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第六章 疾病预防与控制法律制度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 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防治及监督 管理工作。
数民族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二)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任何人均应按照有关规定接受预 防接种。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适龄儿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预防接种。适龄
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 理预防接种证。
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
第六章
疾病预防与控制 法律制度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精神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传染病防治法》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 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
人体健康是传染病防治法的根本目的。这一根本法律精神渗透于所 有具体法律条文之中,它是理解具体法律规定的钥匙。
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
离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
医疗机构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
医疗机构应采取的措施
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
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 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 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公布全国的 传染病疫情,并随时通报重大疫情。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
门定期公布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疫情信息。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国务院卫生行 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公布传染病疫情信 息,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本
法律、法规对医院感染防治的规定
法律、法规对医院感染防治的规定
国家对医院感染防治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以下几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该法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并且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同时,该法也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对病人进行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信息。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
该法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并且要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教育和培训。
3.《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办法》
该法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防治制度和传染病防治制度,并且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对病人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处理工作的通知》
该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并且要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工作。
同时,该通知还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卫生教育和培训。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感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并且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同时,该指导意见还规定了医疗机构应当对病人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
综上所述,国家对医院感染防治进行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
训和教育,建立医院感染防控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信息,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卫生部•【公布日期】2004.04.02•【分类】立法草案及其说明正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的说明——2004年4月2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国务院的委托,现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作说明。
1989年9月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称现行传染病防治法)是一部比较好的法律,对于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健康,尤其是对夺取抗击非典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不断进步,对一些疾病认识不断加深,公民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传染病防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例如,国家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疫情信息报告、通报渠道不畅;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病人的救治能力、医院内交叉感染控制能力薄弱;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采取紧急控制措施的制度不够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的财政保障不足。
这些问题在防治非典中暴露比较充分。
因此,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认真总结传染病防治实践尤其是抗击非典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对现行传染病防治法予以修订。
2003年6月,国务院将现行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列入工作日程,同意由卫生部、法制办组成联合起草工作小组,开始修订草案的起草工作。
卫生部、法制办在认真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多次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和地方人民政府以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专家和社会学、法学专家的意见,并赴上海、内蒙古、贵州、云南等地调研,赴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和瑞士、英国考察。
在此基础上,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将该征求意见稿发送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九三学社、中华医学会以及北京大学等高校征求意见。
根据各方面的意见,对征求意见稿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以下称修订草案)。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一、概述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为了防控传染病的传播,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章。
本文将详细介绍传染病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内容和要求。
二、国家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1.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传染病防控的基本法律,于2004年颁布实施。
该法规定了传染病的监测、报告、隔离、治疗等方面的要求,明确了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2. 传染病防治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管理条例是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具体细化和补充,于2005年颁布实施。
该条例规定了传染病的分类、报告制度、隔离措施、病原携带者的管理等内容,进一步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3. 传染病疫苗管理法传染病疫苗管理法于2005年颁布实施,旨在规范传染病疫苗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该法规定了疫苗的质量标准、监督管理制度以及疫苗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处理等内容,保障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传染病预防控制法传染病预防控制法于2013年颁布实施,旨在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该法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传染病应急管理等内容,提高了传染病的防控能力和应对能力。
