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用药经验
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治疗痹证肿胀的用药经验
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治疗痹证肿胀的用药经验《内经》曰:“湿胜则肿”,说明湿为关节肿胀形成之主因。
凡见关节肿胀者定有湿邪,其肿势与湿邪之轻重则往往是相应的。
故治当祛湿消肿,如肿势不消,湿邪内停而生痰,粘着不去,致气血不畅,痰凝、血瘀胶结而附着于骨,则可导致关节畸形。
对此,临床有“伤科治肿,重在化瘀;痹证治肿,重在祛湿”。
而朱老则主张二法同时并用,俾使其相得益彰,提高疗效。
在肿胀早期,朱老常用二妙散加防己、泽泻、泽兰、土茯苓等。
中期则在祛湿方中用化痰软坚的半夏、南星、白芥子和消瘀剔邪的全蝎、水蛭、地鳖虫、乌梢蛇等。
此外,朱老还善用七叶莲,认为其长于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消肿止痛,并有壮筋骨之效。
后期则加刘寄奴、苏木、山慈姑等擅消骨肿之品。
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治疗痹证僵直拘挛的用药经验僵直、拘挛乃痹病晚期之象征,不仅疼痛加剧,而且功能严重障碍,生活多不能自理。
对此,朱老称之为“顽痹”。
治疗上强调应着重整体调治,细辨其阴阳、气血、虚实、寒热之偏颇,而施以相应之方药。
凡毒热之邪与痰浊、瘀血混杂胶结致关节红肿僵直,难以屈伸,久久不已者,朱老常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加用豁痰破瘀、虫蚁搜剔之品,如山羊角、地龙、蜂房、蜣螂虫、水蛭、山慈姑等,以清热止痛,缓解僵挛。
肢节拘挛较甚者,加蕲蛇、山甲、僵蚕等品。
属风湿痹痛而关节拘挛者,加重宽筋藤用量至30~45g。
偏寒湿者,重用川乌、草乌、桂枝、附子、鹿角片等。
此外,朱老还认为青风藤、海风藤善于通行经络,疏利关节,有舒筋通络之功,与鸡血藤、忍冬藤等同用,不仅养血通络,且能舒挛缓痛,亦为临床治疗僵直拘挛的常用良药。
伴见肌肉萎缩者,重用生黄芪、生白术、熟地黄、蜂房、石楠藤,并用蕲蛇粉(每次3g,每日2次)。
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治疗痹证疼痛的用药经验疼痛是痹证的主要症状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风痛、寒痛、湿痛、热痛、瘀痛等。
此五者各有侧重,但往往证型混杂,难以截然分开。
1 风痛其疼痛呈游走性,走注无定所。
朱良春用药经验概要四
朱良春用药经验概要四61、白薇轻清虚火、透泄血热自薇味苦成,性寒,人肺、胃、肾经。
其有清虚火、除血热等多种作用,为治疗阴虚内热,肺热咯血,大出血后虚烦血厥.热淋、血淋之要药,并可治风温灼热多眠、温疟等。
最早用白薇的方剂见于《金匮要略》,该书“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之“竹皮大丸”(生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有“安中益气”之功,方中即用此药。
尤在泾对此方颇有中肯的分析:“乳子之时,气虚火胜,内乱而上逆也。
竹茹、石膏甘寒清胃;桂枝、甘草辛甘化气;白薇性寒人阳明,治狂惑邪气,故日安中益气。
”此方殆用白薇治疗血虚烦乱,以其能利阴气,清血热也。
后世“白薇汤”,擅治妇人“郁冒血厥”,方由白薇、当归、人参、甘草组成,其用白薇至为精当,盖血虚则阳热上冒,阴阳之气不相顺接,所以致职。
方中人参益气,当归养血,以补不足,尤堪咸寒之白薇,清热安中而抑阳亢,斯郁冒可除,血厥可愈。
自薇不仅可用于杂病,亦可用治热病,盖以其在清热中寓有透解之意。
《通俗伤寒论》之“加减葳蕤汤”(玉竹、生葱白、桔梗、白薇、豆豉、薄荷、炙甘草、红枣),为治疗素体阴虚,感受外邪,而致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赤、脉数之良方,方用玉竹、炙草、红枣滋养营阴,以益汗源;葱、豉、薄荷达表透邪;白薇轻清凉解,确属轻灵有效。
白薇能入血分,按照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之层次,用药或表或清之次第,凡病在卫气阶段,似不宜早用。
经验所及,用白薇的着眼点有:①肺热较重。
白薇能清肺金,凡以肺热咳嗽(特别是久咳)或咳嗽痰中带血为主症者可以用之。
②热病后余热未清可以用之。
③阴虚外感证早期亦可用,但必与养阴、透解之药同用。
《别录》载白薇“疗伤中淋露”,《本草经疏》释日:“《别录》疗伤中淋露者,女子荣气不足则血热,血热则伤中,淋露之候显矣。
除热益阴,则血自凉,荣气调和而前症自瘳矣。
”此药能人冲任,以清血海伏热,故对月经先期及漏下等症,凡属胞宫伏热者,均可酌用,近代名医程门雪先生治不明原因之发热,用白薇与鹿角相伍;配伍巧妙。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胃肠疾病的9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胃肠疾病的9个经验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白术,云苓,柴胡,佛手片,乌贼骨(或煅瓦楞子),甘草。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云苓,淮山药,石斛,小环钗,麦芽,丹参,鳖甲(先煎),甘草,田七末(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川连,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威灵仙,桔梗,枳壳。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白术,云苓,甘草,白芍,台乌,威灵仙。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川连,柴胡,白芍,枳壳,甘草,太子参,白术,云苓。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六、治泄泻方〔组成〕新鲜番石榴叶〔功效〕消炎止泻。
〔主治〕肠炎泄泻,细菌性痢疾。
七、治肠套叠方〔组成〕旋覆花,代赭石(先煎),党参,炙甘草,生姜,大枣,法夏。
〔功效〕降逆理肠,调畅气机。
〔主治〕小儿肠套叠。
八、治急性阑尾炎方〔组成〕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冬瓜仁,桃仁,丹皮,皂角刺,芒硝(冲服)。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药物组成中去芒硝)。
〔外敷法〕三黄散外敷。
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
九、治慢性阑尾炎方〔组成〕生大黄,丹皮,冬瓜仁,桃仁,芒硝。
〔功效〕清热泻下。
〔主治〕慢性阑尾炎。
〔加减法〕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地丁、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六)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六)文源《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96、生川、草乌治痹川、草乌辛热,有毒,功擅搜风定痛,二者尤以生草乌力锐效捷。
《神农本草经》谓其“除寒湿痹”;《别录》谓其主“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药性论》说乌头“其气锋锐,通经络。
