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考查方式
绪论
1
面授
思考题
了解人体解剖学及生理学研究对象、主要任务,两者的关系;内环境及稳态的概念;人体功能的调控;解剖学基本术语。生理学研究方法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书面作业
细胞的基本功能
10
面授
思考题
重点掌握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产生机制、细胞的兴奋性、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和机制以及骨骼肌的收缩功能调节。
课堂练习,书面作业
呼吸系统
3
面授
病例分析报告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重点掌握肺通气、肺换气、组织换气及氧和二氧化碳在血中的运输和调控机制
书面作业
消化系统
3
面授
思考题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及结构。熟悉消化道的主要运动形式,各部位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重点掌握主要消化腺及主要胃肠激素的生理功能,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参考资料:
1.生理学,王庭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年出版.第三版
2. Rhoades RA, Tanner GA. Medical physiology. 2nd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3
其它
(Mor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Human Anatomy & Physiology” is a major basic course for the following courses, such as pharmacology, pathophysiology, basic medical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cine, etc. It is the required course for bachelors of Pharmacy student. The central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solid ground in the basic concepts and scientific underpinnings of the mechanism of life activities of normal human beings.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regularity, mechanism of life activities of normal human beings, and the influenc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n them. The course is also aimed to improve the self-learning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国家开放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家开放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5
掌握: 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正常值和生理功能 熟悉: 1.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止血 【教学内容】 一、血液凝固 二、体内抗凝血作用 三、体外延缓或促进凝血过程 四、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教学要求】 掌握: 1.凝血过程 2.纤维蛋白溶解及生理意义 熟悉: 1.生理性止血 2.抗凝和促凝的因素
三、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 4 学分,课内学时 72,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
章节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细胞和基本组织 第三章 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 第四章 运动系统 第五章 血液 第六章 循环系统 第七章 呼吸系统 第八章 消化系统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十章 泌尿系统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学时 1 4 4 3 3 10 8 10 3 9 10
第四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教学内容】 一、气体交换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教学要求】 掌握: 1.气体交换过程 2.氧的化学结合 熟悉: 1.影响肺换气的因素(呼吸膜、通气/血流比值) 2.二氧化碳化学结合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教学内容】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 二、呼吸调节 【教学要求】 掌握:呼吸的化学性反射调节(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氢离子浓度变化对呼吸运动 的影响、影响途径及意义) 熟悉: 1.呼吸中枢的概念 2.延髓呼吸中枢的重要性及高级中枢的作用
第九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3 学时)
第一节 能量代谢 【教学内容】 一、能量的来源和利用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三、基础代谢率
12
【教学要求】 掌握: 1.基础代谢率概念 熟悉: 2.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第二节 正常体温及其波动 【教学内容】 一、体温及其相对稳定的意义 二、体温的正常波动 【教学要求】 熟悉:正常体温及其波动范围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编号:1201011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本科)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基本组织及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循环、呼吸、消化、营养及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生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与基本的实验动手技能。

基本要求与任务:针对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为后续专业课和今后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会运用①进化发展的观点,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内容。

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必须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进行研究。

二、与各课程的联系第一学年的普通动物学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基础知识,本课程学习完后为进一步学习神经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总学时114 其中讲授88 实验24 习题2 学时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指导思想和学习目的,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掌握生命的基本表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掌握新陈代谢、刺激、反应、兴奋性等基本概念。

2、教学内容:1-1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学时) 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研究的。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本课程包括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以解剖学为基础,以生理为重点。

在解剖学内容中,着重介绍与生理学有关的组织结构,大体形态仅作一般介绍。

课程的目的:1.使学生掌握正常人体的基本组织,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2.使学生掌握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和机制。

3.使学生了解劳动和体育锻炼,对各器官系统生长发育的良好影响和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了解该学科在人体卫生,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广泛应用。

@第一章概论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新陈代谢、兴奋性、适应性;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反馈、正反馈、负反馈的概论。

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人体解剖生理学在近代科学技术和生活上的应用。

一、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三、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形式》第二章人体基本结构与功能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和受体功能;解剖学的方位术语。

