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第七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第一节审计计划一、审计计划的定义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任何一个审计项目,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不论其业务繁简,也不论其规模大小,审计计划必不可少。
注意:对审计计划的补充、修订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二、审计计划的种类总体审计计划:针对审计全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概括性的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实施具体审计程序的详细规划和说明。
三、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一)审计计划的编制1、审计计划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2、注册会计师可以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就总体审计计划的要点和某些审计程序进行讨论,并使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相协调。
3、独立编制审计计划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审计计划的繁简程度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和预定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
在编制总体审计计划中,时间预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时间预算既是合理确定审计收费的依据,又是衡量审计工作进度、判断注册会计师工作效率的依据。
具体审计计划,一般是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的方式体现的。
(二)审计计划审核审计计划一般由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业务负责人审核和批准审计计划审核的内容与审计计划的内容基本一致,可比较记忆。
四、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第一步→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第二步→执行分析复核程序第三步→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第四步→考虑审计风险第五步→对重要认定制定初步审计策略第六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第七步→进行符合性测试及评估控制风险第八步→确定检查风险及设计实质性测试(一)了解被审计单位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1、了解的内容:所在行业情况→一般了解客户内部情况→具体了解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被审计单位的地理位置,以及经营特点。
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情况。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
提供给有关管理机关的报告的性质。
2、了解的方法:查阅上一年度的工作底稿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设施询问内部审计人员询问管理当局确定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考虑有关会计和审计公告的影响(二)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1.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涵义分析性复核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例题•多选题】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下列环节开展初步业务 活动(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B.针对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审计业务实施相应的质量控制
程序
C.评价遵守职业道德要求的情况 D.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答案】BCD 【解析】选项A的环节是在注册会计师承接业务后进行的,
【答案】B
重要性水平的高低是指报表用户可容忍的错 报金额的大小,如5000元的重要性水平比 3000元的重要性水平高。
0
3000 5000
审计重要性运用的两个环节
1.计划审计工作时 (1)为财务报表层次确定重要性水平,以发现在
金额上重大的错报;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要性时,注册会计师通常要考虑以前期间的 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本期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本期的预算和预测结果,被审计单位情况的重大变化 (如重大的企业购并),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环 境发生的变化。
例如,在将净利润作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时,如 因情况变化,使该被审计单位本年度净利润出现意外 的增加或减少,此时可能选择近几年的平均净利润作 为确定重要性水平的基准更加合适。
产生影响
• 对原来要 求的审计 业务的性 质存在误 解
• 无论是管理 层施加的还 是其他情况 引起的审计 范围受到限 制。
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注册会计师不应同意变更业务
如果注册会计师不同意 变更审计业务约定条款 ,而管理层又不允许继 续执行原审计业务,注 册会计师应当:
(1)在适用的法律法 规允许的情况下,解除 审计业务约定;
重要性重要性的概念
1、含义
重要性,指在具体环境下的财务报表中错报金额和性质 的严重程度。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 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 项错报是重大的。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将重要性定义 为:“能影响有合理见识的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的 错报金额。”
精选ppt
5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 ★重要性是站在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的 ❖ ★判断某事项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是否重大,
精选ppt
32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二)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水平的应用
目的:最终修正重要性水平,确定审计意见类型 1. 对重要性水平的再次判断
随着对企业了解的增加,报告阶段最终确定的重要性 水平往往不同于计划阶段。
报告阶段重要性水平高于(或等于)计划阶段 执行了充分的审计程序
报告阶段重要性水平低于计划阶段 追加审计程序
或常规的报告要求而产生错报的影响; • 4.计算管理层报酬(资金等)的依据。 • 5.由于错误或舞弊而使一些账户项目对损失的敏感性。 • 6.重大或有负债。
精选ppt
8
• 7.通过一个账户处理大量的、复杂的和相同性质的个别 交易。
• 8.关联方交易。 • 9.可能的违法行为、违约和利益冲突。 • 10.财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性质、复杂性和组成。 • 11.可能包含了高度主观性的估计、分配或不确定性。 • 12.管理层的偏见。管理层是否有动机将收益最大化或者
账户或交易项目的性质及错报发生的可能性 ; 账户或交易项目的审计难易程度; 项目受关注的程度 ;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 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精选ppt
22
第一节 重要性的概念
3.重要性水平分配的报表基础
一般是以资产负债表项目而不是利润表项目为基础进行的。
