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读书笔记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近年来,中国国家能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
本报告旨在总结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成果,展示中国作为一个全球重要力量的实力和影响力。
在经济方面,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不仅如此,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正在从依赖传统制造业向更加高科技和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型。
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中国还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推动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科技领域也是中国国家能力显著提升的重要方面。
中国正在努力成为全球创新科技的引领者。
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无人机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的科研投入也迅速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这些成就不仅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也为全球科技合作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机遇。
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军事技术和装备水平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了巨大的提升。
中国在国内生产了一系列先进装备,包括航母、战斗机、导弹系统等。
中国还积极参与国际海上安全行动,并在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中国军队的维和部队也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为国际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外交领域是评估一个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志。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支持与参与。
中国还通过主办峰会、签署国际协议等多种方式加强同其他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合作关系,并积极推动解决国际热点问题。
总的来说,中国国家能力显著增强,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和重要国际参与者。
然而,中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其中包括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等。
中国将继续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和改善。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展示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重要力量的实力和影响力。
中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外交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为中国人民带来福祉,也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了力量。
治理中国读书笔记
治理中国读书笔记
1.治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治理中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中
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方向。
2.治理中国的实践经验:在治理中国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些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解决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治理中国的理论基础
和实践指南。
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4.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治理:治理中国不仅是中国国内的事情,还需要在全球
视野下进行思考和探索。
我们需要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治理的评价和看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中国的治理体系和能力。
5.总之,治理中国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和探索。
通过学习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方向,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厉害了我的国心得
一、经济方面
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作为一个曾经贫困的国家,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迅速增长,各种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人民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得到稳步提升。这些都让我感到,厉害了我的国!
四、体育方面
中国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体育赛事上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体育运动在中国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各种体育项目的普及和提升,不仅提高了人民的身体素质,还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这些都让我感到,厉害了我的国!
五、国际事务方面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在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国际社会的重要一员。这些都让我感到,厉害了我的国!
二、科技方面
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也是非常了不起的,5G技术、人工智能、航天技术等都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科研人员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高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动着科技进步,为国家带来了无数的荣誉和利益。这些都让我感到,厉害了我的国!
三、文化方面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中国的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作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了世界文化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这些都让我感到,厉害了我的国!
六、个人成长方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祖国在不断进步发展的过程中,我的自豪感也在不断增强。我意识到自己也是祖国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应该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都让我感到,厉害了我的国!
爱国读书笔记
爱国读书笔记
作为一个人民人,应该有一颗爱国心,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我们学生必须要经历的一种。
阅读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历史,政治、社会等各个方面,从而形成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时,我们应该注意挖掘作者所要表达的爱国情感,深入理解国家发展史,探寻国家形成的原因和历程。
同时,我们可以从作品中学习批判性思维能力,认真思考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阅读新闻时,我们同样应该保持批判性思考,理性对待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关注国家政策、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并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我们还应该关注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推广优秀的中国文化,分析国家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传承,为维护国家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总之,作为一名爱国学生,我们需要从阅读入手,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关注国家的发展变化,为民族复兴努力学习和贡献。
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对自己的内心进行反思和引导。
