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表单(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精选全文完整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作业表单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
活动意图说明
学生把握本单元五首诗歌的一个共性,为学习后面的文本做铺垫
7.板书设计(板书完整呈现教与学活动的过程,最好能呈现建构知识结构与思维发展的路径与关键点。

使用PPT应注意呈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完整性)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设计时关注作业的意图、功能、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

发挥好作业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面向全体,进行分层设计;检测类作业与探究类、实践类作业有机衔接;分析作业完成情况,作为教学改进和个性化指导与补偿的依据)
请从“花、草、树、山”四种静物中任选一个作为写作对象,运用化静为动的写法写一段文字。

(100左右)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10.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

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设计教学的重点是品读诗词,感受作者的豪情。

以品读课文为主,并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剖析;引导学生从遣词造句、写作特色等方面对诗词进行再次欣赏。

整节课看似以感受作者为主,但是每一步都离不开对诗词的理解。

拓展延伸的比较阅读也是结合作者的诗词作品来进行的。

这样,学生在对伟人毛泽东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的同时,也品读了许多诗词,对于要学习从诗词的语言中来赏析诗词这一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训练。

这应该是一堂有效的语文课。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单--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及最终失败的原因。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 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 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整体思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从1840年——19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

1840年,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1856年, 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国的国门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被打开, 中国丧失了大量主权,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内忧外患中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席卷了大半个中国,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 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坚强意志。

主体结构:1课时1课时1课时教与学活动规划:1.设置专题问题2.学生设计思维导图2、学生设计思维导图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课题第1课鸦片战争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课型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本课为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重中的第一课,(三)冲突之后思转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突破本课难点。

从统治者、知识分子到国民三个层面, 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三)冲突之后思转变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突破本课难点。

从统治者、知识分子到国民三个层面,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 (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一)文明差异冲突起1.本环节主要讲述的是中国与英国的文明差异, 引出鸦片倾销与林则徐虎门销烟。

主要运用表格展示与教师的问题引导进行讲述。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1)

作业表单2:单元学习主题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1)
3.元素和集合之间有哪两种关系?有什么符号表示?
4.常见的数集有哪些?用什么字母表示?
5.集合有哪两种表示方法?它们如何定义?
6.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7.它们使用什么符号表示?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元素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三、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一集合的含义
例1考查下列每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①某校高一年级成绩优秀的学生;
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
③不小于3的自然数;
④2018年第23届冬季奥运会金牌获得者.
A.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解题技巧:(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的标准)
判断一组对象能否组成集合,关键看该组对象是否满足确定性,如果此组对象满足确定性,就可以组成集合;否则,不能组成集合.同时还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无序性.
(2)方程x3=x的所有实数解组成的集合;
(3)直线y=2x+1与y轴的交点所组成的集合.
解题技巧(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三个步骤)
1.求出集合的元素;
2.把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且相同元素只能列举一次;
3.用花括号括起来。
题型五用描述法表示集合
例5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被3除余1的正整数的集合;
(2)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点的集合;
【答案】a=0
【解析】由a∈A可知,
当a=1时,此时a2=1,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所以a≠1.
当a=a2时,a=0或1(舍去).综上可知,a=0.
解题技巧:(根据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求解字母取值(范围)的3个步骤)

班组opl表单范例

班组opl表单范例

Z51 RR雨刮不喷水上午12时00分00秒2-65855 Z51QRQC・OPL单(班组)记录例科 长 担当班长担当系长 責任工程管理NO 漫画(图片)发生日件名车型CCR-NO不良流出原因(主要因)状况不良内容不良发生原因(主要因)对策分发生状况(简单明瞭)・从后背门GMT 开始的卡扣之间的W/管子的松动大,顶逢松动挤压到W/管子,造成W/管子弯曲,因此RR 喷水器无法喷水。

・过去没有发生过同样的不良,所以没有意识到松动造成弯曲。

且没有标准及色标,作业表中也没有相关的指没有设定标准作业。

(没有标准作业)A 表指示没有写入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有漏项)A 表指示没有写入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有漏项)无法按标准作业进行作业。

