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合集下载

基于生态足迹的福建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基于生态足迹的福建省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1 1 14 h , . 2 6 m。人均生态承载力为 0 6 98 m2人均生态赤字达 0 4 16 m2 总生态赤字 16 ×1’ m . .5 5h , . 6 1h , . 1 0 h 。 说
明 在省 区尺 度 上 , 建 省 的生 态 足 迹 占用 已超 过 了 生态 承 载力 , 成 了对 生 态 系 统 的 巨 大 压 力 ; 全 国 人 均 生 福 构 与 态 承 载力 底 线 0 6 1h 相 比 , 建 省 生 态 足 迹 超 过 了全 国 人 均 承 载 力 , 国 家 尺 度 上 也 处 于 不 可 持 续 状 态 I . 8 m。 福 在 从 全球 人 均 2h z生 态 承 载力 底 线 的角 度 看 , 建 省 生 态 足迹 仅相 当 于 全 球 人 均 生 态 承 载 力 的 5. 7 , 态 m 福 6 0 生 盈 余 达 0 8 85 m。 因此 , 全 球 尺 度 上处 于可 持 续 范 畴 . . 7 4h , 在 关键 词 : 生态 足迹 ; 持 续 发 展 能力 ; 价 I 建 省 可 评 福
资源和吸纳所衍生 的废物 ; 生态承载力则是一定区域所 能提供给人类 的生物生产性 土地面积 的总和. 地球表
面的生物生产性 土地一般可分为 6大类 : 化石能源地、 耕地 、 草地、 林地 、 建筑用地和水域口 . ]
生态足迹分析法基于 以下两个 基本假设 :1人类可以确定其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 以及其所产生的废弃物 ()
E —N× F 一N× ( ∞ )= N × ( =P . cf ) /
中 图分 类 号 : 4 6 1 F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0 9 8 2 ( 0 8 0 - 0 7 - 0 10- 2420)6 06 5

3S技术视角下泉州市永春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3S技术视角下泉州市永春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1引言水土流失会导致大量的表层土壤和土壤所含的营养物质流失,进而引起土地生产力下降,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环境灾害问题。

加之,农业用地上施用的化肥、农药残留物很容易随着水土流失进入河湖水库,引发水环境的恶化,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甚至可能引发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我国在生态文明的全局视角,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观点,并着重阐述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大意义。

如今,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将水土流失问题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随着3S 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侵蚀模型对土壤侵蚀进行定量监测和预报已成为土壤侵蚀动态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对水土流失现状进行长期系统和科学地动态监测,是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一个重要基础条件[1]。

GIS 技术结合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使人们对环境的承载力有更深入的了解。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上,评价国土空间进行生态保护的重要程度,以及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2]。

由于近些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水保工作的不断强调,对水土流失检测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优化的新要求,这需要水土研究检测能快速获取水土流失的驱动因子,并因地制宜建立起适合的评价模型。

本文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技术指南》(简称“双评价”)中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结合GIS 技术分析,利用遥感数据,选择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地形起伏度和植被覆盖这四个关键因子,构建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绘制相应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图。

双评价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体系中,评价的分级区间过大,因此本研究结合福建闽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以永春县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分级体系进行分析。

永春县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单位,对永春县进行水土流失敏感性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护当地的水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城市化的推进,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挑战。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福建省积极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工作。

本文将介绍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的背景、目标、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对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1. 背景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然而,过去几十年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使得福建省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生态系统功能逐渐退化。

为了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福建省政府决定开展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科学的方式划定生态功能区域,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 目标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和利用价值,为保护、修复和合理利用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划定生态功能区域,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3. 方法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采用了综合评价和区域分析等方法。

首先,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的生态环境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植被类型、水资源状况等。

然后,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对不同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得出各个区域的生态功能值。

最后,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值,将福建省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利用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

4. 研究成果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首先,研究人员明确了福建省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和利用价值,为生态系统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次,研究人员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和利用措施,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实现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研究人员还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促进了生态保护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5. 意义和展望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对于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划定不同区域的生态功能区,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研究

