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道路平曲线设计 第三节 城市道路平面定线
第一节
概述
•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是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道路系统规划确定 的路线走向、路与路之间的方位关系;确 定道路中心线的具体位置、选定合适的平 面线形及各种设施的平面布置。
• 平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 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 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相结合, 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 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 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 • 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 、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 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 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 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例
• 设城市一条次干道,设计的最大行车速度 为40km/h ;当路线跨跃一条河流时,要求 桥头至少有40m直线段;由桥头到路线转折 点的距离为160m,转角α=42°;如图所示 ,试求该路中线最大的可能半径?
• 从表4-1中查得,车速40km/h,不设超高的 4-1 40km/h 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则此处取350m, 不设超高,可以满足行车设计速度及安全 、经济的要求。
(二)解析法(坐标法)
• 采用解析法实地定线就是预先在图纸上把道路中线上 的交点和特征点的坐标算出,然后按坐标到实地上去 定线放样。 • 在某些城市中,城市测量、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做得 比较完善,设立了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在地形图上 ,城市三角网导线点、图根导线点以及各种建筑物的 特征点(如房屋的转角等)都测有坐标。 • 采用这种方法定线,可使点线关系建立在可靠的数据 基础上,得到较高的精确度。对在实地上不能通视的 多障碍地区(如建筑物密集的城市地区)可以分段分 期放样,把桩号传递下去而不致产生差错。
• 从行车安全、迅速和经济的要求看,宜取 平曲线半径为500m。
第三节
• 一、纸上定线
城市道路平面定线
(一)注意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 (二)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 (三)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 (四)合理布设直线、弯道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 (五)全面综合地考虑其他因素
• 二、实地定线
图解法、解析法(坐标法)、综合法
二、实地定线
• (一)图解法
(一)图解法
• 根据图上规划好的设计中心线与其附近地 物的相对关系,在实地定出中心线;也就 是根据地形、地物选测路线,然后是直接 打通中线丈量距离,编制桩号并传递里程 。这种方法采用得较为普遍,它在障碍物 比较少,或者在城市中相对位置的精度要 求不太高的时候尤为适用。进行的步骤一 般如下:
例
• 某城市I级主干道,红 线宽度为40m,设计 车速为60km/h,路线 必须在一山麓与河滨 中间转折,折角为 16° 16 ,山麓与河滨的 间距只有46m,交点IP 离A点为26m,离B点 为20m。试求该路中 线最大可能的平曲线 半径值。
• 道路总宽度为40m,所以路中线在滨河边A • 点或到山麓边B点,必须保持20m的距离, 又转折点IP到A点的距离为26m,所以曲线 外距最大只有E=26-20=6(m) ,为使路 基边线到滨河边留有一定距离。故取外距 为5m,作为控制条件。
(二)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
• 为满足现代汽车的要求,照顾到行人、自行车和 其他各种非机动车交通的要求,对路线的弯道半 径、道路宽度、纵坡度、视距等,都应能掌握好 各项技术标准;同时应考虑沿线地形、地物以及 土壤、地质、水文等自然情况,尽量利用有利于 道路的因素,避免不利的因素。 • 设计者应熟悉情况,反复推敲,善于选出最经济 合理的路线,满足汽车行驶对道路的各项要求。
• 由此可见,保证车辆能安全、迅速、经济、舒适 的行驶是解决城市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问题。 • 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曲线半径的选定和 曲线与直线的衔接,行车视距计算及弯道内侧障 碍物的清除,沿线桥梁、道口、交叉口和广场的 平面布置,道路的绿化和照明布置。停车场(站 )和汽车加油站等公用设施的布置。 • 最后绘制成一定比例的平面设计图(比例为 1:500~1:1000)。 • 道路平面设计要同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 计,交叉口设计、排水管线设计、桥涵设计等综 合进行。要充分考虑,详细研究,即要满足较高 的技术标准,又使造价经济合理。
