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小学体育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五篇)
![小学体育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7a4fc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df.png)
小学体育活动安全应急预案为进一步落实教育局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学校处置学生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水平,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活动保护不当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轻则挫伤、擦伤、关节损伤、肌肉抽筋、拉伤,重则造成骨折、呼吸紊乱、严重休克甚至丧失生命。
伤害事故一般发生在球类活动、田径运动和体操等运动项目中。
旨在体育活动中有效地预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内可能发生的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二、____机构总指挥:周少华杨峰吴建辉副总指挥:杨德强杨天云成员:各班班主任三、体育活动事故的预防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小学生好胜心强,经验不足,思想上麻痹大意,缺乏预防事故的意识,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宁失一球,勿伤一人”的思想。
2、完善活动设施建设和管理。
3、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必须精心设计、严密____、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1)建立良好教学秩序、重视课前准备;教师、学生着装规范,必须穿着体育服装上课,学生不准穿皮鞋、有跟鞋、凉鞋,女学生不穿裙子上课。
(2)精密____教学,加强纪律教育。
体育教师必须经常反复地向学生进行遵守纪律、遵守常规、服从____、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的教育。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相互保护的意识。
(4)体育教师应掌握特异体质的学生情况,掌握合理的运动量、注意区别对待。
在运动量的掌握上,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生理反应,进行合理调整;教师对于病痛、体弱、伤残的学生要及时关心,安排他们免修、见习等。
4、重视准备活动、加强医务监督。
教师应根据上课内容和气候情况决定准备活动的内容,严禁不做准备活动就进入体育活动,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学生应掌握自我医务监督的常识。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范文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8ff4b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7.png)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范文体育在小学阶段被视为一门重要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他们兴趣与爱好,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然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进行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的安全措施。
一、体育课安全措施1. 做好预防工作:体育课开始之前,老师应该进行必要的预防工作,例如检查器械和器材是否完好,场地是否干燥无滑倒等隐患。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修理或更换。
2. 分组合理:在分组的时候,老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进行合理的分组。
过大的年龄差距或素质差异的组合可能会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3. 动作示范:老师在进行体育动作示范时,应特别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学生应严格按照示范动作进行,避免因错误动作导致的伤害。
4. 提供必要的保护装备:在进行一些高风险的体育项目时,老师应提供必要的保护装备,如头盔、护膝等。
保护装备的使用可以减少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伤的风险。
5. 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和器材:体育课结束后,老师应该定期检查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情况,确保没有损坏或其他潜在的安全隐患。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二、体育活动安全措施1. 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组织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活动的规划、场地的选择、设备的检查等。
确保活动的安全可靠。
2. 做好安全示范:在体育活动现场,组织者应进行必要的安全示范,向参与者介绍活动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确保每个参与者都了解活动的安全要求。
3. 确保场地安全:组织者应评估所选择场地的安全性,避免选择有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发生的场地。
例如,场地是否有尖锐物、是否有不平坦的地面等。
4. 提供急救措施:在体育活动现场,应设置急救箱,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
并且,组织者应提供紧急救护电话和急救人员的联系方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救治受伤者。
体育课安全措施
![体育课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a890f51f61fb7360b4c65f7.png)
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措施一.在体育活动时学生衣着上的注意事项:(1)上衣、裤子口袋里不要装钥匙、小刀等坚硬、尖锐锋利的物品。
(2)不要佩戴各种金属的或玻璃的装饰物。
(3)头上不要戴各种发卡。
(4)尽量不要戴眼镜。
(5)不要穿塑料底的鞋或皮鞋,应当穿球鞋或一般胶底布鞋。
(6)衣服要宽松合体,最好不穿钮扣多、拉锁多或者有金属饰物的服装。
有条件的应该穿着运动服。
(7)对于那些感冒、发烧或身体感到不适的学生应让他去医务室或在场边休息。
二.在体育活动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
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指导助跑、起跳。
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沙包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在进行活动时老师要注意巡视指导,以免学生手脚受伤。
(5)前后滚翻、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垫上运动的项目,做动作时要严肃认真,不能打闹,以免发生扭伤。
(6)参加篮球、排球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
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的。
三.体育活动安全措施(1)我校的学生广播操由体育老师统一整队班主任带队有次序的进入场地,广播操结束后听音乐走回教室。
这样避免了学生在门口拥挤造成伤害事故。
进入冬季,避免学生发生冻伤事件。
(2)在大型体育活动时,学校都做到有活动方案、有场地安排、有医务监督。
四.器材的安全学校体育器材由体育老师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五.学校要求体育老师在教案中都要根据不同的班级情况、不同的教材制定有效的安全提示。
安全措施是让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
在学校体育日渐受到重视的同时,人们对安全措施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
