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5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选修五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五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五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

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的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的事实。

据此回答1—3题。

1.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D.悬浮颗粒2.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3.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10日。

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

据此回答4-7题。

4.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 )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会产生影响。

A.沙尘暴B.台风C.水灾D.泥石流5.上述自然灾害近年来频发地区主要是指我国(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黄河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地区6.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A.受锋面雨带的控制B.受太阳辐射的影响C.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受印度低压控制7.我国正在建设的两条“绿色长城”是①长城沿线的森林带②“三北”防护林③黄河下游两岸的护堤林④沿海13000千米滨海防护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8.图示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 ( )A、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B、亚欧板块、非洲板块C、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D、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9.此次地震引发罕见的强烈海啸,表明地质灾害具有( )A.群发性B.随机性C.突发性D.链发性1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81.28亿元,据此回答11~12题。

高二地理选修5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5习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5习题及答案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以及遥感和计算机科学。

下面小编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选修5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5习题:一、选择题(2.5分×20=50分)地理信息系统(GIS)与一般信息系统的主要差别是,GIS所采集的信息是按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来反映地理实体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

例如在台风灾害袭击时,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完成监测评估任务,并将信息迅速通过卫星传送给防洪减灾决策单位。

据此回答1~2题。

1.在台风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直接进行()A.统计受灾人数B.监测台风运动路线C.分析台风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额D.分析台风成因答案:B2.在下列自然灾害中,利用遥感技术无法做到的是()A.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B.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C.收集洪水受灾区的面积D.监测沙尘暴的动态趋势解析:选A。

通过遥感可以看到沙尘暴、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并监测其动态,还可以利用它对洪灾进行跟踪监测,还可以监测病虫害的扩散情况,但无法预报地震的发生。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

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据此回答3~5题。

3.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可以()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D.计算洪灾损失4.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利用GIS可以进行()A.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B.了解灾情状况C.分析地震危害D.计算灾害损失额5.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是()A.空间模型B.数据模型C.阅读速度D.空间分析能力解析:洪灾期湖泊面积大于洪水前湖泊面积,因此可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

GIS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数据分析,分析地震危害、计算灾害损失额并非是GIS空间数据分析的范畴。

答案:3.C 4.B 5.B我国自然灾害频次多、范围广、强度大,为防御自然灾害,我们要采取工程性防御和非工程性防御两种措施,抓好落实和相互配合。

高二地理(选修五)考试题

高二地理(选修五)考试题

高二期中地理考试试卷(选修Ⅴ)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有关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质灾害.B.地质灾害的频率与人口快速增长无关.C.地震不能引发火灾,海啸等地质灾害.D.地震多发区一定是滑坡,泥石流频发区.2.下列自然灾害中,①滑坡、泥石流、②洪涝、③火山喷发、④台风、⑤地震、⑥寒潮,可能由人为因素诱发的是: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③④⑤3. 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现象为地质灾害。

B.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C.某次地震发生后,各处测得震级不同,与震中越远测得的震级越小。

D.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4.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A.围湖造田 B.陡坡修筑梯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 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5.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主要是由于:①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②人口快速增长、③经济密集发展、④风化作用强烈。

A.①②B.①④ C.③④D.②③读图,完成6~7题。

①②③④6.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A.干旱——----① B.台风——②C.暴雨洪涝——③ D.寒潮——④7.天气系统②可能形成于()A.北纬20度的洋面上, B.南纬15度的洋面上,C.赤道洋面上, D.南纬40度的洋面上,8A.低气压、伏旱 B.低气压、寒潮C.高气压、伏旱 D.低气压、台风9.2005年11月26日,我国27.9N、115.7E,发生了里氏5.7级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湖北、安徽、浙江、江苏等地均有震感,此次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千米。

有关此次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北京和当地测到该次地震的震级不同,B.属于深源地震,破坏性大,C.地处人口密集地区,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D.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上,“2006年11月7日(立冬),此时我国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据此回答10—11题:10.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C.山地抬升偏北风, D.受台风登陆影响,11.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A.洪涝灾害, B.地震,C.泥石流, D.水土流失.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及河流、经纬度分布”,回答12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五:3-3(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五:3-3(含答案)

