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蚁群遗传混合算法1

合集下载

蚁群算法

蚁群算法

蚁群算法报告及代码一、狼群算法狼群算法是基于狼群群体智能,模拟狼群捕食行为及其猎物分配方式,抽象出游走、召唤、围攻3种智能行为以及“胜者为王”的头狼产生规则和“强者生存”的狼群更新机制,提出一种新的群体智能算法。

算法采用基于人工狼主体的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和基于职责分工的协作式搜索路径结构。

如图1所示,通过狼群个体对猎物气味、环境信息的探知、人工狼相互间信息的共享和交互以及人工狼基于自身职责的个体行为决策最终实现了狼群捕猎的全过程。

二、布谷鸟算法布谷鸟算法布谷鸟搜索算法,也叫杜鹃搜索,是一种新兴启发算法CS算法,通过模拟某些种属布谷鸟的寄生育雏来有效地求解最优化问题的算法.同时,CS也采用相关的Levy飞行搜索机制蚁群算法介绍及其源代码。

具有的优点:全局搜索能力强、选用参数少、搜索路径优、多目标问题求解能力强,以及很好的通用性、鲁棒性。

应用领域:项目调度、工程优化问题、求解置换流水车间调度和计算智能三、差分算法差分算法主要用于求解连续变量的全局优化问题,其主要工作步骤与其他进化算法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变异、交叉、选择三种操作。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某一随机产生的初始群体开始,利用从种群中随机选取的两个个体的差向量作为第三个个体的随机变化源,将差向量加权后按照一定的规则与第三个个体求和而产生变异个体,该操作称为变异。

然后,变异个体与某个预先决定的目标个体进行参数混合,生成试验个体,这一过程称之为交叉。

如果试验个体的适应度值优于目标个体的适应度值,则在下一代中试验个体取代目标个体,否则目标个体仍保存下来,该操作称为选择。

在每一代的进化过程中,每一个体矢量作为目标个体一次,算法通过不断地迭代计算,保留优良个体,淘汰劣质个体,引导搜索过程向全局最优解逼近。

四、免疫算法免疫算法是一种具有生成+检测的迭代过程的搜索算法。

从理论上分析,迭代过程中,在保留上一代最佳个体的前提下,遗传算法是全局收敛的。

五、人工蜂群算法人工蜂群算法是模仿蜜蜂行为提出的一种优化方法,是集群智能思想的一个具体应用,它的主要特点是不需要了解问题的特殊信息,只需要对问题进行优劣的比较,通过各人工蜂个体的局部寻优行为,最终在群体中使全局最优值突现出来,有着较快的收敛速度。

蚁群算法基本知识

蚁群算法基本知识
TSP问题表示为一个N个城市的有向图G =(N,A), 其中
N = {1, 2,..., n} A = {(i , j ) | i, j ∈ N }
城市之间距离
(dij ) n×n
f (w) =
目标函数为
∑d
l =1
n
il −1 i, l
其中
w = (i1 , i2 , " , in )
= i1

为城市1,2,…n的
7.1 蚁群优化算法起源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立了仿生学,人们从生物进化的机理中 受到启发。提出了许多用以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的新方法,如进 化规划、进化策略、遗传算法等,这些算法成功地解决了一些 实际问题。




