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非选择题训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含答案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高考非选择题专练: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19·全国高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部湿润环境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山块往往具有强烈的离散性,即山块之间是分离的,四壁陡立,没有山脊相连,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
由于山体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较小,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但其小环境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异却十分明显,与一般山地显著不同,具有独特的微观自然分异图谱。
(1)说出丹霞地貌四壁陡立的主要地质作用。
(2)描述坡顶植被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3)同一个山顶同类环带的植被稀疏程度存在阴坡与阳坡的差别,推测其差别并简述理由。
(4)与山坡顶部植被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往往形成高大茂密的沟谷雨林,简述其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丹霞地貌四壁陡立主要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有风化、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
第(2)题,读图可知坡顶植被呈环状分布,外环为旱生灌木草本、中环为灌木,内环为乔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厚度: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
第(3)题,丹霞山高度普遍较小,因而植被生长的热量条件较好,但阴阳坡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由于丹霞山整体土层薄,水分不易保存,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
第(4)题,雨林的存在说明该地植被生长的水分、热量、土壤条件好;沟谷地带地势低,是地表水、地下水汇聚地,水分条件好;沟谷海拔低,地形相对封闭,热量条件优越;沟谷地带土层比较深厚。
答案:(1)风化、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
(2)植被呈环状分布;平缓山顶都有一定厚度的土层,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造成了植被的环状分布格局。
2020高考地理双一流冲刺专题型增分练:高考非选择题专练1 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高考非选择题专练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对应学生用书P187 1.(2019·山东临沂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近海,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同时鳀鱼又是海鸟的主要食物,海鸟粪是秘鲁重要的磷肥资源。
鳀鱼不适合食用,是秘鲁加工出口高蛋白质饲料——鱼粉的重要原料,鱼粉制作包括选料、蒸煮、压榨、晒干、粉碎等环节。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鱼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利马、钦博特等地均为世界鱼粉的主要产地,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秘鲁最大的鱼粉进口国。
图甲示意秘鲁位置和范围,图乙示意2001-2013年秘鲁鱼粉出口总量与出口额关系。
(1)简析秘鲁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说明秘鲁限制捕捞鳀鱼对保证磷肥资源的重要意义。
(3)简述利马、钦博特发展鱼粉加工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概括2001-2013年秘鲁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解析(1)从鳀鱼的生活习性及渔场形成的原因入手,结合当地近海海域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结合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我们可以从该海域的水温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我们可知该海域地处热带但是受到秘鲁寒流及上升冷海水的影响,水温较低(或者低于20℃)适合鳀鱼的生长;结合渔场形成的原因(洋流作用、沿海径流(外力)注入养分、大陆架等因素)和该海域近海的特征我们可知该地地处上升补偿流处,海底养分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鳀鱼提供饵料。
该地气候干旱、地处浅海大陆架,水深浅,海底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2)据材料:“鳀鱼又是海鸟的主要食物,海鸟粪是秘鲁重要的磷肥资源。
”可知过分捕捞鳀鱼,海鸟食物缺乏,会导致海鸟数量和鸟类资源的减少,进而磷肥资源减少。
限制捕捞鳀鱼,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生态平衡的规律,协调海鸟与鳀鱼的数量关系,以保证磷肥产量。
(3)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
2020高考地理全国版大二轮练习:高考非选择题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19·天一大联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珊瑚礁是由成千上万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虫的生长往往受水温、盐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南海的珊瑚礁类型主要为岸礁(紧密连着大陆或岛屿的珊瑚礁)和环礁(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或礁湖),但在海南岛的河流入海口处缺失岸礁类型。
