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
八段锦八式名称
![八段锦八式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fab01acfc1c708a1284a44eb.png)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
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
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
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反。
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
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令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令](https://img.taocdn.com/s3/m/9a49bd5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6.png)
健身气功八段锦口令1. 摇头摆尾动作描述•站直双脚并稍稍分开,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缓慢地将头向右转动,尽量使右耳贴近右肩,然后缓慢地将头向前转动,尽量将下巴贴近胸口。
•接着将头向左转动,尽量使左耳贴近左肩,最后将头向后仰,目光直视天空。
•连续做8次顺时针转头动作,然后再做8次逆时针转头动作。
功效•舒缓颈部肌肉,缓解颈椎疲劳。
•调节头部血液循环,提升大脑供氧能力。
2. 手握虚空动作描述•双脚并拢,微微弯膝,双手自然下垂。
•慢慢抬起双手,手掌心朝上,手腕放松。
•手臂自然下垂时,手指微微分开,展开手掌。
功效•放松手部肌肉,缓解手指关节僵硬。
•调节手臂经络,促进气血流通。
3. 平视远眺动作描述•直立站立,双脚稍稍分开,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
•抬头望远,目光注视远方一个固定点。
•深呼吸,感受胸腔膨胀。
功效•改善眼睛疲劳,预防近视。
•扩大视野,锻炼大脑观察能力。
4. 攀援群峰动作描述•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自然下垂。
•双手慢慢向上举起,掌心向上,仿佛在攀援一座高山。
•保持姿势,用力拉伸全身。
功效•伸展上肢肌肉群,提高上肢柔韧度。
•振奋精神,增强意志力。
5. 弓步托天动作描述•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右手握拳,放在胸前,左手自然下垂。
•向前迈出一大步,同时右手上举,仿佛托起一片天空。
•保持姿势,用力感受腿部和上肢拉伸。
功效•加强下肢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拉伸上肢肌肉,改善肩颈疼痛。
6. 倒蹬盘根动作描述•站立,双腿并拢,双手自然下垂。
•右腿向后迈出一步,脚尖着地,保持足尖与脚跟呈一线。
•上半身向前倾斜,双手放于膝盖上,保持平衡。
•保持姿势,感受身体的拉伸。
功效•强化腿部肌肉,增加腰部灵活度。
•锻炼平衡感,改善腰背问题。
7. 卧推展翅动作描述•俯卧在地面上,双脚并拢,双手贴于肩膀两侧。
•吸气,用力将上半身抬起,同时将双手向两侧展开,如展翅飞翔的鸟。
•保持姿势,用力感受加压。
功效•强化背部肌肉群,改善身姿。
八段锦八式名称
![八段锦八式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fab01acfc1c708a1284a44eb.png)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
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
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
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反。
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
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八段锦
![八段锦](https://img.taocdn.com/s3/m/3eae0ed8d15abe23482f4d2a.png)
八 段 锦
第五段手摩精门
精门(肾俞)是人体 重要穴位。锻炼时,身 体端坐,气沉丹田,随 后将两手搓热,用两 手掌推摩两侧肾俞穴 20次左右,推摩肾俞 穴时,要以意领气, 意气相随,以加速腰 腹部产生温热 身体端坐, 两脚平伸,两手自两 胁部向上划弧如车轮 形,象摇辘轳那样, 自后向前做数次环形 运动。随后再按相反 方向,自前向后做相 同次数的环形运动。
八 段 锦
第七段托按攀足
两手十字交叉,掌心向 下,自胸前上托于头顶 上,两手作上托劲,之 后再翻转掌心向下,紧 贴于头顶,这时头部向 上作顶劲,两手向下作 按劲。稍停顿后,即松 开两手,顺势做弯腰攀 足的动作,用双手攀两 脚 的 涌 泉 穴 。
八 段 锦
第八段任督慢运
任督慢运 练功时,闭目 (也可睁眼)端坐,鼓漱舌 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导 内气自中丹田沿任脉下行, 至会阴穴接督脉沿脊柱上 行至督脉终结处再循任脉 下行。这就是古称“小周 天”的一种练法。它是在 循序渐进地锻炼内功过程 中 自 然 形 成 的 。
八 段 锦
第三段指敲玉枕
放开交叉的两手,将两手 前移,顺势以两手掩住两 耳,两手的食指相对,贴 于两侧的玉枕穴上,随即 将食指搭于中指的指背上, 然后将食指滑下,用食指 的弹力缓缓地叩击玉枕穴, 使两耳有咚咚之声如此指 敲玉枕穴十数次,随后松 开掩住两耳的手掌。
八 段 锦
第四段微摆天柱
项部作左右转动以影响天 柱穴,锻炼时两手十指交 叉于小腹之前,掌心向上, 转动时以左右“头角”的 劲,将头向左右频频转动。 先向左侧或先向右侧均可。 如此,一左一右地缓缓摆 撼天柱穴,转动20次左右 时,即行搅舌、鼓漱,唾 液增多时,即行咽下。
八 段 锦
第一段:宁神静坐
八段锦口决及名称
![八段锦口决及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916d18c28762caaedc33d42f.png)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要领: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