06第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

第3节审计风险
(二)检查风险 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 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 性。
第3节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 /重大错报风险 例:注册会计师可接受到的审计风险为5%,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 报风险评估为40%,则注册会计师要控制的检查风险计算如下: 检查风险=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 =5%/40% =12.5%
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为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20%-50%。审计时,只要发现该账户或交易的错漏报超过这一水 平,就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最后,编制未调整事项汇总 表,如未调整的错漏报超过100万,就建议再调整。
28
第2节重要性
例2:首先规定各账户或交易的重要性水平为报表层 次重要性水平的1/6—1/3。 假设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为90万,应收账款的重要
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如:计算损益表的重要性水平是100万元,资产负债 表的重要性水平是200万元,则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应为100万元. (4)财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25
第2节重要性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可将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分配至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 报;也可单独确定其重要性水平。
2014-6-30
第2节重要性
D.重要性概念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1)数量的特征:一般来说 ,金额大的错报比金额小 的错报重要。 (2)质的特征:错误的性质 某些错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而从质的方面 考虑,却是很重要。 E.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2014-6-30
《审计学》(第七版)
第6章 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第六章计划审计工作、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一、单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的数量受错报风险的影响。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 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B.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高, 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C. 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 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低,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少D.评估的错报风险越低, 则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 需要的审计证据可能越多2.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以下关于重要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 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B. 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C. 重要性概念是针对管理层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D. 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3. 注册会计师的计划审计工作不包括( C )。
A. 在本期审计业务开始时开展的初步业务活动B. 制定总体审计策略C.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D. 制定具体审计计划4. 下列有关检查风险的观点不能认同的是( D )。
A. 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逻辑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B.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与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成反向关系。
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越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低,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越高C.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设计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并有效执行审计程序, 以控制检查风险D. 可接受的检查风险与注册会计师所需的审计证据成同向关系5.关于重要性的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
A. 重要性的概念不是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B. 不同环境下对重要性的判断可能是不同的C. 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应用专业判断得来的D. 重要性的概念不能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考虑6.确定会计报表重要性水平时常用的判断基础不包括(D)。
A.资产总额B.净资产C.营业收入D.营业费用7. 注册会计师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A )。
审计学第五章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4、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可容忍错报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水平称为“可容忍错报”。 可容忍错报的确定以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层 次重要性水平的初步评估为基础。 它是在不导致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 注册会计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 的可接受的最大错报。 可将报表层分配也可单独确定。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 这里的重要性是指报表使用者心中既定的
而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最终面临的
3、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合理 确定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偏高或偏低对注册会计师均不利。
例如:
重要性水平 审计风险 审计证据
4000元 高 低 少
2000元 低 高 多
三、计划阶段对重要性的评估
CPA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可能 不同于编制审计计划时所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如果前者大大低于后者,CPA应当重新评估所执 行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