利关节,寻蹊达径而直达病所”;《本草述》亦谓“寒湿之所结聚,顽痰死血,非是不可以开道路,令流气破积之药得以奏绩”。
朱老对于风寒湿痹,常用川、草乌配桂枝、细辛、独活、仙灵脾之类。
他认为川乌温经定痛之力量较强,寒邪重者用生川乌,寒邪较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
对于寒湿痹重证,则取生川、草乌同用之,盖草乌开痹止痛之功较川乌尤著也。
痹痛之难忍者,朱老推崇许叔微之“麝香丸”(生川乌、全蝎、黑豆、地龙、麝香),如法制用,多在数日以内迅收痛止肿消之效,慢性顽固性痹痛,坚持服用,亦有一定效果,方中生川乌亦可改用生草乌。
川、草乌均有毒,尤其是用生者为丸内服,是否有中毒之虞?朱老认为,许氏方中生川乌用量很小,不会中毒,经多年使用观察,尚未见有中毒者。
不过一定不要过量。
如改用制川乌,则镇痛之作用大为减弱。
朱老还指出:许氏用生川、草乌之方,还有川乌粥,即以生川乌(去皮尖)研末,同香熟白米作粥半碗,文火熬熟,再下姜汁与蜜,搅匀服之,治风寒湿痹,麻木不仁,痛重不举;又有黑龙丸,用生草乌配五灵脂,治一切瘫痪风,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至于川、草乌的用量,朱老认为,由于地有南北,时有寒暑,人有强弱,故其用量,一般从小剂量(3~5克)开始,逐步加至10~15克为宜。
在配伍上,川、草乌与甘草、蜂蜜、防风等同用,既不妨碍其镇痛的作用,又有解毒之功。
在用法上.生川、草乌均需文火先煎40分钟,再下余药,以策安全。
陈××,男,56岁,工人。
1974年9月4日初诊。
周身关节疼痛已历四年余,在他院诊为风湿性关节炎。
平素畏寒怯冷,疼痛游走不定,每遇寒冷则疼痛加剧。
两腿可见红斑结节,血沉70毫米/小时,抗“O”正常,舌苔薄腻,舌质偏淡,脉细。
朱良春用药经验
朱良春用药经验1、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四大主药:人参、大黄、附子、石膏(药中四维)全真一气汤:人参、附子、麦冬、熟地、怀牛膝(冯氏锦囊)热病用附子:舌淡润嫩胖,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面色苍白;汗出,四肢欠温;小便色清。
泌尿系结石,方中稍佐附子3-5克,有增强排石之功诸多慢性炎症,如慢性阑尾炎、肾炎、盆腔炎、支气管炎2、苦参性苦寒沉降,调心律,抗菌止痢急性菌痢,症见痢下赤白、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温热壅滞,苦参香连丸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搏、延缓房性传导以及自律性等作用;心律不齐用量大,约15-20克用于湿疹,配赤芍、丹皮、紫草、黄柏、土茯苓、蝉衣、白鲜皮、徐长卿、甘草;渗出物多,甚至黄水淋漓,加苍术、苡仁;食鱼虾海鲜而发者加苏叶、芦根;无渗出物,干燥者加生地用于外阴湿痒,配黄柏、紫草、白芷、蛇床子、威灵仙、白矾、花椒、防风、生艾叶、雄黄作浸洗剂,日一次,10分钟用于梦遗,湿热相火,上扰心君,心君不宁,下扰精室,精关难固用于乳糜尿,初起配煅白螺丝壳、牡蛎、半夏、葛根、柴胡、黄柏(孙一奎-赤水玄珠医案-端本丸病久脾肾两亏,配芡实、金樱子、石菖蒲、萆薢、益智仁、山药、熟地、山萸肉3、白芥子利气豁痰、搜剔内外本草经疏: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朱老指出:白芥子含有脂肪油、白芥子苷、杏仁酶等成分,除作为祛痰平喘咳之剂(三子养亲汤)外,对机体组织中不正常的渗出物之吸收,尤有殊功控涎丹(子龙丸):白芥子、甘遂、大戟治疗慢性淋巴腺炎、湿性胸膜炎、胸水、腹水、气管炎或肺炎痰涎壅盛者,以及瘰疠、流注等;结节病渗出性胸膜炎多为结核性,也有风湿性、红斑儿狼疮所致,中医与悬饮近似,用甘遂(去心制)、大戟(煮透去骨晒干)白芥子(炒)各等份,研极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3克,每日一次,服后当畅泻,隔半日仍不泻,加服一次,剧泻减量结节病,原因不明,非干酪性上皮样慢性肉芽病变,常用:配生半夏、紫背天葵、僵蚕、苡仁、海藻、昆布、夏枯草、生牡蛎、葎草等,夹瘀加赤芍、炮山甲、当归、地必虫、蜂房,夹气滞加青陈皮、姜黄,阴虚加麦冬、天冬、百合、功劳叶;肾阳虚加鹿角、仙灵脾、熟地、巴戟天;病程长须坚持。
朱良春用药经验
朱良春用药经验发表者:赵东奇1 老药新用苦参,性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燥湿,杀虫利尿。
朱先生在此基础上结合辩证治疗异位博动及快速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
乌药,理气解郁、散寒止痛。
朱先生认为乌药性温气雄,对于客寒冷痛,气滞血瘀,胸腹胀满或四肢胀满或肾经虚寒,小便滑数者最为合拍。
所以治疗肾、膀胱结石之虚寒证型用乌药3O克,金钱草9O 克。
更为特殊的是朱先生用乌药治疗涕多稀水、咽际清诞,取其温阳固摄之功。
油松节,祛风通络、疏利关节。
朱先生长期研索,发现本品有补虚固本之长,对诸般虚劳有恢复之功。
对于体气虚弱,易于感冒者及老年患者每日油松节3O克,大枣7枚煎服一个月提高免疫力。
对于久嗽,痰涎稀薄,舌质不红者,也可加本品20-30克增强宁嗽止咳之功。
对于心脾两虚的失眠,在归脾汤中加入本品有安神之功效。
2 药对配伍黄芪配莪术治疗慢性胃炎、肝脾肿大及胰腺癌肿患者,朱先生认为,黄芪能补五脏之虚,莪术善于性气破瘀,莪术配黄芪有意其化淤之功,此配伍可使某些溃疡、炎症病灶消失,肝脾缩小。
僵蚕配蝉蜕治疗疮疡痈肿,除温热疫毒。
僵蚕祛风降火、解毒,蝉蜕辛凉散热、定惊解痉。
朱先生认为,二药为伍可拔邪外出、发散诸热之功。
3 药物剂量选择朱先生在临床过程中对药物剂量要求严格。
例如制附片可以用3~3O克,在治疗泌尿系统结石时用3~5克,而在治疗湿痹及心脏等寒邪侵袭时,可用到15~30克,在药典上本药只能用到3~15克。
土茯苓肝淡性平,除湿利关节,治疗湿热蕴结、浊邪致清窍不利之头痛,用量每日60~120克。
柴胡能升能降,3~1O克有升提之功,20~30克有通便之效。
4 治法朱先生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一些规律也穿插在本书中。
例如顽固性失眠屡用养阴镇静之品无效时,朱先生恒用温补震慑之法。
又如水肿,临床对于通行利水剂无效时,采取活血化淤之法。
5 自制方朱先生在临床试验中,总结了行之有效、配伍精当的方剂。
例如仙橘汤治疗慢性痢疾及结肠炎;益气化瘀补肾汤治疗慢性肾炎;降脂减肥汤治疗脂肪肝、单纯性肥胖等。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001]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前言朱良春先生,1925年出生,是中国著名中医学家和草药专家。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他积累了丰富的用药经验,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总结朱良春先生的用药经验,介绍他在治疗常见病症时的药方和用药原则。
一、感冒类疾病朱良春先生认为,感冒是一种常见但并不简单的疾病。
他强调了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用药方案。
下面是他常用的一些药方:1.方剂一:清热解毒汤•用药原则:用于感冒初期,体温较高,伴有发热、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
•药方:麻黄10克,生石膏15克,杏仁10克,苦杏仁10克,桔梗10克,连翘10克,薄荷5克,甘草6克。
2.方剂二:升阳清寒汤•用药原则:用于感冒后期,体温下降,出现鼻塞、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药方:细辛6克,独活寄生15克,苍术10克,白芷10克,荆芥穗10克,肉桂10克,五味子10克,干姜10克。