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
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
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反。
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
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
八段锦
![八段锦](https://img.taocdn.com/s3/m/57d48e19844769eae009ed18.png)
一、双手托天理三焦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动作:两臂慢慢向上高举过头,指尖相对,手指交叉,翻掌,掌心向上,尽力上托,头后仰,眼看手背,继而足跟尽量上提,吸气,维持这种姿势片刻;呼气,两臂慢慢放下,足跟轻轻落地,还原到预备姿势。
作用:双手托天使三焦通达,气与水液灌注周身,上传肺,中和脾胃。
故能除胸闷、腹胀、水湿之气,增进食欲等。
二、左右开弓似射雕预备式:双腿分开成马步,两手半握拳,平放胸前。
动作:挺直上身,向左侧转身;伸直左臂,拳眼向上,食拇指向上翘起,双目直视食指,呼气;右手半握在胸部如拉弓,缓拉至右胸前,吸气。
还原成预备式,如此左右轮替。
作用:使胸部扩张,宣降肺气,活动双臂。
三、调理脾胃举单手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臂平放胸前,两掌心向上,指尖相对。
动作:翻掌,左手上举成单臂托天状( 指尖向右) ,右手下按于右胯旁( 掌心向上,指尖向前) 。
左右姿势互换,反复进行。
上托下按时吸气,左右换式时呼气。
作用:有升有降,利于脾胃升降,以消食去积。
四、五劳七伤往后瞧预备式:自然站立,双手叉腰。
动作:头慢慢向右转,眼看后方,吸气;还原成预备式,同时呼气。
如此左右轮替。
作用:使精血充盛,神气宁;五脏六脏精足,劳损则消。
五、摇头摆尾去心火预备式:马步,挺直上身,双手自然安放大腿上( 虎口对腹) 。
动作:上身前俯深屈,头部在左前方缓缓作圆环转动,同时臀部相应右摆,左腿及右臂适当展屈,以辅助摆动,呼气。
转动数圈后,还原姿势,吸气,再向右方如法进行。
作用:摇头使心火下降,摆尾使肾水上济,故可去心火。
参考"肾对心的影响" 。
六、两手攀足固肾腰预备式:直立,双臂平屈于上腹部,掌心向上。
动作:向前弯腰,翻掌下按至足背,双手攀握足尖,臂膝伸直,头略昂起;然后回复直立姿势;两手握拳,并抵及腰椎两侧。
前俯后仰时呼气,还原吸气。
作用:腰为肾之府,久练能固肾、壮腰膝。
对肾虚腰痛等有帮助。
八段锦
![八段锦](https://img.taocdn.com/s3/m/c5f6a055be1e650e53ea990f.png)
八段锦---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1)预备姿势:自然站立。
(2)吸气,两手伸直上举至头顶上。 (3)两手交互向上拉伸二次,拉伸时感到手臂 似乎变长为要。 (4)身体向上伸,微向后仰。 (5)吐气,气尽弯腰,两手尽量伸至脚尖,然 后抬头眼睛向上看。 (6)头低下,慢慢起身,双掌顺着双腿内侧慢 慢轻抚上移,至鼠蹊部时滑向后腰,托住后 腰身体向后仰。 (7)身体回正,两手放下。
八段锦---Leabharlann 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双手掌心向上,中 指相接置于小腹。
–两手上提至胸口高度。 –双掌翻转(掌心向下)下压。 –慢慢下压至小腹前。 –再慢慢上提至脸前翻掌(掌心向上),上提至
头顶上,手臂伸直,手掌托天,两眼向上看。 –两手分开如抱球状后,再往下慢慢放。 –全程依序反复做二轮后,回复自然站立姿势。
THANK YOU
八段锦---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预备姿势: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两手 轻握拳,自然下垂。
–两手握成竖拳上提至胸部,手臂抬平。
–左手作手诀(比出“七”的姿势,食指与 拇指垂直,余三指内收),右手仍保持竖
拳。 –吸气,左手向左推出伸直,眼看食指尖, 右手拉至右胸侧,形如拉弓射雕之状,维 持3-5秒钟,同时重心下降,蹲成马步。 –吐气,左手轻握拳收回。 –左右手收回至胸前,同时站立起来。
八段锦---第三式
预备姿势
调理脾胃须单举
吸气,两手上提至胸口高度翻转使左掌心向 上,右掌心向下,做阴阳掌动作。 左掌上提至头顶上,成托天姿势,抬头注视 左掌;右掌下压成按地姿势。 吐气,左手臂伸直,由左外侧慢慢放下,头 回正双掌下垂放松。 回复预备姿势。 全程依此左右手之顺序反复各做二轮后,回 复自然站立姿势。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33ff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7.png)
八段锦标准口令完整版导言八段锦,又称八段锦功法,是一种古老的健身养生功法,它多达八个动作,各有其特点。
每个动作都是完整而独立的,但综合起来进行锻炼效果更佳。
八段锦能够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下面详细介绍八段锦标准口令及其动作。
口令及动作第一段:两手攀足,助腹胀式口令: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劲自长。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双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弯腰,尽量用手去攀住足尖。
3. 弯腰的同时,吸气,将腹部往里收,尽量靠近大腿。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第二段:左右互摸脚,助益五脏衰口令:左右互摸脚助益,增肝胆道气益五脏。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右侧弯腰,尽量用右手去摸左脚脚心。
3. 同时,左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三段:右手托天理三焦,通窍助中养神力口令:右手托天助三焦,通窍助中养神魂。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右侧弯腰,尽量用右手贴近身体右侧,手臂自然下垂。