理解: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化学组成】2、细胞的结构二、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2、结缔组织3、肌肉组织4、神经组织三、人体系统的划分和解剖学常用方位术语1、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2、器官的组成和系统的划分3、解剖学姿势4、常用方位术语第三章运动系统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人体全身骨的划分概况。

理解:掌握肌肉收缩的特点。

了解:了解骨的形态、结构和特征;了解肌肉的形态和特征。

一、骨学^1、骨的形状、构造、理化特性2、人体全身骨的划分概况3、躯干骨、四肢骨和颅骨的形态结构二、骨连结1、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2、躯干骨的连接3、四肢骨的连接4、颅骨的连接'三、肌肉1、肌肉的一般形态与作用2、全身肌肉的配置与作用3、骨骼肌的一般特性4、肌肉收缩第四章神经系统本章教学基本要求:!掌握:细胞的膜电位、刺激与兴奋、神经元的生理;中枢神经系统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征;神经纤维的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1202592.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3.学时/学分:75学时/4.5学分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教研室。

5.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

6.面向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位置;对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规律及调控机制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识,牢固掌握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学科未来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使学生能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自觉运用所学的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认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生物科学不断发展要求的需要。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掌握内环境及自稳态的概念及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理解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二)教学具体内容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0.25学时)1.1研究的对象、任务1.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2.生理学研究方法(0.25学时)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研究方法3.1解剖学研究方法3.2组织学研究方法2.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和未来发展趋势(0.25学时)2.1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2现代生理学的迅猛发展2.3近代中国生理学的发展2.4生理学展望3. 人体解剖的方位和常用术语(0.5学时)3.1解剖学姿势3.2方位3.3轴和切面3.4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4. 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0.5学时)4.1新陈代谢4.2兴奋性4.3适应性4.4生长与生殖5. 人体及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0.25学时)5.1神经调节5.2体液调节5.3自身调节附:人体自动控制系统6.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的基本特征;内环境与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人体解剖生理学》(解剖学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解剖学部分)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解剖学部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解剖学授课专业:四年制本科药学专业学时与学分:总学时数为44(理论讲课22学时,实验22学时),2学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性质和任务: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学科,也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配布形式以及人体各部的层次结构、各器官的配布组合和位置毗邻关系的知识,掌握解剖基本技能,为学习其它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二)目的与要求: 1、通过课堂讲授,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三基)。

2、在教学中,应该以形态与功能相关,局部与整体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进化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来理解和掌握人体解剖学基本内容,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3、在教学中,要注重智能型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仅教知识,而且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操作的能力;也要适当地联系临床。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同时,适当反映国内外有关最新科学进展。

(三)教学内容分类: 本大纲供本科药学专业使用,根据对学生的要求,将讲授内容分为三个等级。

1、凡属“掌握内容”,一般应在课堂上把基础理论讲深讲透;对基本知识,必须通过实地解剖或标本示教,要求学生全面深入地掌握,达到说得出、认得准、记得住、用得上的程度。

2、凡属“熟悉内容”,应该重点讲授,要求学生概念清楚、印象深刻、内容熟悉、记忆牢固。

3、凡属“了解内容”,可概括讲授、扼要介绍有关知识的进展及规律、使学生知其要点,一般理解。

(四)教学方式(法)与课时数: 1、本大纲要求的内容可通过讲课,标本与模型的示教、尸体解剖操作、活体观察与触摸、解剖学多媒体教学系统、放映电影、录相、投影片、幻灯片、图谱、以及自学等方式进行教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编号:12010110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师范类本科)开设学期:第三学期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基本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基本组织及运动、神经、感官、血液和循环、呼吸、消化、营养及代谢、泌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加深对神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掌握生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与基本的实验动手技能。

基本要求与任务:针对整个生物及其各个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或生理作用,例如呼吸、消化、循环、肌肉运动等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从而掌握各种生理变化的规律,为后续专业课和今后从事专门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学会运用①进化发展的观点,理解人体的由来和发生发展规律,各系统、器官的形态与功能;②形态和机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自然的关系;③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认识人体,必须建立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的观点;④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本课程的学习必须重视实验、实习,要把理论的学习与观察尸体标本、模型、组织切片及活体观察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内容。

