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题库知识讲解
恩合在线整理思修第四章官方笔记
![恩合在线整理思修第四章官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add90c858fafab068dc026c.png)
思修第四章官方笔记一、思修第四章结构图1、第四章二、知识点小结1、道德的含义【选择】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持,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2.道德的起源【选择】①历史前提:劳动②客观条件:社会关系③主观条件:自我意识3.道德的本质【选择】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特殊:非强制性、相对稳定性、广泛性。
4.道德的功能【选择】①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②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5.道德的作用【简答】国家:保护或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经济: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力量;社会: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个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6.中华传统美德【选择】①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②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③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④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⑤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⑥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7.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简答】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④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⑤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8.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简答】①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④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实要求【简答】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10.为什么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简答】(1)道德是经济关系的产物(2)道德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3)道德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4)道德保证经济健康发展11.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简答】①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的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考研政治思修法基第四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008c4676eeaeaad0f33097.png)
第四章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値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値体系的精神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値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2、如何理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1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2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要求:"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
"○3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约数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性、可行性的检验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1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
○2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广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3真实性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青少年和我们大学生需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5、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为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59671847561252d380eb6eb9.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章)P119※题目1.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是什么?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它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题目2.怎样理解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表现,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道德建设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我们的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1)“为人民服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目前虽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已经建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4章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4章 加强道德理论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dbc7b80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e.png)
•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道德力量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道德水准是 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 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道德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而且 通过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出来,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道德的起源及其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1、较为典型的道德起源学说有以下几种观点: • ①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孔子认为“天
生德于予”,把道德来源归于“天命”, • ②道德起源于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 ③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 ④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的“自然起
(二)道德的本质
•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 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 济基础服务。正确地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 及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
2、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 实践中。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 类社会发展的需要。道德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
• 其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 其二,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 其三,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思修第四章必背内容
![思修第四章必背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bb91f09227916888486d774.png)
思修必背第四章内容(划线部分重点背)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必背重点1.道德的本质、功能与社会作用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内容3.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4.社会主义荣辱观5.个人品德、道德修养和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重点内容梳理1.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2.道德的功能和作用(从道德的总体社会功能来看,主要可分为两大方面,即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往往借助于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形式),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积极塑造自身的道德人格。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评价、命令、指导、激励、惩罚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第三,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第四,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五,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第六,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
在看到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
思修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思修第四章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a8730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9.png)
思修第四章习题含答案F o r p e s o n a u s e o n y s t u d y a n d r e s a r c h;n o t f r m e r c a u s e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孔子伦理道德思想得核心就是()A.爱人B.仁C.义D.德2.社会主义道德得核心就是()A.集体主义B.为人民服务C.共产主义D.社会公德3.社会主义道德得原则就是( )A.为人民服务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D.共产主义4.下列哪个层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得先进性()A.先人后己,先集体后个人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人人为我,我为人人D.为人民服务5.现阶段我国得主要道德类型与对全体公民得共同要求就是( )A.人民群众道德B.社会主义道德C.共产主义道德D.资本主义6.道德就是由一定得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其服务得( )A.政治措施B.历史传统C.上层建筑D.习惯势力7.人民就是一个历史范畴,就是对历史发展起( )得阶级、阶层与集团得总称。
A.阻碍作用B.消极作用C.推动作用D.辅助作用8.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以决议形式。
肯定了为人民服务就是社会主义道德得核心得会议就是( )A.十五大B.第十四届六中全会C.十三大D.第十三届五中全会9.道德得核心问题就是( )得问题。
A.人B.物C.自然D.法律10.为人民服务包含着得高层次得社会主义道德就是( )A.奉公守法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D.先人后己11.集体主义中得集体得本质意义表现为以( )为核心得利益集团。