(标没有遵守标准作业。

(标准作业落实不到位)按标准作业作业了,还是有不良发生。

(标准不完善)(有技术问题) 没有遵守标准作业时发生的。

(部品・车体・设备・作业流程・前工程等导常时)○ ○ ○ ●○① ② ⑤ ④⑥○ ③ ● ○ ○ ○○○ 没有方法判别是否按标准作业进行安装。

现在的结构无法判断是否按标准作业进行安装。

没有确认是否按标准作业进行安装。

其他1・・【 】 有时候无法确认是否是按标准作业进行安装。

其他2・・【 】① ② ⑤ ④⑥③ 对策分发生源对策内容维持管理物设备方法人帐票 ⑤④⑥①②③⑥ ①② ③④⑥作业观察结果7/28 实施作业观察,卡扣安装,有拉扯喷水管作业员确认签名浦川 長原标准修改日流出防止对策内容③②①②④①④①②④④⑥ 对策实施程序号 7/28 2-66137~此次发生的部位是有松弛造成W/管子弯曲。

安装W/管子卡扣后,拉扯W/管子的FR 侧,确认无松弛。

在安装固定天线时,要确认W/管子是否松动。

与技术科协调,制定W/管子卡扣的安装基准(色标等)。

与技术科协调,在作业表上追加防止发生W/管子卡扣安装松动的指示。

(与技术科协调后,修改作业表及分解版) 班组名称 T1A-01-001班组 月份 数量自工程不良只做发生不充不良只做流出原因分析规定好(参考分析方向)。

董富智作业表单

董富智作业表单

模块二、专业理念与师德作业表单1式。

第六,学科知识;1.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3.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4.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第七,学科教学知识;1.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2.掌握所教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3.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

4.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第八,通识性知识;1.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

3.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4.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第九,教学设计;1.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2.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第十,教学实施;1.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3.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4.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5.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第十一,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2.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3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5.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6.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7.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二,教育教学评价;1、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3.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第十三,沟通与合作;1.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2.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倍的认识》作业设计

《倍的认识》作业设计
《倍的认识》作业设计
《《倍的认识》作业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白水县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
作业表单(3-1)
第三阶段:评好课



思: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作业设计的方法
1.说一句作业设计的作用: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教师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问题,学生强化课堂教学知识点。
1.写一句布置作业的经验:根据不同学生的学情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提一句作业命制的问题:作业如何设计可以做到少而精,涵盖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
学:学习坊主针对各校问题推荐的课程资源,借鉴其方法、技巧
1、在评价导读课程中找命题类型和原理:命题类型有封闭性问题、半开放性问题、全开放性问题以及综合实践的问题与设计。命题类型是根据知识点的考查方式制定的。
1.列式计算:
(1)6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倍是多少?
(2)4的7倍是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去计算。
1.解决问题:
1.黄花有7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6倍,红花有多少朵?
2.小红有5张动物邮票,风景邮票的张数是动物邮票的7倍,风景邮票有多少张?
3.篮子里有30个苹果,小华一天吃4个苹果,吃了一个星期,篮子里的苹果少了多少个?篮子里还剩多少个?
1.在微案例中找纸笔测试的方法:设计测试范围内容→命题
→组建测试卷及评分标准→开始测试→阅卷→公布考核
3、在微案例中找表现性评价的方法:表现性评价指的是考查学生在完成某些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知识与技能的水平,目的是测量学生在一系列的任务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其形式可以是做实验、写开放性的短文或作数学计算。表现性评价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过程,关注个体,评价的目的是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而不仅仅是告诉他们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计划能力、想象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评价的评价的内容与重点。

国培(完整资料)

国培(完整资料)

国培(完整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白水县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作业表单(1-2)第一阶段:备好课(第二周)国培计划培训心得体会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学习期间,我认真观看了几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完成作业。

