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手指 教案+反思

合集下载

《手指》教学反思15篇

《手指》教学反思15篇

《手指》教学反思15篇《手指》教学反思1《手指》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作者丰子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风趣幽默地展现了五根手指的特点,告诉我们五根手指跟人群的全体一样,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没有美丑强弱之分,只有团结起来才有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基础知识,并整体感知__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具体梳理五根手指的作用。

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

第三课时,进行五官仿写。

总体感觉每节课都能突出重点,不足的是课堂节奏较慢,缺乏教育智慧。

第一课时我围绕手指进行直接导入,初步介绍丰子恺先生后,直接进入了预习检测环节。

在预习检测环节提问的几名同学俞娜娜、尚旭格、刘宇浩、尚程豪回答特别不好。

两位女生很多生字都不认识,两位男生读得磕磕绊绊。

他们基础较弱,成为课堂上生字词环节重点检查对象。

依照回答情况来看,他们并没有落实预习任务。

我不仅批评了这四位同学态度不端正,也批评了他们的师傅没有承担起辅导责任。

这耽误了不少时间。

在学习要求会写的字词时,我只强调了几个容易出错的生字,并在黑板上进行了范写。

每次学习基础知识时,我就会比较纠结。

如果细致讲解,并让学生练写,势必耽误很长时间。

如果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容易出错的地方,又容易出现每一个生字都被指出来,更耽误时间。

如果只是简单强调后一笔带过,又似乎没有细致落实生字教学目标。

课上为了节省时间,我总会自己挑出几个容易出错的生字强调一番。

课后想一想,高年级了,生字教学必不可少,但已然不是重点教学内容。

还是需要学生提前扎实预习,课上教师挑出几个易错的生字,然后由学生指出易错点,并说一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然后全体同学识记,并重点写一写。

这样既落实生字教学目标,又有所侧重,节省时间。

所以,教会学生预习方法,端正学生预习态度依然是重中之重。

第二课时主要围绕五根手指的作用展开。

我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梳理了拇指的外形和作用,并学习了本段写作的方法和特点。

要求学生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梳理其他四根手指的外形和作用。

《手指》教学反思(15篇)

《手指》教学反思(15篇)

《手指》教学反思(15篇)《手指》教学反思1《手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学五个手指的长处和短处,分别把它们的特点画下来,加以熟悉。

在小组汇报交流时,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特点并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全体同学出示自己的手指逐一印证。

随后提出问题:你觉得作者喜欢哪个手指?学生纷纷议论,一致得出结论:“无爱憎在其中”五个手指都喜欢,缺一不可。

我听到窃喜,随即引申__的主旨: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团结就是力量”是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进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对这个道理的感悟。

如:球赛、作战、团队合作等。

他们都纷纷说出自身上发生的事例。

这样本课的教育内涵就水到渠成地达到了。

这是我觉得很成功的课堂教学事例。

《手指》教学反思2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方面《手指歌》一课是一节的`语言活动课,根据最近发现我们班有些孩子爱啃手指头,我趁着这节课给孩子加了一个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如下:1.感知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喜欢用手指做游戏。

2.能一边念儿歌一边作相应的手指动作。

3.知道我们的小手很能干,我们应该保护我们的小手。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知道小手对我们很重要,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小手,并知道一些保护小手的方法。

难点是教会小朋友手指歌,能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在上课内容上,我设计了情境导入:认识自己的小手,教授孩子小手的重要性及保护好自己的小手,手指游戏:《手指歌》三个环节,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二、教学过程方面先简述一下活动流程:首先让宝宝唱以前学过的儿歌《小手拍拍》,这样让孩子知道手上有五个手指头,教孩子认识五个手指头。

告诉孩子小手重要性及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手,在这里我想了三条保护小手注意的地方。

和幼儿一块来做手指游戏:手指歌,先交会小朋友歌词,再教小朋友学唱儿歌,最后加上动作来边做动作边唱。

最后多加练习,活动结束!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活动流程,教授环节上自认为没有大的疏漏,教学目标也大体完成。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2 手指

部编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22 手指

22.手指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

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认识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体会手指带给我们的启示,了解作者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这篇课文,重点感受课文中风趣的语言,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作者介绍】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县石门湾(今桐乡县石门镇)人。

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

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

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

1925年创办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子恺近代散文集》等十余种,画集《子恺漫画》《绘画鲁迅小说》等多种,另有学术论著和翻译作品多部,对我国的艺术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

丰子恺最负盛名的是他的散文作品。

他的散文注意用语言状物绘形,表现视觉色彩。

他写散文,总是选取自己熟悉的生活题材,以自己的感受,用最质朴的文字坦率地表达出来,在朴素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倾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而引起共鸣。

《手指》教学反思集锦15篇

《手指》教学反思集锦15篇

《手指》教学反思集锦15篇《手指》教学反思1这是一堂手工课,课的一开始我运用了手套玩偶“蓝兔”导入,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可以说是成功的!在随后制作手指玩偶“小狐狸”的时候,我给小朋友进行了示范制作。