A.中产阶级B.农民阶级C.无产阶级D.多数群众1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得主要价值取向就是( )A.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B.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利益C.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D.社会利益高于集体利益13.道德调整人与人之间得关系得实质就是调整( )A.政治关系B.利益关系C.思想关系D.社会关系14.社会主义社会确立得价值目标就是( )A.国家本位B.个人本位C.社会本位D.民族本位15.集体就是公共得自我,就是由全体个人结合而成得( )A.实体人格B.虚拟人格C.个体人格D.公共人格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得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引起人们观念得变化,冲突集中表现为( )A.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B.个人主义与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D.个人主义与国家主义17.社会道德规范就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与发展所必须遵守得( )A.社会共同原则B.法律准则C.行为规范D.必须得礼仪18.“五爱”作为道德基本要求就是社会道德体系中( )得行为准则,就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得最基本得要求。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含练习题)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四章(含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80e722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1.png)
第一节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 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 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 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国 家和民族事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同人民一道拼搏、 同祖国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节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 起,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自觉奉 行的信念理念,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为实现国 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能量。
谈一谈你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Hale Waihona Puke 第一节 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96392a797fd5360cba1adba4.png)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单项选择题1.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
A.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B.心理现象C.经济现象 D.政治现象2.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B、社会关系的形成C、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D、社会分工的不同3.()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A.社会关系 B.经济关系 C.风俗习惯 D.社会舆论4.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统一于()。
A、社会意识B、社会实践C、社会认可D、社会规范5.()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A.劳动 B.经济 C.婚姻 D.思维6.道德是()的反映。
A.社会经济关系 B.政治关系 C.家庭关系 D.地理环境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核心。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爱国主义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原则。
A.共产主义 B.集体主义 C.文化建设 D.经济建设9.()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A爱国守法 B诚实守信 C敬业奉献 D勤俭自强10.道德所调整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许多方面,但实质是调整( )。
A.社会关系B.政治关系C.利益关系D.伦理关系11.在与人相处中,要尽量做到替别人着想,力求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使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
这是( )。
A.小生产者的道德要求B.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要求C.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要求D.社会各阶级普遍要求12.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其( )。
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3. 人们的道德实践活动持续不断地重复某种道德行为,使之积淀于心理之中,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是( )。
A.道德信念B.道德意念C.道德习惯D.道德理念14.在中华传统道德中,作为“立身之本”“举政之本”“进德修业之本”乃至一切伦理关系的根本的是()。
A.诚信B.平等C.尊重D. 竞争E.互助15.下面哪种说法是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复习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复习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842f6844431b90d6c85c7eb.png)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 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3、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 种重要的精神力量;
4、 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 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 内在动力;
5、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 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6、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 的重要工具。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 体系的性质。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 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 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 然带有阶级属性。
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 的变化。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一)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 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 效与能力。
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
3、道德的其他功能
道德
导向功能 激励功能 辩护功能 沟通功能
(二)道德的社会作用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 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道德 的社会作用。
1、道德影响经济基础的 形成、巩固和发展
新道德以自己的特有方式表明, 维护旧的经济关系是恶的、非 正义的,支持新的经济关系才 是善的、正义的。
思想道德修养 与
法律基础
二00六年九月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目的和要求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 修养,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是党 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 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禁欲主义的节俭导致资本的积累;
思修 四五章知识点汇总
![思修 四五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d1a0fef941ea76e58fa04ff.png)
第四章知识点汇总一、爱国主义概述1、一个国家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体现是爱国主义,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又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所在。
2、爱国主义是民族团结的凝聚力。
(1)爱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凝聚作用,首先是通过劳动人民的努力实现的。
(2)其次是在人与祖国价值关系实现中实现的。
二、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首先,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其次,爱国主义是一种思想观念再次,爱国主义是一种行为规范三、中国爱国主义传统的独特内容:第一,不畏艰险,开拓进取,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祖国的统一。
第三,在外敌入侵面前,团结对外,奋起抵抗,坚决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四、爱国主义的时代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五、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第一,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第二,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
第三,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
第四,热爱祖国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六、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二)努力完成祖国的统一(三)维护祖国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七、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利益1、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2、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八、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怎么做)首先,必须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
其次,必须脚踏实地的奋斗。
最后,必须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九、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1、增强国防观念,是当代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2、增强国防观念,是当代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增强国防观念,是当代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19375bcf89eb172ded63b723.png)
第4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1.道德的本质和起源的科学解释答:(1)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2)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道德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
其一,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其二,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其三,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是一种调节关系的方式,以人的意识发生为前提。
(简答)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其二,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头等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其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其四,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多选)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其二,头等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其三,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2.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是什么?答:(1)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如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