位于我国南沙群岛北部的渚碧礁,中部潟湖(水深20米左右)全被边缘礁坪围封,形成一个典型的封闭型环礁。
当大潮低潮时,礁坪基本露出,潟湖水体与外海水不能交换,高潮时外海海水才能漫入潟湖,潟湖、礁坪栖息着不同的鱼类与珊瑚。
我国现今已在渚碧礁造岛面积达 4.3平方千米,并在岛上建有机场、灯塔等设施。
下图示意渚碧礁浮游动物总丰度(单位:个/m3)的空间分布。
(1)推测海南岛河流入海口处缺失岸礁的主要原因。
(2)分析礁坪浮游动物丰度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潟湖比礁坪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别指出岛上设置机场与灯塔等设施的地理意义。
答案(1)大量河流淡水注入,海水盐度低,不适宜珊瑚生长;入海泥沙多,海水透明度低,光照条件差。
(2)礁坪与外海相连,水体交换非常快,生存环境不稳定;水浅,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浮游动物存活;多珊瑚虫和礁栖动物,对浮游动物的摄食较多,导致其数量少。
(3)浮游动物数量多,多饵料;水深,面积大,栖息空间大;被礁坪围封,受外海影响小,生存环境稳定。
(4)机场的投入使用可大幅提升南海地区空中交通服务能力;提供航空气象、海难救助、海洋监测、环保科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便于加强与我国大陆的联系;利于岛上旅游资源的开发。
灯塔的投入使用可有效提升周边水域助航、通航管理及应急搜救能力;保障过往船只的航行安全;更好地发挥南海国际海运航线的作用。
2.(2019·吉林四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中地理 新高考地理综合练习(详解)
新高考地理试卷(1)一、选择题(共15题。
每题3分,共45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M集团总部位于我国台湾省,是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研发设计制造公司,图 1示意M集团及其他微型计算机主要厂商2007年和2013年在我国大陆的生产网络布局。
据此完成1-2题。
1. 与2007年相比,2013年上海计算机制造产业A.营业收入增加B.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下降C.子公司数量增多D.从业人员学历层次变化小2. 与上海的生产厂相比,M集团位于重庆的生产厂会较大幅度增加A.运输成本B.营销成本C. 劳动力成本D.税务成本城市菜市场承载着平民百姓的日常活动和传统的市井文化。
北京东城区新民菜市场是北京旧城区菜市场的典型代表。
在莱市场纷纷拆除和改造情况下,新民莱市场成为附近仅存不多且常年营业的菜市场之一。
某研究小组对新民菜市场调查时发现,出入莱市场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
老年人倾向于从热识的菜摊购买家庭需要的新鲜蔬莱,多以家庭生活日需求作为一次性购买量。
图2为新民菜市场一日时间节奏示意围。
据此完成3-5题。
3. 出入菜市场的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健康状况B.消费水平C.生活习惯D. 市场距离4. 出入菜市场的人群A.春、秋季白天买菜时间跨度较夏季更大B.聚集程度日峰值出现时间夏手较冬季晚C.周末中青年比例较工作日上升D.周末人流量较工作日显著减小5. 北京老城区许多菜市场纷纷被拆除和改造的主要影响是A.不利于老城区的规范管理B.不利于城市地方特色的传承C.不利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D.便于附近市民购买廉价蔬菜沙特阿拉伯(图3)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
油气的生产和出口是其支柱产业。
延布是新发展起来的港口城市,与朱拜勒之间建有运量巨大的油气管道,对沙特阿拉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该管道理藏较深。
据此完成6-7题。
6.沙特阿拉伯修建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的主要战略价值是A.促进沿线的经济发展B.为红海沿岸地区提供能源C.开辟新的油气出海通道D.降低出口东亚的油气运输成本7.推测朱拜勒--延布油气管道藏较深的主要目的是A.使管道内油气能够自流B减少地表风沙的危害C.减少耕地的占用面积D.避免夏季高温的影响珠穆朗玛峰北侧绒布河谷存在着冰川风、山谷风等多种局地风系统。
2024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提分题型二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含解析
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24·广东省广州市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生长期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植被生长的时间。
植物生长期因纬度、海拔高度和植物种类而异。
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
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亚寒带的针叶林。
泰加林的分布(如图所示)从大陆的东海岸始终到西海岸,形成壮丽的茫茫林海,几乎跨了半个地球。
(1)依据泰加林分布的纬度位置,指出其生长习性。
(2)泰加林横贯沿海和内陆,平原、高原与山地,其分布几乎跨越半个地球,请分析其形成缘由。
(3)说明泰加林分布在大陆西岸纬度较高,而大陆东岸则纬度较低的缘由。
(4)推想影响泰加林分布最北界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由于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泰加林具有耐寒特点,在极夜和低温期间,有较长的休眠期生长特点;有冻土现象,根系有横向生长的特点;夏季短促,可以利用短暂的夏季和极昼现象快速生长的特点。
(2)气候寒冷,降水虽然少,但蒸发更弱;冬季积雪大和冻土现象,泰加林地带水分条件较足够,因而水分对泰加林分布影响较小。
泰加林地带土壤发育深受冻土和沼泽影响,土质贫瘠,树木通过自身分解枯树落叶供应给分,因而泰加林地带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
泰加林地带对树林生长的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特殊是最热月须要大于10 ℃的天数,因而其分布沿纬线延长。
(3)大陆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使其分布纬度较高;大陆东岸有寒流流经,降温使其分布纬度较低。
