卵泡细胞,促进其发育和分裂。

LH作用于合黄体细胞,使之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泡细胞产生,其中主要的雌激素是雌二醇(estradiol)。

雌激素的合成主要包括酪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途径。

酪氨酸途径主要由卵泡细胞内的酪氨酸脱羧酶催化酪氨酸生成酪氨酸醇(tyrosol),随后通过酪氨酸醇脱氢酶作用生成激素前体化合物雄酮(androstenedione),最后经雄激素雌二醇酮酶催化生成雌激素。

孕激素主要由合黄体细胞产生,其中主要的孕激素是孕酮(progesterone)。

合黄体细胞在LH的作用下合成和分泌孕酮。

总体来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调动了FSH和LH的分泌,进而刺激卵泡细胞合成雌激素和合黄体细胞合成孕激素。

妇科指导: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妇科指导: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

卵巢主要产生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的雄激素。

一、雌激素排卵前由卵泡内膜细胞、颗粒细胞分泌,排卵后由黄体细胞分泌,肾上腺皮质亦能分泌少量雌激素。

生育年龄妇女,血中雌激素水平呈周期性变化。

一般月经周期第l周甚少,排卵前一天达第一个高峰,排卵后有所下降,月经周期21天左右,形成第二个高峰,待黄体萎缩时其水平急速下降,至月经前期达最低水平。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能促进卵泡发育,且能协同促卵泡素(FSH)促进卵泡内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合成黄体生成素(LH)受体,以支持LH调节卵泡的分泌功能。

也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

2.雌激素可增加子宫的血液循环,能促进子宫发育及肌层增厚,提高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使子宫内膜呈增生变化;使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量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以利精子的通过。

3.使输卵管发育,输卵管蠕动增强和纤毛生长,有利于卵子的输送。

4.促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角化、黏膜变厚,并能增加细胞内糖原储存量,在乳酸杆菌作用下使阴道呈酸性,不利细菌在阴道内繁殖。

5.促使大小阴唇增大丰满,并使脂肪沉积和色素沉着。

6.使乳腺管增生,并与孕激素、生乳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促进乳腺的发育和增加乳头乳晕的着色。

7.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8.对丘脑下部和垂体产生反馈调节,包括抑制性的负反馈和促进性的正反馈作用,从而间接对卵巢功能产生调节作用。

9.能促进钠、水的潴留。

在脂肪代谢方面,可增加血中与蛋白结合的甲状腺素,从而降低血液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也能使β-脂蛋白减少,对防止高血压及冠状动脉硬化症发展有一定作用。

10.促进骨中钙的沉积,青春期后加速骨骼闭合。

二、孕激素由颗粒黄体细胞、卵泡膜黄体细胞所分泌,排卵前卵泡中颗粒细胞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亦能分泌少量孕激素。

一般排卵后l周,即月经周期的第20天左右黄体发育成熟,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随黄体萎缩分泌量逐渐下降,至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的水平。

临床常用测定尿中孕二醇作为诊断有无排卵的一个重要指标。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

雌激素的生理功能

“三基三严”培训系列培训内容:雌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讲人: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妇科学习室参加人员:培训内容如下:雌激素(estrogen)又称雌性激素、女性激素,是一类主要的女性荷尔蒙。

它会促进女性附性器官成熟及第二性征出现,并维持正常性欲及生殖功能的激素。

分为两大类(均为类固醇激素),即雌性激素(又称动情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的卵泡细胞等分泌(睾丸、胎盘和肾上腺,也可分泌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

在肝脏中灭活,转化为雌三醇和雌酮,并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由尿排出。

而妊娠期间,胎盘可分泌大量雌三醇。

雌激素是雌性脊椎动物的性激素,由卵巢分泌的发情激素具有促进第二性征出现的作用。

哺乳动物还可使排卵后的滤胞变为黄体,并能分泌被称为第二雌激素的黄体激素,具有控制妊娠、哺乳的功能。

雌激素包括雌酮、雌二醇等,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少量由肝,肾上腺皮质,乳房分泌,怀孕时,胎盘也可大量分泌,男性的睾丸也会分泌少量的雌激素。

女性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分泌雌激素,以促进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本身的发育,同时子宫内膜增生而产生月经。

雌激素可以使皮肤保持水分,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使皮肤柔嫩、细致,还会使乳腺增生,产生乳房、乳晕,并将脂肪选择性的集中在乳房、腹部、大腿、臀部,以此让女性的身材优美且有曲线,产生并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天然雌激素:为雌二醇(E2)、雌酮(E)及雌三醇(E3),由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皮质分泌。