关键词 :可持 续发展 ;指标体 系;综合评 价指数
中 图 分 类 号 :F17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龙江县 位于黑 龙 江省 的西 部 ,是 一 个风 沙大 、
经济 比 较 落 后 的 县 ,地 处 12 2 ~13 3 2 。4 2 。7 E,
4 。 3 4 。O N。北邻 甘 南县 和 齐齐 哈 尔市 ,西 64 ~ 7 4 与内蒙古 自治 区布 特 哈旗 、扎 赍 特旗 接 壤 ,南 与 泰来 县 隔江 相望 ,东 与 齐 市 富拉 尔基 毗 连 。 由于 该县 处 于大 兴 安 岭 与 嫩 江平 原 过 渡 地 带 ,形 成 西 高东 低 阶 梯 式 的 地 势 ,构 成 了 山 、丘 、 岗、平 、 洼 五种复杂 的 自然 地 貌类 型 。龙兴 乡 朝 阳 山是 全
县最 高 点 ,海 拔 66 0 m;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鲁 河 人 江 口为 最 低 ,
海拔 10 4 m,相差 4 6 6 m。由西 向东 依 次 为低 山 区 、 丘 陵 区 、 平 洼 区 ,分 别 占 总 面 积 的 2 . % 、 54 3 . % 、3 % 。 由于 地 形 起 伏 变 化 较 大 ,各 地 区 66 8 环境 条件差 异 明显 。全 县 水 利 资 源 比较 丰 富 ,有 嫩 江 、雅鲁 河 、济 心 河 、绰 尔 河 、野 马 河 、苇 莲
第3 卷 4
第1 期
林 业 科 技
Fo RES TRY SCI ENCE & TECH NO Lo G Y
Vo .3 N 1 1 4 o.
2 009 年 1 月
Jn. a
2009
文 章 编 号 :10 99 (0 9 1- O4— 4 0 1— 4 9 2 0 )0 O6 0

《202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范文

《2024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范文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南平市为例》篇一一、引言南平市,位于我国福建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关注,农业循环经济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旨在研究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其发展现状、问题及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二、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南平市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南平市积极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制作有机肥等。

其次,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了农田的灌溉和排水能力,有效减少了水资源浪费。

此外,南平市还注重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通过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二是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三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四、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尽管南平市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部分农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其次,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此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五、优化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针对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度;二是完善政策法规,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四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经验。

六、结论南平市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南平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以福建省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以福建省为例

2021年第1期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1,2021(总第226期)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General,No.226DOI:10.12046/j.issn.1000-5285.2021.01.005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以福建省为例黄茂兴,张建威(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117)摘要: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以福建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2008—2018年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并利用面板数据建立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及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和“基本协调—中度协调”的演进态势;各地区间协调发展差异明显,呈现“南高北低”的发展格局;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投入、工业化水平和政府能力对于促进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格局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85(2021)01-0040-15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城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①。

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生态文明就成为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建设生态文明定位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我国城镇化发展步入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的阶段,而生态文明正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用生态文明指引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生态破坏
福建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生态破坏的问题,特别是 对于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
自然环境压力对福建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资源约束
由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福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资源约束的影响。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 需要采取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环境成本
由于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福建需要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发展的考量中。这包 括了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和支出。
本研究主要采用统计数据、政府 公开数据、研究报告等数据来源 。
02
福建自然环境概况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毗邻浙江、江西、广东等省份,*海峡隔海相望。
气候特点
福建属于18-21摄氏度,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状况
土地资源
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合理配置水资源 ,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利用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合理安排产业布 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环境保护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进重点领域和区域的 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评价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福建自然环境概况 •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依赖性分析 •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压力评价 • 福建经济发展的自然环境优化路径与政策
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福建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 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_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_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

摘要: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首先是要将它“保”下来,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让它“活”下去,也就是在对文化遗产整体保护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在理念与实践上有创新,形成了整体性、多元化的特色。

以可持续发展视角对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应做到:妥善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整体长远规划;强化创意,促进文化遗产多元化开发;遵循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社会公共形象,动员公众广泛参与。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三坊七巷;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11)12-0086-07一、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困境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理念、实践来看,存在很多具体问题。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谈到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危机时,总结了八个方面。

