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医院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医院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f3dd5fa0740be1e640e9a30.png)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眩晕即指眼花头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不能站立,伴恶心、呕吐,甚则昏倒状等。
常见于高血压。
,眩晕辩证分为:肾气亏虚证、痰瘀互结证、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
一、基础护理1.病室环境: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干扰、整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
2、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避免情绪激动。
3.饮食护理: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食及烟酒。
4.给药护理:指导长期服用降压药者服从医师的安排,遵医嘱适时调整药物,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5..病情观察:(1)观察眩晕发作的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观察头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及伴随症状。
(3)观察心悸发作是否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变化有关。
(4)急性发作呕吐剧烈者暂禁食。
二、辩证施护1、肾气亏虚证证候:腰脊痠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风痰上扰证)证候: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3、肝火亢盛证证候: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证候: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三、护理:1、注意保持病安静,温暖的环境,在做各种护理操作时动作尽量轻柔,不要碰撞或摇动床位,以免加重病情。
必要时氧气吸入。
2、重病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康复期可安排参加户外活动,如散步、气功等体育锻炼。
3、饮食宜少食多餐,以细软、滋补为主,鼓励患者食用种粗粮、蜂蜜、山楂、香蕉、西瓜等。
4、针灸常用穴位有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脾俞。
四、健康教育(1)因本病每遇疲劳、郁怒等诱因而反复发作,故应使患者注意劳逸结合,动静结合,节制房事,戒烟酒,养成起居规律的良好习惯。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570d8c0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b.png)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被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在护理方面,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控制血压,预防并减少潜在的并发症。
以下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
1.评估: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家族病史、病史、既往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
这有助于确定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
2.血压监测: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是管理高血压的关键。
护士应该在患者的起床、活动和睡前测量其血压。
血压可以通过手动测量或自动血压计来监测。
3.药物治疗: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治疗,并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副作用。
4.生活方式干预:护士应该教育患者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控制高血压。
这包括限制钠摄入、减少饮酒、戒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及保持健康的体重。
5.饮食指导:护士可以提供患者定制的饮食计划,以帮助其控制血压。
饮食应包括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低脂肪奶制品和优质蛋白,同时限制高胆固醇、高钠、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摄入。
6.心理护理:高血压与焦虑、抑郁和心理压力密切相关。
护士可以提供心理支持和倾听患者的疾病体验,帮助患者应对情绪问题。
8.并发症预防:护士需要监测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预防。
9.教育指导:护士应该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例如血压监测和药物管理技巧,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性,应急处理高血压危机等。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旨在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并预防并发症。
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护士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潜在的风险。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84d242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4f.png)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护理常规】1.体位护理:减少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嘱患者头痛时卧床休息,抬高床头,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
向患者讲解头痛主要与血压的升高有关,血压平稳后头痛可减轻或消除。
嘱患者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休息与工作。
2.饮食护理:患者每日摄盐量应低于6g,超重者还应注意限制热量和脂类的摄入。
鼓励患者戒烟,控制酒、咖啡及浓茶等刺激性饮料的摄入量。
3.病情观察:遵医嘱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治疗,监测血压变化以判断疗效,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掌握血压的变化规律,同时注意避免过大的血压波动,以减少脑出血危险。
4.用药护理:服降压药后如出现晕厥、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平卧,并取头低足高位,以促进血液回流,增加脑部血流量;服药后避免体位的突然改变,且不要久站,因长时间站立会使腿部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下肢,致脑部血流量减少。
5.基础护理: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及精神状态的变化,避免受伤。
呼叫器、便器放于患者易取之处,如厕时有人陪伴,若头晕严重,应协助患者在床上大小便。
6.专科护理:抽搐患者迅速应用解痉剂,应用开口器或牙垫以防舌咬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防止窒息。
7.安全护理:避免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剧烈活动、迅速变换体位、活动场所光线昏暗、病室内有障碍物、地面湿滑、厕所无扶手等。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实际情况做好患者的安全护理,如防跌倒、防坠床等。
8.心理护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尤其是生气和愤怒可以诱发血压的升高。
