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讲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六国论是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苏轼所著的一篇政治论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之一。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1.1 战国时期政治乱象: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各国争霸不休,战争频繁,社会秩序混乱。
1.2 苏轼的政治抱负:苏轼是一位政治家兼文学家,对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深感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反思和改变当时的政治状况。
1.3 著作动机:苏轼写作六国论的初衷是为了探讨六国之间的政治对比,以期启发当时的各国君主和政治家,促使他们改善国家政治。
二、内容2.1 六国之比:苏轼通过比较六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指出秦国的强大是由于其集中统一的政治制度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2.2 政治改革建议:苏轼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建议,包括加强君主的权力、建立有效的军事制度、发展经济等,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3 预测未来:苏轼在六国论中也对未来的政治走向进行了预测,认为只有实行有效的政治改革,才能使国家在未来长治久安。
三、影响3.1 启发后人: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家和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他们反思政治现状,提出政治改革的建议。
3.2 历史地位:六国论被誉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著作之一,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3 教育意义:六国论也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成为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的重要教材。
四、现实意义4.1 指导国家治理:六国论中的政治改革建议对当代国家治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各国政府更好地解决现实政治问题。
4.2 增进国际交流:六国论的研究可以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帮助各国政治家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4.3 促进社会进步:通过研究六国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政治改革的重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五、结语六国论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对六国论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独特魅力,指导我们更好地解决当代政治问题,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六国论》公开课课件
REPORTING
重点段落解读
开篇背景介绍
文章开篇即交代了六国的历史背景和 地理位置,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 。
论证方法与逻辑
文章采用了对比、举例、引用等多种 论证方法,逻辑严密,使论点更具说 服力。
苏洵的论点阐述
苏洵在文章中明确提出了“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 中心论点,并通过事实论据进行了充 分论证。
能力和文学素养。
下一步学习计划
01
02
03
04
深入学习
继续深入学习《六国论》的相 关知识和背景,了解作者苏洵
的生平和其他作品。
拓展阅读
阅读与《六国论》相关的历史 文献和资料,了解战国时期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写作练习
尝试撰写与《六国论》相关的 论文或读后感,提高写作能力
和思辨能力。
交流讨论
参加课堂讨论或线上论坛,与 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秦国崛起
经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秦国逐渐崛起为战国后期的强国。
PART 04
思考讨论与课堂互动
REPORTING
思考问题提
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它们各 自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的“六 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 在赂秦”的观点,你如何理解?
苏洵的写作目的是什么?他通过 这篇文章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或
01
02
03
长平之战
赵国与秦国之间的一场决 定性战役,赵国战败,加 速了秦国的统一进程。
邯郸之战
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国攻破 ,赵国灭亡,标志着六国 中最后一个国家的覆灭。
荆轲刺秦王
燕国派遣荆轲刺杀秦王嬴 政,失败后被秦国以此为 借口灭燕。
《六国论》 讲义
《六国论》讲义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六国论》。
《六国论》是苏洵的代表作之一。
苏洵,大家都知道,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大家。
这篇文章呢,主要探讨了六国灭亡的原因。
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文章的背景。
在北宋时期,周边的辽和西夏等政权对宋朝构成了威胁。
当时宋朝有一些人主张用贿赂敌国的方式来求得一时的和平。
苏洵就写了这篇《六国论》,借谈论六国灭亡的教训,来警醒宋朝的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的覆辙。
接下来咱们看看文章的内容。
文章开篇就提出了“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意思是说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打仗不行,毛病在于贿赂秦国。
这观点可谓是一针见血。
然后,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方面,他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那些贿赂秦国的国家,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这就是他们灭亡的道路。
比如韩国、魏国、楚国,他们不断地给秦国送土地,结果越送越弱,最终被秦国灭掉。
另一方面,作者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那些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的国家失去了抵抗的力量,自己也就不能独自保全。
像齐国,它跟秦国交好,不帮助其他五国,最后五国灭了,它也跟着亡了。
燕国和赵国呢,虽然打仗很英勇,但赵国因为用错了良将,燕国派荆轲刺秦,都没能改变最终灭亡的结局。
在论述过程中,苏洵用了很多具体的事例和对比的手法,让咱们能更清楚地看到六国灭亡的原因。
比如说,他把秦国得到贿赂后越来越强大,和六国失去土地后越来越弱小进行对比,突出了贿赂秦国的危害。
再来说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首先,逻辑特别清晰,论点明确,论证有力。
从提出论点,到分别论述,最后得出结论,一环扣一环,让人读起来很顺畅。
其次,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华丽的词藻,但每句话都很有分量。