3. 同时,左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四段:左手托阳辅元阳,促进能量更流通口令:左手托阳辅元阳,助力益气养血气孔通。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两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向左侧弯腰,尽量用左手贴近身体左侧,手臂自然下垂。
3. 同时,右手放到头顶上方。
4. 弯腰挺起时,呼气,双手放松下垂。
5. 反方向亦如此。
第五段: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气自长口令:两手攀足助腹胀,益肾腹内劲自长。
动作: 1. 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两手自然下垂。
2. 双手向上提起,掌心向上,同时慢慢弯腰,尽量用手去攀住足尖。
3.弯腰的同时,吸气,将腹部往里收,尽量靠近大腿。
最详细完整八段锦标准
![最详细完整八段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b895639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0.png)
最详细完整八段锦标准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动作要领:第一步保持站立姿势,分开两脚并与肩膀齐平,两手臂下垂,眼睛直视前方,注意用鼻子呼吸。
第二步双手平放在腹部,将全部手指伸直并且并拢,两边手指尖相对立,掌心向上,然后将手慢慢移至胸部前方,最后掌心向内外上下翻转,一边翻转一边向上方托举。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动作要领:第一步两脚略大于肩膀并开,成马步站立,身体直立,两臂交叉放于胸前。
第二步双手握拳,左手食指和拇指呈八字,左手慢慢向左边推开然后伸直左臂。
右臂屈肘拉回,右拳处于右肋前并且拳心向上,重复动作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需单举动作要领:第一步左手握拳向上举起,掌心向上并且上撑,右掌同时向下按并且指尖指向前方。
第二步左手俯掌下落,随之恢复站立姿势,最后放松全身。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动作要领:第一步两脚与肩平行开立,两臂自然下垂,两肩往后拉伸。
第二步身体缓慢向左转到最大幅度,眼睛随着双肩移动,调整呼吸,最后向右回转。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动作要领:第一步呈马步姿势站立,双手叉腰,保持身体平衡。
第二步身体向左前方拧动,屈身下俯,头部微微下倾,身体随着上半身转动而转动,最后转身回前。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站立,两臂在头顶平行举起,并且保持掌心向上托举。
第二步绷直双腿,身体向前倾,双手放至脚背上,然后身体缓慢起立,将右手放至头顶,掌心向前伸直两臂,慢慢回落。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与肩同宽下蹲,双手握拳,左拳向前方击出,头部随着左拳微微转动,右拳同时向后拉回。
第二步,左拳收回,打出右拳,头部随右拳微转,左拳往后拉回。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要领:第一步双脚并拢站立,两臂举起,脚跟随之提起。
第二步两臂从身前自然下落,脚跟随之下落,调整呼吸。
中国传统功法博大精深,想要学习一套健身养气的运动,不妨学习一下八段锦。
八段锦口诀八句话
![八段锦口诀八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5bc69943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6f.png)
八段锦口诀八句话八段锦口诀有: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臂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
两手托天理三焦口诀:动作说明:十字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捧抱式还原,式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
左右开弓似射雕口诀:动作说明: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右拉似射箭,左手食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左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式还原。
调理脾胃单臂举口诀:动作说明:双手重叠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捧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转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式双掌回丹田。
五劳七伤往后瞧口诀:动作说明:双掌捧抱似托盘,翻掌封按臂内旋,头应随手向左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平松静,双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式提气回丹田。
摇头摆尾去心火口诀:动作说明:马步扑步可自选,双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宜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要专。
两手攀足固肾腰口诀:动作说明: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平分左右向后转,吸气藏腰撑腰间,式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盘足圆,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
攒拳怒目增气力口诀:动作说明: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束抱在胸前,拳引内气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式还原。