(三)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
• • • • • • • • • • • • • • 在纸上定出中线以前,需先确定路线在平面和立面位置上必须经过的控制点,如道路的 起终点,重要桥梁的位置,路线穿越铁路处,重要道路的交叉口,不能拆迁的重要建筑物, 准备利用的原有路面,滨河路段等,往往都是平面上的控制点或控制段。重要桥梁的位置, 往往对两岸的交通联系和交通量分布有很大影响,需要首先确定。在确定桥位时,对较大河 流,希望能使道路中线与水流方向正交,避免修建斜桥或曲线桥。如果所选定的路线在交通 联系上占有极重要地位时,则桥位应服从于路线,对较小的桥梁和涵洞,一般都应服从路 ;在平交时需保证足够的视距,使驾驶员在 线。道路与铁路最好正交,否则也不宜小于 未到交叉口之前能望见两侧火车的来临。只有在平面控制点或控制段明确后,才有可能定出 合理的平面线形。 在平面定线时,也必须同时考虑到立面控制点对平面位置的可能影响。例如,滨河路旁河 流的最高水位、路线通过桥梁的必要标高、相交街道的中线标高、沿街建筑的底层地坪标高等, 都是立面上的控制点。路线的平面位置往往可能为了满足某一线段立面上的高程控制而作必 要的移动。因此,在道路定线时,既要注意平面控制点,也要考虑立面控制点。
•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量,路线编制的里程桩长度 应与路线在平面图上量测的距离相一致。 • 按坐标计算而得的路段长度,如与实地量测距离 有误差,应符合精度要求。 • 常用的里程桩材料,一般为竹桩、小木桩、小铁 钉和水泥桩。在路线的起、终点和转折点及重要 交叉点处,宜用大木桩或大铁钉(或水泥桩), 并量出攀线距离(点位离附近的固定标志物的距 离,绘制点位图 (如图4-9 ),以备查用。
• (2)定交点。当测定了中心线上相邻的两个直
线段,就可以根据这两个直线段瞄对交点(如图 4-7),利用两根花杆插在1、2和3、4处,延长 两直线可瞄对交点(IP)。
• (3)编制里程桩。编制桩号一般是由西向东或 由南向北的方向进行,这样可使道路平面图和纵 断面图的位置相一致且便于设计。在测定里程桩 时,一般应同时绘制里程桩志草图(如图4-8) • 里程桩的间距,在市区一般20m一个,郊区为 50m一个。如果路线所在地区的地形平坦,里 程桩间距也可适当放长。遇到地形变化成与地物 (如河流、铁路、道路、渠道等)交叉时,都要 加钉里程桩,并应测出它们的交叉角。路线越过 河流,应在路中心两侧若干米处(视桥宽和桥位 要求而定,一般为10m )测出河床断面。
• 城市道路中直线是常用的线形,直线的优 点是: 布设简单;视距良好; 方向明确; 距离短捷; 行车安全等。 • 但如果干道直线太长又会产生诸多不利因 素: 视力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易发事故 ;街景单调等。所以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实 际对直线的长度进行合理的布设。
• • • • • •
道路平面线形组合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长直线+短曲线; 长直线+长曲线; 长曲线+短直线; 连续的曲线。 其中由直线和大半径曲线或连续曲线所组 成的线形,从交通、安全、舒适和美观等 方面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平面线形。
•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 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一般在行车速 度不是很高的道路上,曲线部分只由圆曲 线构成,而对于车速要求较高的道路,为 使车辆能从直线至圆曲线产生平稳过渡, 需插入一段缓和曲线。此时,曲线部分即 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两部分构成,此种线 形对行车更为平顺有利,对于城市主干道 的弯道设计,宜尽可能设置缓和曲线。
图解法实地定线的步骤
• (1)定直线。根据地形图上的固定地物,如利用 两个以上屋角的交会或房屋边墙的延长线,并在图 上用比例尺量出屋角至各点的距离,定出中线的点 位,如图4-6 中的1、2、3、4等点位,然后在实地 上分别测定出来。接着在实地上各点插上标杆,如 发现测定的若干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应分析实 际情况将个别点适当移动加以调整。
第二节
道路平曲线设计
• 道路的平曲线半径主要取决于城市道路等 级以及所要求设计车速 。同时要考虑地形 、地物(建筑)所允许道路通过的(视距 )空间条件,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 ,一般尽可能选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Fra Baidu bibliotek
• 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地方,设计时往往不 能先选定曲线半径,然后计算曲线的切线 等其他数据;多是由当地条件先解决了曲 线的切线、外矢距等数据,并根据圆曲线 各项数据间的几何关系,求出当地条件所 能提供的最大圆曲线半径。将求得的最大 曲线半径与技术标准的规定值比较,如认 为不符合技术标准时,则需要采取一些必 要措施,以保证交通安全。