二、消化系统疾病朱良春先生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时注重调理脾胃,并倡导饮食调理配合用药。
下面是他的一些用药经验:1.方剂一:理中汤•用药原则: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药方:陈皮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
2.方剂二:养胃安中汤•用药原则:用于儿童脾胃虚弱、容易拉肚子的情况。
•药方:白术10克,熟地15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甘草6克。
三、皮肤疾病朱良春先生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也有许多独到的经验。
他认为,皮肤问题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综合治疗很重要。
下面是他常用的一些药方:1.方剂一:逍遥散•用药原则:用于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
•药方:篇蟹壳15克,百合12克,秦艽10克,薏苡仁10克,防风10克。
2.方剂二:归脾汤•用药原则:用于湿疹、皮炎等症状。
•药方:白术10克,茯苓10克,薏苡仁10克,白芍10克,炒鳖甲10克,赤芍10克,甘草6克。
结语朱良春先生凭借其丰富的用药经验和中医理论知识,治愈了无数患者。
朱良春用药经验
朱良春用药经验朱良春国医大师,出自孟河医派,临床善用虫类药及治疗痹证,提倡辩病与辩证结合,其学生将其用药经验总结为《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出版,以下乃从本书总结摘录的一些临床常用经验,更多内容推荐详细阅读此书。
降脂减肥汤,治疗高血脂、单纯性肥胖、脂肪肝,组成:苍术、黄芪、泽泻、淫羊藿、薏苡仁、冬瓜皮、干荷叶、草决明、丹参、半夏、山楂、枳壳。
桑寄生30克为主药治疗高血压,如是阴虚阳亢、肝风内动者配合钩藤、代赭石、夏枯草、牛膝、地龙、豨莶草、野菊花、山楂、黄芩、臭梧桐、决明子;如果是肝肾两亏者常配合淫羊藿、杜仲、首乌、黄柏、生地黄、枸杞子。
前列腺肥大导致的小便频短不畅,老年人多为肾气不足、气虚瘀阻,常用:刘寄奴、黄芪、熟地、山药、山萸肉、琥珀、沉香、王不留行等。
妇女低热,伴有腰膝肢楚、头晕神疲、月经不调,带下频,多属肾虚,以白薇与生地、巴戟天同用,随症加减;如是更年期,从调理冲任着手,以白薇、白芍、牡蛎、仙灵脾、女贞子、知母、黄柏等组方。
顽固性瘙痒,多采用养营活血清风之品,常用四物汤,重用生地黄30克,配合益母草、紫草、红花、白鲜皮、白蒺藜、徐长卿等。
胃安散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久病气虚夹瘀,有止痛消胀、愈溃开胃作用,组成:莪术、红参、黄芪、山药、蒲公英、枸杞子、鸡内金、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炮山甲、玉蝴蝶、凤凰衣。
消核汤治疗乳腺增生,疏肝解郁、化痰软坚、调协冲任,组成:僵蚕、露蜂房、当归、赤芍、香附、橘核、陈皮、甘草。
仙桔汤治疗慢性痢疾、慢性肠炎,组成:仙鹤草、桔梗、乌梅炭、木香、甘草、白槿花、炒白术、炒槟榔。
胆绞痛,常以金铃子散加减,如由胆结石引发,则加用金钱草、鸡内金、芒硝、海金沙等,如是炎症则配伍柴胡、黄芩、茵陈、赤白芍、蒲公英、鱼腥草、生大黄等。
清淋合剂治疗泌尿系感染,组成:生地榆、生槐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木槿花、滑石。
参蛤散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组成:蛤蚧、人参、桃仁、杏仁、桑白皮、贝母、甘草。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读书笔记1. 附子热病耗伤心力,投以附子强心朱老用附子之标准:1)舌淡润胖嫩2)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3)面色苍白4)汗出,四肢欠温5)小便色清如果有以上情况出现,同时兼见有高热神昏、烦躁脉数、等症状亦当用附子附子强心作用的有效成分为去甲基乌头碱,有改善外周及冠脉血液循环、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泌尿系结石方中少佐附子3~5g有增强排石的作用风寒湿痹用附子者多,但风湿热痹亦有用附子者,此时常配伍苍白术、黄柏、蚕砂、忍冬藤、萆薢、薏苡仁,一方面是因为湿邪的存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湿热蕴结,阳气被遏,故当借附子之辛热通阳,但风寒湿痹须大剂量(15~30g)而风湿热痹仅需小剂量即可(3~6g),这一点和江尔逊老先生于三仁汤中加附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地黄饮子里面加少量附子就有点少火生气的意思)2.苦参退热降泄,荡涤湿火,功效与黄连龙胆相近但“其苦愈甚,其燥尤烈”。
1)用于痢疾、伤寒治疗下痢赤白、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等由湿热壅滞所导致的痢疾可用苦参与木香或黄连相配伍2)用于心律失常炙甘草汤+苦参(此时苦参量应大15~20g,其余情况6~9g为宜)3)用于湿疹常以苦参配白鲜皮、徐长卿、紫草、丹皮、蝉衣、黄柏、赤芍、土茯苓、甘草治疗急性与亚急性湿疹痒者加夜交藤渗出物偏多者加苍白术薏苡仁食鱼虾海鲜发作者加紫苏芦根干燥者加生地4)用于外阴湿痒朱老常以苦参配伍黄柏、紫草、白芷、蛇床子、威灵仙、白矾、花椒、防风、艾叶、雄黄做洗剂(每次10min )5)用于湿热所致的梦遗以及泌尿系感染6)用于乳糜尿脾肾不足,湿热下流孙一奎《赤水玄珠》端本丸:柴胡、黄柏、葛根、半夏、苦参、牡蛎、煅白螺丝壳3.白芥子辛温,味厚气锐,内逐寒痰水饮宽利胸膈,外走经络消痰结止痹痛除麻木对机体组织中不正常的渗出物的吸收有特殊功效1)用于渗出性胸膜炎有一点类似于悬饮张介宾:“白芥子消痰癖,除胀满极速。
朱良春治肾结石经验
朱良春治肾结石经验
朱良春治疗肾结石的经验是:
1. 饮食调理:朱良春在治疗肾结石过程中,遵循低盐、低嘌呤、低脂肪的饮食原则。
他推荐多饮水,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量,有助于促进肾脏排石。
2. 草药疗法:朱良春使用中草药治疗肾结石,其中包括秦艽、泽泻等具有利尿、排石作用的草药。
他认为中草药可以调理体内湿热,促进结石的溶解和排出。
3. 物理疗法:朱良春采用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清理肾脏内的淤积物。
4. 运动锻炼:朱良春主张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治疗肾结石很有帮助。
他认为加强腹肌和腰椎肌肉的锻炼,可以提高肾脏的排石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朱良春个人的治疗经验,具体的治疗方法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制定。
同时,在试图治疗肾结石时,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肾结石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不正确的治疗方法可能导致并发症或加重病情。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集(一)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用药经验集(一)1、附子温五脏之阳,要善用,不可滥用附子,是中药四大主药(人参、石膏、大黄、附子)之一,四大主药又称之为“药中四维”,可见其重要。