背后七颠百病消口诀:动作说明:两腿并立撇足尖,足尖用力足跟悬,呼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全身气走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
八段锦预备式动作说明: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正身直腰松腹,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沉掌下按,手指伸直要自然,凝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
八段锦文字版教学
![八段锦文字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4dd707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b.png)
八段锦文字版教学八段锦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健身运动,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调节心理和促进身心健康。
下面是一份八段锦的文字版教学,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八段锦。
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
站立,两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
深吸一口气,同时提起两臂,手心向上,使掌心相对。
保持两臂直立,慢慢吐气,放下双手。
重复做10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手臂自然下垂。
深吸一口气,将右手举过头顶,掌心向上,同时将左手向下压,掌心向下。
然后,将右手放下,换左手重复动作。
重复做10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抬至胸前,手心向内。
深吸一口气,将右手举过头顶,同时将左手放下。
然后,将右手放下,换左手重复动作。
重复做10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向后仰头,眼睛看向后方。
然后,慢慢呼气,恢复原位。
重复做10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头向左旋转,同时将尾骨向右扭动。
然后,慢慢呼气,恢复原位。
接着,将头向右旋转,同时将尾骨向左扭动。
重复做10次。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
站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双手伸直,向上攀援,同时用力挺直腰部。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手臂和腰部。
重复做10次。
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
站立,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拳头握紧,向前伸直,眼睛看向拳头。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手臂和眼睛。
重复做10次。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
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腰间。
深吸一口气,将身体向上挺起,同时将脚跟离地。
然后,慢慢呼气,放松身体。
重复做10次。
以上是八段锦的文字版教学,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八段锦。
记得每天坚持练习,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改善身心健康。
健身气功《八段锦》(完整版)
![健身气功《八段锦》(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52a3a2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a.png)
健身气功《八段锦》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导引术.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
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
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
导引者,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导引术就是通过自身的特殊锻炼方式,使机体气机流畅,骨正筋柔;可以很好的激发自身调理能力,消除病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
健身气功八段锦当初是由一些治病保健的单式动作发展组合起来的,因此八段锦每一式都有其独自的功效,既可选择单式或几式练习,也可以整套练习。
功法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蒹;神形融合,气寓其中。
习练要领:松静自然;准确灵活;练养相蒹;循序前进。
下面我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八段锦各式的动作要点、健身功效。
第一段两手托天理三焦(1 )两脚平行开立,与肩同宽。
两臂徐徐分别自左右身侧向上高举过头,十指交叉,翻转掌心极力向上托,使两臂充分伸展,不可紧张,恰似伸懒腰状。
同时缓缓抬头上观,要有擎天柱地的神态,此时缓缓吸气.(2 )翻转掌心朝下,在身前正落至胸高时,随落随翻转掌心再朝上,微低头,眼随手运。
同进配以缓缓呼气.如此两掌上托下落,练习四至八次.另一种练习法,不同之处是每次上托时两臂徐徐自体侧上举,且同时抬起足跟,眼须平视,头极力上顶,亦不可紧张。
然后两手分开,在身前俯掌下按,足跟随之下落,气随手按而缓缓下沉于丹田。
如此托按4 ~8 次。
这一式由动作上看,主要是四肢和躯干的伸展运动,但实际上是四肢、躯干和诸内脏器官的同时性全身运动。
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
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
