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前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问题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1994年底,全国劳动力资源总数达82500万人,劳动力资源总数占人口总数68.8%,当年进入劳动年龄的达1750万人。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领域难以完全吸收不断增长的劳动力,虽然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年均9.8 %速度增长,但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仍然超过社会经济的吸收能力,因此,失业现象呈现增长趋势。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有饭大家吃,有工大家做”的就业政策;实行高就业、低收入的工资政策,实行城镇劳动力由国家“统包统配”的分配政策,从表现看,中国己消灭失业,但许多机关、企业人浮于事、存在大量富余人员,实际上是以全体劳动者的不充分就业掩盖部分劳动者失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逐渐从计划经济体制转为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力就业逐渐市场化,隐性失业随之而来,当前失业有四种表现形式: 1.结构它是由于劳动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合理形成的失业。2.隐性失业。它由于传统经济体制下实行充分就业政策,在改革中暴露出来。 3.自愿由于劳动者主动工参与劳动市场形成的失业。4.非自愿它是由于现行工资下,想找工作而找不到形成的失业。有关资料显示, 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 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1. 3亿人, 加上城镇失业人口, 劳动力总供给量达到2亿多人, 而需求量只有3500万人,供给已远远地大于需求。据专家估计, 我国目前的失业和就业不充分率已达21. 3%左右。

二、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 劳动力的自然增长率每年以2%的速度进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新增劳动力数量巨大。

2. 劳动力的盲目和无序流动导致了大量的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3.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

4.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5. 经济转型, 现代化步伐的加快, 使过去国企的隐性失业显性化。

6.在企业改革中,释放出大量富余劳动力。

7. 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布局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 更使劳动力市场在朝规范化发展的进程中荆棘丛生。

8.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不断变动,因而对劳动者技术要求不断变化,在现有劳动者中,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不适应企业的要求而从就业岗位上被替换下来。

9. 全球经济不景气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10.中国劳动力市场,还面临国外人才的竞争。

三、解决劳动力市场问题的对策

1.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导致我国劳动力供给远远大于需求的原因应归结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 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唯一的办法便是始终坚持计划生育这项国策, 常抓不懈。与过高人口直接对应的便是国民素质的普遍偏低,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一方面国家应继续加大教育的投入, 另一方面还应鼓励社会和个人集资, 多层次、多渠道办学。

2. 实行劳动预备制。即在城乡同时实行对当年的应届中学毕业生实行1—3年的培训, 在他们掌握了必需的劳动技能之后才允许进入劳动力市场。这项政策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1) . 可以在短期内缓解新增劳动力对劳动力市场的压力。( 2) . 另一方面, 它对提高劳动力素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15—19岁青年人口就业比重过高, 如果该年龄段劳动力参与率降低一半的话, 全国劳动力就业供给量可减少2300万人, 其中城镇可减少500万人,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就业压力。

3. 实行劳动力的限制区域流动政策。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培育是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正确的做法应是先让劳动力在规定区域内流动, 如西部的劳动力只能在西部省区内流动, 力求在区域内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此时, 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即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供不应求、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供大于求。这种全国范围内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平衡, 由输入地与输出地劳动力市场的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在此过程中, 我们不断地总结劳动力市场的规律, 培育合理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逐渐从无序向有序过渡, 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才能形成。

当前占失业大军中的相当一部分是由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造成的, 一方面经济欠发达地区, 某些领域劳动力数量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 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人满为患。市场是无序的, 要想从无序转变为有序,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适时地发挥作用。当然, 实行限制劳动力区域流动, 也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刀切”政策, 有些省区可能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 本区域又囤积了大量的人才, 为了防止人才闲置, 此时就应适当地体现政策的灵活性, 即国家可以规定, 学历在硕士研究生以上, 或职称在副高级以上的人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流动, 不受户籍限制, 以确保人才的分配与高效使用。

4. 鼓励外出民工回乡进行“第二次创业”和创建“农民城”。外出的民工, 在外地和国外兴办二、三产业, 学习和掌握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技能, 成为有相当经济实力的企业家, 为使自己家乡更快富裕起来, 带着资金返乡创业, 称之为“第二次创业”。它顺应了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潮流, 以快速的步伐,弥补了过去封闭的“失误”, 缩短了与世界的差距。另一种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措施便是创建“农民城”, 即以乡镇政府所在地为依托, 采取由农民投资的办法发展城镇建设。

5. 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刺激有效需求, 以实现充分就业。国家可以采取的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 1) . 国家通过对公共设施进行投资, 利用投资的乘数效应, 以刺激社会总需求, 带动经济的复苏, 以便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2) . 国家通过减免税和降低税率的办法, 这项措施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企业来说,税率的降低可能减轻企业的负担, 因此企业就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 这也意味着就业的增加; 另一方面对于家庭来说, 消减个人所得税可以促使家庭更多的消费, 这将引起总需求增加。( 3) . 扩大信用消费的范围和规模, 以将来的资金刺激当前需求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