要全面地理解某一生理功能的机制,必须从细胞和分子、器官和系统、以及整体三个水平进行研究。

二、与各课程的联系第一学年的普通动物学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了基础知识,本课程学习完后为进一步学习神经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总学时114 其中讲授88 实验24 习题2 学时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明确学习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指导思想和学习目的,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掌握生命的基本表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掌握新陈代谢、刺激、反应、兴奋性等基本概念。

2、教学内容:1-1人体解剖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1学时)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24鲜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2024鲜版

转运途径与方式
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经血液循环转运至全 身各组织器官。
2024/3/27
营养物质的利用
在细胞内经过代谢,提供能量、合成组织成 分等。
18
05
循环系统解剖生理学
2024/3/27
19
心脏结构与工作原理
心脏位置与形态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圆锥形,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等。
心脏结构
心脏由心肌构成,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室,其中左心室内壁最厚。
和脊髓等不同水平的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34
2024/3/27
THANKS
感谢观看
35
10
03
运动系统解剖生理学
2024/3/27
11
骨骼组成及功能
01 骨骼的组成
包括骨质、骨膜、骨髓等部分,构成人体的支架, 具有保护内脏器官、支持身体重量、维持人体姿 势等功能。
02 骨骼的分类
根据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 各类骨骼在人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03 骨骼的功能
除了支持身体和保护内脏外,骨骼还参与造血、
25
气体交换与运
2024/3/27
气体交换方式
01
在肺部通过呼吸膜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氧气进入血液,
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气体运输方式
02
氧气在血液中主要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运输,二氧化碳主要
以碳酸氢盐的形式运输。
气体交换与运输的调节
03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机制维持气体交换和运输的平衡,确保机
体对氧气的需求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
化碳。
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组成,主要功能是生成和排 出尿液,调节水盐平衡和酸 碱平衡。

心理咨询专业(高职)《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心理咨询专业(高职)《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心理咨询专业课程类型:职业基础必修课总学时/学分:60/4(理论学时: 60 实践学时: 0一、前言(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先修课程:物学、数学、物理、化学。

后续课程:心理卫生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本课程作为心理咨询专业的必修课,目的是研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为学习其它后续心理学课程奠定一定基础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具备医学素养,使学生了解掌握人体正常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二)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思路是:根据我院心理咨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人体解剖生理学主要在心理咨询专业中开设。

课程以专业为导向,以全面满足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为宗旨,通过行业引导来制订课程大纲,同时融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起到课程育人的作用。

在《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授课过程中通过大量图片演示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演示和讲解一些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案例图,讲解这些疾病是怎样可以通过实验手段检测的,以助于学生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的兴趣。

另外可以通过要求学生撰写某些医学与教育关系问题的综述或展开某个医学与教育问题的讨论,一方面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驾御文献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了解医学发展的科学前沿,对理论讲授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学科知识前沿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关系,培养学生具备医学专业素质能力和水平,具备运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知识解决与医学相关的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人体的组成,各重要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活动规律及其调节过程;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的一般规律。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适用专业: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0 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人体解剖生理学》主要讲授人体各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的组织及器官结构、生理功能、调节机制;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规律,各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机制。

本课程涉及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大部分,是为生物技术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本专业学生的继续深造及将来的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打下一定的基础,并着力提高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1. 通过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课的学习,具备珍爱生命的意识和孝道意识。

2. 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理论,获得相关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知识服务于中小学教育工作或科研工作。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获得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终生学习和发展意识。

二、课程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人体各系统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并在学习机体组成结构的基础之上,理解机体及各个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活动现象和生理活动的调节机制,以达到对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全面认识,并能运用本课程知识继续深入地工作、学习和研究。

三、先修课程动物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重点: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课程难点:人体生理现象的基本机制。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等。

教学手段:板书、多媒体、3D教学软件六、课程教学内容绪论(1学时)1.教学内容(1)概述;(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3)人体生理机能的稳态调节。

2.重、难点提示(1)教学重点: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稳态的反馈调节。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基本组成和功能(2学时)1.教学内容(1)细胞的化学、结构和功能;(2)基本组织的定义;(3)基本组织的分类。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大纲