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第二段左右开弓似射雕(1 )两脚平行开立,略宽于肩,成马步站式。
八段锦
![八段锦](https://img.taocdn.com/s3/m/4ba34dcd360cba1aa811daee.png)
八段锦健身功法
浑圆站立,周身放松,百会虚拎,呼吸均匀,气沉丹田,目视前方,
预备式:左脚开步,与肩同宽,两脚平行,掌抱腹前,此式可增强各段功效。
1、双手托天理三焦
胸前翻掌,往斜上方六十度上托,双眼目视双手,上托,两眼目视前方。
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
2、左右开弓似射雕
左脚开步双脚平行,双手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外手八字掌,开弓。
重心右移,捧于腹前,双脚并拢
右脚开步,开弓射雕
收的时候半马步,与肩同宽
3、调理脾胃须单举
左手上托,右手下按,往正前方落,捧于腹前
4、五劳七伤往后瞧
双手展开,约45度,往左后瞧,悬腕,回。
拉开,换方向,后瞧
五劳: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
久视伤血,久握伤气,久坐伤肉,久站伤骨,久行伤筋。
七伤: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5、摇头摆尾去心火
右脚开步,双手上托,落到大腿上,五指向内,右倾,左旋,收回,从两侧收起,往前落
6、双手攀足固肾腰
往前上方推,落到胸前,反穿,磨运,攀足
7、攒拳怒目增气力
左脚开步,两手攒拳怒目,攒拳
8、背后七颠百病消
双脚并拢,往上垫起,起吸落呼,头皮有震荡感
气息归原。
男左女右,女右在下,大鱼际贴于肚脐起吸落呼,开吸合呼,松吸紧呼。
八段锦口决及名称
![八段锦口决及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f6c70a28aaea998fcc220e20.png)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动作要领: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
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
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
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反。
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
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
八段锦口诀
![八段锦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d4b9fe2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d.png)
健身气功八段锦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作用:通三焦经、心包经,促进全身气血循环,改善各种慢性病症状。
(两手捧于腹前,手心向上,开步微蹲)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作用:疏通肺经,同时治疗腰腿、手臂、头眼部等疾病。
(两手捧于腹前,手心向上,开步微蹲)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作用:调和脾胃两经的阴阳,增强人体正气,主治脾胃不和之症。
(两手按于两旁,指尖向前,开步微蹲)
第四式,五劳七伤向后瞧,作用:疏通带冲二脉及胆经,治疗劳损引起的颈椎和腰椎疾病。
(两手捧于腹前,手心向上,开步微蹲)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作用:通心包经、心经、小肠经,治疗心火旺所致的气血两虚、头昏目眩和脚步不稳,增强腰力、腿力和眼力。
(收右脚,两手下按腹前,指尖相对,开步微蹲)
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作用:通肾经和膀胱经,强筋骨、固腰肾,治疗腰酸背痛,手脚麻木、腰膝酸软等症状。
(并步,立定站好,手垂于两侧)
第七式,攥拳怒目增气力,作用:疏通肝经、胆经,治疗气血两虚。
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作用:利用颤足使得脊柱得以轻微的伸展和抖动,去邪扶正,接通任督二脉,贯通气血,消除百病。
八段锦八式名称
![八段锦八式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3e715e318e9951e79b89274c.png)
.八段锦八式名称: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第六式:双手攀足固肾腰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第八式:背后七颠百病消起式:双脚并立,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眼看前方。
接着双脚微曲膝盖不超出脚尖,重心右移,向左迈出左脚与肩同宽,双脚伸直,双手内旋环抱于腹前,掌心向内,指尖相对,距离不超过十公分,拇指不要翘起。
同时双脚再次微曲。
第一式:双手托天理三焦双手交叉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接着吸气,双脚慢慢直立,双手在胸前翻掌,眼跟手走,双手举于头顶,低头双眼平视前方,两手打开,呼气,两臂分别从身体两侧下落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同时双脚恢复到原来的微曲状态,重复动作六次。
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重心右移,左脚左移,双臂交叉左手在前,膝关节缓慢伸直,双手向上交叉于胸前,目视前方,展臂拉弓,肘部抬平。
两腿屈膝半登成马步,重心在中间,双眼目视左手食指指尖。
重心右移,两手自然打开,右手向右划弧,双眼跟着右手动,左脚收回,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
右式与左式相反。
左右式分别做三次。
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两腿伸直,左手手心向内,指尖向上,从身前缓慢上举至头,同时吸气,翻掌于头顶,指尖向右。