一是文化遗产本体屡遭损毁与亵渎;二是盲目的开发建设割断历史文脉;三是“拆毁真文物,制造假古董”盛行;四是“保护性破坏”案件逐年增多;五是以单体保护取代整体环境保护;六是商业化开发造成持久负面影响;七是超负荷旅游破坏历史文化空间;八是不合理定位改变历史地段环境。

其中有几点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实践中很值得我们反思,也是当前文化遗产开发中常常被忽略的因素。

一是历史造假行为。

近年来,历史文化遗产逐渐得到尊重与保护,许多城市为迎合历史风貌,在发展旅游的名义下拆旧建新,对反映当时城市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存人为改造,建各式各样的仿古街,许多独具特色的历史街区逐渐沦为失去真实价值和历史信息的“假古董”。

大批使用现代材料、现代工艺堆砌而成的仿古建筑一时间集体亮相,而有上百年历史的古民居、老街区则被修整得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韵味。

二是保护性破坏。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文化遗产真实的本身,而不是复制品、仿制品,更不是赝品。

当下有地方政府打着保护的旗号,谋取开发之利,急功近利地对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修缮”,其目的是招揽游客、积累政绩。

2023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坚持绿色发展 实现生活宜居

2023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坚持绿色发展 实现生活宜居

2023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活宜居2023福建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活宜居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致力于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福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生活宜居。

本文将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三个方面,阐述福建的绿色发展理念,以期为福建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题提供参考。

一、合理利用资源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

在推动绿色发展的过程中,福建注重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首先,福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福建沿海地区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利用海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不仅能满足当地能源需求,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福建积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农业是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绿色农业可以保护土壤和水源,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

此外,福建重视生态旅游的开发,充分发挥自然景观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福建在此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

首先,福建加强大气污染治理。

通过加强工业企业的排污标准、推广清洁能源和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措施,有效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福建注重水环境保护。

福建地处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但也面临水污染的压力。

福建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加强水源保护,推进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的健康。

此外,福建还加强了垃圾分类和废弃物处理,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从源头上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三、优化城市规划城市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福建注重优化城市规划,创造宜居环境。

首先,福建加大城市绿化和生态空间建设力度。

通过建设公园、绿地和景观带等,既增加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其次,福建注重交通规划和建设。

福建的道路交通发达,但也存在交通拥堵和污染的问题。

基于CEI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基于CEI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基于CEI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以福建省为例雍凯婷;陈增文;李师炜;陈文惠;胡清华【期刊名称】《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年(卷),期】2022(17)1【摘要】快速掌握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有助于相关部门整合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规划城市建设、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遥感解译、环境监测、环境统计等数据,利用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定量分析福建省2015—2019年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度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与环境质量指数、污染负荷指数、生态建设指数之间的关联程度。

结果表明:(1)2015—2019年间,福建省9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良以上,其中闽西北、闽西南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于闽东、闽东南沿海城市。

(2)与2015年相比,2019年除了三明市和龙岩市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略微变好,厦门市略微变差,其他城市均无明显变化。

生态用地比例下降、城市热岛比例指数上升是厦门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差的主要原因。

(3)3个分指数与CEI的关联性较高,其中生态建设指数是影响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因子。

针对福建省主要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环境监测计划和污染治理措施,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页数】8页(P87-94)【作者】雍凯婷;陈增文;李师炜;陈文惠;胡清华【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相关文献】1.福建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状况分析2.福建省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及变化分析3.基于TFAHP-HDE城市生态环境和谐度综合评价研究——以环渤化工圈城市为例4.福建省生态环境状况剖析及评价建议5.基于CEI的襄阳市城市生态环境评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分析与预测

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分析与预测

生态 位理论 是生 态学 最重 要 的基础理 论之一 , 它在 种 问关 系 、 物 多样性 与 稳定 性 、 落 结构 及 其演 生 群 变、 种群 变化等生 态学 领域得 到 了广 泛 的应 用 , 为 2 成 0多年来 生态学 研究 的 中心之一 .
1 1 土地 生态位 概念 的延伸 土地 生态 系统是 一个 “自然 一经 济 一社 会 ” . 的复合 生 态 系统 , 括耕 地 生 包
系统 中的相对地 位 和作用 , 即土地 生态位 的大 小 ( 宽度 ) .
2 土 地 利 用 类 型数 量 相 对 变 化 数 学 测度 模 型 构 建
基 于 以上 对土地 生态位 概念及 理论 的分析 , 构建 了土地 利 用类 型数 量 生态 位 和土地 利 用类 型 数量 生
态位扩 充压缩 度数 学模型 . 2 1 土 地利 用类型数 量生 态位 ( . 宽度 ) 型的构 建 模 态 和势 的有机 结合综 合体 现 了土地 生态 元在 区域 生