因此,CPA在编制审计计划时,可能有意地规定 重要性水平低于将用于评价审计结果的重要性水 平,这样通常可以减少未被发现的错报或漏报的 可能性,给CPA提供一个安全边际,从而减少审 计风险。
(2)调整的方法
注册会计师应当选用下列方法将审计风险降 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①如有可能,通过扩大控制测试范围或实施 追加的控制测试,降低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支持降低后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
②通过修改计划实施的实质性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降低检查风险。
四、终结阶段重要性的评估与运用
(一)评价审计结果时所运用的重要性水平
2、两个标准
是指对重要性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 报或漏报更重要。
审计学04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可使审计人员 能根据具体情况收集充分、适当的证据。
精选ppt
19
审计单位资料反映的是多种行业的经营成 果,或者该被审计单位存货计价与折旧方 法和所在行业使用的一般方法不同时,行 业数据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将会受到限制。
3、执行计算和比较。
此步骤包括积累资料用以计算绝对值, 计算本年度和以前年度金额之间的百分比 差异,以及计算共同比和比率等。由于计 划审计工作时,年度可能并未终了,因此 无法取得实际年末数据,在这种情况下, 通常使用截止日前的实际数据和预计年末精选ppt Nhomakorabea28
审计过程中运用重要性原则主要是基于两 方面的考虑:一是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二 是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3、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 情形是在两个阶段中:一是在计划阶段确 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二是 在报告阶段评价审计结果时。
(二)重要性的判断标准
1、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报。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
精选ppt
15
(3)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审计人员和财 务分析人员常用的分析方法。此方法要求 先计算出各种比率,再将其与预期比率进 行比较。对计算出来的比率可单独分析, 也可归类(如偿债能力、效率及获利比率 等)分析。在分析性复核程序中常用的财 务比率有: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负 债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净销售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和净值报酬率等。
审计学6-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6-1审计计划
• 审计计划的编制
– 审计计划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 审计计划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
记录。 – 总体审计计划中,时间预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
容。 – 具体审计计划,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通过编制
审计程序表的方式体现的。
审Hale Waihona Puke 计划编制•编制人:审计项目负责人
固有风险的实际水平和初 步了解的内部控制情况
进一步评 注册会计师如拟信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
估
实施符合性测试后
运行是否有效
最终评估
在终结审计之前
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结果和 其他审计证据
检查风险:又称测试风险
注册会计师可以控制的风险。如果评估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 可接受水平越高,则所需审计证据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各风险之间及各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如下:
情况
审计风险
固有风 险
控制风险
检查风险
证据数量
1 低(一定) 低
低
高
少
2 低(一定) 高
低
中
中
3 低(一定) 高
高
低
多
4 低(一定) 中
中
中
中
5 低(一定) 低
中 中(较高)中(较少)
以上关系,都可以从审计风险变化中分析
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控制风险
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固有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变动关系 控制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正向变动关系 检查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成反向变动关系 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综合水平之间成 反比关系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广泛性 -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的强弱 -对审计结论的依赖程度和审计结论的影响范围 -审计法律环境的直接影响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计划是一项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的重要工具。
审计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审计程序的准确性、有效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审计计划的重要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审计计划确保了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通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审计师可以合理安排审计人员的工作时间、确定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并制定相应的检查程序和方法。
这样可以有效地管理审计资源,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和有序进行。
其次,审计计划提高了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师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体系及其风险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审计风险、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通过审慎制定审计计划,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和风险得到充分的揭示和评估。
第三,审计计划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审计计划通过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根据财务报表和相关文件的重要性和风险确定审计程序和测试范围,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同时,审计计划还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和漏项,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审计计划还有助于降低审计风险。
在审计计划中,审计师需要分析并评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内部控制体系的风险,进而确定审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审计程序。
