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拍摄常用体位

合集下载

X线常见特殊体位摄影方法

X线常见特殊体位摄影方法

X线常见特殊体位摄影方法阅读 4287Bon工作室1.髌骨改良30°轴位髌骨改良轴位的体位摄影方法及角度,在力求体位舒适的情况下,根据膝关节实际屈曲角度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投照角度。

膝关节屈曲30°~45°时,X线球管向足端倾斜5 °~12 °,中心线与髌骨长轴平行,从髌股关节面水平射入。

体位设计1:被检者仰卧于摄影床上,患侧膝关节屈曲30°~45°。

足部平放于摄影床面上,这时同侧髋关节处于自然屈曲状态。

将平板探测器垂直置于患侧小腿中部、使其下缘紧贴患侧小腿前缘,髌骨处于平板探测器中心位置。

中心线向足端倾斜5°~12°,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需要注意的是:入射角度随膝关节屈曲角度的加大而相应增加,其原则是中心线与髌轴平行。

体位设计2:Merchant髌骨轴位片拍摄法(示意图示):患者平卧,膝关节在桌边屈曲30°~45°置于一支撑物上。

平板探测器置于膝下30㎝皮肤上(或足底部),与X线投照方向垂直。

X线在水平线下与其成30°角。

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体位设计3: Laurin轴位片摄片法患者坐于检查桌上,足部靠近边缘。

X线平行于胫骨前缘,膝关节屈曲30°~45° ,患者手持照相盒置于大腿上,与X线呈90°。

体位设计4: Bon轴位片摄片法患者面向平板探测器,患膝关节紧贴平板探测器中央屈曲30°~45°(足部或置于一支撑物上)。

平板探测器倾斜紧贴小腿上部前缘。

X线球管移动至平板探测器上方,中心线经髌骨后缘,髌股关节面垂直射入平板探测器。

注:(此法用于尚无明显双膝关节活动障碍患者)2.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即Y位)局部解剖冈上肌是肩袖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斜方肌的深层,相当厚,呈圆锥形。

起于肩胛骨冈上窝内侧2/3的骨面,肌束向外通过肩峰之下和喙肩韧带的下方,跨越肩关节,移行为短而扁平的肌腱,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上的小面(如图)。

x线常见特殊体位

x线常见特殊体位

整理课件
36
6、骨盆入口位
整理课件
37
体位:患者仰卧于摄影床上,身体正中面对准床 面中心。下肢伸直,脚后跟分开,脚尖靠紧, 足稍内旋。
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0度,对准髂前上棘连线水 平中点,身体正中矢状面,摄影床中线(红箭 头)。
整理课件
40
显示标准:显示耻骨上支与坐骨上支重叠。
整理课件
24
整理课件
25
显示标准:肱骨远端的 前后位和尺骨与桡骨近 端的后前位重叠影像。 鹰嘴突显示尤为清晰。
整理课件
26
4、肘关节尺神经沟位
整理课件
27
体位设计:患者坐于摄影床旁,上臂紧靠摄影 床。肘部极度弯曲,使手指与肩部相接触。 将尺骨鹰嘴放于探测器中心上3cm处。上臂 外旋15度,肩部放低,尽量肘部相平。
此投照方法的优点:能使茎突部显示出,不与 其他骨骼重叠,测量值较为可靠;使茎突投影正位 片上位于上、下颌骨之间,茎突侧位影投在下颌骨 与颈椎之间,图像清晰。
整理课件
10
整理课件
11
整理课件
12
2、肩关节岗上肌出口 位(即Y位)
整理课件
13
局部解剖
冈上肌是肩袖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斜方肌的 深层,相当厚,呈圆锥形。
整理课件
16
冈上肌出口位
True lateral
+ 10°caudal tilt
整理课件
17
摄影目的:是观察肩峰下滑动间 隙,观察肩峰尖端处及锁骨外侧 下面的骨赘,对肩峰的弯曲情况 进行分型。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整理课件
20
显示标准:肩峰、喙突和肩胛骨体形成”Y”字 形。肱骨头应与肩盂重叠。肩峰、肩胛冈、 肩盂上缘和喙突背侧形成岗上肌出口,该区 应为开放的,没有肱骨头重叠。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从足侧向头侧倾斜角度称为向头侧倾斜; 反之则为向足倾斜。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4. 水平方向 X 线束(中心线)与地面平行呈水平 方向射入被检部位时,摄影方向称为 水平方向。
5. 轴方向 X 线束(中心线)与被检者的组织、 器官长轴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摄影方向称 为轴方向。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许多体位利用此法投照,简单准确、快速 合理。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谢谢!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你的支持,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
1 . 人类学的基准线(ABL) 眶下缘
与外耳孔上缘的连线,即听眶线。
2 . 听眦线(OMBL) 外耳孔中点与外眦
连线。
3 . 听鼻线 鼻前棘与外耳孔中点连线。 4 . 听眉线(SML)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
或眉间连线。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5 . 耳垂直线(ARL) 通过外耳孔中点
的与听眶线垂直的线。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左侧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一斜位,倾斜45°角, 观察心脏影像。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⑵ 左前斜位 :被检者身体左侧朝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右侧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二斜位,倾斜60°观察 心脏影像。
6 . 眼窝中央线(IPL) 从正面看左右眼 (眶间线)
窝中点的连线。
7 . 眼窝下缘线(IOL) 从正面看左右眼 (眶下线)
眶下缘连线。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四)摄影体位 1. 立位 2. 坐位 3. 仰卧位 4. 俯卧位 5. 侧卧位

X线检查体位总结(全)

X线检查体位总结(全)

X线检查体位总结1.铅号码摆放正放:前后位片、前后斜位片反放:后前位片、后前斜位片、侧位片(一般不放)、2.呼吸训练:平静呼吸下不屏气:头部、颈部摄影。

平静呼吸下屏气:用于心脏摄影。

深吸气后屏气:用于肺部及膈上肋骨摄影。

深呼气后屏气:用于腹部及膈下肋骨摄影。

3.摄影距离选择大焦点:腹部——100cm肺部——150-180cm心脏——180-200cm小焦点:头颅——75-100cm四肢——75-100cm(一)四肢摄影——上肢摄影PS:调节摄影距离75-100CM,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四肢摄影注意事项:1.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应至少包括临近病变一端的关节。

