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

合集下载

《画垂线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画垂线 》(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教案:《画垂线》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垂线的定义,理解垂线与平行线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画出垂线。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垂线现象。

教学重点:1. 垂线的定义及画法。

2. 垂线与平行线的区别。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画出垂线。

2.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识别垂线。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直尺、圆规、三角板等作图工具。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等作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图片中有两条直线,一条是水平线,一条是垂直线。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条直线的特点,提问:哪条直线是垂线?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叫做垂线。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出一条垂线?2. 学生尝试用直尺画出垂线,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出示正确的画法,讲解画垂线的步骤:a. 用直尺画出一条水平线。

b. 在水平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垂线的起点。

c. 用圆规画出以起点为圆心,适当长度的圆弧。

d. 以圆弧两端点为圆心,画出两个相交的圆弧。

e. 用直尺连接两个交点,即为所求垂线。

4. 教师强调:画垂线时,直尺要垂直于水平线。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点评。

四、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垂线的应用?2. 学生举例,如:墙角、窗户边缘等。

3. 教师总结:垂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要学会观察和发现。

五、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垂线?如何画出垂线?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垂线是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画垂线时要先画出水平线,然后以圆规画出圆弧,最后用直尺连接两个交点。

六、作业(5分钟)1. 课后练习:画垂线。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平行线的认识。

《垂线的画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垂线的画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垂线的定义和画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如何准确地使用工具画垂线,我会通过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垂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纸上画出一个正方形。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们将使用直角三角板和尺规在纸上尝试画出垂线。
《垂线的画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垂线的画法》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本节课依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七单元第二节“垂直与平行”的相关内容进行设计。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理解垂线的概念:垂直线是两条相交线段中,形成直角的线段。
2.提高学生的几何作图能力:掌握垂线的画法,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进行几何作图的基本技能。
3.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垂线,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几何图形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垂线知识解决简单的几何作图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垂线的定义、画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垂线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垂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的画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的画法)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垂线的画法)教案教学设计1 平行与垂直第2课时垂线的画法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几何作图技能。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有三点:一是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二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三是通过画垂线,发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进行如下设计:1.表达“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线,创立新型的教学结构。

先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让学生独立探究,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从而到达方法的自主建构。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表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美。

2.以目标为主,活化教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来亲身经历“做数学〞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课前打算教师打算PPT课件三角尺直尺学生打算三角尺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旧知。

(1)什么叫平行线?什么叫垂线?(2)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行线和垂线。

2.你能用三角尺和量角器画出相互垂直的两条直线吗?(1)组合法。

(利用两把三角尺画)(2)描边法。

(利用三角尺描)(3)用量角器画。

3.揭题。

师:你们了解怎样画出一条直线的垂线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自由尝试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的过程,既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垂直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引出如何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活泼起来。

⊙合作交流,探究画法1.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①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步骤自学画法。

②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画法。

③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述步骤:a.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 (1)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掌握平行线的画法,能画出给定直线的平行线;掌握垂直线的画法,能画出两条相交直线的垂线。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掌握平行线与垂线的画法。

2.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运用平行与垂直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2. 学具:三角板、直尺、量角器、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如火车轨道、电线杆、桌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现象的特点。

(2)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见到的平行与垂直现象,并简要阐述其重要性。

2. 探究新知(1)平行线的认识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初步感知平行线的概念。

②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行线,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线的特点。

③教师总结平行线的定义,并引导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垂直线的认识①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初步感知垂直线的概念。

②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垂直线,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垂直线的特点。

③教师总结垂直线的定义,并引导学生理解“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平行线与垂线的画法①教师示范如何画出给定直线的平行线,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画法步骤。

②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画平行线的经验。

③教师示范如何画出两条相交直线的垂线,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画法步骤。

④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画垂线的经验。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垂直与平行2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垂直与平行2教学设计

垂直与平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图画纸,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正方形纸,尺子,三角板,量角器,小棒,纸片,磁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直线,谁能说说直线有什么特点?生: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师:数学王国里还有许多奥妙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到数学王国里去探索一下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板书: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你愿意吗?二、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学生想象在无限大的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

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二)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

开始吧。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三、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1.展示各种情况师:画好了吗?举起来互相看看,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生展示作品)师:如果你认为自己的画法与众不同,也可以上来展示。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画出了这么多种情况,不过这里面有一些是重复的, 同学们能把它们分分类吗?(能)2.尝试分类师:接下来我们就把他们分一分类! 听清要求:先自己思考应该怎样分类然后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交流,说说你是按什么来分的,开始!(小组讨论、交流)3.展示分类师:分好了吗?下面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分类的。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与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及性质2. 垂直线的概念及性质3. 平行与垂直的判断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平行与垂直的判断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平行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介绍垂直线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当两条直线相交成90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平行与垂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活动探究分组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平行线与垂直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及其性质。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 教师要善于运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六、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概念的理解。