通过制定全面、合理的审计计划,可以充分揭示和评估审计风险,从而降低审计风险和错误的发生概率,保证审计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然而,审计计划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首先,审计计划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审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和其所处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如果审计师的知识水平不足或对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理解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审计计划的制定错误,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果。
另外,审计计划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但审计工作本身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审计人员进行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测试工作。
如果审计计划的时间安排不合理或提前完成,可能导致审计工作的不完整或不准确,从而对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产生影响。
第 七 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答案解析)

第七章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在()必须恰当运用重要性原则。
A.计划阶段和实施阶段B.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C.编制审计计划时和评价审计结果时D.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注册会计师应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况包括:(1)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2)评价审计结果时。
2.在确定重要性时,对于流动性较高的会计报表项目,注册会计师应当()。
A.确定较高的重要性水平B.确定较低的重要性水平C.不考虑项目的流动性D.以上各项均不对【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3.如果同一期间不同会计报表的审计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取其()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A.最高者B.最低者C.平均数D.加权平均数【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会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4.注册会计师期望的审计风险确定为4.5%,并认为固有风险为60%,控制风险为50%,则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检查风险。
A.30%B.1.35%C.2.7%D.15%【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检查风险=4.5%÷(60%×50%)=15%5.如果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大大小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但大于项目层次重要性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
A.发表无保留意见B.追加审计程序C.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D.发表保留意见【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尚未调整的错报或漏报汇总数小于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意味着报表是公允的,对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当然应该发表无保留意见。
6.审计风险模型表明,要想使审计风险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固有风险和()越高,那么()的可接受水平就越()。
A.控制风险,审计风险,低B.检查风险、控制风险、低C.检查风险、审计风险、低D.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低【您的答案】【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中的审计风险是指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检查风险是指可结束的检查风险水平。
《审计学》(第八版) 第06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 2.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 (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 ❖ (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 ❖ (3)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 ❖ (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
❖ 3.两个层次的重要性考虑 ❖ (1)财务报表整体的重要性。 ❖ (2)账户和交易或披露的重要性。
利用 ❖ 8)其他有关内容
❖ (2)具体审计计划 ❖ 1)审计目标 ❖ 2)审计步骤 ❖ 3)执行人及执行时间 ❖ 4)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 ❖ 5)其他有关内容
❖ 2.审计计划的编制
❖ 审计计划应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审计计划 应形成书面文件,并在工作底稿中加以记录。审计 计划的文件形式多种多样,表格式、问卷式和文字 叙述这三种主要形式为许多审计组织普遍采用。 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均不能生搬硬套,因为各个被 审计单位的情况和审计目标千差万别,所以,计划文 件的格式和内容也都需要酌情调整。
❖ 具体原因包括:
❖ (1)收集或处理用以编制财务报表的数据时出现错 误;
❖ (2)遗漏某项金额或披露;
❖ (3)由于疏忽或明显误解有关事实导致作出不正确 的会计估计;
❖ (4)审计人员认为管理层对会计估计作出不合理的 判断或对会计政策作出不恰当的选择和运用。
❖ 2.累积识别出的错报 ❖ (1)事实错报 ❖ (2)判断错报 ❖ (3)推断错报
6.2 重要性
1
重要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2
重要性的运用
3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4
错报与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 (一)定义 ➢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编制基础通常从编制和列报财 务报表的角度阐述重要性概念。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 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 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该项错报是 重要的。 ➢ 对重要性的理解,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审计过程与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

审计过程与审计计划重要性及审计风险一、大纲(一)审计计划(二)审计重要性(三)审计风险(四)初步审计策略二、本章重点、难点(一)审计计划1.审计计划的含义(1)定义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2)对审计计划的补充、修订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3)审计计划的作用:据以收集证据、提高效率与质量、避免误解。