(4)热量;最热月日均温≥10℃解析:本题以泰加林的分布特点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读图,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部分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暖和而短暂,所以其生长习性应耐寒,暖季生长快,冬季休眠;因冻土广布,根系较浅,向四周发育较多。
(2)读图,泰加林分布大致沿纬线呈东西走向,沿海和内陆的差异主要是水分,说明北半球中高纬度沿海和内陆的水分条件相差不大,因为纬度较高,整体降水较少,蒸发量小,且有积雪融水,所以其水分条件对泰加林的影响较小;平原、高原与山地都有分布,说明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北半球中高纬度冻土广布,土壤贫瘠,其生长须要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分解枯枝落叶;依据材料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且泰加林沿纬度分布,说明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
2020高考地理:以生物为核心的(非选择)练习含答案
2020高考地理:以生物为核心的(非选择)练习含答案1、(2019·山东临沂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近海,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同时鳀鱼又是海鸟的主要食物,海鸟粪是秘鲁重要的磷肥资源。
鳀鱼不适合食用,是秘鲁加工出口高蛋白质饲料——鱼粉的重要原料,鱼粉制作包括选料、蒸煮、压榨、晒干、粉碎等环节。
近年来国际市场对鱼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利马、钦博特等地均为世界鱼粉的主要产地,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秘鲁最大的鱼粉进口国。
图甲示意秘鲁位置和范围,图乙示意2001-2013年秘鲁鱼粉出口总量与出口额关系。
(1)简析秘鲁附近海域鳀鱼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说明秘鲁限制捕捞鳀鱼对保证磷肥资源的重要意义。
(3)简述利马、钦博特发展鱼粉加工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4)概括2001-2013年秘鲁鱼粉出口的特点并提出中国应采取的对策。
解析(1)从鳀鱼的生活习性及渔场形成的原因入手,结合当地近海海域的环境特征进行分析。
结合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海域,属冷水性小型鱼类,我们可以从该海域的水温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我们可知该海域地处热带但是受到秘鲁寒流及上升冷海水的影响,水温较低(或者低于20℃)适合鳀鱼的生长;结合渔场形成的原因(洋流作用、沿海径流(外力)注入养分、大陆架等因素)和该海域近海的特征我们可知该地地处上升补偿流处,海底养分上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鳀鱼提供饵料。
该地气候干旱、地处浅海大陆架,水深浅,海底光照充足,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
(2)据材料:“鳀鱼又是海鸟的主要食物,海鸟粪是秘鲁重要的磷肥资源。
”可知过分捕捞鳀鱼,海鸟食物缺乏,会导致海鸟数量和鸟类资源的减少,进而磷肥资源减少。
限制捕捞鳀鱼,这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生态平衡的规律,协调海鸟与鳀鱼的数量关系,以保证磷肥产量。
(3)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发展的自然区位条件。
2020高考地理冲刺专题型高考非选择题专练1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含解析
(4)特点:出口总量波动下降;单价和出口总额仍总体上升。措施:拓展鱼粉进口渠道;提升国内鱼粉产能;积极研发替代产品等。
2.(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短命植物又称短营养期植物、短期生植物。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短命植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是新疆植物区系中一类独特的浅根系草本植物。图甲为新疆伊犁地区地形图,图乙为伊宁市附近一气象观测站多年的气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1.(2019·山东临沂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秘鲁鳀鱼生活在水温20℃以下的近海,属冷水性小型鱼类,以甲壳类动物为食,同时鳀鱼又是海鸟的主要食物,海鸟粪是秘鲁重要的磷肥资源。鳀鱼不适合食用,是秘鲁加工出口高蛋白质饲料——鱼粉的重要原料,鱼粉制作包括选料、蒸煮、压榨、晒干、粉碎等环节。近年来国际市场对鱼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秘鲁是世界最大的鱼粉生产国和出口国,利马、钦博特等地均为世界鱼粉的主要产地,中国是世界同时也是秘鲁最大的鱼粉进口国。
(1)推测垫状点地梅在我国的分布特征。
(2)分析垫状点地梅植物体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气温的原因。
(3)分析垫状点地梅作为先锋植物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解析 (1)由材料分析可知,垫状点地梅能够在严重缺乏土壤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贫瘠,适合垫状点地梅的生长。从垫状点地梅覆盖度与气温降水的关系可知,垫状点地梅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在零下2摄氏度到2摄氏度之间,温度过高和温度过低都不适宜,因此判断垫状点地梅应该分布在西部的山地和高原,而且其分布随海拔上升其数量先增加后减少;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数量多于背风坡;阳坡光照条件较好,因此阳坡数量多于阴坡。(2)由上题分析可知,垫状点地梅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高原和山地,由于这些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白天太阳辐射强,垫状点地梅吸收的太阳辐射能多,温度高;而且从垫状点地梅的形态来看,其贴伏于地表的垫状结构具有保温作用,而且有利于抵御寒风,减少热量交换,从而使温度较高;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汽等的含量少、吸收地面辐射少,降温快,气温低;晚上由于空气稀薄,保温作用弱,热量容易丧失,气温降低得更多,因此温度较低。(3)整体性就是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现在:陆地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环境中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各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植被的生长影响地表,能够加快岩石的风化,促使土壤的形成;植被的存在,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和热量的流失,从而能够留住水分和热量,改善生物的生存环境;生存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生物的多样性。