而且,文中还运用了不少排比和对偶的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那么,咱们学习这篇《六国论》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其实,它对咱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启发。
比如说,在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时候,咱们不能像六国那样,采取错误的方法,一味地妥协退让,而是要勇敢地面对,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六国论》(上课)
• (1)本段论证了什么观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本段紧承第一段的第一个小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进行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主要 以对比论证为主。 •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 用“秦受贿所得与战胜而得”相对比,用“诸侯割地之所亡与战 败而亡”相对比,用“厥先祖父”得地之艰难与“子孙视之不甚 惜”相对比,用“一夕安寝”与“秦兵又至”对比,用“诸侯之 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相对比,并分别得出结论“则秦国 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鲜明而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 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正面论证! (3)如何理解“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 • 进行了几组连续的对比之后,作者意犹未尽,又引用了古人 (苏秦的弟弟苏代)的话,把“以地事秦”比作“抱薪救火”, 形象地说明了六国之地不送尽,秦国的征服的欲望是不会罢休的, 又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个论点进行了充分而深入地 论证。
小结本文思路
• (是什么) ①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 ②赂秦力亏,破灭之道 (为什么) • ③不赂秦者,以赂者丧 • (怎么办) ④对付秦国的方法 • ⑤交代写作目的。
明确方法
引证法,引用古人的话,以加强 论证的说服力。 例证法,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 以论证观点的正确性。 对比论证,用秦国与六国对比, 六国之间的对比,以证明六国破灭的 历史必然性。 此外还用了因果论证、假设论证。
4
呜呼!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
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 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悲夫! 【有如此 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 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5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 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 【苟以天下之 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 矣。 】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六国论》是苏洵的一篇史论文章,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
这篇文章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借古讽今,对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政策进行了批评和警示。
从单元编排来看,本单元的主题是“历史的回声”,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的史论和史传作品,了解古人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六国论》作为本单元的开篇之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从文章本身来看,《六国论》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有力。
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然后从赂秦者和不赂秦者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结论,发人深省。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在文言文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初步的文言字词理解和翻译能力。
但是,对于史论这种文体,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在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背景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这也会影响他们对文章内涵的把握。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准确地翻译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以史为鉴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思路。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诵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六国论》教案【优秀3篇】
课时篇一一、导入新课: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四川眉山三苏祠对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国论教案篇二教学目的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
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
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
“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
三、阅读课文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学生自译。
补充(板书):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通假字:厌、当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二,四题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完成练习二,四题二、分析课文1、齐读课文2、思考练习一、3、提名思考回答: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4、教师简析(参考教师用书)三、小结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六国论》公开课课件
语言艺术鉴赏
总结词
语言简练,意蕴深远
详细描述
文章语言简练明快,用词精准,表达力强。同时,作者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手法,使文章意蕴深远,给人 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全球化趋势下的合作与竞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将更加激烈。通过借鉴 《六国论》中的战略思维和策略分析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全球化 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创新将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六国论》所体现 的创新思维和开放精神,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六国论》公开课课件
