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为事物所扰乃为其观而自扰之

合集下载

《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刘茂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刘茂字子卫,太原晋阳人也。

少孤,独侍母居。

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于乡里。

及长,能习《礼经》,教授常数百人。

哀帝时,察孝ᓿ,再迁五原属国候,遭母忧去官;服竟.后为沮阳令。

会王莽篡位,茂弃官,避世弘农山中教授。

建武二年归,为郡门下掾。

时,赤眉二十余万众攻郡县,杀长吏及府掾史。

茂负太守孙福逾墙藏空穴中,得免。

其暮,俱奔盂县。

昼则逃隐,夜求粮食。

积百余日,贼去,乃得归府。

明年,诏书求天下义士。

福言茂曰:“臣前为赤眉所攻,吏民坏死,奔走趣山。

臣为贼所围,命如丝发,赖茂负臣逾城,出保盂县。

茂与弟触冒兵刃,缘山负食,臣及妻子得度死命,节义尤高。

宜蒙表擢,以厉义士。

”诏书即征茂,拜议郎,迁宗正丞。

后拜侍中,卒官。

延平中,鲜卑数百余骑寇渔阳,太守张显率吏士追出塞,遥望虏营烟火,急趣之。

兵马掾严授虑有伏兵苦谏止不听。

显蹙令进,授不获已,前战,伏兵发,授身被十创,殁于阵。

显拔刃追散兵,不能制,虏射中显,主簿卫福、功曹徐咸遽赴之,显遂堕马,福以身拥蔽,虏并杀之。

朝廷愍授等节,诏书褒叹,厚加赏赐,各除子一人为郎中。

永初二年,剧贼毕豪等入平原界,县令刘雄将吏士乘船追之。

至厌次河,与贼合战。

雄败,执雄,以矛刺之。

时小吏所辅前叩头求哀,愿以身代雄。

豪等纵雄而刺辅,贯心洞背即死。

东郡太守捕得豪等,具以状上。

诏书追伤之,赐钱二十万,除父奉为郎中。

译文:刘茂字子卫,太原晋阳人。

年幼时失去了父亲。

一个人跟母亲住在一起。

家里贫穷,靠劳动所得来奉养母亲,孝行为乡里所称道。

长大成人以后,能习《礼经》,教授门生常几百人。

哀帝时,举孝廉,升五原属国侯,遭母亲逝世去官。

服丧期满,任沮阳令。

逢王莽篡了汉朝的皇位,刘茂弃官,躲在弘农山中教授门生。

《晋灵公不君》原文和翻译译文

《晋灵公不君》原文和翻译译文

《晋灵公不君》原文和翻译译文1、《晋灵公不君》原文和翻译译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和翻译原文: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

宦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癖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译文: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庄子》外篇·天运原文及译文

《庄子》外篇·天运原文及译文

《庄子》外篇·天运原文及译文外篇·天运作者:庄子及门徒“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 孰居无事推而行是?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乎?意者其运转而不能自止邪?云者为雨乎?雨者为云乎?孰隆施是?孰居无事淫乐而劝是? 风起北方,一西一东,有上仿徨。

孰嘘吸是?孰居无事而披拂是?敢问何故?”巫咸囗(左“礻”右“召”音shao4)曰:“来,吾语女。

天有六极五常,帝王顺之则治,逆之则凶。

九洛之事,治成德备,临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谓上皇。

”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

庄子曰:“虎狼,仁也。

”曰:“何谓也? ”庄子曰:“父子相亲,何为不仁!”曰:“请问至仁。

”庄子曰:“至仁无亲。

”大宰曰:“荡闻之,无亲则不爱,不爱则不孝。

谓至仁不孝,可乎?”庄子曰:“不然,夫至仁尚矣,孝固不足以言之。

此非过孝之言也,不及孝之言也。

夫南行者至于郢,北面而不见冥山,是何也?则去之远也。

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而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

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利泽施于万世,天下莫知也,岂直大息而言仁孝乎哉!夫孝悌仁义,忠信贞廉,此皆自勉以役其德者也,不足多也。

故曰: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 ;至愿,名誉并焉。

是以道不渝。

”北门成问于黄帝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吾始闻之惧,复闻之怠,卒闻之而惑,荡荡默默,乃不自得。

”帝曰:“汝殆其然哉!吾奏之以人,徵之以天,行之以礼义,建之以大清。

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

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

四时迭起,万物循生。

一盛一衰,文武伦经。

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

蛰虫始作,吾惊之以雷霆。

其卒无尾,其始无首。

一死一生,一偾一起,所常无穷,而一不可待。

汝故惧也。

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

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在谷满谷,在坑满坑。

《庄子·外篇·刻意》原文鉴赏

《庄子·外篇·刻意》原文鉴赏

《庄子·外篇·刻意》原文鉴赏《庄子·外篇·刻意》原文鉴赏(解题)本篇取篇首句“刻意尚行”的首两字以为名,并不代表本篇的内容,只是当时取篇名的一种习惯。

主旨在于讲求养生之道,概括起来主张恬淡无为,守神不亏。

原文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一)。

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此平世之士(二),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