但是我事先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我制作的范作有点小,以至于有些小朋友没有看清而不知道该怎么做或是出现制作错误。

课后同事给我建议:教师示范作可以大一点或是直接放到实物投影上制作给他们看。

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放些音乐,这样整个课堂氛围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另外在拓展制作的这一环节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再进行引导。

这样学生的思路就不会局限于我说的那些方法。

不过这堂课中学生的创造力总的说来还是不错的,学生在我的启示下做出了小熊、小狗、小兔等一些可爱的动物手指玩偶。

最后的表演部分也非常生动、有趣。

总的说来,这是一堂比较实在的课,思路较为清晰,但是想要上得更加出彩还要动更多的脑筋!因为是同磨一堂课,我也听了我师傅上《手指玩偶》这一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我师傅的这堂课明显比我的要生动有趣,整个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更适合二年级小朋友的'身心特点。

比如在课题书写的这一小小的环节中,我只是用粉笔写了一下“手指玩偶”这四个字,而我师傅则事先写好了四个漂亮的美术字,导入课题后就把它贴到了黑板上,使整个课堂更加充满了童趣。

另外师傅在最后学生作业展示的环节运用了彩带,把学生的作品全都挂在了彩带上进行展示,这样不但学生非常开心,而且更给听课的老师一种美的享受。

经过这次磨课,我知道一堂课要上的出彩,首先要选择一堂适合于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其次要精心设计教案。

此外,要善于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多听他们的课,学习他们的经验,这样我的课才会越上越好。

《手指》教学反思2本节是手指点画课,选择的材料是《小蝌蚪》,小蝌蚪成群结队地在水里游,圆圆的、黑溜溜的身体,短短细细的尾巴。

幼儿对此很感兴趣,往往会认真地看上好长时间。

本课让幼儿用手指随意地点画小蝌蚪的身体,用棉签棒添加尾巴,这样的作画,幼儿容易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手指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手指教案含教学反思

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手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 手指》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手指》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策略1.识字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秽”的字音,学生容易错读为“岁”;“窈窕”二字可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薄”。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搔”“貌”和“庸”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

2.阅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表格的呈现,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事物,感悟文本所蕴含的道理。

3.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风趣的语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搔痒”等14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手指)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4.教师小结: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反思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2 手指教学反思1

22 《手指》教学反思《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整体把握,重点感知,体悟表达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

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二、成功之处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

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

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

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部编统编五下语文22 手指教学反思1公开课教案课件

部编统编五下语文22 手指教学反思1公开课教案课件

22 《手指》教学反思《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整体把握,重点感知,体悟表达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

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二、成功之处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

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

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

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精品教案及教学反思

22 手指[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15个字,会写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五根手指各自的作用。

3.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语文要素】4.能由文中的拇指和食指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

5.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1.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2.能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15个字,会写9个词语。

2.能体会课文语言的风趣,并能摘抄表现出风趣的语句。

(重点)一、走进文本,学习生字词1.导入新课:我们的每只手都有五根手指,每一根手指都有自己的名字,先考考大家,你认识他们么?直观看,这五根手指有什么不同?(大拇指又粗又短,中指最长,小拇指又细又短)2.其实他们还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手指》,好好认识一下我们这些老朋友。

文章中有很多生字,请同学们把生字和生词都画出来。

按弦揿电铃搔痒窈窕秽物轧伤拧螺丝解纽扣周仓薄弱附庸爱憎(1)读准字音,尤其要关注“弦”“窈窕”“轧”“憎”的读音,关注“庸”的写法。

理解“附庸”的意思。

(2)在这些词语中,有哪些词语的结构是同一类的?(按弦揿电铃拧螺丝解纽扣)(3)这组词语都是写什么的?(人的行为动作)二、阅读课文,发现语言特色(一)语言特色一:体会拟人的写作方法1.这一组词语写的是谁的动作呢?请大家找到相关语句。

2.分别出示两个句子。

在这一部分描写中,无论是大拇指还是食指,作者的称呼是什么?(他)3.可见,作者是把手指当作人来写的。

那么写其他几根手指的句子也是这样吗?读课文,发现共同点。

4.这种拟人化的语言还表现在其他地方,大家一起找一找。

5.在这些句子中,哪些语言让你感受到“人”的亲切?学生交流。

(二)语言特色二:单音节词语的使用突出“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一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

22 《手指》教学反思《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整体把握,重点感知,体悟表达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

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二、成功之处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

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

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

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

22 《手指》教学反思《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整体把握,重点感知,体悟表达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

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二、成功之处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

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

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

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docx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docx

22 《手指》教学反思《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整体把握,重点感知,体悟表达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

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二、成功之处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

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

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

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

22 《手指》教学反思《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整体把握,重点感知,体悟表达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

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二、成功之处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

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

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

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2 手指教学反思1

2021年-2022年22 《手指》教学反思《手指》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整体把握,重点感知,体悟表达方法。