专家们精湛的教艺,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努力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通过这段时间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先将学习心得总结如下: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我们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过硬的本领,带出一流的好学生,不遗余力地培养国家栋梁。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边学习边思考,坚持动脑和动手相结合,坚持媒体运用技巧与业务专业相结合。

要保证学习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发扬求真务实,深钻细研学风,力戒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要向实际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

要坚持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教育技术真正地、更加有效地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从而大大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思想。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无论是从教学课件还是教学思维上,我们都应该运用信息,积极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以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和引领性,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和作用,使学生获得能力的提高。

三、更好地做好教学设计工作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事关教学活动的成败。

教学设计是理论到实践的桥梁。

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是集教学资源的搜索、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评价的形成等为一体的,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教学方案.四、掌握了正确选择教学媒体的技巧教学媒体既是一种资源,又是一种工具,我们要善于学习,善于运用。

要充分发挥教学媒体对教学的支持作用,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重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业1表单[1]

作业1表单[1]
23、了解小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24、了解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
(二)学科知识
25、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
26、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
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
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三)学科教学知识
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
49、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
50、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
51、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四)教育教学评价
52、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
53、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54、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五)沟通与合作
55、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43、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三)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
47、根据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
48、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三、专业能力
(一)教学设计
37、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38、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
39、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二)教学实施
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
42、有效调控教学过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精选全文
2、注意新诗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3、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介绍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思路,包括课时安排、教与学活动规划,以结构图等形式整体呈现单元内的课时安排及课时之间的关联。)
学习整组课文,学生阅读量加大,预习时感觉无从下手,给学生一个预习的目标,这样在自学起来就会有所依据,避免盲目、简单的只读一遍就算。所定的预习目标从整体入手,先是对整组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再借助工具书解决疑难的字词,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质疑,为后面得学习做好准备。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1)自读单元导语
(3)通读课文
我关注的字音和生字用符号标出来。
我解释的重点词语有:
(4)品读
找出精彩句段,细细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让你心动?
学生活动
我关注的字音和生字用符号标出来。
我解释的重点词语有: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四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我最欣赏(喜欢)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欣赏诗词的一般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词的意境,体会诗情,感受词的情感美,音乐美;领会上下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作个性化的描述,切身感受诗人的人格魅力,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诗人的形象,体会诗人宽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充分获得审美的愉悦,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习得一种乐观、坚定、自信的生活态度
2.学习者分析(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学习经验、知识储备、学科能力水平、学生兴趣与需求分析,学生发展需求、发展路径分析,学习本课时可能碰到的困难)

【中小学作业表单】重难点突破教学活动研磨单123 (1)

【中小学作业表单】重难点突破教学活动研磨单123 (1)
重难点突破教学活动研磨单
单位名称
古浪县城关第一小学
学科
数学
姓名
高发祥
课题
《积的变化规律》
(1)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表述
教学目标表述《积的变化规律》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学习效果分析
1.学习重点是否合理1.学习重点是否合理:学习重点合理。
2.学习难点是否解决学习难点基本解决。
3.教学策略是否有效教学策略有效研磨后,对于判断确定重点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
研磨后,对于判断
重难点有什么新思考?
教必须以”导”为载体,以“学”为根本。
(3)
教学改进
比较研磨前后我的进步点
教学改进把握的更符合学生实际。对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生长点,把握的更准确,学生活动更丰富,符合学生实际;自己通过研磨,对于教学重难点。
3.课标要求落实情况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研磨后对于教学目标的确教学目标:本节课符合要求充分提供时间与空间,与学生合作,对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别总结定与实施有什么新思考?出这组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时,积的变化特点;在验证是不是所有的乘法算式都具有这样相同的特点的过程中,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研究方法,研究比较困难。教师应作为指导者参与其中,规范研究过程,增强验证过程的实效性。这样,从整体到部分,由部分又回到整体,从上向下,从下向上,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观察,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从事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重难点活动设计1.重难点表述: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1)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1)
基本实现
2.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和思维发展阶段?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和问题?是否能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制定?
学生能适当参与
3.目标是否能反映学科本质?是否能反映学科专家在该单元主题时所运用的知识、方法、过程、形式和价值观?
能反映情感和价值观
4.目标是否指向学生思维习惯养成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民间美术中的口彩--吉利话
深层:对生命生殖的信仰:求生、护生
学生了解皮影等的一些制作过程
七、教学评价设计:民间美术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几种民间美术形式(剪纸、皮影、年画、泥塑),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学生们对于这些不难理解,重要的是学生容易从专业美术角度挑剔民间美术的不足,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民俗生活内容和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审美理想。
基本实现
3.学习活动设计是否考虑了学生的多种学习倾向?
基本达标
4.学习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是否能在学生进行探究时提供必要的支持?
能够提供支持
5.学习活动的阶段性是否清晰合理,符合导入、探究、总结、迁移的逻辑?
符合知识转的要求
6.学习活动是否能展示出学生对目标的达成状况?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主题
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单元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认识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众多门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几种民间美术形式(剪纸、皮影、年画、泥塑),民间美术是由人民群众创作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及流行的美术。