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

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三)。

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道引之士(四),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五)。

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解说(一)“为亢而已矣”:“亢”是高亢,带有桀骜不驯、玩世不恭的意味。

但从所举情况看,这类人虽也愤世嫉俗,却非与之对抗,尤其不会由于不满而自我牺牲,只表示一种高洁而已。

而下文有言“不刻意而高”,“高”正是其心态,可以推定“亢”乃“高”之误,因“高”字下部漫漶之所致。

(二) “此平世之士”:“平世”的意思,不如文中的“离世”、“非世”、“避世”明显,疑为“并世”之误字。

“并世” 与世相谐和、即与现今社会合作之意。

(三)“无为而已矣”:“无为”为道家最高理想,此“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的人,不足以当之。

观下文“无江海而闲”句,此处当用“闲”字,句当为“为闲而已矣”。

是误“闲” 为“无”,又以“为无”不词,而倒置为“无为”。

(四)“此道引之士”:“道引”即导引,是一种摇筋骨、动肢节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五)“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淡然”和“无极”,从词性看,都是形容之词,或者是“淡然”形容“无极”,或者是“无极”形容“淡然”,其意却都难协,其间必有舛误。

2024年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项 (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项 (含答案)

2024年高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专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阖闾元年,始任贤使能,施恩行惠,以仁义闻于诸侯。

仁未施,恩未行,恐国人不就,诸侯不信,乃举伍子胥为行人,以客礼事之,而与谋国政。

阖闾谓子胥曰:“寡人欲强国霸王,何由而可?”伍子胥膝进,垂泪顿首曰:“臣,楚国之亡虏也,父兄弃捐,骸骨不葬,蒙罪受辱,来归命于大王,幸不加戮,何敢与政事焉?”阖闾曰:“非夫子,寡人不免于絷御之使。

今幸奉一言之教,乃至于斯,何为中道生进退耶?”子胥曰:“臣闻谋议之臣,何足处于危亡之地,然忧除事定,必不为君主所亲。

”阖闾曰:“不然。

寡人非子,无所尽议,何得让乎?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

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

为之奈何?”子胥良久对曰:“臣闻治国之道,安君理民,是其上者。

”阖闾曰:“安君治民,其术奈何?”子胥曰:“凡欲安君治民兴霸成王从近制远者必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

斯则其术也。

”阖闾曰:“寡人委计于子。

”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

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

城郭以成,仓库以具,阖闾复使子胥、屈盖馀、烛佣习术战骑射御之巧。

六月,欲用兵,会楚之白喜来奔。

阖闾见白喜而问曰:“寡人国僻远,东滨海,侧闻子前人为楚荆之暴怒,费无忌之谗口,不远吾国,而来于斯,将何以教寡人?”喜曰:“楚国之失虏,前人无罪,横被暴诛。

臣闻大王收伍子胥之穷厄,故来归命,惟大王赐其死。

”阖闾伤之,以为大夫,与谋国事。

吴大夫被离问子胥曰:“何见而信喜?”子胥曰:“吾之怨与喜同,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惊翔之鸟,相随而集。

濑下之水,因复俱流。

’胡马望北风而立,越燕向日而熙。

谁不爱其所近,悲其所思者乎?”被离曰:“吾观喜之为人,鹰视虎步,专功擅杀之性,不可亲也。

”子胥不然其言,与之俱事吴王。

(节选自《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第四》)1.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划分句读,其中有六处需要划分,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涂黑。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