2.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1)审计计划的内容①总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计划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与实施方式所做的规划,是注册会计师从同意审计委托到出具审计报告整个过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的基本内容包含:A 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B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C 重要会计问题及重点审计领域;D 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E 审计小组构成及人员分工;F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及审计风险的评估;G 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H 其他有关内容。
②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根据总体审计计划制定的,对实施总体审计计划所需要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与范围所做的全面规划与说明。
通常是通过编制审计程序表的方式表达的。
具体审计计划应包含下列内容:A 审计目标;B 审计步骤;C 执行人及执行时间;D 审计工作底稿的索引号;E 其他有关内容。
(2)审计计划的编制①编制人:审计项目负责人②为保证审计工作质量,不得随意缩短或者省略审计程序来习惯时间的预算。
③独立编制审计计划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按照审计准则规定,注册会计师能够同被审计单位的有关人员就总体审计计划的要点与某些审计程序进行讨论,并使审计程序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的工作相协调,但独立编制审计计划仍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3)审计计划的审核①总体审计计划的审核事项A 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重点审计领域的确定是否恰当;B 时间预算是否合理;C 审计小构成员的选派与分工是否恰当;D 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操纵制度的信赖程度是否恰当;E 对专家、内审人员及其他注册会计师工作的利用是否恰当。
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第6章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一)单项选择题1.审计计划的编制人是()。
A.主任会计师B.部门经理C.审计项目负责人D.审计项目参与人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具体审计计划审核事项的是()。
A.重点审计程序的制定是否恰当B.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及重点审计领域的确定是否恰当C.审计程序能否达到审计目标D.重点审计领域中各审计项目的审计程序是否恰当3.下列各项中,主要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相关的步骤是()。
A.对重要认定制定初步审计策略B.执行分析性复核程序C.考虑审计风险D.初步评价重要性水平4.分析性复核中分析数据及确认重大差异步骤的主要目的在于()。
A.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其他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B.收集与账户余额和各类交易相关的特殊认定的证据C.对被审计会计报表的整体合理性作最后的审核D.确认是否有异常或意外的波动5.在下列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不应过多地依赖分析性复核程序的是()。
A.分析项目不重要B.分析性复核结果与针对相同的审计目标执行的其他审计程序的结论不一致C.分析性复核预期结果的准确性较高D.固有和控制风险低6.下列关于重要性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A.重要性概念是针对审计的对象而言的B.重要性概念必须从会计报表编制者角度考虑C.对同一客户所进行的多次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应采用相同的重要性水平D.账户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的可容忍误差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B.重要性水平越低,应获取的审计证据越多,所以为保证审计质量,将重要性估计得越低越好C.与规模小的企业相比,规模大的企业的重要性水平的绝对值一般更大,相对值一般更小D.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8.注册会计师在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A.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B.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或漏报C.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D.会计报表各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9.注册会计师在评价审计结果时汇总的错报或漏报不包括()。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报告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报告一、审计重要性1.1审计的定义审计是指独立的专业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对企业、组织、个人的财务报表进行综合性的核查和评价的一项专门活动。
审计的目的是评估财务报表是否公正、真实、准确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审计的重要性审计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计可以提供客观、可靠的财务信息。
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核实和评价,审计师可以判断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公正客观的财务信息,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欺诈行为。
其次,审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审计师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审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帮助企业改进管理,提升经营效益。
再次,审计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投资者需要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审计报告可以提供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独立、客观的评价,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最后,审计可以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可以提高市场对企业的了解和认可度,增加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1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使得审计师无法探明或者错误地表达其观点的不确定性因素。
审计风险由内外部因素共同决定,如企业的内控制度、管理层的诚信度、业务环境的稳定性等。
2.2审计风险报告的内容审计风险报告是审计机构在审计过程中,根据对企业的风险分析结果,对审计风险的程度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和报告的文件。
审计风险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报告会明确风险的类型和风险影响的程度。
按照不同的风险分类,对不同风险的可能影响性进行量化评估,并列举具体案例来说明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