临床上多用雌二醇(E2),其作用强,吸收快,但效果短暂,脂化后可延长作用时间,雌三醇活性很弱。

合成雌激素有半合成及完全合成两种。

1、半合成雌激素由甾体雌激素衍生而来,常用作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其效力为已烯雌酚的20倍,另有炔雌甲醚和炔雌醇一环戊醚(又名炔雌醚)两种。

2、合成雌激素为非甾体类雌激素,有已烯雌酚(又称乙菧酚)、已烷雌酚及氯三芳乙烯等。

常用已烯雌酚及炔雌醇口服及苯甲酸雌二醇肌注。

生理作用对女性来说,雌激素作用非常大。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
2.使宫颈口松弛;
3.使子宫内膜增生;
4.使子宫发育:增肌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5.促进输卵管发育;
6.乳腺管增生;
7.雌激素对卵巢的卵泡发育是必需的;
8.通过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脑垂体促性激素分泌;
9.促进水纳潴留;
10.钙盐及磷盐方能在骨质中沉积,以维持正常骨质。

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1.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2.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3.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未受精卵着床做准备;
4.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宫缩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发育;
5.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和振幅;
6.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
7.孕激素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
8.对下丘脑体温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0.3~0.5摄氏度;
9.促进水纳排泄。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女性性激素六项标准

女性性激素六项标准

女性性激素六项标准女性性激素是维持女性生殖系统正常功能的重要激素,对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女性性激素的六项标准,可以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女性性激素的六项标准。

首先,我们来谈谈雌二醇。

雌二醇是女性体内最主要的雌激素,它对女性的生殖器官和乳房发育、月经周期、骨骼健康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正常情况下,雌二醇水平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其次,孕激素是另一个重要的女性性激素。

孕激素在女性的生殖周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血管扩张,为受精卵的着床提供条件。

因此,孕激素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女性的生育能力。

接下来,我们要了解的是黄体酮。

黄体酮是一种重要的孕激素,它主要由卵巢黄体细胞分泌,能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为受精卵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如果黄体酮水平不足,可能会导致流产或不孕。

另外,孕酮也是女性性激素中的重要成员。

孕酮在女性的生殖周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帮助子宫内膜更好地接受受精卵的着床,同时也能够抑制子宫的收缩,保护胎儿的生长。

除此之外,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

雌激素和孕激素是女性体内两种重要的激素,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女性的生殖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比例失衡,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不孕等问题。

最后,我们要关注的是雌激素和睾酮的关系。

雌激素和睾酮是女性体内的两种重要激素,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如果雌激素和睾酮的比例失衡,可能会导致月经紊乱、性欲减退等问题。

总的来说,了解女性性激素的六项标准,可以帮助女性朋友们更好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希望女性朋友们能够重视女性性激素的平衡,保持身体健康,享受美好的生活。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

第一节骨盆一、骨盆的类型:分四种类型(一)女型(gynecoid type):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前后径,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

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二)扁平型(platypelloid type):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

骶骨直向后翘或深弧形,骨盆浅,较常见。

(三)类人猿型(anthropoid type):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和出口横径均较短,前后径长.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骶骨较直,骨盆深。

较少见。

(四)男型(android type):骨盆入口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骨盆呈漏斗形,常造成难产。

临床上所见多混合型骨盆。

骨盆的形态、大小与种族差异以及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和激素的影响。

二、骨盆平面和径线(一)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前:耻骨联合上缘两侧:髂耻缘后:骶岬上缘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2)入口横径: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cm。

考乐网,医师考试专业网站(3)入口斜径: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斜径,正常平均12.75cm.左右各一。

(二)中骨盆平面为骨盆最小平面.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中骨盆横径:(坐骨棘间径)。

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三)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

