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运动训练和竞赛及体育锻炼等情景中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反应时间:是指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
又称反应时、反映的潜伏期。
分为简单反应时、复杂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是指对单一刺激做出第一个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或是指事先知道的某种刺激作出事先规定的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动机:是人们指向某一目标的,激发或抑制某个行为的愿望或意向,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是指有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运动行为: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
运动知觉:是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位移的知觉。
①它依赖于物体的运动速度②运动物体离观察者的距离③观察者本身所处的运动或静止状态动机的培养:是指促使学生从没有运动动机到形成运动动机的过程。
动机的激发:是指将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
成就动机:它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从事自认为重要或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它是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体育态度:个体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者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是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一致时归于外部原因,不一致时归于内部原因。
习得性和无助感: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的行为。
体育锻炼:是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有关的活动形式,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心理健康:是指在智力正常的基础上所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质和稳定的情绪表现,是一种能够有效处理内外关系的良好状态。
《运动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1章绪论1. 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侧重点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强调研究体育教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锻炼心理学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的作用2. 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和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p15-17)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任务:1) 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2) 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3) 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4) 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问题影响其研究方向的因素:1) 运动项目的普及程度2) 运动项目的性质3) 进行实验控制的难易程度3. 运动心理学之父:1923年,格里菲斯被称为美国运动心理学之父。
1925年,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4. 社会促进效应:特里普利特是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人,于1897年在《美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社会促进效应的论文。
第2章运动活动的动机1. 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好强化作用。
分类:①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②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③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④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主观内部的动机外部动机:指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来源于客观外部的动机2. 动机的三个理论:1) 成就需要理论:由默里提出的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志向方面的差异。
体育心理学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异同是什么?异:(1)体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不尽相同的。
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育学的效果,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2)锻炼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的心理现象。
(3)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同: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参与体育运动的人。
第二,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
第三,研究方法相同。
2、何谓体育心理学?基本研究任务是什么?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里和行为的科学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理论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解释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实践任务是直接为体育课。
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服务,即为有效的进行体育教学、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实验研究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准实验法)现场研究法心理测量法4、体育心理学多维性的含义是什么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他学科。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问题,应加以应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什么是反应时?包括哪两种?反应时是指刺激的出现到第一反应开始时间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反应时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
6、简述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国体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体育心理学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体育心理学7、中国体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会更加明确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会进一步细化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趋向综合化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会更加广泛8、试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根据一定程序进行教学,可以随意塑造一个有机体的行为,提出学习者的思维最终必须用行为来解释,而这种行为是由外界引起并受外界影响和控制的。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一、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1.研究对象不同:体育心理学侧重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运动心理学侧重于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的心理现象锻炼心理学侧重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2.研究目标不同:体育心理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运动心理学的目标是心里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锻炼心理学的目标是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的体育心理学发展:1.古代的体育心理学萌芽2.近代的体育心理学:1926年,马约翰《运动的迁移价值》3.现代的体育心理学: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里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2.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进一步细分3.体育心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4.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广发二、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是一种S—R(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该理论把环境看做刺激,把伴随刺激产生的行为看作是反应。
