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的前门与北京故宫的后门

合集下载

辽宁沈阳故宫攻略

辽宁沈阳故宫攻略

辽宁沈阳故宫攻略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古代宫堡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两大完整保存的清代宫殿之一。

作为清代皇家宫殿,沈阳故宫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世界级的文物收藏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沈阳故宫的基本信息、参观攻略以及游览注意事项。

一、基本信息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市沈河区长江街4号,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

该建筑群呈南北走向,由外城、内城和皇宫三部分组成。

外城是紫禁城的缩影,内城是皇宫正殿群,皇宫则是故宫的重要部分,是历代皇帝举行重要活动和居住的地方。

沈阳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文物收藏。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清皇帝实录》、《六十余年修书》等皇帝年谱文献,以及众多珍贵的艺术品和古代文物。

这些文物展示了清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是游客领略古代中华文明的窗口。

二、参观攻略1. 门票购买沈阳故宫门票分为旺季和淡季两个价格区间。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的门票价格为120元/人,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的门票价格为80元/人。

学生和老年人可以凭有效证件享受打折优惠。

门票可在故宫南门售票厅购买,也可通过在线平台预订。

建议提前购买门票,以免排队等候。

2. 参观路线游览沈阳故宫时,可以按照推荐路线进行参观。

一般可以从南门或者东北门进入,然后按照指示牌和导览图逐一游览各个建筑和景点。

在参观过程中,可以先游览外城,欣赏其雄伟壮观的建筑群。

然后进入内城,参观皇宫正殿群和皇宫。

在游览过程中,可以仔细观赏建筑的细节和雕刻,感受其独特之美。

3. 游览时间沈阳故宫庞大的建筑群和丰富的文物收藏,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仔细参观。

一般来说,游览沈阳故宫建议安排半天至一天的时间。

为了能够更好地欣赏每个景点和文物,建议提前了解相关历史知识,并准备一份导览图或者使用手机上的导览APP。

三、游览注意事项1. 做好防晒和防寒准备沈阳故宫地处东北地区,夏季天气炎热,冬季天气严寒,因此需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服装。

沈阳故宫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沈阳故宫是中国清代皇家宫殿,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市区北陵公园内,是我国现存的两座完整的皇家宫殿之一,也是一座中国北方规模宏大、保存完整、气势恢宏的古代建筑群。

下面我们来参观一下这座沈阳故宫,听听导游词的介绍。

第一道门是午门,这是一个中西结合的大门,门洞上两侧是四个建筑飞檐式的铜斗,正门上方的“效忠千秋”是乾隆皇帝的手书,意思是一定要忠诚,效忠千秋。

进入故宫,看到的是大殿—正殿,正殿是故宫的核心建筑,也是皇帝处理政务、举行重大仪式的地方。

可以看到明朝时期的建筑特点,抬梁式屋架,斗拱式悬脊,屋顶飞檐形态。

正殿有一块巨型画像,是清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代皇帝的勾联大字画像,乾隆皇帝手书大字,是宫中名画之一。

向南走,到达的是乾清宫—宫妃们居住的地方,地面都是砖石路,雨雪天下不起滑石拱桥,桥的四周还种满了柳树及各种花卉。

宫中有些造型别致的石雕,以及珍珠、火焰纹等具有明朝时期特色的装饰扉首。

乾清宫可以看到诸多的建筑,其中女子们居住的地方被称之为“妃位”。

再往南是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举行晋封大典、祭祀活动的地方。

典型的抬梁式屋架、飞檐挂角,正中是大型特殊构件,重重檐级叠加在一起,十分壮观。

向东,是孝陵,是雍正帝为纪念亲生母亲所建。

故宫孝陵的基本布局采用了明、清陵墓建筑的基本规则:先设龙虎山,再设门、牌坊,第三进为遁世、典礼场所,第四进了将兵、瞭望台,第五进为主墓、祠门、镇边。

瞭望台上,有“孝陵祠楼大如宫殿,结构复杂、装饰华丽,是中国皇室陵墓建筑中的楼式典范,也是世界同类建筑中的独特富饶的建筑群”。

最后来到乾隆陵,是清代第三代皇帝乾隆的陵寝。

乾隆陵周围有一望无际的树林,陵内的氛围与规模更加凝重solemn,内部雅致别致的木质建筑,以及各式陪葬品、壁画还有纹饰雕塑等装点其中。

作为沈阳故宫的重要一环,据说十分“不可直视”。

沈阳故宫,作为中国古人思想、文化、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绝对值得一游。

走在沈阳故宫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每一步踏下的地面,都亲眼看到了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沉淀。

