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脑出血的CT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后3小时CT平扫: 未见出血。
伤后2月,患者 觉头痛,逐渐加 重,遂到医院就 诊,予CT复查。 CT平扫:右侧额 颞顶部颅骨内板 下见半月形密度 稍高影,CT值: 32-50HU。范围: 12 x 2.5 x 7cm。
右侧脑实质、侧 脑室明显受压变 窄,左侧侧脑室 未见异常。
CT诊断:右侧额 颞顶部慢性硬膜 下血肿。
伤后2月,患者觉头痛,逐渐加重,遂到医院就诊,予CT复查。
CT平扫:右侧额颞顶部颅骨内板下见半月 形密度稍高影,CT值:32-50HU。范围: 12 x 2.5 x 7cm。右侧脑实质、侧脑室明 显受压变窄,左侧侧脑室未见异常。 CT诊 断:右侧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
二、硬膜外血肿
病因病理
1、硬膜外血肿发生于硬膜外腔内。 占颅内血肿25%-30%,主要以急性发 生为主,占86%左右,有时并发其他 类型血肿。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 近,经常伴有骨折。由于骨折损伤脑 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 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 导致血肿。
临床表现
一般常有明显外伤病史,伴有颅骨骨折损伤 血管而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 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极少,故伤后昏迷 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改 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 呼吸、脉博缓慢,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 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如出现中枢性面瘫、 失语、肢体瘫痪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 出现脑部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严重危及病者生命。
2、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 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 故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 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 侧或双侧。
3、血肿开始为新鲜血液和血 块,几天后血块液化并被逐渐 吸收,周围有薄层肉芽组织形 成,l个月左右形成肉芽包膜, 内含血块液化之液体,混有柔 软凝块,有的可机化成固体。
男性,65岁,被摩托车撞倒,头部着地,呕吐多次。
左侧颞顶叶颅骨内板下见新月状及带状高密度影,2小时后复查:左侧侧脑 室受压,中线结构右移。CT诊断:左颞顶部硬膜下血肿。
男性,80岁,右侧肢体乏力1天。2个月前曾跌倒,头部着地,当时 无不适。
左额、颞、顶部见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 混杂密度区,内侧为低密度区,外侧为 高密度区,系病灶部分软化,左侧侧脑 室受压,中线结构右移。 CT诊断:左 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
Baidu Nhomakorabea
男性,68岁,头痛2天,以后脑为主,伴左下肢无力,无明确 外伤史。
CT诊断:右额、颞、顶部慢性 硬膜下血肿。
病史:男性,56岁,自觉右侧肢体肌力下降,伴麻木不适半月,逐渐加重。 一个月前曾有头部轻微碰伤史,但具体经过不能回忆。
CT平扫:左额及颞顶叶见新月形略高密度血肿影,左 右及前后径为2.5X12.7cm。左侧脑室受压变形右移, 中线右偏约1.2cm,且密度增高,鞍上池闭塞,中脑 受压变形。 CT诊断:左额、颞、顶部慢性硬膜下血肿。
3、另一出血来源是脑表面的桥静脉,即脑 表面浅静脉回流至静脉窦处被撕裂而形成硬 膜下血肿,此类血肿多不伴有脑挫裂伤,仅 为单纯性血肿,但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 4、血肿形成时多为新鲜血液或柔软血凝块, 3天内逐渐变成硬凝块并与脑膜粘着,2周内 凝块逐渐液化,肉芽组织逐渐长入脑膜粘着 面,逐步机化,其硬膜粘着面形成血肿外膜, 蛛网膜粘着面形成血肿内膜,内外膜将血肿 包裹 。
2、在慢性期和亚急性后期,由于血红蛋白 的溶解和吸收,血肿密度随时间逐渐减低, 伤后1周-2周变为等密度,伤后1个月变为 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脑表面的小血管增强 而使密度血肿衬托更为清楚,4h-6h后延 迟扫描,约40%患者血肿边缘出观点状或 线状强化,为包膜或血肿相邻脑表面充血 强化所致,从而显示血肿轮廓。
2、血肿可见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 病变侧脑室受压,变形和移位。静脉 源形硬膜外血肿因静脉压力低,血肿 形成晚,CT扫描时血肿可能溶解,表 现为略高密度或低密度区。少数病人 受伤时无症状,以后发生慢性硬膜外 血肿,这时作增强后扫描可显示血肿 内缘的包膜增强,有助于等密度硬膜 外血肿的诊断。
临床表现 :硬膜下血肿以急性及亚急 性较多见,且经常合并严重脑挫裂伤。 因此常有严重意识障碍、昏迷加深或 清醒后昏迷、单侧瞳孔散大和其他脑 压迫症状。并发脑疝时可出现生命机 能衰竭的症状。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1、CT检查是硬膜下血肿首选检查方法。在
CT平扫上,血肿的密度直接与血红蛋白含量有 关。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伤后血肿多呈新鲜 血液或软血凝块,3天内血液凝固,血浆吸收, 血红蛋白浓缩。因此,此期均有典型CT表现, 主要特点是颅骨内板下出现新月形高密度影, CT值可高达70HU-80HU,体积大,也可以表现 为双凸形高密度影。部分可为混杂密度影,有 的可出现液-液平面,即高密度血凝块沉于血肿 下部或溶血后含铁血红蛋白下沉所致。
脑外伤、脑出血的CT诊断
一、硬膜下血肿
病因病理
1、硬膜下血肿发生在硬膜下腔,是颅 内血肿中最常见,约占50%-60%,根据 血肿出现症状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 慢性3种。
2、 大多数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质挫 裂伤灶中的静脉和动脉受损伤出血而致 的,常常发生在外伤着力部位以及对冲 部位的颅骨骨折致脑表面的动脉或静脉 破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半球表面。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硬脑膜外血肿绝大多数(85%)都有典
型的 CT特点:在颅骨内板下方有双凸形或 梭形边缘清楚的高密度影,CT值40HU- 100HU;有的血肿内可见小的圆形或不规则 形的低密度区,认为是外伤时间太短仍有新 鲜出血(较凝血块的密度低),并与血块退 缩时溢出的血清混合所致;少数血肿可呈半 月形或新月形;个别血肿可通过分离的骨折 缝隙渗到颅外软组织下;骨窗位常可显示骨 折。
3、无论急性期/亚急性还是慢性期的 硬膜下血肿,均伴有脑挫裂伤或脑水 肿,在CT片上均有占位效应。因其在 CT片上仅是占位效应,表现为病变侧 灰白质界限内移,脑沟消失,脑室普 遍受压变形,甚至消失,中线结构向 健侧移位。
男性,62岁。在家中不慎摔倒,头 部受撞击,当时有短暂昏迷,其后 无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