昔者,有庸人者,性好疑,常自扰其心。

每遇一事,必反复思之,终日不得其解,乃曰:“吾之思虑,固当如此矣。

”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中忧虑,日渐增多,以至于寝食不安。

一日,庸人独坐于室,忽闻门外有犬吠之声。

庸人大惊,以为有盗至,遂闭户不出。

良久,犬吠声止,庸人乃启户出,见门外并无一人,唯有一犬卧于道旁。

庸人叹曰:“吾自扰矣,何尝有盗?”又一日,庸人游于市,见一妇人以篮盛鸡,行于道。

庸人见之,心中疑惑,想:“此妇人所持之鸡,必非寻常鸡也。

或为神鸡,或有异能,吾当试之。

”于是,庸人趋而前,问妇人:“汝所持者,何鸡也?”妇人答曰:“此鸡,寻常鸡耳。

”庸人闻言,心中不悦,遂以手指鸡,曰:“此鸡非寻常鸡,必有异能。

”妇人见状,大惊,以为庸人疯癫,遂匆匆而去。

庸人归家,心中仍不自安,思:“吾之疑心,何其重也。

今日遇此妇人,若非吾疑心,何至如此?”自是之后,庸人每遇一事,必先疑之,然后思之,终日不得安宁。

或有好事者,见庸人如此,乃告之曰:“子之疑心,固不可免,然子之自扰,亦非良策。

吾闻,疑人偷斧,疑人偷鸡,终日不安。

子宜少疑,以免自扰。

”庸人闻言,虽心知其理,然心中仍难以释怀。

又一日,庸人闲步于野,忽见一蛇盘踞于道。

庸人一见,心中大惊,想:“此蛇必为妖蛇,吾当避之。

”于是,庸人转身欲走,不料脚下被石绊倒,跌了一跤。

庸人爬起,心中懊恼,想:“吾之自扰,竟至于此。

吾当以此为戒,今后不复自扰。

”然自此后,庸人之心,仍难以平静。

每遇一事,必先疑之,然后思之,终日不得安宁。

如此者,岁月如梭,光阴荏苒,庸人之心,始终未能解脱。

世人闻之,皆笑其愚。

庸人自扰,终日不得安宁,岂非自寻烦恼?是以,智者戒之,勿以疑心自扰,以免误入歧途。

庸人自扰,固非明智之举,然其心之苦,亦非无因。

盖因世之纷扰,人心不古,疑心生暗鬼,自扰之病,由此而生。

故吾人当以宽容之心,对待世间万物,以平静之心,面对人生百态,方得解脱之乐。

夫庸人自扰,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日之过。

庸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

庸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

夫庸庸之人,生于尘世,生于世间,皆有所扰。

或因物欲,或因情欲,或因名利,或因生死,种种扰心之事,纷至沓来,使人不得安宁。

然庸人自扰,亦非全然无因,盖因其心性不坚,意志不坚,故易于动摇,易于迷惑。

吾闻之,古人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庸人之所以自扰,盖因其心不定,思不专。

见利忘义,见得思贪,见害思避,见害思害,故其心常处于动荡之中。

是以,欲求安宁,必先治心。

吾观庸人自扰之状,或忧心忡忡,或惶恐不安,或焦虑不安,或愁眉苦脸。

何以至此?盖因其所思非道,所想非正。

或思财而忘义,或思色而忘礼,或思名而忘德,或思生而忘死。

是以,其心不得安宁,其身不得自在。

夫治心之道,莫若正其思。

正思者,先明其理,后行其事。

所谓“明理”,即知所思所想之是非,善恶。

所谓“行事”,即依理而行,不悖于道。

庸人自扰,往往因不明理而乱思,因乱思而自扰。

故欲求安宁,必先明理。

吾尝见庸人自扰,或因琐事而烦恼,或因小事而忧虑。

何故?盖因其心性不定,易受外界影响。

或见他人得利而心生羡慕,或见他人得志而心生嫉妒。

是以,其心不得安宁,其身不得自在。

夫欲求安宁,必先养心。

养心者,静其心,虚其心,清其心。

静心则无扰,虚心则无欲,清心则无碍。

是以,庸人自扰,皆因心之不静,不虚,不清。

吾又闻之,古人云:“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庸人自扰,往往因不知生之易,不知死之难。

故欲求安宁,必先知生,知死。

知生者,乐天知命,顺其自然;知死者,不畏死,不惧生。

是以,其心不扰,其身不苦。

夫庸庸人自扰,固非一日之功,亦非一日之过。

欲求安宁,必先治心,明理,养心,知生。

如此,则自扰之患,可得而解。

嗟乎!庸人自扰,其病根深,其治疗难。

然只要心志坚定,勇于自省,善于自克,终能摆脱纷扰,达到安宁之境。

此乃庸人自扰之论,愿与世人共勉。

文言文庸人自扰翻译

文言文庸人自扰翻译

夫庸人者,常自扰之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何也?以其心之纷扰,情之扰攘,故其行亦随之而扰矣。

