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较阅读附答案
愚公移山比较阅读答案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
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8.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
②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
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专题20 愚公移山(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0 愚公移山(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圈,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①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
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
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②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
使尧在上③,咎繇为理④,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请退而修政。
”(节选自《愚公之谷》)【注释】①牸(zì)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使尧在上:假使尧为国君。
④咎繇(jiùyáo)为理:咎繇为法官。
咎繇是人名。
1.下面句子有两处必须断句,请用“/”标示出来。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2.请解释下列原文语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3.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告管仲A.何以.战(《曹刿论战》)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C.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D.以.刀劈狼首(《狼》)4.将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愚公移山比较阅读答案
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
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8.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
②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
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
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专题20 愚公移山(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0 愚公移山(2023·内蒙古赤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圈,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①齐桓公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
”桓公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
何为以公名之?”对曰:“臣请陈之。
臣故畜牸牛①,生子而大,卖之而买驹。
少年曰:‘牛不能生马。
’遂持驹去。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与之?”桓公遂归。
②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夷吾②之过也。
使尧在上③,咎繇为理④,安有取人之驹者乎?公知狱讼之不正,故与之耳。
请退而修政。
”(节选自《愚公之谷》)【注释】①牸(zì)牛;母牛。
②夷吾:即管仲。
③使尧在上:假使尧为国君。
④咎繇(jiùyáo)为理:咎繇为法官。
咎繇是人名。
1.下面句子有两处必须断句,请用“/”标示出来。
傍邻闻之以臣为愚名此谷为愚公之谷2.请解释下列原文语句中的加点字,补全表格。
3.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告管仲A.何以.战(《曹刿论战》)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C.以.君为长者(《唐雎不辱使命》)D.以.刀劈狼首(《狼》)4.将选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愚公移山中考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共10分)【甲】愚公移山(节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乙】卖蒜老叟【清】袁枚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
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
”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
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
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
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注释】①睨:眼睛斜着看。
②揶揄:出言嘲笑、讽刺。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叩石垦壤叩头曰:“晚生知罪矣。
”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C.跳往助之旁睨而揶揄之D.杂然相许陷入尺许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装土石)B.始一反焉(始:开始)C.观者如堵(堵:墙)D.老人鼓腹纵之(纵:放开)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段中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说明了移山工程的艰巨,显示了愚公的气魄。
B.乙文段中画线句“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C.甲乙两文段靠运用了对比手法。
甲文段将妻子和愚公进行对比,乙文段将卖蒜老叟与杨二进行对比。
D.乙文“卖蒜老叟”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有: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蜀鄙二僧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蜀鄙二僧(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蜀鄙二僧小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六年级文言文,本店铺整理了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蜀鄙二僧,更多相关学习资料请关注本店铺!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蜀鄙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蜀鄙之僧阅读答案
蜀鄙之僧阅读答案【篇一:《送东阳马生序》《蜀鄙之僧》比较阅读及答案】【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③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注】①鄙:边境。
②钵:佛教徒盛饭的器具。
③买舟:雇船。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贫者语于富者曰(语:对??说)b.岂他人之过哉(过:过错)c.子何恃而往(子:儿子)d.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到??去)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a.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舍生而取义者也d.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12.下列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文段都强调了一个道理:学习的成功与否在于个人天资的高低与客观学习条件的优劣。
b.决定事物成败的是人的内在因素。
【甲】文段摒弃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
c.正所谓“人穷志不短”。
【乙】文段中蜀之鄙的穷僧能够只身去到南海,凭的就是“志”。
d.两个文段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13.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愚公移山》比较阅读自测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比较阅读自测题编者:梦在他乡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 评价_______ 日期:___月___日㈠《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较阅读,完成1-5题:(15分)[甲]愚公移山[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③瓶:水瓶。
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②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③帝感其诚感:被……感动④越明年越到、及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2分)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3.翻译下面句子。
(3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答: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答: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1分)②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
5.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3分)答: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1分),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1分)。
因此,愚公精神永远有价值,有意义(1分)。
㈡《愚公移山》《铁杵磨针》比较阅读,完成,6-11题:(18分)【甲】愚公移山【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对比阅读练习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测试对比一:[甲]愚公移山:大行、王屋二山,……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③瓶:水瓶。
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⑤顾:难道,反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②汝之不惠惠:③帝感其诚感:④越明年越: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3.翻译下面句子。
(3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对比二:【甲】《愚公移山》(节选) 《列子》北山愚公者……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小儿不畏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①于水者。
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
二小儿戏沙上自若。
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②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
虎亦寻卒去。
意③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注释:①浣(huàn)衣:洗衣服。
《愚公移山》《为学》阅读训练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
《愚公移山》《为学》阅读练习及答案[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聚室而谋曰()(2)如太行王屋何()(3)惧其不已也()(4)子何恃而往()(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4分)(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9.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10.对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B.甲文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愚公移山》《蜀鄙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
《愚公移山》《蜀鄙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2019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中考题)8.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②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
②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惩山北之塞惩:②越明年越:(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3)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乙文富者两次说“子何恃而往”,说明富者也是坚决反对贫者去南海的。
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结合,说理为主。
中考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中考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中考文言文阅读一直是很多考生的弱项,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在文言文阅读练习上多下功夫,这样才能轻松解答文言文阅读题,下面为大家带来中考文言文阅读《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练习及答案,希望能帮助中考生在文言文阅读上取得高分。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③而往?曰:吾一瓶④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东的海上。
③恃:凭借。
④瓶:水瓶。
⑤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⑥顾:难道,反而。
1.解释加点的词。
(2分)(1)甚矣,汝之不惠(2)子何恃而往(3)越明年(4)年且九十2.下面加点词的用法或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惧其不已也独行其道B.而山不加增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以告富者盖予以八月之望过洞庭D.吾欲之南海已而之细柳军3.翻译句子。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2篇
(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②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清]彭端淑《为学》【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②顾:难道(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河曲智叟亡以应(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乙文谈“为学”。
“愚公移山”的故事可以作为它的一个论据吗?为什么?(5)两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及特点?请结合具体文字分析.(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①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较阅读附答案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较阅读附答案[甲]愚公移山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③瓶:水瓶。
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②汝之不惠惠:③帝感其诚感:④越明年越: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 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 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11.翻译下面句子。
(3分)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推荐】“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1页)
【推荐】“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
7.(201X•湖南省株洲市)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
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
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②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③
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为学》)
【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②去:距离③顾:难道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子何恃而往②越明年
25. 翻译句子:吾欲之南海,何如?