汇报人: 202X-12-22
目录
• 《六国论》背景与作者简介 • 《六国论》内容概述与主题思想 • 《六国论》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分析 • 《六国论》在历史上的影响与价值评
估
目录
• 《六国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评价 • 《六国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与应
用场景探讨
01
《六国论》背景与作者简介
作为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苏洵的《六国论》以其独特的 观点和精湛的文笔,赢得了后世文学家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从而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要点二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六国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文风,对后世的文学 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学家都从中汲取灵感,传 承其文学精神。
历代文人对《六国论》的评价与解读
加速国家的灭亡。
苏洵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在战争 中取得胜利,必须依靠自身的实 力和智慧,而不是依靠贿赂和妥
协。
文章还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 实的忧虑和思考,呼吁各国应该 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
《六国论·讲课稿》课件
结合历史和现实,思考六 国论的现实意义
学习难点
理解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 掌握六国论的主要观点和论证方法 理解六国论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 结合实际,运用六国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现实问题
学习时间安排
课前预习:建议提 前一周开始预习, 每天至少学习1小 时
课堂学习:建议在 课堂上认真听讲, 积极参与讨论
课件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文学的兴趣和热情
适用对象
历史爱好者 学生 教师 研究人员
课件结构
引言:介绍六国论的 背景和意义
正文:详细讲解六国 论的内容和观点
案例分析:结合历史 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论:六国论的 分析对于现代社 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方面都有 一定的启示和借 鉴意义
六国论结论
六国灭亡的原 因:内部矛盾、 外交失误、军
事失败等
六国灭亡的教 训: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政
治稳定等
六国论的历史 意义:对后世 政治、军事、 外交等方面产
生深远影响
六国论的现实 意义:对当今 国际关系、国 家发展等方面 具有借鉴意义
课件使用建议
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阅读课文,了解背景知识,熟悉课文内容 课堂听讲: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课后复习:复习课文,巩固知识点,完成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学习重点
理解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
掌握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 观点
学习六国论的语言特点和 表达技巧
六国论·讲课稿 PPT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六国论》说课文稿
《六国论》说课文稿第一篇:《六国论》说课文稿一、教材分析:《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首篇讲读课文。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
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
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
苏轼的《六国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辙的《六国论》突出了团结的力量。
苏洵的《六国论》不同于以上两篇。
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
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借古喻今,以谈论历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是苏洵高出其二子的地方。
全文论述非常严密:第一段开门见山,亮出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三两段分别论述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和“不赂者以赂者丧”。
最后两段总结历史教训,讽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读背全文,领悟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紧扣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著作之一,作者为战国时期的韩非子。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部份对《六国论》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六国论》的内容概述、《六国论》的影响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六国论》的背景和意义:1.1 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的时期,六个国家相互争斗,国家疆域频繁变动,社会秩序混乱。
1.2 韩非子的政治抱负:韩非子作为战国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思想家,希翼通过《六国论》来提供一种治国方略,以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1.3 《六国论》的意义:《六国论》通过对六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管理论和治国策略,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韩非子的政治思想:2.1 法家思想的代表: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的根本手段。
2.2 强调君主的权威:韩非子认为君主应当拥有绝对的权威,通过集权的方式统治国家,以确保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3 强调利益和功利:韩非子强调人们追求利益和功利,认为通过制定合理的制度和政策,可以激励人们为国家作出贡献。
三、《六国论》的内容概述:3.1 对六个国家的评价:《六国论》对六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家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包括秦国的强大、齐国的富庶、楚国的勇猛等。
3.2 对政治制度的思量:《六国论》对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如加强君主的权威、建立科学的选拔制度等。
3.3 对国家统一的探讨:《六国论》认为国家统一是实现社会稳定和国家强盛的关键,提出了一系列的统一策略和方法。