课堂常规的建立以及一些运动项目的教学都有相应的保护、帮助措施和方法,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往往被忽视,然而就是这些细小的问题却往往有着安全隐患。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8a5936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3.png)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一、安全课堂环境的营造为了保障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首先需要创造安全的课堂环境。
以下是一些安全措施:1. 整理场地:在开始每堂课之前,老师应确保课堂的场地整洁并没有杂物。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2. 检查器材:老师需要经常检查课堂上使用的器材,确保其状态良好并没有损坏。
如果发现有损坏的器材,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3. 准备急救包:老师在课堂上应随时准备好急救包,以备不时之需。
急救包内可以包含创可贴、纱布、消毒液等基本急救用品。
二、安全训练技巧的指导在小学体育课中,学生们通常会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以下是一些安全训练技巧的指导:1. 热身:在开始进行较为剧烈运动之前,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
热身可包括腕部、踝关节的旋转、小跑等,这可以帮助学生预防运动伤害。
2. 技巧指导:在进行一些技术性项目时,老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技巧指导。
教授正确的运动技巧可以减少受伤风险。
3. 分组训练:在进行团队项目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训练。
这样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且在小组内相互照应,降低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三、安全活动的实施除了在课堂上的安全措施和训练指导外,以下是一些小学体育活动的安全实施措施:1. 活动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场地应当具备平坦、干燥、无障碍物等条件,以确保学生的安全。
2. 活动器材的选择和保养:在进行体育活动时,老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器材,并确保其状态良好。
同时,定期对器材进行保养和维修,以避免因器材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
3. 严格的监督和管理:老师在进行体育活动时需要严格监督和管理学生。
确保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活动,以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四、紧急情况处理措施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但仍然可能出现紧急情况。
以下是一些应急处理措施:1. 紧急求助: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要及时向相关人员求助。
可以呼叫学校医护人员或者紧急救援电话,让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措施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40222ee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4.png)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体育活动在学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体育活动不仅有益于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然而,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
为了保障学生安全,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下面将从不同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首先,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保障措施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教导学生关于体育活动安全的基本知识,如如何正确使用体育器材、防止运动伤害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安全演讲,向学生讲解体育活动中容易发生的意外事故,并告诉他们如何避免这些事故。
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其次,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这包括安全责任的明确分工、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场地设施的安全检查等。
学校可以成立安全委员会,由各部门的负责人组成,负责对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
此外,学校还应定期对场地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3.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了保障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学校应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这些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安全培训和知识,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他们可以负责安排体育活动的安全工作,监督场地设施的维护和使用,以及组织安全演练和紧急救援。
4.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在学校体育活动中,意外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学校应该提供必要的急救设施和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处理。
学校可以购买急救箱,配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器材,并组织教职员工参加急救培训,以提高其急救技能。
此外,学校还应与当地医院建立紧密联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得到医疗援助。
5.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运动技能,还需要了解运动生理学和安全知识。
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能力。
只有体育教师具备了相关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保障学生的安全。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5a9e9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d.png)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体育活动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措施。
第一,学校体育场地的安全措施。
学校体育场地的安全是体育活动的基础。
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场地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场地平整、无滑倒隐患并设置合理的安全标志。
此外,学校还应在场地周围设置防护设施,如围栏和安全网,以防止学生进入场地以外的区域,避免意外发生。
第二,体育设施器材的安全措施。
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安全性对于学生的体育活动至关重要。
学校应严格控制器材的购入渠道,确保器材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并在使用前进行检查。
此外,学校还应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避免受伤事故的发生。
第三,体育活动前的热身和体能训练。