沈阳故宫游览攻略

沈阳故宫游览攻略

沈阳故宫游览攻略简介沈阳故宫,又称盛京宫,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完整的封建皇宫之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被誉为中国东北地区的故宫,它是清朝前三位皇帝的王府,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之一。

沈阳故宫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宏伟的规模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为您提供沈阳故宫游览的详细攻略。

基本信息•开放时间:每天上午8:30至下午5:00(冬季6:00闭园),每周一闭馆•门票价格:成人60元,学生、军人、老年人半价,儿童免费(身高1.2米以下)建筑结构沈阳故宫主要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

外城是规模较小的建筑群,内城是主要的建筑区域,包括大门、殿堂、花园等。

大门沈阳故宫的大门称为午门,以其庞大雄伟而闻名。

午门设计独特,为双层的木质结构建筑,由黄色琉璃瓦覆盖,门前有两条石狮子镇守。

殿堂沈阳故宫内的殿堂是故宫的核心区域,主要分布在内城的中轴线上。

其中最著名的殿堂是乾清宫和乾隆殿。

乾清宫是清朝第一位皇帝建造的,是一座仿京城乾清宫的建筑。

而乾隆殿是乾隆皇帝在位时修建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

花园沈阳故宫的花园以其秀丽的景致而著称。

花园内有小桥流水、假山、花境等多种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其中最著名的花园是沈阳故宫内的皇家花园,是皇帝和后宫妃子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游览攻略最佳游览时间沈阳故宫处于辽宁省,四季分明。

最佳游览时间通常为春季(4月至5月)和秋季(9月至10月)。

春季气候温和,花园中百花盛开,而秋季则是沈阳故宫的红叶季,景色壮观。

游览路线沈阳故宫较大,游览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体力。

建议游客事先规划好游览路线,以充分利用时间,以下是一条常用的游览路线:1.从午门进入沈阳故宫,可以先游览外城区域,包括午门、博物馆等。

2.进入内城后,参观乾清宫和乾隆殿,感受封建王府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氛围。

3.沿着中轴线继续游览其他的殿堂和花园,如听政殿、御花园等。

4.参观完主要景点后,可以顺路欣赏周边的文化街区和商业街区,感受沈阳的历史与现代融合。

辽宁省沈阳故宫攻略

辽宁省沈阳故宫攻略

辽宁省沈阳故宫攻略沈阳故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现存最完整、最早出现的一座封建皇家宫殿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沈阳故宫的详细信息以及游览攻略。

一、概况沈阳故宫,又称盛京宫殿,始建于公元1625年,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选择其地作为封建皇宫,后由康熙、雍正、乾隆等几位重要皇帝进行扩建和修缮。

故宫整体呈南北走向,占地面积达6万平方米,建筑采用明清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宏伟壮观,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二、参观流程1. 游览方式进入沈阳故宫后,游客可以选择自由参观或者跟随导游参观。

自由参观时,游客可以自行探索各个宫殿和景点,但需注意不能触摸文物或靠近禁止入内的区域。

跟随导游参观时,可以更加详细地了解沈阳故宫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主要景点(1)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整个建筑群的入口,门楼雄伟壮观,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

(2)九龙壁:位于午门内,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龙形壁,龙的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3)大内:大内是故宫的核心区域,包括了宫殿、花园、神道等多个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宁寿宫和咸安宫。

(4)藏书楼:故宫藏书楼是乾隆皇帝的藏书楼,建筑精美,内有众多珍贵的文献和古籍。

(5)东花园:东花园是故宫的皇家花园,融合了中西方的设计理念,有着美丽的景观和浓厚的宫廷氛围。

三、游览注意事项1. 预约门票由于沈阳故宫是热门景点,游客较多,建议提前预约门票,避免排队等候。

2. 注意穿着参观故宫时,应穿着舒适、轻便的鞋子,以方便步行观赏。

3. 防晒和防蚊虫夏季游览故宫时,应做好防晒措施,并准备好防蚊虫用品,以确保游览的舒适性。

四、交通指南1. 公共交通沈阳故宫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

可搭乘地铁或公交车到达,具体线路可以在当地公共交通信息站查询。

2. 自驾车自驾车前往故宫时,可在周围的停车场停车,之后步行前往故宫。

为了确保游览的顺利和体验的舒适,以上是辽宁省沈阳故宫的详细攻略。

栉风沐雨大清门

栉风沐雨大清门

栉风沐雨大清门——纪念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报道之“古建神韵”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日报共同出品辽河奔流,浩渺不辞涓滴;天柱凌霄,巍峨积土成峰。