一是要抓住文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进行整体理解。

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姿态和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

如,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

具体表现为: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

从体形、头形、构造三方面进行描写,大拇指鲜明的形象跃然纸上。

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五指中,却是最能吃苦的。

具体描写了拉胡琴、水喷出来、血要流出来时,他“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的表现,突出了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画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二、成功之处突破难点,更好体会“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这个道理,我设计了表演“五指争论”这个环节。

四人小组各人分别表演大拇指,食指,中指与无名指、小指,争一争谁的优点多,一番争论下来,请学生谈谈体会。

让他们感受到,只看到自己优点是不行的。

再让学生互相找找对方的优点,赞一赞,懂得每个人都有优点。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三、不足之处在授课的过程中,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环节比较齐全,学生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2手指教案7篇

22手指教案7篇

22手指教案7篇22手指教案篇1【学习目标】一、能根据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学习描写手指的方法。

二、通过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和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教学这篇课文,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难点是领悟其中的道理。

【教学流程】一、感知整体(一)揭示课题。

(二)了解学生学习起点。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说说课文大意。

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和方法。

板书:总—分—总二、解读特点(一)根据课文前“阅读提示”,交流学习任务之一:想想写出了五个手指的什么特点,把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读几遍。

学生默读,标画相关语句。

[设计意图:这是略读课文,可更加放手,让学生自主深入读书,边读边思考,标画语句,记录感受。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看到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学习的成长轨迹。

](二)教师引导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体会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

1、亲近大拇指的特点(1)理解大拇指的姿态特点──不美。

(2)感受性格。

找出具体描写最肯吃苦的词。

“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

用朗读突出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

(3)引导学生体会写法:围绕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

板书:姿态和性格2、亲近其它四指的特点以第一人称“我是食指(或中指、无名指、小指)……”选其一来介绍它的姿态和性格。

3、适时指导朗读重点语句,根据手指不同的特点,读出不同的语气和感受。

[抓重点语句理解文本,使得词语有了温度,文字有了内涵,文本有了意蕴,引领学生发现语言规律和写作特点不再是那么苍白。

而学生无拘无束的以第一人称来介绍手指,更让明理时语文味亦能香飘飘。

]三、升华启示(一)自主研读学习任务之二:这平平常常的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把感受写在句子的边上。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反思《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反思》这是一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对您的生活工作得到帮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手指》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22.手指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学会“拇、弦”等14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拇、搔”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搔痒、窈窕、爱憎、养尊处优”等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风趣,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感受语言的风趣,了解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谜底汲取:同学们一定非常喜欢猜谜语吧,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谜底是人身体的一个器官:“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谁猜到谜底了?(你们真聪明,谜底就是手。

)2.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们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写字、画画、弹琴、打球……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帮助别人而得到过老师的表扬,你或许用这双灵巧的小手淘气惹祸被爸妈批评……这双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你仔细观察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你用心思考过这些手指吗?(学生自由发言。

)通过观察和思考你发现过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自己身上或身边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

作家丰子恺就通过仔细观察手上的五根手指有所发现并借此写过一篇文章。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22.手指,学生齐读课题。

)4.简介作者丰子恺: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浙江崇德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手指
1.会认本课14个生字,会读会写本课16个生字及理解“关节、拇指”等21个词语。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1.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2.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课时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

2.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

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

比如我们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手指》。

板书:22手指
3.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通读课文,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2.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

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

(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搔痒、窈窕、秽物、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课文主要内容:
《手指》一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然后分别具体写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总结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各有不同的姿态,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五个手指的长处与短处五个手指只要团结在一起就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及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学生回答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回答。

(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
具姿态,各有长短的事。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

重点体会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句子:
①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

②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

③感情朗读。

(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三、品读课文,升华感悟。

1.你喜欢其中哪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
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
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的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
(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
四、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1.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团结就是力量”的名言警句。

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众人拾柴火焰高。

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2.团结为什么能使力量变大?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等。

)
3.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1)做饭时需要油、盐、酱、醋……他们各有各的品味。

(2)班级大扫除的分工,扫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

(3)同学们当中也各有各的优缺点。

4.课件出示:

把手张开
是一朵鲜花
人的一生
注定为美挥洒
把手合拢
是一枚果实
含辛茹苦
收藏天地精华
(1)自读感悟。

(2)背诵这首小诗。

五、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全文按照先总述再分述再总述的结构方式布局谋篇,使文章结构清晰严谨,整篇文章语言风趣幽默,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六、布置作业。

1.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2.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手指
各有所能根根有用
团结一致
各有所短根根有力
在教学设计时首先,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在理解大意的同时也了解了本文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其次,在品读环节,通过细读品析,着重让学生体会作者语言的幽默性和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旨在渗透写作方法。

最后,通过小练笔的形式让学生学以致用,写自己的某一器官,可模仿本文的写作方式。

通过学习、交流,五根手指的特点学生容易把握,我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这组课文表达感悟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