人體解剖生理學課程大綱
2010/9/13 科目內容概述
本科目適於開設在第二學年,目標在協助學生熟悉整體器官系統基本構造及機能,培養學生具備人體基礎醫學之根基及臨床醫學先備之能力。

此外,把最新建立有關醫學新知各方面資料整合入生理功能的討論中,並整合解剖學、病理生理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知識,以便對生理知識的全面性了解。

本科目主要內容包括介紹解剖與生理學概論、恆定機轉及細胞間聯繫、皮膚系統、骨骼系統、肌肉系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等等,以期待學生能了解各系統基本構造及機能,並提升探討生命現象之研究能力,以供未來應用於臨床醫學治療上。

教學目標
1.認知方面:提供各系統結構及機能之基本知識,以培養學生對身體各系統之了
解,認識身體各器官系統功能之重要。

2.技能方面:利用教學錄影帶或解剖生理圖樣讓學生熟悉實際身體各器官系統組
織的結構特性,並訓練學生解剖生理學相關醫學名詞及原文閱讀能
力,以增加生理相關醫學知識,且運用解剖生理學基本觀念及原理於
臨床治療及生物科技研究上。

3.人格發展方面:學生學習生理學後,更能清楚了解疾病之基本致病
機轉,並教導學生正確疾病防禦的重要性,最後培養學生對生命
意義及生命的尊重,教育學生健全的人格,服務社會的人生觀。

教學方法
1.教材編選:理論與生活化教材並重
2.教學方法: 小組討論,簡報討論,案例介紹,網路教學。

3.教學評
筆試、報告撰寫、討論之表達及思考、發問及回答能力。

量:
4.教學資源: 有效運用投影片、幻燈片、影片、模型及網路。

5.相關配合事項:配合實際生活與就業需求。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人体解剖生理学》(HUMAN ANATOMY AND PHYSIOLOGY)课程号(代码):300072020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时:32 学分:2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解剖生理学)》是由人体解剖学和人体生理学两部分组成。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过程。

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材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性。

了解生理学的发展历史和近年来某些研究进展。

通过对人体解剖生理学基本知识的学习,达到为生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研发服务的目的。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1)毕业要求2,分指标点2.6;(2)毕业要求6,分指标点6.4;(3)毕业要求12,分指标点12.3;三、教学内容(含各章节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并红字方式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1学时)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解剖学与生理学关系、研究对象和任务。

人体解剖生理学与现代医药学的关系,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机体的内环境及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及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人体的解剖方位、人体的解剖面。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及研究方法。

要点:掌握稳态、内环境、反馈、正反馈、负反馈、前馈的概念。

掌握神经调节的方式,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组成;体液调节的方式与激素、靶细胞、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的概念及神经分泌,神经-体液调节的概念。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

熟悉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范畴、研究方法、在生物材料教育中所处地位以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熟悉自身调节的概念,特点。

第二章人体的基本组成(2学时)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增值、衰老与死亡(凋亡)。

组织的概念和种类,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及功能。

要点:掌握细胞的概念、细胞膜的结构;细胞的液体镶嵌模型学说的主要内容。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

《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学时/学分:64/4开设学期:第五学期说明一、课程性质与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选修课2.课程说明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方面。

开设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可培养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知识的全面了解和基本规律的系统认识,并获得必要的科学实验技能,提高学生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素质和能力。

本课程在于明确阐述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理过程、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调节机制,适当联系青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一般生长发育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位置;机体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

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术语。

同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该学科的前沿研究发展很快,为了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进行了创建跨学科、多层次生理解剖学科教学和实验课的研究与实践的教学改革,以调整课程结构布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构筑人才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目标:1.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2.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本形态结构,以及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和机制。

3.掌握解剖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习使用解剖生理学实验仪器,培养手术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中学生物教学能力和从师素质。

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5.了解一些必要的生活、卫生常识,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

三、学时分配表章序章题理论学时小计1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人体的基本结构63 运动系统24 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65 神经系统166 感觉器官47 血液38 循环系统109 呼吸系统310 消化系统211 营养、代谢和体温调节212 泌尿系统513 生殖系统214 内分泌系统2合计64四、教学教法建议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开拓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在内容的讲授上本着“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深入浅出,举一反三,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1202592.课程名称:人体解剖生理学3.学时/学分:75学时/4.5学分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科学教研室。