班组长作业标准与作业表单

班组长作业标准与作业表单
班组长作业标准与作业表单
每日 时间 工作事项 具体做法 1、检查现场设备是否有无异常。 2、核定生产用材料、零件是否充足。 3、现场5S是否合格(固定的东西是否放在固定的位置) 。 4、上一班次存在的问题全面回顾或了解 (多班次查看交 接班记录、询问上班次负责人) 1、出勤点名并如实填写考勤记录。 2、检查劳保用品的佩戴和观察员工的身体、精神状况。 3、指出上一班次存在问题并提出防止或解决措施。 4、布置当班各项任务并提出要求,要求事项主要包括质量 、安全事项等。 使用表单
8:20-8:25
班前准备

8:25-8:30
开班前会
《考勤表》 《班前会记录》
8:30-9:30
现场巡视
1 2 3 4
确认员工操作情况,安全防护、纪侓; 确认机械设备、工装夹具清洁有效; 确认材料(零件)到位情况,发料的正确性; 确认作业指导书、工艺技术文件的正确性;
《班组长工作日志》
9:30-10:00
《班长工作日志》
15:00-16:30
《班组长工作日志》、 《改进建议申报表》
1 确认产出情况 掌握在制品、入库数、不良品、废品数量、状态按公司相 关规定进行明确区分,并作好记录,落后的加工采取相应 16:30-17:00 生产实绩监控 对策,不良及报废品分析处理。 2 确认使用的零部件、材料的存量 3 向车间主任汇报生产情况 汇报上午生产进度、异常情况及跟踪催促处理的结果; 4 对转换、调节的生产要做好人、机、料、法、环的准备 。 1 总结今日生产状况,确认实绩,整理数据;协同车间统 计盘点合格品数量,半成品数、不良品数、报废品数,设 备故障记录,材料使用情况,消耗品使用状况,作业员的 纪侓、出勤等; 生产总结和安 17:00-17:10 2 与统计员的班组统计日报表生产数量、入库数量、工时 排事项 等各项数据核对并签字; 3 明天的工作事项,请假人员确认等; 4 晚上加班的相关人员安排,提出安全要求等; 5 班组看板数据的更新。 1 确认工具的收回、放置、半成品定位,工作区域5S清扫 等; 2 确认机器设备、水、电、气、相关门阀、门窗等关闭; 3 班后巡检发现的异常记录在《班组长工作日志》上。