是以君子慎独,而庸人则不能自持,遂至于自扰之境。

庸人自扰,盖有四端:一则好疑,二则多虑,三则自是,四则好斗。

夫好疑者,心无所依,疑心生暗鬼,于是疑人疑己,疑今疑古,疑古疑今,无所不疑。

疑而终无定见,则扰心不已,如狂风吹烛,摇曳不定,终至烛灭。

多虑者,虑无所终,虑及百端,虑及万变。

思虑纷纭,如潮水汹涌,不可遏止。

虑而不决,则心绪烦乱,如乱丝难理,终至一事无成。

自是者,自以为是,自以为非,是非混淆,黑白颠倒。

自是而不知其非,则心绪纷扰,如雾里看花,终难辨其真伪。

好斗者,争名夺利,争强斗胜。

斗则心乱,乱则事败,败则心生怨怒,怨怒则扰心不已,如火烧油,愈燃愈烈。

庸人自扰,其害有三:一则伤身,二则害心,三则误事。

伤身者,忧思伤神,劳神伤身,久则气短体弱,疾病缠身。

害心者,心绪不宁,如坐针毡,终日不安。

误事者,因自扰而失察,因失察而误事,误事则败事,败事则害身,害身则害心,害心则害事,循环不已。

然则,如何免于庸人自扰?曰:养心为上,修身为本。

养心者,使心不妄动,不生妄念,不染妄情。

修身者,使身不妄行,不生妄行,不染妄行。

心不妄动,则无自扰之患;身不妄行,则无误事之忧。

夫养心修身,非一日之功,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

心不妄动,则可免于好疑;身不妄行,则可免于多虑;心无妄念,则可免于自是;身无妄行,则可免于好斗。

故曰:庸人自扰,其病在心。

心不治,则病不已;心既治,则病自愈。

庸人欲免自扰之病,莫若先治其心。

心既治,则身自正,事自成,无往而不利矣。

夫庸人自扰,如蛾扑火,自取灭亡。

智者知止,愚者不止,终至自扰之境。

愿世人皆能养心修身,免于庸人自扰之病,以享太平之福。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范文五篇)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及赏析《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及赏析《答司马谏议书》原文翻译及赏析1答司马谏议书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宋代·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译文及注释译文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

虽然想要勉强劝说几句,最终也必定不被您所谅解,因此只是很简略地复上—信,不再逐—替自己辩护。

后来又考虑到蒙您一向看重和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宜马虎草率,所以我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看后或许能谅解我吧。

本来知书识礼的读书人所争辩的,尤其注重于名实是否相符。

如果名和实—经辨明,天下的是非之理也就清楚了。

如今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的做法侵犯了官吏们的职权,惹是生非制造事端,聚敛钱财与民争利,拒不接受意见,因此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推荐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推荐

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推荐庸人自扰出自《新唐书·陆象先传》,比喻常常有人跟自己过不去,遇事生非,疑神疑鬼的自找麻烦。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庸人自扰文言文《新唐书·陆象先传》(陆象先)罢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剑南按察使,为政尚仁恕。

司马韦抱真谏曰:“公当峻扑罚以x威,不然,民慢且无畏。

”答曰:“政在治之而已,必刑法以树威乎?”卒不从,而蜀化。

累徙蒲州刺史,兼河东按察使。

小吏有罪,诫遣之,大吏白争,以为可杖,象先曰:“人情大抵不相远,谓彼不晓吾言邪?必责者,当以汝为始。

”大吏惭而退。

尝曰:“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为烦耳。

第澄其源,何忧不简邪?”故所至民吏怀之。

译文:司马韦抱贞劝谏说:“你应当严刑拷打惩罚来显x威严,不这样,百姓就会轻忽并且没有畏惧。

”陆象先回答说:“政事在于治理罢了,一定要用严刑峻法来树立威严吗?”最终没有听取(韦抱贞的意见),但蜀地百姓得到了教化。

陆象先屡次升迁,做到蒲州刺史兼任河东按察史。

小吏犯了错误,陆象先训诫他打发他回去。

大吏向陆象先陈述、争辩,认为(小吏)应该受杖打。

陆象先说:“人情大概相差不多,(你)说他不明白我的话吗?一定要责罚的'话,应当从你开始。

”大吏惭愧地退了下去。

陆象先曾经说:“天下本来没有什么事端,(只是)庸人扰乱它,制造麻烦罢了。

只要澄清源头,何愁不简明呢?”所以陆象先到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百姓和官吏都怀念他。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庸人自扰文言文翻译推荐,“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意思谁都明白。

做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成语寓意“庸人自扰”常用于指平庸之人,无事生非,自寻烦麻烦。

“庸人自扰”之事,在社会屡见不鲜,吵架、斗殴,虽可能各有各的难解问题,但究其根底,必有一方甚至双方是“庸人”,才“扰”了自身“扰”了他人。

富有富麻烦,穷有穷困顿,成语告诉人们,若想乐消遥,不可做庸人。

看得开,看得透,则烦恼必少。

朗读固执己见文言文翻译

朗读固执己见文言文翻译

古之君子,其行也正,其言也诚。

然世之纷扰,人心难测,固有时而固执己见,亦非全然无益。

吾尝闻之,昔者孔子游于匡,匡人以其言为狂,孔子亦不以为忤。

或曰:“夫子固多言,且多悖于时。

”孔子笑而答曰:“吾非固多言也,吾言必有所据。

悖于时者,吾固不避也。

”此孔子之固执己见也。

夫固执己见,非独孔子为然。

孟子亦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道也,一以贯之。

”孟子之固执己见,在于其道,一以贯之,不因人言而改。

此二者,皆古代圣贤之固执己见也。

然固执己见,非皆善也。

盖有固执己见而误国者,有固执己见而害民者。

如战国之时,赵国之大将廉颇,固执己见,不听郭开之谋,致赵国大败。

又如汉之吕后,固执己见,排斥异己,使汉室大乱。

此皆固执己见之弊也。

然固执己见,亦非全然无益。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此言志之可贵,亦即固执己见之益。