附子之功,在于温五脏之阳。
古今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氏。
仅以《伤寒论》六经病中用附子者而言,在太阳篇者有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加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附子泻心汤、芍药甘草附子汤;在太阴篇有理中汤(丸):在少阴篇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干姜附子汤、附子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真武汤、茯苓四逆汤;在厥阴篇有乌梅丸。
几近二十方之多,竟占全书112方的六分之一强。
在使用附子的处方中,最为重要的,乃在于其强心作用的四逆汤诸方,盖热病死于热者不多,而死于心力衰竭者众。
昔章次公先生独具慧眼地指出:“仲景是发明热病心力衰竭的第一人”,而抢救热病心衰,也就是“救逆”的首选药物,即为附子。
30年代,祝味菊先生以善用附子称誉于上海。
时人称为“祝附子”。
虽高热神昏,唇焦色蔽,息促脉数,仍力主用附子,就是抓住了热病耗伤心力这个要害,使许多重笃病人转危为安。
章先生曾在陈苏生氏编《伤寒质难》一书的序中说,他非常佩服祝味菊用药的“心狠手辣”。
章先生亦善用附子者,他对热病中、后期,邪势方衰而体力不支,有厥脱之危者,赏用《冯氏锦囊》之全真一气汤,此方人参、附子与地黄、麦冬同用,强心救逆,养阴益气,在热病治疗中可谓别开生面。
但是,祝、章两先生这样的经验和见解,却是空谷足音,庸浅者且毁滂之,直至近三十年,始重现辉煌。
以四逆汤(及其改进剂型)治疗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广泛用于内科临床,其强心升压,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非常突出。
朱老指出:热病用附子,要见微知著,如果出现四肢厥冷、冷汗大出、脉微欲绝、口鼻气冷而后用之,即置患者于姜附桶中,亦往往不救。
他曾提出以下标准:舌淡润嫩胖,口渴不欲饮,或但饮热汤;面色苍白;汗出,四肢欠温;小便色清。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方朱良春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经验方朱良春验方1、乌发丸:生首乌150克黑芝麻l5克霜桑叶30克桑椹30克旱莲草30克女贞子15克生地30克金银花30克菟丝子30克杜仲30克金樱子15克豨莶草30克侧柏叶30克黄精30克怀牛膝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西洋参30克代赭石30克做蜜丸每丸9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一疗程。
【验证病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
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
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
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
余告之,短期恐难长发需常期服药,患者说只要能治好,服多长时间都可以。
我看其信心较大,许其给予治疗。
将乌发丸改汤服用三个月,再诊,全头已长出黄色绒毛发,其间因头皮痒甚略为调整了几味药,大体未变。
随后改汤为丸又服用四个多月,头发已长全而且乌黑茂密,后专程赴西安感谢。
此例是我治脱发最严重一例,而且时间长达七个月之久,耗时可谓长也,如不是患者能坚持又怎能大功告成。
吾自临证以来用此丸治疗脱发(包括斑秃白发)无数,一般三个月,几乎未有不效者。
后学者不可小视此方。
2、主治阴囊潮湿:生牡蛎30克枯矾60克黄丹30克研粉外用。
将阴囊温水洗净,擦干用粉,擦揉2-3遍。
【验证病案】:2008年3月8日西电公司一退休高工白某找到我拿出一张药方,说吃了十几付了,治疗阴囊潮湿效果一点不明显,没啥作用,阴囊还是水渍渍,很是懊恼不爽,并说此是省上某名老中医的方子,问我有什么办法。
我看了方子说这是二妙散加减,方子用得不错。
但是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我有一方保你药到病除,隨后写下上方并帮其加工好,交待清楚便用方法。
该工看如此简单之方而且价格不到2元,很不在意。
曰:这能治病?我说试试看嘛!又不费事,常言:单方气死名医。
一句戏言,三天后该工找到我,一进门就冲我一说你真神了!你那药真管用,两次后阴囊潮湿就干了。
朱良春用药经验
路路通行氣活血、利水消腫路路通為楓香樹之球形果實,以其多孔穴如蜂巢狀,故又名“九空子”。
朱老認為:路路通才薄不堪重用。
也就是說,不能用它去獨擋一面,但如能知其所長,用作輔佐,亦自有其功效在焉。
路路通之作用在于通利,故無論滯氣、瘀血、停痰、積水,均可用之以為開路先鋒。
氣滯胃痛,証見脘腹脹悶、走竄作痛、噯氣、大便不爽,舌黯,脈弦澀,常用辛香行氣法,藥如香附、木香、積殼、擯榔、台烏藥、青陳皮、川楝子之類,加入路路通,則其效更捷﹔滯氣竄入經絡,周身痺痛,或在四肢,或在腰背,走竄不定,其人郁郁不樂,噯氣頻頻,常法用羌獨活、桑枝、秦艽、防風、細辛、川穹、赤芍、姜黃、海桐皮、威靈仙之類,有效者,有效不顯者。
加人路路通,其效立見。
產后乳汁不通,虛者,當補益氣血﹔實証,則宜通利,實証必見乳房脹痛,乳汁涓滴難下,此際用路路通,其效不在王不留行、穿山甲、木通之下。
婦女痛經,多見氣滯瘀血之証,常用當歸、川芎、赤芍、柴胡、香附、澤蘭、益母草之類,路路通既能行氣,又能活血,以之加盟,頗為合拍。
水腫亦可用路路通,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說它“能搜逐伏水”,水伏之處,必有瘀血、滯氣,此物兼有行氣、活血、利尿之長,宜乎其效也。
然通利之物,不可重用、久用,庶兔耗氣傷陰,孕婦、虛人亦當慎用之。
[附]桑寄生降壓平肝,兼療胸痺桑寄生是桑樹上的寄生植物的帶葉莖枝,古人認為“桑為木之精”,桑寄生“得桑之余氣而生”(《本經逢原》)﹔詳其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勝”(《本草經疏》)。
但寄生對于桑樹有害,桑農見則剔除之,故“真者難得”,“如無,可以續斷代之”,著名的“三痺湯”即獨活寄生湯去桑寄生,加黃、續斷,便是例証。
近几十年國內養蠶區普遍推廣良種桑,樹矮,于細,枝多,葉大,欲得桑寄生更為不易矣。
是以目前市售桑寄生藥材,多為槲寄生,其中又有白果槲寄生,有色果(紅、黃)槲寄生之分,商品統稱“雜寄生”,處方名均作“桑寄生”。
桑寄生為祛風濕、補肝腎良藥。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床经验及惯用经方15例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床经验及惯用经方15例朱良春(1917-),男,江苏省镇江市人。
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
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70余载。
国医大师朱良春临床经验及惯用经方15例朱良春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家,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对内科杂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研制了“益肾蠲痹丸”、“复肝丸”、“痛风冲剂”等中药新药,获部、省级科技奖。
