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务学习N2内容(2月4日)

胸腔积液患者的护理

主讲人:卢丹

一、概念:

任何原因使得胸腔内液体形成增多和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腔内液体异常增多积聚,称为胸腔积液。(简称胸水)。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漏出液

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液

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漏出液

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渗出液

损伤----血胸、脓胸、乳糜胸

(一)胸膜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高产生胸腔漏出液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缩窄性心包炎

3、血容量增加

4、上腔静脉或奇静脉受阻

(二)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胸腔渗出液。

1、胸膜炎症(结核病、肺炎)

2、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3、胸膜肿瘤(恶性肿瘤转移、间皮瘤)

4、肺梗死、膈下炎症(膈下脓肿、肝脓肿、急性胰腺炎)

(三)胸膜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降低产生胸腔漏出液。

1、低蛋白血症、肝硬化

2、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

3、粘液性水肿

(四)壁层胸膜淋巴引流障碍癌症淋巴管阻塞、发育性淋巴管引流异常等,产生胸腔渗出液。

(五)损伤所致胸腔内出血主动脉瘤破裂、食管破裂、胸导管破裂等,产生血胸、脓胸、乳糜胸。

渗出液:发生在胸膜表面或淋巴管有病变时,在由细菌性肺炎、结核病或肿瘤引起的胸膜疾病,胸腔积液为渗出性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呼吸困难

2、胸痛

3、胸闷、气短(0.3L↓不明显,>0.5L渐明显)

4、原发病的表现(TB、肿瘤、肺炎、心衰、肝脓肿)

(二)、体征(sign)

#少量体液无明显体征

#胸膜摩擦感及闻及胸膜摩擦音

#中至大量胸腔体液

#原发疾病的体征

四、治疗

胸腔积液为胸部或全身病症的一部分,病因治疗尤为重要。漏出液常在纠正病因后可吸收。渗出性胸膜炎的常见病因为结核病、恶性肿瘤和肺炎。

(一)、结核性胸膜炎

1、一般治疗:休息、营养支持、对症。

2、抽液治疗:

★应尽快抽尽胸腔内积液或肋间插细管引流。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防止纤维蛋白沉着与胸膜增厚,使肺功能免受损伤。

★大量胸液者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液完全吸收。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以后每次抽液不应超过1000ml,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障碍。

★胸膜反应:停止抽液,平卧,必要时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抽液后,不注入抗结核药物,但可注入链激酶防止胸膜粘连。

3、抗结核治疗

4、糖皮质激素:应用于下列情况:

★严重的全身毒性症状

★大量的胸腔积液

★广泛的胸膜肥厚

糖皮质激素应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应用

疗程:约4-6周

(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前者一般积液量少,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可吸收,积液者多应胸腔穿刺抽液,胸水PH <7.2时应肋间插管闭式引流。脓胸的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足量、体温正常后持续用药2周以上,联合抗厌氧菌药)、

引流胸腔积液(抽脓,闭式引流,冲洗,注入抗生素及链激酶)及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三)、恶性胸腔积液

包括原发病和胸腔积液的治疗。

胸腔积液多为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其胸水生长迅速,常因大量积液压迫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导致死亡。可选择化学性胸膜固定术,在抽吸胸水或胸腔插管引流后,胸腔内注入化疗药及胸膜粘连剂、生物免疫调节剂。

五、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气体交换受损与大量胸液压迫使肺不能充分扩张,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有关

1、给氧

2、卧床休息以减轻呼吸困难,胸水消失后休养2~3个月

3、促进呼吸功能

4、体位:患侧卧位或半卧位

胸腔穿刺术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

2、治疗性穿刺大量胸腔积液(或积血)影响呼吸、循环功能,且尚不具备条件施行胸腔引流术时,或气胸影响呼吸功能者。

3、脓胸抽脓灌洗或恶性胸腔积注需胸腔内注入药物者。

术中做好病情观察

术后护理:

记录穿刺时间、量及颜色,

以及病人术中状态。

监测病人穿刺后的反应,

有无血胸、气胸、肺水肿

等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穿

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体温

升高的现象。及时报告医生。

嘱病人静卧、24小时后方可洗澡,

以免感染。鼓励病人深呼吸,

促进肺膨胀。

保持呼吸道通畅

缓解胸痛必要时用

宽胶布固定胸壁,

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康复锻炼

病情观察

具体护理措施:

1).降温:

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方法。物理降温有局部和全身冷疗两种方法。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行降温措施30分钟后应测量体温并记录

2).休息:

休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同时提供病人合适的环境,如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等。

3).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以补充高热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

4).保持清洁与舒适:①加强口腔护理,发热时由于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且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体生长、繁殖,易出现口腔感染,因此应在晨起、餐后、睡前协助病人漱口,保持口腔清洁:②加强皮肤护理,退热期往往大量出汗,应随时擦干汗液更换衣服和床单,防止受凉,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对于长期持续高热卧床者,要注意防止压疮的发生。

5).心理护理:体温上升期,病人应突然出现发冷、发抖、面色苍白,而产生紧张、不安、害怕等心理反应。护士应经常关心病人,耐心解答各种问题,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给予精神安慰;高热持续期,护士应尽量解除高热带来的身心不适,满足病人的合理需要;退热期,护士应满足病人舒适的心理,注意清洁卫生。

6) 加强病情观察:观察体温,一般每日测体温4次,高热时应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2次,并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伴随症状、治疗效果等。

7).健康教育: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监测体温及物理降温的方法;介绍休息、饮食、饮水的重要性。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胸腔积液引起的高热,消耗状态有关。

1)指导并帮助病人在进餐之前获得休息的机会,以便有充分的精力进餐。

2)就餐时限制液体的入量,以兔胃部过度扩张;同样在饭前和饭后1小时避免摄取液体。3)鼓励家属携带病人特别喜好的家庭制做的食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