26.读了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愚公移山》比较阅读习题及答案
《愚公移山》比较阅读习题及答案【甲】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1)年且九十( ) (2) 方磨铁杵 ( )(3)始一反焉( ) (4)媪自言姓武 ( )2.【甲】文中下列几组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且焉置土石无陇断焉B 惧其不已其如土石何C 以君之力河曲智叟亡以应D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3.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2)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4.由【乙】文演变的民间俗语为 (1分)5.这两个故事,给你怎样相同的启示?(2分)6.李白勤学苦读,终成诗仙。
请再举两个我国古代名人的勤学事例。
(2分)【人物】【事例】【人物】【事例】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移山的目的是“ ”(用原文回答,2分)8.【甲】文写山的高峻、遗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对塑造愚公的形象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1.(2分)(1)将近 (2)正在 (3)同“返”,往返 (4)说 (各0.5分)2.(2分)D3.(2分)(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蜀之鄙有二僧》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蜀之鄙有二僧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⑨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①而往?”越明年②,贫者自⑩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④,可恃⑤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⑥者也。
昏与庸⑦,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⑧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阅读练习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①蜀之鄙有二僧:_________②吾欲之南海:__________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_______④是故聪与敏__________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子何恃而往?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__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①边境。
②到。
③反而。
④所以。
3、您凭借什么到(南海)?4、对比,立志。
注释【注释】①恃:凭借。
②越:到。
明年:第二年。
③顾: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难道,反而。
④聪:耳朵听觉灵敏,引申为有智慧。
敏:反应迅速,引申为机智。
⑤恃:凭借。
⑥败:衰弱,颓废。
这里为使动用法,可译为使自己荒废。
⑦昏:糊涂。
庸:平常。
这里指不聪明,才华不出众。
⑧限:限制。
⑨之:去,往,到。
⑩自:从。
24鄙:边境25。
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的海上。
26。
瓶:水瓶。
译文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想要买舟顺江而下,(到现在)还不能去(南海),你凭什么前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
他把自己的这件事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愚公移山》对比阅读2篇 练习
(一)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②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清]彭端淑《为学》【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②顾:难道(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河曲智叟亡以应(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4)乙文谈“为学”。
“愚公移山”的故事可以作为它的一个论据吗?为什么?(5)两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及特点?请结合具体文字分析.(二)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各题。
沂州山峻险,故多猛虎,邑宰①时令猎户捕之,往往反为所噬。
《愚公移山》《为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两个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共13分)[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聚室而谋曰()(2)如太行王屋何()(3)惧其不已也()(4)子何恃而往()(5)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4分)(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9.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10.对两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蜀之鄙有二僧》比较阅读附答案
[甲]愚公移山
大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阳,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蜀之鄙有二僧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⑤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①鄙:边境。
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
③瓶:水瓶。
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
⑤顾:难道,反而。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分)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②汝之不惠惠:
③帝感其诚感:④越明年越: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B.而山不加增/水落而石出者
C.以告富者/先帝不以臣卑鄙D.吾欲之南诲/辍耕之垄上
11.翻译下面句子。
(3分)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对[甲]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这可看出两人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C.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D.文章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3.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3分)
[答案]
9.①用箕畚②通慧,聪明③被感动④到、及
10.D(A.人称代词,他/表反问,可译为难道B.连词,表转折/连词,
表承接C.把/因为D.都是去、往的意思。
)
11.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汉阴陇断译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
12.A(愚公之妻只是有疑,而不是坚决反对。
)
13.①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
(1分)②甲文以神话结尾,(1分)乙文以议论结尾。
(1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