是 土地生 态元 的态 , 即土地 生态元 在 特定 时 刻 的状 态 , 它是 过 去 发展 以及 与环 境 相 互作 用 积 累 的
结 果 ; 是土地 生态元 的势 ( 二 面积变 化量 、 口增 长率 、 人 经济效 益变化 量 、 生态效 益 变化 量等 ) 它 是 土地 生 , 态元在 特定 时间 内对环 境 的现实影 响 力或 支配力 . 和势 的有机 结 合综合 体现 了土 地生 态元 在 区域生 态 态
基 于生态 位 理 论 对 福 建省 土地 利 用 结构 的分 析 与预 测
刘双 振 , 文 开 , 张 曾凡 富
( 建 师 范 大 学 地 理 科 学 学 院 , 建 福 州 3 00 ) 福 福 50 7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分析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分析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实践案例被提出和实施,以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案例,探讨其对社会和生态的积极影响,并总结出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案例一:可持续城市规划可持续城市规划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以哥本哈根为例,该城市通过制定严格的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和建筑节能标准,成功降低了碳排放量。

同时,哥本哈根也重视促进可持续交通,拓展自行车道和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鼓励居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这些努力使得哥本哈根成为了一个绿色、宜居的城市,减少了尾气排放和交通拥堵问题。

案例二:可持续能源发展近年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

丹麦是世界上最重视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国家之一。

丹麦通过大力发展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了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成功实现了能源净出口。

丹麦政府还鼓励民众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促进分布式能源供应。

这些举措不仅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案例三:可持续农业发展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也面临着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乌干达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通过推行可持续农业模式,改善了农民的生计和环境状况。

乌干达政府推广有机农业和自然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此外,乌干达还鼓励农民种植多样性作物,减少对单一作物的依赖,提高粮食安全性。

这些努力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政策支持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次,多方合作和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的共同努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再次,科技创新和投资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最后,教育和培训可以提高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为实践提供人才支持。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评估一些特定区域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程度的一套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要素,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和优化区域发展的方向和战略。

下面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经济方面的指标主要用于评估区域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GDP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潜力。

2.人均GDP:衡量区域人均经济状况。

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反映区域财政状况和金融健康程度。

4.投资和创业环境:包括政策支持、法律法规、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指标。

5.就业率和失业率:反映区域的就业状况。

社会方面的指标用于评估区域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效果,几个常见的指标如下:1.教育指标:包括教育投入、教育质量、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指标。

2.医疗卫生指标:包括医疗资源、医疗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指标。

3.社会保障指标:包括福利补助、社保体系等方面的指标。

4.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的指标。

5.社会和谐指标:包括社会安定程度、犯罪率等方面的指标。

环境方面的指标主要用于评估区域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情况,几个常用的指标如下:1.水资源利用率:反映区域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大气环境指标:包括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指标。

3.生态保护指标:包括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指标。

4.能源消耗和排放: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

5.废物处理指标:包括废物处理能力、废物回收率等方面的指标。

总体来说,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涵盖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区域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发展方向。

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这些指标进行评估和决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这些指标也可以帮助对区域发展进行比较和学习,促进不同区域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林地占补平衡实施情况与评价——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

林地占补平衡实施情况与评价——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

2020年12月华东森林经理Nov.2020第34卷增刊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o1.33增刊林地占补平衡实施情况与评价――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叶楠(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华东调查规划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19)摘要:林地占补平衡有利于协调林地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以漳州市为例,从林地占补平衡试点工作的具体措施、主要成效以及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当地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林地;占补平衡;漳州市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743(2020)增刊-0051-051引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各种建设项目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加之违法使用林地和毁林开垦屡禁不止,土地整理、耕地占补平衡侵占林地现象时有发生,林地流失情况严重,林地保护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实行森林面积占补平衡,“强化对征占用林地的控制和引导,实行建设项目所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森林(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占补平衡。