进行体育活动前的热身和体能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热身和体能训练计划,并配备专业的教练和指导员,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热身和体能训练,避免因未能做好准备而导致的伤病。
第四,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指导和监护。
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指导和监护是确保学生在活动中避免受伤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团队,包括有经验的教练和队医,他们能够提供安全指导并为学生提供医疗援助。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了解体育活动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第五,应急预案和适当的急救措施。
在体育活动中,突发事故的发生时有发生,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以保证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器材,如急救箱和自动体外除颤器,以及培养学生和教职员工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
第六,体育活动中的人员安全。
人员安全是体育活动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学校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体育活动,确保活动中的学生安全。
同时,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人员名单和参与登记制度,确保所有参与者的身份信息清晰,避免外来人员的进入。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三篇)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0ad454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5b.png)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学校体育活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但在活动过程中,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
以下是关于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的____字详细介绍。
一、安全教育1. 安全意识培养学校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课堂教育、讲座、宣传栏等,向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和意识,提高学生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给学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2. 安全技能培训学校应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安全技能培训课程,如急救培训、消防演习等,提高学生的安全应急能力。
学校可以与相关机构合作,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让学生熟悉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3. 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宣传学校应该制定适用于体育活动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向学生进行宣传和普及。
规章制度应包括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要求、参与活动的要求、应急处理的步骤等。
学校应向全体学生进行详细的宣传,确保学生们清楚了解相关规定,并自觉遵守。
4. 安全演练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逃生演练、水上救生演练等,以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演练应真实可信,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现实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
5. 安全检查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的安全。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检查组织,对体育设施、器材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学校应该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学生参与活动时的安全情况,如场地环境、装备使用等。
二、安全防范制度1. 人员管理学校应制定相关人员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
规定应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资质要求、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人员配备、活动过程中的人员监管等。
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
2. 设备维护学校应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保障体育设施和器材的安全可靠。
该制度应包括设备的定期检查、维护记录的保存等内容,并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维护工作。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fcafb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e.png)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的安全措施非常重要,它们能够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面将详细介绍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的安全措施。
一、体育课安全措施:1. 健康体检:在开展体育课之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以便针对个别学生的身体特点制定相应的体育活动方案。
2. 充分热身:体育课开始前,学生应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以提高身体的温度和肌肉的弹性,减少运动中受伤的可能性。
3. 分级锻炼:体育课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级锻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按照自身的能力进行适度的运动,避免过高强度的运动导致的受伤。
4. 防范中暑:夏季体育课活动中,要注意防范中暑的发生,提前制定相应的热应激措施,定期休息,注意补充水分。
5. 设施安全:体育课场地和设施应保持良好的状态,墙壁、地板、篮球架等设施要牢固稳定,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安全。
6. 细心观察:教师在体育课上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运动姿势和动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不正确的动作,避免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伤害。
7. 恰当指导:教师在体育课上要给学生提供恰当的指导,教授正确的运动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加强体能和灵活性,减少运动中的受伤风险。
二、体育活动安全措施:1. 活动策划:在举办体育活动之前,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方案,明确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
2. 平衡活动强度:体育活动应根据参与者的身体状况和能力水平进行设计,确保活动的强度适中,避免过高负荷引发的身体损伤。
3. 准备充足设备:举办体育活动时,要配备充足的体育器材,确保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因器材问题导致的伤害。