1991年 意大利米兰理学院 M. Dorigo 提出Ant System, 用于求解TSP等组合优化问题。 1995年 Gramdardella和Dorigo提出Ant-Q算法,建 立了AS和Q-learning的联系。 1996年 二人又提出Ant Colony System 1997年 有人提出Max-Min Ant System 1999年 Dorigo等人把先前各种算法归结为Ant Colony Optimization meta-heuristic的统一框架下, 给出抽象而规范的算法描述. 目前,被较广泛的应用
•随机比例规则
⎧ ⎡τ (t ) ⎤α × ⎡η (t ) ⎤ β ⎪ ⎣ ij ⎦ ⎣ ij ⎦ α β ⎪ Pijk (t ) = ⎨ ∑ [τ ik (t ) ] × [ηik (t ) ] ⎪ k∈allowedk ⎪ 0 ⎩ if others j ∈ allowed k
z i、j分别为起点和终点; z ηij = 1 / d ij 为能见度,是两点i、j路距离的倒数; z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的排课系统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的排课系统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的排课系统孙弋;胡粔珲【摘要】在高校的教务管理中,排课问题是复杂又关键的环节,科目数量众多,教学资源有限等等因素都制约着排课的复杂程度和结果.排课本质就是将课程、班级在合适的时间段安排到合适的教学位置,是一个NP问题的求解.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问题求解难度呈指数形式增加,当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很难在短的时间内求出最优解.鉴于此,本文提出了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将两种算法混合使用,依靠遗传算法生成信息素分布,利用蚁群算法求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算法提高了排课的效率和课表的合理度.【期刊名称】《计算机系统应用》【年(卷),期】2019(028)002【总页数】6页(P81-86)【关键词】排课;NP问题;遗传算法;蚁群算法;混合算法【作者】孙弋;胡粔珲【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54;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西安 710054【正文语种】中文引言教务管理是教育活动的重要支撑,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高校人数的增加,但教学资源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排课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都有所提高.因此,如何设计一个能满足多约束条件并且高效的排课系统成为了目前待解决的问题[1].排课系统的核心是排课,排课算法一个NP完全问题,即算法的计算时间呈指数增长[2].常用的排课算法有: 蚁群算法、遗传算法、贪心算法、图论算法等.遗传算法模拟生物进化过程,具有自适应全局寻优和智能搜索等优点,但是容易收敛得到局部近似最优解,进行大量的无用迭代,难以收敛于最优解[3,4].蚁群算法启发于蚂蚁寻找最优路径的行为,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是一种正反馈算法.但当群体规模较大时,搜索初期信息素匮乏,容易产生停滞现象.单算法在解决问题时都会有局限性,花费的时间成本更多,求解的结果不理想[5,6].为了提高排课的效率和成功率,本文提出一种将遗传算法与蚁群算法结合使用的方法,首先使用遗传算法对初始种群进行优化选择,生成蚁群算法所需的信息素,再通过蚁群算法求得全局精确解.优劣互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7].1 排课问题的分析排课问题主要涉及教师、教室、课程、班级、上课时间等因素,排课的实质就是要求课程表在安排的时候不能在上述五个因素中发生冲突.可使用五个集合来表示这些因素.班级集合: C={C1,C2,C3,···,Cn}课程集合: S={S1,S2,S3,···,Sm}教师集合: T={T1,T2,T3,···,Tx}教室集合: R ={R1,R2,R3,···,Rt},教室有多种类型,例如实验室、多媒体教室、机房等,每个教室容纳的人数也不相同.时间段集合: P ={P1,P2,P3,···,Pi},Pi表示时间段,例如P 1为周一的1-2节课,P 2为3-4节课.时间和教室的笛卡儿积为: N = R * P ={(r1,p1),(r2,p2),…,(rn,pn)},N 中的元素是教室-时间对.排课问题由此转化为一门课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室时间对.1.1 硬约束条件硬约束是在排课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约束条件,如果排课过程中无法遵守硬约束条件,则会导致日常的教学计划无法顺利的进行.例如:(1)同一个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够上一门课,并且教室的性质要和课程要求相吻合;(2)同一个班级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够接受一门课;(3)一门课程安排的教室座位数量要大于或等于本门课程上课的人数.1.2 软约束条件软约束条件需要将人体生物规律与排课进行结合.满足软约束条件越多,课表越能让教师与学生满意.例如:(1)尽量将专业课或者难度较大的课程安排在学生思维活跃的时间段;(2)体育课应安排在下午或者上午的第二大节,因为体育课后人体疲惫不适宜安排专业性过强的课程.2 算法概述2.1 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通过模拟生物界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借鉴了生物界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进化规律,从而演化的随机化搜索方法.遗传算法从一个种群开始,在这个种群中可能存在问题的潜在解,每个种群是由经过编码的N个个体组成,每个个体就是带有一定特征的染色体实体.在每一代中,选择适应度较大的个体进行培育,然后借助遗传学中的遗传算子进行多次组合交叉、变异等操作,产生出代表新的解集的种群.这样经过了多次演化之后得到的种群就可以看作问题的近似最优解.遗传算法的流程如下:(1)随机产生一定数量的初始种群,数量由业务需求定义.(2)对全部个体进行适应度的评估,如果某个个体的适应度已经满足最优化的要求,则输出此个体,并结束计算.否则转向第(3)步.(3)从所有个体中取出适应度较强的个体成为再生个体.(4)依据交叉概率,变异概率生成新的个体.(5)由上述两步交叉和变异产生新一代种群,然后返回第(2)步.2.2 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个寻找最优路径的方法.蚂蚁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通过释放信息素留下信息,后面的蚂蚁就会根据路上的信息素来选择路径,信息素的浓度与行走的路程成反比,走的路途越长,信息素浓度越低,则越不容易找到,路途越短,信息素浓度含量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优路上的信息素浓度越大,最终蚁群会找到一个最优路径.2.3 遗传-蚁群混合算法遗传,蚁群算法是两大仿生算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遗传算法的优势在于在大范围内具有快速全局搜索的能力,但在处理反馈信息时利用率过低,容易过早的收敛,或求解到一定范围时会做大量的无用迭代,从而会降低求解过程中的效率.蚁群算法采用正反馈机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使搜索过程不断收敛,有更好的全局优化能力.但是在搜索初期信息素分布较少时,求解速率较慢.而排课问题的实质就是一个NP完全问题,影响排课因素的细微变动,尤其是信息量一点点的增加,都会给排课带来“组合爆炸”灾难,当排课规模较大时,单算法在排课问题中就表现出局限性,会出现排课时间较长、排出的课表无法令教师学生满意等现象.因此,本文将两算法结合应用于排课问题中,首先利用遗传算法在大范围内快速的生成信息素分布,再利用蚁群算法求出全局最优解,优势互补,可以减少求解的时间,提高精确率.3 遗传-蚁群混合算法解决排课问题3.1 遗传算法在排课问题中的应用3.1.1 构造基因编码和染色体实施遗传算法的第一步就是对需要解决问题的参数进行基因编码,从而进行相关的遗传操作.本文采用二进制对编码数据进行设计.如表1所示.表1 编码方式教师ID 班级ID 课程ID 教室上课时间3.1.2 适应度函数在遗传算法的进化过程中,其根据适应度函数来确定进化方向.适应度是对课表优劣的一种体现.适应度越大则证明课表的效果越优秀.因此适应度函数直接决定着排课方案的寻优速率和能否找到最优解.所以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合适的适应度函数(期望).在本文中,课表的期望值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课程离散程度期望,节次优化度期望和特殊课程期望.(1)课程离散程度期望同一门课程安排的时间应该分布均匀,每周安排的时间不能分散也不能太集中.本文将每天的教学时间段分为4个,每周一共20个时间段.用编号相同课程的时差来表示离散程度的大小如表2所示.表2 课程离散程度期望时差 1,2,3,18,19 4,5,15,16,17 6,7,12,13,14 8,9,10,11期望 0.2 0.4 0.6 0.8每一个课程时差对应一个期望,期望函数公式为:(2)节次优化度期望值人体生物钟规律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逻辑思维活跃的时间段一般在早晨,而下午更容易疲倦所以学习效率较低.根据人体生物钟规律节次的不同的课程期望值也不同,如表3所示.表3 节次优化度期望值节次1,5,9,13,17 2,6,10,14,18 3,7,11,15,19 4,8,12,16,20期望 0.8 0.7 0.5 0.1对于难度比较大的课程就可以安排在期望值高的节次上,对于节次期望值函数的公式为:(3)特殊课程的期望值特殊课程包含体育课与自习课,此类课程最好安排在下午的第二节.当体育课结束后,人体处于疲倦状态,不适于将专业性过强的课程安排在体育课后.如表4对特殊课程给出了不同的期望.表4 特殊课程的期望值节次1,5,9,13,17 2,6,10,14,18 3,7,11,15,19 4,8,12,16,20期望 0 0 2 4对体育课排课就依据上表的期望值为:应将课表中没有课程的时间段安排给自习课.则计算特殊课程期望值的公式为: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适应度函数F,如下公式为:式中,K1,K 2,K 3为调控期望值对总期望影响程度的参数.3.1.3 种群操作当形成初始种群,并设计好适应度函数后,下一步就是要进行遗传操作.遗传算法包括三个基本操作: 选择、交叉和变异.(1)选择操作选择操作就是依照适应度的值保留优良的个体,适应度越高证明越近似于最优解.本文中保留优良个体的依据是期望值方法,选择期望值高的个体进行交叉变异操作.(2)交叉操作交叉操作就是把两个个体的部分结构进行替换重组从而产生新的个体.根据选择操作的结果,选择两条染色体作为父代,进行交叉操作.为了防止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更改,本文的交叉操作只针对教室和上课时间,这样教师和班级都没有发生改变,维持了染色体原本的结构.同时设定交叉概率为 PJ ,若 P J大于随机值r(0<r<1),就进行交叉操作.(3)变异操作变异操作能够随机的对个体的局部进行搜索,提高种群的多样化.本文中的变异操作就是对染色体编码中教室和时间段的局部编码进行修改,可以提高染色体的适应度.同时设定变异概率为 P G ,若P G大于随机值r(0<r<1),就进行变异操作.3.2 蚁群算法在排课问题中的应用蚁群算法最初用于解决TSP(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TSP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许多问题都可类似的抽象为TSP问题的求解.因此以TSP来描述蚁群算法的模型: 一只蚂蚁要去n个有食物的地区,它先随机选择一个地方作为起点,然后在逐个到达所有地区,留下信息素,最后再返回起点,每个地区只能到达一次,蚂蚁要怎么样选择顺序才能使行程最短.下面建立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m为蚁群中的蚂蚁数量;n为问题的规模大小(有食物地方的个数);bi(t)为t时刻位于i地区的蚂蚁数量,故蚂蚁数量为:其中,τ ij(t)为 t时刻路径(i, j)上的信息素;µ ij(t)为蚂蚁从i到j地区的期望程度;pkij(t)为t时刻蚂蚁k从i转移到j的概率.蚂蚁k是根据τ ij(t)的结果来决定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一般会选择τ ij(t)值高的路径,则蚂蚁k在t时刻由i地转移到j的概率为:其中,α为信息启发因子,表示在蚂蚁选择行走路径时信息量的影响;μ为期望启发式因子,表示启发信息对蚂蚁选择路径时产生的影响程度.在每只蚂蚁访问完所有的地区以后,每条路上的信息素浓度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信息素进行更新.其中,ρ是信息素挥发系数(0<ρ<1),1-ρ表示路径残留的信息素量;Δ τij(t)为从i到j地区路上增加的信息素量;Δ τkij(t)为蚂蚁k在i到j地区路上留下的信息素量;Q为表示信息素浓度;Lk为蚂蚁k需要行走的路径长度.3.2.1 蚁群算法的二分图模型当遇到需要用图结构解决的问题时可以使用蚁群算法.在本文中,用蚁群算法解决排课问题,首先需将排课问题用图结构G来描述:上式中, N是图的顶点;S是边的集合; C是边集有关的权值集合.排课问题涉及五个要素,在蚁群算法中这五个要素的关系可转化为“课程,教师,班级”关系与“时间,教师”关系,排课问题就是解决这两个关系所构成的二分图的最大匹配问题.(1)二分图的顶点集定义在本文将“课程,教师,班级”的关系定义为 R LSC,R LSC=L×S×C,R LSC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为G LSC,称其为二分图左侧的顶点集.“时间,教室”的的关系为RTR,RTR=T×R,R TR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为G TR,为二分图右侧的顶点集.(2)二分图的边集定义在排课中对教室的安排要满足两个要求: 一是安排人数不能大于教室座位数量,二是教室类型满足课程要求.因此,G LSC 与G TR之间只有满足上述两个基本要求的节点才能进行连接.二分图的边集就是G LSC中的节点与G TR中相匹配节点的连线.(3)二分图中边的权值每条边上的权值根据具体课程时间的期望度来构造.例如,较难的专业课嵌入式教师对课程的期望度是上午的第二节课,那么 GLSC中所有嵌入式课程与GTR中时间段为满足上午第二节的所有节点连接的边权值要尽可能的小.通过设置权值,才能更加合理的排出质量高的课表.3.2.2 二分图模型根据上节构造好的二分图模型,蚂蚁都是从左侧GLSC的顶点集出发,根据转移概率的值和边集在右侧GTR 寻找匹配的节点.然后再返回至G LSC进行下一次的搜索工作,如此反复直到蚂蚁为G LSC的顶点集全部安排好上课地点和时间后,一次循环结束.图1 二分图模型图1展示了蚂蚁一次循环的过程,蚂蚁从A1出发,则蚂蚁此次行走的路径为:其中,B1是第一次匹配的终点,A2是第二次匹配的起点,B1和A2可以看成是一个逻辑节点.同理,B4和A3在此次周游中也可以看成是相同的逻辑节点.3.3 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在排课问题中的应用本文将遗传与蚁群算法进行混合,首先利用遗传算法生成信息素分布,在利用蚁群算法求出问题的精确解.在遗传算法生成信息素时,为了防止其在收敛后进行无用的迭代,要设置相应的终止条件.在运算工程中,当连续两次运算结果出现的差值小于0.01,或迭代100次,满足其中一个条件时可停止运算并将取得的最优解作为蚁群算法的初始解.蚁群算法在进行100次迭代之后,选择路径最短的解即可作为最优解.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对排课问题解决步骤如图2所示.3.4 实验结果及分析为了验证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在排课系统中的应用,选取一个学院对排课系统进行测试,该学院的专业数量为6,班级数量为21,约有800名学生,55名教师,22间教室,其中有16名教师对排课有特殊要求,排课单元为202.图2 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流程图为了验证遗传-排课算法在排课系如中的实际使用效果,在排课单元为100,400,800的情况下,对遗传-蚁群混合算法、遗传算法、蚁群算法三种算法的排课效果、运算时间及适应度进行了比较.三种算法各测试10组数据后取得平均值.(1)实验参数设置遗传算法的参数设置如下: M=40,PJ=0.4,PG=0.02;蚁群算法设置的参数如下: m =6,α =1,β =4,ρ=0.25 ,Q =8 ,τ max=800 ,τ min=0.01 ,µ ij=1/cij,gen=100. (2)排课效果的比较通过以下四个指标来衡量排课课表的质量,如表5所示.1为违反硬约束的次数;2为一周有两次课程且间隔少于一天的次数;3为难度较大的课程安排在时间段不好的次数;4为教师的特殊要求未满足的次数.表5 排课效果比较排课方案遗传算法蚁群算法遗传-蚁群1 0 0 0 27.6 16.8 10.4 3 24.0 11.3 7.2 4 7.2 4.3 2.1 2如表5可以看出,遗传算法在软约束的冲突方面表现的最不理想,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排出的课程表,在软约束方面的冲突次数最令人满意,课程表的可行性及质量都要优于单算法排出的课程表.(3)实验结果分析三种算法的平均运算时间如表5所示,平均适应度结果如表6所示.表6 运算时间比较排课单元遗传算法蚁群算法遗传-蚁群100 37 51 44 400 133 185 146 800 529 562 538表7 适应度比较排课单元遗传算法蚁群算法遗传-蚁群100 182 204 238 400 276 290 320 800 301 365 413由表6可得,每种算法随着排课单元的增加,所需要的排课时间随之增加.在排课单元相同的情况下,遗传算法需要的时间最短,而蚁群算法需要的时间最长.由表7可得,三种算法的适应度与排课的单元成正比.当排课单元相同时,遗传-蚁群混合算法的适应度最高.也就证明混合算法排出的课表最优.由此可见,在相同的条件下,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排课消耗的时间比遗传算法高一些,但适应度却远远高于另外两个算法.说明混合算法解决排课问题具有良好的时间性能和优化性能.在选择最优课表时,可以将适应度最大的三个课表取出,根据定义排课质量的四个指标,满足软约束条件越多的课表则可作为最终使用的课表4 结论目前解决排课问题可使用的单算法很多,但混合算法却相对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遗传-蚁群混合的排课算法,将两种算法的优势进行了结合.在经过测试后混合算法在运算时间上介于遗传与蚁群算法中间,但适应度高于单算法.混合算法不仅解决了单算法的局限性问题,还在排课效率上有所提高.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 薛冬梅.充分利用资源科学合理排课.中原工学院学报,2002,13(S1): 97-98.2 杜立智,陈和平,符海东.NP完全问题研究及前景剖析.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5,37(10): 73-78.3 朱剑冰,李战怀,赵娜.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自动组卷问题的研究.计算机仿真,2009,26(5): 328-331,352.[doi: 10.3969/j.issn.1006-9348.2009.05.084]4 许秀林,胡克瑾.基于约束满足和遗传算法的排课算法.计算机工程,2010,36(14): 281-284.[doi: 10.3969/j.issn.1000-3428.2010.14.102]5 李俊,周虎,李波.基于虚拟蚂蚁的局部优化蚁群算法.控制与决策,1-10.[doi:10.13195/j.kzyjc.2018.0298]6 史文.基于遗传算法的自动排课系统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13.7 宗薇.高校智能排课系统算法的研究与实现.计算机仿真,2011,28(12): 389-392.[doi: 10.3969/j.issn.1006-9348.2011.12.095]。

