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1)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受性变化规律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以理解类的单选题的形式出现,因此这一部分的学习要以理解为主,适当积累相应的例子,以下是对该知识点的梳理:(1)感觉适应是指在外界刺激持续的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受性变化就是指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感觉中,比如听觉适应、味觉适应,视觉适应等,其中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
①暗适应:即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开始看不见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
例如:白天去电影院看电影,从外面进入放映厅时,刚开始看不清里面的人和座椅,后来便能逐渐看清楚了,感受性发生了提高。
②明适应:即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开始觉得光线刺眼,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
例如:早上拉开窗帘的瞬间,会觉得外面的光很刺眼,过一会就习惯了,感受性发生了降低。
又如,开车从隧道出来的瞬间,也是同样的道理。
(2)感觉后效又叫感觉后像,即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其中视觉的后效非常显著,又叫视觉后像。
视觉后像有两种:正后像和负后像。
①正后像:盯着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后,闭上眼睛,还会感到眼前有一个同灯泡差不多的东西,此时出现的后像和刺激在品质上相同。
②负后像:盯着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后,把视线转向白色背景上,则会看到一团黑色的东西,此时出现的后像和刺激在品质上相反,因此为负后像。
(3)感觉对比即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即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把一个灰色的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中,会觉得方块暗了些。
把这个方块放入黑色的背景中,会觉得方块亮了些。
方块的颜色和背景的颜色是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视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了变化。
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可以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感觉阈限可以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感受性指的是能力,感觉阈限指的是数值和范围;绝对是从无到有,差别指的是从有到有,但是两者之间是相对的。
例子:假设在手上放1g砝码,感觉不到有重量,加到2g,刚感觉到有重量的能力,就是绝对感受性,而2就是绝对感觉阈限;再往上加1g,加到3g,感觉2g和3g的重量是一样的,再加到4g,刚刚能感觉到2g和4g之间重量不一样的能力就是差别感受性,而引起差别感受性的数值4-2=2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2、感受像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一个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像,感受性的变化可以是上升的也可以是下降的。
例子:“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晚上刚泡脚的时候刚开始觉得烫,之后在水里呆的时间长了,就适应了,感觉不烫了,是肤觉的适应。
······注:痛觉是没有适应的。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视觉的适应,视觉适应可以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是从明的环境中到暗的环境中。
例如:白天刚进电影院刚开始的时候伸手不见五指,感受性很低,后来慢慢适应之后,稍微能看见一些东西,感受性是在上升的;明适应是从暗的环境到明的环境中。
例如:白天在屋子里拉着窗帘睡觉,醒了之后拉开窗帘,刚开始觉得有点刺眼,感受性是很高的,后来适应了一段时间之后,不再觉得刺眼,感受性是有所下降的。
根据明适应和暗适应,得出:持续的弱刺激感受性在上升;持续的强刺激感受性在下降。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个感觉器官,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像。
根据时间的先后可以把感觉对比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是同时出现的。
例如:用红笔做笔记;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
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是相继出现的。
例如:先吃药在吃糖;冬天从有暖气的屋子到外面,感觉很冷。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一、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同一刺激物在刺激强度不变的条件下持续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在各种感觉中,嗅觉、肤觉、视觉的适应现象特别明显,在生活中相当普遍。
例如,“入芝兰之室,久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不闻其臭。
”就是嗅觉适应。
若把糖果等食物含在口中持续一段时间,它的味觉就会减弱,最后甚至可能完全消失。
轻微的东西与皮肤接触,开始会感到它的存在,但很快就不再感觉到。