四、《六国论》的影响:4.1 对后世政治思想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法家学派的发展和国家管理理论方面。
4.2 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六国论》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对后来的统一王朝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六国论讲课稿
六国论讲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一篇著名的古文《六国论》。
在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本文的作者、背景以及主要内容。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洵所写的一篇政论文。
苏洵生活在北宋时期,当时的北宋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苏洵以战国时期的六国为喻,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旨在为北宋王朝提供借鉴,以防止重蹈覆辙。
二、主要内容概述《六国论》主要围绕六国的灭亡展开论述。
苏洵认为,六国之所以灭亡,原因在于它们各自为政、互不信任、相互攻伐,最终导致力量分散,无法抵御强大的秦国。
他通过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实力消长,强调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三、文章结构分析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 引言:开篇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
2. 主体: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指出六国之间缺乏信任与合作,导致力量分散。
同时,通过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实力消长,进一步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六国灭亡的教训,呼吁北宋王朝引以为戒。
四、重点句子解读在《六国论》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的句子。
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句话,强调了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在于它们各自为政、互不信任、相互攻伐,最终导致力量分散。
这句话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五、主题思想探讨《六国论》的主题思想是强调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苏洵通过对比六国与秦国的实力消长,告诫北宋王朝要汲取教训,加强内部团结与合作,共同抵御外敌。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分歧,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六、课堂互动环节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六国论》的内容和思想,我们来进行一个课堂互动环节。
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1. 你认为六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苏洵在《六国论》中提出了哪些重要的观点和思想?3. 你认为《六国论》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有哪些启示意义?请大家积极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六国论》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六国论》的历史背景和作者。
教学内容:1. 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苏洵。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苏洵会写这篇文章。
教学方法:1. 教师通过讲述历史背景和作者介绍,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资源:1.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2. 苏洵的简介资料。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六国的了解。
2. 介绍《六国论》的背景和作者苏洵。
3. 提问学生为什么苏洵会写这篇文章。
4.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的文本解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解读文中的比喻和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逐段解析文本。
2. 提问学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理解。
教学资源:1. 《六国论》的文本。
2. 相关的参考资料。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逐段解析《六国论》的文本。
2. 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比喻和论证方法。
第三章:论证方法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苏洵在《六国论》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苏洵在《六国论》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2. 讨论这些论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苏洵的论证方法。
2. 提问学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学资源:1. 《六国论》的文本。
2. 相关的参考资料。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分析苏洵在《六国论》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2. 提问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论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3.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章:历史背景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六国论》所处的历史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六国论》所处的历史背景。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
六国论教案(优秀9篇)国论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要点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洵,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祐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祐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六国论(教师中心稿)教学教案
《六国论》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3. 让学生领会作者提出的六国灭亡的原因和教训。
4. 培养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简介:苏洵,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字千里,号老泉。