(2)道德的社会作用是指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实际效果。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道德对经济基础的这种能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基础的发展。
○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865da616cfc789eb172dc89c.png)
按照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和努力方向,把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从 一开始就把人生的扣子扣好。 五、论述题 要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集中体现为它深深地根植于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体现为它同我们正 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我们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体现为它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 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第四章
三、辨析题 1.此观点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我们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宝贵成果, 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实践基础。 2.此观点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 它既需要不断完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的制 度,也需要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性; 既需要为人们描绘未来社会物质生活方面的目标,也需要为人们指出 未来社会精神价值的归宿。 3.此观点正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 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 美德、个人品德的各个方面,是每一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 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4.此观点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进社会团结和谐的最大公 约数。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思想领域日 趋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观念交相杂陈,不同 价值取向并存,所有这些表现出来的是具体利益、观念观点之争,但
折射出来的是价值观的分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 在具体利益矛盾、各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7256f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3.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1-3节)课堂笔记及练习题主题:第四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1-3节)学习时间:2015年10月19日-10月25日内容:我们这周主要学习第四章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下面的内容能使同学们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一、学习要求1.掌握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掌握如何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二、主要内容(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它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端正的人生态度: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是能够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符合时代需要的人生观。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能够指导个人处理好“立身”、“处事”这两个重大问题。
(1)反对拜金主义的人生观(2)反对享乐主义的人生观(3)反对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是人们从价值角度考虑人生问题的评判根据和标准。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即要看是否有创造性的劳动以及是否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了贡献。
评价人生价值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1)实现人生价值要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2)实现人生价值要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3)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12c311b8f67c1cfbd6b8f6.png)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版)》第四章:知识点及练习题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重要知识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征4.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核心价值观C.社会主义荣辱观D.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2018年3月,()通过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进一步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A.十九届一中全会B.十九届二中全会C.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D.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马克思主义理论C.中华民族传统美德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4.()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B.马克思主义理论C.中华民族传统美德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5.()是对待生产劳动和人类生存的一种根本价值态度。
A.爱国B.诚信C.敬业D.友善6.()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A.先进性B.人民性C.真实性D.实践性7.()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高度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爱国、敬业、诚信、友善C.爱岗、敬业、公平、正义D.自由、平等、公正、法治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正因其深深地扎根于()的生动实践之中。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9.深深地根植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B.大众文化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0.()以无可辩驳的事实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8cb7f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e.png)
第四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1.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价值观的内容和要求2.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3.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二、论述1.怎样培养和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2.如何处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3.如何理解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的关系4.试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论人的本质自私论的认识误区三、材料分析1982年,在古城西安的街头,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共产党员张华为救出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69岁农民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有人认为,张华的人生价值远比农民价值大,他的牺牲是不值得的。
试用价值观理论对这种观念进行评析。
四、研究题目在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该不该艰苦奋斗?答案要点:一、1.答:(一)以人民群众为最高价值主体,(二)以实现四化,共同富裕为共同价值目标;(三)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价值标准;(四)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五)坚持物质利益与精神追求的统一;(六)坚持艰苦奋斗与适度消费的统一。
2.答:人的个体性在某种意义上能够证明独立个体的规定性,失去这一规定性,社会就会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性在于人的社会性。
(一)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二)只有在社会的基础上,个体的存在才有可能,人生的发展才能实现;(三)人化社会与社会化人是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
3.答:(一)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二)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三)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诸多社会关系的有机统一;(四)人的本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二、1.答:(一)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它常被应用于经济学、伦理学、美学、认识论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它在这些不同的知识领域中,具有不尽相同的意义。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价值,是指政治方向、道德观念、人生意义和思想追求,是最重要、最贵重、最值得去奋斗和珍视的东西,它既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在这里所说的价值观,是同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的价值观,从一定的意义上看,是从个人同集体、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上来考虑的,是同人生价值密切相联的,是值得人们追求的正确观点和评价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c7c6ead73186bceb19e8bb00.png)
第四章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第一节道德及其发展一、道德含义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道德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并且通过生产生活实践体现出来,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道德的起源(一)非科学的道德起源观:比较典型的有四种观点。
1.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2.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3.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4.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性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的“自然起源论”。
(二)科学的道德起源观: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历年真题9: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A.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B.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D.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答案:C解析:道德起源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道德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并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
四、社会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1、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直接决定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