赤足行走,刚开始会觉得地上的石渣刺足,难以忍受,但走一会儿就不再有刺痛感。
从炎热的户外进入有空调的室内时觉得有些凉,但时间长了,凉的感觉就不明显了。
视觉的适应现象分为对暗适应(或暗适应)和对光适应(或明适应)两种。
从亮处进入暗处,如从阳光下进入地下室,开始眼前一片昏黑,随着视觉感受性的提高,逐渐能看清东西,这种现象是对暗适应。
相反,在暗处呆久了,一下子进入明处,最初一瞬间感到很刺眼,看不清东西,稍过一会儿,视觉感受性降低,眼睛才逐渐看清东西,这种现象是明适应。
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它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由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引起的。
如,同样一块灰色的布,在白色的背景下显得暗一些,在黑色的背景下显得亮一些,而在红色的背景下,看起来则带有青绿色。
继时对比是由不同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使感受性发生异常变化的现象。
如刚刷牙后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有种特殊的味道,而吃糖后吃柑桔、葡萄等水果,会觉得它们很酸。
生活中,感觉的对比现象十分普遍,研究对比现象,对于正确运用对比规律、提高感觉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许多行业与对比现象有关,需要对比规律。
如,建筑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电视电影画面等特别强调视觉效果,所以视觉的对比规律在这些领域“大有作为”;在交通机械设备等方面,出于安全的需要,也特别需要色彩视觉的强烈对比,以便于识别。
感觉的规律
感觉得规律一、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得依从性ﻫﻫ1。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ﻫ我们生活得这个环境存在许多刺激,但并不就是所有刺激都能引起我们得感觉。
例如落在我们皮肤表面得灰尘、频率高于20000赫兹得声音、0级静风(风速小于0.3米/秒)、专注听课时旁边同学轻微得翻书声、菜市场里两个陌生人得低语等,我们觉察不到。
能引起感觉得刺激,其强度必须就是适宜得.感觉强度依赖于刺激度,心理学用感受性、感觉阈限来说明二者得关系。
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得感觉能力.感受性一般用感觉阈限来度量。
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得持续一定时间得刺激量或刺激强度。
感受性越强,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越弱,感觉阈限越大。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例关系。
每一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2。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ﻫ绝对感受性指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得能力.绝对域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得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阈限来衡量.绝对阈限得值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阈限得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小.用公式表示为: E=1/R ﻫ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
不同感觉得绝对阈限就是不同得,同一感觉得绝对阈限也会因刺激物得性质与有机体得状况而有所不同。
ﻫ3。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ﻫ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得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得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得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
差别感受性可以用差别阈限来衡量.差别阈限得值越小,则差别感受性越大;差别阈限得值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小。
ﻫ1830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
H。
Webe r)研究差别阈限时发现,差别阈限值与原有刺激量之间得比值在很大范围内就是稳定得,即在中等刺激强度得范围内,对两个刺激物之间得差别感觉,不就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得绝对数量来决定得,而就是由两个刺激物之间相差得绝对数量与原刺激量之间得比值来决定。
这就就是韦伯定律.例如,对于50克得重物,如果其差别阈限就是l克,那么该重物必须增加到51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对于100克得重物,则必须增加到102克我们才刚能觉察出稍重一些。
感觉和知觉的规律
[2011年大纲]:1.认知发展与教育(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2)记忆及其品质、记忆过程及其规律、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想象及学生想象力的培养(4)思维及其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5)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6)注意及其功能、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感觉和知觉的规律(一)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可以说是感觉的敏锐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是衡量感觉的一个尺度。