基于蚁群信息素的混合遗传算法

基于蚁群信息素的混合遗传算法

是其个体适应度值和所处子空间的信息素 的函 数 . 体规模 为 , k代 中个 体 U的适 应 度 值 群 第
为 Id ( ) , 体 “ 处 子空 间 的上 一代 中标 n k )个 所 定 的信 息素 表示 为 P k一1 , h( ) 则个 体 被选 中
的概率 为 :
用双 重选择 算 子 、 于“ 交优 势” 想 的 交叉 算子 和 自适应 变异 算 子 的混 合 遗传 基 杂 思 算法. 实验表 明 , 用该 算 法的分 类 系统 的分 类准 确 率、 法运行 时 间、 法收 敛性 采 算 算
等方 面性 能均有 明显提 高.
【 关键词】遗传算法; 信息素 ; 杂交优势; 数据分类
取 自均 匀分解 的子空 间 , 得算 法 可 在解 空 间 中 使
以分类 问题 为例 , 定义 域为 [o hg ] 设 1 i . w, h 将 定义 域均 匀地 分解 为 个 子 空 间 E ,=12 i ,,


则 子 区域 的区 间长度 为 :
均匀 地搜 索 最 优 点 , 而在 一定 程 度 上 克 服 “ 从 早
其 中 : 为个体 所处 子 区域 残 留信 息 素 的相 对重 要程 度 , 为个体适 应度 值 的相对重 要程 度.
P 1 c ( d( ) , 中, h( )= J I 1 ) 其 n C 为根据 问题而 设定的正的常数 ,(n 为个体 ld 的适应 度 f Id) n 值.
1 蚁群信 息素在遗传算 法 中的使用
0 引 言
遗传 算法 改 进 的一 个 重 要 方 向是 将 其 他 智 能启 发算 法 的思想 策 略融合 到遗 传 算 法 中 , 编 对
码方 式 、 制 参 数 的确 定 、 择 方 式 和交 叉 机 理 控 选 1 1 遗传 算 法解 空 间的划分 .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近年来,混合算法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智能技术,受到了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广泛关注。