5.先修课程: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

6.面向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位置;对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规律及调控机制以及与环境相互关系有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认识,牢固掌握人体及动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对学科未来发展趋势有所了解;使学生能够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自觉运用所学的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认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生物科学不断发展要求的需要。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2.掌握内环境及自稳态的概念及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生理意义理解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二)教学具体内容1.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0.25学时)1.1研究的对象、任务1.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2.生理学研究方法(0.25学时)3.人体组织学与解剖学研究方法3.1解剖学研究方法3.2组织学研究方法2.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和未来发展趋势(0.25学时)2.1生理学的产生和发展2.2现代生理学的迅猛发展2.3近代中国生理学的发展2.4生理学展望3. 人体解剖的方位和常用术语(0.5学时)3.1解剖学姿势3.2方位3.3轴和切面3.4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4. 生命现象和基本特征(0.5学时)4.1新陈代谢4.2兴奋性4.3适应性4.4生长与生殖5. 人体及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0.25学时)5.1神经调节5.2体液调节5.3自身调节附:人体自动控制系统6.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学习方法(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命的基本特征;内环境与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2.难点:可兴奋组织与兴奋性;生理功能的调节;正负反馈与前馈。

(四)思考题1. 生命有哪些基本特征。

2. 兴奋性与兴奋有什么不同。

3. 机体功能活动调节有哪些方式。

4.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各自有什么特点?5. 什么是反射?反射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它包括哪几个部分?6. 正反馈,负反馈的生理意义各是什么?第二章基本组织(4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和腺上皮、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平滑肌的形态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分类、神经纤维分类、神经末梢的分类和功能;2.掌握上皮组织的一般特点、分类及功能;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特点;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化学性突触的光、电镜下结构;3.理解皮肤的组织结构和附属器,基本组织的主要分布与功能,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成纤维细胞与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

(二)教学具体内容1. 概述(0.5学时)1.1组织的概念1.2细胞连接1.3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1.4质膜内褶1.5基膜2.上皮组织(0.5学时)2.1特征2.2功能2.3分类3.结缔组织(1学时)3.1特性3.2功能3.3种类4. 肌肉细胞(1学时)4.1骨骼肌4.2平滑肌4.3心肌5.神经组织(1学时)5.1神经元5.2突触5.3神经纤维和神经5.4神经末稍(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细胞的侧面连结、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特殊结构;四大基本组织特征和功能。

2.难点:细胞的侧面连结、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特殊结构;四大基本组织特征和功能。

(四)思考题1.简述细胞的侧面连结、游离面和基底面的特殊结构。

2.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3.简述神经元的结构特点。

4.简述突触的定义、分类和超微结构。

5.试述骨的结构。

第三章运动系统(2学时)(一) 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掌握骨的形态、构造和理化特性,主要关节的构造与运动,主要肌肉的位置、起止点;3.理解肌肉的运动。

(二) 教学具体内容1.骨和骨连接(1学时)1.1概述1.2躯干骨及其连接1.3四肢骨及其连接1.4颅骨2. 骨骼肌(1 学时)2.1概述2.2全身骨骼肌的配布概述(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骨的形态、构造,关节的基本结构;全身骨骼的组成;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全身各部主要肌的起止、形态、功能。

2.难点:颅的组成;全身各部主要肌的起止、形态、功能。

(四) 思考题1. 计数椎骨和肋骨的标志各有哪些?2. 老人与儿童比较,谁更容易发生骨折?为什么?3. 新生儿颅有何特征?4. 膝关节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第四章神经和肌肉的一般生理(8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了解肌肉收缩的外部表现和力学分析;2.掌握兴奋性的概念、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原理、肌细胞收缩的原理、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3.理解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

(二)教学具体内容1.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和兴奋性(1学时)1.1神经和肌肉属于可兴奋组织1.2神经肌肉细胞的跨膜电位1.3锋电位2.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和信号传递功能(1学时)2.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模式2.2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学时)3.1离子学说的内容3.2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K+平衡电位3.3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Na+平衡电位3.4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5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4.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2学时)4.1神经肌肉接头4.2神经肌肉传递5.肌肉的收缩(2学时)5.1骨骼肌纤维的结构5.2骨骼肌的收缩机制(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跨膜物质转运的形式和影响因素;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的概念和形成的离子机制;局部兴奋、动作电位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及影响因素;肌肉收缩原理。