2. 背景介绍:《六国论》是苏洵针对当时北宋外交政策的一篇论文,分析了六国灭亡的原因,提出了巩固国家统一的建议。
3. 课文讲解: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 重点词汇: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作者苏洵及其作品《六国论》。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分析:讲解课文内容,解析作者的观点和论证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和教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四、教学评价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文言文翻译:翻译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和翻译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2. 参考资料:关于苏洵及其作品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作者简介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策略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应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提出的教训和原因。
3.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教学难点1. 文言文阅读:由于《六国论》是文言文,学生可能存在阅读障碍,教师需通过讲解和翻译练习,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六国论·讲课稿》课件
讲课稿中的语言表达准确,没有歧义 ,使得听众能够准确理解内容。
讲课稿中的思想内涵
深入浅出
讲课稿中不仅介绍了《六国论》的内容,还对其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使得听众能够深入理解其意义。
启迪思维
讲课稿中的思想内涵不仅有助于理解《六国论》,还能够启迪听众的思维,引 导他们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03
讲课稿内容解析
讲课稿的结构与特点
结构清晰
讲课稿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先 概述主题,再详细分析,最后总 结,使得内容条理分明,易于理 解。
特点突出
讲课稿中使用了大量的图表、数 据和实例,使得内容更加生动、 具体,更具说服力。
讲课稿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简练
讲课稿的语言简练明了,没有过多的 修饰和冗长的句子,使得内容更加精 炼。
六国之间的外交政策
01
02
03
合纵连横策略
六国在外交上采取合纵连 横策略,时而联合抗秦, 时而互相攻伐,但最终未 能阻止秦国的统一。
外交手段的局限性
六国在外交手段上过于依 赖联盟和条约,缺乏灵活 性和实效性,无法适应变 化多端的国际形势。
外交智慧的缺失
六国统治者缺乏高超的外 交智慧和谋略,无法有效 地化解危机和矛盾。
差异
六国论是历史事件本身,而讲课稿是 对这一事件的解读和剖析,两者在内 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05
总结与思考
对《六国论·讲课稿》的综合评价
内容深度
该课件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六国 论》的主题,通过丰富的历史背 景和文献资料,使学习者能够全
面理解六国的兴衰历程。
教学方法
讲课稿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 解、图表、案例分析等,使学习者 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课程内容。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兵书,被誉为兵家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影响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景1.1 孙武的生平背景:孙武是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人,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1.2 写作背景:《六国论》是孙武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和治国经验后所著,是其对战争和政治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1.3 传世情况:《六国论》是《孙子兵法》的前传,虽然在历史上曾一度失传,但后来被重新发现并传世至今。
二、内容2.1 军事思想:《六国论》主要讨论了战争的策略、战术、兵法等内容,强调了以智取胜的思想。
2.2 政治思想:孙武在《六国论》中也提出了许多关于治国理政的思想,如善战者不怒、善战者不争等。
2.3 统帅才能:《六国论》中还强调了统帅的才能和作用,强调了领导者的重要性。
三、思想3.1 智慧:《六国论》强调了智慧在战争和政治中的重要性,提倡智取胜。
3.2 谋略:孙武在《六国论》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谋略,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
3.3 谦虚谨慎:《六国论》中也强调了谦虚和谨慎的重要性,认为统帅应当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
四、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战争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所借鉴。
4.2 对兵法的影响:《六国论》为后来的兵法著作奠定了基础,被誉为中国古代兵书的经典之作。
4.3 对军事理论的影响:《六国论》对军事理论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实意义5.1 战争思想:《六国论》中的战争思想对当今世界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2 领导才能:《六国论》中对领导者的要求和作用也对当今社会的领导者提出了一定的启示。
5.3 战略谋略:《六国论》中的谋略和策略也对当今国家的政治决策和外交战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结语:通过对《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影响和现实意义等方面的详细阐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部古代兵书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六国论讲课
苏
洵
第三段(韩 、魏 、楚) 小邑 大城
得百倍 对
大欲
失百倍
大患
数量上
得难
有限
献易
无厌 侵急 不灭
程度上
比
奉繁
不尽
道理上
赂 秦 力 亏 , 破 灭 之 道
学习目标
1. 扎实掌握“与、始、诚”等实词意义以 及积累虚词“以”的用法和意义。 2. 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整体把握课文。
课前检查
第六段-----引古(六国破亡) ------讽今(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了解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固不在战 赂秦力亏 胜负已判 (事理分析) 六国破灭 破灭之道 (正面论证) 以地事秦 弊在赂秦 犹抱薪救火 (类比分析) (中心论点) 与嬴而不助五国 (举例论证) 不赂者以 赂者丧 (反面论证) 燕赵智力孤危 (举例论证)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假设论证
挑战背诵
激情背诵4-6段
疑点探讨
(3)兵 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 器 斯用兵之效也 战争 军事
非兵不利 武
(2)之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主谓之间 ②子孙视之不甚惜 代词,土地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助词,的 ④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的标志