斯金纳强化学说的原则:1.小步子原则2.积极性原则3.及时反馈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体育运动学习中的运用:1.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2.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3.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1.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2.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4.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三、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运动兴趣的特性:1.倾向性 2.广泛性 3.稳定性 4.效能性运动兴趣的分类:1.根据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2.根据倾向性,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根据广泛性,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4.根据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培养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因素:1.运动需要的满足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应性4.成功体验的获得5.融洽的师生关系四、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的功能:发动功能、选择功能、强化功能、维持功能运动动机的种类: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3.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指向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间接动机: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充分重视和利用各种需要:1.提高内部动机2.激发外部动机(2)提高体育成就动机(3)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4)及时反馈,肯定评价(5)端正体育态度体育态度: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五、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学习目标定向和成就目标定向的差异:1.看待成功2.运动目的3.运动道德和攻击性行为4.运动快乐感5.学习策略目标设置的作用1.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到体育活动任务上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动员其能量,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3.能够让学生长时间地坚持参与体育活动4.能够使学生为完成体育活动目标而主动地设计、执行最适合的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1.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2.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3.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4.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5.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6.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7.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特点:1.成员之间相互依存2.成员之间相互协调3.团队以实现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4.团队成员对团队的成败负有责任设置团队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1.不要设立高不可攀的目标2.不要低估团队成员的潜力3.设置简洁、可操作的目标4.让所有团队成员知道团队目标六、运动归因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海德的归因理论:行为的结果=个人的力量+环境的力量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进行分类: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这种现象称为协变性原则结果依赖情绪:对结果的“自然反应”,情绪反应中没有归因的成分,运动员对成功的最初反应是愉悦或高兴,对失败的最初反应是失望或悲伤归因依赖情绪:与认识到的结果的起因或理由相联系,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教练或运动心理学家了解运动员的认知活动过程习得性无助感: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或行为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心理特征:1.自我效能感低2.消极思维3.情绪失调4.人际关系不良对习得性无助感的教育措施:1.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3.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4.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1)内部因素:1.个性特征2.成就动机3.自我效能感4.性别5.年龄(2)外部原因1.社会文化背景特征2.运动项目特征3.训练年限4.比赛结果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1.进行积极的反馈2.增加成功的体验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4.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5.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6.强调个人努力7.谨慎的比较个体之间的差距8.实事求是七、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影响人们坚持锻炼的因素:1)个人因素:1.人口统计学变量2.个体生理状况3.个人行为4.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2)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2.物理环境3.体育活动的特征锻炼行为的理论:(一)健康信念模型:人们健康的个人信念调节者人们对威胁的感知,从而影响他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二)合理行为理论:个体认识到由于自己静止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健康受到威胁时,就会采纳合理建议,做出参加锻炼的决定(三)计划行为理论:个体对锻炼有积极态度和正确认识,但如果他觉得自己无能力或无足够机会去锻炼,那么其锻炼意图就会减弱(四)控制点理论: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有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五)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是预测锻炼行为的重要变量(六)跨理论模型:1.包含了处于不同行为变化阶段的人2.行为的变化时动态进行的,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3.提出了个体行为变化状态的不通过程4.强调除了行为会发生变化以外,其他结果会伴随行为的变化而产生干预的手段:一对一干预、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策略:1.情景安排2.积极反馈3.目标设置4.决策评定5.社会支持八、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致因:1.应激2.动机3.人格4.心理准备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阶段:1.否认2.愤怒3.许愿4.抑郁5.承认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1.调整认知2.设置目标3.积极性思维4.社会支持5.掌握心理应对技能九、注意与运动表现注意的特点:1.选择性2.强度(阈限性)3.注意资源的有限性注意的种类:(1)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1.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3.随意后注意:在随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2)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3)奈德弗的四种注意方式:1.