辽河畔、沈水滨,追寻着辽河文明的远古脚步,不乏先民犁锄的铿锵与战马的嘶嚎!沈阳故宫,一部东北先民力与火的史诗!那栉风沐雨的岁岁月月,无不在大清门的瞩目下成为历史的云烟。

今天,当人们迈入沈阳故宫的大门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大清门的牌匾。

大清门,在沈阳故宫的位置相当于北京故宫的午门,是沈阳故宫的门户,是整个沈阳故宫的正门。

在大清门外,伫立着两个高大的牌坊,东为文德坊,西为武功坊。

大清门建于清天聪六年(1632年)。

史料中,对大清门也有称其为“朝门”等称谓的,这里是出入盛京宫殿的主要通道,也是文武百官候朝时的室内空间,也用于接收群臣特别是罪臣的谢恩,以及接待蒙古和朝鲜使臣等国事活动的场所。

大清门的两侧小门称为东门和西门。

到了崇德元年为宫殿定名的时候,这个门称为大清门后,东门为东翼门,西门为西翼门。

这座楼门为什么叫大清门呢?有一说是,在崇德元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以后,听说明朝北京皇城的正门叫作“大明门”,为了针锋相对,克其锋芒,就把这座大门命名为“大清门”。

还有一说,就是大清门的由来,与当时改国号“金”为“清”有关,为什么皇太极要把“金”改为“清”呢?据说在满语中“清”即“金”的谐音,因此皇宫的大门也就被称为了大清门。

扩建完善庄严富丽大清门是一座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建筑,面阔五开间,进深六架椽,其中前(后)檐明间和左右两个次间(共三开间)为栅栏门,两个次间为一码三箭的直棂窗。

室内无柱。

现在南侧有两个小柱子,其柱础样式和大小都明显地表示出这两根柱子是后来维修时所加。

大清门的房顶满铺琉璃瓦,饰以绿剪边,尤其是大清门山墙的最上端,南北突出的四个墀头,三面皆用五彩琉璃镶嵌而成,纹饰为凸出的海水云龙及象征吉祥的各种动物,做工精巧,栩栩如生。

此门庄严富丽,与整个宫殿建筑混成一体,显得十分协调。

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

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

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沈阳故宫导游词讲解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沈阳市全体市民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沈阳的风景名胜之一的“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

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

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

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

明朝著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

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崇政殿前,东西各有五间厢楼,东为飞龙阁,西为翔凤阁。

殿后是一个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约4米的高台,台上是皇太极极其后妃的'寝区。

沿台阶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辉煌的高楼----凤凰楼。

它的原名叫翔凤楼,直到1743年才有凤凰楼之称。

凤凰楼是清宁宫的门户,也是皇帝策划军政大事和宴筵之所。

它与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

楼为三层,是三滴水式建筑。

每层深广各三间,周围有回廊,下层的门洞是联络台上台下的道。

风凰楼既是后宫的大门,又是整个宫殿建筑的制高点。

在楼上观看日出,极为美妙。

所以“凤楼晓日”、“凤楼观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观。

凤凰楼正门上额的“紫气东来”金字横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星海公园导游词·沈阳故宫导游词·怎样说好迎接词·雷锋纪念馆导游词清宁宫两侧是东西配宫,东配宫有关雎宫、衍庆宫;西配宫有麟趾宫和永福宫。

东西配宫均为皇太极和妃子们居住之所。

清宁宫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垒起,低于屋背的烟囱,人们从正面是看不见的。

从清宁宫这一系列建筑中,我们可以发现沈阳故宫的两大建筑特点:一是保存了浓厚的满族特色即口袋房、万字炕、烟囱竖在地面上。

沈阳故宫门额趣说

沈阳故宫门额趣说

沈阳故宫门额趣说沈阳故宫门额趣说现在,我们到一个单位去办事,进到了办公楼里,怎么去找你要找的办公室呢?办法很简单,就是看门牌。

而在古代,就不叫门牌,而叫门额,也叫门匾。

挂的地方也不同,现在的门牌一般挂在门的两侧,而古代则挂在门的上方。

我国的门额规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了独特的门额文化,根据房屋主人的不同,有大小、样式、纹路等的不同;另外,主人的爱好不同,文化不同,也会反映到门额上;同时,门额也是记录历史、隐含一些不能明说的历史故事。

这种鲜明的文化特征,你若走近沈阳故宫,并稍加留意,你定会收获多多。

沈阳故宫的门额,是典型的官家、皇室的门额规制的典范,在整个八十多座(幢)建筑中,挂有门额的有26处,而且所有门额的题字,均出自乾隆皇帝之手,除文德坊、武德坊外,全部为满汉两体文字,且汉文在左,满文在右,这与北京故宫的门额完全不同,北京故宫是汉文在右,满文在左。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这应该反映出满清入关前和入关后的思维理念在里边。