底边:坐骨结节间径。

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

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本文来自于〈考乐网。

出口平面有4条径线:(1)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的死理效率:之阳早格格创做
1.使阳讲上皮细胞删死战角化;
2.使宫颈心紧张;
3.使子宫内膜删死;
4.使子宫收育:删肌子宫仄滑肌对于缩宫素的敏感性;
5.促进输卵管收育;
6.乳腺管删死;
7.雌激素对于卵巢的卵泡收育是必须的;
8.通过对于下丘脑的正背反馈安排,统造脑垂体促性激素分泌;
9.促进火纳潴留;
10.钙盐及磷盐圆能正在骨量中重积,以保护仄常骨量.孕激素的死理功能:
1.加快阳讲上皮细胞脱降;
2.使宫颈心关合,黏液分泌缩小,性状变黏稀;
3.使子宫内膜从删殖期转移为分泌期,已受粗卵着床干准备;
4.降矮子宫仄滑肌镇静性及其对于宫缩素的敏感性,压造子宫中断,有好处胚胎及胎女正在子宫内死少收育;
5.压造输卵管仄滑肌节律性中断频次战振幅;
6.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收育;
7.孕激素正在黄体期对于下丘脑垂体有背反馈;
8.对于下丘脑体温中枢有镇静效率,可使前提体温正在排卵后0.3~0.5摄氏度;
9.促进火纳排鼓.。

女生生理结构冷知识科普

女生生理结构冷知识科普

女生生理结构冷知识科普女生的生理结构是指女性身体内部的组织和器官结构,它们在生理上与男性有所不同。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女生生理结构的冷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女性身体的奥秘。

一、生殖系统女生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

卵巢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负责产生卵子和女性激素。

输卵管是连接卵巢和子宫的通道,卵子在输卵管内受精后进入子宫。

子宫是一个位于盆腔内的器官,它在女性生育过程中起到孕育胎儿的作用。

阴道是女性外生殖器的一部分,它连接子宫和外界,是性交和分娩的通道。

二、月经周期女生在青春期开始后,每个月都会经历一次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是指从一个月经开始到下一个月经开始的时间间隔,通常为28天左右。

月经周期的主要特征是月经期、排卵期和黄体期。

月经期是指子宫内膜剥离和排出的过程,一般持续3-7天。

排卵期是指卵子从卵巢释放出来的时间,通常在月经周期的中间。

黄体期是指排卵后卵巢产生的黄体在子宫内膜上形成的时间,一般持续12-14天。

三、乳房结构女生的乳房是由乳腺组织、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器官。

乳腺组织负责分泌乳汁,供给新生儿喂养。

乳房的大小和形状因个体差异而异,这取决于脂肪组织的多少和乳腺组织的发育程度。

乳房的内部结构复杂,包括乳腺小叶、乳腺管、乳头等部分。

四、雌激素与孕激素女生的生理结构与激素密切相关。

雌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激素之一,它在女生青春期期间促进乳房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并调节月经周期。

孕激素是一类激素,主要在怀孕期间起作用,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和维持妊娠。

五、盆底肌肉盆底肌肉是女生生理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位于骨盆底部,负责支撑膀胱、子宫和直肠等器官。

盆底肌肉的功能包括控制尿液和粪便的排泄,以及支持子宫和阴道。

盆底肌肉的松弛或损伤可能导致尿失禁、膀胱脱垂等问题。

六、阴道微生态阴道是女生生理结构中的重要器官之一,它具有自洁功能,并由一系列微生物组成的阴道菌群维持着酸性环境。

雌孕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共39张PPT)

雌孕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共39张PPT)



◆孕激素◆ 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和对缩宫
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
宫内生长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拮抗

◆雌激素◆ 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 加,内含水分、盐类及糖蛋白增加,性状变稀薄,

富有弹性和易拉成丝状,有利于精子的存活和通过
◆孕激素◆使宫颈口闭合,抑制宫颈腺体分泌,黏 液变黏稠,形成黏液栓阻塞宫颈口,阻止精子及微 生物进入
女性的月经周期
Ø 卵巢的周期
卵泡
排卵
黄体
白体
Ø 激素的周期 Ø 内膜的周期
雌 增殖期


孕 分泌期
孕 月经期
雌孕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 卵巢是女性性腺,女性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如雌 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 雌激素:卵泡膜细胞、颗粒黄体细胞
妊娠黄体→胎儿胎盘单位
• 孕激素:颗粒黄体细胞、卵泡膜黄体细胞
孕激素试验
少量月经量
正常月经量
雌孕激素
序贯周期法 3个周期
对有内源性雌激素水平的
患者要定期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
后半期孕激素
口服避孕药的作用机制
雌激素和孕激素口服后血药浓度增高,通过 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 分泌;此外血中性激素对垂体前叶也有直 接抑制作用,可使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 泌减少,由于FSH分泌受抑制,妨碍卵泡 的生长和成熟,也取消了排卵前雌激素高 峰,由于月经中期的LH峰消失,排卵过程 受到抑制。
功血--止血
➢ 性激素 • 孕激素 • 雌激素 •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
➢ 刮宫术
➢ 辅助治疗 • 一般止血药(妥塞敏) • 丙酸睾丸酮 • 矫正凝血功能 • 矫正贫血 • 抗炎治疗