2020高考地理考前冲刺提分专项练辑:题型二+专练一 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19·广东省广州市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生长期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植被生长的时间。
植物生长期因纬度、海拔高度和植物种类而异。
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
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亚寒带的针叶林。
泰加林的分布(如图所示)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几乎跨了半个地球。
(1)根据泰加林分布的纬度位置,指出其生长习性。
(2)泰加林横贯沿海和内陆,平原、高原与山地,其分布几乎跨越半个地球,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3)解释泰加林分布在大陆西岸纬度较高,而大陆东岸则纬度较低的原因。
(4)推测影响泰加林分布最北界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由于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泰加林具有耐寒特点,在极夜和低温期间,有较长的休眠期生长特点;有冻土现象,根系有横向生长的特点;夏季短促,可以利用短暂的夏季和极昼现象快速生长的特点。
(2)气候严寒,降水虽然少,但蒸发更弱;冬季积雪大和冻土现象,泰加林地带水分条件较充足,因而水分对泰加林分布影响较小。
泰加林地带土壤发育深受冻土和沼泽影响,土质贫瘠,树木通过自身分解枯树落叶提供养分,因而泰加林地带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
泰加林地带对树林生长的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特别是最热月需要大于10 ℃的天数,因而其分布沿纬线延伸。
(3)大陆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使其分布纬度较高;大陆东岸有寒流流经,降温使其分布纬度较低。
(4)热量;最热月日均温≥10℃解析:本题以泰加林的分布特点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读图,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部分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所以其生长习性应耐寒,暖季生长快,冬季休眠;因冻土广布,根系较浅,向四周发育较多。
(2)读图,泰加林分布大致沿纬线呈东西走向,沿海和内陆的差异主要是水分,说明北半球中高纬度沿海和内陆的水分条件相差不大,因为纬度较高,整体降水较少,蒸发量小,且有积雪融水,所以其水分条件对泰加林的影响较小;平原、高原与山地都有分布,说明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北半球中高纬度冻土广布,土壤贫瘠,其生长需要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分解枯枝落叶;根据材料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且泰加林沿纬度分布,说明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
(全国版)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非选择题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含答案)
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19·天一大联考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珊瑚礁是由成千上万的珊瑚虫的骨骼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珊瑚虫的生长往往受水温、盐度和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南海的珊瑚礁类型主要为岸礁(紧密连着大陆或岛屿的珊瑚礁)和环礁(海洋中呈环状分布的珊瑚礁,中间有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或礁湖),但在海南岛的河流入海口处缺失岸礁类型。
位于我国南沙群岛北部的渚碧礁,中部潟湖(水深20米左右)全被边缘礁坪围封,形成一个典型的封闭型环礁。
当大潮低潮时,礁坪基本露出,潟湖水体与外海水不能交换,高潮时外海海水才能漫入潟湖,潟湖、礁坪栖息着不同的鱼类与珊瑚。
我国现今已在渚碧礁造岛面积达4.3平方千米,并在岛上建有机场、灯塔等设施。
下图示意渚碧礁浮游动物总丰度(单位:个/m3)的空间分布。
(1)推测海南岛河流入海口处缺失岸礁的主要原因。
(2)分析礁坪浮游动物丰度小的主要原因。
(3)分析潟湖比礁坪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别指出岛上设置机场与灯塔等设施的地理意义。
答案(1)大量河流淡水注入,海水盐度低,不适宜珊瑚生长;入海泥沙多,海水透明度低,光照条件差。
(2)礁坪与外海相连,水体交换非常快,生存环境不稳定;水浅,受太阳辐射影响大,昼夜温差大,不利于浮游动物存活;多珊瑚虫和礁栖动物,对浮游动物的摄食较多,导致其数量少。
(3)浮游动物数量多,多饵料;水深,面积大,栖息空间大;被礁坪围封,受外海影响小,生存环境稳定。
(4)机场的投入使用可大幅提升南海地区空中交通服务能力;提供航空气象、海难救助、海洋监测、环保科考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便于加强与我国大陆的联系;利于岛上旅游资源的开发。
灯塔的投入使用可有效提升周边水域助航、通航管理及应急搜救能力;保障过往船只的航行安全;更好地发挥南海国际海运航线的作用。