爱国不只是口号,更是一种行为,我们需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
例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或义务劳动,了解国家最新政策并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做出环保、节水等方面的贡献等等。
最后,我们要牢记“四个自信”,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
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只有敢于适应时代变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仰共产主义、坚定理论自信,深入贯彻“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坚定制度自信,认真学习、传承发展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做到心系祖国、为国争光。
这就是中国第五季笔记
这就是中国第五季笔记笔记如下:一、中国力量:中国崛起是人民自己干出来的5G、高铁、智能手机、互联网、基建工程、大飞机、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北斗导航、页岩气开发……“一带一路”二、中国精神:“文明型国家”的底气盲人摸象读不懂中国读懂中国的三个方法:一是看大数据,看比较权威的大型民调,而且要多个数据对比着看;二是要实地考察和调研,只是坐在书斋里看数据,经常会错得离谱;三是把中国分成板块,看板块和板块之间的互动关系。
如果粗粗划分的话,有两个板块:发达板块和新兴经济体板块。
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文明型国家”的四个特征,称为“四超”:1、超大型的人口规模。
2、超广阔的疆域国土。
3、超悠久的历史传统。
4、超丰富的文化积淀。
中国超越: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光荣和梦想中国模式:独树一帜的稳健改革之路the China model不照搬西方,不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放弃自己的优势。
中国模式主要有八个特点:1、实践理性。
2、有为政府。
3、稳定优先。
4、民生为大。
5、渐进改革。
6、混合经济。
7、对外开放。
8、三力平衡(政治、社会、资本)。
中国为什么能够和平崛起1、制度优势。
2、时代定位。
3、合作共赢。
4、趋利避害。
5、内涵增长。
6、跨越发展。
7、安全保障。
8、文明基因。
三、中国价值:好民主才是好东西用中国话语把中国的事情说清楚高铁事故,为什么政府不向老百姓谢罪?答:动车和高铁已经安全运行了多年,安全记录良好。
中国的动车和高铁是研究生水平,美国、英国的火车是中学生水平,印度的火车是幼儿园水平。
中国高铁这么精彩的一个故事,这么成功的一个案例,但是一旦你没有自己的话语的时候,人家就可以把它扭着讲,反着讲,把你最大的正资产,变成你最大的负资产。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我们解决了“挨打”的问题;改革开放的胜利,我们解决了“挨饿”的问题;在今天中国崛起的新时代,我们需要解决“挨骂”的问题。
怎么用中国话语来回应美国对中国的人权指控?答:用中国人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用联合国的人权标准来看美国。
衡量国家能力的标准
衡量国家能力的标准国家能力的衡量标准。
衡量一个国家的能力,是一个复杂而又多维度的问题。
在当今世界,国家的能力不仅仅包括了经济实力,还包括了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
因此,我们需要一套全面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能力。
首先,经济实力是衡量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收入、贸易额等方面。
经济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经济实力是衡量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政治稳定和治理能力也是衡量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治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
一个政治稳定、治理能力强的国家,能够更好地推动国家发展,保障国家利益。
再次,军事实力是衡量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防能力和国家安全。
一个拥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能够更好地保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利益。
此外,文化软实力也是衡量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包括了国家的文化传播能力、文化产业实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
文化软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是衡量国家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国家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国民的生活质量。
一个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能够更好地保障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衡量国家能力的标准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需要综合考量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稳定和治理能力、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准确地衡量一个国家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国家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参考依据。
厉害了我的国实践报告
厉害了我的国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
咱国家这些年的发展那可真是日新月异,我就想着做个实践来好好感受一下到底有多厉害。
以前总是在新闻里、网络上看到各种成就,但总感觉离自己有点远,这次就想走近一点,去看看那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二、实践目的。
我就是想知道咱国家在不同方面到底有啥了不起的地方。
是经济上的突飞猛进,还是科技上的创新突破,又或者是民生方面的巨大改善呢?我想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感受,然后把这些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们,让大家都能为我们的国家感到骄傲。
三、实践过程。
1. 经济领域。
我先去了本地的一些企业。
以前啊,那些小工厂都是破破旧旧的,生产的东西也比较低端。
现在可不一样啦,好多企业都进行了转型升级。
就拿一家做电子产品的企业来说吧,以前就是给人家代工一些简单的零件,现在自己搞研发,生产出的智能设备都能出口到国外去了。
我在企业里看到那些先进的设备,还有忙碌而有序的工人们,心里就想,这就是咱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小缩影啊。
而且,现在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新兴的商业业态。
那些共享经济的东西,像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之类的,真的是太方便了。
以前出门要是手机没电了,那可就抓瞎了,现在随便找个地方就能租个充电宝。
这些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方便了我们老百姓,也带动了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2. 科技方面。
我专门去了科技园区参观。
哇塞,那里简直就是一个科技的魔法世界。
有一家搞人工智能的公司,他们研发的机器人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的机器人可以在医院里帮助护士照顾病人,能准确地给病人送药、量体温。
还有的机器人在工厂里干那些又危险又累的活,效率还特别高。
还有咱们国家的航天科技,那也是杠杠的。
我在科技馆看到了火箭模型,听讲解员说我们国家的卫星都能做很多超级厉害的事情,像气象预报、导航定位什么的。
以前觉得航天这些东西离自己好远,现在才知道,它就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3. 民生改善。
我到社区里转了转。
发现现在的社区环境可好了,到处都是绿树成荫,还有健身器材。
祖国的智慧与能力
祖国的智慧与能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祖国的智慧与能力一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一直以智慧和勤劳的精神推动着国家的发展,把中国建设
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古代的科学家们发明的火药、印刷术,到现代的科学家们发明的高科技产品,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此外,中国人民的勤劳精神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一
直以勤劳的精神推动着国家的发展,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古代的农民们劳作在田野,到现代的工人们在工厂,中国人民的勤劳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此外,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也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一
