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合集下载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

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

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

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

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

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

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3、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学校数学第八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1你们好!我今日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学校数学四班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课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经受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

2、在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中,习得举例验证的方法,感悟符号思想,培育实事求是的品质。

3、使同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胜利的体验,进一步增加对数学的爱好和信念,初步形成立思索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设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点:一是基于对课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同学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受观看、试验、猜想、计算、验证等过过程,进展合情推理力量。

能立思索,感悟数学基本思想。

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过程目标,关注核心概念的落实。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学校数学四班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同学把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最具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学好本课,既有助于同学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间的关系。

又有助于培育同学的模型思想,积累丰富的四则运算活动阅历。

还有助于培育同学合理选择算法的力量,进展思维的敏捷性。

我认为这样支配,旨在依托四则运算的意义,调动同学的阅历,通过对比引导同学习得验证的方法,在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进展归纳推理力量和符号意识。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熟悉。

从阅历上来看,同学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肯定的加法运算定律的计算阅历,对四则运算的意义有了理性的熟悉,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学习本课。

从认知水平来看,四班级同学的抽象思维有了肯定的进展,但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理解抽象的运算定律对他们来说就有肯定的难度。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具体实例,有了一定的感性知识,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为之后学习加法的简便运算做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用字母表示运算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主发现并总结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用字母表示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正确的区分两个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问: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自行车最远骑到什么地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出示教材17页情景图。

李叔叔上午骑了40 km,下午骑了56 km,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引出课题。

(二)探索新知1、探索加法交换律承接第一环节,由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式子,看看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和与加数相同,只有加数的位置不同)。

引导学生用等号来连接这两个算式,40+56=56+40 ,并让学生写出几个类似的等式。

教师适时提示出加法交换律的定义,并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让学生明确,加法交换律改变的只是加数的位置。

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2、探索加法结合律课件出示例题2的情景图。

师生交流后提出问题,要求“李叔叔三天骑了多少千米”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

之后让学生把两个式子合并成一个等式88+104+96=88+(104+96)并提问:“你还能写出像这个样子的等式吗”学生充分举例后,师生共同总结概括加法结合律的定义,并用合适的方式来表示加法结合律。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

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通用10篇)加法运算定律优质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学生列式,师板书(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1)27+73(2)37+5873+27 58+37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投影书上的主题图,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让学生举例,如35+20=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同桌互说学生汇报答案。

