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爱好。
优秀的老师常常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特殊的授课技能,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教材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小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2、教材简析:以往的教材特别强调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要求列出乘法算式,只能把每份数当做被乘数,把份数当做乘数,位置不能颠倒。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新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不管在内容还是出现情势上较以往都有很大的突破。
教材第一展现了一个热烈轻巧的游乐园的主题图,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爱好的场景,暗示诞生活中有许多一组一组显现的数量,并且每一组的数量是相同的。
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例1则以学生的操作活动入手,展现小朋友们用小棒摆出的作品。
教材这样设计提示教师在进行乘法的教学时要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活动入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与活动中发觉并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出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形,然落后一步引导学生视察、分析、比较,建立乘法的意义于头脑当中。
3、教学目标: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教材,属于基础课,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控,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进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进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摸索;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最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换、解决问题的进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本节课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了解、认识。
数学学习过程
天天好心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运用的过程”。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呢?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提高感性认识,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让学生经历“学数学”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想、议、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有效的思考依赖于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呈现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心智技能,从而促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并不断深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七年级数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案
6.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柳市实验中学黄琦琦李曙静一.教材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浙江版›七年级上册,是第六章《数据与图表》中的第一课。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数据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及以后普遍使用并且强有力的思维方式。
能够利用数据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本节课通过学生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使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以及能够按要求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本节课的教学意义不仅仅体现在学生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上,还体现了学生在收集数据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收集数据,体会数据的作用,了解收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会按要求进行数据的简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品尝用数据说话带来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在情境中体会收集数据的方法,以及分类,排序,分组,编码,等整理数据的方法。
难点:数据如何分类,排序,分组,编码。
四.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工作:1.组织形式:以坐位相邻的四位同学为一组,并推选一个同学为组长。
2.学生:测量脚长(赤脚踩在白纸上,描下最长脚趾端点,三角板放在脚跟处,画线。
测量点与线的距离即可。
)自带皮尺(每组2个)。
3.教师:①奥斯卡最佳记录片提名《迁徙的鸟》中录象片段;浙江野鸟会集体活动的相关图片。
②相关多媒体课件(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迁徙的鸟》影片片段(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体会生活的乐趣),正当学生沉浸在影片美丽的画面时,教师指出,不同时期各种鸟类的栖息数量都是不同的,要了解一个地区鸟类的生存情况,我们必须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003年3月1日8:15~11:30期间,浙江野鸟会的鸟类爱好者们在杭州西溪湿地举行集体观鸟活动。
让“数学味”回归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课堂摘要:本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需要让数学回归课堂。
关键词:数学;回归;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学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能初步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
但是纵观如今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是“生活味”渐渐浓了起来,但“数学味”却被逐渐淡化、冷落,致使数学课反倒丢了”数学味”,从而导致数学教育的失衡。
因此,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味”应该回归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
用审美的眼光来欣赏数学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想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内容美。
数学独具的简洁美(抽象美、符号美、统一美)、和谐美(对称美、形式美)、奇异美(有限美、神秘美等)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许多课程内容,我们都可尽情展现数学的美,并将其带进课堂,与学生一起分享,使其感悟数学美的真谛。
课例一:《比的意义》片段师:(出示下图)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并给它们作上标记。
结果,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2号、4号和5号长方形。