重点突破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 ⑪ 举(之)以予人 省略句 ⑫ 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 ⑬洎牧以谗诛 被动句 ⑭ 赵尝五战于秦 状语后置 ⑮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被动句 ⑯苟以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句
一.挑战背诵 南边的同学背诵1、2段 北边的同学背诵第3段 二.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秦以攻取之外 ③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④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学案预习反馈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引言概述:《六国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六国论的背景、内容、思想核心、影响以及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背景1.1 荀子的生平和思想背景荀子,名况,字卿,鲁国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1.2 六国混战的时代背景《六国论》成书于中国战国时期,当时是六国混战的局面,各国争霸,内乱不断。
1.3 荀子撰写《六国论》的目的荀子撰写《六国论》的目的是为了剖析战国时期的政治乱象,提出自己的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
二、内容2.1 六国的兴亡周期荀子在《六国论》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兴旺和衰亡都有其规律性,存在着一个循环的周期。
2.2 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荀子强调君臣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君主与臣民之间应该建立起相互尊重、互相依存的关系。
2.3 政治管理的原则荀子提出了许多政治管理的原则,如以德治国、尊王攘夷等,为当时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三、思想核心3.1 以法治国荀子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管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3.2 以德治国荀子强调以德治国的重要性,认为君主应该以德行来感化臣民,建立起和谐的社会秩序。
3.3 尊王攘夷荀子提出了“尊王攘夷”的思想,主张尊重君王的权威,同时强调对外要有强硬的姿态,保卫国家的疆土。
四、影响4.1 对后世的影响《六国论》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广泛引用和借鉴。
4.2 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六国论》为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促进了中国政治思想的繁荣和进步。
4.3 对当代的启示《六国论》中的许多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五、现实意义5.1 宏扬传统文化通过深入研究《六国论》,可以更好地宏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5.2 提升治国能力借鉴《六国论》中的政管理念和治国方略,可以提升当代政治家和领导者的治国能力,推动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六国论》说课稿
《六国论》说课稿《六国论》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国论》(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和学情分析《六国论》这篇课文是高中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历史坐标上的沉思中的一课。
《课程标准》指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选修课学习是对必修课的延伸和提高,教学内容更具有选择性,教学方法更应体现个性化学习,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应比必修课有明显的拓展。
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致力于实际的应用。
这一单元的赏析指导中把文章的脉络放在首位,《六国论》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论证严密,它以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与贾谊的《过秦论》交相辉映,在我国古代政论文中各呈异彩,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基于选修课的基本要求,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根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感知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
学习并实践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学习并实践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论证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3、作者以史为鉴,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文言文教学把握文意,学习文言基础知识是首要任务,《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都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种阅读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文言文基本功,不能扫清文字障碍,读懂文章,一切鉴赏都是空中楼阁。
因此我的教学重点首先就确定为对课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的掌握,能够正确译文。
《课标》强调,选修课教学除了重点进行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外,也包括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和相关文体的写作,在教学中对这两方面应予以兼顾,促进“读”和“写”的互动与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想一想:这两个囚徒会怎样选择?
❖
囚徒困境
2021/3/11
13
思考二
六国怎样才能走出 “囚徒困境”?
2021/3/11
14
如何走出囚徒困境?
❖ 在警察与囚徒的故事中,警察的秘密在于把 囚徒分开,让他们缺乏沟通,充分地利用了 囚徒之间的不信任感。那么这也提醒我们, 要走出囚徒困境需要加强沟通,增加信任。 设想一下,如果两个囚徒是亲弟兄,则他们 可能不会陷入困境。六国很难走出囚徒困境, 根本原因在于自私,缺乏信任。所以囚徒困 境直接诉诸人性的弱点。
样一来,纵约解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
贿赂秦国。
2021/3/11
12
❖ 两个人犯了罪,被警察抓住了,警察把他们关在互 不通信息的两间牢房里。只要两个人都保持沉默, 警察就拿他们没办法。但警察想了个办法,他告诉 这两个囚犯,如果哪一个交待了同伙的罪行而另一 个未交待,那他不但可以免罪获释,还可以得到一 笔奖金,而同伙不但会被加重处罚,还必须支付一 笔罚款给出卖他的人。如果两个人均交待了,则两 个均获轻罪,不必交罚金了。
2、可以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三 个小论点(即分论点)。
2021/3/11
9
2021/3/11
思考一
第二段说,赂秦的国家 对于祖辈父辈留下来的 土地,“子孙视之不甚 惜”,他们真的不爱惜 祖先留下来的土地吗?