(四)合理布设直线、弯道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 • 布设路线,要力求平顺。就是说,要使车辆能以 平稳少变的车速行驶,若车速必须有变化时,也 要力求变化徐缓。在平面线形上,影响车速平稳 的主要因素是交叉口和弯道。在城市道路上,不 可避免地每隔若干距离会有一个交叉口,因此宜 尽量利用交叉口使路线作必要的转折以减少弯道 。路线在交叉口处作不大的转折时(一般为3º~5º ) ,可不需作专门的弯道设计,仅需注意作扩大 宽度的喇叭口处理。在两个交叉口间的路段上, 尽可能有较长的直线段。
(五)全面综合地考虑其他因素
• 参照交通量调查资料,布设路线时能让最多的客 货流量走最短捷的路线; • 要适应和利用当地的地形、土壤地质、水文地质 等自然条件; • 在选择路线的方位时,要考虑到风向和日照的影 响; • 要考虑到为城市交通安全、绿化、排水、煤气、 地下管线等提供有利的条件; • 为城市或其所在地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 (6)测设曲线。用经纬仪在交点测定路线转角 ,算出偏角α,然后按选定的曲线半径R算出曲线 各要素T、L、E等,在实地上测设曲线起点( BC),曲线终点(EC)和曲线中点(MC)。 • (7)路线的固定。从路线勘测到施工,一般都相 隔一般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勘测确定的路线标 志难免丢失。为使施工时易于恢复路线,应把路 线的起终点和转角点加以固定。其方法是把各转 角点与邻近的2~3 个固定地物联系,量出攀线距 离,作出点位图(如图4-9)和详细记录,以备日 后需要时查考。
• (4)检核控制点和控制段。当中心线在实地上基 本测定后,应详细检查和验核所测路线能否满足 原设计者对控制点和控制段的各种控制要求。在 出现矛盾时应重新修正路线。 • (5)与图根控制点进行连接测量。将某些交点 与城市平面图上标定的图根控制点进行连接测量 ,即测量出交点与某个图根控制点间连线的方位 与距离。可以检核所定路线在整个城市中的相对 位置是否正确;并可以通过图根控制点的坐标解 算出路线上各交点的坐标,以便明确该路线在城 市中的精确位置,建立道路路线技术档案。
• 城市道路设计平面纸上定线,所谓纸上定 线即是根据现场调查、规划和交通等要求 ,直接在已测好的比较精确的大比例尺(一 般为1:500)地形图上,把一条道路的平面 位置初步确定下来。具体地说,就是确定 道路中线和两边建筑红线在平面上的位置 和立面上的高程,且要详细地确定每一段 路的具体走向,转折地点,弯道半径,直 线段与曲线段的衔接等。
• 纸上定线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大致做法: (一)注意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 (二)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 (三)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 (四)合理布设直线、弯道以及相互之间的 衔接 (五)全面综合地考虑其他因素
(一)注意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
• 开辟一条新路或是改建一条旧路,它可以有利于 工农业生产,方便人民的生活;但它又往 • 往需要拆迁房屋,占用农田。因此,定线中必须 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差地、劣地,少占农田 , • 不占良田。对旧城区,必须注意“充分利用,逐 步改造”的方针,反对大拆大迁,乱拆乱建,要 保 • 护好环境。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道路平曲线设计 第三节 城市道路平面定线
第一节
概述
• 城市道路平面设计是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道路系统规划确定 的路线走向、路与路之间的方位关系;确 定道路中心线的具体位置、选定合适的平 面线形及各种设施的平面布置。
• 平面线形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 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布设。 • 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相结合, 并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 • 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 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 • 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地设置交叉口 、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 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 • 平面线形标准需分期实施时,应满足近期使用要 求,兼顾远期发展,减少废弃工程。
例
• 设城市一条次干道,设计的最大行车速度 为40km/h ;当路线跨跃一条河流时,要求 桥头至少有40m直线段;由桥头到路线转折 点的距离为160m,转角α=42°;如图所示 ,试求该路中线最大的可能半径?