4. 安全区域:在体育活动场地中,要设置明确的安全区域,确保活动区域的安全和参与者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伤害发生。
5. 急救措施:举办体育活动时,要配备专业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及时做好急救准备,应对出现的紧急情况,确保伤者能及时得到救治。
6. 增加教育环节:在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教会学生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3篇)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98663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8.png)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的范本:一、安全教育1. 了解体育活动的危险性和注意事项,学生应接受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2. 学校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包括安全讲座、安全演练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 学校可以通过制作安全教育宣传海报、悬挂安全提示标语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提醒他们注意安全。
4. 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前,应由专业教练或老师进行安全教育和动作示范,确保学生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
5.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教练或安全专家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提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巧。
二、安全防范制度1. 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学校应指定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体育活动的安全工作。
3. 学校应购买足够的安全防护设备,如护具、急救药品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4. 学校应制定体育活动的安全操作规程,明确参与人员应遵守的规定,防止事故的发生。
5. 学校应建立安全事故记录和统计制度,及时汇总和分析安全事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6. 学校应与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紧急救护和医疗保障。
7. 学校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8. 学校应建立紧急情况应急预案,明确处理突发事件的程序和责任。
9. 学校应组织体育活动的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应急能力和处理危险情况的能力。
总结: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至关重要,对于保护学生的身体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同时,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安全防范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进行。
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
![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657cfb9a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b.png)
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然而,由于体育运动的本质特点,参与者在进行活动时常常面临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体育课上,保证学生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体育课安全注意事项,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穿着合适的体育装备为了避免在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伤害,穿着合适的体育装备是至关重要的。
运动鞋应具备良好的支撑性和缓震性,以减轻脚部受力。
衣服松软舒适,并且能够透气,以确保学生在运动中保持适宜的体温和湿度。
二、合理的身体热身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合理的身体热身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适当的拉伸、活动关节和肌肉,可以提高身体的柔软度,减少受伤的风险。
体育老师应该在每堂课开始之前指导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运动,并向学生介绍正确的热身方法。
三、避免剧烈运动在体育课上,应该避免剧烈运动,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进行过足够锻炼的学生。
过度剧烈的运动可能引起肌肉拉伤、扭伤等伤害。
体育老师应该选取适宜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强度,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参与,但不过度消耗体力。
四、正确使用体育器材在一些体育课项目中,需要使用体育器材。
学生在使用这些器材时应该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例如,当使用跳绳时,学生应该确保绳子没有太多的松弛,以免绊倒。
五、教师的监护和引导体育课上,教师的监护和引导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应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和限制。
在活动中,教师应始终保持警惕,并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六、培养正确的比赛观念有时,学生在进行体育比赛时会因为过于追求胜利而忽视安全。
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培养正确的比赛观念,强调体育精神、团队合作和友谊第一。
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这些价值观,学生才能在比赛中以安全为前提,享受运动的乐趣。
七、保持适度的休息在体育课上,保持适度的休息也是很重要的。
在剧烈运动后,学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体力。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469c77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2.png)
小学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小学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安全措施包括:
1. 检查场地设施:确保场地设施良好,没有杂乱物品和危险物品,如玻璃碎片、锐利物品等。
2. 引导正确穿着:学生应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避免穿着过长或过松的衣物,以免绊倒或妨碍活动。
3. 热身运动:在开始正式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 分级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采用分级教学,确保学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体育活动,避免过度竞争和高强度运动。
5. 监督和指导:由专业教师或教练监督和指导体育课和活动,确保学生正确进行运动动作,避免错误姿势和动作导致的伤害。
6. 玩具和器材安全: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玩具和器材,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7. 急救措施和紧急处理:学校应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人员,以应对体育活动中发生的突发状况和意外事故,及时进行救治和处理。