广阔-外部注意(篮球)2.广阔-内部注意3.狭窄-外部注意(射击,斯诺克)4.狭窄-内部注意(体操,跳水)注意控制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多维度注意技能的心理机能训练程序注意控制训练的方法和技术:1.唤醒调节2.设置线索词3.自我谈话4.模拟比赛场景并设置比赛行动的方案5.过度学习技能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人格与心境状态的交互作用模式对运动表现的预测:运动行为=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十一、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唤醒有三种表现:脑电唤醒、行为唤醒、植物性唤醒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倒U形假说:倒U形假说描述了运动表现与唤醒水平的关系(1)总体来说1.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之前,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表现也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2.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之后继续想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逐渐恶化或成绩下降(2)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粗糙简单的运动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3)个体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相对外向的人需要的唤醒水平相对较高多维焦虑理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1.当认知焦虑增加时,运动表现水平相应降低,两者呈线性关系2.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是倒U形的3.随着自信心增强,运动表现水平提高,二者也成线性关系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1.比赛的重要程度2.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2)个体因素:1.特质焦虑2.自尊十二、心理技能训练概述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心理机能可分为一般心理技能和专门化的心理技能心理技能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进行专门化的训练,已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和类型:1.根据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与方法、认知理论与方法、体育心理技能训练专用的方法2.格局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与专项需要的关系:一般心理技能训练、专项心理技能训练3.根据心理技能实施的复杂程度:单一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成套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4.格局心理技能训练的周期:长期心理技能训练、短期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1.有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2.有利于增强意志品质3.有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4.消除身心疲劳,加速恢复过程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依据:1.训练目标2.起始状态3.训练规律4.训练条件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制定:1.个人评估和明确起点水平2.确定训练任务与目标3.制定具体内容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程序:1.教育2.实践3.实施计划4.坚持5.评价6.收获十三、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渐进放松训练: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实施:1.基本渐进放松法的联系2.加上暗示语的渐进放松训练3.在不同场地的渐进放松训练自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生物反馈达到控制生理指标的变化或维持这种变化的过程作用:1.调节应激反应,提高放松效果2.克服放松训练的盲目性3.增加联系着参与训练的能动性系统脱敏训练:是一种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的训练过程程序:1.肌肉放松训练2.建立害怕时间层次3.系统脱敏的实施模拟训练: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作用:1.提高适应性2.提高抗干扰能力3.提高备战针对性4.提高训练质量模拟训练的具体方法:1.对手特点的模拟2.裁判判罚的模拟3.观众的模拟4.比赛关键情境的模拟5.地理、气候模拟法6.时差模拟法十四、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表象训练: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是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表象训练的原理:1.心理神经肌肉理论2.符号学习理论3.唤醒-注意理论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手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暗示训练的形式与方法:1.自我暗示2.他人暗示3.表情和体态暗示4.环境暗示5.标志暗示自信训练方法:1.通过暗示法树立自信心2.通过理性情绪疗法重建自信3.通过设置适宜的目标增强自信4.通过对最佳操作的表象训练提高自信5.通过对成败的正确归因增强自信6.用积极思维替代消极思维法增强自信7.通过成功体验的认知积累增强自信心十五、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团体凝聚力:团体在追求目标的了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直倾向的动态过程。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考试提醒:12月31日 8:30-10:30 25#129一、名词解释体教0901 段苏香1、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运动动机:运动目标所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3、体育态度: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4、归因: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5、技能: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而形成的属于个体的一种身体和智力的操作系统。
6、心理技能: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
7、表象: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个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8、表象训练: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9、暗示训练: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10、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
二、填空1、心理学在体育教学、竞技运动和大众健身三大体育运动领域的研究应用衍生了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
2、1989年,Triplett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
3、1975年,Griffith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即伊利诺斯大学运动研究实验室。
4、1979年,中国心理学体育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5、1980年,中国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
6、影响人们坚持体育活动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包括人口统计学变量、个体生理状况、个人行为、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和体育活动的特征。
7、动作技能学习评价的测量指标:反应时、误差值、运动学指标、动力学指标、肌电图和协调性。
运动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概论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社会促进”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10.1965 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12.1980 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 C 学科。