• 从表4-1中查得,车速40km/h,不设超高的 4-1 40km/h 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则此处取350m, 不设超高,可以满足行车设计速度及安全 、经济的要求。
(二)解析法(坐标法)
• 采用解析法实地定线就是预先在图纸上把道路中线上 的交点和特征点的坐标算出,然后按坐标到实地上去 定线放样。 • 在某些城市中,城市测量、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做得 比较完善,设立了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在地形图上 ,城市三角网导线点、图根导线点以及各种建筑物的 特征点(如房屋的转角等)都测有坐标。 • 采用这种方法定线,可使点线关系建立在可靠的数据 基础上,得到较高的精确度。对在实地上不能通视的 多障碍地区(如建筑物密集的城市地区)可以分段分 期放样,把桩号传递下去而不致产生差错。
• 从行车安全、迅速和经济的要求看,宜取 平曲线半径为500m。
第三节
• 一、纸上定线
城市道路平面定线
(一)注意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 (二)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 (三)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 (四)合理布设直线、弯道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 (五)全面综合地考虑其他因素
• 二、实地定线
图解法、解析法(坐标法)、综合法
二、实地定线
• (一)图解法
(一)图解法
• 根据图上规划好的设计中心线与其附近地 物的相对关系,在实地定出中心线;也就 是根据地形、地物选测路线,然后是直接 打通中线丈量距离,编制桩号并传递里程 。这种方法采用得较为普遍,它在障碍物 比较少,或者在城市中相对位置的精度要 求不太高的时候尤为适用。进行的步骤一 般如下:
例
• 某城市I级主干道,红 线宽度为40m,设计 车速为60km/h,路线 必须在一山麓与河滨 中间转折,折角为 16° 16 ,山麓与河滨的 间距只有46m,交点IP 离A点为26m,离B点 为20m。试求该路中 线最大可能的平曲线 半径值。
• 道路总宽度为40m,所以路中线在滨河边A • 点或到山麓边B点,必须保持20m的距离, 又转折点IP到A点的距离为26m,所以曲线 外距最大只有E=26-20=6(m) ,为使路 基边线到滨河边留有一定距离。故取外距 为5m,作为控制条件。
(二)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
• 为满足现代汽车的要求,照顾到行人、自行车和 其他各种非机动车交通的要求,对路线的弯道半 径、道路宽度、纵坡度、视距等,都应能掌握好 各项技术标准;同时应考虑沿线地形、地物以及 土壤、地质、水文等自然情况,尽量利用有利于 道路的因素,避免不利的因素。 • 设计者应熟悉情况,反复推敲,善于选出最经济 合理的路线,满足汽车行驶对道路的各项要求。
• 由此可见,保证车辆能安全、迅速、经济、舒适 的行驶是解决城市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问题。 • 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平曲线半径的选定和 曲线与直线的衔接,行车视距计算及弯道内侧障 碍物的清除,沿线桥梁、道口、交叉口和广场的 平面布置,道路的绿化和照明布置。停车场(站 )和汽车加油站等公用设施的布置。 • 最后绘制成一定比例的平面设计图(比例为 1:500~1:1000)。 • 道路平面设计要同道路的横断面设计、纵断面设 计,交叉口设计、排水管线设计、桥涵设计等综 合进行。要充分考虑,详细研究,即要满足较高 的技术标准,又使造价经济合理。
(三)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