直以团结的精神推动着国家的发展,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古代的百姓们团结一致,到现代的人们团结一致,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总之,中国人民的智慧与能力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中国人民的勤劳精神、智慧精神和团结精神都是中国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只要我们继续保持这种精神,中国一定会发展得更加强大,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观厉害了我的国有感
观厉害了我的国有感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和发展。
无论是经济实力的提升,科技创新的突破,还是文化艺术的繁荣,都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我国的强大和无限潜力。
观察我国发展的过程,我倍感自豪,也更加增强了我的国有感。
首先,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展现了我国的强大实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全球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成就离不开我国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全民的努力奋斗。
我国在工业制造、高科技产业、能源领域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实现了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的转型。
这些突破使我国在全球贸易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让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其次,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让我深感国有感。
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都取得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成果。
比如,我国在超级计算机的研发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在人工智能方面,中国的企业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者和推动者。
这些科技创新的成果不仅在国内应用广泛,也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赞誉。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为我国科技创新的进步感到自豪。
此外,我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也让我感受到了国有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
近年来,我国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迅速,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导演,还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
这些成就为世界所瞩目,也让我深感自豪。
走进中国的博物馆、剧院或艺术展览,我总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让我对我的国家充满了强烈的归属感。
除了经济、科技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日益凸显,也让我对我的国家有着更加强烈的归属感。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着全球的和平与合作。
无论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还是参与国际热点问题的解决,中国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事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力量心得
国家力量心得国家力量心得篇1国家力量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家力量心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1.国家力量是什么?国家力量是指国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机构、制度和政策等综合力量,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
2.国家力量的重要性。
国家力量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各国都在不断地加强国家力量的建设。
3.国家力量的组成。
国家力量由多个方面组成,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军事力量、外交政策等。
其中,政治制度是国家的根本,经济制度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文化传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军事力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外交政策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
4.国家力量的运用。
国家力量的运用包括政策制定、资源调配、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源配置等方面。
在政策制定方面,国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出符合国家实际情况的政策;在资源调配方面,国家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机构设置方面,国家需要建立符合国家实际情况的机构,确保机构的正常运转;在人员配备方面,国家需要选拔优秀的人才,确保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在资源配置方面,国家需要合理配置资源,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之,国家力量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国际竞争的重要因素。
国家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各国都在不断地加强国家力量的建设。
国家力量心得篇2心得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国家力量是指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拥有的力量,包括国家政权、军队、警察、司法机关等。
国家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
首先,国家力量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国家力量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来调控市场,保障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对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感想
对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感想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迅猛提升的时代,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日趋完善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消费水平,无一不充满竞争超越的气息。
在如此社会模式中,人类一次次超越极限,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所谓“极限”,即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而这里的“最高水平”到底有多高我们无从知晓。
我所提及的“极限”也并非局限与个人能力。
因此,暂且允许我在“极限”一词前加上“社会”作为定语。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读书笔记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读书笔记公共管理系09708226 管悦关键字:国家能力国家汲取能力国家权力中央与地方摘要: 国家能力是指国家(中央政府)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国家能力包括四种:汲取财政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能力。
经济改革对中国国家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削弱了中央政府。
要把握好中与地方的关系,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正文:中国经济改革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
通读全文,这个报告所关注的问题是,这场改革对中国国家能力变化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究竟是削弱中央政府作用,还是强化中央政府作用?如果中国市场经济转变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那么,中央政府应当发挥哪些作用,地方政府应具有什么职能?在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中,如何建立一种稳定的规范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如何在市场经济转变和现代化赶超过程中,加强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构成了这个报告的主要内容。