B卷(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20分)1.室内、外避震的共性是( )①“伏而待定”②尽量到开阔的空地③降低重心④护好头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室内避震的要点是“伏而待定”,迅速躲避到一个相对牢固的桌椅下或三角空间处蹲或趴下,护住头部。

室外避震的要点是: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

故应选D项。

答案 D2.应该做好应急预案居民的分布区及正确的做法包括( )①地震危险区、多发区或已发布地震预报的地区②所有地区的居民都应做好震前的应急预案③把床下和牢固的家具腾空④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在地震危险区、多发区或已发布地震预报地区的居民应做好应急预案,而不是所有地区。

答案 C“地震发生后,不论救援力量是否到达,自救与互救都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

”据此回答3~4题。

3.震后自救做法不正确的是( )A.快速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B.保护好呼吸系统,谨防烟尘呛闷窒息C.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一切可以充饥的物品D.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解析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是要在震前进行,而不是震后。

答案 A4.下列震后合适的互救原则包括( )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救亲,后救疏③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④先救“人”,后救“生”⑤注意倾听被困人员的呼喊、呻吟、敲击声⑥为多救人,应以最快的速度挖刨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⑥解析应先救“生”,后救“人”,不分亲疏,不盲目乱挖乱刨。

答案 B5.下列属于洪水中的正确救人方法有( )①自己先爬到高处,等洪水过后再救人②扔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③抢救溺水人员最主要的方法是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要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

答案 B6.就目前来说,最不可预知且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是( )A.洪水B.风灾C.地震D.滑坡、泥石流解析地震是最不可预知、破坏性最强的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选修5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5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5试题及答案试题名称:高中地理选修5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上的大气层中,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是:A. 外层大气层B. 对流层C. 平流层D. 电离层2. 下列哪种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气候?A. 温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热带雨林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3.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于:A. 大气降水B. 地下水C. 冰川和雪水D. 海洋水4. 以下哪个国家不属于“金砖五国”?A. 中国B. 巴西C. 印度D. 加拿大5.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A. 撒哈拉沙漠B. 阿拉伯沙漠C. 戈壁沙漠D. 卡拉哈里沙漠6. 以下哪个是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A. 气候变化B. 过度放牧C. 地震D. 火山爆发7. 以下哪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A. 煤炭B. 石油C. 太阳能D. 天然气8. 以下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A. 沙特阿拉伯B. 俄罗斯C. 美国D. 伊朗9. 以下哪种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A. 火山口B. 峡谷C. 冰川湖D. 沙漠10.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的一线城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杭州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

12.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

13. 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________数量。

14.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15.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17.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9. 论述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20分)20. 某城市计划建设新的工业园区,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请分析该工业园区的选址应考虑哪些因素?答案:一、选择题1-5 B C A C C6-10 B C C A D二、填空题11. GIS12. 马里亚纳海沟13. 人口14. 生物圈15. 苏必利尔湖三、简答题16. 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等。

2021年高二下学期选修模块五世界地理周练(六)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选修模块五世界地理周练(六)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选修模块五世界地理周练(六)含答案1.下面四幅海湾图中,沿岸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下图为四条河流某一河段示意图。

据此回答2~3题。

2.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主要的补给水源都是雨水 B.都没有结冰期C.汛期都十分明显 D.河口三角洲增长速度都很快3.乙河航运量远大于丙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 B.径流量 C.经济 D.地形4.每年日本樱花开放日期各不相同。

从4月初到6月末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 )A.本州、九州、北海道B.北海道、本州、九州C.九州、本州、北海道D.北海道、九州、本州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

回答5~6题。

5.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 )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夏季风的风向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6.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

说明 ( )A.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C.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图,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7~8题。

7.这一地区地势倾斜方向是( )A.自东北向西南 B.自东向西C.自西北向东南 D.自北向南8.A地所在国有( )A.金字塔 B.泰姬陵C.大金塔 D.吴哥窟2012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