孕激素和雌激素有什么作用

孕激素和雌激素有什么作用

孕激素的作用孕激素通常在雌激素的作用基础上发挥作用。

1.生殖系统:使子宫增殖期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作准备。

使宫口闭合,粘液分泌减少,性状变粘稠,拉丝度变短,不利于精子穿透。

抑制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抑制上皮纤毛生长,调节孕卵运行。

加快阴道上皮脱落。

在卵泡内抑制颗粒细胞的增殖。

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

降低平滑肌兴奋性,抑制子宫肌层收缩,降低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有利于胚胎宫内生长发育。

2.乳腺: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孕激素与催乳激素一起促使腺泡发育。

3.代谢:促进水钠排泄。

4.体温:孕酮对体温调节中枢具有兴奋作用,可使基础体温(BBT)在排卵后升高0.3~0.5℃。

临床上可以此作为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

雌激素功能、作用、及缺乏导致的疾病和注意事项雌激素实际上是一种女性激素,主要由卵巢和胎盘产生。

另外,胎盘、肾上腺皮质和男性的睾丸也能产生少量的雌激素。

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卵巢开始发育,同时分泌雌激素。

1.雌激素的生理功能雌激素可促进子宫、输卵管、阴道、外阴等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并维持在正常状态。

雌激素能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发育,表现为乳房发育、骨盆宽大、皮下脂肪积聚等,从而构成女性特有的丰满状态。

雌激素与孕激素共同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而产生月经。

雌激素促使阴道上皮增生、角化及糖原含量增加,使阴道内保持酸性环境,提高阴道抵抗力,有利于防止细菌感染。

雌激素能使子宫颈口松弛,宫颈黏液分泌增多、变稀,有利于精子通过,故有助于受孕。

雌激素对水及钠盐有潴留作用,有些人发生不明原因的水肿,很有可能是与雌激素有关。

2.缺乏雌激素的后果女性体内有400多个部位含雌激素的受体,主要分布在子宫、阴道、乳房、盆腔(韧带与结缔组织)以及皮肤、膀胱、尿道、骨骼和大脑。

雌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这也是女孩青春发育所发生的全身生理、心理变化较大的原因。

雌激素和孕激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

1.卵巢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
①雌激素促进卵泡及子宫发育,使子宫内膜增生。

孕激素使子宫肌松弛,有利于精卵在子宫腔内发育,使增生期子宫转化为分泌期内膜;
②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增生;孕激素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2.卵巢雌、孕激素的拮抗作用:
①雌激素促进子宫收缩力,孕激素减弱子宫收缩力;
②雌激素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孕激素减弱输卵管节律性收缩;
③雌激素促使宫颈口松弛,孕激素促使宫颈口闭合;雌激素促使宫颈粘液增量,质稀,易拉成丝,可有羊齿状结晶;
④孕激素使宫颈粘液分泌减少,质稠,拉丝度变小,有椭圆形小体;
⑤雌激素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的增生角化;孕激素促进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⑥雌激素促进水钠潴留,孕激素促进水钠排泄。

3.雌激素特有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可促使细胞内糖原增加,促使骨中钙质沉着。

4.孕激素特有的生理作用:
孕激素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有升高体温的作用,正常妇女在排卵后基础体温可升高0.3~0.5℃。