2.婴幼儿骨常规摄影取双侧影像,以便形成对比。

3.较厚部位使用滤线栅装置,>15CM(临床已较小应用)4.四肢摄影焦片距为75~100CM。

5.骨外伤病人摆设体位一定小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一、手正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测手掌伸直,掌心向下,五指伸直自然分开。

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3.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标记铅号码,铅号码正放,标记为左(右)。

二、手侧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测手掌伸直尺侧在下,拇指位于并拢四指前。

第五掌骨头置于IR中心。

2.中心线对准第二掌骨头垂直入射。

3.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不放置铅号码)三、掌上斜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手掌伸直,掌面向上。

桡侧抬高约与暗盒成45°角,四五指骨背侧紧贴IR,五指自然分开。

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3.摄影距离为75-100CM。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标记铅号码,铅号码正放,标记为左(右)。

四、掌下斜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桡侧抬高使掌面与IR成45°角。

常用X线投照体位

常用X线投照体位

最近带的几个实习同学总是搞不清骨科开的拍片单需要怎么写拍片体位要求,尤其是需要比较特殊的投照位置但又是值班时常遇到的需要做的拍片检查,所以稍稍收集整理了一下,也再次发贴给大家分享,希望有用。

常用X线投照体位上肢2~5指:正位、侧位、斜位拇指:正位、侧位、斜位手:正位、侧位、斜位腕:正位、侧位、尺偏正位、桡偏正位、半旋前斜位、半旋后斜位腕管:切线位前臂:正位、侧位肘:正位、侧位、内旋斜位、外旋斜位肱骨:正位、侧位、经胸侧位(创伤时)肩肩:正位、内旋正位、轴位、后前“Y”形斜位锁骨:正位、轴位肩胛骨:正位、侧位肩锁关节:不负重正位、负重正位下肢足趾:正位、内旋斜位跖趾关节籽骨切线位足:正位、侧位、内旋斜位跟骨:轴位、侧位踝:正位、侧位、内旋斜位胫腓骨:正位、侧位膝:正位、侧位、内旋斜位、外旋斜位、髁间窝轴位髌骨:正位、轴位股骨:正位、侧位骨盆骨盆:正位、出口位、入口位髋:正位、侧位、经股骨侧位、斜位(蛙式位)骶髂关节:前后斜位髋臼:左前斜位、右前斜位(Judet位)脊柱颈椎:正位、侧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过伸过屈侧位、寰枢椎开口正位颈胸椎侧位(游泳者姿势)胸椎:正位、侧位腰椎:正位、侧位、左前斜位、右前斜位腰骶关节:轴位、侧位骶骨:正位、侧位尾骨:正位、侧位脊柱侧弯:1.常规X线片应包括站立位的脊柱全长正、侧位摄片。

2.摄仰卧位侧弯位片(bending film),测定侧弯及旋转可以自行校正的度数. 3.牵引位摄片4.特殊体位的X线片,如Stagnara投射法。

X线体位

X线体位

放射科常用X线投照技术常规(骨骼部分)手正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手掌紧靠暗盒,将第三掌骨头放于暗盒中心。

各手指稍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所有指、掌、腕骨,尺桡骨下端的后前位影像,但拇指显示斜位像。

手后前斜位位置:患者在摄影台旁边侧坐,肘部弯曲。

将小指和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外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内转,使手掌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稍弯曲。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二、三和四掌骨互相分开,第四、五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手前后斜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将小指和第五掌骨靠近暗盒内缘,手放成侧位。

然后将手外转,使手与暗盒约成45度角。

各手指均匀分开。

中心线:对准第五掌骨头,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此位置显示手部各骨的斜位影像。

第三、四、五掌骨互相分开,第二和第三掌骨可能稍有重叠。

拇指前后位位置:(1)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肘部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外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2)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前用沙袋垫高。

手和前臂极度内转,使拇指背面紧靠暗盒。

其他四指伸直,也可用对侧手将其扳住,避免与拇指重叠。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掌指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1)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和其周围结构也都能清晰显示。