()A. 相同的B. 认知的C.不同的D. 基础的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A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B. 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 娱乐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 C 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B. 个性和意志C.心理和行为D. 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 D 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A. 一种B. 两种C.三种D. 多种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A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B. 体育实践工作C.体育科学研究D. 运动训练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A。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 D 年完成的。
()A. 1901B. 1896C.1905D. 18988. C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全]季浏《体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课后习题整理
季浏《体育心理学》第3版配套课后习题整理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异同是什么?答:(1)区别①体育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b.研究内容第一,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强调研究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第二,研究内容包括选择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设计等的心理学依据。
c.研究目的第一,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第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
②运动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
b.研究内容第一,研究内容具体包括运动员、教练员、观众的心理和行为。
第二,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c.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
③锻炼心理学a.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b.研究内容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集中研究体育锻炼对参与者心理健康的作用,具体研究锻炼者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体育锻炼的坚持性、体育锻炼成瘾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等问题。
c.研究目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2)联系①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
②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
③研究方法相同。
2何谓体育心理学?其基本研究任务是什么?答:(1)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即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基本研究任务体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任务包括理论任务与实践任务:①理论任务理论任务是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或品质,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揭示体育教学条件下动作技能的获得和发展的心理规律,以丰富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有关方面的内容。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异同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异同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些相似但不同的概念。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步骤地介绍这些领域的差异和共同点。
1. 定义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员在比赛中如何行使其精神和情感,以及其对运动表现的影响的分支学科。
运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如何在运动和体育活动中发挥和掌握心理机制以提高其表现的学科。
锻炼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运动和锻炼对个体心理和生理的影响的学科。
2. 研究对象体育心理学主要关注专业运动员的心理表现。
运动心理学关注广泛的体育运动,包括业余和职业竞技。
锻炼心理学主要关注运动和锻炼对普通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3. 研究方法体育心理学通过心理测量、个体和团队辅导以及比赛表现的评估来研究运动员的心理表现。
运动心理学主要通过行为观察、心理测量、自我反思和心理咨询来研究运动员和业余运动员的心理机制。
锻炼心理学通过调查、实验和应用研究来研究运动和锻炼对普通人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4. 研究内容体育心理学包括自信、高效应激、注意分配等内容。
运动心理学包括专注力、想象力、流感经历等内容。
锻炼心理学研究心理健康、幸福感以及疾病预防等内容。
5. 影响体育心理学对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和表现有重要影响。
运动心理学为广大的运动员群体提供了有效的训练和竞技方案。
锻炼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为锻炼和运动的重要性提供了更好的理解,并有助于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总之,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上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体育竞技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这些学科有不同的定位和研究方法,但它们都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心理与运动及锻炼相关的方面。
运动心理学(1)
运动心理学主讲:温志宏运动心理学教学目录1、体育心理学对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的问题。
2、体育心理学对学生体育参与的动机兴趣习惯培养的问题。
3、体育心理学研究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教学及教学组织中的心理学问题。
4、心理问题矫正和辅导运动心理学教学目录第一章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教学目标:了解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了解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研究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重点:了解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
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难点1、了解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2、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热情,为今后学习研究打下基础。
第一节运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的标志事件特里普里特于1897年进行的社会促进效应实验研究,既开社会心理学研究之路,也创运动心理学研究之先。
1965年,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推动了运动心理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第二节运动心理学的研究特点一、研究领域:从研究内容分析,运动心理学有三大研究领域,即竞技运动心理、体育教育心理和大众锻炼心理。
20世纪80和90年代,中国运动心理学在竞技运动心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2000年以后,研究领域明显扩大,体育教育心理和大众锻炼心理的研究明显增加。
二、性质与任务运动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应用科学。
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关系;研究体育运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影响;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状态。
思考与练习:何年何人何事件,可被视为运动心理学学科建立的标志。
国际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于何年,推动了运动心理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
从研究内容分析,运动心理学有三大研究领域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定义是什么?研究对象是什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教学目标:1.列举成就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和目标定向理论的要点并说明其应用意义。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这几个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学科,它们就像体育界的“三胞胎”,看似相似,实则各有千秋。