3. 通过课后辅导,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活动探究”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动手操作,利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平行线与垂直线,从而加深对平行与垂直概念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优质教案(含单元备课)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材分析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角的度量,已经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初步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2.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即平行与垂直(具体包括:认识平行与垂直,画垂线的方法与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及画法,画平行线的方法);二是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3.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对平行四边形也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着重给出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以及与正方形、长方形的关系。

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梯形在这是第一次正式出现,继续通过具体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底和高。

4.教材除教学梯形的特征外,还注意说明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和区别。

主要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通过图形的变换,引导学生感受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初步认识了四边形的知识,在头脑中已初步建立了四边形的表象,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但是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认识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就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已有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画图、推理等手段来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进行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教学建议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任务是解决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与教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3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3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3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能正确地画出垂线和平行线。

2. 培养学生运用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2. 教学难点: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运用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1)垂线的定义和性质垂线: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其中一条直线叫作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上的任意两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

3. 演示垂线、平行线的画法(1)垂线的画法以已知直线为基准线,用直角三角板画出垂线。

(2)平行线的画法以已知直线为基准线,用直角三角板和直尺画出平行线。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垂线、平行线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课堂练习。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垂线、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以及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垂线和平行线现象,举例说明。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讲解垂线、平行线的性质时,可通过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3. 在练习环节,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板书设计1. 垂线的定义和性质2. 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3. 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与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2. 垂直线的概念3.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4. 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征,并能运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直线现象,如黑板边的直线、书本边的直线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平行线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直线,找出平行线,并总结平行线的特征。

(2)讲解垂直线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室内的直线,找出垂直线,并总结垂直线的特征。

(3)讲解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垂直线之间的角度为90度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如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测量平行线之间的距离,验证垂直线之间的角度等。

4.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平行与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平行与垂直现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平行与垂直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等,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性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行与垂直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 》教案2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 》教案2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5.1《平行与垂直》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定义,能够判断平行线、垂直线,并且用符号表示。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难点:用符号表示平行线和垂直线。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板书、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

2.教学环境:整洁有序的课堂环境。

3.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相关知识,准备好学习用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新知识,让学生描述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情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新知识教师讲解平行线、垂直线的定义,并通过示意图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理解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平行线与垂直线在各种图形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判断方法。

3. 操练与巩固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判断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练习,引导学生用符号表示平行线和垂直线的关系。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要概念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思考生活中其他的平行线和垂直线的例子。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示例和实物展示,成功引入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多参与讨论,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同时培养其观察和判断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平行与垂直例2、例3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二课时平行与垂直例2、例3 人教版

第二课时平行与垂直例2、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间的距离垂线最短。

学会用三角板准确的画垂线。

2. 通过让学生经历画、量、比、想的过程,认识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和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用三角板和量角器画垂线。

教学难点:准确的画出垂线。

使学生明确垂线的重要性质。

学科育德、习惯培养、学科教学改进建议: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获得必要的数学体验。

教具准备:课件、直尺、三角板学具准备:直尺、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平行线?什么叫垂线?(2)看我们教室前面墙上的红旗,每相邻的两条边都是怎样的?(互相垂直)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的两条直线吗?应该怎样画垂线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二、动手感知1.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学生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条垂线。

(2)选取不同画法的同学操作展示,并介绍自评。

A.目测直画法。

(生:用眼睛看垂直了,就画下来了)师:用这种画法,你能肯定这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吗?师:这种画法是不规范的,谁还有规范的画法?B.三角板画法生:我在直线上画一个直角,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了。

师:他利用画直角的方法来画垂线,你真聪明。

师:看来有些同学已经会画了,还有一部分同学画的不太规范,请看电脑的怎么画,电脑展示画法。

①先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己知直线重合;即边线重合。

②然后沿着已知直线移动三角板,把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即平移到点。

③最后沿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

即画线标号。

强调:让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给定的这点上。

师归纳:边线重合,平移到点,画线标号。

(3)练习画垂线,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画的过程。

个别学生展示画法,并说出过程。

2.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1)出示例2(2)与上题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师:刚才我们学会了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那么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你们会画吗?(2)请学生拿出练习纸试画,画完后同桌互相检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精品】《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教案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并能运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能运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画一画,知道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线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画出平行线,正确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画垂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平行线。

你们觉得该用什么工具画呢?生1:用尺子来画。

生2:用格子来画。

师:同学们都能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来画出平行线,但是这样画出来的平行线有局限性,你们知道局限在哪里吗?生:用尺子画出来的平行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只有尺子那么宽。