征占用林地收缴的森林植被恢复费,必须优先用于统一安排植树造林,恢复的森林植被不得少于因征占用林地而减少的森林面积,并且不降低林地生产力”。

福建省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是东南沿海重要的生态屏障。

福建山多林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境内建设项目用地主要依赖于林地,导致占用征收林地定额严重不足。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协调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福建省于2014年8月开始试点实施林地占补平衡政策,试点范围包括漳州全市和永安、尤溪、晋江、德化等四个县(市),试点期限为2014-2016年。

试点期间,试点单位不实行林地定额管理,多出的定额在福建全省范围内调剂使用[1]。

通过福建省林业局及各试点单位的共同努力,第一轮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林地占补平衡取得明显成效。

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

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福建省环境保护总公司苏宁征[摘要]以福建省东北部一项目区为例,说明了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

[关键词]土地生态适宜性环境影响评价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随着温福高铁的通车,沪、浙资本的大量引入、土地成片开发的不断发展,随之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土地资源浪费和退化严重,非农业用地占用大量良田,耕地锐减,人地矛盾日趋突出等。

土地是自然诸要素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人们进行工、农、园、林业生产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土地具有不同的特征,其生产力和利用的适宜性各不相同。

随着各项开发活动的迅速发展,现阶段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加重,现有的可开发土地已不能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

但如果对所要开发的土地及整个自然环境认识不清,忽略其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以及土地使用的适宜性。

过度开发将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系统的破坏等严重的生态环境负效应。

所以要科学、合理的开发使用土地资源,就应该对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

土地的生态适宜性分析是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资源与承载力分析的一部分。

生态适宜性主要考虑开发区域内各个不同使用功能的土地排序位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生态优化排序的规律。

1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现己推出了很多种。

常用的一些方法有地图重叠法、因子加权评分法和生态因子组合法等。

地图重叠法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方法,可以将社会、自然环境等不同量纲的因子进行综合系统分析。

因子加权评分法的基木原理与地图重叠法的原理相似。

加权求和的方法克服了地图重叠法中等权相加的缺点以及地图重叠法中的繁琐的照相制图过程。

生态因子组合法可以分为层次组合法和非层次组合法。

层次组合法首先用一组组合因子去判断土地的适宜度等级。

然后将这组因子看作一个独立的新因子与其他因子进行组合判断土地的适宜度。

这种按一定层次组合的方法便是层次组合法。

相反则为非层次组合法。

循环经济是福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循环经济是福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维普资讯
区域 经 济
田 缉园固 国 国 国 蹄涠 可鳗 届 留
●魏 澄 荣
循环 经 济是 一 种 以 资源 的 高 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 “ 减
量化 、再利 用 、资 展观 念 。发展 循
适 应 可持 续 发展 要 求 的 新 的经 济 模 式 。发 展 循环 经 济 是 福建 实 施 可 持续 战 略 的 内在 要 求 。根据 世 界 经济 发 展 的一 般 规 律 , 当一 个 国家或地区的人均 G I处于 5 0 D 0 美 元至 3 O美元的发展阶段 ,往往 O O 对应着人 E 、资源、环境 等瓶颈约 l
必须 发动 社 会大 众 , 充 分认 识 环 境 和 资源 对 可 持续 发 展 的严 重 制 约 , 使全 社 会 充分 认 识 循环 经济 模 式对 中国可 持 续 发展 的 重 要 性 。要增 强全 社 会 的资 源 忧 患 意 识 和 节 约 资源 、保 护环 境 的 责 任 意识 。组织 和引导 公众 自觉地 、 有 序 地 参 与 到循 环 经济 这 个 大 的 人类 生 活 模 式 的转 折 里面 来 。鼓 励 公众 参与环 境监督 和环境 决策 , 动 员全 社 会 共 同参 与环 境 建 设 。
束最 为 严 重 的 时期 , 同 时也 是 经
济容易失调 、社会容易失序 、心理 容 易失 衡 , 整个 经 济 社 会 系统 需 要调 整 重 建 的 关键 时 期 ; 如能 成 功地 转 变 经 济增 长 方 式 , 加强 循 环 经济 建 设 ,不 但 能 有 效地 克 服 发展 路 径 上 的 障碍 , 而 且 可探 寻 地 走 出一 条 可持 续 发 展 之路 。近 年来, 随着福 建省经 济快 速增长 , 能源 、水 、土地等资源不足的矛盾 越来 越 突 出 ,生 态建 设 和环 境 保 护 的形 势 日益严 峻 。大 力 发展 循 环经济 ,合理 利用资源,重视生态 效益,建设节 约型社 会,努力实现 可持 续 发 展 ,显 得 尤 为 重要 和 迫 切。 发展 循 环 经 济是 一 项 系 统 工 程,它 涵盖 工业 、农业和 消费等各 类 社 会 活 动 ,不 仅需 要 各 种 新 技 术 作 为 支持 ,更 需 要政 府 的推 动 和政 策 扶 持 。政 府 在 推 进 循环 经 济方 面 起着 一 种 主 导 的 地 位 与主 导 的作 用 , 在推 进 循 环 经 济 发展 过程 中, 政府 应着 重 抓 好 以 下几 个 方面 的 工作 。

