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高级会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适合初学者,特别是那些没有会计学背景的学生。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会计恒等式。
2、让学生掌握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3、让学生掌握会计循环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4、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方法和技巧。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会计概述 1.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1.2 会计的对象和任务1.3 会计的职能 1.4 会计的方法第二章会计恒等式与会计要素 2.1 会计恒等式 2.2 会计要素 2.3 会计科目第三章会计循环 3.1 会计凭证 3.2 会计账簿 3.3 财务报表 3.4 会计循环第四章会计方法和技巧 4.1 填制会计凭证的方法和技巧 4.2 登记会计账簿的方法和技巧 4.3 编制财务报表的方法和技巧 4.4 基本会计方法和技巧四、教学方法1、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分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会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会计技能和方法。
五、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以检验学生的课后学习效果。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教材:使用权威的教材作为课程的主要参考书目。
2、教辅资料:提供相关的教辅资料,如习题集、案例分析等。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网络资源,如会计网站、学术论文等。
七、教学进度1、第一周: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
2、第二周:介绍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
3、第三周:介绍会计循环和财务报表的编制。
4、第四周:介绍基本的会计方法和技巧。
5、第五周:进行课堂测试和作业检查。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7章会计账簿 教学内容:
7.1 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7.2 会计账簿的设置 7.3 会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 能力要求: ①知道会计账簿的概念与分类、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及启用原则; ②理解会计账簿的更换和保管方法、会计内账簿的设置; ③运用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对账、结账及错账的更正方法处理业务。 教学重点: 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的登记 错账的更正 第8章账户分类 教学内容: 8.1 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8.2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能力要求: ①知道账户分类; ②正确运用账户登记经济业务。 教学重点: 账户的分类 第9章财产清查 教学内容: 9.1 财产清查的意义 9.2 财产清查的方法 9.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能力要求: ① 知道财产清查的意义和分类; ②理解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③运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未达账项,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财产清查结果。 教学重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10章财务会计报告 教学内容: 10.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10.2 资产负债表 10.3 利润表 10.4 现金流量表 10.5会计报表附注 能力要求: ①知道编制财务报告的意义、会计报告编制的基本要求、财务报告的内容及分类、财务报告的报送内
3.2 账户 能力要求:
①知道会计科目的名称、会计科目的分类; ②理解会计账户的结构。 教学重点: 会计科目 第4章复式记账法 教学内容: 4.1 会计等式 4.2 借贷记账法 能力要求: ①知道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 ②理解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 教学重点: 借贷记账法 第5章企业主要经济活动的核算和成本计算 教学内容: 5.1 资金筹集和资金退出 5.2 存货 5.3 生产成本 5.4 期间费用 5.5 收入和利润 能力要求: ①知道制造业经济业务的主要内容; ②理解主要经济业务核算所设置的核算账户的结构; ③运用“借贷记账法”对筹资、供应、生产、收入、利润及资金退出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教学重点: 主要会计核算账户 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利润的会计核算 第6章会计凭证 教学内容: 6.1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6.2 原始凭证 6.3 记账凭证 6.4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能力要求: ①知道会计凭证的概念及分类、会计凭证的内容、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方法; ②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 ③运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填制、审核凭证。 教学重点: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会计理论和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借贷记账法,账户,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信息表达方式——会计报表。
2.设计思路:本课程引导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以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为主线,具体为:设置帐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帐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等,以上8种方法相互联系、紧密结合,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管理体系,构成了会计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财务报告、会计管理等。
3.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目标会计学课作为物流专业管理学生的一门学科基础必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
到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能:(1)明确会计是什么,是怎样进核算和监督的;(2)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方法;(3)达到会计学入门应具备的理论和做账准备。
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随堂练习和提问。
本课程将包含课前提问、随堂提问、随堂练习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选用教材:李海波,蒋瑛主编,《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8版),立信会计出版社。
《会计学》教学大纲(非会计专业)-9页精选文档
《会计学》教学大纲(非会计专业)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会计学》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教学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该课程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会计学》课程以国内外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主要讲授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会计学》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该课程,使学生能够熟悉会计学的基本原理,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掌握企业会计的一般核算方法;了解会计实务操作的执行程序、制度法规,懂得如何利用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为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服务;充分认识做好会计工作对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通过该课程,注意规范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专业基础。
三、课程基本要求基础理论知识方面:该课程的教学,主要讲授:会计学的必备理论与基础知识。
其中包括,会计的含义,会计法规体系,会计信息的披露,会计假设与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循环等。
业务技能知识方面:该课程的教学,主要讲授:财务会计账务处理知识。
其中包括:会计核算的主要专门方法;以企业会计为对象,按照各会计要素展开的业务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及报表简要分析等。
该课程以会计学原理为前导,以会计核算为中心,培养学生具备参与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知晓会计信息的生成原理,阅读与分析财务会计报告的能力,以及严格的工作态度与严谨的工作作风。
该课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非财会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学生从经济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思维方式,具备能够运用会计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较系统地学习会计核算的基础理论。
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的涵义;理解会计的对象与目标,六项会计要素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的基本内容和平衡关系。
通过本章教学,为学习以后章节打好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会计学原理课程是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和阅读方法,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理解会计报表的重要性。
2、掌握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规则。
3、理解并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