师: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也做过这样一个类似的实验,而评选的结果与我们刚刚的评选竟不谋而合。
那这些长方形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根据经验,你觉得一个长方形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关?生1:跟它的形状有关。
生2:最好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
比如说这里的1号和3号。
生3:我觉得长方形美不美,与它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
生4:似乎跟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有关。
……师:确实,长方形的美与它的长和宽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同学们不妨试着用2号、4号和5号这三个长方形的长除它们各自的宽,看看最后的结果有没有什么规律。
一次有趣的课堂实验,一个简短的科学典故,使枯燥的数学教学感染上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如何联系生活实际
如何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可见,学生的数学知识不仅来源于教材,还来源于生活。
因此,教师的数学教学中应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带进课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一、让课堂生活化,激发学生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因此,把学生生活经验融进课堂,使之寄居为有效的学习资源,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说出今天是几月几号?然后抛出这个月有几天呢?那么在其它几月是否也有这些天呢。
又如在教完“24时计时法”后,我让学生例兴趣生活中用“24时计时法”的例子等等,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无时无刻不在身边。
让学生能真切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激发探索的兴趣。
二、结合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做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学生进一步发展需要的忌强化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因而必须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获取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时,我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在课堂上听我讲,而是先要求学生到超市去观察名种食品袋上所标出物品的质量,然后掂重掂量,课上进行交流汇报,这样开放了课堂的教学空间,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数学生动之中真切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进行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实践能主动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了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更好地学习数学。
三、结合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把生活引入课堂,将一些生活问题转化为课堂学过的问题,这是目前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学校里,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出课堂,参与实践生活中去,在实际生活中检验自己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
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低段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兴趣的培养就是重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兴趣培养策略低段的小学生兴趣以间接兴趣为主,喜欢游戏、好动。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需要从学生这些特点出发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简单探究。
一、应用游戏来激发兴趣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
如在教学“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奋力抢属于自己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念,其乐融融,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二、借助情境来激发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
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利用故事的形式出了一道题:小兔子的好朋友给他过生日,小熊住在森林深处,一大早就赶来了。
他带了2桶最好的蜂蜜送给小兔子。
看,隔老远,他就喊起来了,“小兔,小兔,快开门,你看我给你送什么来了?”小兔子早就闻到蜂蜜的甜味了,她赶忙迎出来,“谢谢、谢谢,快屋里坐吧!”不一会儿,小花猫也来了,送给小兔5个苹果,小猴也赶来了,他从果园里摘了6桃给她。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
让数学味回归数学课堂所谓“数学味”,应该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注重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
当下,我们应该让数学课堂透出浓浓的“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即被概括为“数学生活化”。
为了符合这一流行理念,我们的数学课堂便纷纷趋向“生活化”:“超市购物”把教室装扮成一个超市;“计算旅游费用”搞得像真的旅游一样……情境创设得生活味十足,形式夺人眼球,活动丰富多彩,确实让学生感受到亲切,课堂教学热热闹闹。
然而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总感觉这样的数学课堂缺了些“数学味”。
怎样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到本真,让“数学味”重新回归到数学课堂中来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合理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然而在强调情境创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入数学知识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即教师对数学本质的关注正在逐渐减少,数学课的“数学味”正变得越来越淡。
我们教师应当更多地思考:到底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去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
是生动活泼的童话故事?是我们身边的数学现象?还是数学自身的内在魅力?笔者认为,在选择是否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时,应以该情境能否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作为标准,否则将是舍本求末。
比如,在教学《图形与位置》时,涉及到了“上下、前后、左右”“座位排列”、“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等内容。
由于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学生,我们需要创设现实的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然而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对这些内容的理解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生活数学”的范畴,而应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情境中的数学味。