雌性激素

雌性激素

谢谢观看
天然雌性激素:为雌二醇(E2)、雌酮(E)及雌三醇(E3),由卵巢、胎盘及肾上腺皮质分泌。临床上多 用雌二醇(E2),其作用强,吸收快,但效果短暂,脂化后可延长作用时间,雌三醇活性很弱。
合成雌性激素有半合成及完全合成两种。
1、半合成雌性激素 由甾体雌性激素衍生而来,常用作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其效力为已烯雌酚的20倍, 另有炔雌甲醚和炔雌醇一环戊醚(又名炔雌醚)两种。
经常补充雌二醇——是更年期补充雌性激素唯一正确的方式,不经过肝脏代谢,直接就是补充卵巢分泌的雌 二醇,没有副作用。美国75%的更年期女性采用经皮方式补充雌二醇,经皮补充雌二醇是未来的趋势。
植物
植物
通过胃肠道复杂的多糖代谢转化成有雌性激素活性的化合物。植物雌性激素(phyto-oestrogens&shy)主 要有3类:异黄酮类(isoflavones)、木酚素类(lig-nans)和黄豆素类(coumestans),均含在植物及其种 籽里。
2、合成雌性激素 为非甾体类雌性激素,有已烯雌酚(又称乙菧酚)、已烷雌酚及氯三芳乙烯等。常用已 烯雌酚及炔雌醇口服及苯甲酸雌二醇肌注。
生理作用
生理作用
对女性来说,雌性激素作用非常大。实际上,女性除了生殖系统和雌性激素有关,体内很多组织器官都有它 的靶器官,比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骼、泌尿系统等等。这些系统或者组织里面都能跟雌性激素起作用, 所以在女孩发育成熟的过程中这些系统的发育也缺少不了雌激素的作用。
植物雌性激素是从植物尤其是豆类植物中提取的可以替代雌性激素的作用并防止雌性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 植物雌性激素可通过补充益生源大豆异黄酮来实现,类植物雌性激素补充方式安全性高。
孕激素
孕激素
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由主要由黄体细胞分泌,其分泌的功能随着卵巢功能周期性变化而波动,卵巢主要合成雌二醇和雌酮 两种雌性激素。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过程和性激素调节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过程和性激素调节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过程和性激素调节生殖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生殖细胞的生成、储存和释放,以及生殖能力的维持。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过程受到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的调节。

生殖细胞的生成和分化是指在人体的生命过程中,生殖细胞从原始生殖细胞逐渐分化为不同的性细胞。

在女性身体内,卵巢是生殖细胞的生成地,数百万个卵母细胞储存在卵泡中。

从青春期开始,每个月周期性地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释放,进入输卵管。

在输卵管中,卵子与精子结合,受精形成受精卵。

而在男性身体内,睾丸是生殖细胞的生成地,精子在睾丸内生成并储存在精子鞭毛管中。

精子从睾丸进入附睾储存,待到性兴奋时通过射精从尿道排出。

生殖细胞的储存和释放是指生殖系统对卵子和精子的保存和排泄。

在女性身体内,卵子在卵巢中储存,在每个月的排卵期释放。

由于卵子排卵不规律,所以每个月排产的卵子数量和质量有所不同。

在男性身体内,精子由附睾储存,并在射精时由精液一同排出体外。

受精和胚胎发育是指卵子和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并进行胚胎发育的过程。

卵子从卵巢释放后,通过输卵管移向子宫。

如果在输卵管中遇到精子,受精就会发生。

受精卵进一步分裂发育,并在大约5~7天后到达子宫,着床在宫腔内壁上,形成胚胎。

胚胎会继续发育,最终形成胚胎盘和胎儿。

生殖系统的生理学过程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激素是体内具有生殖和发育功能的特殊激素。

在女性身体内,雌激素对卵巢的发育和排卵起着重要作用。

在月经周期中,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增加,导致子宫内膜的厚度增加,并促进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在男性身体内,睾酮是主要的雄激素,它促使睾丸中的精子发生生成和成熟。

此外,性激素还对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

总之,生殖系统的生理学过程包括生殖细胞的生成和分化、生殖细胞的储存和释放、受精和胚胎发育等。

这些过程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激素的合理调节对于生殖功能的正常发育和繁殖能力的维持至关重要。

母猪生理激素

母猪生理激素

催产素受体基因的变异可能会 影响其功能,进而影响母猪的 繁殖性能。
催产素的生理作用与调节
催产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妊娠 状态、环境因素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等。
催产素和催产素受体在母猪繁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 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深入了解。
催产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刺激子宫收缩,有助 于分娩过程。此外,催产素还参与刺激乳腺分 泌乳汁。
催产素受体的数量和活性也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包括激素、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等。
05
生长激素与生长因子
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
由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激素, 主要负责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 代谢过程。
生长激素的合成与
分泌
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量较多,白 天分泌量较少。其合成与分泌受 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状况、 睡眠、运动等。
催产素在母猪的繁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除了 刺激子宫收缩外,还参与刺激乳腺分泌乳汁。
催产素的分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妊娠状 态、环境因素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等。
催产素受体
催产素受体是存在于母猪子宫 上的蛋白质,能够与催产素结 合并传递信号,引发子宫收缩。
催产素受体在母猪繁殖过程中 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数量 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
母猪生理激素
• 母猪生殖激素概述 • 促性腺激素 • 雌激素与孕激素 • 催产素与催产素受体 • 生长激素与生长因子
01
母猪生殖激素概述
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促性腺激素
促进性腺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包 括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 (LH)。
催产素和缩宫素
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和哺乳。
性激素
度等环境因素以及营养状况也会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性激素作用