盖人之所以为人,贵在立心。

心既立,则虽千难万险,亦不可夺其志。

是以固执己见,乃人之本性,亦为人之美德。

然而,固执己见亦须有度。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此言固执己见,亦须和而不同。

若固执己见而悖于理,悖于道,则非君子之所为。

故固执己见,当以理为先,以道为重。

昔者,颜回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孔子答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之士矣。

”此言士之行为,固应有所坚持,有所固执,然亦须有耻,有所不为。

是故,固执己见,非独在于坚持己见,更在于知耻明理。

夫固执己见,固宜审时度势,察言观色。

孔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此言交友之道,亦即固执己见之道。

交友之道,在于相互学习,相互辅助。

固执己见,亦当如此,以友辅仁,以仁化俗。

总之,固执己见,乃人之本性,亦为人之美德。

然固执己见,亦须有度,须审时度势,察言观色。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此言自省,亦即固执己见之度。

固执己见,固宜自省,方能不失其正。

今人若欲固执己见,宜效法古人,以理为先,以道为重,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自省其身,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徐谓黄门曰的文言文翻译

徐谓黄门曰的文言文翻译

黄门闻言,微笑而答曰:“子之言甚善。

然吾闻之,人之所以贵为君子,以其能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子独何居,而独慎独乎?”徐谓曰:“吾居山林之间,远离尘嚣,故能独慎独。

君子之处世,虽身处闹市,亦当如居山林,心无旁骛,方能守其初心,不失其正。

”黄门曰:“子之见地高远,然世之君子,岂能皆如子之山林之居?世态炎凉,人心难测,独慎独者,实属难得。

吾欲问子,若身处浊世,如何能独慎独,而不为俗所惑?”徐谓曰:“身处浊世,独慎独固难,然非绝无可能。

夫君子之道,在于修身养性,心无杂念。

是以,虽处尘世,当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其法有三:一曰清心,二曰寡欲,三曰守正。

”黄门曰:“请闻其详。

”徐谓曰:“清心者,谓心如止水,不动于物欲。

夫心静则明,明则能辨是非,知善恶。

寡欲者,谓不贪恋世间名利,不逐浮华,以简朴自守。

守正者,谓不失君子之德,不堕俗人之态,行于正道,不偏不倚。

”黄门叹曰:“子之言,真可谓金玉良言也。

吾虽身为黄门,位居显赫,然常思身外之物,皆为过眼云烟。

欲求独慎独,实难矣。

然今闻子之言,自觉当以子之道自勉,以期有所成就。

”徐谓又曰:“君子之行,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

吾辈当以修身为本,以立德为终。

虽处浊世,亦当以清正自持,方不负天地之生,父母之养。

”黄门再拜,感慨良多:“子之教诲,使吾茅塞顿开。

吾当谨记子言,修身齐家,为天下人谋福利,以期不负君子的称号。

”自此,黄门每遇疑难,必向徐谓请教,徐谓亦不吝赐教。

两人相谈甚欢,共论君子之道,不问岁月之长,只求心之相印。

岁月如梭,黄门虽未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徐谓所言之境界,然其心境已渐趋宁静,行事亦更加谨慎。

而徐谓亦因黄门的尊重与信任,愈发坚定其独慎独之志。

于是,两人相得益彰,一为朝中贤臣,一为山林隐士,各守其道,各尽其责,共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传为后世佳话。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答司马谏议书》节选自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篇中对司马光加给作者的“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怨谤”五个罪名逐一作了反驳,并批评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的决心。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答司马谏议书原文阅读出处或作者:王安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答司马谏议书对照翻译我们读书人所要争论的,特别是在“名称”(概念、理论)与“实际”是否符合上。

“名称”与“实际”的关系明确了,天下的真理也就有正确的认识了。

现在您所用来教诲我的,是以为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的人都怨恨和诽谤我。

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交给主管官署却执行,不算是“侵官”。

发扬(恢复)前代贤君的治国原则,以便兴利除弊,这不算是“生事”。

替国家整理财政,这不算“征利”。

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批驳巧言谄媚的坏人,这不算“拒谏”。

《子产坏晋馆桓》原文及翻译译文

《子产坏晋馆桓》原文及翻译译文

《子产坏晋馆桓》原文及翻译译文《《子产坏晋馆桓》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子产坏晋馆桓》原文及翻译译文《子产坏晋馆桓》原文及翻译左传原文:子产相郑伯以如晋。

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闸阂,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

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

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

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

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

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

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

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

宾至如归,无宁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踰越;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

宾见无时,命不可知。

若又无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

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

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

赵文子曰:“信。

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

”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晋平公接见郑简公,礼仪超过常规,宴会和礼品也格外丰盛,然后送他回国。

于是修筑诸侯的宾馆。

叔向说:“辞令是这样地不可废除啊!子产富于辞令,诸侯依靠他得到利益,为什么要放弃辞令呢?《诗》说:‘辞令和协,百姓团结;辞令明晰,百姓安宁’,子产大概是知道这一点的。