10
❖ 割地→亡国,“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这个道理六国懂得吗?
❖ 六国懂不懂得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够对抗秦 国的道理?
2021(/3/11承-指出赂秦的后果)
6
⑥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 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⑦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 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⑧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 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 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 用武而不终也。
❖ 11、同现代汉语,复合 虚词
❖ 12、介:凭借。
3
二、请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
❖ ①以事秦之心 才天下之奇才 ❖ 名作动,礼遇,以礼相待
❖ ② 日削 月割,以趋于亡 ❖ 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
❖ ③ 义不赂秦
❖ 名作动:坚持正义
❖ ④ 并力西向
❖ 名作状,向西
❖ ⑤李牧连 却之
❖ 使动,使……退却,击退
❖ ⒀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 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⒁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 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合-得出结论,点明写作主 旨)
2021/3/11
8
写作启示
1、首段提出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 点(只能一个)。
第五段联系社会现实,即他 所处的时代的政治社会背景。
5
六国论改写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起-提出中心论点)
②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③思厥先祖父暴
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
❖ 始速祸焉:招致?加速?
2021/3/11
17
看战国七雄形势图
❖ 齐燕赵三国为什么后亡?
2021/3/11
15
思考三:
苏洵把六国破灭的 原因归在赂秦上, 那么苏洵的观点、 论据能站住脚吗?
2021/3/11
16
❖ 论据:韩魏楚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子 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犹抱薪救火
❖ 论据: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赵良将不在
❖ 疑问:燕亡的原因是荆轲刺秦吗?
⑨然则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也。(转-进一步论证不赂者灭亡
的原因)
2021/3/11
7
❖ ⑩呜呼!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⑾以赂秦之地封天下 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 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⑿则胜负 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也。
❖ 六国曾经合起来对付过秦国吗?
2021/3/11
11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 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 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队,
开合往纵函连谷横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
深合入纵,:九合众国弱的以军攻队一(强却)迟疑起来,不敢入 关 的连。诸横秦侯:人(事一没却强有)以丢已攻失 陷众一 入弱支 狼箭 狈那不样堪的的消境耗地,了天。下这
囚徒的烦恼
——走进《六国论》
2021/3/11
1
一、本课重点文言虚词:以(12个)
1、不赂者以赂者丧 2、秦以攻取之外
3、以有尺寸之地
4、举以予人 5、以地事秦(04年天津题) 6、至丹以荆卿为计
2021/3/11
1、介,因为 2、介:用’凭借(一说
“在”)
3、连:后项是前项的结果。 而,才。
4、来,表目的 5、介:用,拿 6、介:用,把
❖ ⑥始速 祸焉
❖ 形作动,招致
❖ ⑦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
❖ 形作动,保全。
2021/3/11
4
2021/3/11
三、本文结构?
第一段是总说,六国灭亡的 原因是因为赂秦。 第二三两段都是分说
第三段是说赂秦的国家因为 赂秦而灭亡,第四段说不赂 秦的国家因为赂秦的国家而 灭亡。
第四段作者提出他的看法: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
❖ 7、洎牧以谗诛 ❖ 8、9、以赂秦之地封天
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
礼天下之奇才
❖ 10、日削月割,以趋于
亡
❖ 11、犹有可以不赂而胜
之之势
❖、9、介:把,用
❖ 10、连:后项是前项的 结果。以致于 (例:不 宜枉自菲薄,引喻失义, 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
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④故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不在战矣。⑤至于
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故曰:“弊在赂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