国家能力是指国家(中央政府)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国家能力包括四种:汲取财政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能力。
国家能力对一国工业化进程产生着深刻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工业化起步越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愈大。
因此,对于各国来讲,提高国家能力特别是提高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也就成为最重要的国家能力,它是实现其他各项国家能力的基础。
反映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最主要指标是:一是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二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前者反映了政府动员汲取的社会资源占总的社会资源的份额,后者反映了中央政府动员汲取的社会资源占总的社会资源的份额。
影响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因素包括发展因素、制度因素以及政策因素。
当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国际化程度一定时,财政体制是决定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国家能力建设总结汇报稿
国家能力建设总结汇报稿国家能力建设总结近年来,我国在国家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国家能力建设是指以提高国家全面实力、综合竞争力为目标,通过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长期的工作,加强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与发展。
本文将对我国在国家能力建设方面的成就进行总结和汇报。
首先,政治能力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加强党的领导,切实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和能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其次,经济能力建设方面,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不断加强宏观调控和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我们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我们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
再次,军事能力建设方面,我国积极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
我们注重加强军事人才培养,推动军事科学研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战争能力和作战指挥能力。
我们积极维护国家海空领土主权,加强边防巡逻和防控,确保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最后,科技和文化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我们加强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家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
综上所述,我国在国家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国家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努力和创新。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制度建设水平,推动国家能力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12.6国家能力
12.6国家能力国家的能力,就是能力,大家知道能力的英文的词是哪一个,power是权力,我愿意用capacity,就是说国家的能力,国家能够做什么,国家有什么劲,我们刚才讲了国家是什么,国家的特性,国家可能会具有某种它的自主性,就是它做一些事情不是作为别的人所能够去颐指气使的,它有它自己的意志。
那么国家的能力是什么,这个东西很难去讲,我把国家的能力的概念和一些其他的几个概念做某种意义上的辨析的话,可能就会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好的理解国家的能力。
比如说第一个概念,所谓的大政和小政府这样一个差别,比如说我们举一个例子,大政府和小政府,你可以理解为是说,政府所去干预或者进入的功能或者说社会领域越多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大政府,什么都管,某种意义上可以把它叫做大政府,比如说我们这个社会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政府,某种意义上它一直管到说,你生几个孩子,这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你要说在这种比较极端的事情,比如说这个国家要管你说,比如今天早晨温家宝总理说,国家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我们仔细去想想,学前是不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为什么,因为突然社会上就是说,我们小朋友上幼儿园好难,怎么你们小的时候上幼儿园很难,你就是看到说,这个政府几乎在所有的事情上,它都要去做,这个意义上把它理解为所谓的大政府。
我们如果反过来去看另一个例子,我们举一个最极端的,就是地球的那一边是美国的,有人管小学幼儿园够吗,没有人管,有人管你生几个孩子吗,没有人管,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那是一个小的政府,就是说他管的事很小,我们即使说,我们把生孩子和信仰这两个抛在一边我们去看教育这个事情,比如说我们去看看上个月的时候,召开了中共中央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国家的十二五发展纲要,你要去挖个坑再到那边去看一下,从来没有五年计划,就是国家经济该怎么搞不知道,没有人说,这个事不是我的,政府不管,华尔街可能管,硅谷的企业家会管,政府不去管,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个五年计划,有限发展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让我们今后多少年的支柱产业,这是一个大政府和小政府的概念。
国家能力建设总结汇报材料
国家能力建设总结汇报材料国家能力建设总结汇报材料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家能力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国家能力建设方面,我国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我们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规则体系。
以下是我国国家能力建设的主要成果和经验。
一、科技创新:我国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得到了高度重视。
国家在发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通过这些举措,我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例如人工智能、高速铁路技术等,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影响力。
二、人才培养:我国注重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对教育事业给予了高度重视,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此外,通过建立培养机制、引进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等政策,我国吸引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提升了国家的创新能力。
三、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我国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国家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家加大了对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并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这些举措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了国家产业竞争力。
四、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国际规则体系。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和贸易体系改革,积极参与各种国际合作机制,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同时,我国坚定奉行开放发展战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共同推动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总结来看,我国国家能力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我国不断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加快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第2国家实力的增强
课堂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
年代
1978
2000
99215
2004
159878
2005
183085
2006
21087 1
2007
25730 6
2008
300670
GDP
在世界 的位次
3645.2
10
7
7
4
4
3
这个表格的数据变化表明了什么?