读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公布的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完成9~10题。

处于粮食危机之中的亚洲国家表9.根据表格中相关国家的地理特征,推断字母a代表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 )A.世界油价上涨 B.人口增长 C.厄尔尼诺现象 D.洪涝10.关于表格中的国家描述,正确的是 ( ) A.表格中国家都位于南亚 B.表格中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C.农业地域类型大多数为水稻种植业 D.人口增长模式均为原始型以下为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11~13题。

2019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5模块综合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年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5模块综合 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

材料二:如图示意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

(1)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的分布特征。

(2)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措施。

【解析】(1)读图可以看出图中中部数值高,中部日数多,南北部数值小,南北部干热风日数少(整体来看北部数值高,南部数值小,也可以说成北部日数多,南部日数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也可以描述成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

(2)根据干热风的形成和特点可以知道,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的华北地区,因为这一时段的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很快,然而雨季还没有来到,空气干燥,形成又热又干的干热风,所以可以营造农田防护林,适时合理灌溉,增加空气湿度,减小风速,另外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以适应干热天气,还可以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等措施。

【答案】(1)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

(2)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适当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

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1月10日,美国中部遭遇了数十年来最低气温,局部气温甚至达到零下50℃。

寒潮带来的暴风雪导致多地交通瘫痪,民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下图是北美寒潮方向示意图。

(1)分析本次寒潮给美国中部地区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

(2)试述此次暴风雪对美国农业可能产生的影响。

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测试卷(附答案)

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测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北京时间2016年4月16日,南美国家厄瓜多尔发生强烈地震,17日,厄瓜多尔副总统格拉斯表示,该国发生的7.8级地震截至目前已导致至少77人遇难。

预计死伤人数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厄瓜多尔地震与两大板块的挤压有关,这两大板块是指A.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B.太平洋板块、南美洲板块C.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2.在地震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在家里,可躲在厕所、屋角等地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③在废墟下,不要大声呼救,尽量保存体力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下图是“北京沙尘传输示意图”。

关于沙源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沙源地气候湿润 B.第二条路径的沙源主要来源于蒙古国C.干旱、缺水是沙源地的共同特征 D.第一条路径带来降水4.下图示意某地区一地质事件发生前(Ⅰ)后(Ⅱ)的地形状况,该地质事件是A.火山喷发 B.断裂抬升C.崩塌滑坡 D.褶皱隆起下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回答下列各题。

5.该地最易发生洪涝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6.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A.葡萄酿酒B.甘蔗制糖C.棉花纺织D.大豆加工7.西北灾害带的灾种主要有( )A.洪涝、旱灾、病虫害、地震 B.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C.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D.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8.有关滑坡和泥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滑坡就是冰川在重力和压力作用下向下滑动的现象②泥石流就是特大洪水暴发③滑坡和泥石流都会破坏农田、村舍、道路等,危及人类生命财产与安全④滑坡和泥石流是一种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地震烈度表示地面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下图为“汶川5.12”大地震等烈度线分布图,图中城市在抗震救灾中都发挥了各自的服务功能。

高二地理(选修5)(样卷)

高二地理(选修5)(样卷)

高二地理(选修5)(样卷)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回答1~4题。

1.下列自然灾害,属于气象灾害的是①洪水②干旱③台风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C.①③⑤ D.①③2.对我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和泥石流 B.台风与干旱C.洪涝与干旱 D.台风与寒潮3.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Ⅳ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 B.台风C.泥石流 D.洪水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所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5﹒近几年,我国北方蝗灾十分严重,与其相关的另一种灾害是A﹒寒潮 B﹒干旱 C﹒雷雨 D﹒洪涝6.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7.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8.修建大型水库,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是A.水灾B.旱灾C.地震D.寒潮9﹒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10.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11.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1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13.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14.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雨林气候D.地中海气候 15.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A.南美洲B.非洲C.大洋洲D.欧洲 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