4、理解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并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5、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和规范,树立诚信、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会计基础知识: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程序,会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2、会计记账方法:介绍会计记账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规则。
3、资产负债表:介绍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资产的分类和计量方法,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和计量方法。
4、利润表:介绍利润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收入的分类和确认方法,费用的分类和确认方法。
5、现金流量表:介绍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结构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的分类和确认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会计在实践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会计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目录一、课程说明二、教学要求一、课程说明《会计学基础》是皖西学院会计专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同时也是市场营销专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本课程4学分,72学时,一学期开设。
该课程是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是会计专业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学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来处理一般会计问题,主要的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以外,视频资源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辅导教师应督促学生学习教材、收看视频课程、及时完成作业。
本课程的教学首先是要求学生自学文字教材,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则可收看微课解决,也可以通过参加网上讨论解决。
面授辅导课不应也不必系统讲授,而主要是在微课资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
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如下:第一章会计概述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会计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会计的含义、内容与目标;了解现代会计学科的基本架构。
教学内容:一、会计狭义的会计:财务会计。
是一个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基本程序,向企业的信息使用者传递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等信息的经济信息系统。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
《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会计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是一门会计学的入门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特征、会计等式、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等基本知识,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会计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会计学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的特征;3.理解会计等式和会计凭证的作用;4.学习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5.培养学生的会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1.会计学发展历史1.1会计学的起源与发展1.2会计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学派2.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1会计学的定义和范围2.2会计信息的特征和目的2.3会计信息的分类和质量要求3.会计学的基本假设和会计等式3.1会计学的基本假设3.2会计等式的含义和作用3.3会计等式的变形和扩展4.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4.1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用途4.2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4.3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作用4.4会计账簿的记录方法和账户余额调整5.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方法5.1资产负债表5.2利润表5.3现金流量表5.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5.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6.会计分析和解决问题6.1根据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分析会计信息6.2根据会计报表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6.3解决与会计相关的问题和案例分析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授课、讨论、研讨、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主教材:《会计学原理》(李晓东著,人民出版社)2.参考资料:-《会计学导论》(刘钢著,高等教育出版社)-《财务会计概论》(谢其德、曹勤姬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会计理论与方法》(罗念群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六、课程评估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评价方式进行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估,包括期中考试、课堂表现、作业和期末考试等。
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会计学是以财务会计为基础,以管理会计为补充,以财务决策为目标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授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基础能力。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会计学基础知识2.财务会计3.管理会计4.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目标1.学习会计学基础理论,掌握会计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了解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及其编制方法,掌握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技能。
3.了解管理会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掌握成本和费用的区分,学会预测、规划和管理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技巧。
4.学会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判断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为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教学内容1. 会计学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主体和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核算方法等。
2. 财务会计1.财务会计的组成部分和编制方法2.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信息系统3.财务会计报表及其分析方法3. 管理会计1.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目标和任务2.成本的概念、分类及其计算方法3.费用的概念、分类及其计算方法4.预测、规划和控制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技巧4. 财务报表分析1.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财务报表重要指标的分析和解释3.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决策中的应用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例分析、课堂讨论和课外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1.平时成绩占5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堂作业等。
2.期中考试占30%,考察学生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期末考试占20%,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参考书目1.李清华,会计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2.陈奇奎,财务会计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
3.白恩培,管理会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结束语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特别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从事会计工作和金融领域的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1.1 课程名称:会计学
1.2 课程性质:必修课
1.3 课程学时:72学时
1.4 课程学分:4学分
二、课程目标
2.1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2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2.3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
3.1 会计学基本概念与会计职业道德
3.2 会计科目的分类与账户的基本操作
3.3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3.4 会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3.5 企业财务分析及管理决策
3.6 税收会计与审计
四、教学方法
4.1 理论教学结合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2 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3 作业辅导,巩固学生的会计核算操作技能
4.4 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
五、考核方式
5.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0%
5.2 期中考试:30%
5.3 期末考试:50%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6.1 主教材:《会计学》