其次,报告会对影响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
对企业的内控制度、管理层的诚信度、业务环境的稳定性等因素进行评估,明确可能导致风险的具体原因。
再次,报告会给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1、审计重要性指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2、审计重要性的作用首先,审计重要性是确定具体审计内容的依据。
一个审计项目有多少审计内容,什么内容列入审计范围,什么内容是重点,较大程度上决定于审计重要性水平。
其次,运用审计重要性确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审计人员对审计重要性水平不一的审计事项,采用不同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再次,根据审计重要性来报告审计结果。
在审计报告阶段,审计人员要根据审计重要性水平,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以此决定发表何种审计意见。
3、审计重要性的评估原则:①重要性评估需要合理运用职业判断。
②重要性的评估要兼顾审计效果与效率。
③重要性的评估要同时结合错报或漏报的金额及性质。
④重要性的评估要注意小额错报或漏报的金额的累积。
⑤重要性的评估要从财务报表和交易帐户的两个加以考虑。
二、审计风险的概念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也即指出现坏的结果和损失的可能性,他是主观与客观的偏离。
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客观性由于审计风险形成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所以风险的发生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复杂性复杂性表现为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是复杂的。
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的;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潜在性审计风险是必然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的审计事项,其存在的具体时间、空间和形式是潜在的。
三、审计重要性与风险的外在关系重要性与风险的关系:一是重要性与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二是重要性与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一)审计重要性与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实际的或评估的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在规划审计时实际存在或评估的审计风险。
1、实际的审计风险实际的审计风险是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的,是所审项目本身所存在的风险。
如果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该项目就是审计人员实际面对的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3)会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判断基准
资产总额 净资产 营业收入 净利润 资产总额(0.5-1%);净资产1%; 营业收入(0.5-1%);净利润(5%-10%)
账户或交易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客户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合法性
对客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表示意见。
(三)审计具体目标及其确定
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会计报表的认定 认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包括 对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 对期末账户余额运用的认定 对列报运用的认定
(三)具体审计计划
内容 风险评估程序 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计划实施的其他审计程序 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关系
第二节 重要性(掌握) (Materiality)
重要性的概念 重要性的运用 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 评价错报的影响
一、重要性的概念
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理解:
C.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D.委托单位
学习目的和要求
在本章的学习中,要求掌握管理当局的认定,具体审计目标及两者的关系;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的概念,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了解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掌握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熟悉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考虑的因素,为指导审计工作过程提供理论和依据。 课时数:3学时
重要性的运用
两个层次 财务报表层次 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两个标准:金额、性质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审计计划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确定审计工作的范围和目标:审计计划帮助审计师明确审计工作的范围和目标,以便在审计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收集、分析和评估相关的审计证据。
这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全局性,提高审计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2. 制定审计工作的时间表和优先级:审计计划将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表结合起来,有助于合理安排和优先处理审计任务。
通过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可以确保审计工作按时完成,并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应对。
3. 确保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进行的基础,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它可以帮助审计师明确工作程序和方法,并提供执行和记录的依据,从而确保审计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的要求。
然而,审计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评估不准确:审计计划中的风险评估是基于已有信息和经验进行的,可能存在预设假设,导致对风险的评估不准确。
这可能导致审计计划的制定不合理,无法充分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审计风险。
2. 遗漏重要的审计领域:审计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各个审计领域的重要性和风险水平,以确保对重要领域进行足够的审计关注。
如果在制定计划时未能合理评估和评判各个审计领域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审计风险的遗漏和问题的漏报。