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展 的海峡 西岸经济 区能源保 障体 系 。 建省计 划大力 开展天 福
然 气 管 网建 设 文 以 福 建 省 某 天 然 气 长 输 管 道 建 设 项 目为 本
级 的判 别 方 法 , 目的 环 境 风 险 评 价 等 级 为 一 级 , 表 2 项 见 。评
价范 围为管 道 中心线两 侧 50 和工 艺站 场用 地周 边 50 0m 0m
能煎 境
天然气长输管道项 目环境风险评价 实例 分析
杨 芳
( 建 省 环 境 科 学研 究 院 福
摘要
福 建 福 州 30 1 ) 5 0 3
环 境 风 险 评 价 是 环 境 影 响 评 价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结 合 工 程 实例 , 旨在 为 长 输 天 然 气 管 道 项 I 境 风 险评 价 提 供 一 g环
种 类
重大危 险源
非重 大危 险源 环境 敏感 地 区 项 目周 边 环境 概况
莲麓 翥

二 一

二 一

二 一

二 一
气 站 场 和 1个 清 管 站 )新 建 4个 线 路 截 断 阀室 。 :
2 重大 危险 源辨识 与评 价等 级确 定
2 1 重 大 危 险 源辨 识 .
危 险 性 环 节 见 表 3 。
表 3 生 产 过 程 设 备 潜 在风 险
可 判 定 项 目存 在 重 大 危 险 源 。该 项 目共 可 分 成 9个 管 段 ( 根 据 截 断 阀 位 置 划 分 ) 最 短 管 段 长 1 . k 经 计 算 , 段 天 , 48 m, 4 该
增 长 天 然 气 输 送 管 道 工 程 的 建 设 有 利 于 优 化 地 方 能 源 结

福州地区调研报告

福州地区调研报告

福州地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福州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结构、城市规划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数据来源1.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数据来源:主要通过福州市统计局、相关政府部门和公开发布的数据来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福州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1. 经济总体情况:福州地区经济保持稳定增长,GDP年均增长率为X%。

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为A、B、C等领域。

2. 就业和收入状况:城镇居民就业率稳定,人均收入逐年提升,农村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3. 政府投资和引资情况:政府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引资引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四、福州地区人口结构1. 总体人口规模:福州地区总人口为X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X%,农村人口占X%。

2. 人口年龄结构:福州地区老龄化趋势明显,年龄段为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逐年增加。

3. 人口流动情况:福州地区居民流动性较高,外来人口占比较大,对城市发展带来一定压力。

五、福州地区城市规划和建设1. 城市规划总体目标:福州地区城市规划以人居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为核心,打造宜居城市。

2. 城市交通状况:福州地区交通拥堵问题凸显,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是缓解交通压力的关键。

3. 城市绿化和环保:福州地区注重生态环保,大力推进绿化工程和污染治理,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六、福州地区生活环境和民生保障1. 城市居住环境:福州地区居住环境整体较好,但还存在部分老旧住宅和棚户区需要改造。