2.(2019·吉林四平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以生物为核心要素的练习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以生物为核心要素的练习含答案专题:以生物为核心要素的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小火烈鸟是一种体羽偏粉红色的涉禽,主要分布于非洲肯尼亚的博格里亚湖、马加迪湖和坦桑尼亚北部的立顿湖以及安哥拉、赞比亚、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等地的季节性高盐湖泊、沼泽及礁湖的浅水地带,猎食咸水中的原生动物、卤虫、水藻等,每年4-7月繁殖。
非洲小火烈鸟会随着湖泊水位的季节变化,在南、北非洲进行小区域而大规模的迁徙。
下图为非洲赤道南北地区小火烈鸟的分布范围。
(1)简述非洲多小火烈鸟栖息地有利于小火烈鸟生存的环境特点。
(2)指出小火烈鸟在非洲赤道南、北两大区域之间迁徙的季节(指干湿季),并说明理由。
(3)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有人提出开发非洲高盐水域发展卤虫捕捞业,以满足国际市场对卤虫的需求。
你是否赞同?请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高盐水域卤虫丰富,食物充足;干季天敌少;人类活动干扰少;水域盐度大,病菌少,小火烈鸟患病害概率小;气候干燥,不利于疾病传播。
(2)雨季结束后到干季前期。
理由:雨季后期到干季的前期降水减少,晴天多,蒸发量增大,湖水的盐度不断升高;卤虫生长繁殖快,小火烈鸟的饵料丰富。
(3)赞同。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带动运输、维修、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加快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脱贫步伐;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加强生产和技术合作;加快养殖技术的扩散。
(或不赞同。
理由:破坏高盐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小火烈鸟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地处内陆,地形复杂,终年高温,交通落后,辗转多国运输,运输成本高)2、(2019·江西宜春联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枫树性喜温凉,加拿大枫树种类多达100多种,加拿大也因枫叶而闻名世界,被称为枫叶之国。
在加拿大的枫树品种中,最著名的是糖枫,其树干流出的汁液可制糖,枫糖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有机酸,深受当地人们喜爱。
新高考地理二轮:高考非选择题专练 专练一 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含解析
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19·全国高考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东部湿润环境下的典型丹霞地貌区,山块往往具有强烈的离散性,即山块之间是分离的,四壁陡立,没有山脊相连,形成一个个“孤岛”状山块。
由于山体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较小,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但其小环境差异导致的自然分异却十分明显,与一般山地显著不同,具有独特的微观自然分异图谱。
(1)说出丹霞地貌四壁陡立的主要地质作用。
(2)描述坡顶植被分布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3)同一个山顶同类环带的植被稀疏程度存在阴坡与阳坡的差别,推测其差别并简述理由。
(4)与山坡顶部植被不同,山谷坡麓地带往往形成高大茂密的沟谷雨林,简述其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丹霞地貌四壁陡立主要是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的,有风化、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
第(2)题,读图可知坡顶植被呈环状分布,外环为旱生灌木草本、中环为灌木,内环为乔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土壤厚度: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
第(3)题,丹霞山高度普遍较小,因而植被生长的热量条件较好,但阴阳坡植被生长的水分条件差异较大:由于丹霞山整体土层薄,水分不易保存,阳坡光照强,蒸发旺盛,加剧了土壤的干旱程度,因而植被较稀疏;阴坡光照弱,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因此植被较稠密。
第(4)题,雨林的存在说明该地植被生长的水分、热量、土壤条件好;沟谷地带地势低,是地表水、地下水汇聚地,水分条件好;沟谷海拔低,地形相对封闭,热量条件优越;沟谷地带土层比较深厚。
答案:(1)风化、侵蚀分割、溶蚀和重力崩塌。
(2)植被呈环状分布;平缓山顶都有一定厚度的土层,中心部位土层较厚,向边缘部位土层迅速减薄,再往边缘几乎没有土层,岩石裸露;随着土层变薄,土壤保水性变差,含水量减少,造成了植被的环状分布格局。
【精选】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专练突破练一以植被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新人教版
突破练一以植被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17·山东临沂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豆杉常生长于海拔1 000~1 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喜荫蔽潮湿,对气候适应力较强,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
红豆杉能吸纳空气中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贵州红豆杉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南部,现有全球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开发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抗癌原料紫杉醇提炼、盆栽及苗木、观光康复等庞大的生态健康产业链。
下图为“贵州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贵州省红豆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贵州省发展红豆杉产业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