主要学术著作有《虫类药的应用》、《章次公医案》、《医学微言》、《朱良春用药经验集》、《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朱良春》、《现代中医临床新选》(日文版,合著)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
曾先后应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国、马来西亚等国作学术演讲。
1.化痰定咳汤金荞麦2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蔓荆子、鱼腥草各20克,天竺子、天浆壳各10克,橘红、甘草各8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急慢性支气管炎,久治未愈,咳呛仍频,黏痰壅滞,咯唾不爽,舌苔薄腻,脉滑,属痰热阻肺者。
清水先泡后煎,每剂煎2次。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病例:单某,男,52岁。
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顷感外邪,又致引发,咳呛已10余日,服药未已,咳呛阵作,痰稠,咯痰不爽,口微干,舌苔薄黄,脉滑数。
予上方3剂,咳显减,痰亦爽,续服2剂而愈。
本方以金荞麦、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甘草清热解毒;天竺子、天浆壳、橘红化痰止咳,对痰热阻肺之咳喘疗效甚佳。
若热灼阴伤者,可加麦冬、沙参各10克;对寒邪束肺和阳虚痰饮之咳嗽无效。
2.参蛤定喘散红人参、紫河车、川贝母、麦冬、北沙参、钟乳石、炙款冬花各20克,蛤蚧1对,橘红10克,五味子15克。
学习和运用体会慢性、虚性之喘证、咳呛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脏性喘息及支气管哮喘久治不愈者。
上药研极细末。
每服3克,1日3次(或装胶囊,每服6粒)。
病例:陈某,男,67岁。
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经常发作,近年来逐渐加剧,咳呛气促动则尤甚,入暮足肿,舌苔薄腻,舌质稍紫,脉细滑。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肿瘤经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肿瘤经验方1、抗癌单刃剑方组成:仙鹤草50~90g,白毛藤30g,龙葵25g,槟榔片15g,制半夏10g,甘草5g。
用法:仙鹤草要单独煎煮,煎取汁备用;其他药物一同煎取汁,和仙鹤草煎汁混合,一次顿服,每日1次即可。
若饮药有困难,可分次服,一日内饮完。
功效:解毒抗癌,镇静镇痛。
主治:胃癌、食管癌、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癌症。
2、藻蛭散组成:海藻30g,水蛭8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6g,每日2次,黄酒冲服(或温水亦可)。
功效:软坚散结,破血消癥。
主治:食管癌。
用于痰瘀互结而吞咽困难,苔腻,舌质紫,边有瘀斑,脉细涩或细滑者为宜。
注意事项:服药4~5日后如自觉咽部松适,咽物困难逐渐减轻,可以继续服用。
如无效,即改用它法。
如合并溃疡而吐出胃液中夹有血液者,即需慎用,或加参三七粉为妥。
其他为肝郁气滞、热毒伤阴及气阴两虚者,均不宜用。
3、通膈利咽散组成:水蛭10g,炙全蝎、蜈蚣各20g,僵蚕、蜂房各30g。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4g,一日3次。
功效:消坚破结,解毒化瘀。
主治:中晚期食管癌。
4、利膈散组成:守宫、全蝎、蜂房、僵蚕、煅赭石各30g。
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服4g,一日3次。
功效:抗癌消瘤,软坚破结,降气利膈。
主治:晚期食管癌。
有宽膈、消瘤、降逆之功,能缓解梗阻,改善吞咽困难,延长存活期,使部分食管狭窄减轻或癌灶消失。
5、胃癌散组成:蜣螂虫、硇砂、硼砂、火硝、土鳖虫各30g,蜈蚣、守宫各30条,梅花、冰片各15g。
用法:共研极细末,每服1.5g,一日3次。
功效:理气止痛,攻毒制癌,破血祛瘀。
主治:胃癌。
注意事项: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体虚甚者,亦勿用。
6、消癌丸组成:僵蚕120g,蜈蚣、炮穿山甲各48g,制马钱子24g,硫黄9g。
用法:将马钱子浸润去皮,切片,麻油炸黄,沙土炒去油。
诸药共研极细末,以炼蜜为丸如桂圆核大,每日服1粒。
服用10日后痛减而呕止。
连服2~3个月,可控制病情。
功效:消瘀止痛,解毒抗癌。
国医大师朱良春杂病经验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杂病经验方1带状疱疹:朱氏创立蕲冰散:以蕲蛇30g ,冰片3g ,研细末,用麻油或菜油调糊状,涂敷患处,日3 次,一般2 日~4 日可愈将蛇退研细末,用橄榄油调成40 %油膏,以小毛笔或棉签蘸油膏涂布患处,一日2 次~3 次,或以纱布包扎。
常以全蝎粉1g~3g(视病情而定) 一日两次早晚分服,服用3 日~5 日,毒解络通,痛止病愈。
2.荨麻疹方:朱氏二效方:僵蚕60g ,蛇退30g ,生黄120g ,广姜黄45g。
研细末,每服6g ,以白糖水送下,服后得微汗即愈。
取蕲蛇为主药( 或用乌梢蛇15g~20g) ,加僵蚕宣散风热,解毒镇痉;取蝉衣轻浮达表,凉散风热;加炒荆芥、赤芍祛风凉营;佐以白藓皮、地肤子、徐长卿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加乌梅抗过敏。
诸药相配,共奏祛风清热、凉营止痒之功,临床屡用效佳。
加减法:患者胃肠湿热或热象重者,加入生大黄以清泄之,可以缩短疗程;风寒型当参麻黄、桂枝、浮萍以温散之;妇女月经不调加当归、川芎、仙灵脾以调冲任;气血虚加益气养血之品,如地黄、芍药、丹参、黄芪等。
若久发营虚,风热相搏,郁结不散,则痒疹此起彼伏,令人奇痒难忍,甚或心烦不寐。
此时当宗“久病虚”、“久病多瘀”之旨,以营虚为本,以瘀热不散、风气不去为标,采用养营、活血、清风之品方可奏效。
朱师恒以四物汤为主方(重用生地至30g) ,伍入益母草、紫草、红花、白藓皮、白蒺藜、徐长卿等。
朱师外洗方:徐长卿30g ,白藓皮30g ,苍耳子30g ,蛇床子30g。
水煎成后,俟温时薰洗之,止痒效果较为明显。
3.湿疹方:朱师常以苦参配白藓皮、徐长卿、紫草、丹皮、蝉衣、黄柏、赤芍、土茯苓、甘草治疗急性、亚急性湿疹,痒者加夜交藤;渗出物多,甚至黄水淋漓者,加苍白术、苡仁;脾运不健,加山楂、枳壳、槟榔;食鱼虾海鲜而发作者,加苏叶、芦根;无渗出物干燥者加生地。
此外,朱师还偿以苦参单味外用,渗出物多者,可以干粉撒布,或配伍白藓皮、马齿苋、徐长卿、蛇床子、荆芥、防风等水煎外洗,或将煎出液冷却后以棉纱布浸药液外敷患处,待干即换,效果不错。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肾病用药经验
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肾病用药经验肾病用药经验(1)国医大师朱良春临证精华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肾病,用药多有独到经验。
笔者分3次简介如下。
附子朱良春认为:“附子温五脏之阳,善用益之,滥用误之。
”附子温肾阳,既用于肾阳虚惫,不能化气行水,尿少所致之水肿(如人参汤、真武汤);又用于虚劳,夜尿频多,腰痛神疲之证(如金匾肾气丸)。
此外,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中稍佐附子3~5克,有增强排石之功。
且临床应用时先从小剂量(3~6克)开始,再逐步加大剂量,一般以30克为度;取效后不必再加大剂量,亦可同样采取递减的方式,慢慢减下来。