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5这种规律在其他运算中有吗?学生质疑,验证。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恭城二小刘艳梅列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加法运算定律》,所选用的教材是责任教导课程尺度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联合律.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如何教,为什么如许教为思绪,从教材剖析,教法剖析,学法办法剖析,教授教养进程剖析.板书设计剖析.教授教养反思六个方面加以解释.一.说教材教材剖析:本节课的进修之前,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熟习.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以前的教授教养中,教材对加法联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经由过程100以内加法中消失小括号的进修,对加法联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熟习.这些都是进修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联合律的基本.本册教材的安插是先教授教养交换律,再教授教养联合律;先教授教养运算律的寄义,再教授教养运算律的应用.如许安插有三个利益:起首是由易到难,便于教授教养.交换律的内容比联合律简略,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熟习比联合律丰硕,先教授教养比较轻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摸索的兴致.其次是能进步教授教养效力.交换律的教授教养办法和进修活动可以迁徙到联合律,迁徙能促进学生自动进修.再次是相符熟习纪律.先懂得运算律的寄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盘算轻便,表现了发明纪律是为了控制和应用纪律.学情剖析: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归纳综合具有必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经由过程第一学段的进修,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纪律已经有所懂得,这是搞好本单元教授教养的有利前提.在此基本上,本单元的教授教养应侧重帮忙学生把这些零碎的感性熟习上升为理性熟习.新课标指出,教授教养目的应包含常识与技巧目的,进程与办法目的,情绪与立场目的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的又应是慎密接洽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常识与技巧的进程同时是学会进修.形成准确价值不雅的进程.是以,在教授教养中应以常识与技巧为主线,渗入渗出情绪立场价值不雅,并把前面两者充分表如今进程与办法中.所有我肯定本节课的教授教养目的为:1.常识技巧目的:应用学生熟习的情境引入教授教养内容,使学生懂得并控制加法运算定律,并能用字母来暗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联合律.2.进程办法目的:经由过程学生的自立不雅察.比较.剖析.归纳,合作交换等进修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3.情绪.立场.价值不雅目的:经由过程学生积极介入纪律的摸索,发明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的兴致和信念,造就自力思虑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授教养重点:使学生懂得并控制加法运算定律,能用字母来暗示加法运算定律.教授教养难点:使学生阅历摸索加法运算定律的进程,发明并归纳综合出运算定律.教具预备:课件二.说教法现代教授教养理论以为,在教授教养进程中,学生是进修的主体,教师是进修的组织者.引诱者,教授教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自动性.积极性为动身点.依据这一教授教养理念,联合本节课的内容特色和学生的年纪特点,本节课我采取情境教授教养法.质疑启示法以及讲练联合的教授教养办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常识的“比来成长区”设置问题,建议学生自动介入教授教养实践活动,以自力思虑和互相交换的情势,发明.剖析息争决问题.三.学法剖析在学法的指点上,我让学生经由过程不雅察发明法.剖析评论辩论法.归纳综合总结法等进修办法去不雅察.猜测.摸索.交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常识的自我建构.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增大教授教养容量,进步教授教养效力.四.说教授教养程序新课标指出,数学教授教养进程是教师引诱学生进行进修活动的进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进程,是师生配合成长的进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授教养,本节课我重要安插以下教授教养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致;二.自动介入,摸索新知;三.分层演习,巩固进步;四.质疑反馈,总结评价;五.拓展延长,领会用途.(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致1.经由过程谈话天然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进修念头,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设计如下:在我们班里,有若干同窗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活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观光呢!2.出示主题图.引诱学生不雅察主题图,并依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若干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若干千米?【设计意图】从切近学生的生涯情境动身,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造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造就学生的问题意识.(二).自动介入,摸索新知1.摸索加法交换律(1).不雅察发明让学生在演习本上列式解答依据主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2).验证纪律a.组织学生不雅察这个等式的特色,然后本身照样子仿写等式.b.应用本身写出的等式,再次不雅察.比较有何雷同点和不合点,从而初步感知个中的纪律.(3).归纳综合纪律a.用本身的说话表述纪律b.用字母暗示加法交换律(4)应用纪律采取对口令的情势2.摸索加法联合律(1).不雅察发明课件出示开端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学生口头列式.并勉励用不合办法盘算出成果.在对盘算进程和成果加以不雅察.(2)猜测探讨猜测每组算式的成果会如何,在盘算验证猜测(13+45)+2513+(45+25) 125+(75+36) (125+75)+36(3)归纳综合纪律不雅察3组算式,你发明了什么?小组交换后,集体反馈,并用字母暗示加法联合律.(四)应用纪律用加法联合律填空【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慎密环绕并应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诱学生本身去发明纪律,并学会用字母暗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教师是教授教养的组织者和引诱者,而不但仅是解题指点者.现代数学教授教养论指出,教授教养必须在学生自立摸索,经验归纳的基本上获得,教授教养中必须展示思维的进程性,在这里,经由过程不雅察剖析.猜磨练证.小组交换等活动,引诱学生归纳.揭示纪律.经由过程前面的进修,学生已根本掌控了本节课所要进修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查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下一环节.(三).分层演习,巩固进步我设计了小组赛.男女反抗赛.挑衅赛.小我赛等演习情势.【设计意图】演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力图表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合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合成长的教授教养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授教养,内化常识.既领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温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四).质疑反馈,总结评价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让学生在以下三个问题中拔取本身感想最深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换1.今天我们发明了哪些数学纪律?2.在发明这些纪律的进程中你用到或学到了什么数学办法?3.你以为这些纪律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应用时要留意什么?【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结归纳不该该仅仅是常识的简略枚举,而应当是优化认知构造,完美常识系统的一种有效手腕,为充分施展学生的主体感化,从进修的常识.办法.体验是谁人方面进行归纳,设计三个问题,力图表现新课标所建议的教师主导感化和学生主体感化完美联合,使学生在本身的整顿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五).拓展延长,领会用途必做题 246+578+(154+322选做题999+998+997+996+1004+1003+1002+1001【设计意图】以功课的巩固性和成长性为动身点,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常识的一个延长.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授教养,巩固进步,让学生逼真感触感染的所学定律的用途.以上教授教养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刻,充分表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换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经由过程动脑思虑.层层递进,对常识的懂得慢慢深刻,使教室效益达到最佳状况.五.板书设计最后我想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如许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点学生不雅察和抽象归纳综合;二是板书设计和教授教养思绪协调同一,能简明凸起地呈现本课常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加法运算定律40+56=56+40 a+b=b+a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地位,和不变.(88+104)+96=88+(104+96)(a+b)+c=a+(b+c)加法联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六.教授教养反思本节课的新常识在以前的数学进修中都有响应的认知基本,反过来,学了本节的新常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刻熟习本来学过的常识和办法.教授教养时,充分应用了主题图的故事性,慢慢形成连贯的情境.后续的问题,使本节的教授教养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纪律数学源于生涯,生涯处处稀有学,用学生身边工作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在学生交换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为下面的探讨呈现素材.2.在例举中验证纪律教授教养充分让学生自立活动,纪律发明的进程.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忙了学生积聚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丰硕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学生在充分感知基本上,构建了简略的数学模子,从用符号暗示纪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暗示纪律,使学生领会到符号的简练性,从而成长了学生的符号感.加法联合律个摸索进程与“交换律”类似,独一不合的是因为学生已有了摸索前面例子的经验,在这里教师可以完整撒手,稍加点拨便于引诱学生完成摸索进程.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联合律的内涵接洽,应用学生已有常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进修,迁徙类推到加法联合律的进修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诱下,慢慢从不雅察——感知——懂得,充分相符学生的认知纪律.这里重要经由过程学生评论辩论.交换.报告请示等环节,给学生一个自立的空间.因为“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归纳综合,比较抽象,学生其实不轻易懂得和控制,是以多引诱学生自力发明,思虑.解答,有利于学生归纳综合出响应的运算律.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习的现实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经由过程不雅察.比较和剖析,找到现实问题不合解法之间的配合特色,初步感触感染运算纪律.然后让学生依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剖析.比较,发明纪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暗示动身明的纪律,抽象.归纳综合出运算律.本节课的教授教养,应当说学生阅历了摸索.发明.反思的进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联合律有了充分的熟习和本身的懂得.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色,固然在教授教养中让学生进行了不雅察和描写,但并未将两者放在一路比较,致使一部分学生在应用时消失隐约现象.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必定的时光比较两种运算定律的差别,加深学生的理性熟习,促进学生思维灵巧性的成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