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精神放松。
【应急措施】当发生高血压危重症时,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良的刺激,减少患者情绪波动,必要时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应用;给予患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心电、血压、脉氧监护,严密监测心电和血压的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准确给药,根据医嘱、病情及药理作用调整给药速度,脱水剂滴速宜快等。
【健康教育】1.活动:嘱患者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选择运动的种类、强度,适宜高血压患者的活动有步行、慢跑、太极拳、散步等,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f6df09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f.png)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1.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家族史、血压值变化情况等,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危险因素。
2.血压监测:对患者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的变化规律和日内血压波动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3.饮食管理:给予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等刺激性食物。
4.运动促进: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慢跑等,可帮助降低血压、减轻体重和增强心血管功能。
5.管理体重:引导患者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动进行体重管理,减轻体重对降低血压的积极作用。
7.定期复诊:建议患者定期复诊,进行血压监测、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查,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8.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准确地服用降压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禁忌症,如低钾血症、肾功能损害等。
9.生活习惯改变:引导患者戒烟、限制饮酒、避免长时间工作或持续精神紧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过度劳累等,减少心血管负荷。
10. 血压控制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危险因素,制定适当的血压控制目标,一般来说,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血压应该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等高危人群的血压目标应更低。
11.并发症预防:高血压患者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脑卒中、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护理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评估和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12.教育指导: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如血压监测方法、生活方式改变、药物的正确用法等,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高血压。
总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的护理和管理,从调整生活方式到合理使用药物,以减少血压峰值和持续升高,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护士作为患者康复的重要参与者,应密切配合医疗团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促进病情控制和康复。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d5664e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a.png)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原发性高血压是指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目前,我国采用的国际上统一诊断标准,即在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一、护理措施1、病房及周围环境要清洁、安静,使病人感到舒适。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及高血压对机体的危害,以引起病人足够的重视,坚持长期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以减少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2、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除了积极帮助病人就医诊治外,还要关心、体贴,减少其精神上和工作上的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帮助病人寻找引起高血压的因素,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注意患者出现剧烈头痛、眩晕、呕吐、抽搐、视力模糊等精神症状时,及时通知医师,必要时可加床档,避免发生意外。
监测血压变化,可1-2小时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
争分夺秒,尽快降血压,遵医嘱迅速给药,防止发生严重并发症。
4、做好高血压病人生活起居十分重要。
对于血压较高,症状较多或有并发症的病人需要卧床休息,但血压保持一般水平,重要脏器功能尚好的病人可适当进行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当活动中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时,应停止活动,就地休息。
应避免竞技性运动和力量型运动,如球类比赛,举重、俯卧撑等。
5、指导病人坚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动物脂肪,内脏、鱼子、补充适量的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高纤维的食物(如芹菜、萝卜、香蕉、韭菜、米、粗面)。
防止便秘,肥胖者控制体重,减少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过饱,少吃零食等。
6、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要禁止吸烟,限制饮酒。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自我心理平衡调整,保持乐观情绪。
7、高血压患者平时要十分注意避免血压剧变的因素,如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过度兴奋的活动;在冬天要注意保暖,以避免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
高血压护理常规
![高血压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1f431e548d7c1c709a14516.png)
第十节原发性高血压护理一、定义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
目前我国高血压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二、护理评估:1.发病情况询问患者是否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等症状。
评估头痛的位置及严重程度。
2.症状了解患者最近是否有呼吸困难、疲倦、夜尿、鼻出血等现象。
3.既往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肾脏疾病病史,是否伴有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是否合并相关的临床疾病及治疗情况。