其中,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下称混合算法)具有一定的特殊优势,可以有效解决复杂的模式识别、信息检索和最优化问题。

本文从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出发,深入剖析混合算法的基本构成、优点以及企业的应用场景,以期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这一技术。

一、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基本思想1、蚁群算法:蚁群算法是一种仿生、基于群体智能的算法,它是以蚂蚁搜寻食物的行为模式为模型,从而实现最优解搜索的过程。

它由计算机模拟蚁群行为进行最优化搜索,以解决困难的问题。

蚁群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利用一群蚂蚁以同源的形式对不同的最优解进行搜索,通过了解蚂蚁的可供选择的信息和搜索结果,从而实现进化规律。

2、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生物遗传的群体智能模拟算法,它采用“多体、多次、随机”的搜索原理,模拟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的过程,最终得到最优解。

遗传算法主要通过对初始群体进行繁殖和变异,得到新一代群体,并按照某种适应性评价准则,逐渐改良算法求解。

二、混合算法的基本构成混合算法是将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两者相结合,综合利用其优势而研究出来的一种智能算法。

它通过引入染色体编码对解空间进行搜索,从而充分利用两种算法的优点,实现最优解的搜索和挑选。

其基本构成包括:(1)蚁群算法:利用蚁群算法搜索最优解,主要由局部搜素和全局新种群构成;(2)遗传算法:采用遗传算法构建最优解,主要由适应性函数、编码、交叉、变异等过程组成;(3)编码:采用双编码方式,利用蚁群算法得到的最优解作为初始种群,再利用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技术,最终构成混合最优解;(4)评价函数:采用基于路径编码的评价函数,根据遗传算法求得的最优解来计算蚁群搜索出来的最优解;(5)迭代:采用混合算法进行迭代,一般采用多次,可以通过增加遗传算法的个体迭代次数,改变蚁群算法的更新概率等方法,来改变最优解搜索的结果。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

基于遗传-蚁群混合算法的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请保留作者简介和英文部分:李凯男 1979年4月生沈阳供电公司工程师,辽宁海城人摘要:本文针对分布式电源在配电网规划中产生的问题,以分布式发电的经济性为基础,提出了改进的遗传-蚁群融合算法,在遗传算法中引入逆转变异和精英保留策略,蚁群算法部分采用改进的最大-最小蚂蚁系统,并对两者衔接点的选取方法进行了改进。

通过对仿真算例的求解,表明了利用该算法与单纯利用遗传或蚁群算法所得的方案相比,能够取得具有更强的全局经济性和求解速度更快的规划方案。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规划;遗传算法;蚁群算法中图分类号:tm727.2文献标识码:a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with distributed generation based on ga-acgli kai1, dong liang2(1 shenyang power supply company, shenyang, 110003, china2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with distributedgeneration(dg) , the author establishes the optimized model based on the considerations of economy of dg, and puts forwardan improved algorithm integrating the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ant colony algorithm(acg), in which reversal variation and elite reservation strategie are introduced in ga and modified max-min ant system is utilized. what’s more, the selection method of juncture is also modified. in comparison with the ga or acg, the advantages in economy and solution speed of the new confluent algorithm in terms of the planning scheme of the location and capacity are demonstrated by solution of the same emulation example.key words:distributed generation,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genetic algorithm, ant colony algorithm.1 引言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大电网相结合后,对传统配电网中的电压节点、线路潮流计算、短路电流、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等都会带来影响,其影响的程度与分布式电源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容量有着决定性的关系[1-4]。

改进型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求解0/1背包问题

改进型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求解0/1背包问题
Ke y wo r d s :0 / 1 k n a ps a c k p r o b l e m; g e n e t i c a l g o r i t h m; a n t c o l o n y a l g o r i t h m; h y b r i d mo d e ; a l g o r i t h m s t r a t e g y
昆明理 工大 学 信 息 与 自动 化学 院 , 昆明 6 5 0 0 0 0
Sc h o o l o f I n f o r ma t i o n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u t o ma t i o n , Ku n mi n g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Ku n mi n g 6 5 0 0 0 0 Ch i n a

要: 针 对原 有 的遗 传 蚁群 混合 算 法收敛 速度 慢 、 运 行 时间长 等缺 陷, 提 出 了一种 新 混合 算 法 , 该 算法从 蚁 群 中选取 部
分优 良个体 采用 遗传 算 法寻 优 , 所选 个体数 目随迭 代 次数 自 适 应 变化 , 同 时, 对 算 法 中的 交叉 、 变异操 作 以及 赋值 等 方 面 进行 了一 些 改进 。仿真 结 果表 明 , 该算 法在搜 索能力 、 收敛速度 以及程序 运 行 时间方 面都有 明显 的提 高, 由此证 明 了该算
法 的有 效性 。
关键 词 : 0 / 1 背 包问题 ; 遗传算 法 ; 蚁群 算 法; 混合 方 式; 算法 策略
文献 标志 码 : A 中图分 类号 : T P 3 0 1 . 6 d o i : 1 0 . 3 7 7 8 / j . i s s n . 1 0 0 2 . 8 3 3 1 . 1 1 1 2 . 0 5 5 8

蚁群算法最全集PPT课件

蚁群算法最全集PPT课件
参数优化方法
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对算法参数进行 优化,以寻找最优参数组合,提高算法性能。
04
蚁群算法的实现流程
问题定义与参数设定
问题定义
明确待求解的问题,将其抽象为优化 问题,并确定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 条件。
参数设定
根据问题的特性,设定蚁群算法的参 数,如蚂蚁数量、信息素挥发速度、 信息素更新方式等。
动态调整种群规模
根据搜索进程的需要,动态调整参与搜索的蚁群规模,以保持种群 的多样性和搜索的广泛性。
自适应调整参数
参数自适应调整策略
根据搜索进程中的反馈信息,动态调整算法参数,如信息素挥发速 度、蚂蚁数量、移动概率等。
参数动态调整规则
制定参数调整规则,如基于性能指标的增量调整、基于时间序列的 周期性调整等,以保持算法性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06
蚁群算法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高效性
鲁棒性
蚁群算法在解决组合优化问题上表现出高 效性,尤其在处理大规模问题时。
蚁群算法对噪声和异常不敏感,具有较强 的鲁棒性。
并行性
全局搜索
蚁群算法具有天然的并行性,可以充分利 用多核处理器或分布式计算资源来提高求 解速度。
蚁群算法采用正反馈机制,能够实现从局 部最优到全局最优的有效搜索。
强化学习
将蚁群算法与强化学习相结合,利用强化学习中的奖励机制指导 蚁群搜索,提高算法的探索和利用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蚂蚁在移动过程中会不断释放新 的信息素,更新路径上的信息素 浓度。
蚂蚁在更新信息素时,会根据路 径上的信息素浓度和自身的状态 来决定释放的信息素增量。
搜索策略与最优解的形成
搜索策略

蚁群混合遗传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蚁群混合遗传算法的研究及应用
a v na e fte a tc ln lo tm n e ei lo i m n h o n ain frt erf so d a tg so h n oo y ag r h a d g n tc ag r h a d t e fu d to o h i u in: u ig t e go a i t sn h lb l
a 叶弑 21 第 4 第 期 0 年 2卷 4 1
E e to i c. T c . p . 5.2 1 lc r nc S i& e h /A r 1 00