XX高二地理选修5模块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XX高二地理选修5模块综合测试题(有答案)

XX高二地理选修5模块综合测试题(有答案)《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综合测试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XX年9月7日,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自治区交界地区连续发生里氏5.7级和5.6级的地震,震中位置如下图所示,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震后,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和多地发生滑坡严重影响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震级不高但破坏性大的原因。

据材料分析,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

答案①两个地震先后到来会有叠加效应,余震多;②震源较浅,导致烈度大;③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建筑物抗震强度低,倒塌情况严重;④震中位于县城,人口密度较大。

①前期发生多次地震,岩体破坏,土质疏松。

②灾后持续的降雨,导致土层松动,易形成滑动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裂缝是地表岩石、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一种地质现象,当这种现象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时,便可成为一种地质灾害。

在城市中,已出现地裂缝的有西安、大同、邯郸、保定、石家庄、天津、淄博等大城市,其中以西安最为典型和严重。

下图为西安地裂缝示意图。

简述西安市地裂缝的分布特点。

简述我国减轻地裂缝灾害损失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地裂缝大都呈东北—西南走向;密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

控制人为因素的诱发,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对已有裂缝进行回填、夯实;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设置各种监测点,加强地裂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密切注视地裂缝的发展动向。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XX年的新年前夜,日本西部地区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暴雪袭击,突如其来的暴雪给公路交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连接日本岛取县大山町和琴浦町的国道9号线上,一辆油罐车发生侧翻,19千米长的路段被迫封闭,600多辆汽车被困雪中。

材料二如图为日本暴雪分布图。

根据图文资料描述此次日本暴雪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暴雪的形成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强暴雪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高中地理选修5试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5试题及答案

A.气象卫星B.航天飞机C.探测气球D.气象台人工监测2008 年1 月中旬至 2 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读图5,回答 15~ 16题。

15.图 5 反应出本次我国南方冰冻雪灾图 5A.散布范围广B.灾祸强度大16.与本次冰冻雪灾有关的天气系统有①高气压②冷锋A.①②B.①④读四种自然灾祸连续时间表示图(图17.①②③④四种灾祸分别是A.火山、地震、旱灾、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旱灾C.旱灾、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旱灾18.对于图中自然灾祸的正确表达是A.①多散布在板块的内部B.②当前没法进行有效监测C.③在我国主要散布在东部季风区D.④主要造成大批的人员伤亡C.连续时间长D.灾祸频次高③台风④气旋C.②④D.③④6),回答17~ 19 题。

时间尺度④年③月②日①秒连续几秒几小时几日几月几年时间图 619.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祸。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祸中,与其发生亲密有关的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在A.夏秋天B.春秋天C.夏天D.秋天自然灾祸的散布有显然的地区差别,各地区中同一种灾祸可能是不一样的影响要素致使的。

回答21~ 23 题。

21.造成同一种自然灾祸危害程度地区差别的主要原由有①自然灾祸的强度不一样②自然灾祸孕育在不一样的地球圈层中③个人对灾祸的应急反响不一样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我国东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共有的主要自然灾祸是A.沙尘暴B.旱灾C.冻害D.洪涝灾祸23.上述灾祸在两地区的形成原由分别是A.海拔高,距海近B.纬度较低,海拔高C.地势低,纬度较高D.纬度较高,海拔高24.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避震方法是①在家可躲在床、桌下或旁边③在教室可躲在书桌下或跳楼A.①② B.②③②在影剧院,应快速跑到室外宽阔空地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C.③④ D.①④25.以下工程属于防灾减灾设备的是①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③“西气东输”管道⑤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②长江、黄河上游防备林工程④沿海海防林工程⑥长江、黄河、珠江大堤C.①②③⑥D.①②④⑥读下表,回答26~ 27 题。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五:3-2(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选修五:3-2(含答案)