• • • • • • • • • • • • • • 在纸上定出中线以前,需先确定路线在平面和立面位置上必须经过的控制点,如道路的 起终点,重要桥梁的位置,路线穿越铁路处,重要道路的交叉口,不能拆迁的重要建筑物, 准备利用的原有路面,滨河路段等,往往都是平面上的控制点或控制段。重要桥梁的位置, 往往对两岸的交通联系和交通量分布有很大影响,需要首先确定。在确定桥位时,对较大河 流,希望能使道路中线与水流方向正交,避免修建斜桥或曲线桥。如果所选定的路线在交通 联系上占有极重要地位时,则桥位应服从于路线,对较小的桥梁和涵洞,一般都应服从路 ;在平交时需保证足够的视距,使驾驶员在 线。道路与铁路最好正交,否则也不宜小于 未到交叉口之前能望见两侧火车的来临。只有在平面控制点或控制段明确后,才有可能定出 合理的平面线形。 在平面定线时,也必须同时考虑到立面控制点对平面位置的可能影响。例如,滨河路旁河 流的最高水位、路线通过桥梁的必要标高、相交街道的中线标高、沿街建筑的底层地坪标高等, 都是立面上的控制点。路线的平面位置往往可能为了满足某一线段立面上的高程控制而作必 要的移动。因此,在道路定线时,既要注意平面控制点,也要考虑立面控制点。
•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测量,路线编制的里程桩长度 应与路线在平面图上量测的距离相一致。 • 按坐标计算而得的路段长度,如与实地量测距离 有误差,应符合精度要求。 • 常用的里程桩材料,一般为竹桩、小木桩、小铁 钉和水泥桩。在路线的起、终点和转折点及重要 交叉点处,宜用大木桩或大铁钉(或水泥桩), 并量出攀线距离(点位离附近的固定标志物的距 离,绘制点位图 (如图4-9 ),以备查用。
• (2)定交点。当测定了中心线上相邻的两个直
线段,就可以根据这两个直线段瞄对交点(如图 4-7),利用两根花杆插在1、2和3、4处,延长 两直线可瞄对交点(IP)。
• (3)编制里程桩。编制桩号一般是由西向东或 由南向北的方向进行,这样可使道路平面图和纵 断面图的位置相一致且便于设计。在测定里程桩 时,一般应同时绘制里程桩志草图(如图4-8) • 里程桩的间距,在市区一般20m一个,郊区为 50m一个。如果路线所在地区的地形平坦,里 程桩间距也可适当放长。遇到地形变化成与地物 (如河流、铁路、道路、渠道等)交叉时,都要 加钉里程桩,并应测出它们的交叉角。路线越过 河流,应在路中心两侧若干米处(视桥宽和桥位 要求而定,一般为10m )测出河床断面。
• 城市道路中直线是常用的线形,直线的优 点是: 布设简单;视距良好; 方向明确; 距离短捷; 行车安全等。 • 但如果干道直线太长又会产生诸多不利因 素: 视力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易发事故 ;街景单调等。所以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实 际对直线的长度进行合理的布设。
• • • • • •
道路平面线形组合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长直线+短曲线; 长直线+长曲线; 长曲线+短直线; 连续的曲线。 其中由直线和大半径曲线或连续曲线所组 成的线形,从交通、安全、舒适和美观等 方面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平面线形。
• 城市道路平面线形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 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一般在行车速 度不是很高的道路上,曲线部分只由圆曲 线构成,而对于车速要求较高的道路,为 使车辆能从直线至圆曲线产生平稳过渡, 需插入一段缓和曲线。此时,曲线部分即 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两部分构成,此种线 形对行车更为平顺有利,对于城市主干道 的弯道设计,宜尽可能设置缓和曲线。
图解法实地定线的步骤
• (1)定直线。根据地形图上的固定地物,如利用 两个以上屋角的交会或房屋边墙的延长线,并在图 上用比例尺量出屋角至各点的距离,定出中线的点 位,如图4-6 中的1、2、3、4等点位,然后在实地 上分别测定出来。接着在实地上各点插上标杆,如 发现测定的若干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应分析实 际情况将个别点适当移动加以调整。
第二节
道路平曲线设计