三、地方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各地方也制定了一些适应本地实际情况的传染病防控法律法规。
1. 北京市传染病防治条例北京市传染病防治条例于2013年颁布实施,明确了北京市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体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等内容,为北京市的传染病防控提供了法律依据。
2. 上海市传染病防治条例上海市传染病防治条例于2015年颁布实施,对上海市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规范。
该条例规定了传染病的报告、隔离措施、病原携带者的管理等内容,保障了上海市公众的健康安全。
3. 广州市传染病防治条例广州市传染病防治条例于2017年颁布实施,旨在加强广州市传染病防治工作。
该条例规定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的报告制度、传染病应急管理等内容,提高了广州市对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传染病防治制度
传染病防治制度传染病防治制度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而建立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措施。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的疾病,如流感、肺结核、艾滋病等。
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治制度对于保护公众免受传染病的侵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律法规为了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治制度,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传染病防治的基本原则、责任分工、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监测和报告制度为了及时了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建立了监测和报告制度。
各级卫生部门设立了传染病监测点,定期收集、汇总和分析传染病相关数据,及时发布疫情信息。
同时,建立了传染病报告制度,规定了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报告内容,确保传染病的发现和报告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
三、预防控制措施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
首先是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
其次是加强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推广疫苗接种,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此外,还加强了传染病的环境卫生管理,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防止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四、疫情应对措施当发生传染病疫情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向公众通报疫情的发生和传播情况,提醒公众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是组织疫情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疫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同时,还要加强医疗救治能力,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五、国际合作传染病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传染病防治组织和机制,参与国际传染病防治合作项目,共享经验和技术,加强信息交流和合作。
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为国际传染病防治事业做出贡献。
六、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传染病防治制度的有效实施,建立了监督和评估机制。
各级卫生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卫生法
卫生法一.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1.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广义的传染病防治法是由国家制定或其主管部门颁布的,用以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爱滋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疫苗流通与使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性病防治管理法》、《结核病防治办法》等专门的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规章。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食品卫生法》、《献血法》《母婴保健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中,也有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条文。
狭义的传染病防治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
2.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简介: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于2004年8月28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通过,并从2004年12月1日起实施。
(1)总则部分1)立法宗旨与指导思想:立法宗旨除“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之外,还增加了“保障公共卫生”。
指导思想除保留“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外,还增加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的防治原则。
2)关于传染病的分类:分为甲乙丙三类。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爱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勾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传染病防治制度
传染病防治制度一、引言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
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对公共卫生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制定和执行一套完善的传染病防治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目的本文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全面、高效的传染病防治制度,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与健康委员会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四、组织机构1. 中央卫生与健康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全国传染病防治政策,协调各地区的防疫工作。
2. 地方卫生与健康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地区的传染病防治措施,监测和报告传染病疫情。
3. 医疗机构:负责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和隔离工作,同时开展传染病预防宣传和教育工作。
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五、传染病监测和报告1. 医疗机构应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报告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疫情。
2.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收集、分析和发布传染病监测数据,及时向上级卫生部门和公众通报疫情。
六、传染病预防和控制1. 加强传染病预防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健康素养。
2. 实施疫苗接种计划,提高疫苗接种率,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3. 加强卫生监督,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环境的清洁。
4. 加强传染病的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5. 加强国境卫生检疫,控制传染病的输入和输出。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1. 建立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卫生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2.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人员和物资的调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3.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八、传染病防治工作评估和监督1. 定期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加强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监督,确保工作的规范和高效。