(2)此位置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前后位影像,腕掌关节常被遮蔽,显影不清。

拇指侧位位置:患者面对摄影台正坐,前臂伸直。

或侧坐于摄影台旁,肘部弯曲。

拇指外侧缘紧靠暗盒,其余四指握拳,用以支持手掌,防止抖动。

中心线:对准拇指的指掌关节,与暗盒垂直。

显示部位:显示拇指指骨和第一掌骨的侧位影像。

腕关节后前位位置:患者侧坐摄影台前,肘部弯曲。

腕关节放于暗盒中心,手指握拳,使腕部掌面易与暗盒靠紧。

中心线:对准尺骨和令人满意的骨茎突联线的中点,与暗盒垂直。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Work hard in everything, everything follows fate!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距离150cm..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中心线:垂直于平板中心;深呼气后曝光..胶片距:90cm8、骨盆前后位片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床;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置于正中线上;下至伸直足尖向上并拢;两侧髂前上棘与床面平行;下缘包括坐骨..中心线: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曝光..9、腰椎前后位片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床;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正中线重合;双髋、膝关节屈曲;足平踏床面;上肢置于身旁;平板上缘包括胸12椎体;下缘包括骶椎..中心线:对准腰3脐上2.5-3cm垂直射入;深呼气后闭气曝光..胶片距:90cm10.腰椎侧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台;两上臂屈曲;向前上举起;抱于头的两侧、髋、膝屈曲;冠状面垂直;棘突后缘置台中线外5cm处;上包胸12;下包上部骶骨..中心线:对准:腰3垂直或者向足侧倾斜5-100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胶片距:90cm.11.腰椎斜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台;身体平直..然后对侧抬高被检侧在下;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呈450角;髋膝屈曲支撑身体;棘突后缘垂直于胶片中线外约4cm处;上包胸12;下包部分骶骨..中心线:对准:腰3垂直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2.胸椎前后位正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仰卧摄影摄影床;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剑突颈静脉切迹;臂下垂置身旁;下肢伸直;上包颈7;下包腰1..中心线:对准胸6胸骨柄切迹至剑突的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3.胸椎侧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床;臂屈曲抱头;膝髋屈曲;冠状面垂直床面;棘突垂线距台面中线外5cm;上包颈7、下包腰1..中心线:对准胸7垂直射入;膈上胸椎深吸气后闭气曝光..膈下胸椎时深呼气后闭气曝光..14.颈椎前后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站立平板前;正中失状面垂直台面;且与台中线垂直.. 27头稍向上仰;听鼻线垂直台面;上包对耳孔;下包颈颈静脉切迹..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0甲状软骨平面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5.颈椎侧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下颌上仰听鼻线与冠状面垂直;两肩尺量下垂;片盒长轴与矢状面平行;上包对耳孔;下至胸骨切迹..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处;颈前后缘中点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16.颈椎斜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俯卧;右前斜时面向左侧旋转;左侧台高;头和身保持统一解剖位置..中心线:向足侧倾角100经甲状软骨平面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17.髋关节前后位正位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患侧股骨沟置台面中心;;平板中线射入..中心线: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下5cm为入射点;垂直射入..造影检查部位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常规需要了解病史;临床诊断及检查目的..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查对姓名;床号等;造影剂名称;浓度;准备好造影用具及压迫器等..造影前拍腹部平片胸10-耻骨联合一张..注射造影剂前令患者解小便;以及压迫..查对药品;浓度、剂量、常用者为泛影葡胺成人用量20-40mg步骤:患者仰卧屈膝;腹部放松;压迫球置耻骨联合上2cm;加压注意压力不要过大;讲清道理;力争患者配合..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快速;一般选择肘静脉;此过程中密切注意病人有无不良反应..注射完后;根据需要可选5、7、15、30分钟各点片一张;此过程医师需要在场;每片过目;显影满意后即可终止检查;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时间..将药品、剂量、拍片时间记于申请单背面..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后;拍全尿路片..特殊情况;应由当班医生决定;是否加照输尿管片;斜位或侧位片..2、逆行肾盂造影一、膀胱镜检查;输尿管插管由泌尿科操作..二、注射造影剂之前;常规拍腹部平片;明确导管头端所在位置以脊柱为标志描述..三、注入造影剂之前应排气气泡形成假象;缓慢注入;压力不可过高或过量5-10ml;以免剧痛或溢流;影响胶片质量..摄完一张胶片后;立即观察;如不满意;可即时补充注药或换位拍片..四、记录两侧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3、食道钡餐检查一、患者准备:1、吞咽困难者;查前四小时禁饮食..2、疑有喷门病变者;检查当日禁饮食..3、除去有碍透视的衣物及饰品..二、医生准备1、了解病史;尤其是吞咽困难的程度..2、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3、调好钡剂膏状或糊糊状;编码及日期..4、讲明要求;力争配合;消除恐惧..5、调整拍片条件..三、检查方法:1、先作胸腹部透视;注意纵隔、心脏、两肺、横隔及胃泡情况..2、透视与拍片相结合..3、患者口含钡剂站立于造影机上;嘱多次吞钡;注意观察:①钡剂延咽部通过的情况;咽部大小;充盈的对称情况及特征..梨状隐窝的排空情况;多轴位观察..观察钡剂沿胸段食道通过情况;食道的位置、压迹、舒张度、外形改变等..喷门区情况:裂孔随呼吸的变化、膈壶腹段的走形、钡剂入胃的形态、方向及方式..食道各段要正、侧、斜多轴位观察其形状、位置、食道壁有无压迹、轮廓;柔软度及黏膜皱襞等改变..可疑区可再吞钡重复观察;也可大量吞咽稀钡液、呃气等..观察食道充盈情况可取卧位观察..需观察管壁及胃泡时、可服发泡剂;如小苏打3-4g;再服枸橼酸2-3g..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药片片拍片时要注意解剖标志4、胃肠道钡餐一、查前准备:1、钡剂准备:调制钡剂稀糊状;编排号码;给好机器条件..2.扼要了解病史;症状、临床诊断及检查及检查重点要求;有关体征如包块的部位、大小等;作到心中有数;重点观察..若有出血史;应在出血停止五天后为妥..3.了解病人空腹状况;未准备好者可暂缓检查;以免影响准确性..4、去除腰腹部的饰物等..5、准备一包产气粉成品;用10ml温开水咽下..二、检查步骤:透视与拍片相结合..1.嘱患者咽钡一口;放倒检查床令患者左右翻滚2-3次;仰卧位观察胃黏膜及胃壁情况..2.令患者再服钡2-3口;观察胃底充盈度及食道钡剂通行状况..3.府卧位观察胃底黏膜像、胃体及胃窦部充盈像..4.立位并左右斜位观察胃全貌..三: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1、常规胸腹部透视:观察心、肺、纵隔及腹部胃有无潴留有无异常..①膈下有无游离气体、肠道气液平面;结合病史、症状符合空腔脏器穿孔者;钡餐检查是禁忌症..②有无钙化及肿块影;肝脾情况..③胃泡大小、形态有无液平及肿块..④胃肠道有无异常高密度影..⑤以10ml温开水口服产气粉一包成品;大约3g..2、常规造影检查:让患者含一口稀钡约15ml..食道:吞咽一口稀钡;正位自颈段食管下咽部观察钡头;转动体位;多轴位观察..右前斜观察胸腹段;了解钡剂通过情况;管壁、管腔轮廓;舒张度、蠕动、粘膜皱襞等..疑有病变者、待胃、十二指肠查完后;再用稠钡剂作重点检查及拍片..钡剂通过贲门入胃的情况:正常者钡剂入贲门后基本沿胃小弯缘下降散开;贲门黏膜皱襞呈星芒状..若潴留液多时;钡剂呈“飘雪花”状下降;若幽门梗阻胃内残留多时;钡较乱不易附着于黏膜面;勿勉强行检查;应下胃管抽出;再做..注意:“钡流”异常:如贲门部肿块;钡从胃底大弯侧呈分流状或喷射状;贲门狭窄时通过受限;上方食道扩张;钡逆流等..胃:钡剂入胃后沿胃小弯散开;此时把床放在水平位;嘱病人翻滚2-3次;使胃黏膜均匀涂抹;观察胃黏膜正常胃小弯侧黏膜呈与胃小弯平行规则的纵行皱襞、大弯侧稍粗大不规则弯曲或呈锯齿状、胃窦部黏膜呈横、纵行至幽门管呈收集状;钡剂未进入十二指肠前;尽快拍摄黏膜像..再次喝钡两口约30ml;俯卧位观察胃体及胃窦部充盈像;重点观察蠕动波;胃壁柔软度;龛影;充盈缺损等;变换至仰卧位;再次观察胃体、胃窦黏膜以及胃底充盈状况..需看胃窦黏膜;可右侧抬高..注意:此段时间要快;避免十二指肠药物重叠;难以观察..站立喝钡;观察胃全貌;发现问题;重复再次观察..十二指肠:俯卧位十二指肠充盈;观察其蠕动、轮廓分布及走形情况..小肠:可采用连续喝钡;每次间隔5-10分钟;喝钡约300ml;再次观察小肠的充盈、分布、走行、动度;变换体位可观察黏膜状况..5、钡剂灌肠检查①术前准备:检查前2-3天进流食..检查前一天多饮水;术前一晚服缓泻剂番泻叶50g泡水或酚酞0.2g..检查前12小时禁饮食..习惯性便秘或服缓泻剂无效者;于检查前作温水灌肠;直至无粪便排出..②钡剂的配置:70%-80%;250ml钡200g+水200-240ml+食用胶若干;双球囊注气约500-800ml.③方法及步逐:肛门插管;先用液体石蜡油涂抹导管头端;令病人放松;左侧卧位;张口呼吸;从肛门插入;深约10-15cm;变换为仰卧位;头低足高约10-15度..慢慢注入钡剂;乙状结肠充盈后夹管;转动体位观察肠曲..连续灌钡至钡头到达结肠脾屈;注气500-800ml;并嘱患者左侧抬高;利用气体促使钡剂充盈结肠肝曲及升、盲结肠拔管..床位放平;转动病人;使要观察的结肠气钡分布均匀;多轴位观察; 重点观察肠壁的分布、柔软度;黏膜状况等;并进行必要的点片..如行低张造影者;检查前肌肉注射654-210-20ml;步逐同前..T形管造影病人准备:术前作碘过敏试验;阴性者可做..准备20ml注射器一支;50ml注射器一支;76%泛影葡胺10-20ml..给病人讲述检查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配合..造影剂准备:抽取76%泛影葡胺10ml+生理盐水30ml;即19%泛影葡胺40ml..。