”译文:子产陪同郑简公前往晋国。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原文及翻译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原文及翻译

《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原文及翻译《孟子·万章章句下·第四节》原文及翻译原文: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御与?”曰:“不可。

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

’是不待教而诛者也。

殷受夏,周受殷,所不辞也。

于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

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

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

猎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

”“事道奚猎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

”曰:“奚不去也?”曰:“为之兆也。

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后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

孔子有见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也。

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文言文翻译:万章问:“冒昧地请问与人相交会合,用哪种心思?”孟子说:“恭恭敬敬就行了。

”万章说:“一次又一次地拒绝就是不恭敬,这是为什么?”孟子说:“尊贵的人赏赐的,就说:‘我收取这个东西,是最佳行为方式吗?或者不是最佳行为方式呢?’然后再接受,这是不恭敬的,所以不要拒绝。

”万章说:“请问我们不在口头上拒绝,而只是在心里拒绝,心想:‘这东西取自于民众不是用最佳行为方式。

’而用其它借口不接受,难道不可以吗?”孟子说:“人与人的交往有一定的道路,人与人的相互接受也要遵循社会行为规范,这就是孔子也接受礼物的原因。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原文及译文赏析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

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

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

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

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

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人或传其书至秦。

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

”秦因急攻韩。

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

秦王悦之,未信用。

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

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

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

”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疾:痛恨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恨:遗憾C.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毁:毁弃D.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遗:送给12、下列选项中,全都能说明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善著书”的一项是( )①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②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③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④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⑤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

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和老子。

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

《宋史·胡宿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胡宿传》原文及译文

?宋史(sònɡ shǐ)·胡宿传?原文及翻译宋史(sònɡ shǐ)原文(yuánwén):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宿为人清谨忠实,内刚外和。

登第,为扬子尉,县大水,民被溺,令不能救,宿率公私船活数千人。

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

通判宣州,囚有杀人者,特抵死,宿疑而讯之,囚惮箠楚不敢言。

辟左右复问,久乃云:“旦将之田,县吏缚以赴官,莫知其故。

〞宿取具狱繙阅,探其本辞,盖妇人与所私者杀其夫,而执平民以告也。

知湖州,前守滕宗谅大兴学校,费钱数十万。

宗谅去,通判、僚吏皆疑以为欺,不肯书历。

宿诮之曰“君辈佐滕候久矣,苟有过,盍不早正?乃俟其去而非之,岂昔人分谤之意乎?〞坐者大惭谢。

其后湖学为东南最,宿之力为多。

筑石塘百里,捍水患,民号曰胡公塘,而学者为立生祠。

唐介贬岭南,帝遣中使护以往。

宿言:“事有不可测,介如不幸道死,陛下受杀直臣之名。

〞帝悟,追还使者。

泾州卒以折支①不时给,出恶言,且欲相扇为乱。

既置于法,乃命劾三司吏。

三司使包拯护弗遣。

宿曰:“泾卒固悖慢,然当给之物,越八十五日而不与,计吏安得为无罪?拯不知自省(zì shěnɡ),公拒制命,纪纲益废矣。

〞拯惧,立遣吏。

拜枢密副使。

曾公亮任雄州,赵滋颛②治界河事。

宿言于英宗曰:“忧患之来,多藏于隐微,而生于所忽。

自滋守边,北人捕鱼伐苇,一切禁绝,由此常与斗争。

南北通好六十载,内外无患,近年边遽来上,不过侵诬尺寸,此城砦之吏移文足以辨诘,何至于兴甲兵哉?今搢绅中有耻燕蓟外属者,天时(tiānshí)人事未至,而妄意难成之福。

愿守两朝法度,以惠养元元,天下幸甚。

〞宿以老,数乞谢事。

治平三年,罢为观文殿学士、知杭州。

明年,以太子少师致仕,未拜而薨,年七十二。

〔选自?宋史·胡宿传?〕【注】①折支:军饷。

②颛:通“专〞。

译文: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

胡宿为人清白慎重,忠诚老实,内心坚强,外表平和。

卓茂传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

卓茂传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

卓茂传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卓茂传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卓茂字子康,南阳郡宛县人。

汉朝大臣,云台三十二将之一。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卓茂传文言文原文以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卓茂传原文:卓茂字子康,南阳宛人也。

性宽仁恭爱。

乡党故旧,虽行能与茂不同,而皆爱慕欣欣焉。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初辟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称为长者。

时尝出行,有人认其马。

茂问曰:“子亡马几何时?”对曰:“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嚜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府送马,叩头谢之。