我国的经济实力飞速发展,充满活力 。
第2站
国家实力的增强
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国际 影响力在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上越来越 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知识点拨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实力增强 的表现在哪几方面? ⑴中国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⑵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⑶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的 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 ⑷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小知识
国家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即全部力量。反映一个国家实力 的重要指标有以下几项。 硬指标有: 1、国土面积。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区 分大国小国的主要尺度。是一个国家强弱的天然条件。 2、国土资源总量。 国土资源包括地下资源总量,地表资源总量。地下资源总量包括地下煤炭、 石油、钢铁、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等地下全部自然资源储备总 量。地表资源总量包括国土亩数,水资源总量,森林等等总量。是一个国 家强弱的天然条件。 3、人口总量和质量。包括人口总数、国民素质(软 指标),国民的文化程度(软指标)、人口的文化构成(软指标)。 4、经济总量。主要包括:⑴GDP总量。⑵贸易额。⑶工业总产量。如发 电量、铁路、公路总量、钢铁、石油、煤炭、水泥、汽车等等主要产品年 产量。 ⑷农业总产量。如粮食年产量等。5、科技发展水平。这是一项重 要指标,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是说明一个国家先进与落后重要尺度。其 中航天、航空、航海、核能、农业、医学、电子、机械、化工、军工等能 集中代表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 6、国民生活水平。是反映一个国家 富裕与贫穷的指标。 7、国防力量。国防力量的强弱反映一个国家军事科 技、军事工业的发展水平,高度反映一个国家的尖端科技发展水平。8、人 们受教育程度(软指标)。 软指标还有:社会意识形态,国民觉悟等等。
祖国强大研究报告2000
祖国强大研究报告2000
《祖国强大研究报告2000》是一份关于中国国家发展和国力提升的研究报告。
该报告主要分析了祖国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展望未来国家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方面,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报告分析了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以及对外投资的增加,认为这将为中国带来更多的经济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军事方面,报告主要探讨了中国军事实力的增强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报告指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分析了中国在地区安全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和作用。
在科技方面,报告强调了科技创新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报告评估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展,特别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认为这些成果将为中国提供长期的竞争优势。
在教育和文化方面,报告探讨了中国教育和文化事业的进步。
报告分析了中国教育领域的投资增加以及对人才培养的重视,认为这将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同时,报告还评估了中国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交流方面的发展情况。
总的来说,该报告旨在提供关于中国国家发展和国力提升的全面分析,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以促进国家的长期发展和繁荣。
国家的力量
国家的力量在政治方面,国家的力量主要表现为国家的统治能力。
国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来巩固其统治,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
政治力量的体现在于政府机关的建立和法律的制定、执行。
政府机关是国家的中央组织部门,在所有国家活动中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法律则是国家对群众行为和社会规则的约束和规范。
只有政府和法律有力度,才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在军事方面,国家的力量主要表现为国防力量。
国防力量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政府应该把国防作为中心任务,有计划地投资国防。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军事实力的比较已经成为国家比较重要的标志之一。
强大的军事实力可以增强国家的威慑力量,避免战争的爆发,保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国民的安全。
在经济方面,国家的力量主要表现为国家的经济实力。
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对国家的影响很大。
一个经济强大的国家不仅可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还可以更好地维护国民的权益和利益。
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培育民营经济、扶持重点行业、开发创新技术等。
当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时,其可以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和国际地位。