3. 缺乏资源和时间:审计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审计资源和时间的限制,以及其他业务和工作的需求。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审计资源和时间可能不足,这可能会导致审计计划的不充分和不完整,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克服这些风险和挑战,审计计划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和业务需求,通过与相关方沟通和协调,以确保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同时,审计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也需要及时调整和更新审计计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变化,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目标。
继续写相关内容还需要继续添加信息,以满足1500字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取客户的计划 / 预算进行对比分析
获取同行业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⑧首次接受审计委托的补充考虑
针对期初余额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
针对预见到的特别风险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
承接业务后的质量控制程序
09.12.2020
可编辑ppt
13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具体审计计划:以业务循环为基础的审计计划
以客户的业务循环为依据进行切块划分为若干部 分组织实施审计被称为业务循环法
(1)项目审计的目标
(2)项目审计实际执行的程序(步骤): 常规程序、替代程序和补充程序
(3)项目审计的执行人员及执行时间
(4)项目审计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的索 引号
(5)其它相关内容
09.12.2020
可编辑ppt
6
三、审计计划的编制
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了解被审计单位 的基本情况→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 制→预计审计重要性→分析审计风险→签署 审计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计划。所以,准 备阶段实际上是为了收集制定审计计划所需 的情报信息。
段
终结审计可出编辑具ppt 审计报告
终结阶段2
第一节 审计计划
一、审计计划是高质量审计的前提
1、审计工作重心需前移
工作重心前移就是要加强计划工作,增加识别和 评估风险的投入
2、编制切实可行的审计计划
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
不只是审计实施前的工作,它应当贯穿于审计全 过程
09.12.2020
可编辑ppt
施过程。
09.12.2020
可编辑ppt
14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具体审计计划:以业务循环为基础的审计计划
①销售与收款循环 ②购货与付款循环 ③生产循环 ④筹资与投资循环
09.12.2020
可编辑ppt
15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
对审计计划的审核
重大审计项目的审计计划,应经主任会计师审核 和批准,甚至需经事务所最高决策层集体讨论决 定
3
第一节 审计计划
二、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计划审计工作包括针对审计业务制定
总体审计策略 具体审计计划
09.12.2020
可编辑ppt
4
1、总体审计策略是对审计的预期范围和实 施方式所作的规划 ,是CPA对审计全过 程基本工作内容的综合规划
(1)被审计业务特征
(2)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和审计策略
第五章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审计计划 审计重要性 审计风险
09.12.2020
可编辑ppt
1
接纳新客户和续聘
评估与衡量风险
准
了解客户 评价内部 执行分析
备 阶
的业务
控制制度 性程序
段
销售 循环
09.12.2020
制定审计计划
收集审计证据
购货
生产
循环
循环
制定计划的 依据
实 筹资投 施 资循环 阶
具体审计计划:前期工作
④考虑利用内部审计工作 ⑤评价是否需要外部专家 ⑥取得法律文件、识别关联方交易
ABC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公司2006 年度已聘请……为公司 审计师,该事务所将派
人就……与贵所进行讨 论,请予接洽为盼。
ABC律师事务所 刘律师:
本所已受聘为XYZ 公司2006年度审计师, 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
10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具体审计计划:前期工作
①初步业务活动:签约前的了解 + 总体审计策略 ②取得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充实签约前的了解
③与治理层、管理层和有关各方的交流与沟通
约见董事长的 有关安排
时间: 地点: 讨论议题: 1、关于审计的目的 2、上期审计的问题 3、 4、
ABC会计师事务所 刘主任会计师:
(3)重要会计问题和重点审计领域
(4)审计工作进度及时间、费用预算
(5)审计小组人员组成及分工
(6)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
(7)对专家、内部审计人员及其它审计人 员工作的利用。
09.12.2020
可编辑ppt
5
2、具体计划(审计程序计划):依据总体 计划,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审计的详 细规划与说明。
需与贵所就……进行 讨论,请予接洽为盼。
XYZ公司关联方公司 一览表
一、全资子公司 二、控股公司 三、联营公司 四、合资公司 五、合作单位
XYZ
XXX
09.12.2020
可编辑ppt
12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具体审计计划:前期工作
⑦实施初步的分析程序
获取近三年的财务报表,计算相关财务比率
分析判断客户的发展变化趋势
业务循环是指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工作流程和相应 的账务处理流程按先后顺序周而复始依次进行的 过程
一般将密切相关的交易种类或账户余额划为同一 类别,作为一个业务循环
业务循环审计就是以业务循环为基础了解、检查
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
进而对相应的财务报表项目的合法性、公允性和
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审计实
09.12.2020
可编辑ppt
7
1、总体策略的编制: 由审计项目负责人编制, 形成书面文件,构成工作底稿, 以时间预算表的形式出现 经事务所的业务负责人审核和批准
09.12.2020
可编辑ppt
8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
时间预算表
时间 耗费
审计 项目
去年实 际耗用 时间
本年 预算
总时数
本年实际耗用时间 其中:
计划审计工作是一个持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 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
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项目负责人还应就审计计 划的执行情况,特别是对审计重点领域所作的审 计程序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复核
09.12.2020
可编辑ppt
16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
一、基本概念和一般原则
(一)重要性的基本概念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 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财务 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刘一 王二
张三
本年实 际与预 算差异
差异 分析
合计
09.12.2020
可编辑ppt
9
2、具体计划的编制: 是对总体计划的细化和分解 执行项目审计的人员负责编制本项目审计的
具体计划 形成书面文件,构成审计工作底稿 以审计程序表的方式存在 需经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审核和批准
09.12.20聘请……为公司 审计师,该事务所将派 人就……与贵所进行讨 论,请予接洽为盼。
XYZ
ABC会计师事务所 刘主任会计师:
本所已受聘为XYZ 公司2006年度审计师, 根据审计准则的要求, 需与贵所就……进行 讨论,请予接洽为盼。
XXX
09.12.2020
可编辑ppt
11
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