体育心理学就像是一个大管家,管着整个体育世界里人们的心理活动。
不管是运动员在赛场上紧张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还是观众在看台上激动得像中了彩票一样,它都要操心。
这个大管家啊,得考虑各种体育项目的特点,就像一个厨师要了解不同食材的特性一样。
比如射击运动员需要那种静如止水的心态,而足球运动员则要有那种在压力下迅速做出反应的心理素质,体育心理学就得像万能钥匙一样,打开各种运动员心理的大门。
运动心理学呢,就像是运动场上的超级英雄。
它专注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那些运动员在比赛时脑袋里的小九九它都得知道。
运动员在比赛时的心理就像坐过山车,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运动心理学就像那个安全带,在他们心理起伏的时候保证他们不会“翻车”。
要是运动员在比赛前紧张得腿都发软,运动心理学就得像魔法棒一样,挥一挥让他们充满信心,仿佛给他们注入了“超能力”,能让他们像火箭一样冲向胜利。
再说说锻炼心理学,这就像是健身爱好者的贴心小棉袄。
它主要关心那些在健身房或者户外锻炼的人。
你想啊,那些想减肥的人在跑步机上累得像狗一样的时候,锻炼心理学就得来安慰他们,告诉他们每一滴汗水都是在向完美身材靠近。
它就像一个啦啦队队长,在人们锻炼的时候不断给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觉得自己就像超级战士一样在为健康而战斗。
这三个学科虽然各有各的任务,但又像是一个团队里的三个小伙伴。
有时候它们还会互相串门呢。
体育心理学可能会借鉴运动心理学对运动员的深度分析,锻炼心理学也能从体育心理学那里学到如何应对大众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问题。
不过它们偶尔也会像小孩子一样争个高低。
体育心理学说:“我管的范围最广,我最厉害。
”运动心理学不服气地喊:“我对运动员的研究最透彻,我才是老大。
”锻炼心理学也不示弱:“没有我,那些锻炼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坚持下去呢。
体育心理学(1-7章)
体育心理学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一、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大众健身运动●所以体育心理学也相应有: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三者的区别:目前的现状:举国体制繁荣了运动心理学,全民健身计划昌盛了锻炼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弱势.●二、体育心理学概述●(一)概念●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二)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学习目的●1、学科性质:理论学科+应用性学科+教育学科●2、任务(1)理论:揭示体育活动与人的心理之间的关系;(2)实践:为有效地进行体育教育、锻炼和竞赛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3、学习目的(1)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2)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三、研究方法●(一)实验研究法●1、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室内,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2、自然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3、准实验法:在自然条件下,可能对情境的控制力很弱,操纵自变量,观察因变量的变化;●(二)现场研究法●在现场直观察或询问,不操纵任何变量。
优点:简便;缺点:不能操纵和控制自变量,所以不容易明确自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三)心理测量法●使用编制好的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工具进行研究。
●四、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体育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但同时,它本身又包含了许多传统心理学的内容。
如:●1、体育社会心理学●比如研究体育领导理论和风格,运动团队的凝聚力等●2、发展运动心理学●主要探讨伴随着年龄和运动技能的变化,运动员发生的心理变化●3、认知运动心理学●主要探讨运动员的认知对随后的情绪及运动表现的影响,动机的来源,运动员对成败的归因等●4、教育运动心理学●学生、运动员或健身者的运动表现如何,经常反映了一个体育教师、教练或健身指导者有效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体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锻炼心理学;就是对参与与坚持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主要探讨身体练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3、运动心理学;就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就是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与变化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体育心理学就是一门包含多钟学科的研究与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传统科学,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以及其她学科,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都能一不同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问题并可以加以利用,同时也促进了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5体育活动:指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6体育态度:就是学生对体育学习与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与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体育能力:具有一般能力的特征,又就是一种特殊能力,就是由知识技术技能与智力构成的一种个性身心品质综合体。
8、体育兴趣——就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与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9、体育习惯——就是指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材、指导者等)与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与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10体育学习策略:就是指学生在特定的体育学习情境中,为了达到体育学习目标而对学习步骤与学习方法所做的优化组合与精巧安排。
11、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如慢跑、举重等。
12,一般体育能力;指从事各种体育活动都具备的能力。
13,特殊体育能力;指从事专门体育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因体育项目的特点不同而各不相同。
14、体育团队——就是指由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教、学、运协同活动)。
15.特殊运动能力:从事专项运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又称专项运动能力。
16.运动表象:就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与运动体验。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一、选择题1、在中国, B 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A. 吴文忠B. 马约翰C.肖国忠D. 马启伟2、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 A 归于心理因素。
A.70%B.80%C.90%D. 60%3、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能力的目标定向是属于_B______。
A成绩目标定向 B学习目标定向 C自我目标定向 D结果目标定向4、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属于_____A___。
A成绩目标定向 B学习目标定向 C掌握目标定向 D结果目标定向5、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 A 。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6、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7、为了获得刺激、产生眩晕、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C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8、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D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9、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A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10、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为 B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11、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特征的动机,是 C 。