4.家族史询问患者家族中是否有人患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5.日常生活形态了解患者饮食习惯(盐和脂类的摄入量)、嗜好、睡眠、环境等因素。
6.心理社会评估评估患者是否有不良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后果的认识以及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
7.辅助检查后期患者可出现尿蛋白及尿常规异常,肾功能减退;胸部X线检查可见主动脉弓迁曲延长,左室增大;心电图可见左心室肥大劳损;眼底检查有助于对高血压严重程度的了解;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可客观和敏感地反映患者的实际血压水平,了解血压的昼夜变化节律性和变异性。
三、临床特点:(一)症状:1起病缓慢,常有头晕,头痛,耳鸣,颈部紧板,眼花,乏力,失眠,右室可有心悸,和心前区不适感等症状,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2、合并脏器受累的高血压病人,还可出现胸闷,气短,心绞痛,多尿等症状。
四、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休息提供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血压过高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2)运动指导适量做有氧运动,可根据年龄及身体状况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上楼梯、骑车等。
2.饮食护理(1)限盐控油每天钠盐摄入量应低于6g,对于大多数甚至严重高血压患者。
严格限制5g/d以下的钠可降低血压。
(2)控制热量摄入选用低热量或中等热量的均衡饮食,以控制体重。
第十章第六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第十章第六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5ab46e919e8b8f67c1cb935.png)
•
• (五) 护理评价
病人头痛等躯体不适感有无减轻,血压 控制是否在正常范围内;病人和亲属能否 复述出预防受伤的措施,病人有无受伤的 症状和体征;病人能复述高血压对健康的 危害和自我保健方法。
•Leabharlann • (三)护理目标1.病人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减轻,血压控制在正常 1.病人头痛等躯体不适感减轻,血压控制在正常 范围内。 2.病人及亲属能复述出预防受伤的措施,病人没 2.病人及亲属能复述出预防受伤的措施,病人没 有受伤的表现。 3.病人能复述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和自我保健方 3.病人能复述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和自我保健方 法 (四)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生活护理 2.观察病情 2.观察病情 3.配合治疗 3.配合治疗 4.心理护理 4.心理护理 5.健康指导 5.健康指导
第 6节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 (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 1.健康史 2.身心状况 2.身心状况 3.辅助检查 3.辅助检查 护理诊断/ (二)护理诊断/医护合作性问题 1.头痛 与血压增高有关。 1.头痛 2.有受伤的危险 与高血压致头晕、眩晕、视物 2.有受伤的危险 模糊、意识改变或降压药引起急性低血压反应有 关。 3.知识缺乏 缺乏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和自我保 3.知识缺乏 健的知识。 4.潜在并发症 高血压急症、心力衰竭、脑血管 4.潜在并发症 意外。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d4c1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3.png)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完善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体系,通过定 期随访、监测等方式,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服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未来研究方向
01
心理干预在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如
何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02
跨学科合作护理模式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学、护理学、营养学等多学科知识,构建更为
科学、全面的高血压护理模式。
03
长期护理效果的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长期跟踪研究,评估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生活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 进展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 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
诊断标准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 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
02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评估
质量、生存期等方面的实际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临床实践指南更新
强调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在最新版本的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中,非药物治疗被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指南建议,对于轻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措施控制血压。
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例如,对于特定类型的高血压患者,推荐使用 新型降压药物或优化药物组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心理支持与疏导
总结词
提供心理支持
详细描述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增强治疗 信心和配合度。
实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实用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20299c99daef5ef7ba0d3ce0.png)
原发性高血压1.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钠盐摄入小于6g/天,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肥胖者减少热量摄入,控制体重。
2.对于需用药物控制血压的,严格遵医嘱用药,监测血压,观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
常用降压药及不良反应:Ⅰ利尿剂:排钾利尿剂主要有氢氯噻嗪、呋塞米注意监测血钾,观察有无低钾反应,增加食物中钾的摄入,多食橘子、橙、香蕉、枣、土豆、深色蔬菜;保钾利尿剂主要螺内酯,观察有无高血钾症。
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培哚普利,依那普利,注意观察有无刺激性干咳。
Ⅲ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缬沙坦,注意监测血压。
ⅣB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卡维地洛能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注意观察心率。
Ⅴ服药期间应患者变换体位不宜太快,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3.心理护理关心患者,了解患者饮食、心理、生活作息、不良嗜好、遗传史、人际交往及工作环境等情况,协助寻找引起高血压的可能因素,以便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安稳患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悲观情绪。