2.难点:.继发性主动转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前负荷与后负荷及肌肉的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的影响。

(四)思考题1.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各自的功用。

2.物质被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3.比较物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异同。

4.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

5.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

6.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7.局部兴奋有何特征?8.刺激运动神经会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列举每一个环节并论述其机制。

第五章神经系统(18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1.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的神经传导通路;2.掌握反射的概念和反射弧的组成,以及神经系统常用术语;3.掌握周围神经系统中脑神经和脊神经分支分布规律;4.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和运动功能以及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二)教学具体内容1.神经系统的解剖(4学时)1.1概述1.2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1.3中枢神经系统形态结构1.4周围神经系统1.5传导路2.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4学时)2.1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2.2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3.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2学时)3.1脊髓的感觉传导与分析功能3.2丘脑3.3感觉投射系统3.4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4.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2学时)4.1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2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4.3姿势反射4.3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5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4.6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5.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4学时)5.1自主神经系统5.2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5.3低位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5.4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5.5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6.脑的高级功能和脑电图(2学时)6.1 条件反射6.2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和一侧优势6.3脑电图和脑诱发电位6.4觉醒与睡眠6.5学习和记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神经元的兴奋传导特征、神经元的营养作用;突触的基本结构,突触后兴奋和突触后抑制、突触前抑制的过程和机制,以及突触传递的特征;反射活动的一般特性,反射中枢;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特点,内脏痛的特征与牵涉痛;脊休克、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活动特点;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生理功能及其有关疾病,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和机制;睡眠的两种时相及其意义。

2.难点:脑神经核;传导路;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大脑皮层的语言功能,脑电图的波形,诱发电位产生的机理。

(四)思考题1.列表指出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出处。

2.脑脊液的循环途径和和作用。

3.简述脑的分部和形态结构。

4.试述中枢兴奋过程的特点5.试述突触后抑制与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形成机制和生理意义。

6.脊休克的形成与恢复说明了哪些问题?7.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8.试述去大脑僵直的现象、形成机制。

第六章感觉器官(4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感觉器和感觉器官的概念;掌握眼球壁结构、折光装置的功能;了解眼的附属器官;掌握耳的构造、内耳的微细结构。

掌握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光和声音以及前庭器官感受原理等。

(二)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 (2学时)1.1感觉器官的定义和分类1.2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2.视觉器官(1学时)2.1视觉器官的结构2.2视觉生理3.听觉器官(0.5学时)3.1听觉器官的结构3.2听觉生理4.前庭器官(0.5学时)4.1前庭器官的位置和结构4.2前庭器官的感受装置和适宜刺激4.3前庭反应和眼震颤5.嗅觉与味觉器官5.1嗅觉感受器—嗅细胞5.2味觉感受器—味蕾(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感觉器官的结构;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眼折光系统功能及感光功能;视近物时眼的调节、眼的感光功能、简化眼,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前庭器官的功能。

2.难点:眼的折光成像原理、光学系统的折光特性;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前庭器官的感受原理。

(四)思考题1.简述眼的视近调节及其生理意义。

2. 简述视网膜上视杆系统和视锥系统的分布与功能。

3. 简述听觉的行波学说。

4. 简述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5.简述前庭器官的功能。

6.简述微音器电位的概念及特点。

第七章血液(3学时)(一)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血液的理化特性、血细胞的生成调节及其功能、血小板的止血功能、血型的分类和意义等。

(二)教学具体内容1.概述(0.5学时)1.1体液和内环境1.2血量1.3血液的主要生理机能2.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性(0.5学时)2.1血液的组成2.2血液的理化特性2.3血浆3.血细胞及其功能(0.5学时)3.1红细胞生理3.2白细胞生理3.3血小板生理4.血液凝固(1学时)4.1生理出血4.2血小板的止血功能4.3血液凝固与纤维蛋白的溶解5.血型与输血(0.5学时)5.1人类的血型5.2红细胞血型5.3白细胞血型5.4输血(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生理止血的概念、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