在这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包括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够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意义和作用。

2.学会应用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其中,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较为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而分配律则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和算术能力。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教学难点为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法与学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方式展示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2.探究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自主发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思维能力。

3.练习巩固法: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注重以下几点: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举例、应用等环节,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3.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旧知、情境创设等方式,导入新课——加法的运算定律。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的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的说课稿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的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教学的内容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这些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探索发现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主发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练习巩固法:通过设计层次性、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

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让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然后,我引导学生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

接着,我让学生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通过这样的设计,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探索加法交换律我让学生观察刚才列出的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法交换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接着,我让学生举例验证加法交换律的正确性。

通过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探索规律的方法。

2.探索加法结合律我让学生观察算式,说说自己的发现。

然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加法结合律的内容,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接着,我让学生举例验证加法结合律的正确性。

加法结合律说课稿5篇

加法结合律说课稿5篇

加法结合律说课稿5篇加法结合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5658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本课是在学生学过的加法计算和验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的内容,教材中采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安排了学生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项目跳绳和踢毽子,求参加活动的人数。

然后让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观察、发现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从而推导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练习中注重让学生体验运算律简便的价值,这样的安排,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为以后进行简便计算打下基础。

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要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合作交流中建构新知识,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进行运算。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制定:教学重点: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二、说教法与学法主要采用引导---探究进行教学,让学生用猜想—验证进行学习三、说教学程序一、故事孕伏,导入新课录音播放故事《朝三暮四》,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个故事的想法,(引出课题)【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步体验加法交换律,唤起求知欲,】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书本情境图引入根据提供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预设:1、跳绳的有多少人?2、女生有多少人?3、跳绳的男生和踢毽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4、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设计意图: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后继探究的学习材料,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三、引导探究,建构模型。