B卷(20分钟,50分)一、选择题(18分)读 "我国主要救灾物资储藏基地分布示意图〞,答复1~2题.1.2021年初京珠高速广东粤北段沿线受灾,从图中调运救灾物资最|近的基地是()A.a B.bC.c D.d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a为南宁,b为长沙,c为武汉,d为郑州.粤北段高速离长沙最|近.答案B2.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藏基地中,应大量储藏的物资是() A.救生圈B.外伤用药C.破拆工具D.棉衣解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发洪水灾害,应大量储藏救生圈.答案A汶川大地震后,各地减灾部门重新审视本部门工作,加紧防抗救灾的筹备与演练.据此答复3~4题.3.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灾物资到达时间的是()A.救灾物资的种类B.救灾物资的数量C.救灾物资的储藏地点D.救灾物资的生产4.新疆是地震多发区,为应对地震,以下说法不可取的是() A.将救灾物资储藏到西安B.准备大量的救灾食物和救生衣C.灾中应急时对陇海- -兰新线实行交通管制D.灾后组织募捐活动,恢复生活、生产秩序3~4.解析储藏救灾物资时,应选择距离灾区近且交通联系便捷的储藏基地.救生衣主要应用于洪灾中,地震灾害中根本不需要救生衣.答案 3.C 4.B5.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有()①政府救济②民间救济③国际救济④个人救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答案B阅读材料,答复6~8题.材料为加强地震应急预案的标准和动态管理,近两年制定实施?地震应急预案管理暂行方法?和成立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专家组后,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组织开展了国|家、省、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平台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完成地震应急预案管理信息系统研发、系统测试和相关数据的入库工作,并正式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在地震系统范围内推广试用.6.以下属于地震灾害中应急行动和对策的是()①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②对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③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④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属于灾后恢复工作.答案B7.以下属于地震次生灾害源的是()①输油管②水坝③有毒物质储存设施④堤岸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输油管道属于 "生命线工程〞 .答案C8.救灾应急预案()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②应急预案主要是在灾害应急中发挥作用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也毫无方法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清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救灾应急预案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主要是在灾害应急中发挥作用,各应急机构应职责清楚.答案C2011年1月1日、2日,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分别发生了4.6级|和4.8级|地震,其后又发生了100屡次余震.此次地震虽然没有人员伤亡,却造成了24 000多间房屋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5 400多间房屋需要撤除重建.记者走进震区实地调查后发现,这次震级|不到5级|的地震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破坏力,一方面有地震震源浅、破坏力强的原因,但同时和这些房屋的抗震能力差也有很大关系.据此答复第9题.9.我国盈江县发生地震后,以下哪些措施不合理()A.优先调运救灾物资的储藏基地是成都B.准备大量的救灾食物和救生圈C.灾中应急时对成昆铁路实行交通管制D.灾后组织募捐活动,恢复生活、生产秩序9.灾后恢复的目的有()A.恢复、重建生命线B.恢复生活、生产秩序C.恢复、重建生产线D.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增强未来灾害发生的抵抗能力解析A、B、C三项属于灾后恢复的核心措施.答案D二、综合题(32分)10.读下面的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0分)材料一2月26日以来,安徽霍山县发生大范围冻雨灾害,致使这个县16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农业及根底设施受损严重,群众进出山困难.材料二我国10大救灾物资储藏基地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救灾物资储藏基地的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2)安徽冻雨灾害发生后,应从________处(填字母)紧急调配救灾物资,试列举调配物资名称.(3)我国设立国|家|级|救灾物资储藏基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了充分准备救灾物资、提高灾害应急能力,我国设立十大国|家|级|救灾物资储藏基地,分别是:天津、哈尔滨、沈阳、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西安.安徽境内的救灾物资储藏基地有合肥,结合灾害类型,应调配取暖御寒类物品,如燃料燃具、防寒毡、棉衣被、棉帐篷等 .答案(1)哈尔滨天津长沙西安南宁(2)H燃料燃具、棉衣被、棉帐篷等(3)提高灾害应急能力11.读 "中国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图〞,完成以下问题.(10分)(1)A、B、C分别表示的是应急预案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按照国际通行的规那么,一旦发生灾害,应_________________ .(3)救灾应急预案是政府应对灾害的纲领性紧急行动方案,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________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就显得更为重要.(4)有无应急预案结果大不相同.假设无应急预案会使灾区失去最|珍贵的抢救时间,如________;有应急预案,伤员会得到及时救治,灾民会得到很好安置,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应急机构职责应急救助准备灾害评估准备(2)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3)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高速高效不可准确预测(4)唐山地震甘肃天祝-景泰地震、汶川地震等12.阅读材料,答复以下问题.(12分)材料一北京时间2013年4月4日13时42分,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没有引发海啸,所造成的损失较小.材料二为预防并尽可能降低地震危害,日本内阁设有(中|央)防灾会议,由首|相担任会长.1978年日本制定?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 .在一般的政府网页上都开设有防灾专栏,公布当地政府的防灾政策和措施,发布防灾训练信息,并教育市民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如何应对,日本每年9月1日都进行一次综合性防震训练,同时,建筑工程都严格按照抗震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提高抗震强度.(1)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灾害的国|家,试分析其原因.(2)结合材料分析2013年4月4日日本地震造成损失较小的原因.(3)材料二中提到的 "日本每年9月1日都进行一次综合性防震训练〞,其目的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中提到的 "建筑工程都严格按照抗震要求进行抗震设防,提高抗震强度〞,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日本多发生地震是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泼.第(2)题,结合材料,主要是日本灾前准备比拟到位.第(3)题,日本每年9月1日进行综合性防灾训练,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增强人们的防震意识,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第(4)题,增强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属于工程性措施,其目的是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降低灾情.答案(1)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泼,多地震灾害.(2)政府制定了地震应急措施,民众有较高的防灾意识,房屋抗震度高.(3)①树立防震意识,做好防震准备②掌握正确的避震方法(4)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降低灾情。