6.2 参考书目:《会计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会计审计导论》
七、其他
7.1 学生必须按时上交作业,迟交者扣分处理
7.2 学生需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7.3 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一经发现将取消考试资格
以上为会计学教学大纲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大家学习进步!。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课程性质:人文与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开课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金融学、经济学、公共事业、电子商务开课学期:3总学时:56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3.5二、课程目标会计学原理是管理专业基础课,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
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记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熟悉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及借贷记账方法,并会用借贷记账方法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2)要求学生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两种标准进行的分类。
会对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学会登记账簿并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并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账务处理,了解主要财务报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
(3)本课程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应体现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绪论(4学时)1.1会计的基本概念及会计目标1.2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会计信息基本要求1.1会计要素的含义、分类,2.2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3.3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及分类,账户及其一般结构重点为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难点为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
3复式记账(4学时)3.1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方法及记账规则3.2会计分录4.3试算平衡重点和难点为借贷记账法。
4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24学时)4.1资金筹集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4.2供应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4.3生产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4.4销售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5.5财务成果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此章为重点章节,其中生产过程及销售过程的核算为本章的重点及难点。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会计学基础》是电子商务类一门基础课程。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熟悉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核算组织的基本内容及程序。
深入理解复式记账原理,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成本计算方法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等。
为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奠定基础。
课程总学时51学时,周学时3学时3.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总论 3学时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账户 3学时第三章复式记账原理 6学时第四章账户及复式记账的应用 18学时第五章成本计算 3学时第六章会计凭证 3学时第七章会计账簿 3学时第八章财产清查 3学时第九章会计报表 3学时第十章会计核算程序 6学时4.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略)5.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计要素、复式记账法(借贷记帐法)的应用、成本的计算、会计报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6.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案例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实务模拟实验,增强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
平时考核包括出勤情况、听课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验操作等方面。
占课程总评分的30%。
期中考试占15%。
期未采取闭卷考核方式,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会计学原理和会计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考核学生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
占课程总评分的55%。
8.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从第六章开始,安排学生随着教学进程,针对某企业某时期发生的经济业务,采用借贷记账法,完成从填制会计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的综合模拟实验。
9.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基础课,应在专业基础课之前开课。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个基本的认识,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会计学教学大纲
集美大学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40011012.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3.课程总学时:48 ,其中:讲课:48 ,实验: 0 ,上机: 0 ,实习: 0 ,课外: 0 。
4.课程学分:35.课程类型:专业课程6.开课单位:财经学院投资学教研室7.适用专业: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经济学类、非会计学等管理学类本科各专业8.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等9.课程负责人:林开银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课程说明:本课程是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学类核心课程。
是集美大学经济学类、非会计学管理学类本科各专业的专业课程。
2.教学目的:其目的是使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必备能力,也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3.教学要求:(1)正确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以及凭证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一系列会计核算方法。
(3)熟练掌握制造业企业各类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1.1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 会计的含义与对象1.3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1.4 会计的基本程序与方法1.5 会计的基本前提与基础1.6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6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基本程序与会计核算方法;掌握会计基本前提与基础以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账户2.1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2.2 会计科目与账户1.教学方法与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学时2.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了解会计账户按结构和用途的分类;理解会计要素的特征、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掌握会计等式及企业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会计科目的内容及级次和会计账户的结构及其按经济内容分类。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会计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
通过会计学的教学,使学生明确会计的意义和任务,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掌握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原理、原则及一般的方法。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会计管理各门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1.1 会计学总论1.2 会计科目与复式记账课程目标2: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行业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
2.1 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核算2.2 企业会计账户分类2.3 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2.4 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2.5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环节2.6 财产清查2.7 财务会计报告2.8 会计管理(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总论1.教学目标(1)了解会计的含义和会计的特点。
(2)理解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和会计的任务。
(3)掌握会计法规和会计核算方法。
2.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计的职能、会计法规和会计核算方法。
(2)难点:会计核算方法。