左手手心向下,指尖向前下按于髋旁,同时呼气,双手收回,屈膝。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两膝伸直,双手下垂,掌心向后,目视前方,两臂外旋,掌心向外,头往左后方瞧,吸气,头部回正,呼气,同时两腿微曲,两臂内旋按于髋旁,指尖向前,目视前方。
左右动作分别重复三次。
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重心左移,右脚向右开步站立,同时双手向上举于头顶,掌心向上,指尖相对,目视前方,双腿成马步,同时两手打开从身体两侧下落反按于双腿上,重心右移,目视右脚背,右脚尖,右脚内侧,重心左移,看右脚后跟,头向后摇,重心在中间,目视前方。
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重复以上动作左右分别三次。
八段锦解析
![八段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872d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8.png)
八段锦解析如下:1.两手托天理三焦:这个动作要求双手从两侧上举至头顶,手指相叉,翻掌,掌心朝上如托天状,同时顺势踮两脚跟,再将两臂放下复原,同时两脚跟轻轻着地。
这个动作可以调理三焦,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
2.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个动作要求左足跨出一大步,身体下蹲作骑马式,两臂在胸前交叉,右臂在外,左臂在内,眼看左手,然后左手握拳,食指翘起向上,拇指伸直与食指成八字撑开。
接着左臂向左推出并伸直,头随而左转,眼看左手食指,同时右手握拳,展臂向右平拉作拉弓状。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3.调理脾胃须单举:这个动作要求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右手翻掌上举,五指并紧,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时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
动作复原后,两手交替反复进行。
这个动作可以调理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
4.五劳七伤往后瞧:这个动作要求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双手自然下垂身侧,然后头慢慢向左后转,眼睛看向左后方。
接着头慢慢向右后转,眼睛看向右后方。
如此反复多遍。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颈肩部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5.摇头摆尾去心火:这个动作要求马步站立,双手叉腰。
头部和身体先向左侧摆动,再向右侧摆动。
如此反复多遍。
这个动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6.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动作要求两手反按于腰背之上,上体后仰并做前屈后伸的团身运动。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7.攒拳怒目增气力:这个动作要求马步站立,双手握拳放在腰间。
然后右拳向前方击出,同时左拳变掌前伸收回。
如此反复多遍。
这个动作可以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8.背后搓揉肾经穴:这个动作要求两手手掌放在背后腰部两侧的肾俞穴处(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缘旁开1.5寸处),然后用力上下搓揉该穴位处36次左右。
这个动作可以刺激肾经穴位,增强肾功能。
养生操之八段锦
![养生操之八段锦](https://img.taocdn.com/s3/m/8bdd8959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60.png)
八段锦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特别是中老 年人。
八段锦对于青少年和儿童也非常适宜,可以帮 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体型和增强身体素质。
对于白领和上班族,八段锦也是一种很好的缓 解工作压力和放松身心的健身方法。
02
八段锦基本动作
手型与手法
自然掌
掌心内凹,五指自然伸直,不 绷紧,指节微屈。
八字掌
拇指与食指撑开,其余三指并拢 ,掌心内凹。
养生操之八段锦
目 录
• 八段锦简介 • 八段锦基本动作 • 八段锦练习步骤 • 八段锦练习注意事项 • 八段锦养生效果 • 八段锦与其他养生方法的结合
01
八段锦简介
起源和历史
1
八段锦起源于北宋,发展于明清,是古代传统 养生法之一。
2
八段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导引术,是古 代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养生保健 方法。
06
八段锦与其他养生方法的结合
与中医养生的结合
八段锦与中医养生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其动作设计 和阴阳五行理论的应用上。
八段锦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对应的脏腑经络,通过 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络,达到调和阴阳平衡的目的
。
中医认为人体健康的基础是阴阳平衡,八段锦通 过柔和的动作和呼吸调整,促进身体的阴阳平衡
,进而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
两臂下落
两臂从体侧开始向下落, 与腰同高,手心向下,眼 看前方。
第一段:双手托天理三焦
两掌上托
两臂从体侧开始向上托起,与眼同 高,手心向上,眼看前方。
两掌下落
两臂从上向下落,与腰同高,手心 向下,眼看前方。
两掌翻转
两掌心向上,两臂从两侧开始向上 托起,与眼同高,眼看前方。
两掌下落
两掌从两侧下落,与腰同高,手心 向下,眼看前方。
八段锦
![八段锦](https://img.taocdn.com/s3/m/f8834e29bd64783e09122b24.png)