感受性有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分别用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来衡量。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感觉是由刺激物引起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除刺激物性质要适宜外,刺激还必须达到适当的限度。
如:手表、尘埃对人的刺激。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叫绝对感觉阈限,而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就叫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
即感觉阈限的值越小,说明感觉性就越高。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在刺激物引起感觉之后,尽管刺激强度又发生了变化,但并不是所有的刺激强度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
如:在原有100克重量中再加上1克,人们感觉不出它的变化,一定要加上3克或更多一些,人们才能觉察出前后的两种重量的差异。
这种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而这种对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早在十九世纪前半叶,德国心理学家韦伯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果以I表示原初刺激的强度, I表示刺激强度的增加量,那么,在一定的范围内,则有如下关系式:II这就是韦伯定律。
K是个常数,当I的大小不同时, I 的大小也会不同。
作用:感觉性和感觉阈限的研究,对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
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感觉的特性和知觉的特性感觉:1.感受性感受性即感觉的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
感受性高的人能感觉到的刺激,不一定能被感受性低的人感觉到。
如,有经验的染色工人能辨别出几十种不同的黑色,而一般人则很难分辨。
一个人的感受性高低不是一成不变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
2.感受性的变化感受性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1)感觉的适应。
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是感受性提高,也可以是感受性降低。
通常,强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降低,弱刺激可以引起感受性提高。
此外,一个持续的刺激可引起感受性的下降。
例如,当你从光亮处走进电影院时,起初感到伸手不见五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看清周围的东西,这是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
反之,从暗处到光亮的地方,最初强光使人目眩,什么也看不见。
但过一会儿视力就恢复正常,这是视觉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
除了视觉适应外,还有嗅觉、味觉等其他感觉的适应。
古语说“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
适应现象具有很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使人能在变化万千的环境中,做出精确的反应。
(2)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一般是指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因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变化也可以在几种感觉同时产生时发生,也可以在先后几种感觉中产生影响。
一般的变化规律是:微弱的刺激能提高对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刺激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降低这种感受性。
如,轻微的音乐声可提高视觉的感受性,强烈的噪音可以引起对光的感受性降低。
感觉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
最明显的就是对比现象。
如,“月明星稀”,天空上的星星在明月下看起来比较稀少,而在黑夜里看起来就明显地增多;灰色的长方形放在黑色背景上看起来要比放在白色背景上更亮些。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是考试中常考的点,经常以理解性的单选出现,题目中会给出一种生活现象或者一句俗语,让你判断属于这属于哪一规律。
下面就简单讲解一下这部分知识。
一、感受性的概念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度。
二、感受性变化的规律由于刺激物不断持续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人的感受性有五种,视、听、嗅、味、肤。
每一种感受性都是有等级变化的,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因此,每一种感受都有自身的变化规律。
比如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和感觉的补偿作用和互相作用。
1、感觉适应最常见的和最常考的就是视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以及肤觉的适应。
(1)视觉的适应:就是刺激物比如太阳光、灯光等作用于眼睛器官,从而引起的视觉适应的变化。
视觉的适应分为两种:一种是明适应,一种是暗适应。
明适应-----就是适应明亮,从黑暗中出来,适应突然有的光明即从黑暗到光明的过程。
比如看完电影从电影院出来,刚开始觉得外面太亮了,灯光刺眼睁不开眼睛,过一会才能够看清周围的东西。
这就是明适应。