体育心理学填空题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学生心里和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4.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
5.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
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b1950s 、a1950s 。
7.Triplett于1898年调查了一个今天我们称作社会促进现象。
8.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运动心理学家三种类型包括试验、教育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1965年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1.1942年,吴文忠和肖忠国编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体育心理学。
12.1980 年成立了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
13.应用运动心理学可进一步分为学术运动心理和试验运动心理学。
14.教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
15.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集中于运动员的正常行为和超常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A. 相同的B. 认知的C.不同的D. 基础的2.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A. 体育教育教学B. 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 娱乐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A. 情感和意志B. 个性和意志C.心理和行为D. 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
()A. 一种B. 两种C.三种D.多种5.学习体育心理学是的需要。
()A. 体育实践工作和体育科学研究B. 体育实践工作C.体育科学研究D. 运动训练6.体育心理学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A. 20世纪50年代前和50年代后B. 20世纪40年代前和40年代后C. 20世纪60年代前和60年代后D. 20世纪30年代前和30年代后7.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体育心理学》练习题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是三门学科。
( C )A 相同的B 认知的 C不同的 D 基础的2、以下哪个心理学家是建构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 B )A 斯金纳B 罗杰斯 C皮亚杰 D 赫尔3、本书所指的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进行研究的科学。
( C )A 情感和意志B 个性和意志 C心理和行为 D认知和个性4、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 A )A. 体育教育教学B. 竞技运动和比赛C.体育锻炼D. 娱乐5、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是由Triplett于年完成的。
( D )A. 1901B. 1896C.1905D. 18986、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 C )A. ScriptureB. AnshelC.GriffithD. Wann7、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的学习策略。
( B )A. 自下而上B. 自上而下C. 由简单到复杂D. 由复杂到简单8、在1913年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的诞生。
( B )A.华生B.斯金纳C.弗洛伊德D. 班杜拉9、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0、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1、Griffith于1925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2、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14、试述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①、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②、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2)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13、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1)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2)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和变化(3)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第二章运动中的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1、目标定向和目标设置理论属于_____________理论。
体育心理学---第二章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1)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 习中的应用
• 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 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 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 • 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罗杰斯的意义学习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
体育心理学---第二章 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1)
第一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与体育学习
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行为主义是一个美国土生土长的心理学流派, 作为现代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异军突起,自创建 以来,在西方心理学界占支配地位长达半个多世 纪,是一个极富影响力和魅力的心理学流派,被 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伍德沃斯(Woodworth)曾说:“行为主义是 一种宗教的宗教。”此话足以说明行为主义心理 学的显赫地位。
二、认知心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 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 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 • 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三、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评价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过程的某些机 制和具体过程,对于处理体育学习的认知性内容 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但它却脱离了社会实践来研 究人的认识活动,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 过程和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的 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于计算机对信息的机 械加工,从而表露出其片面性。
综上所述,几种心理学理论均为体育学习提 供了厚实的理论基础,为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虽然这些理论相互之 间存在着分歧,具有其不足和缺陷,但它们反 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完全可以互相补 充汇成一个整体,对体育学习均具有不同程度 的参考价值。我们不能完全排斥某一理论,也 不能完全接受某一理论,应该尽量避免各个理 论的不足之处,利用与借鉴其优点,从而不断 完善和发展体育学习理论。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这哥仨的关系,那可真是妙趣横生啊。
你可以把体育心理学想象成一个大蛋糕,啥都有。
它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魔法盒,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都在它的肚子里。
体育心理学就像是个大家长,啥事儿都得管管。
它看着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就像老母鸡护着小鸡似的,罩着它们呢。
运动心理学呢,那可是个热血青年啊。
它就像赛场上的超级战士,专门研究运动员在比赛时候的那些个小心思。