八段锦0、顶天立地椿(似浑元椿)两足分开平行站,横步要与肩同宽头下身直松腰胯,两膝微屈对足尖双臂松沈掌下按,手指伸展要自然宁神调息垂双目,静默呼吸守丹田1、双手托天理三焦(上呼下吸) 十指交叉小腹前,翻掌向上意托天左右分掌拨云式,双手掤抱势还原势随气走要缓慢,一呼一吸一周旋呼气尽时停片刻,随气而成要自然2、左右开弓似射鵰(合吸开呼) 马步下蹲要稳健,双手交叉左胸前左推古拉似射箭,左手示指指朝天势随腰转换右式,双手交叉右胸前右推佐拉眼观指,双手收回势还原3、调理脾胃单举手双掌重迭掌朝天,右上左下臂掤圆右掌旋臂托天去,左掌翻翻至脾关双掌均沿胃经走,换臂托按一循环呼尽吸足勿用力,收势只掌回丹田4、五劳七伤往后瞧双掌掤抱似托盘,翻掌分按臂内旋头颈随手向右转,引气向下至涌泉呼气尽时停松静,两臂收回掌朝天继续运转成右式,收势提气回丹田5、摇头摆尾去心火马步仆步可自选,只掌扶于膝上边头随呼气移向左,双目却看右足尖吸气还原接右式,摇头斜看左足尖如此往返随气练,气不可浮意专宁6、两手攀足固肾腰两足横开一步宽,两手平扶小腹前手分左右向后转,呼气长腰撑腰间势随气走定深浅,呼气弯腰攀足缘手势引导勿用力,松腰收腹守涌泉7、攒拳怒目增力气马步下蹲眼睁圆,双拳竖抱在胸前拳引内力随腰转,前打后拉两臂旋吸气收回呼气放,左右轮换眼看拳两拳收回胸前抱,收脚按掌势还原8、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腿并立撇足尖,脚尖用力足根悬吸气上顶手下按,落足呼气一周天如此反复共七遍,气走全身回丹田全身放松做颠抖,自然呼吸态怡然坐式八段锦一、按摩头颈1、上下搓揉如洗面2、十指如梳颈手顶二、叩齿鼓漱1、叩齿2、搅海(上下左右)3、鼓漱4、咽津(分三次)三、刮眉揉眼1、闭目转睛2、刮眉(拇指太阳、食指印堂)3、揉眼(掌根搓热)四、耳鸣天鼓1、吸耳(掌根)2、鸣天鼓(弹食指)3、搓耳(拇指后食指前)五、运臂健腰1、左手托右肘、右手按左肩、2、放松吸气、呼气左手上托、右手按摩后背、头看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段锦八段锦是古人创编的一套有八节不同动作组成的医疗康复体操。
"八段"是指此法一共八节,"锦"是指姿势优美柔和,有"集锦"之意。
此功法是我国古代导引术动静结合的典范,在古代养生史和导引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八段锦历史悠久,在马王堆出土的还带《导引图》中有4幅图势相似于八段锦的动作,而真正的八段锦大概起源于南朝梁代,是由两臂或单臂上举,马步左右开弓.头部左右旋转,摇头摆臀,弯腰两手攀足,马步左右出拳,足跟上提八个动作组成,是古代导引的一个重要分支。
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算起,导引之术在中国流传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南朝梁代陶弘景撰有《养性延命录》,此书总结了魏晋以前的养生理论和方法,书中的内容亦被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干金翼方》、日本《医心方》等书所吸收,其中《导引按摩篇第五》中“狼踞鸱顾,左右自摇曳”、“顿踵三还”,以及书中所描述的左右挽弓势,左右单托天势,两手前筑势,与清末定型的八段锦中“五劳七伤往后瞧”、“背后七颠”、“左右开弓似射雕”、“调整理脾胃须单举”、“攒拳怒目增气匀”五种动作相仿。
书中叩齿、咽津亦被十二段锦,十六段锦所吸收。
从中可以看出,八段锦的形成与《养性延命录》有渊源关系。
它形成与发展于宋代,段锦之名,最早见于北宋洪迈《夷坚志》。
其文曰:“政和七年,李似矩多独止于外舍,仿方士熊经鸟伸之术,得之甚喜。
……尝以夜半时起坐,嘘吸按摩,行所谓八段锦者。
”并称为“长生安乐法”,但未记载八段锦的具体功法。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刊行的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有“八段锦一卷,不题撰人,吐故纳新之诀也”,但原书已佚。
八段锦在民间流传的情况,南宋初年著名道教学者曾慥(字端伯,号至游居士、至游了)在汇集宋以前文献的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二十三《临江仙》词附注中有记载,原文谓:“钟离光生八段锦,吕公手书石壁上,因传于世。
其后又有窦银青八段锦,与小崔先生临江仙词,添六字气一其中,恨其词未尽,予因掸诸家之善,作临江仙一阕,简而备,且易行。
晋劝遵修,同证道果。
绍兴辛未(1151 年)仲春,至游居士曾慥记,”据此可知,宋时八段锦有四家,窦银青和小崔先土二家今已佚,曾慥在小崔先生八段锦基础上加六字气诀,并以词加注的形式创编厂曾慥八段锦。
钟离,指唐代钟离权(字云房),亦称汉钟离,传说八仙之一,其内丹术传吕洞宾。
《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十九载有钟离八段锦法。
现主要有两家八段锦原艾引录于下。
⑴曾慥八段锦:子后寅前东向坐,冥心琢齿(三十六)呜鼍(鸣天鼓二十通),托天(三次,每次行嘻字气)回顾(握固按腿,左右各三。
先右次左、左行嘘字气,有行四字气也)眼光摩(挫挪手,摩眼七次,闭目转睛七次,以中指节捻太阳三十六),张弓(左右二三十挽,每次行呵字气)仍踏弩(左右各三次,每次三挽七踏,行呵字气),升降辘轳多(左右运转辘轳三十六,行吹字气)。
三度朝元(三次,每次按腿、闭目、咽气,名为朝元。
每次行吹字)九度转(想气自丹田转九交),背摩(盘足、闭气、搓手热,摩擦肾俞上下,行吹字气)双摆(按腿,冥目闭气,左右摇摆身,不限数,名鳖鱼摆尾,行呵字气)扳(舒脚,以手低头扳脚,行呵字气)拿(跪膝反手,左右拿脚跟三次,每次行呼字气),龙虎交际咽元和(以舌搅取津满口,漱三十六,一气分三回,想至丹出中,如此三遍,行吹字气),浴身(鼻引清气,闭住,搓按两手极热,遍身擦令微汗出)挑甲罢(左右臂举手齐发,遍挑十指甲,不限数),便可蹑烟萝(凡行吹肾,呵心、嘘肝、嘻三焦、四肺、呼脾六字,不可令耳闻声,出气欲细而长。
凡行持皆闭气,行持罢,方吐气出,呼所行字)。
(见《道藏》文物出版社等1988 年影印本第四册《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二十三《临江仙》)比较重力坝段锦瑜增。
⑵钟离八段锦:闭目冥心坐(冥心盘趺而坐),握固静思神。
叩齿三十六,两手抑昆仑(叉两手向项后,数九息,勿令耳闻,自此以后,出入息皆不可使耳闻)。
左右呜天鼓,二十四度闻(移两手心掩两耳,先以第二指压中指,弹击脑后,左右各二十四次),微摆撼天柱(摇头左右顾,肩膊随动二十四,先须握固),赤龙搅水浑(赤龙者,舌也,以舌搅口齿并左右颊,待津液生而咽)。
漱津三十六(一云鼓漱),神水满口匀。
一口分三咽(所漱津液分作三口作汨汨声而咽之),龙行虎自奔(液为龙,气为虎),闲气搓手热(以鼻引清气闭之,少项,搓手令热极,鼻中徐徐乃放气出),背摩后精门(精门者,腰后外肾也。