明适应的过程是光的刺激由弱变强,所以视觉的感受性是由高变低的过程,所以感受性是变低了。
暗适应----就是适应黑暗,从有光的地方突然到没有光的地方。
比如晚上关好门窗拉好窗帘,准备好零食,坐在沙发上准备看琼瑶剧,剧情演到关键时刻,马上男主角和女主角要拥抱了,突然停电了。
这时候你会觉得屋里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手机也摸不到了。
你坐在沙发上三五分钟以后,才会慢慢适应黑暗,能够看清东西。
这就是暗适应。
暗适应是在光由强变弱的刺激过程,因此感受性是由低变到的过程,感受性是提高了。
考试的时候会出现例子单选,比如小明在艳阳高照的夏天去看电影,刚走进放映室时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能看到周围的东西,请问这是因为视觉的什么现象。
很明显是暗适应。
再比如理解性单选:视觉的暗适应感受性是由高到低还是有低到高?暗适应的感受性刺激变弱了,感受性提高了,因此是由低到高的过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一个比较常考的知识点,事例也通常是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所以在学习中需要结合生活事例进行理解。
(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人的各种感觉都存在适应现象。
肤觉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听觉适应:在酒吧中待一段时间也不觉得吵闹了。
味觉适应:厨师做菜越做越咸。
其中在考试中最常见的是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而在视觉适应中,存在一种现象,叫做浦肯野现象,由捷克学者浦肯野首先于1825年发现,是指在不同的适应状态下对有色光的视觉灵敏度不同的现象。
核心理论:1.在明适应条件下,红色、橙色光线看上去比蓝色、紫色的花更加鲜艳。
2.在暗适应条件下,则相反,蓝色、紫色的花看上去要比红色、橙色的花朵更加鲜艳,而红色的花朵看上去会比较暗淡。
实验应用:1.消防员使用红色眼镜能够提前进入暗适应。
2.夜间开车或者作业,带红色护目镜。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其中,同时对比中有一个马赫带现象也在考试中出现,是1868年奥地利物学家E.马赫发现的一种名都对比的视觉效应,这是一种主观的边缘对比效应----当观察两块亮度不同的区域时,边界处亮度对比加强,使轮廓表现得特别明显,亮处更亮,暗处更暗。
(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象。
举例:定着一个灯泡看一段时间,转而看向墙壁,墙上也有灯的影子。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举例:盲人的听力比较好。
如何区分四大感受性变化规律
如何区分四大感受性变化规律感受性的变化规律是教师招聘考试中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它在考试中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察方式是通过一段语言描述让考生选择属于哪一规律。
下面就为大家讲解一下这部分的知识。
感受性变化规律主要包括: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效、感觉的补偿和相互作用,我们分别来讲解一下。
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指的是由于一个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在考题中,经常考察的是视觉适应现象,视觉适应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
明适应是从暗的环境来到亮的环境,开始感觉很刺眼,什么都看不清,渐渐地习惯了,感觉不那么晃眼,可以看清东西了,这一过程带来的是感受性的降低。
暗适应是从亮的环境来到暗的环境,开始什么都看不清,逐渐可以看清东西,暗适应带来的是感受性的提高。
在考试中,考生容易犯的错误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分不清楚是两种适应,二是不能理解感受性的变化。
对于第一种问题,可以告诉学员:来到哪里就是哪种适应,到暗的地方就是暗适应,到亮的地方就是明适应。
对于第二种问题,可以结合学员从明亮的室外来到电影院的切身经历来讲解,一开始进入电影院,什么都看不清,黑乎乎的一片,渐渐地可以看清屏幕,看清台阶,看清座位,这是感受性提升的一个过程;反之,从电影院出来,来到明亮的室外,刚开始感觉阳光刺眼,渐渐地就习惯了,感觉阳光不那么晃眼睛了,这是感受性降低的一个过程。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指的是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情况。
感觉对比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两种。
同时对比是多个刺激同时作用于一个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上的变化,例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月明星稀。
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所带来的感受性上的变化。
例如:吃完药再吃糖,觉得糖格外的甜。
3.感觉后效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指的是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
例如,抬头看太阳,然后闭上眼睛,这时会感觉眼前有一个形状和太阳相似的很明亮的像,此时,后像和强光的刺激品质相同,叫正后像;看完太阳后,将眼睛转向白墙,会看到一个比墙壁还要暗的太阳的形象,后像和强光的品质相反,这叫负后像。
感觉和知觉特性
知觉的特性
哪些因素会影响 我们对周围事物
的理解?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理解性
▪影响因素
因素一:知觉的理解性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 因素二:词具有指导作用,可加快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因素三:个人的动机、期望、情绪与兴趣以及定势对人的
知觉理解性都有重要的影响
前后两个人是一 样的吗?为什么?