平行线等分线段与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在生活实例题中的应用
平行线等分线段与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在生活实例题中的应用平行线等分线段与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在生活实例题中的应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新街初级中学541604唐荣保随着中学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学上,也一改以往"记定理,解死题"的"传统",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熟知的数学定理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不再是套公式,死运算的陈旧芝麻,而是融生活性,趣味性,技巧性于一体.下面以平行线等分线段与分线段成比例这两个初中数学中常用的简单定理为例,看看它们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如图1所示:即已知直线,:,,J,若AB=BC,则DE=E定理的作用:可以用来证明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相等;可以等分线段.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如图1所示:图11,J2,J3即已知直线,J,,,J,,,贝0AB:BC=DE:EF.定理的作用:可以用来证明同一直线上的线段成比例,可以等比例划分线段.上述两定理常用来解决近年出现的一些地形规划和均匀切割等要求学生利用尺规作图的生活实例题.正确理解和掌握定理,这一类题便迎刃而解,下面举例说明.例1正在修建的中山北路有一形状如图2所示的三角形空地需要绿化.拟从点A出发,将AABCB分成面积相等的三个三角形,以便种上三种不同的花草.请你帮助规划出方案(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点拨分析题意知应使以A为顶点,高为h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由三角形面积公式知应将底边BC三等分.过点作射线BM.BE:EF=FG.EEt}GCFFtGC,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可得BE=EF=FC.作法:1.过点B作射线BM,在BM上顺次截取BE:EF=FG:2.连结GC;3.分别过点E,F作EE∥GC,FF∥GC,交BC于E,F;4.连结AE,AF;则△A的,/XAEF,AAFC为所求作的三角形.例2某工厂需将一块长50cm,宽40cm的长方形钢板ABCD精确地分成九个面积相等的小长方形,请用一把长60cm的刻度尺完成(保留作图痕迹),并说明理由.点拨由题意知须分别三等分钢板的长,宽,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即可作出.作法:1.将一长60cm的直尺EF的两头分别放在4D,BC上;2.在钢板上分别点出EF的三等分点P,Q使EP=20ClTI,EQ=40cm;3.平移EF至EF,点出三等分点P,Q使EP=20cm,EQ:40cm;4.分别连结P,P,Q,Q作直线0,n;同理可作直线b,b.因此由直线n,o,b,b将长方形钢板精确地分成九等分(图3所示).例3两户人家分一块梯形稻田CABCD(如图4),一户两口人,另一户三口人,要求按人口数平均分配,并且所分得的稻田都要从与AD相邻的水渠引水灌溉,问应如何分./'/.,//,,/a',,譬≮Jp,lfD,,,a/?Q'i,,,,/6~,,,,b,,,图3,/,,,G,,^图中学数学杂志2010年第8期舅舅目缓蹴舅名舅舅配?要求精确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阐述分配方法的合理性.畏,,M',,.,~,CG图4点拨根据题意分析知两户人家所分得的田块是以AD为上底,BC下底,面积比为2:3的梯形, 由梯形的面积公式知在高为h的情况下需分别把AD,BC分成长度为2:3的两段,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作出.合理性:梯形ABCD的高为h,1,).s两口之家=÷×詈(AD+Bc)h,一1s三口之家=寺×÷(AD+Bc)h,.,故.s两口之家:S三口之家2:3.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从上述三例可以看出,数学教学应朝着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而不应拘泥于繁琐的代数运算和几何证明.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所学能为用,素质教育理念的真谛才能得到贯彻.作者简介唐荣保,男,广西桂林市人,1954年7月生, 中教一级.聚焦中考数学中的"课题学习"问题安徽蒙城县双涧中学233521张雷"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领域设置的全新的课程内容,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数与代数", "统计与概率","空间与图形"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大量的数学活动,学生才能形成对数学的全面的认识.因此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课程目标."课题学习"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值得关注.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类问题却有无从下手之感,现结合近两年年中考试题举例说明一下这类问题的常见考查类型及解法,以期待对教学有实际帮助.1中考对"课题学习"的评价在中考中较为注重通过"重要数学活动经验" 和"数学基本思想"的考查来了解"课题学习"的教学情况.数学活动考查的主要方面包括:数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思维水平,对活动对象,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深度;从事探究与交流的意识,能力和信心等;能否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活动获得数学猜想,并寻求证明猜想的合理性; 能否使用恰当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过程.2中考对"课题学习"的考查呈现方式一般呈现的方式有:1.设置情境,探究结论,然后利用如探究出结论求解给出问题;2.设置多层次的问题,"暴露"数学活动过程;3.迁移活动过程中的思想方法,间接考查学生的数学活动过程;4.通过试题解答的结果,进行数学活动过程的考查;5.设计一些包含活动过程的问题,在活动中进行有关过程性目标的考查.2.1突出迁移应用《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49。
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
浅谈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明确指出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向经因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解释一应用的过程。
实际上,这里在强调数学“生活化”的同时,还突出了生活“数学化”。
本文拟就数学“生活化”的几种表现形态进初步的分析。
一、以激活经验为目标的数学“生活化”学生进入课堂之前,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着生动、丰富的学习经验。
数学教学提介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支撑数学的学习和理解。
比如中,教学《按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一个生活境:国庆期间,老师该付多少元?怎样计算比较快?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很快想到老师可能付200元,营业员找回2元。
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56+198。
学生联系刚才买东西付钱的过程,很快发现可以将198变成200—2。
这一生活情境使抽象的运算方法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对于学生的理解数学是十分有益的。
应该说,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教师要注意唤醒、激活和点拨,使生活经验为数学学习所用。
二、以提供原型为目标的数学“生活化”很多数学内容都是生活事实的抽象、概括,是在解决生活问题基础上的提升。
这些生活事实或问题都可以看作是学生学习抽象数学的重要原型。
以原型为基础和支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是重要的教学策略。