医院传染病防治法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与分工1.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
2. 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疫情报告、监测、预防、控制、消毒隔离等。
3.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病例报告、患者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
4. 医院其他部门根据自身职责,积极配合传染病防治工作。
三、传染病报告与监测1.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2. 门诊医生诊治病人时,必须登记门诊日志,要求登记项目准确、完整、字迹清楚。
3. 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城镇2小时内、农村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防疫站报告,并同时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4. 责任报告人发现乙类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12小时内、农村24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出传染病报告卡。
5. 责任报告人发现麻疹、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流脑、乙脑、伤寒及副伤寒、钩体、疟疾、出血热等我院重点管理的传染病及疑似病例,以最快方式报告疾控中心并配合检诊。
四、传染病预防与控制1.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全院传染病防治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的认识和技能。
2.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制定和实施传染病防治方案,包括消毒隔离、防护用品、患者管理等。
3.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落实,包括病例报告、患者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
4.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通风换气,确保医院环境安全。
五、疫情管理与报告1. 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传染病疫情的管理和报告工作。
2. 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法律规定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有的控制措施
1.①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提出 划定疫点、疫区的建议,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卫生处理, 对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 的预防措施,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②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对疫点、疫区进行卫生处理, 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情控制方案,并按照卫生行政部门 的要求采取措施;
3、铁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消 除交通工具 以及相关场所的鼠害和蚊、蝇等病 媒生物的危害。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 公共卫生设 施,改善饮用水卫生条件,对污水 、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 处置。
(三)做好计划免疫接种
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
依照规
定的免疫程序,在易感人群中有目的、 有计划地进行各种生物制
①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 动 ②停工、停业、停课; ③封闭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 品以及相关物品; ④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动物、家畜家禽; ⑤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的场所。
3、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宣 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国务院可以 决定并宣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 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 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 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 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品的预防接种
(四)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建立传染病监测 制度。由国 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国家传染病 监测规划和方案。省、自 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传染病监测规划 和方 案,制定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监测计划和工作 方案。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包括传染病的监测、预警、报告、防控、救治和康复等环节。
第三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公民和个人各方面的作用。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保障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所需的经费和资源。
第五条国家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二、传染病预防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七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传染病监测工作,掌握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
第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免疫规划制度,组织推行国家免疫规划,保障人群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第九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消除病媒生物的危害,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第十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福利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的卫生管理,落实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治知识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
三、传染病控制第十二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制度,确保传染病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第十三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救治工作,提高救治水平,减少传染病死亡率。
第十四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评估,及时调整防控策略,采取针对性措施。
第十五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自我防护能力。
四、保障措施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所需的经费和资源,确保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传染病防治法
传染病防治法
第23页
二、传染病控制
(三)紧急办法
为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必要时当地政府可报 经上一级地方政府同意,采取以下紧急办法: ⑴限制或者停顿集市、影剧院演出或者其它人 群聚集活动; ⑵停工、停业、停课;⑶封闭 或者封存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公共饮用水源、 食品以及相关物品;⑷控制或者扑杀染疫野生 动物、家畜家禽;⑸封闭可能造成传染病扩散 场所。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传染病发生、流 行以及影响其发生、流行原因,进行监测;对 国外发生、国内还未发生传染病或者国内新发 生传染病,进行监测。
传染病防治法
第14页
(七)传染病预警制度
地方人民政府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国务院 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发出传染病预警后,应该按照传染病预防、 控制预案,采取对应预防、控制办法。
传染病防治法
第15页
二、传染病疫情汇报、通报和公布
(一)疫情汇报
义务汇报人:城镇居民、机构团体、车站、 码 头、机场、饭店职员及其它人员 责任汇报人:执行职务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 疫人员
传染病防治法
第16页
疫情汇报时限