高中地理选修5模块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高中地理选修5模块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模块综合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1—3题。

1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气温差较大,岩石破碎解析:西南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湿润,温差较小。

答案:D2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塌方解析:破坏植被,使地表稳定性下降,易诱发泥石流灾害。

答案:B3针对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开垦梯田B植树造林C修建水库D治理河流解析:植树造林可增加地表稳定性,拦截坡面径流,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答案:B6月5日消息今年以来(截至6月4日),内蒙古自治区共出现6次沙尘暴天气,两次大风扬沙天气。

据此完成4—5题。

4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灭绝5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解析:第4题,沙尘暴除大风外,还要有大量的沙源物质,西北地区日益严重的荒漠化为其提供了大量的沙源物质,而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盐渍化不能提供沙源物质。

第5题,沙尘暴是由冷空气快速移动引起的,属于冷锋天气系统。

答案:4 B 5 ACCTV—1每晚19:00的新闻联播节目之后是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时都要出现一幅卫星云图。

据此完成6—7题。

6卫星云图是由下列哪项技术完成的( )A GPSB GISC RSD SOS7利用卫星云图可以对以下哪种灾害进行准确预报预警( )①沙尘暴②台风③雷电④冰雹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解析:第6题,卫星云图是人造气象卫星在距地球几百千米到3万多千米的高空拍摄的地球大气中的风云图片,后利用GIS处理获得。

高二地理选修5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5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5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日本九州岛发生特大地震B.日本核电站发生泄漏C.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D.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2.下列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①蝗灾②滑坡③台风④泥石流⑤风暴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3.下列各组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的是 ( )A.火山喷发—泥石流—旱灾B.地震—海啸—洪灾C.寒潮—荒漠化—生物灾害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4.下图中正确反映地震烈度、震级与震中距关系的是( )5.山区地震后,可能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有( )①风暴潮②泥石流③山体崩塌④滑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下列可能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类活动是 ( )A.围湖造田B.陡坡修筑梯田C.垦殖草原D.过度抽取地下水读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7~8题。

7.修建水库后( )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④旱涝灾害的发生机率减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 )①植树造林②人工降雨③疏浚河道④退耕还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9~11题。