后以儒术举为侍郎,迁密令。

劳心谆谆,视人如子,举善而教,口无恶言,吏人亲爱而不忍欺之。

人尝有言部亭长受其米肉遗者,茂辟左右问之曰:“亭长为从汝求乎?为汝有事嘱之而受乎?将平居自以恩意遗之乎?”人曰:“往遗之耳。

”茂曰:“遗之而受,何故言邪?”人曰:“窃闻贤明之君,使人不畏吏,吏不取人。

今我畏吏,是以遗之,吏既卒受,故来言耳。

”茂曰:“汝为敝人矣。

凡人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仁爱,知相敬事也。

今邻里长老尚致馈遗,此乃人道所以相亲,况吏与民乎?吏顾不当乘威力强请求耳。

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仪以相交接。

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亭长素善吏,岁时遗之,礼也。

”人曰:“苟如此,律何故禁之?”茂笑曰:“律设大法,礼顺人情。

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以律治汝,汝何所措其手足乎?一门之内,小者可论,大者可杀也。

且归念之!”于是人纳其训,吏怀其恩。

初,茂到县,有所废置,吏人笑之,邻城闻者皆蚩其不能。

河南郡为置守令,茂不为嫌,理事自若。

数年,教乃大行,道不拾遗。

是时王莽秉政,置大司农六部丞,劝课农桑,迁茂为京部丞,密人老少皆涕泣随送。

时光武初即位,乃下诏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执节淳固,诚能为人所不能为。

今以茂为太傅,封曪德侯。

”论曰:卓茂断断小宰,无它庸能,而首加聘命优辞重礼其与周燕之君表闾立馆何异哉夫厚性宽中近于仁犯而不校邻于恕率斯道也怨悔曷其至乎!(摘自《后汉书·卓茂传》)卓茂传译文:卓茂字子康,是南阳郡宛人。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晋书-吴隐之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晋书-吴隐之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晋书·吴隐之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年十余,丁外艰...,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

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

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解褐..辅国功曹。

累迁晋陵太守。

在郡清俭,妻自负薪。

迁左卫将军。

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

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

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

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及在州,清操逾厉,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元兴初,诏曰:“夫孝行笃于闺门,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

夫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革奢务啬,南域改观,朕有嘉焉。

”及卢循寇南海,隐之率厉.将士,固守弥时,长子旷之战没。

隐之携家累出,欲奔还都,为循所得。

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还,久方得反。

归舟之日,装无馀资。

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刘裕赐车牛,更为起宅,固辞。

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

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馀悉分振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优诏许之,授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赐钱十万、米三百斛。

九年,卒,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B.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C.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D.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歠菽/不飨非其粟/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丁外艰,指遭逢父亲的丧事,又称丁外忧;丁内艰则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引致焦虑、压力、抑郁等心理障碍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本身对事情的理解与分析。

-
人们总认为情绪产生是因环境直接造成的,总喜欢怨这怨那,或者无可奈何等,其实真正造成你情绪困扰的是你的思想(即你对你的处境和事件的想法),而不是你的处境和面对的事件。

控制马儿靠缰绳,控制情绪靠思想,懂得騎馬的人,能操控馬兒到他想要去的地方!不懂騎馬的人,只能隨馬兒到他不愿去的地方!-
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就是帮助当事人去修正不切实际的信念、假设和自动化思维。

因为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干扰生活功能。

例如:一位唯一在地震中生存的当事人,可能会将家人的死因归咎于自己身上而产生强烈的罪恶感。

因此,认知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当事人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并且去对抗它,进而采取更实际的想法和行动来平衡情绪。

可降低情绪迫力下的畏惧和过度关切身体症状。

-
理性情感治疗基于这样的假设:非理性或错误的思想、信念是情感障碍或异常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对此,Ellis并进一步提出了"ABC"理论。

在ABC理论中,A 指与情感有关系的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指信念(Beliefs),包括理性或非理性的信念;C指与激发事件和信念有关有的情感反应结果(Consequences)。