2、社会经济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4、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讲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第二节: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1e606f955270722182ef7d7.png)
第一节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人类道德的开展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是在继承和弘扬优良道德传统的根底上不断开展和进步的。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际。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传统似江河之水,又似生命之流,它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历史经验。
虽然其中也有落后保守的成分,但其精华局部,往往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成为一个民族迎接新的挑战的内在精神动力。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道德资源十分丰厚。
中国传统道德是历史上不同时代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的表达,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概括。
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问题。
世界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道德传统,这是他们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能否保持自己的特色,走出自己道路的重要根底。
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实践充分说明,现代化的模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但都不能推理自身的民族性。
中国现代化进程,如果离开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弘扬,就会失去历史的根底,而难以更好地推进。
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才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时代开展的要求而形成的。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阔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开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标准。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四章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b05dbb767f5acfa0c7cd99.png)
第四章加强道德理论学习4.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入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只是提倡“应当怎样”“不应当怎样”。
与法律不同,如果有人不遵守道德,通常只是受到舆论的批评和良心的谴责。
这体现了道德对人行为的调节具有()。
A.广泛性B.先进性C.非强制性D.相对稳定性正确答案:C知识考点:解释:考察道德三个特点的非强制性。
2、[简答题]道德的社会作用。
正确答案:(1)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3)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4)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生活的稳定,保障人们正常的生活和交往;(5)道德能够保护或者破坏一定阶级的政治统治。
知识考点:解释:4.2继承和借鉴优秀道德成果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
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A.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C.乐群贵和、强调入际和谐的精神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正确答案:C知识考点:解释:根据题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判断。
2、[简答题]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知识考点:解释:4.3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1、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是()。
A.人文主义B.集体主义C.功利主义D.个人主义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2、[简答题]简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我国古代先贤主张“吾日三省吾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这些话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精神中()
A、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B、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C、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D、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答案:A
9、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
B、社会主义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案:D
25、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它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也强调()
A、先私后公,先己后人
B、维护小团体的利益
C、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A、推崇“仁爱”原则,迫求人际和谐
B、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C、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格守诚信
D、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答案:D
7、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其中不属于道德的主要功能的是()
A、认识功能B、规范功能C、调节功能D、激励功能
答案:B
21、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是由()
A、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决定的
B、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定的
答案:B
22、以下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的有()
A、“不学礼,无以立”B、“察色修身”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A、道德进步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
B、道德发展总是向前的、进步的,不会倒退
C、人类道德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越来越丰富
答案:B
13、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提出,是否()是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本分界线。
A、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B、为人民服务
C、遵循集体主义
B、认识功能、辩护功能、规范功能
C、认识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
D、导向功能、辩护功能、规范功能
答案:C
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
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
D、诚信
答案:B
14、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主张对传统道德不加分析的全盘否定,甚至主张“全盘西化”,这种观点属于()
A、拿来主义
B、全盘复古论
C、历史虚无主义
D、闭关主义
答案:C
15、正确对待中华传统道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要坚持()
A、全面肯定,全面照搬B、批判继承,科学辨析
C、全盘否定,全面抛弃D、复古论或虚无论
答案:B
16、以下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的是()。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B、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
C、追求精神境界的需要
D、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答案:C
17、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刻意拔高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传统道德,主张完全以传统道德代替社会主义道德,这种观点属于()
A、全盘复古论
D、压抑个人,束缚个性
答案:C
26、以下说法对社会主义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是对人类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
B、已经达到最高级别,不需要再发展
C、是人类道德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
D、是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类型的道德
答案:B
27、以下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中,作为区别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根本分界线的是()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规范功能
D、激励功能
答案:B
10、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指导人们行为准则的主导性原则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案:B
11、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是()
A、道德评价B、社会舆论C、传统习惯D、内心信念
答案:A
12、关于道德发展的论述错误的是()
A、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牺牲集体利益
B、促进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的实现
C、集体主义是对个人的压制和个性的束缚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不会发生矛盾
答案:B
3、下列属于中国革命道德主要内容的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崇尚和谐,爱好和平
C、谦敬礼让,恪守诚信
D、廉洁自律,宽厚待人
答案:A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的是()
A、“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B、“人非尧舜,谁能尽善”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案:B
5、道德的功能集中表现为()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导向功能
D、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
答案:D
6、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这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基本精神中的()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道德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语言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C、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风俗习惯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D、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答案:A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拿来主义
C、历史虚无主义
D、闭关主义
答案:A
18、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体现的是道德的()
A、认识功能
B、调节功能
C、激励功能
D、规范功能
答案:A
19、道德是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律完善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它的主要功能包括()
A、认识功能、导向功能、调节功能
答案:D
23、与《诗经》已经提出“夙夜在公”表达的道德要求不一致的名言是()
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不学礼,无以立”
C、“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B
24、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