(一)、研究加法交换律1、解决问题,初步感知。

根据问题“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学生口头列式。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单元第一小节“加法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2、让学生学会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来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掌握加法交换律,并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观察——思考——讨论——概括——应用。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采用以下几种教法:(一)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融入到数学情景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二)小组讨论交流法:掌握加法交换律及其应用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以四组加法算式为观察点,引导学生个人探索,小组交流讨论,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讨论等实践活动,从这四组算式间的联系去发现并交流,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加法交换律,这样的设计基本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

(三)练习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练习可分为基本练习和巩固练习三、说学法。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是当前课改研究的热点。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法同时也是学生再生知识的法宝。

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组织学生采用了下面几种学习方法:(一)观察比较法:通过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对加法的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交流讨论法:学生个人探索,同桌交流,小组讨论。

通过观察、计算、比较、讨论等活动,去发现并总结规律,逐步概括出加法交换律,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说课稿
(2)在复杂的算式中识别并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学生在面对较复杂的算式时,可能难以找到运用运算定律的机会。
难点解析:通过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练习,引导学生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学会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3)将加法运算定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需要将抽象的运算定律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解析:设计实际情境问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重点关注了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尤其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通过引导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我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堂上,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互动和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通过列举更多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们亲自体验这两个运算定律在实际计算中的应用。此外,我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学生们对新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教学方法多样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较强的合作精神和探究欲望。
同时,也存在以下不足:
1.部分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仍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课后辅导;
2.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上,我的引导作用还不够到位,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之五兆芳芳创作恭城二小刘艳梅列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法运算定律》,所选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尺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内容是加法互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阐发,教法阐发,学法办法阐发,教学进程阐发、板书设计阐发、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教材阐发: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加法的互换律已有了一些理性认识.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例如: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理性的认识.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互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根本.本册教材的安插是先教学互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寄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插有三个利益: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互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复杂,学生对互换律的理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厚,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互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互换律的教学办法和学习勾当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合适认识纪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寄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较简练,体现了发明纪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纪律.学情阐发: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归结综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纪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弄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根本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忙学生把这些零散的理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含知识与技巧目标,进程与办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巧的进程同时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不雅的进程.因此,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巧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不雅,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进程与办法中.所有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技巧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用字母来暗示加法互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进程办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不雅察、比较、阐发、归结,协作交换等学习勾当来解决数学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不雅目标:通过学生积极介入纪律的探索,发明和归结,使学生在数学勾当中取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用字母来暗示加法运算定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定律的进程,发明并归结综合出运算定律.教具准备:课件二、说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进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勾当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按照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取情境教学法、质疑启发法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办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成长区”设置问题,建议学生主动介入教学实践勾当,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换的形式,发明、阐发息争决问题.三、学法阐发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通过不雅察发明法、阐发讨论法、归结综合总结法等学习办法去不雅察、猜测、探索、交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四、说教学程序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进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勾当的进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进程,是师生配合成长的进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插以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二、主动介入,探索新知;三、分层练习,稳固提高;四、质疑反应,总结评价;五、拓展延伸,体会用处.(一)、创设情境,激起兴趣1、通过谈话自然导入新知,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安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不雅察主题图,并按照取得的信息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主动介入,探索新知1、探索加法互换律(1)、不雅察发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按照主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2)、验证纪律a、组织学生不雅察这个等式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b、运用自己写出的等式,再次不雅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合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纪律.(3)、归结综合纪律a、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纪律b、用字母暗示加法互换律(4)运用纪律采取对口令的形式2、探索加法结合律(1)、不雅察发明课件出示开始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学生口头列式.并鼓动勉励用不合办法计较出结果.在对计较进程和结果加以不雅察.(2)猜测探究猜测每组算式的结果会怎样,在计较验证猜测(13+45)+2513+(45+25) 125+(75+36) (125+75)+36(3)归结综合纪律不雅察3组算式,你发明了什么?小组交换后,个人反应,并用字母暗示加法结合律.(四)运用纪律用加法结合律填空【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明纪律,并学会用字母暗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但仅是解题指导者.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结的根本上取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进程性,在这里,通过不雅察阐发、猜查验证、小组交换等勾当,引导学生归结、揭示纪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根本掌控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下一环节.(三)、分层练习,稳固提高我设计了小组赛、男女对抗赛、挑战赛、团体赛等练习形式.【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偏重,力求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合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合成长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应教学,内化知识.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温习稳固了全课的内容.(四)、质疑反应,总结评价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让学生在以下三个问题中选取自己感到最深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换1、今天我们发明了哪些数学纪律?2、在发明这些纪律的进程中你用到或学到了什么数学办法?3、你觉得这些纪律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运用时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小结归结不该该仅仅是知识的复杂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阐扬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办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结,设计三个问题,力求体现新课标所建议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稳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五)、拓展延伸,体会用处必做题 246+578+(154+322选做题999+998+997+996+1004+1003+1002+1001【设计意图】以作业的稳固性和成长性为出发点,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应,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应教学,稳固提高,让学生真切感触感染的所学定律的用处.以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换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五、板书设计最后我想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不雅察和抽象归结综合;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调和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加法运算定律40+56=56+40 a+b=b+a加法互换律:两个数相加,互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88+104)+96=88+(104+96)(a+b)+c=a+(b+c)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根本,反过去,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办法.教学时,充分利用了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形成连贯的情境、后续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纪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换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2、在例举中验证纪律教学充分让学生自主勾当,纪律发明的进程.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忙了学生堆集理性资料,另一方面丰厚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互换律.学生在充分感知根本上,构建了复杂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暗示纪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暗示纪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练性,从而成长了学生的符号感.加法结合律个探索进程与“互换律”相似,唯一不合的是由于学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经验,在这里教师可以完全罢休,稍加点拨便于引导学生完成探索进程.抓住加法互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互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逐步从不雅察——感知——理解,充分合适学生的认知纪律.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换、报告请示等环节,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归结综合,比较抽象,学生其实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明,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归结综合出相应的运算律.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不雅察、比较和阐发,找到实际问题不合解法之间的配合特点,初步感触感染运算纪律.然后让学生按照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阐发、比较,发明纪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暗示出发明的纪律,抽象、归结综合出运算律.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明、反思的进程,对加法互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不雅察和描述,但并未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运用时出现模糊现象.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种运算定律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成长.。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与教学重难点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加法运算定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四年下册第3单元中的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是运算中进行简便计算的理论依据,运用加法运算定律是学生正确、合理、灵活进行计算的基础方法,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简便计算和计算速度。