8. 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教育学生体育活动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如正确使用器材、遵守规则、与他人友好交流等。
9. 安全规则和指导:制定体育活动的安全规则和指导,告知学生并进行监督,确保学生遵守规则,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10.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施:定期检查体育设施和器材,修复和更换损坏或不安全的设施和器材,确保其安全可靠。
以上是一些小学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安全措施,可以帮助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体育课的安全与应急处理(3篇)
![体育课的安全与应急处理(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d20b9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6.png)
体育课的安全与应急处理体育课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他们的体育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然而,体育课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运动损伤、感染疾病以及在户外活动中可能遭遇的意外情况。
因此,对体育课的安全与应急处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培训至关重要。
下面将探讨体育课的安全保障和应急处理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安全预防措施1.充足的热身和拉伸:在进行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热身和拉伸。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地热身和拉伸,并确保他们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
2.合理的运动装备:学生在体育课上应该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鞋子,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教师应该告知学生运动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并检查学生的装备是否合适。
3.合理的运动场地和设备:学校应该提供安全合格的运动场地和设备。
教师在课前应检查场地和设备的安全性,以预防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学生在使用设备时,应注意使用方法和安全要求。
4.合理的活动安排: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能力合理安排体育活动。
不同年级和不同能力的学生应有不同的体育课目标和内容,以避免过度使用身体或超负荷运动导致伤害。
5.安全教育和指导: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指导,教授他们正确的运动技巧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他们的疑问,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遵守安全规则。
二、应急处理1.对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发生一些运动损伤,例如扭伤、拉伤或骨折等。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急救,并将重伤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教师应熟悉基本的急救知识,并定期进行急救培训。
2.对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有些学生可能在体育课期间突发疾病,例如心脏病发作、哮喘突发等。
教师应该立即寻求医疗救助,并进行适当的急救操作。
在处理这些状况时,教师应冷静沉着,并及时通知学校医务室或家长。
3.应对突发意外事件:在户外活动中,学生可能会遭遇各种突发意外事件,例如风雨、地震或野生动物袭击等。
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措施
![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0412ba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b.png)
小学体育安全问题的规避与应对措施引言体育运动在小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体育活动也伴随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对体育安全问题进行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与应对。
一、规避体育安全问题的措施1.认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地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在体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
这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教学视频、安全示范等方式来进行。
2.进行规范的体育器材检查体育器材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磨损、折断等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对体育器材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如发现有破损或者不符合安全标准的器材,及时更换或修复。
3.制定严格的体育活动规则在体育活动中,制定一些严格的规则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在体育比赛或训练时,学生应该统一穿着运动装备,严禁擅自参与比赛或者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进行体育活动等。
4.保持体育场地的清洁整洁教师和学校要对体育场地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整理工作,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以及没有杂物。
这可以降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为场地问题而导致的意外伤害。
5.安排专业教练进行指导对于一些高风险的体育运动项目,可以邀请专业的体育教练或者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以确保学生在参与这些项目时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保护。
二、应对体育安全问题的措施1.设置紧急救援预案学校和教师必须建立健全的体育安全救援预案,包括针对不同体育安全事故的应急措施、救援流程以及紧急联系方式等。
一旦发生体育安全事故,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对和救援。
2.加强教师的安全知识培训教师是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指导者,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安全。
学校和教师需要不断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3.及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学校和教师要定期进行体育活动场地的安全隐患排查,包括场地设施、器材和学生的行为等。
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措施
![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a7be4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f.png)
体育大课间活动安全措施
1. 体育大课间活动前,应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向学生强调注意安全、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 在活动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 活动区域的地面应保持平整、干燥,避免存在杂物或凸起的地面,以防意外坠倒。