通常认为,激发事件A直接引起反应C。

事实上并非如此,在A与C之间有B的中介因素。

A对于个体的意义或是否引起反应受B的影响,即受人们的认知态度,信念决定。

例如,对一幅抽象派的绘画;有人看了非常欣赏,产生愉快的反应;有人看了感到这只是一些无意义的线条和颜色,既不产生愉快感,也不厌恶。

画是激发事件A,但引起的反应C各异,这是由于人们对画的认知评估B不同所
致。

由此可见,认知评估或信念对情绪反应或行为的重要影响,非理性或错误是导致异常情感或行为的重要因素。

-
情感障碍是由认知偏差或歪曲所引起。

其主要治疗理念是透过矫正那些不良歪曲的思想,情緒上的困扰便能得到舒缓。

-
当你遇到一些不愉快的生活事件或处境时,常常会令你紧张不安,焦虑,这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长期下去就会导致你情绪低落,抑郁,甚至愤怒,甚至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每当你遇到一些事情令到你很不安,不快乐,烦恼痛苦时,我建议你先坐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你现在出现这样的情绪,想想你遇到这些境遇时,你当时自己的最真实想法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待你遇到的问题的,最好把它按ABC 情緒管理练习表记录下来,这时你会发现你的想法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比较偏激的,比较悲观的,或者不切实际的,那多是你平时习惯的思维模式,那么我想问你:你是否愿意去改变、去摆脱你现在的情绪和处境?你是否想自己能够开心些、快乐些?如果你愿意,那好办,那我们可不可以尝试用苏格拉底(Socratic Dialogue )的对话,1、我是否一定要这样想?2、我还可以怎么想?3、既然有比较好的想法,为什么不那样想?让我们重新去
选择下我对自己处境的想法吧,为什么不多选择能一些让自己安心些,快乐些,舒服点的想法呢?况且你怎么想并不对任何人有伤害,能让自己快乐些,何乐而不为,很多人会说我没办法改,我就是这样想的了,很难改变,那因为是你长期的习惯性思维,不可能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但如果你想活得快乐些,摆脱情绪困扰,你可以考虑在遇到情绪困扰时,多按上面的方法去训练你的思想,让理性的思想(信念)多占据你的头脑,慢慢我们的思想就会更理性、更成熟。

烦恼,痛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就会离我们远去。

-
-ABC 情绪管理练习表
-A 处境 B 习惯思想 C情绪
-「无能」的核心信念
-我无用、我无助、我软弱、
-我贫乏、我失控、我失敗、
-我不受尊重、我易受伤害、
-我不懂适应、我身陷困境、
-我做得不夠、我一事无成。

-「可愛」的核心信念
-我被人嫌弃、我被人拋弃、
-我沒吸引力、我不受欢迎、
-我被人忽视、我沒有价值、
-我身有缺陷、我不夠完美、
-我被人拒絕、我注定孤單。

-
下面是我们常常见到的一些人的「非理性」信念和「理性」信念,自己可以去对照:-
「非理性」信念一-
我必須获得所有我认为重要的人对我的爱和认同。

-「理性」信念一-
虽然我渴望被爱及被认同,我并不需要它來生存。

我最好还是注重爱人及接受自己,而不是专注被爱。

-「非理性」信念二-
我必須要事事出色,凡事胜任有余,成就卓越,才可称得上是有价值的人。

-
「理性」信念二-
我接受自己是个有限制和不足的平凡人。

就像其他人一樣,我會偶尔犯錯,并感到不好受;但我能处之泰然,积极地从錯誤中学习,让自己下趟可以做得更好。

-「非理性」信念三-
当有人作出一些可憎或不公平的事時,我应该責备及教训他们,并视他们为坏透、討厌及丑惡的人。

-
「理性」信念三-
人经常会处事不公正及忽略他人,与其过份怪責及惩罰
他们,不如协助他们改变行为。

用人的个別行为來衡量他們的价值是不合理的。

-
「非理性」信念四-
情绪上的困扰是由外间压力所产生的,我只有很少能力去改变或控制我的感受。

-
「理性」信念四-
其实主要是我令自己心情苦脑,我是可以透過更理性的思想去改变自己的心情。

-
「非理性」信念五-
当事情非我所愿時,那将会很糟糕,就像世界末日一样。

-
「理性」信念五-
当事情发展非如理想時,的确会令人感到失望,但我仍可以应付得來。

我可以采取一些有建设性的行动尝试作出改善,但若不可以的話,也不需要加強自己的失望。

-「非理性」信念六-
我应该要为那些可能会出現的危险、不安全或恐怖的事情而感到十分忧虑。

-
「理性」信念六-
单单在担忧并不能阻止问题的发生,这只会令我烦恼而已!正如其他人一样,我可以用建设性的步骤來預防可能出現的问题。

所以我不用只纠缠在将来未发生的事情
上。

-
「非理性」信念七-
逃避问题要比面对困难容易得多。

-
「理性」信念七-
虽然面对艰难的时刻会有時令我感到难受,但我能应付得來。

把事情搁置不但不会令问題变得容易,反而拖长了我忧虑的时间。

-
「非理性」信念八-
我需要依赖比我坚强的人。

-
「理性」信念八-
虽然有其他人的支持是好的,但我唯一的需要是信赖我自己。

-
「非理性」信念九-
我现在的问题是由我过去不能改变的事情所引致的。

-「理性」信念九-
或许我的问题是由过去的事情引起的,但令问题持续的是我的思想和行为,这是我可以操控的。

-
「非理性」信念十-
別人的问题和困难会令我感到很困扰。

-
「理性」信念十-
看到別人在困境中的确会感到难受,但令自己困惑改变不了什么。

我可以处理好我的感受;在适当的時候,我
或能做些什么帮助他們。

-
-像由心生,像随心灭
-世间皆乐,苦自心生
-万事皆緣,随遇而安
-冷静观人,理智处世
-世事变化无极,万事必須达观
-世事原无绝对,安乐只是寻常
-心地能平稳安静,处处皆青山绿水
--
-
-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