一定剂量范围内“量”、“效”成正比。
朱良春常用制附子,如需生用者必须先煎半小时,煎时加生姜3~5片,或再加入蜂蜜1匙同煎更好,以口尝不麻为度。
桑螵蛸朱良春认为桑螵蛸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之功,是补肾助阳、固精止遗、缩尿束带的常用药。
《本经》谓其主治“伤中,疝瘕,阴痿,益精生子。
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别录》补充说:“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
”适用于肾阳不足而致之遗尿、溲频、虚性带下及遗精、早泄、阳痿等症。
《本经》中“通五淋,利小便水道”,则系指肾气不充而致者,肾阳得振,气化则能出矣;故既能缩尿,又能通淋利水。
若治遗尿:他常取本品配合缩泉丸(乌药、益智仁、山药),有较佳之疗效。
成人因肾阳亏虚,下元失固而致之遗尿失禁者,亦可配合仙灵脾、覆盆子、金樱子、露蜂房、益智仁等应用。
若治阳痿:肾阳亏虚而致之阳痿,可取本品配合温阳益肾、振痿固摄之品如熟地黄、仙灵脾、枸杞子、巴戟天、肉苁蓉、露蜂房等。
对于遗精、虚劳盗汗:二者均需由阳虚而引起者始能用之;如系肾阴不充者,又当滋肾养阴,不可予此温肾助阳之剂也。
《外台秘要》用桑螵蛸、白龙骨等分,研极细末,每服6克,1日2次,甚为合拍。
如是肾虚腰痛:本品有温肾助阳之功,故肾虚腰痛,配合补肾壮腰之品如熟地黄、补骨脂、肉苁蓉、露蜂房、鹿角霜、紫河车等,疗效较佳。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祖传几代的特效秘方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祖传几代的特效秘方祖传药酒方,屡试屡效龟板30克,当归40克,熟地20克,五味子15克,枸杞15克,羌活15克,肉桂10克,生地15克,党参15克,黄芪30克,陈皮15克,川芎15克,麦冬12克,茯神15克,白术15克,山萸肉15克,防风15克共一包,泡酒5斤,用玻璃或瓷器泡7天,每顿一盅,按酒量应用,一天3次。
对椎间盘突出,腰椎增生,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临床治愈很多人。
药品方便,价格不贵,但要坚持服用,半个月见效。
祖传治肩周炎秘方把祖传几代的治肩周炎的方子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是祖上几代的方子治好病人无数。
当归30g,川芎30g,白芍40g,熟地20g,姜黄15g,申筋草12g,清风藤20g,土鳖虫12g,徐长卿15g,细辛15g,地龙12g.路路通10g通草3g甘草3g.绝对没保留!水煎服两天一剂虎茄狗骨酒治疗风湿性关节《基层医刊》1982年第02期'风温性关节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且常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以致关节变形使患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
几年来我们在实践中,曾自制虎茄狗骨酒,治疗各种类型的风湿性关节炎,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药物组成:深受病者欢迎。
虎杖根l,000克,现介绍如下:白茄根5000克,狗骨500克,60。
白酒5公斤,红花计适量。
制法:虎杖根和白茄根均须洗净切片,狗骨洗净后置文火上烘烤至黄趁热打碎拌入红花汁适量。
微信搜索行之健康公众号关注更多秘验方将上各药投入白酒内,密封缸口浸泡15天后启用。
为了服用方便和提高疗效,可以较大量的浸制,分装500毫升一瓶,密封备用。
用法:成人每次服25一30毫升,分早晚服用,亦可在进餐时服,儿童酌减。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治疗观察44例(风湿性关节炎3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疗程二个月以上。
肩周炎发作两年余中药治愈方李某,女,40岁,自诉右侧肩臂痛反复发作两年余。
活动受限,自觉局部皮肤发凉,天冷时加重。
朱良春用药经验概要三
朱良春用药经验概要三40、白槿花泄下焦瘀浊擅治赤白痢,配白头翁、秦皮、苦参、白芍、山楂、蛇莓慢性泄泻,仙桔汤,仙鹤草、桔梗、白术、山药、白芍、白槿花急性泌尿系感染,配生地榆、生槐角、生地、蛇舌草肾盂肾炎,滋阴泄湿热,知柏地黄丸配白槿花、生地榆、生槐角、血余炭;病久,阴损及阳,仙灵脾、仙茅、生熟地、山药培补肾阴阳,白槿花、蛇舌草、茜草根、乌贼骨泄化下焦瘀浊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蛋白尿,多系脾肾亏虚,不能固摄精微。
白槿花与龙葵,滑利,可去着,能祛肾间湿热,排泄瘀浊毒素,邪去正自安也41、黄芪配莪术治慢性胃疾,消癥瘕积聚妇科,理冲汤,黄芪、党参配三棱、莪术黄芪20-30、莪术6-10,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肝脾肿大及肝或胰癌肿。
黄芪、党参、太子参,莪术15、当归、桃仁、红花、地必虫,解毒消癥配参三七、虎杖、蛇舌草、蜈蚣42、僵蚕配蝉衣疗疮疡痈肿,除温热疫毒僵蚕散风降火,化痰软坚,解毒疗疮;蝉衣擅解外感风热,并有定惊解痉,温病初起要药,血病圣药抗病毒,配银花、连翘、豆豉、苍耳子、羌活配芩、连、石膏、银花治病毒性腮腺炎;配露蜂房、希莶草乙肝表抗转阴43、土茯苓治头痛、疗痛风入肝、胃两经,解毒、除湿利关节治疗湿浊上蒙清窍所致头痛,60-120克,配祛风通络之痛风之要药,健胃、祛风湿,参用虫蚁搜剔、化痰消瘀之品、44、茅苍术升清气、除瘕囊脾胃,燥湿健脾、解郁辟秽胃下垂,每以20克泡茶饮,久服无伤阴之弊,助脾散精45、枸杞子治肝病齿衄、阴虚胃痛慢性肝病见牙齿出血,每日用30克煎汤代水,连服数天鼻出血、咯血、崩漏,精血内夺、肝不藏血胃阴不足或肝气横逆犯胃之胃痛,用之有益46、露蜂房疗带下清稀、阳痿久咳祛风攻毒,益肾温阳治带下清稀如水,绵绵如注,用固涩药乏效,于辨证方中加入露蜂房,配鹿角霜、小茴香等通补奇经,若湿热带下又有肾阳不足者,亦可用治阳痿不举及遗尿,遗尿每用4克,日二次;蜘蜂丸(花蜘蛛30只、炙蜂房、紫河车、仙灵脾、淡苁蓉各60、熟地黄90,为丸,每服6克,早晚各一次(现花蜘蛛难觅,用锁阳90克代)慢性支气管炎,久咳不已,止咳化痰佳药(本草述,治积痰久咳),民间治咳定喘,亦温肺肾,纳肾气之功,每取蜂房末3克(小儿酌减),鸡蛋一枚(去壳),放锅内混和,不用油盐炒熟,于饭后一次服,每日1-2次,连服5-7天47、葎草的妙用清热解毒、利水通淋、退虚热,外用皮肤湿疹、蛇虫咬伤散结除蒸,配白薇、小剂桂枝汤;化瘀散结,治瘰疠,移治肺结核之低热,配沙参、麦冬、天冬、百合、功劳叶、黄精渗出性胸膜炎,30-60克通络止痛,热痹配虎杖、寒水石;久痹虚热配银柴胡、白薇、秦艽利水泄热,治热淋、肾炎(肾阴不足之本、湿热留连之标)48、小麦的佳效心之谷、善养心气,配甘草、大枣,可用于小儿夜啼、自汗盗汗、惊悸怔忡;神经官能症见头眩健忘、心悸怔忡、心神烦乱、夜寐不实、多梦纷纭;30-60克甘能缓急,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方中小麦缓急镇咳,后人用小麦治冲咳、痉咳汗为心液,浮小麦与玉米茎心;小麦之苖有治黄疸之功49、仙灵脾为燮理阴阳之妙品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温而不燥,20-30克,配熟地、仙茅、鹿衔草,起顽痹之大症;配丹参、合欢皮、炙甘草治阳虚之心悸怔忡;配高良姜、荔枝核治多年之胃寒痛;配紫石英治宫寒痛经、闭经、不孕;配黄荆子、五味子、茯苓治水寒射肺之咳喘;配吴萸、川芎治寒厥头痛50、葶苈子乃泻肺强心之佳药泻肺除饮,咳喘气阻、痰涎壅盛、舌苔腻,10-15克葶苈大枣泻肺汤治悬饮;己椒苈黄丸治饮留肠间章次公对痰饮咳喘者,取葶苈30、鹅管石40、肉桂10,共研细末,每服6克,日2次痰饮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渗出性胸膜炎、胃肠功能紊乱及幽门梗阻抗御心衰,心脾气虚配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肺络瘀阻,配丹参、苏木、花蕊石、桃仁、杏仁、炙甘草;阳虚较甚配附片、仙灵脾、鹿角片、炙甘草51、益母草应用举隅消风止痒,“瘾疹痒,可作浴汤”,入血行血,四物汤重用生地、配益母草、紫草、红花、白鲜皮、白蒺藜、徐长卿平肝降压,肝阳偏亢,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60、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自制益母降压汤(益母草60、杜仲12、桑寄生20、甘草5,夏枯草、生白芍各12、钩藤20、生牡蛎30,女贞子12、川石斛、生地15 