(3)简述贵州省红豆杉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答案(1)贵州省地形破碎、地势崎岖,多排水良好的山坡和荫蔽潮湿的山谷;流水溶蚀作用普遍强烈,土层浅薄贫瘠,适宜红豆杉的生长。
(2)大面积的红豆杉林可大量吸收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旱涝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3)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第(1)题,结合红豆杉生长习性,根据贵州省地形和土壤特点分析其有利自然条件。
第(2)题,从大面积红豆杉所具有的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旱涝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说明其生态效益。
第(3)题,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专业化及产品深加工,增加附加值等方面进行说明。
2.(2017·广州3月综合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参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
它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严格,宜在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腐殖质壤土生长。
普通园子参生长6年采收,林下参生长8~9年采收,野山参生长15年以上采收,并且人参种植地需要20~30年培育才可再次种植。
202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统考版】专项训练: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
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20·辽宁协作校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胭脂虫是一种寄生在仙人掌上的昆虫。
其体内含胭脂红,可以制备成胭脂红色素并广泛应用于制衣、食品、化妆品、医药、饮料等行业,是唯一一种品质优良的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动物色素。
胭脂虫发育的温度低限为15.6 ℃,20~30 ℃时,胭脂虫种群发育与温度呈正比,30 ℃时种群增长最快。
降雨能极大地减少胭脂虫的种群数量。
胭脂虫主要借助风力繁殖扩散。
加那利群岛是一多山的群岛,曾是胭脂红素的主产地。
1831年,群岛的胭脂红素的生产量只有4千克。
到1850年,年产量已提高到40万千克,短期内成为这种染料的主要出口地。
在19世纪末期,随着人工合成颜料的出现,胭脂虫行业趋于衰落。
下图为加那利群岛所在的区域和胭脂虫景观图。
(1)分析加那利群岛发展胭脂虫行业的有利自然条件。
(8分)(2)推测19世纪期间加那利群岛胭脂虫行业发生变化的原因。
(6分)(3)我国某企业计划在吐鲁番盆地或台湾岛西部建立胭脂虫养殖园。
根据胭脂虫的生存环境要求,你认为哪个地区更加合理,并说明理由。
(4分)2.[2020·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材料一澳洲坚果,原产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和新南威士州,营养丰富,素来享有“干果之王”的誉称。
果树根系分布浅,抗风能力弱,适宜种植于气温10~30 ℃,年降雨量1 000~2 000 mm,海拔1 200米以下的丘陵或平地,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PH值5.0~6.0,排水良好的地区。
材料二19世纪末,精明的美国商人从澳大利亚把这种果子引进到了夏威夷群岛,并且在那里商业性地发展起来,所以澳洲坚果又称夏威夷果。
80年代初,我国南方各省区开始引入优良品种试种,到2000年夏威夷果在我国种植面积发展到约3 000公顷。
材料三图a为夏威夷岛地形图,图b为夏威夷岛A地气候资料。
2021届高考复习:以生物为中心要素的地理必考题
主干知识考查细化
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 自然带或其他地理要素分布差异的原因
分析方法
分析生物:
❶动植物生长习性 ❷区域环境:气候、水文、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
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
❶热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❷水分:土壤中的水分随海拔升高逐渐减少,而降 水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少(迎风坡)
赶,并无其他应对之策,少数不堪其扰的村民,在极端情况下则会选择报复杀害而造成亚洲象的死亡,人象矛盾
突出。
(4)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6分)
答案:1.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2.加强亚洲象 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建设,空间或减少进入自然保 护区的人口数量;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 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4.道路选线或工程 建设经过亚洲象栖息地时,建设生态廊道;5.加 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 意识;6.建立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山地垂直自然的判读
通过带谱基带名称判断所在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基带是常绿阔 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地区。
通过带谱数量判断山地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阴坡和阳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光 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南坡基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反之。 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背风坡(迎风坡雪线高 ,背风坡雪线低)
全球气候变化
亚洲象是非常珍稀的濒危物种,我国的亚洲象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部。亚洲象是草食性动物,一天要吃