蚁 群 混 合 遗 传 算 法 的 研 究 及 应 用
柏 建 普 ,吴
摘 要

04 1 ) 10 0
( 内蒙古科技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内蒙古 包头
为 解 决 组 卷 过 程 中在 一 定 约 束条 件 下存 在 的 多 目标 优 化 问题 ,结 合 蚁群 算 法 和 遗 传 算 法各 自的 优 点 和 它
们融合的基础 ,提 出了一种蚁群算法融合到遗传 算法的策略 :在组卷的前阶段 利用遗传算 法群体性 全局搜 索能 力,快
速 形 成 初 始 解 ,在 满足 终 止遗 传 算 法 的条 件 后 ,将 遗 传 算 法调 度 的较 优 解 转化 为蚁 群 算 法 所 需要 的初 期 信 息 素 ,然 后
Ke wo ds a tc ln g rt ms; g n t lo i ms; h b d ag rtms ts a e e eain y r n oo y a oih l e ei ag rt c h y r lo i i h ; e tp p rg n rto
sr td c n i o s t i p p rp o o e u ig a n oo y ag rt m n ot e g n t lo t m n t e b ss o h ti e o d t n , hs a e rp ssf sn n a tc ln lo h i t h e ei ag r h o h ai ft e c i i c i

改进型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

改进型遗传蚁群混合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
殊 的 分 泌 物— —信 息 素 ( 着 时 间 的 推 移 该 物 随 质会 逐 渐 挥 发 ), 来 的 蚂 蚁 选 择 该 路 径 的概 率 后 与 当 时这 条 路 径 上 该 物 质 的 强 度 成 正 比. 在 但 基 本蚁 群 算 法 中 , 在 收 敛 速 度 较 慢 , 出现 停 存 易
群算法 结 果与 基 因库 中 已有 基 因 中不 同基 因数 量
在一 次蚁 群算 法 循 环 后 得 到 局部 解 集 后 , 将 局部 解集作 为 遗 传算 法 的初 始 种 群 基 因 库 , 用 利 遗传算 法求 得 遗 传最 优 解 . 从 蚁 群 算 法 的局 部 再 最 优 解 , 传算 法 的局 部最 优解 与历 史 全 局 最 优 遗

下 :
Je 边 ) 生 的 时 短 径 s ( 在 成 临 最 路 中 Lt , b若
L 否则 0
其中, Q为 的是 信息 素 的强度 , 次循 环 中找 到 的最 短路 径 长度 .
表示 蚂蚁 在本
即状 态 转移 规则 、 信息 素更 新 规 则. 面将 对 这 2 下
第 2期
黄 明 , : 进 型 遗 传 蚁 群 混 合 算 法 求 解 旅 行 商 问题 等 改
下(+ )= () t 凡 P’ t +∑ △
其中, P和 △r 的计算 与 ( ) 1 中相 同.
1 2 遗传 算法 混合 原理 和模 型描 述 .
() 2
传 算法 初 始基 因库 设 置 一个 基 因数 量 下 限 , 当蚁
更新.
算 法 结 合 , 此 可 以 和 蚁 群 算 法 结 合 弥 补 蚁 群 因 算 法 的 不足 , 传 算 法 和 蚁 群 算 法 具 有 互 补 性 , 遗 它 们 有 可 能 有 机 地 融 合 在 一 起 , 克 服 各 自缺 以 点 , 挥 各 自优 点 u 发 引.

遗传-蚁群混合算法解决高校排课问题的研究

遗传-蚁群混合算法解决高校排课问题的研究
Ab s t r a c t :C o ur s e Sc he du in f g i s t he r o ut ine i n t he c ha r g e o fD e a n’ S of ic f e i n u ni ve r s i t i e s .W i t h t he d e ve l o pm e nt o fU ni ve r s i t y ,C o ur se
排课是教务部 门的常务性工作 ,现在许 多高校仍然采取
计 算 机 辅 助 人 工 排 课 的方 式编 排 课 程表 。 最 近 十 几 年 ,我 国 的 高 等 教 育 事 业 迅 猛 发 展 ,但 教 学 资源 却 等 ,要 求 课 程 表 的 安 排 在 这 几 个 方 面 不 能发 生冲 突 。
总第 1 5卷 1 7 0期 2 0 1 3年 1 0月
大 众 科 技
Po p u l a r Sc i en c e&T e c h n o l o g y
V0 I . 1 5 N0 . 1 O 0c t o b er 2 01 3
遗传一 蚁群 t l 日 = 1 5 △ 口 算法解 决高校排课 问题 的研 究
动排课系统 ,极具现 实意义 。 排课 问题作 为时间表 问题 ( T i m e t a b l e P r o b l e m s , T T P s ) ,
已被 公 认 是 N P难 解 问题 , 作 为 组 合 优 化 问题 的一 个 分 支 , 它 是 国 内外 许 多学 者 研 究 的 热 点 。 智 能算 法 是 目前 求 解 复 杂 优
叶 靖 喻 昕
( 广西大 学计算机与 电子信 息学院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4)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的混合算法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都属于启发式算法的范畴,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建模和求解。

蚁群算法以模拟蚁群觅食行为为基础,通过信息素和启发式规则指导蚂蚁解空间;而遗传算法通过模拟进化过程,利用交叉和变异运算生成新的个体,并适应性地选择个体进行下一代的繁衍。

两者在解决问题时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将两种算法相结合,形成混合算法,可以克服各自的缺点,实现更有效的求解。

蚁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能力,但其速度较慢,且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

而遗传算法能够在过程中较快地收敛到局部最优解,但有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无法跳出。

因此,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同时利用蚁群算法的全局和遗传算法的局部特性。

混合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蚁群算法作为全局策略,用于生成一组较优的解,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在这组解中进行局部优化,以寻找最优解。

整个混合算法的流程如下:1.初始化蚁群相关参数和遗传算法的相关参数,包括蚁群大小、信息素更新速率、遗传算法的种群大小、交叉和变异的概率等;2.使用蚁群算法生成一组初始解,并计算每个解的适应度;3.利用遗传算法从初始解中选择适应度较高的一部分个体,作为种群;4.对种群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生成下一代个体;5.计算下一代个体的适应度;6.如果满足停止条件(如达到指定迭代次数或找到满意解),则输出结果;否则,返回第3步,继续优化。

在混合算法中,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 优选策略(Elitism):将蚁群算法生成的一组解合并到遗传算法的种群中,在遗传算法的选择过程中保留一些蚁群算法生成的优秀个体,以避免遗传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

2.信息素启发式规则:将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启发式规则应用于遗传算法的交叉和变异操作中,以指导交叉和变异过程中的方向,增加遗传算法的全局能力。