3.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概述第二节会计对象第三节会计核算方法第四节会计法规第五节会计工作组织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评价思考题:(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3)什么是会计基本前提?其主要内容是什么?(4)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第二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1.教学目标(1)了解资金平衡原理和会计要素的构成,以及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2)理解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概念。
(3)掌握会计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基础知识。
2.教学重难点(1)重点:会计科目、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2)难点:借贷记账法。
3.教学内容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第二节会计科目第三节会计账户第四节复式记账4.教学方法讲授法。
5.教学评价思考题:(1)什么是资金平衡关系?(2)试述会计要素的含义及内容。
会计学教学大纲
会计学教学大纲一、引言会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对于企业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教学大纲旨在全面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财务分析与决策能力,为将来从事会计、金融等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
2.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财务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3.熟悉国内外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遵守会计道德规范。
4.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财务会计工作。
5.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1. 会计学基础知识•会计学的概念与发展•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准则•会计信息系统与内部控制•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步骤与方法2.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利润表的编制与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扩展财务报表分析方法3. 预算与管理会计•预算编制与控制•成本概念与分类•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控制•经营决策与管理会计4. 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四、教学方法1.授课与讨论相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实例分析,案例讨论。
3.班级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桌面模拟实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
5.老师点评和学生互评,提高学生成绩。
五、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出勤、参与讨论)占总评成绩的20%。
2.课堂作业和小组报告占总评成绩的30%。
3.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20%。
4.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
六、教材与参考书1.教材:•张无忌. 会计基础[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李四. 财务管理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9.2.参考书:•王五. 会计学[M]. 人民出版社, 2018. •赵六. 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七、教学进度安排日期主题教学内容第1周会计学基础知识引言,会计学的概念与发展第2周会计学基础知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准则第3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第4周财务报表编制与利润表的编制与分分析析第5周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第6-7周预算与管理会计预算编制与控制第8-9周预算与管理会计成本概念与分类第10周预算与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控制第11-12周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第13周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第14-15周会计信息系统与财务管理资本预算与投资决策八、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教学课件•实例分析和案例讨论•计算机会计软件的实践操作•考试试题和答案的提供以上即为《会计学教学大纲》的内容。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会计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会计学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之一,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会计学原理与方法,掌握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基本技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建立方法。
2.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能够编制企业的基本账户和报表。
3. 熟悉会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能够分析并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4. 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财务管理水平。
三、教学内容
1. 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会计科目的分类和会计账户的建立方法
3. 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4. 企业基本账户和报表的编制
5. 会计报表的内容和格式
6. 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分析和评估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结合教材,对会计学的概念、原则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
2. 案例分析法:以实际企业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等问题为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3. 课堂互动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原则的理解和掌握。
3. 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会计核算和报表编制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20010课程中文名称:会计学课程英文名称:Accounting课程性质:学科基础理论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管理各专业开课学期:3总学时:64 (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16学时)总学分:4二、课程目的和任务会计学原理是管理专业基础课,是管理专业后续课程的基础。
通过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记账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践课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掌握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2、掌握会计科目、账户的概念及借贷记账方法。
3、会用借贷记账方法对企业主要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4、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和用途结构两种标准进行的分类。
5、会对原始凭证及记账凭证进行填制和审核。
6、会登记账簿并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7、掌握财产清查的方法及账务处理。
8、了解主要财务报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6学时)会计的基本概念及会计目标,会计的对象及任务,会计基本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及一般方法。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4学时)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分类,会计恒等式的经济含义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原则及分类,账户及其一般结构。
第三章复式记账(4学时)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方法及记账规则,会计六大要素增加、减少的方向及余额含义,试算平衡及会计分录。
第四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18学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内容,资金筹集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供应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
生产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销售过程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财务成果业务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
第五章账户体系的建立(2学时)账户分类的意义,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时各类账户用途、结构和特点,账户按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时各类账户用途、结构和特点。
两种账户分类体系的比较。
第六章会计凭证(3学时)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及分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第七章会计账簿(3学时)账簿的意义及分类,账簿的设置及登记,账簿的对账和结账。
账簿的记账规则,记账错误更正方法。
第八章会计核算组织程序(2学时)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意义,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组织程序,科目汇总表核算组织程序,日记总账核算组织程序,多栏式日记账核算组织程序。
第九章财产清查(4学时)财产清查的概念、意义及种类,财产清查的方法,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第十章会计报表(2学时)会计报表的概念、种类和编制要求,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利润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结构和用途。
说明:本课程64学时中含16学时实践课,上述为理论教学48学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及实验教学相结合。