• 道路的平曲线半径主要取决于城市道路等 级以及所要求设计车速 。同时要考虑地形 、地物(建筑)所允许道路通过的(视距 )空间条件,在满足这两个条件的情况下 ,一般尽可能选用较大的曲线半径。
Fra Baidu bibliotek
• 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地方,设计时往往不 能先选定曲线半径,然后计算曲线的切线 等其他数据;多是由当地条件先解决了曲 线的切线、外矢距等数据,并根据圆曲线 各项数据间的几何关系,求出当地条件所 能提供的最大圆曲线半径。将求得的最大 曲线半径与技术标准的规定值比较,如认 为不符合技术标准时,则需要采取一些必 要措施,以保证交通安全。
(四)合理布设直线、弯道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 • 布设路线,要力求平顺。就是说,要使车辆能以 平稳少变的车速行驶,若车速必须有变化时,也 要力求变化徐缓。在平面线形上,影响车速平稳 的主要因素是交叉口和弯道。在城市道路上,不 可避免地每隔若干距离会有一个交叉口,因此宜 尽量利用交叉口使路线作必要的转折以减少弯道 。路线在交叉口处作不大的转折时(一般为3º~5º ) ,可不需作专门的弯道设计,仅需注意作扩大 宽度的喇叭口处理。在两个交叉口间的路段上, 尽可能有较长的直线段。
(五)全面综合地考虑其他因素
• 参照交通量调查资料,布设路线时能让最多的客 货流量走最短捷的路线; • 要适应和利用当地的地形、土壤地质、水文地质 等自然条件; • 在选择路线的方位时,要考虑到风向和日照的影 响; • 要考虑到为城市交通安全、绿化、排水、煤气、 地下管线等提供有利的条件; • 为城市或其所在地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 (6)测设曲线。用经纬仪在交点测定路线转角 ,算出偏角α,然后按选定的曲线半径R算出曲线 各要素T、L、E等,在实地上测设曲线起点( BC),曲线终点(EC)和曲线中点(MC)。 • (7)路线的固定。从路线勘测到施工,一般都相 隔一般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勘测确定的路线标 志难免丢失。为使施工时易于恢复路线,应把路 线的起终点和转角点加以固定。其方法是把各转 角点与邻近的2~3 个固定地物联系,量出攀线距 离,作出点位图(如图4-9)和详细记录,以备日 后需要时查考。
• (4)检核控制点和控制段。当中心线在实地上基 本测定后,应详细检查和验核所测路线能否满足 原设计者对控制点和控制段的各种控制要求。在 出现矛盾时应重新修正路线。 • (5)与图根控制点进行连接测量。将某些交点 与城市平面图上标定的图根控制点进行连接测量 ,即测量出交点与某个图根控制点间连线的方位 与距离。可以检核所定路线在整个城市中的相对 位置是否正确;并可以通过图根控制点的坐标解 算出路线上各交点的坐标,以便明确该路线在城 市中的精确位置,建立道路路线技术档案。
• 城市道路设计平面纸上定线,所谓纸上定 线即是根据现场调查、规划和交通等要求 ,直接在已测好的比较精确的大比例尺(一 般为1:500)地形图上,把一条道路的平面 位置初步确定下来。具体地说,就是确定 道路中线和两边建筑红线在平面上的位置 和立面上的高程,且要详细地确定每一段 路的具体走向,转折地点,弯道半径,直 线段与曲线段的衔接等。
• 纸上定线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大致做法: (一)注意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 (二)掌握好各项技术标准 (三)正确选定平面和立面上的控制点 (四)合理布设直线、弯道以及相互之间的 衔接 (五)全面综合地考虑其他因素
(一)注意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
• 开辟一条新路或是改建一条旧路,它可以有利于 工农业生产,方便人民的生活;但它又往 • 往需要拆迁房屋,占用农田。因此,定线中必须 注意节约用地,尽量利用差地、劣地,少占农田 , • 不占良田。对旧城区,必须注意“充分利用,逐 步改造”的方针,反对大拆大迁,乱拆乱建,要 保 • 护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