合手心摩毕收手握固),尽此一口气(再闭气也),想火烧脐轮(闭口鼻之气,想用心火下烧丹田,觉热极即用后法)。
左右辘轳转(俯首摆撼两肩三十六,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闭少顷间),两脚放舒伸(放直两脚)。
又手双虚托(叉手相交,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低头攀脚频(以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乃收足端坐),以候逆水上(候口中津液生,如未生,再用急搅取水,同前法),再漱再吞津。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谓再漱三十六,如前一口分三咽,乃为九也).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
河车搬运讫(摆肩并身二十四次,再转辘轳二十四次),发火遍烧身(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想时口及鼻皆闭气少顷)。
邪魔不敢近,梦寐不能昏。
寒暑不能入,灾病不能侵。
子后午前后,造化合乾坤。
循环次第转,八卦是良因。
诀曰:其法于甲子日,夜半干时起首,行时口中不得出气,唯鼻中微放清气。
每日子后午前各行一次,或昼夜共行三次。
久而自知,蠲除疾疫,渐觉身轻。
若能勤苦不怠,则仙道不远矣。
”(见《修真十书·杂著捷径》卷十九,此功法有歌、图二部分。
歌诀是三十六句五言诗,附有小字注释。
采用坐势,由叩齿、咽津、摩腰背、转肩伸脚、伸手攀足等肢体动作,结合意念活动组成,原书尚有坐位图八幅,图无名称,图下有动作说明。
值得一提的是曾慥所撰《道枢》卷35《众妙篇》(见《道藏》第二十册,辑录丁以文字描述的七式动作:“仰掌上举,以治三焦者也;左肝右肺如射雕焉;东西独托,所以安其脾胃矣;返复而顾,所以理其伤劳矣,大小朝天,所以通其五脏矣;咽津补气,左右挑其手,摆鳝之尾,所以祛心之疾矣;左右手以攀其足,所以治其腰矣。
”南宋陈元靓所编《事林广记·修真秘旨》中载有“吕真人安乐法”,所题吕真人,原指唐末著名道士吕洞宾,后人认为此系托名。
其内容和《道枢·众妙篇》所辑功法基本相同,但用歌诀编成,其内容为:“昂头仰托顺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单托兼西胃,五劳回顾七伤调,鳢鱼摆尾通心气,两手搬脚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脏,漱津咽纳指双挑。
”此两段文字虽无“八段锦”之名,和定型的八段锦歌诀相比,二者内容较为接近,可以说是后世八段锦歌诀的原型来源之一。
又宋元时道入托晋人许逊所编的《灵剑子引导子午记·引导诀》云:“仰托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肝单托西通肾,五劳回顾七伤调。
游鱼摆尾通心脏,手攀双足理于腰,次呜天鼓三十六,两手掩耳后头敲。
”(见《道藏》第十册)末两句讲了鸣天鼓之次数和动作,八句概括了七个动作,此诀虽无八段锦之名,实为后世站式八段锦早期的歌诀形式。
由此可知,早期的八段锦有站式、坐式、有单纯导引术,亦有六字气诀合导引术或吐纳兼导引等多种形式。
八段锦全面发展于明清时期⑴多种八段锦歌诀同时流传:明洪武十二年(1379 年)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别号曜仙)撰著的《活人心法》,他在《序》中说:“今述其二家之说,自成一家新话,编为上下二卷,目之曰《活人心》。
”在上卷《导引法》中,载录厂著名的“八段锦导引法”,歌诀和小字注释同《修真十书·杂著捷径》的钟离八段锦法,另外画了八幅坐功图,每图有图名,即叩齿集神图法、摇天柱图法、舌搅漱咽图法、摩肾堂图法、单关辘轳图法、双关辘轳图法、托天按顶图法、钩攀图法,图下除了“钟离八段锦法”文字说明外,并详加注释。
现存有明嘉靖二十年朝鲜刻本,尚见于(保生心鉴) (1506)附《活人心法》、朝鲜《医方类聚·曜仙活人心》。
《保生心鉴·序》谓:“惟《活人心法》所刊导引八图,悉上古遗法,而为好修者宝之。
”此功法是中国古导引术动静相结合的典范,在中国国古代养生史与导引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后的明清时期多种医学和养生著作,以不同名称刊载坐式八段锦。
如明代(类修要诀)“钟寓祖师八段锦导引法”(1592)、《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八段锦导引法”及“八段锦坐功图”(1591)、《夷门广犊·赤凤髓》“八段锦导引图”(1579)《修龄要旨》“八段锦法”(约1442)、《摄生总要》“八段锦导引图”(1638)、《万寿仙书》“八段锦坐功捷径”(1832 年刊)、《三才图会》“八段锦导引图说”;清代《心医集》“八段锦”和“八段锦诗”(1656)、《颐养诠要》“钟离公八段锦”(1705)、《养生秘旨》“八段导引法”(1891)、《内外功田说辑要》下集“八段锦内功”(1918)和“八段锦口诀解要”(1920);朝鲜《医方类聚·曜仙活人心》“导引法”(1445)、《东医宝鉴·内景篇》“按摩导引”(1611),都引用八段锦歌诀或坐功图,掀起了明清导引大发展的热潮。
由于此套功法动作全面、上口易记,便于操作,又特别适宜老年人练功特点,因此传播广泛,影响深远。
除了上述坐式八段锦歌诀外,尚有不同的八段锦歌诀流传,明代胡文焕《类修要决》引用宋元时期的《灵剑了引导子午记·引导决》,并将其改名为“许真君引导诀”;朝鲜金礼蒙等编集的《医方类聚》辑录厂南宋的“吕真人安乐法”;清代冯曦(字晴川,号汉炜、守和道人)所撰《颐养诠要》收载了“吕祖安乐歌”,其歌诀为:“双开一度理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西胃须单托,五劳七伤四顾摇,鳢鱼摆尾驱心病,手摩脚腿理肾腰,大小朝天安五脏,咽津纳气指双挑。
一日若能四五作,自然法火遍身烧,十二时中频频作,管教延年百病消。
”歌词与南宋的“吕真人安乐法”较为接近。
清代娄杰(字受之)尝从山左徐君学八段锦立功,数年后又得坐功,经数十年研习,颇有心得,于光绪二年(1876)编撰《八段锦坐立功法图诀》,书中图文兼备,现有清光绪二年芳草轩刻本。
清末青莱真人撰《八段锦图说》清广州守经堂刻本。
近代流传最广的动功八段锦套路,定型的八段锦歌诀,据唐豪考证,均发生在清光绪年间。
清光绪十六年(1890)上海同文书局出版的托名梁世昌《幼学操身》,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出版的《新出保身田说·八段锦图》,两书所载的八句七言歌诀为早期版本。
其七言歌决为:“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直巅百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