X线拍摄常用体位

X线拍摄常用体位

1. 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X 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 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 胸部侧位检查14X 17 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 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 心脏正位片14X 17 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 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4.右前斜位14X 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 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 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X 17 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 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 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X 17 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 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X线摄影体位命名及摄影标记

X线摄影检查的基本操作 X线摄影体位命名及摄影标记
一、解剖学体位及定位标志 (一)解剖学姿势
(二)解剖学的基准轴与基准面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4.矢状面 5.冠状面 6.水平面
(三)解剖学方位
1.上和下 2.前和后 3.内侧和外侧 4.近和远 5.浅和深
二、X线摄影体位及命名
(一)一般体位 1.站立位 2.坐位 3.仰卧位 4.俯卧位 5.侧卧位 6.斜位 7.侧卧水平正位 8.仰卧水平侧位
(二)专用体位 1.前后位 2.后前位 3.左侧位 4.右侧位 5.水平位 6.左侧卧水平正位
Hale Waihona Puke 7.右侧卧水平正位 8.仰卧水平侧位 9.俯卧水平侧位 10.右前斜位 11.左前斜位 12.左后斜位
13.右后斜位 14.轴位 15.切线位 16.前弓位 17.蛙形位 18.功能位
立位
坐位

X线摄影体位方向

X线摄影体位方向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
❖ 一、摄影体位方向 ❖ 二、摄影步骤 ❖ 三、十字定位投照法
.
(一)、解剖学姿势
❖ 人体直立、两眼向前方平视,两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两上肢下垂至躯干两侧,掌心向 前。(在摄影工作和阅片、拍片时,无论被 检者处于何种体位,都应依照标准解剖学姿 势作为定位的依据。)
❖ 摆位置 根据摄影部位和检查目的,用标准位 置摆放好,通常将检查部位放置与暗盒中心, 并以最舒适的位置投照,尽量减少被检者的 痛苦
.
❖ 曝光机后期处理 以上步骤完成后,调节校 正控制台上各种曝光条件,然后曝光,投照 完毕后对图像进行黑白、对比度等图像后处 理,根据被检部位等正确裁剪图像大小,并 做好左右标记,最后保存发送至报告台。
❖ 听眦线(OMBL) 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 ❖ 听鼻线 鼻前棘与外耳孔中点的连线 ❖ 听眉线(SML) 外耳孔点与听眶线垂直的
线。
.
(四)、摄影体位
❖ 包括:立位、坐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斜位 ❖ 右前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朝前倾斜紧贴探测器,射线从左
.
(五)、摄影方向
❖ 矢状方向:前后位(AP);前后位(VD);背腹像 (DV)
❖ 冠状方向:左右向(LR);右左向(RL) ❖ 斜方向:背腹斜方向;腹背斜方向。从足侧向头侧
倾斜角度称为头侧倾斜;反之则为向足斜位。 ❖ 水平方向:X线束与地面平行呈水平方向射入被检
部位时,摄影方向称为水平方向。 ❖ 轴方向: X线束与被检者的组织,器官长轴平行或
.
(二)、解剖学的基准线
❖ 垂直线 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 水平线 人体直立下,与地面平行的线 ❖ 正中线 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 矢状线 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线 ❖ 前额线 与矢状线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分开

人体常见部位X线摄影

人体常见部位X线摄影

X线常用摄影体位(一)上肢X线摄影一.手后前位 1 •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被检测手掌伸直,掌心向下,五指伸直自然分开。

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摄影距离为75-100cmo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若同时摄取双手,中心线经两手第3掌骨头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