4. 活动器材(如球类、跳绳等)应检查是否完好无损,避免出现伤人的锐利边缘。
5. 学校应派出足够数量的监管人员,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情况,及时阻止可能存在的危险行为。
6. 安排适合学生年龄和体能水平的活动内容,以减少因过于激烈或超出能力范围而导致的意外
伤害。
7. 活动期间,应注意保持学生的体温和水分平衡,避免过度出汗或脱水。
8. 针对一些高危活动(如攀爬、跳高等),应配备专业的教练或指导员进行指导,并采取相应
的安全措施。
9. 学生在进行活动时应穿着合适的运动鞋、体育服装,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10. 如有特殊情况(如孕妇、患有某些疾病等),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特殊安排,避免参与过
于激烈的活动。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622514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5.png)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随着学校体育活动的逐渐丰富,安全问题也愈加关键。
为保障师生的安全,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下面将针对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措施作的介绍。
一、场地安全措施体育场地建设是保证安全的前提。
学校应根据体育活动的需要,选择足够大、安全性能好、设施齐全的场地。
在场地的建设和维护过程中,要确保场地的平整度和硬度,以保证运动员的安全和运动质量。
比如,对于田径场,要确保边界线和跑道的颜色鲜艳、明显可见,障碍物周围要设置安全区域。
足球场地,要确保草皮平整,人造草皮安装密度均匀,不得留有较高的凸起物和塌陷区。
场地周围要设置安全护栏,避免场地之外其他人员和物品干扰。
二、器材安全措施体育活动器材的质量和使用状况,对师生的安全至关重要。
学校责任人应及时检查器材状况,如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同时,还应制定器材使用标准及维护规范,对器材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及修理,确保其安全和完好。
比如,篮球和排球,要确保球品质稳定,气压标准化,如发现球被针或其他物品损坏,及时更换或修复。
跳绳、课椅等低风险器材,也要经过专业人员检验后方可使用。
三、场馆安全措施场馆安全是学生体育活动的保障,学校要重视体育馆的安全管理。
学校要完善场馆建设规划、管理机制,制定安全使用标准及操作规程,落实安全巡查制度,确保场馆应急设施到位。
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场馆干净卫生,夏季要统一安装空调,确保温度适宜。
四、活动安全措施学校活动期间人员和动力物的交叉运动存在安全隐患,学校要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严格落实各项措施。
比如,在集体运动时,学校要添加一个热身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进行热身运动,打好体育活动基础。
游泳时,确保水质达标,水深适宜,教师要全程监督,严格掌握落水人员的数量,保持水面清晰。
且应有专人跳水营救。
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项目时,学生应穿戴专业运动服装,保持足够的通风和防水设计。
体操运动时,学生应严格按照规定动作和姿势运动,对于跨年龄、性别和运动资质差异大的学生需差别管理和训练,才能尽量避免挫伤和摔伤现象的发生。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9f0f1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e.png)
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安全措施1. 强调晨间热身活动的重要性,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在进行体育课或课外活动之前,学生应进行足够的热身活动,包括拉伸、活动关节和轻度有氧运动。
这可以帮助提高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灵活性,并减少肌肉紧张和拉伤的风险。
2. 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和示范,确保他们了解正确的动作技巧和姿势。
教师应该详细解释和演示每个运动或活动的正确执行方法,以及如何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学生应该被要求严格按照正确的技巧执行活动,以避免受伤和错误的运动习惯。
3. 提供适当的安全装备和器材,并确保其正确使用。
例如,在进行球类项目时,学生应该戴上适当的头盔,手套或护具,以保护头部和关节。
所有器材和装备都应经过检查,以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不容易导致意外事故。
4. 建立紧急情况计划,并确保所有学生知晓该计划。
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期间,意外事故是无法预测的。
学校应与相关的医疗机构合作,并制定紧急情况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援助。
学生应该知道紧急情况计划,并且教师应不断提醒他们该怎么做。
5. 监督和评估学生的运动和活动,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教师应经常观察和监督学生的运动和活动,确保他们按照正确的技巧和姿势执行,并且没有出现任何不适或危险的行为。
如果发现任何安全隐患或风险行为,教师应立即采取行动,纠正问题并确保安全。
6. 暖身和放松活动的逐渐增加和减少。
在进行剧烈运动之前,应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同样,在运动结束后,应逐渐减少活动的强度,并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帮助肌肉恢复正常并减少肌肉酸痛。
7. 强调个人责任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导他们在进行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学生应该理解,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
8. 提供足够的急救设备和医疗支持。
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期间,学校应该提供足够的急救设备,如急救箱、急救药品和医疗工具,以应对意外事故。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43e521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0d.png)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是保障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
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然而,由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来预防和应对各种意外事故。
本文将探讨学校在体育活动中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1. 提供安全设施和器材学校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器材。
例如,运动场地应平坦且无杂乱物品,篮球架和足球门应固定稳定,体育馆内应有防护垫、消防设备等。
此外,学校还要购买适合学生使用的安全器材,如护膝、头盔、护栏等,以确保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风险降到最低。
2. 制定合理的活动规定学校在体育活动中应制定一套合理的活动规定,并向学生宣传和解释这些规定的重要性。
例如,进行武术活动时,学生应向专业教练学习正确的技巧和动作,严禁私自模仿电视上的表演。
同时,学校还应禁止行为不端、危险性较大的活动,如搏击类运动和极限运动等。
3. 提供专业指导和训练为了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学校应提供专业的指导和训练。
专业教练能够指导学生正确进行锻炼,教授他们如何使用器材和设施,以及体育活动中的基本自救常识。
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能够提高技能,降低受伤的风险。
4. 制定应急预案学校需要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在体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包括学生受伤、骨折、中暑等。