在文化方面,国家的力量主要表现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是一种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来进行文化建设。
文化强国需要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及优秀的文化品牌和形象。
有一些文明的国家,例如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在其文化方面较有实力,引领当今的文化潮流。
综上所述,国家的力量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个强大的国家应该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投入和建设,从而实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
当国家的力量强大时,其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为全体国民的幸福生活注入强大的能量和力量。
中国国力 国际地位和作用
中国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地位和作用中国综合国力排在第六位,属于国力次强的国家,整体国家实力大大低于美国,排在英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的后面,但是超过日本、加拿大、韩国和印度。
中国综合国力的国力资源排名落后,只好于俄罗斯和印度,落后于所有发达国家。
从科技力上看,中国在技术投入上严重不足,2004年,R&D支出只有186.01亿美元,占GDP 的比重为1.31%,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2.4%。
从科技产出上看,2002年,中国本国居民在国外获得的专利数为633项,只高于印度,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095美元,相当于这里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平均水平的3.3%。
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规模庞大,高技术产业出口占全部制造业出口的27%。
形成这个结果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在高技术产业领域巨大的加工贸易所形成,虽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但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并不反映中国的科技实力。
另外中国高技术产业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确有先进的技术,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人力资源排在第一位,主要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004年,中国劳动力总量达7.87亿人,是排在第二位印度的将近两倍。
中国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较低,中国平均受教育年限是10年,文盲率接近12%(2002年数),只好于印度。
2002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为5%,是大国中水平最低的国家,印度也达到了8%。
中国资本资源排在第八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高储蓄率,中国储蓄规模总体水平很高,2004年储蓄总额达到6018亿美元,排在第四位。
改革开放以来积极引进外资政策成绩显著,2003年,在中国的外资存量达到5014.1亿美元,排在第六。
但中国的股市目前的融资能力非常有限,2003年,股票市场交易额为6812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48.09%,总量和相对量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信息力非常落后。
在基本基础设施上,2003年,中国的公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8公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每平方公里1.59公里,中国的铁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01公里,这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每平方公里0.05公里,而中国的航空载客量规模还是很大,2003年为87590,排在第三位,但也只相当于美国运输能力的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读书笔记公共管理系09708226 管悦关键字:国家能力国家汲取能力国家权力中央与地方摘要: 国家能力是指国家(中央政府)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国家能力包括四种:汲取财政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能力。
经济改革对中国国家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削弱了中央政府。
要把握好中与地方的关系,加强政府主导作用。
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正文:中国经济改革深刻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变化。
通读全文,这个报告所关注的问题是,这场改革对中国国家能力变化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究竟是削弱中央政府作用,还是强化中央政府作用?如果中国市场经济转变是以中央政府为主导,那么,中央政府应当发挥哪些作用,地方政府应具有什么职能?在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中,如何建立一种稳定的规范的中央和地方关系?如何在市场经济转变和现代化赶超过程中,加强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构成了这个报告的主要内容。
国家能力是指国家(中央政府)将自己的意志、目标转化为现实的能力。
国家能力包括四种:汲取财政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合法化能力以及强制能力。