2. 教育和医疗保障:福州地区教育水平较高,医疗设施完善,但部分乡镇地区还存在教育和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3. 社会保障和福利政策:福州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福利政策逐步完善,但还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障力度。

七、调研结果及建议1. 在经济发展方面,应加快推动创新创业,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2. 在人口管理方面,应加强居民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做好外来人口融入工作。

中国地方可持续发展特色案例

中国地方可持续发展特色案例

中国地方可持续发展特色案例
福建土楼是中国南部的一种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当地政府积极保护土楼,发展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保护了这一文化遗产。

2. 河北梨园
河北梨园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曾经面临着严重的衰落。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当地政府鼓励民间艺人发扬传统文艺,同时大力扶持梨园产业,让梨园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名片。

3. 云南彝族村寨
云南彝族村寨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普遍较低。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当地政府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借助彝族村寨的独特文化吸引游客,提高当地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彝族文化的传承。

4. 广东珠江三角洲
广东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与环保的平衡,广东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监管,推行清洁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与环保的双赢。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中国地方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注重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的协调发展,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2年5月229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以福建省为例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胡琳摘 要: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人们对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越来越重视区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

本文在阐述可持续发展能力涵义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个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维度出发构造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模型。

并以福建省为例,对其2005~2009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同时就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成分分析 福建省中图分类号:F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5(c)-229-031 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

在这样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会经济行为和发展历程,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当今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寻求一条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可持续发展能力含义的界定学术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界定有着不同的意见,各自偏向于某一方面,无统一定论。

因此本文采取最为广泛使用的定义,即为1987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报告书所提出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

3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3.1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3.1.1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可持续发展能力涉及的变量多、层次广,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就要科学全面地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以客观有效地反映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而,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代表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

3.1.2 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持续发展是人与物的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借鉴了国内其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将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三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生态子系统。

在此分类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本文选取了36个指标构建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2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方法本文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以及生态子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其评价指数。

再根据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子系统的权重,最终由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及其权重得出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得分,以评价福建省5年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态走向。

3.2.1 主成分分析方法简介表1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经济子系统A1经济规模B1C1.人均GDP;C2.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C3.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C4.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经济结构B2C5.GDP 中第二产业贡献率;C6. GDP 中第三产业贡献率经济效益B3C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C8.万元GDP 能耗;C9.工业增加值;C10.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经济速度B4C11.GDP 增长率;C12.地方财政收入年增长率; 经济外向B5C13.进出口总额;C14.市区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子系统A2人口状况B6C15.人口密度;C16.非农业人口比重;C17.人口自然增长率 生活质量B7C18.人均年收入;C19.人均居住面积;C20.每万人拥有医生数科技教育B8C21.教育经费占GDP 比重;C22.每万人拥有大学在校生数;C23.每万人拥有专利数基础设施B9C24.人均道路面积(m 2);C25.人均日生活用水量(kg/日);C26.人均用电量(千瓦时)生态子系统A3资源状况B10C27.森林覆盖率;C28.人均占有水资源量;C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环境污染B11C30.工业废气排放量;C31.工业废水排放量;C32.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C33.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环境治理B12C34.工业废水处理率;C3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比率;C3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2302012年5月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降维,把多项指标(如n 项)转化为少数几个(如m 个,m<n)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其核心就是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m 个主分量即综合因子F1,F2…FM ,然后对这m 个综合因子进行分析,考察各综合因子与原始指标集之间的联系和数量关系,从而确定各综合因子的内部结构及其经济含义,以达到数据压缩及解释的目的。

3.2.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各子系统评价指数的计算过程(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由于各个指标常代表不同的量,其度量单位不一样,数值大小也不尽相同,各变量的作用常常难以比较。

若某一变量改变计量单位后.其协方差阵的特征根也要发生变化,导致主成分的改变。

因此常用Z —SCORE 方法对第三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变换。

标准化公式为:xik ’ =(xik –i)/si 式中xik ’—i 指标第k 年标准化后的数值;xik —i 指标第k 年的数值;i —i 指标的多年平均值;si —i 指标的多年标准差。