一种求解简单网络路由问题的混合蚁群算法

一种求解简单网络路由问题的混合蚁群算法
性 能
关键词 : 网络 路 由 问题 混 合蚁 群 算 法
1 引 言 .
计 算 机仿 真
个从S 到D的解 。 当蚂 蚁 选 择 完 一 条 边 后 , 马上 更 新 边 上 每 就 的信 息 量 ( 部更 新 ) 局 。蚂 蚁 i 索 完 后 , 蚁 i 出发 , 照 和 搜 蚂 从S 按 蚂蚁 i 同 的 方法 , 索 出一 条 从S D的路 径 , 到 一 个 解 。 相 搜 到 得 直 到 所 有 的 m个 蚂 蚁 都 进 行 完 搜 索 , 到 m个 解 ( 括 重 复 的 ) 得 包 。 以I个 解 为 基 础 。 用 局 部 搜 索 算 法 , 行 局 部 搜 索 , 到 局 部 T 1 采 进 得 最 优 解 。 据局 部最 优解 全局 计 算 信 息 增 量 ( 局 更 新 ) 全 局 根 全 , 更 新 后 , 续 迭 代 直 到 满 足 停 止 条 件 , 止 条 件 为 最 大 迭 代 次 继 停 数 。 所 求 得 的 所有 局部 最 优 解 中 , 最小 的解 为所 求 的 全 局 在 值 最 优 解 , 最 短路 径 的距 离 值 。 基 本 的蚁 群 算 法 求 解 最 短 路 即 用
. .
D r o 先 提 出 了 蚁 群算 法 。 群 算 法 是 模 仿 真 实 的 蚁 群 o g首 i 蚁 行 为而 提 m 的一 种模 拟进 化 算 法 。 蚂蚁 个 体 之 间 是通 过一 种 称 之 为 信 息 素 ( h rm n ) 物 质 进 行 信 息 传 递 , 而 相 互 协 P eo o e 的 从 作、 完成 复 杂 任 务 的 。蚂 蚁 在 运 动 过 程 中 , 够 在 它 所 经过 的 能 路 径 上 留下 信息 素 ,其 他 蚂 蚁 在 运 动过 程 中 能够 感 知 这种 物 质 的存 在及 其 强 度 , 以 此 指 导 自己 的 运 动 方 向 , 蚁 倾 向 于 并 蚂 朝 着 该 物 质强 度 高 的 方 向 移 动 。 此 , 因 由大 量 蚂 蚁 组成 的蚁 群 的 集 体行 为 便 表 现 出一 种 信 息 正 反 馈 现 象 :某 一 路 径 上 走 过 的 蚂 蚁越 多 , 后来 者 选 择 该 路 径 的 概 率就 越 大 。 则 蚂蚁 个 体 之 间 就 是 通过 这 种 信 息 素 的 交 流 ,搜 索 到 一 条 从 蚁 巢 到 食 物 源 的 可 能 的较 短 路 径 蚁群算法的步骤可简要地表述为 : 步骤 1 设 置 所 有 参 数 . : 信 息 素 痕 迹 初 始 化 ; 骤 2 每 只 蚂 蚁 根 据 状 态 转 移 规 则 建 立 步 :

基于动态融合蚁群遗传算法的医学图像配准

基于动态融合蚁群遗传算法的医学图像配准

me s rm e t isl e eae nt iain p eo n itiue he e rh steb s aa tr sn e e cag rtm,i eag rtm e au e n,frt g n rtsi ia z t h r mo ed srb t,t n s ac e e tp r meesu ig g n t loi y i l o h i h n t lo i h h h t
中 田分类号:P8 T1
基 于动 态融 合 蚁群 遗传 算 法 的 医学 图像 配准
张 石 ,杜 恺 ,张 伟
(. 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 院,沈 阳 10 0 ;2 中国人 民解放 军 9 15部队,沈阳 1 0 3 ) 1东 10 4 . 31 10 1

要 : 基于动态融合 的蚁群遗传算法作为一种新 的图像配准优化算法应用在 多模 医学 图像配准 中。该算法 以互信息作为相似性测度 , 将
维普资讯
第3 4卷 第 1期
V 13 o.4
・计算机源自工程 20 08年 1月
J n a y2 0 a u r 0 8
No 1 .
Co p t rEn i e rn m u e gn eig
人工 智能及 识别 技术 ・
文章 编号{1 o 32( 0)—o2_ 3 文献标识码t o . 48 08 1_ _ o 2 o 2 0 A
ZHANG h DU i , S i, Ka ZHANG e W i
( . n or t c e c n g n e n l g , rh a t r i e st , h n a 0 0 1 I f ma i S i n ea d En i e r g Co l e No t e se n Un v r i S e y ng 1 0 4 on i e y 1

求解TSP问题算法综述

求解TSP问题算法综述

求解TSP问题算法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求解旅行商问题(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的各种算法。

TSP问题是一个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该问题可以描述为:给定一系列城市和每对城市之间的距离,求解一条最短的可能路线,使得一个旅行商从某个城市出发,经过每个城市恰好一次,最后返回出发城市。

本文将首先介绍TSP问题的基本定义、性质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综述传统的精确算法,如动态规划、分支定界法等,以及它们在求解TSP问题中的优缺点。

然后,我们将重点介绍启发式算法和元启发式算法,包括模拟退火、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等,这些算法在求解大规模TSP问题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还将探讨近年来新兴的机器学习算法在TSP问题求解中的应用,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

我们将对各类算法进行总结和评价,分析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和性能表现。

我们也将展望TSP问题求解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经典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TSP)的经典算法多种多样,每种算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本节将对一些代表性的经典算法进行综述。

暴力穷举法(Brute-Force):暴力穷举法是最简单直观的TSP求解算法。

其基本思想是生成所有可能的旅行路径,计算每条路径的总距离,然后选择最短的那条。

虽然这种方法在理论上可以找到最优解,但由于其时间复杂度为O(n!),对于大规模问题来说计算量极大,因此并不实用。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DP):动态规划是一种通过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来求解的优化方法。

对于TSP问题,DP算法可以将一个大循环中的多个子问题合并成一个子问题,从而减少重复计算。

然而,TSP的DP算法仍面临“维度灾难”的问题,即当城市数量增多时,所需存储空间和计算时间呈指数级增长。

蚁群算法详细讲解

蚁群算法详细讲解
18
1.1.5 蚁群优化算法应用现状 3/5
基于群智能的聚类算法起源于对蚁群蚁卵的分类研究。 Lumer和Faieta将Deneubourg提出将蚁巢分类模型应 用于数据聚类分析。其基本思想是将待聚类数据随机 地散布到一个二维平面内,然后将虚拟蚂蚁分布到这 个空间内,并以随机方式移动,当一只蚂蚁遇到一个 待聚类数据时即将之拾起并继续随机运动,若运动路 径附近的数据与背负的数据相似性高于设置的标准则 将其放置在该位置,然后继续移动,重复上述数据搬 运过程。按照这样的方法可实现对相似数据的聚类。
17
1.1.5 蚁群优化算法应用现状 2/5
蚁群算法在电信路由优化中已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成果。HP公 司和英国电信公司在90年代中后期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设计了蚁群路由算法(Ant Colony Routing, ACR)。 每只蚂蚁就像蚁群优化算法中一样,根据它在网络上的经验 与性能,动态更新路由表项。如果一只蚂蚁因为经过了网络 中堵塞的路由而导致了比较大的延迟,那么就对该表项做较 大的增强。同时根据信息素挥发机制实现系统的信息更新, 从而抛弃过期的路由信息。这样,在当前最优路由出现拥堵 现象时,ACR算法就能迅速的搜寻另一条可替代的最优路径, 从而提高网络的均衡性、负荷量和利用率。目前这方面的应 用研究仍在升温,因为通信网络的分布式信息结构、非稳定 随机动态特性以及网络状态的异步演化与ACO的算法本质和 特性非常相似。
19
1.1.5 蚁群优化算法应用现状 4/5
ACO还在许多经典组合优化问题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 如二次规划问题(QAP)、机器人路径规划、作业流 程规划、图着色(Graph Coloring)等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ACO已成为能够有效解决实际二次 规划问题的几种重要算法之一。AS在作业流程计划 (Job-shop Scheduling)问题中的应用实例已经出现, 这说明了AS在此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MAX-MIN AS解 决PAQ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并通过实验中的计 算数据证明采用该方法处理PAQ比较早的SA算法更好, 且与禁忌搜索算法性能相当。利用ACO实现对生产流 程和特料管理的综合优化,并通过与遗传、模拟退火 和禁忌搜索算法的比较证明了ACO的工程应用价值。