9.P地和Q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风进退异常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D.用水季节变化10.我国旱涝灾害都较严重的是( )A.人口稀少地区B.经济落后地区C.东部平原地区D.盆地高原地区11.衡量旱涝灾害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①人口密度②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③经济发展水平④自然资源与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为了搞好灭鼠工作,我们应该( )A.保护猫头鹰、鹰等鼠类德天敌B.使用“毒鼠强”等化学药品灭鼠C.生态系统是平衡的,对鼠害可以听之任之D.禁止药物灭鼠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回答13-15题。

高二地理选修5试卷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5试卷及答案

高二地理选修5试卷及答案绝大多数的自然灾害都可能造成饮用水供应系统的破坏,这将是灾害发生后首当其冲的问题。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二地理选修5试卷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5试卷:一、选择题(2.5分×20=50分)2011年3月21日,九江德安县、星子县等遭到狂风暴雨和冰雹袭击达半个多小时,一些冰雹直径达10毫米以上,民房和农作物遭到不同程度损害。

据此完成1~3题。

1.材料中的灾害( )A.属人为灾害B.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C.致灾因子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D.是战争造成的2.材料中的灾害主要造成的影响是( )A.人员伤亡B.财产损失C.自然资源毁灭D.环境受到污染3.下列不属于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是( )A.自然作用B.人类活动C.自然作用和人类活动叠加D.人类和人类社会4.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5.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与泥石流发生概率关系的是( )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资料。

X地位于美国西部,Y 地位于印度中部。

据此回答6~8题。

地点人口密度(人/每平方千米)与震中的距离(千米)地震发生时间(当地时间)震级死亡人数X 200 5.8 上午10∶257.4 8Y 500 2.5 凌晨4∶007.1 18206.从表中材料看,下列哪一项不能明确判断出来( )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7.造成Y地死亡人数较多的可能原因,从以上材料中看出的是( )A.Y地地质脆弱B.Y地人口密度大C.Y地离震中近D.Y地地震发生在夜间8.与地震有密切关联性的地质灾害是( )A.洪涝、海啸B.滑坡、泥石流C.台风、火灾D.泥石流、寒潮读某地理现象移动路径和盛行期频数等值线图,回答9~11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选修5练习题及答案高二地理选修5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b.美国西北部的圣海伦斯火山喷发 c.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 d.“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2.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 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 3.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人口、海水养殖损失、沉损船只数量、受灾农田、经济损失等。

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a.干旱 b.洪涝 c.地震 d.风暴潮 4.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b.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d.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读四种自然灾害持续时间示意图(图1),回答5~7题。

5.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地震、干旱、火山、洪涝 b.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c.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6.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正确叙述是a.①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b.②目前无法进行有效监测c.③主要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d.④持续时间长,但影响范围小7.蝗灾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自2006年6月15日起,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行。

根据新标准,热带气旋分为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六个等级(见下表)。

读表回答8—10题。

名称热带低压带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8—9级10级—11级12—13级14—15级16级或以上8、热带气旋“桑美”于2006年8月10日17时25分在浙江省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

该热带气旋属于: a.强热带风暴 b.台风 c.强台风 d.超强台风9、从卫星云图上看,“桑美”是一个: a.逆时针向外辐射的大漩涡 b.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 c.顺时针向外辐散的大漩涡 d.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10、“桑美”带来的灾害主要有①风暴潮②地震③狂风④暴雨⑤沙尘暴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

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3),回答11~14题。

11.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①干旱②滑坡③台风④风暴潮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12.与其他地区相比,地区d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干旱13.图中a、b、c、d四个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a.a b.b c.c d.d 14.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

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设施建设的是①兴建长江三峡大型水利枢纽②兴建长江、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工程③修建“西气东输”管道④在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工程⑤兴建广东大亚湾和阳江核电站⑥加固长江、黄河、珠江大堤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下列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及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15-16题。

1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16、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城市化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结合城市化前后的水文过程示意图,判断下面对城市化前后的部分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是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量变化曲线 b.城市化后地下径流量变化大c.城市化后地表径流量减少 d.城市化后的蒸发量减少下表为2007年9月影响我国的第13号台风“韦帕”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17~18题。