(2)主成分个数的确定。

利用SPSS 对原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出公共因子,得出主成分个数。

(3)计算各主成分的得分。

利用SPSS 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各主成分的得分。

(4)计算各主成分的权重。

由以下公式可得出主成分i 的权重: wi =Λi/∑Λi (i=1,2,…) (1) 在公式①中wi 为主成分i 的权重,Λi 为主成分i 的特征根。

(5)计算子系统j 年的综合得分。

得知各主成分的权重后,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子系统在j 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Fj =∑wi Fi(i=1,2,…;j=1,2,3,4,5) (2) 其中Fj 为子系统在第j 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wi 为主因子i 的权重, Fi 为主因子i 的得分。

3.2.3 基于AHP 的各子系统权重的计算过程(1)对经济子系统(B1)、社会子系统(B2)、生态子系统(B3)的重要程度方面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A 及标度含义表,如表2和表3所示:表2 可持续发展能力各子系统判断矩阵AA B1B2B3B1 1 3 3 B21/3 1 1 B31/311表3 判断矩阵标度及含义标度值含义1表示因素Bi 与Bj 比较,具有同等重要性3表示因素Bi 与Bj 比较,Bi 比Bj 稍微重要5表示因素Bi 与Bj 比较,Bi 比Bj 明显重要7表示因素Bj 与Bj 比较,Bi 比Bj 非常重要9表示因素Bi 与Bj 比较,Bi 比Bj 极其重要2, 4, 6, 82,4,6,8分别表示相邻判断1~3,3~5,5~7,7~9的中值倒数(1/ bij)因素Bj 与因素Bj 比较的相应结果显然,对于任何判断矩阵都应满足:①b ij =1(i =j)②b ij =1/b ji (i,j =1,2,…,n) (3) (2)将判断矩阵A 的每一列Bj 归一化,根据公式④得到ij :ij = b ij /b ij (i,j =1,2,…,n) (4)(3)对按列归一化后的判断矩阵再按行求和,根据公式⑤得到i :i = ij (i,j =1,2,…,n) (5)(4)将按行求和得到的向量i =[1,2,…, n ]T 归一化,根据公式⑥求出特征向量:Wi = i / i (i =1,2,…,n) (6) 则W =[W1,W2,!,Wn ]T 即为所求的各子系统的权重。

(5)计算最大特征根λmax =(i =1,2,…,n) (7)式中,(AW)i 表示向量AW 的第i 个分量。

⑹根据公式⑧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从而检验其一致性: CI=(λmax – n)/(n–1) (8)在公式⑧中,当CI=0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反之,CI 的值越大则表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就越差。

为了检验判断矩阵是否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将CI 与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4)进行比较。

一般而言,1或2阶判断矩阵总是具有完全一致性的;对于2阶以上的判断矩阵,其一致性指标CI 与同阶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之比,即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例,记为CR :CR=CI / RI (9)一般地,当CR<0.10时,就认为判断矩阵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否则,即当CR ≥0.10时,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满意为止。

表4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阶数123456789101112131415RI 000.580.90 1.21 1.24 1.32 1.41 1.45 1.49 1.52 1.54 1.56 1.58 1.59通过计算,我们得到了判断矩阵A 的最大特征根λmax =3,特征向量W=(0.6,0.2,0.2),CI=(λmax –n)/(n–1)=0。

在本文中n=3,查表4可知RI=0.58,故CR=CI/RI=0<0.10,说明判断矩阵A 具有令人满意的一致性。

根据上述子系统权重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在对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中,其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子系统的权重系数分别是0.6,0.2,0.2。

3.2.4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模型如本节开头所述,在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分别得到各子系统的评价指数和权重后,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获得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总体量化标准。

计算公式为: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指数=Σ[(各子系统评价指数)×(各子系统权重)]=0.6*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0.2*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0.2*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 (10)4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与分析4.1 数据来源及使用软件本文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选取2005~2009年这5年的数Regional Economy区域经济 2012年5月231据对福建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价。

所有数据来源于2006~2010年福建省的《统计年鉴》。

4.2 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结果按照上节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得出了福建省2005~2009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得分以及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如表5及图1、图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