《相遇问题》的教学,理解数量关系是重点,但是由于相遇问题涉及到至少两个人或物体的运动,因此明确问题的“事理”是首当其冲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现场走路表演,在表演中明确“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等问题要素,从而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
再如,教学《购房中的数学问题》这一实践活动时,在引导学生如何为王老师设计房方案时,学生利用实际购房时的信息,得出“购房总价=房价×面积×楼层系数”的计算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
3、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 强化感性认识,从而打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时,我创设一个“购 物商店”,由几位小组长当“售货员”,其他同学当“顾 客”,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 角、分的知识,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开放性问题情境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最近发展区”原则。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以“ 最近发展区”为定向,利用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 关知识之间的矛盾,提出学生力所能及又富于挑战性的问 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 的效果。 2.目标性原则。即所提问题要目的明确,紧紧围绕当 前的教学目标有序展开.问题要提在点子上,要能直接反 映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要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向教学目 标。
3.趣味性原则。设置问题应从生动有趣的具体问题入 手,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容易产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成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导火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力求生 动而有趣味性。
4、一定的新颖性。创设的“问题情境”内容要新、 形式要新,处处给人以新感,力求新颖而有时代性;创设 的“问题情境”纵可说古到今,横可跨越国洲,小到寓言 故事,大至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力求灵活而有多样性。
36[1128] 360…10× 768 720…20× 48 36…1× 12
36[1128] 1080…30×
48 36…1× 12
4、利用生活的盲点或错觉创设情境 数学是对事物本质和概括的反映。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 现象和本质是有一定差异的。教学中要利用这些差异,引 导学生去探索发现。 例 圆的认识 例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拉)
为此,在创设情境时,先要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 学习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再来寻 找一个合适的、有价值的、生活性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享受情境教学中快乐
让学生享受情境教学中的快乐【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135-02《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使课堂气氛自然和谐;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习活动充满趣味性与创造性;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句话,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师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景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新课程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一课时,大胆地创设生活情境,整节课将学生置身于“逛超市购物”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购物的情境中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运用已学的“小数读写”、“元、角、分的知识”等有关知识,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练习小数的加减法,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购物付钱、找钱的生活问题。
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是学生学习了小数加减法,也是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小数的计算是生活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程给数学带来的新生命
新课程给数学带来的新生命与其说新课程给教学带来新契机,不如说新课程给数学带来了新生命,在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我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教学,深深体会到北师大版的新教材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反映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新教材的使用不但使学生获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发展学生数学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了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同时关注学生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全新的小学教学实验教材。
1.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教学来源于生活,从儿童认知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儿童知识的构建是心理与环境的“协同作用”所以新教材编排注重了与现实生活联系,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教学经历和感受教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教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如:在教学三年级第五单元分一分(一)时,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出一个表示一半的符号,然后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设计,这时教室立刻热闹起来,有的画图、有和写汉字,还有的竟能说出可以用0.5表示,孩子们用不同方式表示出自己心中的“一半”,这时我又引发学生继续创造,从信封里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孩子们不但用各种方法表示出1/2,而且受一学生折出的1/4,点燃了其他学生的创新智慧,并且用不同的方法折出了1/6、1/8,孩子们互相说着各自不同的折法,这正是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背景不同、兴趣爱好各异、性格气质有别、思维方法和习惯不同,使感悟到的知识和方法往往具有多样性。
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在体验过程中感悟、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升华。
2. 关注学生发展,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教师应正确运用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以最佳的精神状态,自觉的参与各种教育活动,从而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