性激素作用

性激素作用性激素是一类主要由生殖腺分泌的内分泌激素,包括雌激素、雄激素和孕激素等。

性激素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影响着生殖系统的发育、维持和调节。

首先,性激素对性别的决定和性别特征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胎儿发育阶段,性激素能够促进生殖系统的分化和成熟,决定胎儿为男性还是女性。

雄激素能够促使胎儿的生殖器官变为男性生殖器官,而雌激素则促使胎儿的生殖器官变为女性生殖器官。

在青春期,性激素的分泌增加,使得第二性征得以发育,如男性的声音变低,出现胡子、阴毛和腋毛等,女性的乳房发育等。

此外,性激素还参与了生殖系统的周期性变化和生理功能的调节。

在女性的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会引起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增生和脱落,从而使得月经周期正常进行。

在排卵期,雌激素的分泌增加使得子宫颈黏液变得稀薄,有利于精子的通过和受精卵的着床。

而在怀孕期,孕激素的分泌增加能够维持子宫内膜的稳定,防止胚胎的流失。

性激素还对骨骼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雄激素能够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和发育。

雌激素则有助于骨骼的钙和矿物质的吸收和沉积,同时减少骨骼的分解。

因此,性激素在维持正常骨骼结构和强度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性激素还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有一定的影响。

雄激素在男性中能够提高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而雌激素可以提高动脉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对中枢神经系统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总结起来,性激素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它们决定了个体的性别和性别特征的形成,参与了生殖系统的发育、维持和调节;对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和维持有重要作用,并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一定影响。

了解性激素的作用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雌二醇的合成主要在颗粒中合成,孕酮主要由黄体产生。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女性第二特征,对代谢也有影响。

1.促进和保持第二性征维持性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子宫内膜和肌层的代谢,使内膜增生加厚,阴道上皮增生,表层细胞发生角化,增强子宫活动,提高子宫平滑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2.小剂量雌激素,有促进性腺激素释放,促进乳腺导管和腺泡生长发育的作用;大剂量雌激素则有抑制促性腺激素作用、抑制催乳素作用、抑制排卵以及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3.代谢促进水钠潴留、骨钙沉积、弱的同化代谢、提高血清TG和HDL和降低LDL水平、降低糖耐量等作用。

4.增加血凝度在应用较高含量的雌激素避孕药丸时有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性,低含量雌激素避孕丸则不会发生。

雌激素用途1.补充女性激素分泌不足卵巢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人工月经周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雌激素分泌不足者)2.绝经期综合征面颊红热、出汗、恶心、失眠、肥胖和情绪不安等。

适量补充雌激素,可反馈抑制GnRH、FSH和LH分泌,减轻症状。

3.避孕大剂量雌激素可抑制FSH分泌。

4.乳腺癌大剂量雌激素能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使内源性雌酮减少,用于绝经后5年以上晚期乳腺癌患者。

5.前列腺癌大剂量雌激素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拮抗雄激素的作用。

6.预防心血管疾病通过对脂蛋白代谢的影响和直接对血管的作用。

绝经期后应用雌激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减少35%~50%。

也有报告认为可增加血栓发生率。

7.其他老年性骨质疏松、痤疮(粉刺):增加骨骼钙沉积可与雄激素合用白细胞降低症(放射线)升高白细胞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对老年人有学习记忆增强作用孕激素的生理作用主要做用于子宫内膜和子宫平滑肌,以适应受精卵的着床和妊娠,孕酮能抑制新颗粒的发育。

1.生殖系统主要为助孕、安胎作用。

月经周期的后期,在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生的基础上,孕激素则进一步使子宫内膜腺体生长与分支,内膜充血、增厚,由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做好准备,有利于着床后胚泡继续发育。

经期,可使子宫内膜全部脱落,避免因脱落不全造成的出血。

妊娠期,能降低子宫肌对垂体后叶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活动,使胎儿安全生长。

2.乳腺促进腺泡生长,为哺乳做准备。

3.神经内分泌生理量降低GnRH分泌神经元的脉冲活动频率,增加LH每次释放量。

大剂量使LH分泌减少,抑制排卵。

4.升温作用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月经周期中期排卵时体温较平时约高0.56℃,持续到月经来临,此作用与孕激素密切相关。