2、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3、教具准备:主题图课件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三、说教法、学法依据本节课特点,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观察—分析—讨论—概括总结。

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生活的活动情景,新授和练习尽可能从贴近学生身边的素材选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一、轻松导入,二、探索规律,验证、概括规律;三、巩固练习,四、小结;五、拓展延伸。

(一)、轻松导入,1、通过谈话自然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提出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二)、探索规律,验证、概括规律1、探索加法交换律(1)、观察发现让学生列式解答根据主题提出的问题。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1敬爱的各位评委老师好!〔鞠躬〕我是学校数学组几号考生,今日我说课的题目是《运算定律》,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的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说教材教材是连接老师和同学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我想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四班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第一课的内容,通过让同学熟识的问题情境,援助同学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同学依据已有的知识阅历,分析和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学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再学习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于同学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分。

同时留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进展同学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也有肯定的促进作用。

说学情一节胜利的课,不仅在于对教材的把握,还有对同学的讨论。

四班级的同学正处于详细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他们解决问题的技能很强,但自控力稍差。

因此本节课将着重引导同学动脑思索,动手实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数学课堂模式,采纳敏捷多样的教学方法,牢牢将同学的留意力集中在课堂中。

说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及教材的编写特点,充分考虑到四班级同学的思维水平,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详细情境,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立场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育同学的符号感以及观测、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思维技能,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说教学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认识、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为本节课的难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法的运算定律》。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探索如何让学生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并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学会观察、归纳和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律,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加法交换律: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发现并理解加法交换律的规律,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发现并理解加法结合律的规律,即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简便计算: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加法运算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加法运算的规律,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3.巩固练习: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口算、笔算、简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

4.拓展延伸:通过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加法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1.情景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购物时需要计算总价,或者计算比赛得分等,引导学生进入加法运算的学习情境。

2.探究新知:教师先通过例题,让学生自己计算并发现加法运算的规律。

例如,教师先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计算题,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发现并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规律。