4.出院指导①按要求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作息方式;保持情绪稳定。
②高血压患者一旦确诊需终身治疗,对非药物治疗者坚持饮食、运动;对需药物治疗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增减停药及改变药物种类,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③定时监测血压,遵医嘱控制血压在一定范围内。
④出现头晕、头痛、呕吐、偏瘫等不适及血压控制不好时,及时就医。
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1.绝对卧床休息,置病人半卧位,头稍抬高,减少搬动病人。
2.床旁遥测心电监护,绑好袖带。
调自动测血压15-30分钟一次或遵医嘱,持续吸氧4-5L/分。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速效降压药、镇静药及脱水剂等,如硝普钠静脉滴注,应注意避光及输液速度,现用现配。
4.提供保护性护理,病人意识不清时应加床栏,防止坠床,当发生抽搐时,用牙垫置于上、下磨牙间防止咬伤唇舌。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cce0b4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a.png)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1. 患者评估与观察1.1 量血压1.2 观察症状和体征1.3 监测心率和心律1.4 观察肢体水肿1.5 注意尿量和尿检结果2. 管理血压2.1 分析高血压原因2.2 规范饮食,减少盐的摄入2.3 鼓励锻炼和体重控制2.4 推荐药物治疗(如钙通道阻滞剂、ARB等)2.5 监测血压的效果3. 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与管理3.1 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死、中风等)3.2 管理肾功能衰竭风险3.3 预防视网膜病变和视力损失3.4 防止周围动脉疾病4. 重症高血压患者护理4.1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4.2 观察并处理高血压危象4.3 快速控制血压4.4 管理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肺水肿等)4.5 提供支持和安慰5. 饮食控制建议5.1 低盐饮食5.2 控制动物脂肪的摄入5.3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5.4 补充钾和镁5.5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6. 药物治疗管理6.1 了解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6.2 给药须知和用药禁忌6.3 药物副作用的观察和处理6.4 监测药物疗效7. 心理支持和生活方式改变7.1 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7.2 鼓励参与支持小组或社交活动7.3 促进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7.4 建立稳定的生活习惯附件:- 高血压治疗方案表格- 饮食记录表- 药物管理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 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疾病。
2. 原发性高血压:无明确病因,常见的一种高血压类型。
3. 心肌梗死: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组织坏死。
4. 中风: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脑部供血不足导致的神经缺血和功能障碍。
5. 视网膜病变:眼底视网膜血管的异常变化,可能导致视力丧失。
6. 周围动脉疾病:动脉狭窄或闭塞,影响血液供应到四肢等局部组织。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b89948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5.png)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护理常规眩晕病,因风阳上扰、痰浊上扰,使脑窍失养、脑髓不充所致,以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肝、脾、肾。
内耳性眩晕、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可参考本病。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眩晕等情况。
(2)了解患者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情况。
(3)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4)中医证型:①肾气亏虚证。
证侯:腰脊酸痛(外伤性除外),胫酸膝软和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
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②痰瘀互结证。
证候;头重如裹,胸闷,呕吐痰涎,胸痛(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
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癌斑、瘀点,脉涩。
③肝火亢盛证。
证侯: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
舌红,苔黄,脉弦数。
④阴虚阳亢证。
证候: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
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
(3)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适当运动以利气血运行。
(4)加强基础护理,防跌倒、坠床等意外。
(5)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眩晕等情况。
②发生头痛、呕吐、视物模糊、言语謇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6)给药护理:①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②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
(7)饮食护理:①饮食应低盐低脂,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②戒烟酒、浓茶、咖啡,忌食辛辣、油炸、肥甘之品。
③避免过饥过饱,饮食有节。
(8)情志护理:①责任护士多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从而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②针对肝火亢盛、情绪易激动者,讲明情绪激动对疾病的不良影响,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情绪控制。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610d2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c3.png)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一、概述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没有明确病因的、持续性的高血压状态。
它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二、风险评估与预防1、风险评估工具及方法2、早期预警标志的识别3、预防措施及宣教三、药物治疗1、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2、药物的选择与使用原则3、不同患者群体的药物治疗方案四、非药物治疗1、饮食调节及营养指导2、运动疗法的推荐3、心理干预及应对技巧4、减轻生活压力的方法五、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2、心脑血管事件的干预3、肾脏损害的防治4、视网膜病变的处理六、护理技巧与措施1、监测血压的方法与频率2、饮食护理的要点3、药物管理与不良反应的监测4、患者教育与宣教技巧七、护理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解决1、血压测量错误及纠正方法2、不良反应的处理与应对3、生活中的困扰与解决办法附件:1、原发性高血压护理记录表2、原发性高血压饮食指导手册3、原发性高血压运动方案表4、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知应会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血压持续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