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融合及其在有时问窗的车辆路径问题中的应用

蚁群算法和遗传算法融合及其在有时问窗的车辆路径问题中的应用
ew y i al i m c an h br d gorh t om bnn an on al i m wi gen t ag i m i prpos d n t i pa r iig tcol y gorh t t h e i lor h c t s o e i hs pe .
f rVe il o t g r b e wi me W ido o hc e R u i P o lm t Ti n w n h
杨 鸣 亮 李 蓓 智 周 亚 勤
( 东华大学机械 工程学院, 上海 2 12 ) 06 0
摘 要
针 对基 本 蚁 群 算 法 搜 索 时间 长 、 陷入 局 部 最 优 的 缺 点 , 出 了一 种 蚁 群 算 法 和 遗 传 算 法 相 融合 的 混合 算 法 。 算 法 利 易 提 该 用 遗 传 算 法全 局 快 速 收 敛 的 优 点 , 遗 传 算法 融 入 到蚁 群 算 法 的 每 一 次 迭 代 中 , 将 以加 快 算 法 的 收 敛速 度 , 高求 解 效 率 。 实 提 例 运 行 结 果 验 证 了算 法 的 有 效性 。 关 键 词 : 群 算法 , 蚁 遗传 算 法 , 合 , 时间 窗的 车 辆路 径 问题 融 有
大 批 启 发 式 算 法 , Clr 如 ak和 Wr h 提 出 的 节 约 法 圆 Gi t和 i t g , lt l e
Mi r 出 的 扫 描 法 圈, r met S mc i L v 提 出 的 基 于选 l 提 l e B a l和 i h— e i
[ , , E L ] 车辆 到 达 客 户 i 的时 间为 s 在时 间 窗 约 束 条 件 下 , 。 , 必
g v n t e t h aii ft i ag r h ie o ts i t e v l t o hs lo i m. f y dy t K y r s a t c ln lo i m, e e i ag r h c mb n t nv hce r uig p o lm t i n o e wo d :n oo y ag r h g n t lo i m.o ia i .e i l o t r be wi t t c t o n h me wid w

三种仿生智能计算方法介绍

三种仿生智能计算方法介绍

三种仿生智能计算方法介绍
仿生智能计算算法是一类模拟自然生物进化或者群体社会行为的随机搜索方法的统称,本文简单介绍三种典型的仿生优化算法。

1.遗传算法
遗传算法是根据自然进化论与遗传变异理论为基础求解全局最优解的仿生型算法, 它将问题的求解表示成染色体, 从而构成种群, 再将它们置于问题的环境中,并从中选择出适应环境的染色体进行复制后, 通过交叉、变异产生出新一代更适应环境的染色体群,这样不断进化,最后收敛到一个最适合环境的
个体,求得最优解。

2.蚁群算法
当蚂蚁在寻找食物时都会在其经过的路径上分泌一种叫做信息素的化学物质,而且能感知这种物质的存在及其浓度。

每条路径上信息素的数量会反映出其它蚂蚁选择该路径的概率,蚂蚁趋向于朝着信息素浓度高的方向移动。

在较短路径上的信息素会很快地增加,使得最终所有的蚂蚁将选择最短的路径。

3.混合蛙跳算法
在这一算法中,种群由许多同结构的青蛙组成,每只青蛙代表一个解。

种群被分为多个子群,子群内的每只青蛙有自己的思想,同时会受到其它青蛙的影响,随着子群的进化而进化。

当子群进化达到设定的代数后,各个子群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实现混合运算。

这样局部搜索和混合过程交替进行直到满足停止准则。

参考文献:
[ 1 ] 汪定伟,王俊伟,王洪峰,等. 智能优化方法[ M ]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
[ 2 ] 王小平, 曹立明. 遗传算法———理论、应用与软件实现[ M ] .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
[ 3] 熊伟平,曾碧卿几种仿生优化算法的比较研究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一种改进的遗传蚁群混合算法

一种改进的遗传蚁群混合算法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9 - 0 1 3 4 . 2 0 1 4 . 0 2 (I - ) . 2 2
0 引言
智能 优 化 算 法 在 解 决 复 杂 的组 合 优 化 问题 中
应 用 非 常 广 泛 ,其 中 ,遗 传算 法 和 蚁群 算 法 是 两 种 典 型 的代 表 。遗 传 算 法 全 局 搜 索方 面 的能 力 较 强 ,但 在 启 发 信 息 利 用 方 面却 有 些不 足 ;蚁 群 算 法 能 在 进 化 初 期 得 到 较 优 解 , 但 又 易于 陷入 局 部 最 优 ,本 文 对 遗 传 算 法 和 蚁群 算法 进 行 了改 进 , 提 出 了 改进 的 遗 传 算 法 和最 大 最 小 蚁群 算 法 ,并
、 l

匐 似
种改进 的遗传蚁群混合算法
王 娟 ,巩 建 平 ,冯蕾 洁
V V A N G J u a n ,GONG J i a n - p i n g ,F E NG L e i - j i e
( 太 原理 工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太原 0 3 0 0 2 4 )
提 出 了两者 结合 的遗 传 蚁群混 合算 法 。
1 遗传算法和蚁群 算法
1 . 1 遗传算法和改进的遗传算法
遗 传 算 法 是 在 对 生 物 进 化 过 程 进 行 模拟 和 抽 象 的过程 中形 成的 I 。其 主 要 的内容 是 对生 物群 体
的 进 化 过 程 进 行模 拟 。在 这 个 算 法 中 ,主 要 进 行 以下 五 项 内容 : 构 造 适 应度 函数 、初 始 化 群 体 、
第 一 ,考 虑 编 码 方 式 是 否 有 利 于 基 因 的 交 叉 和 变 异 操 作 ,选 定 遗 传基 因编 码 方 法 后 ,对 基 因 进 行 编 码 ;第 二 , 采 用 随机 方 法 生 成 若 干 个 体 集 合 ,这 个 集 合就 是 初 始种 群 ;第 三 ,选 取 合 适 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蚁群遗传混合算法的研究及应用(河北工程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摘要:蚁群算法是一种源于大自然生物世界的仿生类算法,该算法采用分布式并行计算和正反馈机制。

易于与其他方法结合,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但存在搜素时间长、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

为了克服这一缺点, 文中给出一种新的蚁群算法——动态蚂蚁遗传混合算法。

在基本蚁群算法中引入变异机制, 采用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来交叉地调用两种算法。

动态地控制遗传算法与蚂蚁算法的调用时机,并设计了相应的信息素更新方法,有效减少了算法的冗余迭代次数,提高了搜索速度,同时引入迭代调整阈值控制算法后期的遗传操作和蚂蚁规模,加快了种群进化速度,从而更快地找到最优解。

该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节省计算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蚁群算法; TSP问题; 遗传算法; 动态蚂蚁遗传混合算法1 引言蚁群算法 (Ant Colony Algorithms,ACO)又称蚂蚁算法。

是一种用来在图中寻找优化路径的机率型技术。

蚂蚁在寻找食物时,总是能找到较短的路径。

受到蚁群系统信息共享机制的启发,意大利学者Macro Dorigo于1992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次系统提出了蚁群算法,并成功地将该算法应用到求解旅行商问题(TSP)和二次分配问题(QAP)中。

取得了一系列较好的实验结果。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有很好的效果。

但蚁群算法同其它生物进化算法一样存在过早收敛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

结合其它优化算法形成混合蚁群算法是克服这些缺点的有效手段。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以决策变量的编码作为运算对象,在优化过程中借鉴生物学中染色体和基因的概念,模拟自然界中生物和遗传进化等机理,通过个体适应度来进行概率选择操作,通过交叉变异产生新的个体,从而遗传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性。

为克服蚁群算法搜索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蚁群遗传混合算法(Dynamic Ant Algorithm -Genetic Algorithm,DAAGA)。

该算法采用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来交叉地调用两种算法,其框架是用蚂蚁算法的解作为遗传操作的种子,每当种群进化接近停滞时,调用蚂蚁算法。