知觉的特性
▪影响因素
客观因素:
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对象的特征
主观因素:
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 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状态
这 是 什 么?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
▪内涵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但是人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 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地方的、什么朝代的,简直神了。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感受性的内涵
感受性就是感觉的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 一样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 受是有高低的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P23)
▪感觉的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同感觉 的相互作用,可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知觉的恒常性
▪内涵 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
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恒常性
▪影响因素 人对知觉对象的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实践作用 有利于人们正确的认识和适应环境
错觉
是歪曲的知觉,也就是把实际存在的事物歪曲地感知 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感觉的规律和知觉的基本特征
感觉的规律和知觉的基本特征通过最新吉林教师资格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8年吉林教师资格考试内容、考试时间、招聘条件,教师资格笔试科目为中学:《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小学:《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幼儿:《综合素质》、《保教知识》,吉林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吉林教师资格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感觉的规律和知觉的基本特征这部分知识在教师资格考试的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属于常考点,比较重要而且容易混淆。
我们在备考这部分知识的时候不仅要进行准确识记,更要结合例子去理解知识点,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部分知识点一般以单选题为主。
下面我们就对这两部分知识点进行辨析。
知识点一:感觉的规律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一个感觉器官对应一种感觉能力。
要想产生感觉,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感觉能力,另一个是外界的刺激。
例如,产生听觉,一方面听力要好,就是我们说的感觉能力;另一方面要有足够大的音量,就是我们说的客观刺激。
在心理学上把感觉能力称之为感受性,把客观刺激的大小\量值或范围称之为感觉阈限。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是反比的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性则越差;感觉阈限越小,感受性则越好。
用例子来理解:我们在体检测视力的时候,视力越好的人,对于越小的字符看的越清楚,而视力差的人只能看清楚大的字符。
视力就是感受性,测视力字符的大小就是感觉阈限,所以两者之间是反比的关系。
绝对感受性是感觉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如,某人在一杯水中添加2g糖刚刚能尝出甜味,那么刚刚尝出甜味的能力是绝对感受性,而2g糖则是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是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例如,10人的合唱团加进去4个人后,刚刚感觉到合唱音量变大,刚刚感觉出音量变大的感觉能力是差别感受性,音量变大的量值就是差别感觉阈限。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及应用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及应用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是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内容。
这部分内容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且题干中常常是以例子的形式出现。
本文将对此知识点做出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备考提供帮助。
一、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一种感觉现象,是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
比较常见的就是在视觉范围内的适应,可以区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1)暗适应是指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比如,当我们室外进入电影院,开始时觉得一片漆黑,但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能看清电影院内部的物体,此时说明视觉感受性提高。
(2)明适应与暗适应相反,是指由暗处转入亮处时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比如,当我们从电影院出来到室外,一开始觉得阳光刺眼,但过了一会儿又感觉视觉恢复了正常。
感觉适应不仅存在于视觉中,在各种感觉中,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也存在适应现象。
比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嗅觉适应。
二、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一般来说,这种对比可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1)同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受性变化。
比如,我们总觉得黑人的牙齿比较白,是因为我们在看其牙齿时,同一时间有其肤色做对比。
(2)继时对比:不同刺激物先后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产生的感受性变化。
比如,先吃酸的橘子再吃甜的糖果,会觉得糖果比平时更甜。
三、感觉后效:感觉后效是指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未消失而暂时保留的现象。
比如,当注视着发光的灯泡一阵后,闭起眼睛,在黑夜中就会感觉有一个灯泡状的轮廓出现。
四、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1)感觉的补偿作用:某些感觉失却后,可由其他感觉弥补。
比如,盲人的视觉不好,可通过听觉或触觉进行弥补。
(2)感觉的相互作用:又称联觉,指的是感觉器官受到一种刺激后产生一种感觉的同时,又能产生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举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举例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对人们的感受性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种感受性变化不仅只影响着人们对外部事务的敏感度,还会影响到人们对内部变化的感受性。
因此,针对这种感受性变化,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关于它的规律性认识。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不同的人对外界信息传达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有些人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而有些人则不受他人的影响。
因此,这种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也会有所不同。