3.显示部位:显示被检侧手掌的正位影像。

被检测二至五掌指骨呈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呈斜位像,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显示良好。

二、手后前斜位 1 •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面向下,挠侧抬高,手指内旋,使掌而与IR成45。

角。

五指均匀分开稍弯曲,各指尖触及摄影台而,第三掌骨头置于IR中心。

摄影距离为75-100cmo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对准第三掌骨头垂直入射。

3.显示部位:显示手的斜位影像,被检侧二至五掌骨指呈正位影像, 第四五掌骨基底部有不同程度重叠,手背侧内部及掌侧外部的骨皮质呈切线位显示,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三、腕关节正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掌而向下,肘部弯曲成90度角,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

尺挠骨茎突连线中点置于IR中心。

2.中心线对尺挠骨茎突连线中点垂直入射。

摄影距离为75-100cmo 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3.显示部位: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挠骨远端的正位影像,税腕关节而清晰,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四、腕关节侧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前臂伸直尺侧在下,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尺骨茎突置于IR中心。

照射野包括尺挠骨远端和掌骨远端,摄影距离为75-100cmo照射野与被检部位等大为宜。

2.中心线经挠骨茎突垂直入射。

3.显示部位:显示腕关节,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槎骨远端的侧位影像。

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腕部诸骨骨小梁清晰显示,软组织影像显示良好。

八、前臂前后位1.体位:被检者侧坐于摄影床旁,肩部放低,前臂伸直掌而向下,五指稍弯曲成半握拳状(或掌心向上前臂长轴与探测器长轴平行)。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

普通X线摄影体位显示标准一.胸部后前位:1、包括胸廓、全部肺野及两侧肋膈角;2、两侧胸锁关节对称,肩胛骨位于肺野外方;3肺野密度适中,肺尖显示在锁骨上方,纵膈内1-4胸椎显示清晰;4、肺门位于肺内带中部,肺纹理由肺门呈放射状伸向肺野,层次清晰;5、肺纹理、肋骨、膈肌及心脏边缘锐利;6、心脏居中偏左;7、高千伏显示层次丰富、与肋骨纵膈与心脏等重叠肺组织显示清晰,气管和支气管的形态和管壁显示良好,心脏及大血管边界较锐利。

二.胸部侧位片:1、胸片包括肺尖膈肌及前后胸壁;2、胸骨及胸椎呈侧位缘;3、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像;4、心脏大血管居中偏前;5、心前、后间隙肺野清晰,食管显影时位于心影后方。

三.手正位:显示第2-5掌、指骨正位影像,拇指的掌、指骨斜位像。

四.手斜位:显示第2-5掌、指骨斜位像。

五.腕关节正位:1、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正位影像;2、腕桡关节面清晰。

六.腕关节侧位:1、显示腕骨、掌骨基底部、尺骨及桡骨远端的侧位影像;2、腕骨重叠较多,月骨显示较为清晰。

七.尺桡骨正位:显示尺、桡骨正位影像。

八.尺桡骨侧位:显示尺、桡骨侧位影像。

九.肘关节正位:显示肘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清晰。

十.肘关节侧位:1、显示肘关节侧位影像;2、关节间隙清晰;3、肱骨两髁影像相重叠。

十一、肱骨正位:显示肱骨正位影像。

十二、肱骨侧位:显示肱骨侧位影像。

十三肩关节正位:显示肩关节正位影像,关节间隙显示清晰。

十四、肩胛骨正位:显示肩胛骨正位影像。

十五、锁骨正位:1、显示锁骨正位影像;2、肩锁关节及胸锁关节影像显示清晰。

十六、足正位:显示趾骨、跖骨及部分跗骨正位影像。

、十七、足斜位:显示足部xx斜位影像。

十八、跟骨侧位:1、显示跟骨侧位影像;2、跟骨形态、骨质,跟骨关节、跟距关节。

十九、踝关节正位:1、显示踝关节正位影像;2、关节间隙清晰。

二十、踝关节侧位:1,显示踝关节侧位影像;2、踝关节xx影像显示清晰。

X线摄影体位

X线摄影体位

胸锁关节后前斜位摄影体位患者俯卧于摄影台上,两手放于身旁。

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或台面中线。

下颌前伸,支撑头部,使肢体更靠近暗盒。

胸锁关节放于暗盒中心。

中心线向被检侧(左或右)倾斜15”~20”角,经第3胸椎左或右侧射至暗盒中心;左右两侧分别摄影,暗盒用铅橡皮遮挡。

用途常规位置。

胸锁关节侧位摄影体位患者侧立于摄片架前,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头稍向后仰,两臂在背后交叉,胸部向前挺出,两肩尽量后倾.胸骨颈切迹对暗盒中心。

中心线对准胸锁关节,与暗盒垂直。

用途常规位置。

膈上肋骨后前位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身体正中面或脊柱对暗盒中线。

头稍抬高。

暗盒上缘超出肩部,下颌置于暗盒上缘,使胸部更能靠近暗盒。

两肘弯曲,手背放于髋部,两臂和肩部尽量内转,使肩胛骨影像不与肋骨重叠.中心线对准第4胸椎,与暗盒垂直。

用途常规位置。

膈上肋骨前后位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片架前,背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两手上举抱头,然后将身体向被检测转45o角,使被检侧腋背部紧靠暗企。

将脊柱至胸腔外侧缘的中点对暗盒中线,暗盒上缘须超过肩部。

中心线对准胸骨颈切迹,通过第2胸椎间隙,与暗盒垂直。

用途用以检查腋部肋骨的病变或外伤。

膈上肋骨前后斜位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片架前,背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两手上举抱头,然后将身体向被检侧转45o角,使被检侧腋背部紧靠暗盒。