发觉甲类传染病和炭疽中肺炭疽、传染性非经典肺炎 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该在2小时 内向发病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汇报;
2、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验;
3、对采供血机构采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验;
4、对用于传染病防治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验,并对饮 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给活动以及包括饮用水卫生安全产 品进行监督检验;
5、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采集、保藏、携带、运输、 使用进行监督检验;
1、法定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
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包括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监测、报告、治疗和康复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传染病防治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措施,确保传染病的及时发现、报告、处理和控制。
第四条国家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第五条国家实行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第六条国家鼓励、支持传染病防治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的传染病防治技术和方法,提高传染病防治水平。
第二章传染病预防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传染病预防规划,明确传染病预防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第八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做好传染病监测工作,对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趋势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第九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根据传染病预防需要,开展免疫接种工作,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保障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国家实行传染病预检、漏检、复检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
第三章传染病控制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传染病疫情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
第十三条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做好疫源追踪、消毒、杀虫等工作。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
第十五条国家实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的监督保障规定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传染病防治的监督保障规定(一)传染病防治的监督管理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1)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传染病防治职责进行监督检查;(2)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对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活动进行监督检查;(4)对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及其生产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对饮用水供水单位从事生产或者供应活动以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5)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采集、保藏、携带、运输、使用进行监督检查;(6)对公共场所和有关单位的卫生条件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传染病防治重大事项的处理。
2、调查取证和控制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进入被检查单位和传染病疫情发生现场调查取证,查阅或者复制有关的资料和采集样本。
被检查单位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食品以及相关物品,如不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可能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采取封闭公共饮用水源、封存食品以及相关物品或者暂停销售的临时控制措施,并予以检验或者进行消毒。
经检验,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对未被污染的食品或者经消毒后可以使用的物品,应当解除控制措施。
3、执法和监督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时,应当不少于两人,并出示执法证件,填写卫生执法文书。
卫生执法文书经核对无误后,应当由卫生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
当事人拒绝签名的,卫生执法人员应当注明情况。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二)传染病防治的保障措施1、国家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
第三节 传染病疫情的报告、通报和 公布
一、传染病疫情的报告
• 、疫情报告人:任何人均有义务 • 责任报告人: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
员及个体开业医生 • 、报告的内容: • 、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 、疫情的报告时限及方式 • ⑴报告程序与方式:传染病报告卡由首
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 报告卡。
列入乙、丙类病种。
目录
四、传染病病人、携带者和疑似 病人合法权益保护
• 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在 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 ⑴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计划和
方案;
• ⑵收集、分析和报告传染病监测信息, 预测传染病的发生、流行趋势;
• ⑶开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 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处理及效
• 个月宝宝乙肝疫苗(第三次)流脑疫苗(第一次)乙肝疫苗 ():流脑疫苗
• 个月宝宝麻疹疫苗(初种)乙脑疫苗(初种)麻腮风疫苗乙 脑疫苗:
• 个月宝宝流脑疫苗(第二次)流脑疫苗:
• 周岁宝宝甲肝疫苗 乙脑疫苗(加强)百白破疫苗(加强) 小儿麻痹疫苗(部分加强)甲肝疫苗():乙脑疫苗:
• 周岁宝宝小儿麻痹疫苗(加强)免费
• 二、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 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 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
• 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 为。
• 三、法定管理传染病 • 种,甲、乙、丙三类 • 甲类:强制管理 • 乙类:严格管理 • 丙类:监测管理 • 在卫生管理的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
•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就及时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和医疗机构通报传染病疫情以 及监测、预警的相关信息。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传染病人医疗救治的法律规定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传染病人医疗救治的法律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和完善传染病医疗救治服务网络的建设,指定具备传染病救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或者根据传染病救治需要设置传染病医院。
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当符合预防传染病医院感染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对按照规定一次使用的医疗器具,应当在使用后予以销毁;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传染病医疗救治能力。
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医疗机构应当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应当将患者及其病历记录复印件一并转至具备相应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1。
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ppt课件
调整了传染病病种;
增设了交通卫生防疫控制机构及国境卫生检 疫机构对传染病的可操作条款;
设定了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责任,尤其 是较多条款规范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医疗