本课一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本课一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课题论证)(一)理论依据①《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出发。
”因此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作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更不能脱离生活。
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儿童主动性学习的心理基础。
③活动建构的理论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反对让儿童被动地接受成人的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儿童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④费赖登塔尔“数学现实”原则荷兰的数学家费赖登塔尔提出了数学教学要联系“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
他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
荷兰的数学教学一直高举“现实数学”的旗帜,强调数学教学必须经常从真正的实用例子出发,使学生能根据“真实”的问题,通过猜想、验证、反思,自己建构数学知识。
(二)实践价值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为了加大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适应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我们数学教研组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整合原有教科研成果,确定《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这一研究课题,旨在:①探索出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学习体系。
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篇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学习,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
在意义上,在读、写方法或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认识分数是本单元的基础,是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它的学习直接影响分数计算的学习质量。
上完这节课后,我有如下感受。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
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送纸同学的活动,在送纸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
在后来的学习活动中,明显感到,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好,学生还未能在活动中未能形成“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
尤其是在练习第3题时,部分学生第一次完成没有注意到第一、二幅是没有平均分,不能用分数表示,老师提醒后,才恍然大悟。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加强了对知识的认同和理解,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
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折纸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折出1/2、1/4、1/8等分数,并在其中找出更多的分数。
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积极动脑探索,从而初步理解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在做中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在练习中,发现学生用分数表示图形和涂色表示已知分数做得比较好。
在教学中,自己对课堂的掌握还不好,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的调整教学。
在设计中,采用了更多的文字叙述,而不是采有形象的图例出示给学生,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形象的图例比抽象的文字理解得更容易,而要将文字在头脑中形成表象,确实有些难度,我却忽略了这个问题。
在学习中,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方面,也做得不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进入课改实验后,我们就把小组学习作为研究课题之一,并成立了由区教研员和区兼职教研员组成的小组学习研究组,确定了4所学校为实验校,以点带面的开展研究工作。
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从认识与思考、实践与体会、问题与反思三个方面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认识与思考一、对以往小组合作学习的回顾小班分组的合作学习,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并形成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对改善课堂氛围,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我国近年来也有一些地区进行小班分组教学的实践,但多数地区由于受班级人数多以及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其中有一些小组合作的做法,多局限于共同讨论解决某一问题,其实质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学习活动。
二、对新课程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近年来,在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人们开始反思传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实验阶段以来,小组学习的研究更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
小组学习除了能有效地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优势外,我们认为还有以下几点:1.是师生交往互动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主导”,因为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确立起来,并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刻,学生这个“主体”是被教师主导的,主体地位就得不到真正体现。
教师的作用应该是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前提下的组织、引导、咨询和促进的作用,这就需要有一种更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淡化教师“领导者”的“主导”地位,使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在小组内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从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往互动奠定基础。
认识角教学设计
“认识角”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二年级下册第64—66内容。
二、设计理念:教育不是告诉。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指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其一,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