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并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和交流。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推荐5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推荐5篇)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加法运算定律》教案《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呢?有什么感受?李叔叔和你们一样也喜欢旅行,他提倡环保,决定骑自行车去旅行一周,请看(出示2)二、探索加法交换律: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你从场景中得到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学生列式:40+56=96(千米)或56+40=96(千米)。

同样的一幅图,同样的一个问题,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其中40+56是用上午骑的路程加上下午骑的路程,“56+40”呢?两道算式都表示把上午骑的路程和下午骑的路程合起来,所以都等于?(96千米)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屏示等式:40+56= 56+40)2.观察等式,发现个案特点:仔细看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3.举例验证,并简要表示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当我们对这个发现有疑问时,怎么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举例进行验证。

生汇报交流(汇报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学生举出的等式:)像这样的等式你能再写几个吗?追间:类似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省略号。

)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吗?交流一下。

师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其实这个规律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运算定律(板书)中一个重要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板书)请看(出示3)刚才,我们用语言把加法交换律表达了出来,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为简洁的方式来表达,比如用汉字、图形、字母等写成等式,也能表示这样的规律,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吗?4.用字母表示交换律:刚才大家想出的等式都很好,不仅能把我们发现的加法交换律表示出来,而且比语言叙述更简洁。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加法运算定律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

它包括了两个基本规则:交换律和结合律。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两个定律及其应用。

一、交换律交换律是指在加法运算中,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换句话说,无论是先加第一个数再加第二个数,还是先加第二个数再加第一个数,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对于任意两个数a和b,根据交换律可以得出:a + b = b + a。

这意味着无论a和b取什么值,它们的和都是相等的。

这个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比如我们买东西付款时,可以先支付部分金额再支付剩余金额,最终的总金额是不变的。

二、结合律结合律是指在加法运算中,三个数相加时,可以从任意两个数开始先相加,然后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最终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例如,对于任意三个数a、b和c,根据结合律可以得出:(a + b) + c = a + (b + c)。

这意味着无论a、b和c取什么值,它们的和都是相等的。

这个规律在数学计算中非常常见,比如我们计算三个数的总和时,可以任意选择两个数先相加,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最终结果是相同的。

在实际应用中,交换律和结合律经常被用来简化计算过程。

当我们需要计算多个数的和时,可以根据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规则,灵活调整计算顺序,以便更加高效地完成计算。

除了加法运算定律,我们还需要了解其他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定律,比如减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和除法运算定律。

这些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是我们进行数学运算的基础。

总结起来,加法运算定律是数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包括了交换律和结合律。

交换律指出两个数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而结合律指出三个数相加时,可以从任意两个数开始相加。

这些定律在数学计算中非常常用,能够帮助我们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定律不仅对数学学习有帮助,也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05 《加法运算定律》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05 《加法运算定律》的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05 《加法运算定律》的说课稿一、引言《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本节课旨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本节课将采用说课的形式,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七个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

这些内容是学生学习加法的基础,也是今后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将重点放在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掌握和理解上,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加法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不够熟练。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直观演示、实例讲解、练习巩固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运算定律。

四、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掌握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

2. 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以及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意义和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法学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2. 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3. 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4. 探究学习法:通过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和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培养其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新课学习:通过直观演示和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含义和应用方法。

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小学数学第八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第2小节“加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中的第1课时。

其内容包括:加法的意义、加法交换律,完成P49“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一第1-2题。

2、从课本内容的纵向接洽看,本课一是在学生前三年半学过的加法知识的基础上,明白归纳综合出加法的意义,使学生对加法的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以后学习小数、分数加法的意义打下基础;二是在学生前三年半对加法互换律的感性了解的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综合出加法互换律,为背面学习加法的轻便算法打好基础。

从课本摆设的局部看,通过P48页例1的现实事例,使学生明白例1为什么要用加法盘算,在此基础上归纳综合出加法的意义。

再接洽加法的意义,归纳综合性阐明加法算式中各部门的名称,单独提出有关0的加法,提示学生细致。

接着,课本借用例1的具方款式,用不完全归纳法抽象、归纳综合出加法互换律的笔墨表述情势和字母情势。

一方面进步知识的抽象、归纳综合水平,另一方面为以后正式讲用字母表现数打下开端基础。

3、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

二、说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概括,使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会运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实际问题为什么用加法算;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加法交换律验算加法。