学校应明确负责人和相应的处置措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将学生转送医院等。
5. 建立学生档案学校应建立每个学生的个人体育档案。
档案中应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体检情况以及过往的运动伤害情况等。
这样一来,教师和训练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根据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减少潜在的风险。
6. 加强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教师和训练员要保证自己具备相关资质并定期更新相关知识。
学校还应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并严禁无资质的人员进入。
此外,学校还应定期检查器材的使用情况,及时修理或更换老旧设备。
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21b4a2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e.png)
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随着体育运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如运动会、田径比赛、攀岩、滑雪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还能培养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和胆魄。
然而,这些活动也存在安全风险,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就会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制定体育课及体育活动安全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 体育课安全措施(1)学校要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年龄、体质、能力等情况设计合理的课程,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2)在体育课上,学生需要穿着合适的运动鞋、运动服,保持课堂秩序和纪律。
(3)学校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器材和设备,确保学生使用器械的安全,定期检查设备的状态,及时更换或修理损坏的设备。
(4)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身体状况和体温,确保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会发生身体不适或体力不支的情况。
(5)在体育课上运动要平稳渐进,避免突然剧烈运动造成伤害,适当安排间歇让学生休息。
(6)学校制定解决突发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
学生遇到意外伤害应及时送到医院救治,安排对学生伤情的通知和家长担任监护人等。
2. 体育活动安全措施(1)活动组织者要明确活动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有关安全规定必须公示、明确、详细,发放给所有参与者和家长,规定必须遵守。
(2)活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包括身体状态、病史、特殊病史等。
(3)参与者必须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包括准备、认真听讲、重视指导等操作,并且要认真遵守活动中的安全规定,不擅自更改或停止计划的项目。
(4)在高风险项目中,必须配备足够的急救设备。
保持现场安全,以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
面对安全事故,应立即报告、报警和采取应急措施。
(5)学校和活动组织者要对参赛者的保险资格、风险状况作出明确说明,引导家长和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和保险情况评估风险。
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是教育工作的基础之一,加强体育安全工作是必须的。
学校要持续加强教师的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专业化的体育课程开展,切实防范安全风险,确保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和学习安全。
学校体育安全防范措施
![学校体育安全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395af1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74.png)
学校体育安全防范措施背景信息体育活动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
然而,由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运动风险,学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安全防范措施1. 完善规章制度学校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安全责任等方面的要求。
规章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学生报名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序和要求;- 教职工在体育活动中的职责和义务;-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预案。
2. 体育设施安全检查定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的运行状态良好。
包括对体育馆、运动场等设施的结构、场地的平整度、设备的可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缮。
3. 个人防护措施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和教职工进行个人防护教育,提倡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头盔、护膝、护肘等。
同时,学校还应配备急救药品和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急救措施。
4. 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学校在设计体育课程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安排体育活动的内容和难度。
避免过分激烈的运动项目或过长时间的运动,以减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的风险。
5. 监督与管理学校应设立专门的体育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体育活动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
监督包括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体育设施和装备进行定期维护检修、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等方面进行监督。
6. 事故处理与预防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事故处理和预防机制。
一旦发生体育事故,学校应立即采取紧急救助措施并报告相关部门;同时,学校还应根据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总结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防范措施是确保学生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贯彻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体育设施和装备的检查与维护,加强个人防护教育和急救措施的培训,合理安排体育课程,建立专门的体育安全管理部门,加强事故处理和预防机制的建设。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6b60f3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4.png)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范文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保障其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增强学生对体育活动中潜在危险的认知,并培养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学校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