师:运用格子画出来的平行线呢?生:运用格子画出来的平行线只有格子线那么宽。

师:对!这样画出来的平行线受到已有尺子和格子的限制,不能随意地拉开两条直线的距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种更好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直尺和格子线画平行线的方法的局限,进而激发学生探究对平行线画法的兴趣。

二、探究体验1.平行线的画法。

师: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平行线画得更开些?不受格子线或直尺宽度的限制呢?生: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的一边贴住这条直线再往下移,想画多少距离就可以画多少距离。

师: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生:(边演示边讲解)这样画,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受限制了,可是尺子移起来容易歪,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就不能保证一定平行。

那怎么办呢?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用三角尺的一边贴住直线,另一边靠住黑板的边往下移,这样往下移会歪吗?为什么?生:不会,因为旁边有黑板边靠着,这样移就不会歪。

师:那要画黑板中间的这条线的平行线,你能不能给它找一个依靠呢?生:用一把尺子在旁边靠住。

师:你能来演示一下吗?(先用三角尺的一边贴住已知直线,把直尺给学生)学生演示把直尺靠在三角尺的另一边。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平行线的画法》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垂线、平行线的画法》教案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教学目标1.掌握垂线的画法。

2.能用垂线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 正确画出垂线。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在线外一点到直线的距离中,垂线段最短。

难点:正确运用三角尺画出垂线。

教学准备课件、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提问:什么叫做垂线?2.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垂线。

3.怎样画垂线呢?(板书课题:画垂线)二、探究新知1.经过直线上任意一点画该直线的垂线。

师:请在纸上任意画一条直线,再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然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作图方法。

(学生活动,师巡视指导)师:用目测法画垂线容易出现偏差,利用作图工具三角尺画出的垂线比较规范,另外大家画出垂线后要标上直角符号和垂足。

2.总结经过直线上一点画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

(课件演示,教师叙述作图方法和要领)第一步: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该直线重合。

第二步: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该直线上的一点重合。

第三步:从直角的顶点起,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出的一条直线,就是该直线的垂线。

(再次让学生按以上步骤规范地画出经过直线上一点的垂线,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感想)3.经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师:你能利用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来完成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任务吗?试着画一画并和同桌交流作图步骤。

师:通过画图,你认为画过直线外一点的垂线,应该注意什么?预设:左手拿三角尺的斜边,直角边紧靠这条直线,沿水平方向移动三角尺。

垂线必须经过直线外一点。

4.比较过直线上一点和直线外一点画垂线步骤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水平移动三角尺,直至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画出的点为止。

学习画垂线时,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不同点: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时,三角尺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点重合;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时,另一条直角边经过直线外的点。

5.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师: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3篇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3篇

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3篇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垂直与平行教学设计(一):《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透过自主探究活动,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特殊的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

2、透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积累操作和思考的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3、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与垂直概念的本质特征。

教学过程:一、画图感知,研究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位置关系。

这天这节课老师请来了一个老朋友,【课件】这是谁呀?(直线)他是一条直线,那么直线有什么特点呢?(没有端点,能够向两边无限延伸)它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两端能够无限延伸。

这节课,我们继续与直线交朋友,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板书: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请同学们每人拿出一张白纸,把它平放在桌面上,摸一摸,把这张白纸看成是一个平面,然后,在这个平面上任意画一条直线。

如果再在这个平面上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会什么样呢?会有哪几种不同的状况呢?请同学们把你的想法画在白纸上。

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状况,想到第二种就在下一张纸上画。

你想到几种就画几种,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二、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一)展示各种状况。

此刻请同学们将你自己的作品展示给你所在小组的伙伴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想法最多?并选出几张有代表性的、不同的作品。

(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把你们的想法展示给大家看看?(小组展示,将画好的图贴到黑板上)师:仔细观察,你们画的跟他们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能够上来补充!(二)进行分类。

1、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了这么多种状况。

为了方便整理,我们给这几幅图标上序号。

仔细看看这些不同位置关系的两条直线,是不是有点乱啊?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2、你是怎样分的?在小组中交流交流。

各小组注意做好记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平行与垂直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单元  平行与垂直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平行与垂直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与垂直的概念,掌握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与垂直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平行线2. 认识垂直线3.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4. 画平行线和垂直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与垂直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学难点:画平行线和垂直线。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平行与垂直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认识平行线a.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平行线。

b. 讲解平行线的定义。

c. 强调平行线的性质。

(2)认识垂直线a.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垂直线。

b. 讲解垂直线的定义。

c. 强调垂直线的性质。

(3)画平行线和垂直线a. 讲解如何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平行线和垂直线。

b. 学生动手实践,画出一组平行线和垂直线。

3. 练习与巩固(1)完成教材练习题。

(2)小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行与垂直的性质。

五、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平行与垂直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平行与垂直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2. 在画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方法。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时间约为2课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画平行线和垂直线”。