掉约 300 千克的新鲜饲料,每天会长途跋涉寻找水源采寻食物,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 亚洲象最适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练一以生物为核心的自然要素整合题1.[2019·广东省广州市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生长期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年内适合植被生长的时间。
植物生长期因纬度、海拔高度和植物种类而异。
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
泰加林原是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亚寒带的针叶林。
泰加林的分布(如图所示)从大陆的东海岸一直到西海岸,形成壮观的茫茫林海,几乎跨了半个地球。
(1)根据泰加林分布的纬度位置,指出其生长习性。
(2)泰加林横贯沿海和内陆,平原、高原与山地,其分布几乎跨越半个地球,请分析其形成原因。
(3)解释泰加林分布在大陆西岸纬度较高,而大陆东岸则纬度较低的原因。
(4)推测影响泰加林分布最北界的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由于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泰加林具有耐寒特点,在极夜和低温期间,有较长的休眠期生长特点;有冻土现象,根系有横向生长的特点;夏季短促,可以利用短暂的夏季和极昼现象快速生长的特点。
(2)气候严寒,降水虽然少,但蒸发更弱;冬季积雪大和冻土现象,泰加林地带水分条件较充足,因而水分对泰加林分布影响较小。
泰加林地带土壤发育深受冻土和沼泽影响,土质贫瘠,树木通过自身分解枯树落叶提供养分,因而泰加林地带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
泰加林地带对树林生长的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特别是最热月需要大于10 ℃的天数,因而其分布沿纬线延伸。
(3)大陆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使其分布纬度较高;大陆东岸有寒流流经,降温使其分布纬度较低。
(4)热量;最热月日均温≥10℃解析:本题以泰加林的分布特点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1)读图,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部分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所以其生长习性应耐寒,暖季生长快,冬季休眠;因冻土广布,根系较浅,向四周发育较多。
(2)读图,泰加林分布大致沿纬线呈东西走向,沿海和内陆的差异主要是水分,说明北半球中高纬度沿海和内陆的水分条件相差不大,因为纬度较高,整体降水较少,蒸发量小,且有积雪融水,所以其水分条件对泰加林的影响较小;平原、高原与山地都有分布,说明地形和土壤条件对其分布影响较小,北半球中高纬度冻土广布,土壤贫瘠,其生长需要的养分主要来源于分解枯枝落叶;根据材料泰加林一般以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且泰加林沿纬度分布,说明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
(3)由上题影响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因素为热量,大陆西岸有暖流流经,热量条件丰富,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故东岸分布纬度较低,西岸分布纬度较高。
(4)结合第(2)题,影响泰加林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热量,结合材料“日均温连续5天≥10 ℃的天数计算其生长期”故其最热月气温应达到其生长期的最低温度。
2.[2019·太原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松是珍稀树种,其耐寒性强,怕干旱,忌积水,在温寒多雨地区及深厚肥沃的森林土中生长良好。
野生红松生长40年后开始在树顶端(常超过20米)结塔,其种子红松子包裹在松塔里,挂果时间长达18个月,需人工采摘,种子需晾晒方可储藏。
天然林松塔出种率约13%,人工林松塔出种率约30%。
红松子是我国最常见的食用松子,价格昂贵。
梅河口人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长白山野生红松林打塔收子,经过手工脱壳、烘干加工成松仁出口国外。
随着加工机械设备的应用,该市开始到国内外松子产地大量收购其它品种的可食用松子。
目前,梅河口市已拥有松子加工企业300余家,并建成了集金融、仓储、物流、电子商务、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果仁园区,成为世界最大的松子集散地和松子商业信息汇聚中心。
如图示意梅河口市的位置及东北三省的一月气温和降水状况。
(1)说明长白山林区适宜红松生长的自然条件。
(2)分析红松子价格高的原因。
(3)分析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松子出口竞争力的作用。
(4)请为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地处中纬度山区,冬季寒冷夏季温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600~1 000毫米,气候湿润;(长白山)山地排水良好,森林土深厚肥沃。
(2)红松属珍稀树种,数量少;生长慢,结塔与挂果历时较长;松塔出种率低,松子产量少;松塔需人工采摘,加工劳动量大,劳动力成本较高。
(3)利于开发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与新设备,保持产品质量优势;利于及时获取原料、商品和市场信息,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适应市场需求;利于实现规模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形成价格优势。
(4)合理控制红松子的采摘量;适当增加人工林的面积;对松子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自主品牌意识,树立品牌优势。
(任答2点)解析:本题以东北地区的红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自然地理特征以及产业集聚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读图可知梅河口市地处中高纬度,纬度较高,该区域冬季寒冷漫长,气候较为寒冷,夏季较为温和,可满足其耐寒的生长特性;由材料可知红松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分,由材料可知长白山区一带降水较多,可满足其生长;红松忌积水,长白山地区地形具有一定的坡度,排水条件良好且该区域多黑土,土地肥沃,利于其生长。