本文将探讨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制度,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一、安全教育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将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中潜在危险的认知。
具体措施如下:1. 组织安全教育讲座。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教师或相关人员,为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讲座。
讲座内容应重点强调体育活动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如摔倒、扭伤等,并介绍相关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2. 设立安全教育课程。
学校可以将安全教育专门设为一门课程,每周进行一次授课。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和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了解体育活动中的安全知识和技巧。
3.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张贴安全宣传海报、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安全的认识和警惕性。
4. 配备专职安全教师。
学校可以聘请专职的安全教师负责安全教育工作,对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监控和指导,确保学生的身心安全。
二、安全防范制度为了确保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学校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安全防范制度。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1. 制定学生体质测试规定。
学校应该在体育活动开始前进行体质测试,确保学生身体状况适合参加相应的体育项目。
对于身体状况欠佳的学生,应在医生指导下参与体育活动,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安排专业教练指导。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教练进行体育活动指导,确保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正确的训练和指导。
教练应具备相关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3. 设置体育设备使用规定。
学校应制定明确的规定,规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使用器材的方式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体育活动安全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保障学校师生体育课和业余训练及重大体育活动中的人身安全,给学生创建一个安全、健康的教学环境,特制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一、体育课
1、学校体育器械、实验设备等教育教学设施,严格按照
安全和卫生标准配备。
教师上课前仔细检查场地安排、使用
是否合理,器材是否安全。
2、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装,穿运动鞋;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教师应教会学生必要的保护与帮助方法。
学生上体育课必须遵守纪律,听清教师关于课堂体育活动应注意的事项,记住安全要领,增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要服从教师的安排,不做与该课无关的事。
不得擅自进行教师没有布置的活动项目。
4、教师严格执行教学、训练出勤制度,观察了解学生身
体状况,对身体不适学生及时做出妥善安排;运动中一旦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要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学校医务室或医院救
治,同时上报学校有关领导,通知班主任和家长。
5、教师不得擅自离开教学活动场地。
6、任课体育老师为安全责任人,如因教育、组织、管理不当出现过错,要对造成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课外体育活动
1、学校加强对间操、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等校内体育运动的组织工作及运动技术要领、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体育活动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地理、气候条件。
对不适宜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应予以劝阻。
2、学生在体育活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并按体育活动项目所规定的安全要求进行。
学生之间要互相帮助,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3、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要在指定场地上进行,不能乱窜乱跑,影响其他班级学生活动。
严禁学生之间互相争执、吵闹
甚至斗殴。
4、铅球等投掷项目在无体育教师或班主任在场时,学生不能自行活动。
5、各班主任老师为安全责任人,体育老师协助做好安全工作。
三、体育比赛或运动会
1、全体学生必须遵守体育比赛或运动会规则,服从班主任安排,不进入危险区域,在指定的地区观看比赛。
2、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要顾及周围学生的安全,自己也要遵守运动规则,严格按运动项目的动作顺序进行,并做好准备活动。
3、运动员在参加比赛时,必须服从裁判组的安排,一切行动听指挥,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4、组织和参加重大比赛要做好体检和医务监督。
5、大会领导小组为安全责任人,对参加运动会的全体师生负责。
四、体育卫生安全
1、学生要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身体功能状况变化,
若有不良症状要及时向教师反映情况,采取必要的保健措施。
如果知道自己有病,应先调养或遵照医嘱参加与自己身
体相适应的锻炼,禁止患病、带伤学生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
2、学生有以下疾病或症状,禁止参加体育活动;
①体温增高的急性疾病;
②各种内脏疾病(心、肺、肝、肾和胃肠疾病)的急性
阶段;
③凡是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肺及支气管咳血,鼻出血,伤后不久而有出血危险,消化道出血后不久等;
④恶性肿瘤;
⑤传染病及慢性疾病,如乙肝等。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学生,禁止参加长跑
等长时间剧烈运动的项目锻炼。
五、体育器材安全
1、学生借用体育器材,不得入内,由管理员发放,确保器材按时归还,防止丢失。
2、学生所借器材必须在当天指定时间内归还,损坏或遗失器材按原价赔偿
3、不得用他人随意借还器材,标枪等危险器材及贵重器材一律不外借。
4、定期对室内室外体育器材、器械进行检查,及时修理以防止学生活动、上课时出现伤害事故,要确保体育课及各
项课外体育活动的人身安全。
六、课间学生安全制度
为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间的安全,特制订以下制度:
1、禁在教室、楼梯、走廊及其转弯处快跑或追逐游戏,以防冲撞他人,造成伤害事故。
2、同学之间相处要和睦,做到言行文明。
反对开过分的玩笑,反对用不恰当的言词羞辱或激怒对方,严禁吵架甚至打骂,要注意保持校园课间的安静。
3、严禁在教学楼楼上将任何物品向上抛掷。
禁止在窗
台和走廊外侧台架上放置花盆或其他物品。
4、学生在教学楼楼上搞卫生擦玻璃时,严禁将身子探出窗
外或站在窗旁危险处作业。
课间严禁坐在窗台或走廊外侧台架上休息,也不得在窗口等危险地区推拉嘻闹,以防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