【作业表单】单元或主题测试题-提交一份整体单元教学设计表单

【作业表单】单元或主题测试题-提交一份整体单元教学设计表单

【作业表单】单元或主题测试题|提交一份整体单元教学设计表单单元或主题测试题单元或主题名称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或主题对应的模块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客观题提示:不少于5道;标明每道测试题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和水平。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符合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 ①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A.①②③④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D.③④⑤⑥⑦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伴有能量变化的反应都是化学反应.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3.丙烷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常温下,1 mol C3H8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 217.8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C3H8(g)+5O2(g)==3CO2(g)+4H2O(g)ΔH=+2 217.8 kJ·mol-1B.C3H8(g)+5O2(g)== 3CO2(g)+4H2O(g) ΔH=-2 217.8 kJ·mol-1C.C3H8(g)+5O2(g)== 3CO2(g)+4H2O(l) ΔH=-2 217.8 kJ·mol-1D. C3H8(g)+O2(g)== CO2(g)+ H2O(l) ΔH=+443.6 kJ·mol-1 4.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CO(g)+ O 2(g) ====CO2(g) ΔH=-282.9 kJ·mol-1。

某H2和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放出113.74 kJ热量,同时生成3.6 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的H2和CO的物质的量之比() A.2∶1 B.1∶2 C.1∶1 D.2∶3 5.已知CH4(g)+2O2(g)==CO2(g)+2H2O(l)ΔH=-Q1 kJ·mol-1 2H2(g)+O 2(g)====2H2O(g)ΔH=-Q2 kJ·mol-1 2H2(g)+O 2(g)====2H2O(l)ΔH=-Q3 kJ·mol-1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 L(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A.(0.4 Q1+0.05Q2 )KJ B.(0.4 Q1+0.05 Q3)KJ C.(0.4 Q1+0.1 Q3 )KJ D.(0.4 Q1+0.2 Q2)KJ 主观题提示:不少于2道;标明每道测试题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和水平;要有情境;体现开放性和实践性。

【作业表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时教学目标确定 (1)

【作业表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时教学目标确定 (1)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问题—思考—探究实验—结论”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
2.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修改说明
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相对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而言,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物理文化层面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超越对具体知识的学习,但又是以具体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形成物理基本观念,即从“知识为本”转向“观念建构”。这种“观念建构”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是当学生将具体的物理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在学生的头脑中所剩下的东西。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时教学目标确定
课题名称(课时)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原来的教学目标设计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学习学科核心素养后修订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4)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4)

2.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经验水平和思维发展阶段?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和问题?是否能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制定?

3.目标是否能反映学科本质?是否能反映学科专家在该单元主题时所运用的知识、方法、过程、形式和价值观?

4.目标是否指向学生思维习惯养成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5.目标是否能具体清晰说明期望学生实际学到什么及学到何种程度?是否能告知学生?
3. Learning ability goals学能目标
To learnJane Goodall’s some noble character.
单元学习活动
Step 1 Leading-in
Show the title .Introduce the chimps and Jane Goodall
Step 2.Fast reading
Step3. Careful reading
1.Read the passage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Comprehending Ex.2 at P3)
2.Fill in the chart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Comprehending Ex.3 at P3)
【作业表单3:单元学习目标与活动设计及检验提示单】
单元学习主题
Unit1 Women of achievement ---Reading
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
单元学习目标
1.Target language目标语言
1.Learn th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and sentences in this readin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同伴相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 时胜过 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在转化后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落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跟他坐,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
省(自治区)市县名称
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
网络班级
陵水小学班主任1班
任职学校
椰林第二小学
姓名
陈月梅
作业要求
撰写一份班主任工作案例故事——“精彩案例故事”
注:教育案例的基本结构要素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案例题目、主题背景、情境描述、问题探究、评析反思(如有需要注明参考文献、网络资源)。
案例故事内容
案例题目:小学班主任教育故事案例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以赏识的眼光和心态看待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也正由于有了老师对他的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和提醒,才使他找回了自信。
为了转化徐伟同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பைடு நூலகம்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从这个教育故事我深刻的认识到,怎样做一个好的班主任。
一、以人为本,爱心感化。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徐伟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
椰林第二小学陈月梅
记得那是我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第五年,班上有个学生叫徐伟,胖乎乎的,能说会道,是个挺可爱的男孩。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朱倩)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朱倩)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朱倩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有时,朱倩同学也会显得不耐烦,说徐伟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朱倩同学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徐伟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特别是朱倩同学的帮助。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