将脊柱至胸腔外缘的中点对暗盒中线,暗盒上缘超过肩部。

中心线对准胸骨颈切迹,通过第2胸椎间隙,与暗盒垂直。

用途用以检查腋部肋骨的病变或外伤。

膈上肋骨后前斜位摄影体位患者站立于摄片架前.面向暗盒,两足分开,使身体站稳。

两手上举抱头,或将健侧手臂上举,被检侧肘部弯曲,手腕放于髋部,手臂及肩部尽量内转。

然后将身体向被检侧转45o角,使被检侧的胸腋部靠近暗盒,并将脊柱至胸腔外侧缘中点对暗盘中线,暗盒上缘须超出肩部。

中心线对准第3胸椎,通过胸骨颈切迹,与暗盒垂直。

临床常见X线摄影考核体位考点

临床常见X线摄影考核体位考点

临床常见X线摄影考核体位考点《临床常见X线摄影考核体位》序号体位名称序号体位名称1手后前位36腰椎正位2手侧位37腰椎侧位3手后前斜位38骨盆正位4腕关节后前位39胸骨正位5腕关节侧位40胸骨侧位6碗关节尺偏位41胸部正位7尺、桡骨前后位42胸部侧位8尺、桡骨侧位43胸部站立前凸位(前弓位)9肘关节正位44心脏后前位10肘关节侧位45心脏右前斜位11肱骨正位46心脏左前斜位12肱骨侧位47腹部仰卧前后位13肩关节正位48腹部站立前后位14肩关节侧位(穿胸位)49膀胱仰卧前后位15肩胛骨正位50膀胱侧位16肩胛骨侧位17锁骨正位18足正位19足内斜位20跟骨侧位21跟骨轴位22踝关节前后位23踝关节侧位24胫、腓骨侧位25膝关节前后位26膝关节侧位27髌骨轴位28股骨正位29股骨侧位30髋关节正位31髋关节水平侧位32颈椎正位33颈椎侧位34胸椎正位35胸椎侧位胸部摄影摄影距离肺部150~180cm;心脏200cm。

胸部后前位:头稍上仰,两手背放在髋部,双侧肘部尽量内旋向前,双肩下垂。

下缘包括肋膈角。

中心线:经第五胸椎水平垂直射入。

胸部侧位:两臂上举屈肘交叉抱头,上缘平第7颈椎,下缘平肋膈角,前胸臂及后背与摄影架边缘等距。

中心线:对准腋中线第6胸椎水平垂直射入。

(四)心脏后前位(正位)1.摄影目的观察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测量心弱比2.摄影体位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直立,双足分开,胸部紧靠摄影架,双手内旋放于两侧骼骨上、双肩、双臂、双肘贴紧摄影架,两肩放平,头稍后仰,下颌置于摄影架上缘,两腋中线与摄影架等距。

3.中心线对准剑突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SID为2m。

4.标准片显示(1)心脏及大血管的正位影像。

(2)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及主动脉走向清晰。

(3)两侧肿野、膈肌显示完整,并可测量心胸比值。

心脏右前斜位:45~55度,左臂上举屈肘抱头,右手背放在髋部。

IR上缘超出锁骨6cm,下缘达第12胸椎。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X线摄影体位方向、 步骤和定位投照
5. 轴方向 X 线束(中心线)与被检者的组织、 器官长轴平行或近似平行的摄影方向称 为轴方向。
最新课件
13
二、 摄影步骤
1、X线摄影机性能了解
在投照前,必须彻底了解机器的性能及其 使用方法;并应充分熟悉机器的最高使用限 度及其规格表(包括最高千伏、毫安和最长 时间的相互关系),以免超过机器的最高使 用量而致损坏。
最新课件
6
⑵ 左前斜位 :被检者身体左侧朝
前倾斜紧贴板面或台面。右侧 远离板面或台面,冠状面与板 面或台面倾°斜一定角度。如: 胸部第二斜位,倾斜60°观察 心脏影像。
最新课件
7
(3)右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右侧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或台 面;左侧远离板面或台面,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定角 度。
最新课件
8
(4)左后斜位:被检者身体左侧
后倾斜,背侧朝向板面或台 面;右侧远离板面或台面, 使冠状面与台面形成一定角 度。
『如:腰椎双斜位摄影体位,采用左右斜位。』
最新课件
9
7. 屈、伸位:四肢关节沿冠状轴活动,形成
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的角度减小 和两骨相互接近时体位为屈曲 位; 相反关节的角度增大,使 关节组成骨远离或平直,为伸 直位。
最新课件
14
2、申请单的了解
接到申请单后,必须详细了解被检者的 性别、年龄以及投照部位和检查的目的。
3、胶片的选择
选择胶片的尺寸,应根据检查部位的实 际大小来决定,不宜过大或过小。
最新课件
15
4、投照位置确定
一般都用常规位置投照,遇有特殊病例需 用特殊位置投照。
5、照片标记的位置
将铅字标记放在暗合适当部位,以不影响 诊断范围为准,最好是靠近边缘处。

x线摄影体位名词解释

x线摄影体位名词解释

X线摄影体位名词解释
X线摄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各种病症。

在进行X线摄影时,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体位,以便将某个部位的影像清晰地呈现出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X线摄影体位名词及其解释:
正位(正面位)
正位是指患者面向X射线机,胸部或腹部贴紧摄影板,使得X射线垂直穿过身体并投影在摄影板上。

这种体位用于检查胸部、腹部和盆腔等区域。

侧位
侧位是指患者侧身,使得X射线从侧面垂直穿过身体并投影在摄影板上。

这种体位通常用于检查胸部、脊柱和四肢等区域。

斜位
斜位是指患者身体在正位和侧位之间倾斜一定角度,以改变X射线的入射角度和投影方向。

斜位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某些结构或病变。

前后位
前后位是指患者面向或背对X射线机,使得X射线从前方或后方穿过身体并投影在摄影板上。

这种体位常用于检查头部、脊柱和四肢等区域。

斜位(RPO、LPO)
RPO(右前斜位)和LPO(左前斜位)是指患者身体倾斜一定角度,使得X射线从右前方或左前方穿过身体并投影在摄影板上。

这种体位常用于检查肝脏、胆囊等区域。

俯卧位
俯卧位是指患者躺在胸部朝下的姿势,使得X射线从背后穿过身体并投影在摄影板上。

这种体位常用于检查背部、腰椎和骨盆等区域。

仰卧位
仰卧位是指患者躺在背部朝上的姿势,使得X射线从腹部或头部正对身体并投影在摄影板上。

这种体位常用于检查胸部、腹部和颅脑等区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胸部后前位片检查胶片尺寸:14Ⅹ17.根据身高大小灵活选用。