国家能力对一国工业化进程产生着深刻影响。
一个国家的经济越落后,工业化起步越晚,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愈大。
因此,对于各国来讲,提高国家能力特别是提高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也就成为最重要的国家能力,它是实现其他各项国家能力的基础。
反映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最主要指标是:一是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二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前者反映了政府动员汲取的社会资源占总的社会资源的份额,后者反映了中央政府动员汲取的社会资源占总的社会资源的份额。
影响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因素包括发展因素、制度因素以及政策因素。
当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经济国际化程度一定时,财政体制是决定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的最主要因素。
一个富有增长弹性的财政体制有助于提高国家汲取财政能力。
一个低增长弹性的财政体制将严重削弱国家汲取财政能力。
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是不断强化国家能力的。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的财政收入比重以及中央政府收支比重是不断上升的,这反映了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发达国家,逐渐从小政府变为大政府,从弱政府变为强政府,不断提高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并在稳定经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提供公共物品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主导作用。
国家能力对中国发动工业化具有最主要的影响国家能力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从1750―1950年的二百年间,在世界性的工业化与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走向衰落,由世界经济最强国变为世界经济弱国,始终未能出现任何意义上的现代经济增长,迟迟不能正式发动工业化。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具有明确现代化目标与意志的中央政府以及强大的国家汲取财政能力。
在1949年以前,国家能力十分低下。
本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强化国家能力,发挥财政与税收的现代国家职能,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提高至三分之一,经济增长率在“一五”时期达到高速度增长,标志着中国进入现代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时代,为中国工业化的成功起步、迅速建设工业化体系创造了前提条件。
国家汲取能力由小变大,中央政府由弱变强,是中国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但是,过分集权的中央政府是不利于现代化建设的。
50年代以来,中国财政体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始终没有形成稳定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在“集权―分权”或者“收权―放权”循环中反复变动。
50年代基本上属于高度集中类型,除大跃进之外,这一体制延续到60年代末;70年代属于以集中为主、适度下放财权的类型。
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仍相当强,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在三分之一左右,中央政府具有很高的权威性。
尽管以中央集权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体制在动员和集中社会各种资源方面是获得成功的,为中国工业化起步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它有个致命弱点,即在使用和分配各种资源方面效率低、效益差。
所以改革就是要解决资源配置与资源效益的问题。
但是1980年以来,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大包干制引起了重要的变化,国家汲取财政能力迅速下降,政府财力极度分散,中央控制宏观经济能力下降,这表明财政包干制度属于具有严重缺陷的财政体制。
与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通用的现代财政体制――分税制和统一税制相比,大包干制具有非规范性、非科学性、非统一性的缺陷。
――财政收入占GNP比重不断下降,国家汲取财政能力相当低下,尚不及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的一半水平。
――中央政府财政能力降至历史上最低点,已陷于“弱中央”的境地。
其发展前景令人十分担忧。
――预算外资金增长过快,几乎与“第一财政预算”相等。
如果预算外资金计人财政收入之中,中央财政收入仅占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约占五分之四。
世界银行专家惊叹:“世界上大概没有什么国家的财政收支比中国更为分散了。
”与市场经济工业化国家或者上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相比,中国政府汲取财政能力低下,是名副其实的“弱政府”。
与地方财政实力相比,中央政府又是名副其实的“弱中央”。
这反映了改革以来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并对中国长期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至今决策者尚未深刻认识国家能力迅速下降的危害性,或者已经认识尚无有效办法制止国家能力继续下降趋势。
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改革以来,中国GNP总量成倍增长,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非农产业产值占GNP比例已居优势,经济开放度明显增大,诸多发展因素变化有利于扩大中国可能获得财力的基础,对提高国家汲取财政能力做出正贡献。