5.对代谢的影响为肝药酶诱导剂,可促进药物代谢;对抗醛固酮,促进钠氯排泄;促进蛋白分解代谢,增加尿素氮的排泄。

6.呼吸增加分钟通气量,降低肺泡CO2分压。

【应用】主要用于避孕、绝经期后替代治疗。

1.先兆性及习惯性流产安胎2.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因孕激素不足,子宫内膜发育不良而致的不规则剥脱,或者因雌激素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增生过甚所引起的子宫出血。

3.闭经的诊断与治疗孕激素被用于诊断雌激素分泌和了解子宫内膜对激素的反应性。

给闭经妇女应用孕激素5~7天后,如果子宫内膜对内源性雌激素有反应,则发生撤退性出血。

雌激素和孕激素合用也用于诊断和治疗闭经。

4.原发性痛经痛经是因为黄体酮促使子宫内膜合成PGF2α,后者刺激子宫肌发生痉挛性收缩所致。

19-去甲基睾丸酮类孕激素可抑制黄体相黄体酮分泌,从而减轻痛经。

5.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剂量可使子宫内膜腺体萎缩,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及子宫内膜腺癌。

6.良性前列腺肥大和前列腺癌反馈性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减少睾丸素分泌此类药物属体育竞赛禁用品。

配合加强训练,短时间应用睾酮(每周600mg,6倍于常规治疗量)可增加无脂肪肌肉重量和体积。

由于实际应用时往往高出治疗量20倍以上,会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男性睾丸萎缩、不育、男子女性型乳房;女性排卵抑制、多毛、声音变粗、脱发、痤疮。

还有好斗行为和精神的改变。

两性都增加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可能会发生猝死。

催乳素(催乳素)对雌性生殖机能的作用:参与哺乳、生殖和生长等多重生理功能的调节。

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催乳素能够提高乳腺对雌激素和对吸刺激的反应。

(三)催产素对雌性生殖机能的作用:在雌性动物中,催产素能增加临产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并参与哺乳期射乳反射。

生殖周期(1)卵泡期,(2)排卵期,(3)黄体期。

FSH(又名精子生成素), LH(又名间质细胞刺激素) estrdiolLH gonadptropin progesteroneFSH 71402128GnRH secretion follicular developmentgonadal hormones secretionendometriumdyes pituitaryhypothalamuslon gf e edba cks h o rtfee d b ack一、卵巢的生卵作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成熟卵泡→排卵→卵细胞、透明带等冲出卵泡。

排卵,颗粒C和内膜C→黄体→月经黄体(退缩);妊娠黄体(继续长大)*卵巢周期----卵泡的生长发育、排卵与黄体形成每月一次的周期性变化。

*月经----在卵巢类固醇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的周期性剥落产生的流血现象。

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卵巢H:雌H(雌二醇,E2).孕H(孕酮,P).雄H(少量)㈠雌H与孕H的合成与代谢排卵前:由卵泡分泌雌H;排卵后:由黄体分泌孕H和雌H.1.雌H的生理作用⑴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并维持在正常状态:①卵泡:促进发育,诱导LH峰出现,促进排卵;②输卵管:促上皮增生,增强分泌与运动;③子宫:促发育,内膜增生,子宫颈分泌;④阴道:上皮增生,细胞角化,分泌物酸化。

⑵促乳腺发育和女性副性征的出现并维持正常;⑶对代谢:①促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发育;②加速骨的生长(促成骨、抑破骨);③抗动脉硬化:降血胆固醇等;④(高浓度时)导致水、钠潴留。

1.对未成年女性,雌激素能促进女性性征的发育和性器官的最后成熟。

2.对成年妇女,继续保持女性性征。

在黄体酮协同作用下,使子宫内膜产生周期性变化,形成月经周期,并增强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还可使阴道上皮增生,浅表层细胞角化。

3.较大剂量的雌激素可抑制排卵。

也可抑制乳汁分泌。

此外,还有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4.影响水盐代谢。

增加骨骼的钙盐沉积,加速骨骺闭合。

对青春期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

可降低糖耐量,影响血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孕H(孕酮)的作用——适应孕卵着床和维持妊娠。

*孕酮的作用基本上是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发挥的⑴子宫(安宫保胎):①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并分泌;②抑制子宫的收缩;③抑制母体对胎儿的排斥反应。