其二,“再创造”是一种发现,能激发其学习之兴趣以及深入追寻探索的内部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不仅仅满足于学生认识角,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过程。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探究过程,发现并认识角,让他们经历一次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使其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使学生能够紧密结合生活实际逐步抽象,建立角的表象,并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角。
2、数学思想方面:使学生通过观察或比较建立角的大小的观念。
3、解决问题方面:使学生在做角的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主动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
四、探索重难点:1、探索重点: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探索难点:让学生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五、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做角材料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知道2008年在我国北京将发生一件什么震惊世界的大事吗?(奥运会),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振奋人心的事呀!在奥运赛场上每当体育健儿获得冠军时举行升国旗,(多媒体出示刘翔获奖场面)知道我国国旗上的五角星,它为什么叫五角星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作为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谈下面几点认识。
一、面向问题----学生发展的"动力源"。
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出示如火柴盒、课本、保健箱、水泥楼板等实物的投影,学生通过观察并在头脑中初步建立了长方体的表象。
师问"这些形状的物体,我们可以叫它什么?生答:长方体。
师问:"这些大小不同物体的形状我们都叫它长方体,说明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特征,那么你准备怎样来研究它的特征呢?"把进一步探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这时学生通过观察纷纷提出长方体的面、棱(也有学生说是"边")、顶点(也有学生说是"角")各有什么特征,并以此作为探究长方体特征的方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引发学生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是发现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课堂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去做提问题的主人,这比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更有效。
只有这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会浓厚,学习的责任感也才会增强,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去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的确,学生学习数学要有亲身的实践,要有充分的感知,要有切身的体验。
唯其如此,才会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的片断:
一、画一画
老师不急于给“角”下定义,而是让每个学生任意画4个不同形状的角,然后再比较一下,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两个学生到黑板上画)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发现:这些角都是由一个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
教师旋即画出如右图形:
并问学生:这个图形也是角吗?学生都说要把两条射线的顶点合在一起。
这时,教师才顺势揭示角、角的顶点,角的边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根据的意义规范地画角。
评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片断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亲自操作、亲眼观察,学生通过亲自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归纳出角的意义,这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要有效得多。
特别是教师提供一则反例,进一步强化了角的本质意义。
学生获得了真切的体验。
二、议一议
教师并不满足于学生已发现了角的特征,又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现实,举出生活中“角”的例子。
当学生举出“墙角”、“角落”、“牛角”等反例时,教师让学生对照角的意义讨论交流:墙角、角落在教室的何处?它们与数学上的“角”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学生知道:墙角、角落不是由射线组成的的平面图形,而是由面组成的立体图体。
评析:学生刚学习“角”的意义,很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的角混淆。
在这一片断教
学中,教师没有回避这一事实,而是拿来为我所用。
通过对比、辨析,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弄清“角”的本质意义,建立清晰而又准确的表象。
比较使事物的本质属性得以彰显,使学生的体会深刻。
三、比一比
教师充分利用课堂已有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比较所画角的大小。
他问:你们刚才画了4个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说,它们的大小不同,边的长短不同。
师:为了便于比较,我们给4个角分别取个名字,叫∠1、∠2、∠3、∠4(教师边说边在图上标明。
)你发现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学生很快看出最大的角和最小的角。
师:当两个角很接近时,我们还能直接看出它们的大小吗?你能想个办法准确地比较吗?(学生跃跃欲试。
)
教师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地探索,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
经过一阵摸索,许多学生发现:可以把两个接近的角剪下来,先把顶点重合,再把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哪个角就大。
教师并不满足于学生已发现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假如只把顶点重合,能准确地比出两个角的大小吗?
学生用拼图说明“不能”,如右图:
教师又问:假如只把一条边重合,能准确地比出两个角的大小吗?学生又用拼图说明“不能”,如下图:
这样,通过反正两个方面实践对比,学生切实理解并掌握了常用的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评析: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一种自主建构。
学生对自己探索和发现的知识有深切的体会,能透切地理解和真正地掌握,并灵活地运用。
在这一教学中,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并不是由教师直接抛给学生的,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并总结出来的。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实践经验和切身体验,特别是用反例加深了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总评:在教学中,教者始终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开展操作、观察、比较、交流、归纳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生是在充分的实践操作和自主思考的基础上,感知知识和发现知识的学生的,思维有实际经验支撑。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切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