画平行线和垂直线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难以掌握的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画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动手实践。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画平行线的方法1. 使用直尺和量角器(1)画一条直线,作为基准线。

(2)在基准线上任取一点,作为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容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教材第 60~63 页)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并能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检验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 2.能运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通过动手画一画,知道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画出平行线,正确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正确运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考查知识点:平行线;能力要求: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B类
画一个边长为 5 厘米的正方形。 (考查知识点:垂线、平行线的画法;能力要求:运用垂线、平行线的画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2)√ (3)✕
B类
略 教材习题
教材第 60 页“做一做” 1.略 2.略 教材第 61 页“练习十” 1.略 2. (1)互相平行。 (2)互相平行。 3.略 4. (1)画三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2)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三 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获体会。
四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 (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 ) (3)直线 A 是平行线,直线 B 是平行线,直线 A 和直线 B 互相平行。 ( )
1.平行线画法。 师:你们有没有办法把平行线画得更开些?不受格子线或直尺宽度的限制呢? 生:先画一条直线,用直尺的一条边贴住这条直线再往下移,想画多少距离就可以画多少 距离。
师:谁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生:(边演示边讲解)这样画,要是直尺移歪掉就不平行了。 师:(用三角尺演示)这样画,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受限制了,可是尺子移起来容易移歪, 画出来的两条直线就不能保证一定平行。那怎么办呢? 学生面面相觑,一下子想不出好的方法来。 师:在黑板边上画一条直线,用三角尺的一条边贴住直线,另一条边靠住黑板的边往下移这, 样往下移会移歪吗?为什么? 生:不会,因为旁边有黑板边靠着,这样移就不会移歪。 师:那要画黑板中间的这条线的平行线,你能不能也给它找一个依靠呢? 生:用一把尺在旁边靠住。 师:你能来演示一下吗?(先用三角尺的一边贴住已知直线,把直尺递给学生) 学生演示把直尺靠在三角尺的另一条边。 师:这样行吗?(移动三角尺) 生:行的。 师:谁再来试试?(把三角尺和直尺都递给学生) 学生独立演示,教师通过提问适时纠正,强调把直尺靠在三角尺的另一条边,而不是靠在 三角尺的一个角上。 师:你们能在练习本上随意画一条直线,再画出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谁来说说我们是怎样画平行线的? 引导学生共同概括并板书: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2.教学例 4。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垂线、平行线的画法,那么,我们能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画长方形 呢?先观察长方形有什么特点,然后想该怎样画呢?(课件出示:长方形) 学生观察长方形,讨论画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们觉得该怎样画呢? 学生可能会说: 我发现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我们可以用画垂线的方法画出长方形。 我发现长方形对边互相平行,我们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长方形。 我发现长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所以我们可以用画垂线或平行线 的方法画出长方形。 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尝试画一个长 10 厘米、宽 8 厘米的长方形。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归纳小结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的步骤: (1)先画一条长 10 厘米的线段。 (2)再过线段的两个端点画线段的垂线段,长 8 厘米。 (3)把两条垂线段的另外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设计意图:直观演示平行线的画法,学生非常容易结合平行线的特征体会画法的合理 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再过线段的两个端点画线段的垂线段,长 8 厘米。 最后把两条垂线段的另外两个端点连接起来。
师:运用格子线画出来的平行线呢? 生:只能跟格子线一样宽。 师:对!这样画出来的平行线受到已有尺子和格子的限制,不能随意地拉开两条直线的距 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种更好的画平行线的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直尺和格子线画平行线的方法的局限,进而激发学生探 究对平行线画法的兴趣】
二 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教具学具
课件、直尺、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画垂线,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画平行线。你们觉得该用什么工具画 呢?
学生可能会说: 生 1:用尺子来画。 生 2:用格子来画。 师:同学们都能利用手中现有的工具来画出平行线,但是这样画出的平行线有局限,你们 知道局限在哪里吗? 生:用直尺画出来的平行线,两条线之间的距离只有直尺那么宽。
5.第一个小朋友画出的是平行线;第二个小朋友画出的也是平行线。 6.测量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的长度。 7.利用平行线的画法来画。 8.略
9.
10.
11.
12. 13. ∠1 和∠2 的度数相等。 14.略 15.略 板书设计
垂线、平行线的画法(二) 平行线的画法:一贴、二靠、三移、四画
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的步骤: 先画一条长 10 厘米的线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