这种结构可以动态地控制遗传算法和蚂蚁算法的调用时机,再配合相应的信息素更新方法,可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性能;同时这种算法还引入了迭代调整阈值来控制算法后期的遗传操作和蚂蚁规模,即在种群已进化至最优解附近,遗传算法作用减少时,只做变异操作以减少算法计算工作量,增加蚂蚁规模以更快地找到最优解。

2 基本蚁群算法的原理蚁群算法是一种由于受自然界生物的行为启发而产生的“自然”算法。

它是从对蚁群行为的研究中产生的。

自然界中,诸如蚂蚁、蜜蜂等群居昆虫,虽然个体昆虫的行为极其简单,但由单个简单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却表现出非常复杂有序的集体行为。

经过大量观察研究,仿生学家发现,蚂蚁个体之间通过一种称之为信息素( pheromone) 的物质进行信息传递。

从而能相互协作,完成复杂的任务。

蚁群算法计算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信息素的积累阶段和蚂蚁间的相互协作阶段,前者包括各候选解积累的信息不断调整自身结构的过程,即蚂蚁不断选择从信息素量大的路径上通过,使得此路径上蚂蚁留下的信息素越来越大,而信息素量小的路径,则蚂蚁选择的概率越来越小,会逐渐被淘汰;在蚂蚁的协作阶段,候选解相互间用过信息交流,一起发现更为优越的路径,产生更优的解。

通过人工模拟蚂蚁搜索食物的过程,我们称这种算法为“人工蚁群算法”。

为了说明人工蚁群系统的原理, 我们先简要介绍一下蚂蚁搜索食物的具体过程。

这里用图1形象说明自然界蚂蚁的觅食行为,图2形象说明“人工蚁群算法”的路径搜素原理和机制。

Fig. 1. An example with real anta) Ants follow a path between points A and E.b) An obstacle is interposed; ants can choose to go around it following one of the two different paths with equal probability.c) On the shorter path more pheromone is laid down.Fig. 2. An example with artificial antsa) The initial graph with distances.b) At time t=0 there is no trail on the graph edges; therefore, ants choose whether to turn right or left with equal probability.c) At time t=1 trail is stronger on shorter edges, which are therefore, in the average, preferred by ants.2.1基本蚁群算法的数学模型蚁群算法的寻优是在有向图G'=(C,L,Γ)上通过三个准则(转移概率准则、局部调整准则和全局信息素调整准则)加以实现的。

(1)转移概率准则:[][][][])1(,,0)()()()()(k k ir ir ij ij k ij allowed s allowed j t t t t t p allowedk N ⊂∈⎪⎪⎩⎪⎪⎨⎧=∑⊂,否则βαβαητητ其中allowed k ={C-tabu k }表示蚂蚁k 下一步允许选择的城市;α为信息启发式因子,τij(t)为从i 城市到j 城市的路径信息素。

α表示轨迹的相对重要性,α值越大,蚂蚁选择该路径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α过大其选择的随机性就越小,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反之α过小易造成算法收敛程度过慢;β为期望启发式因子,表示能见度的相对重要性,β越大,则该状态状态转移概率越接近于贪心规则;ηij (t)为启发函数,ηij (t) =1/d ij ;式中d ij 表示相邻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对蚂蚁k 而言,d ij 越小,则ηij (t)越大,p ijk 也就越大。

显然,该启发函数表示蚂蚁从元素(城市)i 转移到元素(城市)j 的期望程度。

(2)局部调整准则这种局部调整准则模仿了真实世界的外激素挥发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历史信息素逐步挥发。

蚁群算法中,经过h 个时刻,两个元素状态之间的局部信息素数量可根据以下调整:)2()/(1)()1()(m in 00nl t h t ij ij =+-=+τξττξτ其中,[]1,0⊂ξ,min l 表示集合C 中量个最近元素之间的距离。

(3)全局信息素调整准则(t+n )时刻在路径(i, j)上的信息量可按如下规则进行调整)4()()()3()()()1()(1t t t t n t mk k ij ij ij ij ij ∑=∆=∆∆+-=+ττττρτ式中,ρ表示信息素挥发系数,则1-ρ表示信息素残留因子,为了防止信息的无限积累, ρ的取值范围为[0,1), Δτij (t)表示本次循环中路径(i, j)上的信息素增量,初始时刻Δτij (t) =0, Δτijk (t) 表示第k 只蚂蚁在本次循环中留在路径(i, j)上的信息量。

Ant-Cycle 模型对)(t kijτ∆的定义 ⎪⎩⎪⎨⎧=∆)(否则)过(只蚂蚁在本次循环中经若第5,0,)(,j i k Kk ij L Q t τ 2.2以基本蚁群算算法求解TSP 问题为例,具体步骤如下:(1)参数初始化。

令时间t=0和循环次数Nc=0,设置最大循环次数Ncmax, 将m 个蚂蚁置于n 个元素(城市)上,令有向图上每条边(i, j)的初始化信息量τij (t)=const, 其中const表示常数,且初始时刻Δτij(0)=0(2)循环次数Nc ← Nc+1。

(3)蚂蚁的禁忌表索引号k=1。

(4)蚂蚁数目 k ←k+1 。

(5)如果到了算法规定的H 时刻,根据式(2)进行信息素挥发。

(6)蚂蚁个体根据状态转移概率公式(1)计算的概率选择元素(城市)j 并前,{}k tabu C j -∈。

(7)修改禁忌表指针,即选择好之后将蚂蚁移动到新的元素(城市),并把该元素(城市)移动到该蚂蚁个体的禁忌表中。

(8)若集合C 中元素(城市)未遍历完,即k<m ,则跳转到第(4)步,否则执行第(8)步。

(9)根据公式(3)和式(4)更新每条路径上的信息量。

(10)若满足结束条件,即如果循环次数Nc ≥ Ncmax 则循环结束并输出程序计算结果,否则清空禁忌表并跳转到第(2)步。

3 蚁群遗传混合算法原理及流程3.1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传统的蚂蚁遗传混合算法使算法整体收敛速度偏慢。

对此,本文提出一种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来交叉地调用两种算法。

首先,用蚂蚁算法的解作为遗传操作的种子,优化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再用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来判断是否调用蚂蚁算法,一旦进化的种群满足最佳融合点的条件,则开始调用蚂蚁算法,运用蚂蚁算法局部寻优能力强的特点继续寻找最优解。

这种动态交叉调用的策略可以更好地结合两种算法的优点,使这种DAAGA 算法可以得到全局搜素速度和局部寻优最强的特点。

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来交叉地调用两种算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1:调用蚂蚁算法,生成初始种群,更新全局最优解。

步骤2:用蚂蚁算法生成的解种群和全局最优解作为遗传操作的种子,优化遗传算法的初始种群。

步骤3:开始遗传操作,灭此生成的种群都用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来进行评估,看是否转向蚂蚁算法。

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如下。

(1)是指遗传操作的最小迭代次数min NG 和最大迭代次数m ax NG ( max min NG NG <)(2)在设定的迭代次数范围内,如果连续n 代,都满足)6(1-∆<∆nf f n 其中,n nn f f f --=∆max (nf max 表示遗传算法第n 代种群的最大适应度值,n f -表示遗传算法第n 代种群的平均适应度值)3.2信息素更新方法的改进动态蚁群遗传算法,从遗传算法每一代种群中找出最优的个体,以此作为启发信息来再次更新信息素。

同时,由于新算法采用最佳融合点评估策略来保证了算法的种群进化方向,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法可更快地反应出各路径的优劣,以尽快找到最优解。

设L gb 为现有种群中最优解的值,在全局最优解更新信息素时,L gb设定为全局最优解的值,则利用蚂蚁算法的解。

遗传算法每代最优个体以及全局最优解来更新信息素的规则如下: )7(/1)()()()1(gb best best L t t t t ij ij =∆∆+=+ττρττ其中3.3迭代调整阈值设计遗传算法有良好的全局收敛性,蚁群算法有良好的局部寻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