我们知道中国实行的财政大包干制具有严重缺陷,突出表现为对财政收入增长做出负贡献,且随着大包干制的推广,其负作用不断增大。
1979―1985年其贡献率为―52.7%,在1986―1991年贡献率达到-87.5%,大大抵消了经济增长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正贡献。
采用这种不良的非规范的、非现代的财政体制,是中国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这表现为:一,工业增长对财政收入贡献作用下降。
从产业部门看,工业部门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部门的财政贡献又大大高于产值贡献,工业部门利润下降,导致较低的增长弹性,工业部门的财政收人下降将会引起整个财政收入下降。
二,国有经济发展相对衰落,大量国有企业严重亏损,影响财政收入增长。
从所有制部门看,国有企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企业的经济角色决定了它的财政角色。
50年代初以来,国有企业发展经历了倒U形曲线,即经历了一个产生形成―迅速发展-占据优势―相对衰落―退居优势的发展过程。
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经济贡献下降,企业亏损上升,导致国有企业财政贡献下降,从而影响整个财政收入。
三,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但是经济贡献与财政贡献不成比例。
中国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五花八门的税种和税率,特别是对“三资”企业实行减免税,对国有企业实行“歧视性”税率,不仅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而且导致理所应得的国税“名正言顺”地大量流失。
四,各地方擅自竞相减免税,中央普施“优惠政策”。
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改革思路是:改革=放权让利=优惠政策=减免税收。
优惠政策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但它是以减少中央财政收入为代价的。
在中央与地方讨价还价的谈判中,常常是地方得多失少,中央失多得少。
五,普遍偷税、漏税,使国税白白流失。
中国是财政收支较为分散的国家,也是财政税收制度较为混乱的国家。
当时实行的财政包干制至少有六种:总额分成包干;总额分成包干与增长分成包干;定额上交包干;收入递增包干;上交额递增包干;定额补助包干。
这与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统一的规范的预算体制相冲突,也与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公开竞争、公正竞争的市场竞争规则相冲突。
财政包干制是一项应急性的非规范的、非科学的、非现代的财政体制,它对中国经济发展仅具有短期正效应,但是这种正效应正在迅速递减,而负效应却在迅速扩大,导致国家汲取财政能力迅速下降,并为中国长期发展产生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严重后果,也为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建立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设置了难以克服的制度障碍。
国家汲取财政能力是中央政府控制宏观经济能力的基础。
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下降,意味着中央政府控制宏观经济能力在下降,它将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产生十分严重的短期和长期后果。
这包括:经济周期波动,投资急剧膨胀,消费需求膨胀,连年财政赤字,中央控制宏观经济能力下降。
令人费解的是,中国是由一个政党――共产党高度统一集中控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国家机器不是铁板一块,经济决策权极度分散,中央政府控制各级政府的能力极其有限,而地方政府已经形成独立于中央的经济利益主体,与典型的市场工业化大国相比,中国地方政府财力过分膨胀,行政权力过大,经济干预过多。
在中国大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政治政党、社会组织敢于向共产党以及国家权威挑战,主要威胁是来自于共产党内部和国家机器内部的更具自我利益、自我意识、自治权力的日益坐大的某些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财力是极其有限的,中央领导人的权威性也相对削弱。
在应付地方政府各种挑战方面(既包括经济利益,又包括政治权力),中央拥有的惟一手段是频繁地撤换或调动地方领导人。
但是仅仅依靠这一传统的行政手段,而不是依靠健全的政治制度和稳定的财政关系,这是无法阻止和改变国家能力继续下降态势的。
庞大的国家机器内部的相互冲突,经济政治权力的分散化以及多元化,严重削弱了国家能力。
国家能力迅速下降,反过来又加速中国经济与政治的多元化,成为来中国发展的重要隐患。
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有效地生产和配置资源的较佳方式。
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不应当把它加以神化和完美化。
在市场经济中,国家干预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国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与职能包括提供公共物品;进行公共投资;调节收入和财富分配;稳定宏观经济;制定产业政策。
除第一项职能是由中央和地方分担外,其余四项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
市场无法代替和完成上述国家职能。
中央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这是因为:一,市场经济制度的创新与建立是一个非自发的加速过程。
中央政府对加快建立新机制和法律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
二,向市场经济转变是一个观念冲突和转变的过程。
市场经济原则与伦理经济原则互相冲突,危及许多人的生存和利益。
这需要以说服为手段,向社会公众灌输市场经济观念,推行市场经济原则。
三,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利益与权力重新调整的过程,需要政府对某些利益受损的社会成员实行利益补偿。
四,向市场经济转变需要一个稳定的相对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央政府具有经济稳定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