普遍而言,某些特定的气质让某些人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这种特定气质可以通过外在特征来表现,比如说,某种类型的性格,某种思维活动,或者某种外部形势。
其次,这种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也可以体现在对内部变化的敏感度上。
无论是身体上的变化,还是心理上的变化,都会对一个人的感受性产生影响。
有时,人们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情绪的变化,而有时,人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内心而感到不安。
因此,即使是同一种气质,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性变化。
最后,这种感受性变化有时会受到社会背景的影响。
如今,许多社会因素都在发挥着深远的影响,而这些社会因素也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感受性变化。
比如说,交往圈子的不同,以及社会压力等等。
所以,如果想要深入了解这种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就必须要考虑到这些社会背景的影响。
总的来说,对于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一是各种气质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对外界影响的敏感度;二是对内部变化的敏感度也会受到影响;三是社会背景也会对感受性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能够综合考虑到这三方面的因素,那么,就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以上就是关于感受性变化规律的阐述,希望可以让读者从中受益。
这种感受性变化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关于人们的心理变化,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自身,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
只有深入理解了这种变化,才能更好地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实,也能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
联系生活实际快速区分感受性的变化规律
联系生活实际快速区分感受性的变化规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联系生活实际快速区分感受性的变化规律不管是在教招考试还是在教资考试中都会考查感受性变化的规律,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常以单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的方式出现。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一、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受性变化的规律主要包括感觉适应、感觉比照、感觉后效、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感觉中。
其中,常考的就是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明适应就是适应明,从暗的环境到明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眼, 但是很快就习惯了。
暗适应就是适应暗,从明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清外界,后来逐步能看清外界环境。
嗅觉也可以产生适应,比方我们常说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当花香持续作用于嗅觉器官,嗅觉器官发生了感觉适应。
皮肤觉也可以产生适应。
比方我们刚进入游泳池的时候,感觉温度比较低,但过了一会儿就感觉没有那么冷了,这就是皮肤觉的适应现象。
听觉的适应也会发生,比方当我们住在火车站旁边,一开始觉得火车经过很吵,住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觉得很吵了,这是听觉的适应。
同样,大厨炒菜越炒越咸,也是由于大厨在尝菜的过程中适应了这个第1页共3页咸度,不觉得咸了,所以会再次放盐,这是味觉的适应。
因为痛觉具有保护作用,所有痛觉是最难适应的。
2.感觉比照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比照分为两种:同时比照和继时比照。
同时比照: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比方:黑人牙白、月明星稀等。
继时比照: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比方我们先吃药,后吃糖,就会觉得糖比平时更甜。
3.感觉后效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存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比方我们长时间地盯着灯管,闭上眼睛后依然会看到灯管的现象。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比方盲人失去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就会变得较为敏感来弥补。
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
这是常考的知识点。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感觉是刺激直接作用于某一器官引起的。
但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必须是适宜强度的。
例如380-780纳米以外的光波是不可见的,16-20000赫兹范围以外的声波是听不见的。
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存在依存关系,心理学上用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来说明。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关系。
(二)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凡是达不到最小刺激量的刺激物,其刺激强度都在阀限以下,不能引起感觉,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人们就会产生感觉。
这种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阈限,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称为绝对感受性。
绝对感受性以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
相反,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即能够引起感觉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小,则感受性就越大。
因此,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阀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E=I/RE代表绝对感受性;I 代表标准刺激量的强度;R代表绝对感觉阀限。
(三)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刺激物的强度会发生变化,但并不是任何变化都能被感觉到,只有当刺激变化到一定量时,才能使我们感觉到差别。
能引起差别的刺激物的最小变化量称为差别感觉阀限。
对差别感觉阀限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二者在数值上也成反比关系。
韦伯定律为△I/I=K其中I为原刺激物,△I为刺激物的变化量,K为常数,此定律仅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四)同一感觉的变化1.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者降低的现象叫做感觉适应。
如从暗处走到明处,受到阳光刺激,起初几秒钟什么也看不清,但很快就改变了,“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在各种感觉中,视觉、嗅觉、味觉适应特别明显。
痛觉适应较难,因为通常情况疼痛是对危险的预警,以避开引起疼痛感觉的刺激物,痛觉适应会很危险。
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觉的一般规律作为教师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考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其含义,准确区分其不同,对考试的得到情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那么,如何正确理解感觉的一般规律这个知识点呢,中公讲师将在此帮您进行释疑解惑。