利水消肿,30-45克,利尿用至60-120克效佳,活血利水,肝硬化腹水120克,急慢性肾炎(益母草90、泽兰、白槿花各15、生甘草5,风邪未罢、肺气不宣加生麻黄5,内热较甚加生大黄5、生黄柏10,气血虚弱加黄芪15、当归10虚中夹瘀,生黄芪30、益母草60,配茯苓、白术、当归、白芍,天仙藤、木瓜52、徐长卿配伍琐谈治登山呕吐、晕车晕船,有镇静作用理气镇痛,用于脘腹疼痛,风湿痹痛;清热解毒,治疗毒蛇咬伤;祛风止痒,用于风疹瘙痒不已徐长卿配白鲜皮祛风止痒,风疹块,风热搏于营分,久发不已,恒用和络消瘀之品;外治配白鲜皮、苍耳草、蛇床子各30煎熏洗婴儿湿疹多起于6个月后,配生地黄12、赤芍9、紫草5、枳壳5、白鲜皮、焦山楂各10配姜黄宣痹定痛,风湿加用虎杖、鹿衔草配乌梅治不服水土之泄泻,配补脾药53、太子参配合欢皮,功擅调畅心脉、益气和阴“萱草忘忧,合欢蠲忿”疗心气不足、肝郁不达的情志病,须注重心肝同治,特别是气机郁结、气阴两耗的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胸痹、心悸、眩晕、喘息、脏躁、不寐54、片姜黄配海桐皮,效专行气活血、通络定痛肩周炎,气血渐衰、肝肾渐亏,气血衰则关节失于濡养,肝肾亏则其所合之筋脉松懈,须补肝肾、培气血为主,用熟地、仙灵脾、当归、桂枝、鹿角胶、黄芪、白术;开痹常用防风、赤芍、羌活、威灵仙、红花、炒白芥子等祛风、活血、化痰姜黄,横行肢节,行气活血,蠲痹通络,是治疗肩臂痹痛之要药;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达病所,疗伤折,治百节拘挛、跌扑伤折;于大队养肝肾、培气血药中用之55、鲤鱼消水有殊功鲤鱼汤,白术、生姜、芍药、当归、茯苓,治妊娠肿大,胎间有水气;妊娠期羊水增多症,系真武汤化裁,服后不久即腹内鸣响,旋即小便增多,无副作用扶正、补土、消水、安胎56、石斛除痹奏佳效除痹、补虚许叔微,增损续断圆,荣卫涩少、寒湿从之痹滞、关节不利而痛,配川断、苡仁、丹皮、山药、桂心、茯苓、黄芪、山萸肉、麦冬、地黄、人参、防风、白术、鹿角胶痹证久延,肝肾阴伤,呈现筋脉拘挛作痛,或午后低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配首乌、白芍、地黄、鸡血藤滋养肝肾阴液,钩藤天麻、希莶草、秦艽、桑寄生、木瓜祛风通络,桃仁、红花活血定痛,石斛用量一般在15-30克57、石菖蒲功擅治痰入心涤痰,用于急性热病及杂病之痰蒙清窍犀角、连翘,川贝母,天竺黄、郁金、竹沥湿温证,痰浊蒙蔽心包,菖蒲郁金汤(鲜石菖蒲、郁金、炒山栀、连翘、菊花、滑石、竹叶、丹皮、年蒡子、竹沥、姜汁、玉枢丹) 痰热甚者,配黄芩、半夏、黄连、紫苏、厚朴、竹茹、枇杷叶、芦根有关神志方面疾病,孔圣枕中丹(龟板、龙骨、远志、菖蒲),定志小丸(人参、茯苓、菖蒲、远志),重庆堂随笔,石菖蒲舒心气,畅心脉、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祛痰秽之浊而卫宫城,宣心思之结而通神明冠心病,人参、枣仁、甘麦大枣汤、温胆汤加远志、菖蒲梅核气合半夏厚朴汤,慢性支气管炎服菖蒲后痰锐减58、紫石英效专温摄心、肝,降逆气、暖子宫、镇心安神,风引汤(紫石英、寒水石、石膏、滑石、白石脂、赤石脂、大黄、干姜、龙骨、桂枝、甘草、牡蛎)紫石英温润,通奇脉,温养奇经、镇逆安冲,治宫寒不孕配仙灵脾、鹿角霜、淡苁蓉、沙苑子胃痛之因冲气上逆者,多见于血虚夹寒者,见面色萎黄、脘嘈心悸、胃痛阵作,嗳气频仍,亦可见脐下动悸者,从肝气犯胃论治,往往不效,常用六君子汤,以山药易白术,加当归、紫石英、川楝子、小茴香、沉香,(白术升脾阳故也)擅降冲纳气,治喘逆,苏子、杏仁、旋复花下气豁痰,党参、山药、茯苓、甘草益气补脾,紫石英、补骨脂、五味子补肾纳气;肺肾两虚,应梦散(人参、核桃肉)加入紫石英、紫河车镇心安神,用于心悸怔忡,阳虚,桂枝甘草汤加黄芪、紫石英;阴阳两虚,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生地、枸杞子、炙甘草、柏子仁、紫石英崩漏,冲任不固,络伤血溢,震灵丹(禹余粮、赤石脂、紫石英、代赭石、乳香、没药、朱砂、五灵脂),紫石英、赤石脂、乌贼骨、丹参茜草、川断、杜仲59、阿魏消积破癥,内服外治咸宜大凡阿魏所治之病,为有形之积滞,虽其味甚劣,但不损胃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路通行氣活血、利水消腫路路通爲楓香樹之球形果實,以其多孔穴如蜂巢狀,故又名“九空子”。
朱老認爲:路路通才薄不堪重用。
也就是說,不能用它去獨擋一面,但如能知其所長,用作輔佐,亦自有其功效在焉。
路路通之作用在于通利,故無論滯氣、瘀血、停痰、積水,均可用之以爲開路先鋒。
氣滯胃痛,証見脘腹脹悶、走竄作痛、曖氣、大便不爽,舌黯,脈弦澀,常用辛香行氣法,藥如香附、木香、積殼、擯榔、台烏藥、青陳皮、川楝子之類,加入路路通,則其效更捷;滯氣竄入經絡,周身痺痛,或在四肢,或在腰背,走竄不定,其人郁郁不樂,曖氣頻頻,常法用羌獨活、桑枝、秦艽、防風、細辛、川穹、赤芍、姜黃、海桐皮、威靈仙之類,有效者,有效不顯者。
加人路路通,其效立見。
產后乳汁不通,虛者,當補益氣血;實証,則宜通利,實証必見乳房脹痛,乳汁涓滴難下,此際用路路通,其效不在王不留行、穿山甲、木通之下。
婦女痛經,多見氣滯瘀血之証,常用當歸、川芎、赤芍、柴胡、香附、澤蘭、益母草之類,路路通既能行氣,又能活血,以之加盟,頗爲合拍。
水腫亦可用路路通,趙學敏《本草綱目拾遺》說它“能搜逐伏水”,水伏之處,必有瘀血、滯氣,此物兼有行氣、活血、利尿之長,宜乎其效也。
然通利之物,不可重用、久用,庶兔耗氣傷陰,孕婦、虛人亦當慎用之。
[附]桑寄生降壓平肝,兼療胸痺桑寄生是桑樹上的寄生植物的帶葉莖枝,古人認為“桑為木之精”,桑寄生“得桑之余氣而生”(《本經逢原》);詳其主治,“一本于桑,抽其精英,故功用比桑尤勝”(《本草經疏》)。
但寄生對于桑樹有害,桑農見則剔除之,故“真者難得”,“如無,可以續斷代之”,著名的“三痺湯”即獨活寄生湯去桑寄生,加黃、續斷,便是例証。
近几十年國內養蠶區普遍推廣良種桑,樹矮,于細,枝多,葉大,欲得桑寄生更為不易矣。
是以目前市售桑寄生藥材,多爲槲寄生,其中又有白果槲寄生,有色果(紅、黃)槲寄生之分,商品統稱“雜寄生”,處方名均作“桑寄生”。
桑寄生爲祛風濕、補肝腎良藥。
朱老指出:其祛風濕的作用,略同于桑枝,但桑枝多用于四肢痺痛,桑寄生則多用于腰腿痛。
唯其性味平和,故常與獨活、當歸、赤芍、桂枝、細辛、牛膝、杜仲、秦艽、防風、蜂房、草等同用;濕盛加蒼白朮、苡米、萆、木瓜,寒盛加制川烏、制附片、生姜,血瘀加丹參、沒藥、紅花、地鳖虫。
其補肝腎的作用,一方面是指強筋骨而言,因肝主筋,腎主骨也。
所以桑寄生不僅用于虛人久痺,亦用于証,兩足痿軟無力,或腰膝酸痛,常與續斷、赤白芍、草、鹿銜草、熟地、萆、山萸肉、肉蓯蓉、淫羊藿、骨碎補、石斛、甘草同用。
另一方面,則因桑寄生爲安胎聖藥(“安胎”之說,早見于《神農本草經》),張錫純《衷中參西錄》有“壽胎丸”(菟絲子、桑寄生、續斷、阿膠),用于習慣性流產之預防與治療。
胎動不安,腰酸痛見紅者,用桑寄生配阿膠、杜仲、續斷、醋炒艾葉、白芍,亦有良效。
以上均爲桑寄生的傳統用法。