(2)由材料可知红松属于珍稀树种,数量稀少;由材料可知自然的红松出种率和人工的红松出种率都较低,其产量较低;材料中提到红松生长40年后才结塔且挂果时间长达18个月,可知其果实生长时间较为漫长;材料中提到“需人工采摘,种子需晾晒方可储藏”,可知所消耗的劳动量比较大,劳动力成本较高。
(3)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的发展有利于红松子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利于其产品品质的提高;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让松子加工企业及时获取加工原料、商品和市场信息,形成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以更好的应对松子市场的需求变化;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产业集群式的发展利于梅河口市松子加工企业的规模化生产,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市场中获得价格竞争优势。
(4)野生松子生长慢,结塔与挂果历时较长,因此,应当合理控制其采摘量,避免无序滥采摘;野生的松子生长缓慢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产量,而人工种植的生长速度较快,因此,应当加大人工红松林的种植面积以提高其产量;梅河口市的松子加工企业不能仅仅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上,应该对松子进行深加工,以延长其产业链,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此外,梅河口市还应当注重自身品牌的打造以树立自己的优势品牌。
3.[2019·惠州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
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
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如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描述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规律。
(3)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答案:(1)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
(2)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3)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
(4)优势物种为灌木;原因:与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相比,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解析:本题以针叶林为材料背景,考查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难度较大,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分析土壤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从土壤的酸碱性质、透气透水性能、土层厚度、有机物含量、肥力高低等角度进行分析。
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土壤冻结时间长;土层浅薄,酸性强,植物养分缺乏,肥力低,不适宜大面积农用。
(2)读图可知,在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并分别在火后15、25年达到顶点;其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3)此题可借鉴热带迁移农业的知识来进行作答。
林火消耗了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枯枝落叶,降低森林郁闭度,使得林下部分获得充足的光照;燃烧后产生的碱性草木灰可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土壤养分;导致土壤温度上升,改变温湿环境;森林凋落物降解加快,促进了养分的循环,林下植被快速生长造成生产力迅速增加。
(4)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北方针叶林区纬度高,树木大面积焚毁后,短时间内难以复原,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大树难以生成,草本植物根系欠发达,受伤害大,灌木的根较深,不易受到火的烧伤,且生长的养分需求量小,火后快速生长成为优势物种。
4.[2019·武汉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美大陆中西部有两处地理奇观。
一是玻利维亚西部的“天空之镜”——乌尤尼盐沼,在雨后,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天空景色,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二是秘鲁西部的“海鸟天堂”——钦查群岛,这里生活着近千万只海鸟,“鱼多鸟必众,鸟众鱼必多”的壮观景象令人感叹。
这里的鸟粪堆积如山,秘鲁曾借鸟粪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但目前秘鲁政府已经在岛上设立警察局以控制鸟粪的开采。
如图示意两处奇观及其位置。
(1)简要说明摄影爱好者云集乌尤尼盐沼地区,拍摄“天空之镜”景色时期,当地的天气特征。
(2)请对“鱼多鸟必众,鸟众鱼必多”作出合理的解释。
(3)评价秘鲁政府限制鸟粪开采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答案:(1)昼夜温差较大;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强;风力微弱。
(任答4点)(2)(钦查群岛附近海域)受洋流影响,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使得鱼类密集,为海鸟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大量鸟粪落入海水,为浮游生物提供营养物,为鱼类提供饵料。
(3)有利:控制产量,防止过度开采;利于调控鸟粪价格;人为干扰减少,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不利:鸟粪出口规模受限,经济收入减少;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减少。
解析:(1)天气特征主要从阴晴状况、风力大小、气温的日较差、光照强度等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