投照体位:患者背向球管站立于平板面前,前胸紧贴平板,双手背放在髂骨上,肩部下垂、上臂内旋(拉开肩胛骨),头稍后仰,下颌置平板上缘之上。

中心线:对准胸5水平射入胶片,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正位像,包括两侧胸廓、肺野、肋膈角、纵隔、心脏及横膈。

2.胸部侧位检查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患侧紧贴平板,两臂屈肘高举、交叉抱头、前、后胸壁置于平板内缘,上缘包括颈7。

中心线:经胸5高度胸壁前后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显示:胸部侧位片像、主要观察心脏后方肺组织,前肋膈角,结合正位确定病变部位,对纵隔显示较好。

3.心脏正位片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同胸片正位片。

中心线:对准胸6水平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胶位片距:180-200cm(远达、减少放大)。

4、右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右肩紧贴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45~550角,左手高举抱头,右肘弯曲、平板上缘达右肩部上2.0cm。

中心线:经左腋后线胸5-6高度垂直射入,曝光前服钡剂两口,待服第2口钡后闭气曝光。

距离:150cm.5.左前斜位14Ⅹ17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位于平板前,面向平板,向左后旋转,左肩贴近平板,身体冠状面与平板成55-650角,右手高举抱头,左肘弯曲,平板上缘超过左肩1.5cm.中心线:经右腋后线相当于胸5-6垂直射入,平静呼吸下闭气曝光。

距离150cm。

6.腹部仰卧位前后位(正位)14Ⅹ17平板投照位置:患者仰卧摄影台上,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并与台面中心线重合,平板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5cm。

中心线:经剑突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深吸气后曝光。

距离:90cm..7、腹部站立前后位胶片:平板立前后位片体位:患者面向球管站立于平板前,腰背部紧贴平板,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垂直25并重合于平板中心线,两手放于两侧,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中心线:垂直于平板中心,深呼气后曝光。

胶片距:90cm8、骨盆前后位片胶片:平板。

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床,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垂直,并置于正中线上,下至伸直足尖向上并拢,两侧髂前上棘与床面平行,下缘包括坐骨。

中心线: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曝光。

胶片距:90cm。

9、腰椎前后位片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床,正中矢状面垂直台面并与正中线重合,双髋、膝关节屈曲,足平踏床面,上肢置于身旁,平板上缘包括胸12椎体,下缘包括骶椎。

中心线:对准腰3(脐上2.5-3cm)垂直射入,深呼气后闭气曝光。

胶片距:90cm10.腰椎侧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台,两上臂屈曲,向前上举起,抱于头的两侧、髋、膝屈曲,冠状面垂直,棘突后缘置台中线外5cm处,上包胸12,下包上部骶骨。

中心线:对准:腰3垂直或者向足侧倾斜5-100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胶片距:90cm.11.腰椎斜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仰卧摄影台,身体平直。

然后对侧抬高(被检侧在下),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呈450角,髋膝屈曲支撑身体,棘突后缘垂直于胶片中线外约4cm处,上包胸12,下包部分骶骨。

中心线:对准:腰3垂直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

12.胸椎前后位(正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仰卧摄影摄影床,正中矢状面垂直并对准剑突颈静脉切迹,臂下垂置身旁,下肢伸直,上包颈7,下包腰1。

中心线:对准胸6(胸骨柄切迹至剑突的中点)垂直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

13.胸椎侧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卧摄影床,臂屈曲抱头,膝髋屈曲,冠状面垂直床面,棘突垂线距台面中线外5cm,上包颈7、下包腰1。

中心线:对准胸7垂直射入,膈上胸椎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膈下胸椎时深呼气后闭气曝光。

14.颈椎前后位片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站立平板前,正中失状面垂直台面,且与台中线垂直。

27头稍向上仰,听鼻线垂直台面,上包对耳孔,下包颈颈静脉切迹。

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0甲状软骨平面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

15.颈椎侧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侧立平板前,下颌上仰听鼻线与冠状面垂直,两肩尺量下垂,片盒长轴与矢状面平行,上包对耳孔,下至胸骨切迹。

中心线:经甲状软骨处,颈前后缘中点射入,深吸气后闭气曝光。

16.颈椎斜位胶片:平板投照体位:患者俯卧,右前斜时面向左侧旋转,左侧台高;头和身保持统一解剖位置。

中心线:向足侧倾角100经甲状软骨平面射入,平静呼吸闭气曝光。

17.髋关节前后位(正位)胶片:平板体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患侧股骨沟置台面中心,,平板中线射入。

中心线: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下5cm为入射点,垂直射入。

造影检查部位静脉肾盂造影检查常规需要了解病史,临床诊断及检查目的。

造影检查前的准备:查对姓名,床号等,造影剂名称,浓度,准备好造影用具及压迫器等。

造影前拍腹部平片(胸10-耻骨联合)一张。

注射造影剂前令患者解小便,以及压迫。

查对药品,浓度、剂量、常用者为泛影葡胺成人用量20-40mg步骤:患者仰卧屈膝,腹部放松,压迫球置耻骨联合上2cm,加压(注意压力不要过大),讲清道理,力争患者配合。

静脉内注射造影剂(快速,一般选择肘静脉),此过程中密切注意病人有无不良反应。

注射完后,根据需要可选5、7、15、30分钟各点片一张,此过程医师需要在场,每片过目,显影满意后即可终止检查,也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时间。