朱老用桑寄生,還注意汲取現代中醫研究的成果,在臨床上加以証實,主要用于以下几個方面:高血壓病據現代中藥藥理研究:桑寄生有顯著的降壓作用,其原理,初步認為與桑寄生有中樞鎮靜作用和降低交感神經及血管運動中樞的興奮性有關。
朱老對原發性高血壓病,無論最爲多見的陰虛陽亢、肝風內動証,還是肝腎兩虧、沖任失調証,恆以桑寄生30克爲主藥,前者常配合鉤藤、赭石、夏枯草、牛膝、廣地龍、草、野菊花、山楂、黃苓、臭梧桐、決明子等清降之品;后者常配合淫羊藿、杜仲、首烏、黃柏、生地、杞子等滋養之品,屢獲良效,實為其"辨病論治與辯証論治相結合論”的產物。
筆者在國外工作時,每師其意,以桑寄生、生杜仲、葛根、野菊花、夏枯草等組成降壓飲料方,研爲細末裝入紗布袋中,每日用30〜50克滾開水浸泡后代茶飲(亦可加入綠茶或苦了茶一起浸泡),因外國人不善煮藥,又畏煎藥時散發出的氣味,使用飲料方,既方便、有效、省錢,飲時用吸管吸取,又可避免直接飲服中藥的苦味。
冠心病桑寄生含黃酮類物質,有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提高冠脈血流量的作用,古人也有桑寄生“通調血脈”的說法(《本經逢原》),因此朱老認爲桑寄生當是治療冠心病的重要藥物,新舊學理,甚相吻合,故對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亦常以桑寄生為主要藥物,常配合葛根、丹參、川穹、桃仁、紅花、郁金、全瓜蔞、赤芍、玉竹、麥冬、山植、徐長卿、黃等使用,對心絞痛、胸部憋悶、期前收縮、心律不齊均有較好療效。
家兄9年前患心肌梗死住院搶救,筆者趕口四川,即以上述方藥隨症加減變化,不到一個月即獲痊愈,桑寄生即爲每方必用之藥。
多種病毒性疾患早在唐代《千金要方》中,即有用桑寄生治療血痢的處方,現代研究証實,桑寄生對多種腸道病毒及脊髓灰質炎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朱老近年來常采用本品治療病毒性肝炎及僅單項HBsAg陽性而無明顯症狀的患者,常配合僵蠶、山藥、茯苓、板藍根、蜂房、白花蛇舌草、簽草、生麥芽、柴胡、甘草使用。
對病毒性心肌炎,則常配合太子參、合歡皮、麥冬、甘草、丹參、黃、生地、玉竹、苦參、玄參使用,初步觀察,均有一定療效,僅供同道參考應用。
油松節固衛生血,亦治痺嗽不眠油松節乃松樹枝干之結節,苦溫無毒,善于法風通絡,疏利關節,故習俗多視爲痺証及傷科之良藥,凡歷節腫痛、攣急不舒,或跌仆損傷所致之關節疼痛、腫脹不適,多有效驗。
朱老揣摩前腎論述,采用民間秘驗,長期研索,發現本品有補虛固本之長,對諸般羸損沉,大有恢復之功。
陶弘景謂本品“主腳弱”,李時珍闡發其義曰:“松節,松之骨也,質堅氣勁,久亦不朽,故筋骨問……諸病宜之。
”《分類草藥性》指出它有“通氣和血”之功,說明本品不僅祛風蠲痺,抑且具有強壯補益之功效。
朱老經驗,認為油松節能提高兔疫功能,對體氣虛弱,易于感冒,屢屢感染者,每日取油松節30克、紅棗7枚煎服,連用1個月,有提高固衛御邪之功,能預防感冒之侵襲,贊之為“中藥丙種球蛋白”,驗之臨床,信不誣也。
對慢支咳嗽,久久不愈,痰涎稀薄,舌質不紅者,加用本品20〜30克于辨治方中,有增強寧嗽止咳之功。
慢性腎炎尿蛋白長期不消,而體氣偏陽虛者,用本品30克,配合生黃30〜60克(黃久用,宜逐步加量,否則效不著),黨參、菝各15克,菟絲子、金櫻子各12克,扦扦活30克,制附片8克,甘草6克,堅持服用,多能逐步恢復。
凡貧血患者,三系減少,或僅血小板減少者,朱老每以油松節、雞血藤、牛角?、仙鶴草各30克,補骨脂15克,加于辨治方中,有升高紅、白細胞及血小板之功。
[病案舉例]對心脾兩虛、血不養心而致失眠者,于歸脾湯中加用油松節30克,多可增強寧神安眠之功。
威靈仙療痛風、黃疸、骨刺,功在通利威靈仙,祛風濕,通絡止痛;治骨鯁喉(食道骨性異物),盡人所知。
朱老經驗,此藥之功尚不僅此,爰舉數端,以供同道參考:痛風現代醫學的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以高尿酸血症爲特征,伴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的疾病。
歐美、東南亞各國以及港、台地區發病率甚高,近二十年來,在國內也有明顯升高的趨勢。
朱老指出:此病早、中期以關節炎爲主要臨床表現者,當屬廣義痺証范疇,又因發作時好發于下肢關節,疼痛、紅、腫,近于痺証中的風濕熱痺。
但是,此病又自有其特殊性,即其本在脾腎,脾虛則運化無權、升降失調,腎虛則氣化失常、情濁不分:其標在筋骨失節,緣于瘀濁濕痰結聚流注,氣血痺阻。
基于以上認識和大量臨床實踐,朱老擬定了痛風湯:土茯苓、萆、威靈仙、桃仁、紅花、澤蘭、澤瀉、苡米、車前子、蒼朮、山慈姑等。
以上茯苓、萆、威靈仙三味爲主藥,三藥合用,有顯著的排尿酸的作用。
其中,威靈仙辛散宣導,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經絡”(《藥品化義》),“積濕停痰,血凝氣滯,諸實宜之”(《本草正義》),對改善關節腫痛確有殊功。
湯劑用量一般爲30克,少則乏效。
[病案舉例]濕熱黃疸黃疽(陽黃)爲濕熱之邪,熏蒸于肝膽,氤氳難化,氣血不得通利,使膽汁不循常道,溢于肌膚所致。
朱老治濕熱黃疸,常用茵陳篙湯加味,藥如大黃、茵陳、生山桅、蒲公英、決明子、郁金等,叉常借威靈仙之走竄消克(常用量20 = 30克),以收迅速退黃之功)。
無精子症無精子症或精子數量少、活力低,是男科常見病之一。
多數患者伴見性欲減退、陽痿、早泄,也有無特殊不適,性生活正常,而婚后多年不育者。
據有關研究單位統計,500例男性不育中少精、無精212例,占42 . 4 %;精子活動率下降112例,占22 . 4 %。
朱老指出:對無精子、少精子症或精子活力低的治療,大法以補腎填精、振奮腎陽為主,濕熱則兼以清利,肝郁則兼以調達,血瘀則兼以疏化,而威靈仙宣導經絡,瘀者能開,郁者能疏,窒者能通,故恆以之為主藥,配合仙茅、淫羊藿、山萸肉、杞子、當歸、菟絲子、淡蓯蓉、續斷、韭菜子、鹿角膠、海馬、黃狗腎等溫腎填精之品,漣服1〜2個月,常收佳效。
筆者循其所教,曾在荷蘭鹿特丹市治一精子數少于2000萬/毫升、活動度低于30 %的患者(此人系海牙市政府工程師),用紅參、鹿角膠、粑子、肉蓯蓉、韭菜子、淫羊藿、蜂房、當歸、巴戟、肉桂、威靈仙,僅服7劑,便去醫院復查,報告精子量增至6000萬/毫升,活動度達90 %,據說當時醫院檢驗人員連呼“不可能!不可能!”,患者則欣喜若狂。
筆者對于如此短時間而有如此之結果,亦始料之不及。
可能系濁瘀壅滯之故,賴有威靈仙之宣疏通導,配以大劑補腎之品,而建殊功。
如純屬虛症,恐難速效。
骨刺近二十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出現,頸椎、腰椎、跟骨骨質增生患者來診者日益增多。
朱老根據中醫學“腎主骨”的理論,對骨刺的治療,皆以補腎壯骨治其本,活血調氣、化痰、溫經、泄濁治其標,常用熟地、淫羊藿、鹿角膠、山甲、山萸肉、赤白芍、地鳖虫、骨碎補、續斷、制川烏、役藥、丹參、紅花、鹿銜草、蜂房、威靈仙、自然銅,病在頸椎加葛根、川穹,病在腰椎加杜仲、桑寄生,病在膝蓋、跟骨者加牛膝。
威靈仙爲必用之品,因爲威靈仰不僅能通利關節、宣痺止痛,而且從其能治魚骨鯁喉推論,它可能有使病變關節周圍緊張攣縮的肌肉松弛的作用。
[病案舉例]簽草具解毒活血之妙草味苦性寒,入肝腎二經,能祛風濕、平肝陽、強筋骨,臨床習慣用于風濕痺痛,中風癱瘓諸疾。
中風癱瘓頗多濕熱蘊結、絡脈瘀滯之候,草能直入至陰,導其濕熱;平肝化瘀,通其絡脈,故能治之。
所謂“強筋骨”,乃邪去則正自安之意也。
朱老對此品的應用頗多發揮,常云:“考之于古,驗之于今,簽草有解毒活血之功,勿以平易而忽之。
”《外科正宗》“七星劍湯”用之,該方治療療瘡、癰瘍甚驗,足証其有解毒之功;《本草經疏》譽其爲“祛風濕,兼活血之要藥”,可見古人早認識具有活血作用。
朱老經驗,簽草重用至100克,配合當歸30克,治風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效果很好,大能減輕症狀,消腫止痛;隨著風濕活動迅速控制,抗“0”每見下降。
又用此品治療黃疸型肝炎,屢屢應手。
此証多系濕熱傳于血分所致,若遷延時日,瘀熱膠結難解,一般利濕退黃之劑,殊難中的,必須涼血活血,解毒護肝始爲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