六、上机实验内容、作业无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经济学后续课程: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李海波.会计学基础[M].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1参考资料:[1]夏成才.会计学原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2[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12 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税收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20220课程中文名称:税收理论与实务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ax and revenue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课考核方式:考查开课专业:工商管理金融学开课学期:6总学时:32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0学时)总学分:2二、课程目的和任务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其知识内容与财务会计有很多联系。
通过学习《税收理论与实务》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税制基本情况,掌握有关税种的纳税方法。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对税收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税种的基本计算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掌握税务管理、税务登记和发票管理的基本内容;3、掌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和计算方法;4、掌握消费税纳税义务人和计算方法;5、掌握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和计算方法;6、掌握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总论(2学时)税收、税收制度、税目、纳税人和税率等基本概念。
第二章税务管理(4学时)税收管理体制,税收征收管理的程序和要求,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第三章税务登记(2学时)开业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注销税务登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登记。
第四章发票管理(2学时)发票种类与使用范围,发票领购管理规程,发票开具要求,发票审查方法。
第五章增值税(2学时)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税率,税金的计算方法。
第六章消费税(4学时)纳税义务人,税率与税目,应纳税额的计算,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规定。
第七章营业税(2学时)营业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和税目,免税项目,应税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及纳税期限,纳税地点,扣缴义务人的确定。
第八章企业所得税(2学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率,资产的税务处理,预缴与汇算清缴,减免优惠。
第九章个人所得税(4学时)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所得来源的确定,应税所得项目,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纳税办法。
第十章印花税(3学时)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与税目,免税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对违反税法行为的处罚。
第十一章土地使用税(1学时)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税额标准的规定,主要减税和免税的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规定。
第十二章资源税(1学时)资源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和税目,免税项目,应纳税额的计算,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和纳税期限,纳税的地点,课税数量。
第十三章城市建设维护税(1学时)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免税和减税的规定。
第十四章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2学时)房产和城市房产税的纳税义务人,纳税依据和税率的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主要免税和减税的规定,纳税期限和纳税地点的规定。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课堂讲授税收的基本内容,掌握税收相关的一般业务;课堂教学采取多媒体授课。
六、上机实验内容、作业无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会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刘佐.中国税制概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5参考资料: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办公室.税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2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9020170课程中文名称:成本会计课程英文名称:Cost Accounting课程性质:专业指定选修考核方式:考试开课专业:工商管理开课学期:6总学时:48 (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总学分:3二、课程目的和任务《成本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会计课,它不仅是会计学科系统中主干课程——《财务会计》的后续课程,而且其知识内容也为学习《财务管理》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成本会计》,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工商企业的成本核算,运用成本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
三、教学基本要求(含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1、对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有明确的认识;2、掌握对工业成本费用分配的一般方法;3、掌握对跨期费用的核算;4、掌握对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方法;5、掌握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一般方法;6、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7、能够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8、掌握商品流通企业的商品成本核算。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总论(2课时)成本会计的对象、工作职责,成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的概念。
第二章工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3课时)工业成本核算的要求,成本核算有关费用界限的划分,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项目、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的概念,工业成本核算的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
第三章工业要素费用的核算(3课时)材料费用的分配,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折旧费用的分配和计入费用中有关税金的核算。
第四章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核算(1课时)待摊费用的归集和摊销,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出。
第五章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2课时)辅助生产的性质、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第六章制造费用的核算(1课时)制造费用的内容、制造费用的归集,制造费用分配的主要方法。
第七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核算(2课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目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的主要方法(定额法、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第八章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10课时)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概念及适用环境,品种法、分步法和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方法,分类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
第九章期间费用的核算(1课时)期间费用的概念,管理费用的性质和主要内容,营业费用的性质和主要内容,财务费用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成本预测与决策(1课时)成本预测的意义和内容,成本预测的步骤,成本预测的因果关系模型、成本预测方法的运用,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专属成本的概念,成本决策的应用。
第十一章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2课时)成本计划的编制内容和编制步骤,成本控制的种类和方法(定额法和标准法),定额成本计算的基本内容。
第十二章成本考核(1课时)责任成本的概念、责任成本的计算与责任成本的考核分析,责任成本与产品成本的对比。
第十三章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课时)成本报表的种类、成本报表的编制,成本报表的分析。
第十四章其他行业成本核算(2课时)施工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成本核算的特点,商品流通企业商品成本核算。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课程讲授为主,辅以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
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
六、上机实验内容、作业实验一: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实验二:成本核算的辅助方法七、前修课程、后续课程前修课程:财务会计后续课程:ERP信息系统八、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徐永超.成本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7参考资料:[1]孟凡生.新编成本会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5[2]王又庄.现代企业成本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11撰写人签字:院(系)教学院长(主任)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