它就像一个放大镜,把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每一个心理波动都放大来看。
比如说运动员在比赛前紧张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运动心理学就来分析为啥会这样,就像侦探破案一样。
它觉得自己可牛了,就像在舞台上独自闪耀的明星,专注于那些高水平的竞技运动场景。
锻炼心理学就相对比较接地气啦。
它像是社区里的健身小管家,关心的是普通人锻炼时候的心理状况。
如果把锻炼的人比作是一群小绵羊,锻炼心理学就是那个拿着小皮鞭赶羊的小牧童,鼓励大家好好锻炼。
它看着那些想减肥又坚持不下来的人,就像看着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一样,想着法儿地让他们提起兴趣。
这运动心理学有时候就瞧不上锻炼心理学,觉得自己高大上,就像贵族看平民似的。
“哼,我研究的都是冠军的心理,你就整天捣鼓那些个大妈大爷的锻炼心思。
”可锻炼心理学也不示弱啊,“咋啦,没有我让这些普通人爱上锻炼,哪来那么多苗子给你研究去成为运动员啊。
”就像两个小孩子在拌嘴。
而体育心理学就在中间当和事佬。
“哎呀,你们俩别吵啦,都是一家人。
运动心理学你可别太傲娇,没有锻炼心理学给你打基础,你哪能有那么多研究素材。
锻炼心理学你也别气,运动心理学在竞技方面的研究也能给你启发啊。
”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一场有趣的接力赛。
锻炼心理学先开个头,把普通人引进锻炼的大门,就像起跑的第一棒。
然后一部分人被选拔去参加更高级的运动,这时候运动心理学就接上棒,把这些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让他们在赛场上发光发热。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
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这三个学科无
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
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 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要。
二、体育心理学的定义
(一)国外学者所下的定义
1、Pargman(1998)认为,运动心理学是通过运用人类心理学的理论、框 架和原则试图解释、预测或改变与运动相关的行为。 2、Anshel(2003)提出,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运动参与背景下的人类行 为以及人类行为如何被三种基本来源即运动员、团队领导(例如教练员)
三门学科都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
心理现象,而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
征的;
不管哪门学科都是主要研究身体练习过程中的
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这也决定了有些行为的 心理学依据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程度和方向上 不同而已。
本教材为何取名“体育心理学”
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
学习和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两个目的
一是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响个体
的生理表现;
二是理解参与体育活动如何 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健康 和幸福。
三、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
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
心理学的许多传统学科;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身体练习中 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 ;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
3、可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调 节情绪状态; 4、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 5、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 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心理、行为的科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目标定向: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学习目标定向:指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能力。
成绩目标定向:指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的能力。
目标设置: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动机:是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运动需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能促使人们产生愉快感,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
间接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未来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保持体型、增进健康、强身健体等等。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析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是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自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锻炼成瘾:是指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
应激:指某种外力作用于物体而产生的反应改变。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到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异同:三者研究的不同点在于:第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
第二,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如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第三,研究的内容侧重点不同,体育心理学虽然也研究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条件下所有的心理现象,;运动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与运动表现和成绩有关的心理学问题,即研究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成绩等;锻炼心理学应该侧重研究影响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体育锻炼对锻炼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三者的共同点在于: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等;研究的方法相同。
2反应时间:指从刺激的出现到第一个反应开始间所经过的时间间隔,又称反应时或反应的潜伏期。
简单反应时:对单一刺激做出第一个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复杂反应时:要求对不同刺激做出相应的不同反应所需要的时间间隔。
3体育运动情境中学习目标定向者与成绩目标定向者在成就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差异4运动兴趣的分类:内容(物质和精神)兴趣;倾向性(直接和间接)兴趣;广泛性(广泛和中心)兴趣;深度、范围和稳定性(有趣、乐趣和志趣)。
5运动机能的种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性动机间接性动机。
6 Weiner的归因模型8驱力理论:运动表现P是习惯H与驱力D的乘积,即P=H*D。
习惯是指完成运动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握阶段,或正确动作、错误动作表达的比例优势。
在技能学习初期应尽量消除不必要的压力,使学生或运动员在比较低的唤醒水平条件下降低错误动作的优势反应;在学习的后期可以通过提高唤醒水平来提高正确动作的优势反应,已达到加快学习速度的木的。
9倒U形假说:(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以前,随着唤醒水平的运动员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
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或成绩的下降。
中等唤醒水平时,运动技能表现更为稳定。
地唤醒运动参与者有着较为广阔的知觉范围,容易因缺乏主观努力或信息的选择不当而受到更多无关刺激的干扰,从而降低运动表现。
中等唤醒水平,知觉的选择能力相应得到提高,那些与任务无关的信息被有效过滤,而与任务有关的信息则被较好地认知并处理,使运动表现的成绩得到提高。
唤醒水平超过最佳区域,知觉的范围将逐步缩小,内、外信息将不能被有效的感知,运动表现又会跌入下降的通道。
10个人最佳功能区理论:运动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理论上的最佳机能区段,当唤醒水平处以这一区段内时,运动员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最佳运动表现。
(情绪归纳为:令人愉快的和有工作能力的情绪,令人愉快的和工作能力差的情绪,不愉快的和有工作能力的情绪,不愉快的和工作能力差的情绪)。
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赛前进入最佳赛前心理状态,并且可以改善竞赛表现。