2、原发性高血压:没有明确病因的持续性高血压状态。
3、冠心病: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心肌缺血性疾病。
4、血压测量:测量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的方法。
5、药物管理:合理选择药物并掌握药物剂量的过程。
6、不良反应: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或不适的反应。
7、视网膜病变:由长期高血压引起的眼部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6ce0d245a26925c52cc5bf92.png)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有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2.评估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呼吸等,了解血压的波动范围。
3.询问患者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
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用药史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护理措施】
1.根据患者的血压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保证充足睡眠。
血压控制不理想,波动大时,应避免剧烈活动:严重高血压或出现有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时卧床休息。
服药后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如避免突然改变,动作宜缓慢等。
2.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优质蛋白、含钾高,清淡为宜。
戒烟、忌酗酒。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头痛、胸闷、恶心等症状,严防高血压危象的的发生。
4.遵医嘱给予降压等治疗,观察降血压的疗效和副作用。
5.保持大便通畅,忌用力大便。
6.并发心衰、肾功能不全、高压脑病者按相关疾病护理常规护理。
7.给予心理护理,引导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调整和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如避免高血脂、高胆固醇、高盐饮食;避免剧烈活动;避免便秘;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激动和精神高度紧张;戒烟戒酒等。
2.向患者强调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测量血压。
交待患者如出现血压急剧上升、头痛、胸闷、恶心等不适,须立即就地休息,尽快到医院就诊。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dbcdebfca76e58fafbb00312.png)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指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增高。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一、收集资料进行护理评估,实施护理程序。
二、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了解患者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有无减轻,密切观察、及早发现高血压危象和心、脑、肾等靶器官受累的现象。
2、患者血压高时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午后控制水分的摄入,以减少夜尿次数。
科学地安排治疗、检查的时间,避免干扰休息。
3、适量运动坚持体育活动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从轻度或中等强度的运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
(二)饮食护理1、限制钠盐摄入 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
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腌制食品。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有降压及预防脑卒中的作用。
3、维持足够的钾、钙摄入。
应用利尿剂患者应尤为注意。
(三)症状护理1、头痛、头晕除因高血压疾病本身所致的头痛外,部分患者在接受扩血管治疗后会产生头痛和直立性低血压的副作用。
(1)评估患者头痛的情况,如头痛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伴随症状。
(2)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从卧位到站位前先坐一会儿。
卧床休息时将头部抬高。
如起床活动时头晕应立即坐下或躺下。
(3)血压不稳定或症状加重时必须卧床休息。
(4)尽量减少或避免引起或加重头痛的因素,保证患者有充足的睡眠。
(5)监测血压。
发现血压变化时立即与医师联系,及时给予处理。
2、恶心、呕吐(1)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呛入呼吸道而发生窒息。
保持床单位整洁,呕吐后协助患者清洁口腔。
(2)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787854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8.png)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计划:
一、护理目标: 1. 加强服药的遵医规律,科学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2. 加强饮食调整,健康饮食,控制体重; 3.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 加强心理疏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促进病情恢复。
二、护理措施: 1. 教会患者服药的遵医规律,并提醒患者及时服药; 2. 加强对饮食的指导,少吃油腻和高热量的食物; 3. 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促进血液循环; 4. 定期测量血压,记录血压情况,以便及时了解血压情况; 5. 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防止病情加重; 6. 加强宣传科普知识,增强病人的自我防护意识; 7. 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现象,及时作出调整,以防病情加重。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cc1f8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1.png)
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原发性高血压的护理常规一.患者接待和观察1. 安排患者就座并进行初步询问,了解病史、症状和相关就诊记录。
2. 进行血压测量,记录血压值以及测量时间。
3.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头晕、心慌、视力模糊等症状。
4. 定期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呼吸情况。
二.药物治疗1. 根据医嘱给予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2. 监测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和药物副作用,如低血压、头痛、嗜睡等。
3. 定期检查血压值,评估药物疗效并调整剂量。
三.饮食控制1. 提供低盐饮食,限制钠的摄入。
2. 增加膳食中的钾、镁和钙含量。
3. 建议合理控制脂肪摄入量,适量增加蛋白质、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四.生活方式改变1. 建议患者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2. 鼓励减轻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