时间17日16时18日19日19时20日06时10时19时20时05时12时台风中心位置经度123.8°123.4°121.6°121.4°119.9°118.8°119.4°122.5°纬度24.3°24.8°26°26.2°27.6°30.2°34.1°37.1°中心气压(百帕)960930925930940995998998 17.“韦帕”的移动方向是 a.西北方向 b.先向西北,后向东北 c.东北方向 d.先向东北,后向西北18.台风“韦帕”于9月19日02时登陆,其登陆地最有可能位于 a.江苏省南部 b.福建省南部 c.浙江省南部 d.台湾省北部读下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洪水频发 c.地下水位不断下降 d.海水入侵20、该问题诱发的渐发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b.山崩c.塌陷d.地面沉降读“某段纬度所经地区不同深度震源的频度示意图”(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完成21—22题。

21.当x地分别受震源a、震源b、震源c和震源d引发的4次地震影响时,下列有关该地所受破坏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b震源浅,其所引发的地震震级高,对x地造成的破坏程度大 b. x地离震源a引发的地震震中最近,其受灾程度最严重 c. 4次地震对x 地的破坏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b>c>d d. 4次地震震级相同时,震源a对x地的破坏性最大22.下列有关该地区地震震源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b.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震源排列成一条从海岭到大陆方向由浅入深的倾斜带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

读图,完成23~24题。

23、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24、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图7中“4”、“5”所示区域分别表示某日我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和用电严重紧缺区,读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所示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6.地质灾害风险区和用电紧缺区,天气分别可能是 a.沙尘暴、寒潮 b.暴雨、低温 c.干旱、台风 d.暴雨、高温2008年11月至2009年2月,我国各地连发的高级别旱灾,全国近43%的小麦产区(主要为冬小麦区)受旱,370万人、185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读图回答27~29题。

27.图中遭受“重旱”的省区有 a.粤、冀、晋、鲁 b.豫、辽、晋、陕 c.藏、川、甘、宁 d.冀、晋、陕、藏28.在本次旱灾中,华北地区损失最大,原因是该地区①是全国唯一的重旱区②受灾面积大③人口与城市密集④正值春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9.造成本次旱灾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低 b.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高 c.降水量比同期少,气温比同期高 d.降水量比同期多,气温比同期低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30—32题。

地区甲乙丙丁粤☆☆☆☆☆☆☆☆川☆☆☆☆☆☆☆新☆☆☆☆☆☆☆晋☆☆☆☆☆☆☆☆☆30.甲代表的环境问题是( ) a.寒潮 b.酸雨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31.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a.森林覆盖率高 b.经济发达 c.降水充沛 d.纬度位置和地形32.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c.退耕还牧 d.加强冬季供暖读图10,回答33~34题。

33.图中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 a.a地 b.b地 c.c地d.d地34.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 a ① b ② c ③ d ④图为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多发生在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b.滑坡是山区沟谷中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c.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36.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 b.滑坡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 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 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37.下列各种灾害在形成、发展、致灾上,彼此之间有着密切关联性的是 a.滑坡—地震—疫病流行 b.台风—暴雨洪涝—火山喷发 c.地震—海啸—洪灾 d.旱灾—森林火灾—虫灾 a.① b.② c.③ d.④38、如果下图表示的是某条河流不同年代的流量年变化曲线,则在这期间该河流域可能( ) ①修建了水利工程②开辟了运输线③加固了防洪大堤④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⑦④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

灾中应急行动见图12 。

据此回答39~40题。

39.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

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泥石流c.旱灾 d.水灾40.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②自然灾害的种类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④救灾人员的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共40分) 4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图14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图中“全年旱”的地区是区(写序号)。

③区旱灾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试简述其原因。

(2)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是区(写序号),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旱灾粮食损失量占本区气象灾害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a)”最低的地区是区(写序号) 。

影响该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__。

(4)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