⑵乳腺: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⑶产热作用: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1.促进子宫内膜增生2.抑制子宫收缩3.促进乳腺腺泡发育4.抑制排卵5.利尿6.升高体温雌二醇的生物效应最强,雌酮的生物效应次之,雌三醇最弱。

卵巢产生的雌激素进入血液中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及白蛋白结合,与蛋白结合的激素没有生理功能。

只有1%是不结合的,呈游离状态的雌激素有生理功能。

目前的雌激素测定是测定总的雌二醇量,用pg/mL或pmol/L表示。

临床上不测定游离雌二醇。

雌二醇单位换算1pg/ml=3.67pmol/L 1pmol/L=0.272pg/ml(分子量272)雌激素在细胞内必须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才能有生理功能。

细胞内有两种雌激素受体。

α受体及β受体。

不同的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生物活性也因此各异。

例如雌二醇与α及β受体的结合率都是100%。

雌酮分别为60%及37%,雌三醇为14%及21%。

结合率越高生物效应越强。

不同的雌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力不同,生物活性也因此各异。

例如雌二醇与α及β受体的结合率都是100%。

雌酮分别为60%及37%,雌三醇为14%及21%。

结合率越高生物效应越强。

雌激素不仅只作用于生殖系统,对全身的组织都有作用。

不同组织的细胞中α及β受体的量与比例不同,因此雌激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现的功能不同。

对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骨骼都有不同的作用。

卵巢每天产生的雌二醇为100-300μg。

雌酮为110-260μg。

高峰期雌二醇可达450-950μg。

雌酮为350-650μg。

在月经周期中不同时期卵巢产生的雌激素的量不同,进入血液中其浓度也随之变化。

月经周期的第一周,E2为25-75pg/mL,第2周出现高峰200-600pg//mL,然后水平下降,在第四周又出现升高100-300pg/mL。

卵泡期25-75pg/mL,排卵期200-600pg//mL,黄体期100-300pg/mL。

孕早期1000-5000pg/L,孕中期5-15 pg/L;孕晚期100-400 pg/L;绝经期5-25 pg/L。

孕激素主要由卵巢的黄体产生卵巢产生孕酮。

在甾体激素生成过程中卵巢也产生17羟孕酮。

每天产生的孕酮为2-30mg孕激素排卵前孕酮水平很低,排卵后逐渐升高,黄体期中期孕酮水平最高。

应在15ng/ml 以上。

月经前回到最低水平。

血液中孕酮水平排卵前1ng/ml黄体期5-20ng/ml早孕期20-30ng/ml中孕期50-100ng/ml晚孕期100-400ng/ml孕激素的单位换算1ng/ml=3.18nmol/L1nmol/L=0.315ng/ml雌激素衍生药物主要用于避孕,是大多数复合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成分。

由于不是生理性激素。

一般不用于HRT,更不能用于助孕技术。

天然雌激素,倍美力是传统的口服雌激素,是多种雌激素的结合雌激素,主要成分是雌酮。

由于不完全是生理性激素。

多用于周期疗法,HRT,但不用于助孕技术。

孕激素类制剂孕酮(progesterone)是卵巢产生的甾体激素,口服后迅速被肝脏代谢,不能直接作为口服药物,只能注射.17羟孕酮衍生的药物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甲羟孕酮:每片2mg。

多用为激素替代治疗中的补充孕激素。

也用以治疗功能性子功出血。

对脂质代谢影响较小。

醋酸甲羟孕酮是最常用的口服孕激素,每天用量一般为4-10mg。

醋酸甲羟孕酮进一步衍生为环丙孕酮环丙孕酮具有很强的孕激素作用。

环丙孕酮还具有很强的抗雄激素作用。

由睾酮衍生的孕激素有的孕激素是从睾酮衍生的,化学结构不是孕酮,但有类似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炔诺酮就是睾酮衍生药物炔诺酮有很轻微的雄激素样作用,对脂质代谢有些不良影响。

因此又进一步合成左炔诺酮。

左炔诺酮,药效比炔诺酮大一倍。

是目前常用于避孕药的孕激素。

雄激素的作用很轻微,对脂质代谢影响也更小。

注射用孕激素口服避孕药复方炔诺酮片(一号口服避孕药)炔诺酮0.6mg +炔雌醇0.03mg;月经第五天开始服药,每天一片,共服药21天。

正常的月经期子宫出血是雌激素及孕激素同时低落到最低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