3. 建议戒烟和限制饮酒。
4. 提倡良好的睡眠习惯。
五.心理护理1. 和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其压力和情绪状态。
2.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压力。
3. 鼓励患者学习应对方法和放松技巧。
六.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1. 监测并控制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害等。
2. 及时干预高血压引起的急性并发症,如高血压危象等。
七.患者教育1. 向患者提供相关高血压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治疗方案等。
2. 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其正确理解和管理疾病。
八.随访和评估1. 定期随访患者,记录血压、症状和药物使用情况。
2. 评估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附件:患者卫生教育手册、护理记录单、药物治疗方案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其注释见下:1. 高血压危象:高血压急性并发症,通常由血压突然升高引起,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等严重损害。
2. 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的,降低血压。
3.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受体,减少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的兴奋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0155c9edaef5ef7ba0d3cf6.png)
7、定时测量血压,并教会病人及其家属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3、有损伤的危险:与血压高至头晕有关。
病人能复述避免受伤的措施
1、了解病人头晕的程度,观察血压变化的情况;
2、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减少声音、光线的刺激;
3、保证病人安全,清除病人活动范围内障碍物,地面保持干燥。
4、呼叫器放置于病人手边,常用品放置于病人易取处。
1、安慰病人使其保持其稳定的情绪。
2、保持静输液通畅,遵医嘱予降血压、止痛、镇静剂。
3、持续吸氧,氧流量3-4升/分。
4、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配合医师及时抢救。
5、给予低脂半流或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6、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用力,必要时使用缓泻剂。
3、当病人发生高血急症时,应让其立即卧床休息,抬高床头,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予心电、血压监护。
4、遵医嘱给予快速降压药如酚妥拉明、硝普钠,并注意随时调整补液速度。
5、当病人发生脑水肿时,需快速静滴甘露醇。
6、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工作。
潜在并发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病人发生病情变化时能及时发现和控制。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
【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4岁,于10:00步行入院。因头痛、头晕1周拟“原发性高血压病”收住入院。入院时患者面色潮红,头痛明显,测血压200/100mmHg(26.2/13.3kPa),ECG示:左心室肥大劳损,HR96次/分。患者发现血压高3年,但平时不能坚持服药,吸烟1包/天,入院后指导其卧床休息,补液内加入酚妥拉明静脉点滴,并做好高血压病的健康宣教。
【护理计划】.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1、疼痛: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常规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的综合征,通常简称高血压。
目前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并发症。
一、护理评估
1.患者有无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疲劳等症状。
2.有无靶器官损害
(1)脑:脑缺血、脑出血、脑梗死等。
(2)心: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3)肾:蛋白尿、肾功能损害。
3.辅助检查:眼底检查、动态血压监测、心脏彩超。
4.心理社会因素:患者有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
二、护理问题
1.头痛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3.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
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和高血压用药知识。
三、护理措施
1.病情监测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评估患者是否有头痛、
头晕、心悸、耳鸣、失眠、疲劳等症状。
2.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监测血压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直立性低血压可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应告知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尤其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嘱患者改变体位时应动作缓慢,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不宜大量饮酒。
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4.高血压危象的护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保持病室安静,协助生活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安抚患者保持情绪稳定;连接好心电、血压、呼吸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尽早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监测血压的变化,避免出现血压骤降。
5.心理指导保持平和的心情,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等。
四、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指导患者调整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避免情绪激动,以免诱发血压增高。
2.饮食指导限制钠盐摄入,每天钠盐摄入量应<6g,建议使用量具(如可定量盐勺)。
增加钾盐摄入。
体重超重者应注意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减少脂肪及动物内脏的摄入。
3.生活指导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劳逸结合,保
证充分的睡眠,保持乐观情绪。
4.运动指导指导患者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合理安排运动量,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游泳、太极拳、气功等。
典型的体力活动计划包括三个阶段:5~10分钟的热身活动,20~30 分钟的有氧运动,放松阶段,逐渐减少用力,约5分钟。
5.用药指导强调长期用药的重要性,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撤换药物,若出现心慌、气急等症状,应就地休息,避免重体力活动。
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五、护理评价
1.患者主诉头痛症状减轻、血压恢复正常或合适范围。
2.能复述避免外伤的防护措施,无外伤发生。
3.学会自我监测血压,能描述合理饮食、适当活动等自我保健知识。
4.无高血压急症发生,如发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