将药品、剂量、拍片时间记于申请单背面。

肾盂、肾盏显影良好后,拍全尿路片。

特殊情况,应由当班医生决定,是否加照输尿管片,斜位或侧位片。

2、逆行肾盂造影一、膀胱镜检查,输尿管插管由泌尿科操作。

二、注射造影剂之前,常规拍腹部平片,明确导管头端所在位置(以脊柱为标志描述)。

三、注入造影剂之前应排气(气泡形成假象),缓慢注入,压力不可过高或过量(5-10ml),以免剧痛或溢流,影响胶片质量。

摄完一张胶片后,立即观察,如不满意,可即时补充注药或换位拍片。

四、记录两侧造影剂名称、浓度、剂量。

3、食道钡餐检查一、患者准备:1、吞咽困难者,查前四小时禁饮食。

2、疑有喷门病变者,检查当日禁饮食。

3、除去有碍透视的衣物及饰品。

二、医生准备1、了解病史,尤其是吞咽困难的程度。

2、明确检查目的及要求。

3、调好钡剂(膏状或糊糊状),编码及日期。

4、讲明要求,力争配合,消除恐惧。

5、调整拍片条件。

三、检查方法:1、先作胸腹部透视,注意纵隔、心脏、两肺、横隔及胃泡情况。

2、透视与拍片相结合。

3、患者口含钡剂站立于造影机上,嘱多次吞钡,注意观察:①钡剂延咽部通过的情况,咽部大小,充盈的对称情况及特征。

梨状隐窝的排空情况,多轴位观察。

观察钡剂沿胸段食道通过情况,食道的位置、压迹、舒张度、外形改变等。

喷门区情况:裂孔随呼吸的变化、膈壶腹段的走形、钡剂入胃的形态、方向及方式。

食道各段要正、侧、斜多轴位观察其形状、位置、食道壁有无压迹、轮廓,柔软度及黏膜皱襞等改变。

可疑区可再吞钡重复观察,也可大量吞咽稀钡液、呃气等。

观察食道充盈情况可取卧位观察。

需观察管壁及胃泡时、可服发泡剂,如小苏打3-4g,再服枸橼酸2-3g。

检查过程中,发现可疑,药片片(拍片时要注意解剖标志)4、胃肠道钡餐一、查前准备:1、钡剂准备:调制钡剂(稀糊状),编排号码,给好机器条件。

2.扼要了解病史,症状、临床诊断及检查及检查重点要求,有关体征如包块的部位、大小等,作到心中有数,重点观察。

若有出血史,应在出血停止五天后为妥。

3.了解病人空腹状况,未准备好者可暂缓检查,以免影响准确性。

4、去除腰腹部的饰物等。

5、准备一包产气粉(成品),用(10ml)温开水咽下。

二、检查步骤:透视与拍片相结合。

1.嘱患者咽钡一口,放倒检查床令患者左右翻滚2-3次,仰卧位观察胃黏膜及胃壁情况。

2.令患者再服钡2-3口,观察胃底充盈度及食道钡剂通行状况。

3.府卧位观察胃底黏膜像、胃体及胃窦部充盈像。

4.立位并左右斜位观察胃全貌。

三: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1、常规胸腹部透视:观察心、肺、纵隔及腹部(胃有无潴留)有无异常。

①膈下有无游离气体、肠道气液平面,结合病史、症状符合空腔脏器穿孔者,钡餐检查是禁忌症。

②有无钙化及肿块影,肝脾情况。

③胃泡大小、形态有无液平及肿块。

④胃肠道有无异常高密度影。

⑤以10ml温开水口服产气粉一包(成品,大约3g)。

2、常规造影检查:让患者含一口稀钡(约15ml)。

食道:吞咽一口稀钡,正位自颈段食管下咽部观察钡头,转动体位,多轴位观察。

右前斜观察胸腹段,了解钡剂通过情况,管壁、管腔轮廓,舒张度、蠕动、粘膜皱襞等。

疑有病变者、待胃、十二指肠查完后,再用稠钡剂作重点检查及拍片。

钡剂通过贲门入胃的情况:正常者钡剂入贲门后基本沿胃小弯缘下降散开,贲门黏膜皱襞呈星芒状。

若潴留液多时,钡剂呈“飘雪花”状下降,若幽门梗阻胃内残留多时,钡较乱不易附着于黏膜面,勿勉强行检查,应下胃管抽出,再做。

注意:“钡流”异常:如贲门部肿块,钡从胃底大弯侧呈分流状或喷射状,贲门狭窄时通过受限,上方食道扩张,钡逆流等。

胃:钡剂入胃后沿胃小弯散开,此时把床放在水平位,嘱病人翻滚2-3次,使胃黏膜均匀涂抹,观察胃黏膜(正常胃小弯侧黏膜呈与胃小弯平行规则的纵行皱襞、大弯侧稍粗大不规则弯曲或呈锯齿状、胃窦部黏膜呈横、纵行至幽门管呈收集状),钡剂未进入十二指肠前,尽快拍摄黏膜像。

再次喝钡两口(约30ml),俯卧位观察胃体及胃窦部充盈像,重点观察蠕动波,胃壁柔软度,龛影,充盈缺损等;变换至仰卧位,再次观察胃体、胃窦黏膜以及胃底充盈状况。

需看胃窦黏膜,可右侧抬高。

注意:此段时间要快,避免十二指肠药物重叠,难以观察。

站立喝钡,观察胃全貌,发现问题,重复再次观察。

十二指肠:俯卧位十二指肠充盈,观察其蠕动、轮廓分布及走形情况。

小肠:可采用连续喝钡,每次间隔5-10分钟,喝钡约300ml,再次观察小肠的充盈、分布、走行、动度,变换体位可观察黏膜状况。

5、钡剂灌肠检查①术前准备:检查前2-3天进流食。

检查前一天多饮水,术前一晚服缓泻剂(番泻叶50g泡水或酚酞0.2g)。

检查前12小时禁饮食。

习惯性便秘或服缓泻剂无效者,于检查前作温水灌肠,直至无粪便排出。

②钡剂的配置:70%-80%,250ml(钡200g+水200-240ml)+食用胶若干,双球囊注气约500-800ml.③方法及步逐:肛门插管,先用液体石蜡油涂抹导管头端,令病人放松,左侧卧位,张口呼吸,从肛门插入,深约10-15cm,变换为仰卧位,头低足高约10-15度。

慢慢注入钡剂,乙状结肠充盈后夹管,转动体位观察肠曲。

连续灌钡至钡头到达结肠脾屈,注气500-800ml,并嘱患者左侧抬高,利用气体促使钡剂充盈结肠肝曲及升、盲结肠拔管。

床位放平,转动病人,使要观察的结肠气钡分布均匀,多轴位观察,重点观察肠壁的分布、柔软度,黏膜状况等,并进行必要的点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