2、培育学生的有根据的说理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培育学生的验算的习惯。

三、说教法、学法本课在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时,主要采纳直观教学法,借助具体实例和线段图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

在学习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采纳了成语故事直观进行教学,呈现符合加法交换律的若干例证,让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老师教的主导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通过抽象概括加法的意义,培育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运用加法的意义说明实际问题,培育了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有根据的说理能力。

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

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要说的是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这节课。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的内容。

加法的运算定律是数学基础运算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更高级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规律,为后续数学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运算有初步的了解和实践。

然而,对于加法的运算定律,部分学生可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计算层面,而未能深入理解和掌握其内在规律。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和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2.能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发展数学思维;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运算律的内在含义,并能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法与学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图表等直观手段,使学生对加法的运算定律有更直观的理解;2.探究发现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比较和总结,使学生主动发现并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3.实践应用法:通过练习、实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

六、教学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分为以下五个环节:1.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复习旧知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2.讲解新知:通过直观演示、探究发现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加法的运算定律;3.实践应用:通过实例分析、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计算中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4.巩固提高:通过小组合作、难题挑战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5.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使学生对加法的运算定律有更清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xx 二小xx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加法运算定律》,所选用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内容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分析、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例如:在10 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

例如:通过100 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

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

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

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

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好在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是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所有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 知识技能目标: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来解决数学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积极参与规律的探索,发现和归纳,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定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定律。

教具准备:课件二、说教法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质疑启发法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学法分析在学法的指导上,我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法、分析讨论法、概括总结法等学习方法去观察、猜想、探索、交流,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说教学程序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四、质疑反馈,总结评价;五、拓展延伸,体会用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通过谈话自然导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如下: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2、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并根据获得的信息提出问题:(1)xx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xx 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1、探索加法交换律(1)、观察发现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根据主题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2)、验证规律a、组织学生观察这个等式的特点,然后自己照样子仿写等式。

b、运用自己写出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初步感知其中的规律。

(3)、概括规律a、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规律b、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4)运用规律采用对口令的形式2、探索加法结合律(1)、观察发现课件出示开始学生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口头列式。

并鼓励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结果。

在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加以观察。

(2)猜想探究猜想每组算式的结果会怎样,在计算验证猜想(13+45)+2513+(45+25)125+(75+36)(125+75)+36(3)概括规律观察 3 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后,集体反馈,并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四)运用规律用加法结合律填空【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

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猜想验证、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揭示规律。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下一环节。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我设计了小组赛、男女对抗赛、挑战赛、个人赛等练习形式。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力求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四)、质疑反馈,总结评价我设计了这么三个问题,让学生在以下三个问题中选取自己感触最深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2、在发现这些规律的过程中你用到或学到了什么数学方法?3、你觉得这些规律可以运用在哪些方面?运用时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习的知识、方法、体验是那个方面进行归纳,设计三个问题,力求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完美结合,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五)、拓展延伸,体会用处必做题246+578+( 154+322选做题999+998+997+996+1004+1003+1002+1001【设计意图】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

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让学生真切感受的所学定律的用处。

以上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

五、板书设计最后我想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一是有利于指导学生观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书设计和教学思路和谐统一,能简明突出地呈现本课知识点,看上去一目了然。

加法运算定律40+56=56+40a+b=b+a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88+104)+96=88+(104+96)(a+b)+c=a+(b+c)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反过来,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时,充分利用了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形成连贯的情境、后续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1、在情境中初步感知规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处处有数学,用学生身边事情引入新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交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下面的探究呈现素材。

2、在例举中验证规律教学充分让学生自主活动,规律发现的过程。

一方面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了学生积累感性材料,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了加法交换律。

学生在充分感知基础上,构建了简单的数学模型,从用符号表示规律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规律,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加法结合律个探索过程与“交换律”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由于学生已有了探索前面例子的经验,在这里教师可以完全放手,稍加点拨便于引导学生完成探索过程。

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

学生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逐步从观察——感知——理解,充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里主要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

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比较抽象,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学生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

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

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

本节课的教学,应该说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

关于两种运算定律的特点,虽然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但并未将两者放在一起对比,致使一部分学生在运用时出现模糊现象。

在学完两种运算定律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种运算定律的区别,加深学生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