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感受性是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
需要强调的是,感受性是一种能力,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例如当一个人受到蚊虫叮咬时能立刻拍死蚊子,就说明这个人的感受性比较好,对蚊虫叮咬的痛觉感受十分灵敏,这就是一种能力。
感受性又分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
(1) 绝对感受性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刚有所感觉或刚刚能够感觉到疼痛的能力或灵敏程度。
如上文中蚊虫叮咬的例子,就是人能够刚再比如,你刚刚能够感觉到饭菜里有咸味儿的能力,就是你对咸味儿的感受性。
(2) 差别感受性是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
如在饭菜里继续加盐,你能够刚刚感受到菜的咸度上有变化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绝对感受性和差别感受性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感受能力,强调了感觉的灵敏程度; 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对感受性是感觉的从无到有,而差别感受性是人对最小刺激的辨别能力。
2、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人感觉的刺激范围,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
因而需要注意的是,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不同,它不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而是一个量值。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1) 绝对感觉阈限是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例如,在饭菜里加一勺盐 A 就能感觉到饭菜里有咸味儿了,那么一勺盐这个量值就是 A 的绝对感觉阈限。
(2) 差别感觉阈限也叫差别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是将一个刺激与另一个刺激区分开来的最小差别量。
例如在已经有咸味儿的菜里继续加盐,再加半勺, A 就觉得这个菜比刚才更咸了,这个半勺就是 A 的差别感觉阈限。
因而,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个量值,代表着个体感受性的高低; 其不同之处在于绝对感觉阈限是表示个体刚刚能够有所感觉的那个临界值,而差别感觉阈限是个体刚刚能够区分刺激变化的最小刺激量。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变化的一般规律一、感觉适应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也就是说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等适应环境的一个过程。
比如说我们经常说地“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我们刚进入到一个香的环境之中,会有一种香气扑鼻而来地感觉,但是在这个香的环境之中待久了,慢慢就觉得没那么香了,这种变化就是一种嗅觉的适应,香味持续作用于我们的嗅觉所引起的变化。
除了嗅觉的适应典型的还有视觉的适应,视觉适应有两种,暗适应和明适应。
暗适应指的是我们从明的环境到暗的环境中,视觉对暗环境的适应。
比如我们白天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刚开始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会发现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看到东西了,这就是暗适应。
为什么在黑暗的环境中慢慢就可以看到东西了?可以把我们的视觉比作一台照相机,在暗的环境中要拍到影像的话需要接收更多的光线,所以我们的视觉在暗的环境中对光的感受能力逐渐提高。
相反,明适应指的是我们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中,视觉对亮环境的适应。
比如我们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会觉得特别刺眼,但是慢慢就会好一点。
这个过程就是明适应。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视觉不需要接收那么多光照就可以看到东西,所以我们视觉对光照的接收能力要适度降低。
比如说刚刚从废墟中出来,眼睛都要遮一块布,就是一个明适应的过程。
因此,在感觉适应这里,抓住定义中的特点,重点把握明适应和暗适应。
二、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指的是不同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从定义中我们要知道,感觉对比会出现两个刺激物。
感觉对比又分为了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所引起的变化。
比如说,秋香和石榴姐同时出现时,我们会发现秋香更加的漂亮,这就是两种刺激同时出现所引起的变化。
继时对比,是两个刺激先后出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所引起的变化。
比如说,先吃药再吃糖会发现糖更甜,这个变化就是糖和药两个刺激物先后出现所引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如我们常说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机体觉等,而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感觉现象,如我们去花店买花,刚开始觉得很香,过了一会,感觉没那么香了;如生活中我们吃完糖再去吃橘子,就会觉得橘子特别的酸;如生活中红色给人以暖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冷的感觉等等,这些都属于我们生活中的感觉现象。
而感觉现象不仅在生活中常见,在考试中也经常会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给我们一个生活中的感觉现象,让我们判断属于哪一种现象,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大家结合生活实际充分的理解。
那么我们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感觉现象呢?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一般情况下,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视觉的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
①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开始看不到东西,后来逐渐看到了东西,这叫暗适应。
暗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强变弱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②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开始觉得光线刺得眼睛睁不开,很快就习惯了,叫明适应。
明适应是在光刺激由弱变强的情况下发生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嗅觉的适应。
皮肤觉的适应: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觉的适应。
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
此外,还有听觉的适应,味觉的适应等。
各种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其中痛觉是最难适应的,因为痛觉具有保护作用。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①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②继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变化。
(3)感觉后效
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之为感觉后效,也叫感觉后像。
(4)感觉的补偿作用和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补偿作用:当某些感觉失却以后,可以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②感觉的相互作用——联觉: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就叫联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