11多为焦虑里理论:认知状态焦虑—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主观上所认知到的对某种危险或威胁情境的担忧(消极引起)。
躯体状态焦虑—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即刻存在的对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或唤醒状态的情绪体验,由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所引的焦虑。
状态自信心—在竞赛时或竞赛前后运动员对自己的运动行为所抱有的能否取地成功的信念。
12标准化POMS分值进行标图,优秀运动员的心境状态剖面图呈冰山状,称为冰山剖面图。
(可以区分不同技术水平的运动员)。
紧张、抑郁、疲劳和慌乱消极情绪得分较高,而精力较低。
在运动类型方面—相对封闭式的运动技能而言,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的预测开放式运动技能的行为结果。
在评价方式方面—在以自我为参照标准进行平价行为结果时,赛前心境状态能更好的预测行为结果。
13渐进性放松训练概述:利用全身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深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
自身训练概述—又称(自主自律自我和自发)训练,第一部分包括(肢体沉重感、呼吸、腹部发暖、前额发凉、肢体发暖、心脏)训练;第二部分运用表象,鼓励训练者想象能够让自己放松的情境,同时见注意力集中在胳膊和腿的温暖感和沉重感上;第三部分是使用特殊主题来帮助诱发放松反应,运用自我暗示提示自己身体确实已经放松。
14气功放松法(动功和静功)在意识的主动控制下,通过调整姿势(调身)、调整呼吸(调息)、调整意念(调心)而达到松静自然的放松状态。
15生物反馈训练:利用仪器将与机体内心理生理过程有关的某些生物学信息选择行处理,并与视觉或听觉的方式显示给人们(即信息的反馈)16系统脱敏训练概述:以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习惯的技术。
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的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神经症焦虑习惯的目的。
17模似训练: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作用--提高(适应性、抗干扰能力、备战针对性、训练质量)。
18 Ellis的ABC基本原理:Ellis创立了合理情绪疗法,核心内容是ABC理论。
认为人的情绪并不是由诱发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当事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
A诱发事情事件;B个体在遇到有发行事件后所产生的信念,即对这见事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相应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结果。
19动作技能的概念:通过练习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20动作技能学习过程的变化特征:运动技能是后天习得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从意识行向无意识过度;运动技能的程序化;动作技能的自动化;能量消耗的节省化;觉察错误能力的逐步提高。
21动作技能的分类:封闭—开放性运动技能分类续性--不连续性运动技能分类策略--高策略性运动技能分类22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表现为练习曲线在某水平出现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下降,但经一段时间的调整,曲线又继续上升。
23产生高原现象可能的有一下几种原因:个体正从技能学习的一个阶段过渡,此阶段个体将发展任务所需的新策略以提高技能操作水平,只有新策略完全形成并得以实施,技能水平才会有所提高;有些技能的提高需要身体素质作保障,技能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再要继续发展,必须对原有身体素质作进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才可继续发展;随练习的进行,练习者的兴趣降低,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也会影响到动作技能的发展;复杂技能可能比简单技能更易出现高原现象。
在复杂技能中,单个动作的连接以及整体技能的程序都较复杂,分解练习中的单个动作的执行时机、力度再整技能中都有不同的要求,整体练习中的策略调整可能产生高原现象。
24反馈:自然反馈—动作完成自然产生、不需要借用其他方式而产生的信息,是动作的必然结果,不需要他人告知自然可以获得的。
视觉、听觉、触觉、本体觉,都属于自然反馈的信息源。
追加反馈—动作执行后所获得的信息是凭借外力和外物对于动作结果所外加的信息,如计时和评价结果。
不同类型的技能学习有不同的反馈要求,即刻的结果反馈有利于复杂任务、开放性任务和不熟练任务的学习,而适当地延迟结果反馈较利于简单任务、封闭性任务和较熟练任务的学习。
25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的影响。
正迁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负迁移---已经形成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妨碍新技能的获得)。
26体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确定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及其作用和明确化)。
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和途径(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依据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依据学校的具体条件)。
分析教学对象(分析学生的体育态度;分析学生的认知—运动能力)。
选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体育教学组织常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能力、兴趣、有伴分组;体育教学基本方法的心理学分析包括讲解法与示范法;分解和完整练习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动作法—启发思维言语暗示刺激正误对比强化单独与减速练习游戏法与赛法;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实施体育教学评价,据体育教学目标和测量收集资料。
27体育优等生:进行指导,促进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形成自己的特长。
提出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并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安排一直几名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他们负责指导,培养他们善于帮助他人、同情弱者的意识和行为,有助于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一般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鼓励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力,争取更大进步,要争对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指导。
体育差生:2)体育差生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他们通过努力后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使他们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功感和乐趣,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教育他们认识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让他们从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和益处,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此外,对于体育差生,除了由优等生负责帮助外,教师要给予他们特别的指导,并要在同学中消除对他们轻蔑的思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友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28个性倾向性的差异:体育动机的差异;体育兴趣的差异;体育态度的差异。
29四种气质类型在行为方式上的典型表现及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对照30应激—运动损伤理论认为:运动员在面临潜在的运动应激环境时,对自身能力资源与任务要求之间的认知评估而产生的应激反应是预测运动损伤发生的核心因素。
一个潜在的应激运动情景(如竞赛),要求运动员对任务的目标、自身的应对能力和可能的结果进行充分的认知评价,若运动员认为自己的应对能力超过了清净的要求,应激反应就会非常小。
相反,若运动员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不能应对情景的要求时,其应激应答就被激发了,与之相应的生理和注意状态发生变化,导致肌肉紧张加剧、视野缩小、注意分散等,这样就增加了发生运动员损伤的可能性。
同时,诱发的生理状态、注意力的变化反应过来又可影响个体的认识评价,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增大运动损伤发生的危险。
31掌握心理应对技能:酸葡萄效应、否认与移置、投射与升华、避免消极断言、问题定向、表象训练。
32将任务疑聚力与社交疑聚力加以区分有助于人们理解团体疑聚力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帮助人们有效地发展团体疑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