三、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 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 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 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
2008年5月2日,手足口病纳入丙类管理传染 性疾病。
麻风病原来是乙类传染病,后作了调整。 人类历史上几次大的传染病疫情
卫生部公布2012年1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12年1月(2012年1月1日零时至1月31日24时), 全国(不含台港澳,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13899 例,死亡793人。其中,甲类传染病无发病、死亡病 例报告。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 质炎和白喉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23种传染 病共报告发病248104例,死亡783人;报告发病数居 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 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 总数的96%。
09年1月云南发生一起霍乱疫情
09年1月15日至17日,云南通海县四街镇四寨村一农户 举行丧宴,来自通海县、华宁县、江川县的585人参加 。18日3时,一名村民出现腹泻,并于当日前往通海县 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其后相继又有两名同组村民到通 海县人民医院就诊。21日上午,玉溪市疾控中心初步判 断为霍乱O139感染。22日2时,经云南省疾控中心检测 复核,确诊为霍乱弧菌O139感染。在参加丧宴人员中 有26人曾于去年到过霍乱流行的疫区旅游,其中1人在 丧宴上全程帮厨。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和 监测报告机构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 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 告,并同时向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 告后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主管部门报 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卫生标准、卫生技术和行操作规范
2021/3/10
讲解:XX
2
《传染病防治法》分为九章,共八十条
• 第一章 总则
• 第二章 传染病预防
• 第三章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
• 第四章 疫情控制
• 第五章 医疗救治
• 第六章 监督管理
• 第七章 保障措施
• 第八章 法律责任
• 第九章 附则
2021/3/10
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甲型H1N1流感(25+1)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
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
腹泻病 (10+1)
2021/3/10
国家规定:实施预防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必须事先经过相应 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经过考核合格,颁发有效证书,有效 期三年
2021/3/10
讲解:XX
24
法律规定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 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 接种实行免费
2021/3/10
《疫苗流通和预防
接种管理条例》
讲解:XX
25
儿童注射疫苗有两种形式: 一类是免费的,即国家规定的必须接种项目 另一类是自费的,由家长自由选择。
2021/3/10
讲解:XX
5
学习目标
掌握:传染病分类管理及 传染病报告与时限的相关规定
了解: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措施 传染病防治的法律责任
2021/3/10
讲解:XX
6
法定传染病病种及分类管理
• 法定传染病共37种
• 分类管理
–法定传染病分为甲 乙 丙三类进行管理
–分类依据:对人类的危害程度 传播方式 传播速度
✓ 在接种疫苗之后,先后有120多名学生出现了头痛、胸闷、四肢麻木 等不良反映
✓ 23号下午,一名6岁的小学生因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
2021/3/10
讲解:XX
21
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
• 组织调查:卫生部部长高强、国家药检局新 任局长、安徽省厅长、局长一起参与了调查
• 经济半小时、东方时空都做了跟踪报道
2021/3/10
讲解:XX
22
甲肝疫苗注射引起的过敏反应 疫苗:没有相关的资质证明 是安徽滁州的药品经销商以一支6元的价格
卖给镇防保所,镇防保所又以一支25元的高
价卖给了学校
2021/3/10
讲解:XX
23
操作人员:给学生们接种疫苗的20多名乡村卫生员也是临时 召集的,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
传染病防治法 与疫情报告制度
2021/3/10
讲解:XX
1
国际卫生公约
宪法
基本法
单行法律
卫生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 医药卫突生发行传公政染共规病卫章防生治事法
地方性医药卫生法规、件卫生应自急治条条例例与单行条例
1989年2地月方2政1日府卫生规章2004年8月28日修
通过,9月1日起
正,12月1日起施
2021/3/10
讲解:XX
19
法律规定
用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必须 符合国家质量标准
过期麻疹疫苗事件
2021/3/10
过期乙肝疫苗事件
讲解:XX
20
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
✓ 2005年6月16号、17号两天,安徽省泗县大庄镇的卫生防疫保健所, 给全镇范围内的19所中小学的2444名学生,进行了一次甲肝疫苗预防 接种。
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为第 一类疫苗,目前包括五类:卡 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 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
2021/3/10
讲解:XX
26
–甲类2种,乙类25+1种,丙类10+1种
鼠疫
2021/3/10
讲解:XX
霍乱 7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两种)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 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 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
2021/3/10
➢强制管理类传染病
强制执行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
和治疗
强制执行可疑人员的留验,疫点、
疫区的处理
讲解:XX
11
乙类传染病
25+1种
• 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人感 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出血热、 脊髓灰质炎、肺结核、新A/H1H1
2021/3/10
➢ 严格管理类传染病
讲解:XX
讲解:XX
3
《传染病防治法》
对37种法定传染病的预防、疫情的 报告和公布、控制、监督以及法律 责任作出了详细规定
明确规定了政府、医疗卫生机构和 一般公民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权 利。
2021/3/10
讲解:XX
4
授课内容
➢ 传染病的分类管理 ➢ 传染病的预防 ➢ 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 ➢ 传染病疫情控制 ➢ 传染病的医疗救治 ➢ 法律责任
讲解:XX
8
鼠疫 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 经皮肤、粘膜和呼吸道都可感染; 传染性极强、发病快; 病情重、死亡率高.
黑死 病
2021/3/10
讲解:XX
9
霍乱
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 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
2021/3/10
讲解:XX
10
甲类传染病
鼠疫 霍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肺炭疽
乙类传染病
法律特别授权
可以直接采取
甲类传染病
的预防、控制措施
2021/3/10
讲解:XX
13
艾滋病
2021/3/10
降级管理
甲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
仍受到“重点关照”
讲解:XX
14
丙类传染病
10+1种
流感、流行性腮腺炎、 风疹、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 ……
知识技能培训
2021/3/10
群众性卫生运动
讲解:XX
17
保护水源
----水井消毒
卫生习惯养成
----洗手
2021/3/10
讲解:XX
18
2 加强预防接种等措施
法律规定
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 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需要,制定传染 病预防接种规划并组织实施
2008.5 卫生部通知:
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
染病管理
➢ 监督管理类传染病
2021/3/10
讲解:XX
15
传染病预防的法律规定
1 将预防措施向传染病发生前延伸
法律规定
2021/3/10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开展群众性卫生活动 进行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 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 加强环境卫生建设 消除鼠害和蚊讲解、:XX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