民间多用横额(横匾),官方除横额外还大量使用立额(立匾),规范的叫法为:斗额(斗匾)。

沈阳故宫内的门额大多为斗额(斗匾),且由于是皇宫,还享有“九龙斗匾”的独家使用权。

但是在皇宫内,“九龙斗匾”也不是随便使用的,只有在皇上处理政务或祭祀、接见外藩使臣行大礼的宫殿才可以悬挂“九龙斗匾”,这一特点,你在大政殿和崇政殿就可以看到。

皇家的斗匾于民间的不同,不仅做工要求考究,纹饰、选材、大小也不同,除同为矩形立式外,四框有闪沿儿,“九龙斗匾”则在四框的闪沿上雕刻着“九龙戏珠”的浮雕纹饰,做工精细,图案繁缛,堪称门额中的最精典、最上乘之作。

对于门额所挂的位置也有严格要求,重檐建筑,门额就要挂在上层檐下边的正面,而一般的则挂在檐下门上。

但是,也有例外,文溯阁就是一个例外。

说起文溯阁的斗匾,还真就有故事。

文溯阁是在1784年,乾隆四十八年竣工,是为存放“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而建,这两部图书系列,汇聚了中国历史上自有文字以来的所有精品图书、文章,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大清朝历经两帝数十年的文化成果,是对中国历史的巨大贡献,全国分七个地方存放,沈阳故宫是其中一处,可见文溯阁地位的重要。

略谈沈阳故宫的门

略谈沈阳故宫的门

和外部两个空间的出入口。

中国古建筑中门的种类非常多,大体上可分两种,一是自身呈单体建筑,是与殿、堂、楼、房并列的一种建筑类型,如城门、坊门、宫门、山门、墙门等等,我们称之为“单体建筑门”;另一种则是建筑构件之一种,属于装修之列,如板门、扇门(亦称格扇门)等,一般称为“外檐装修门”。

沈阳故宫是满族人建筑的宫殿。

1625年,努尔哈赤在今沈阳兴建大政殿及十王亭,1626年迁都沈阳。

皇太极继汗位后,天聪年间(1627-1636年),将自己原来的四贝勒府改造成汗王“大内宫阙”,建造了今沈阳故宫的中路建筑,即台上五宫及崇政殿、大清门、文德坊、武功坊等。

后乾隆东巡盛京时,为了举行礼仪、办公和生活的需要,从整体布局出发,对祖先的皇宫进行了改建,在中路增建飞龙阁、翔凤阁、师善斋、协中斋等,并增建了东此,在沈阳故宫,我们能看到清入关前后建筑风格上的变化,反映在单体建筑门和外檐装修门上,既能找到满族古老建筑风俗的痕迹,又能领略到传统宫殿的风貌,是将满、汉民族文化完美结合的见证。

一、单体建筑门单体建筑门亦称单体门,属于一座建筑物,是建筑平面组织中的中心环节,也代表着一个建筑平面组织的段落和层次,在整体建筑组群中担负着引导和带领整个主题的任务。

沈阳故宫的单体建筑门主要有楼式门、屋宇门、墙门、牌坊门等,因建筑时期的不同,其功用及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宫殿的门有着较大的不同。

清入关前的单体建筑门主要有凤凰楼、大清门及左、右翊门,它们均不同程度地保留有满族建筑风俗,如凤凰楼建在高台此楼是皇太极时期建筑,是后宫的门户,位于崇政殿后、台上五宫之南,坐落于3.8米的高台之上,高台四周筑有更道,更道内侧筑高墙与凤凰楼东西两侧相连。

楼为三层三滴水、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屋顶覆盖黄琉璃瓦绿剪边,平面为正方形,进深三间。

各层格局、装饰均有不同,底层为通过式大门,较为封闭,四周由墙体围合,前后设板门,东西两侧各开一个窗口。

二、三层建筑四周设置围廊勾栏,外檐由直棂支挂窗构成(图一)。

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

北京故宫与沈阳故宫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

次年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

* 1440年(正统五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宫。

着俩* 1459年(天顺三年),营建西苑。

* 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门、文武楼、午门全部被焚毁,至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

*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紫禁城大火,焚毁前三殿、后三宫。

复建工程直至1627年(天启七年)方完工。

* 1644年(崇祯十七年),李自成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

李自成向陕西撤退前焚毁紫禁城,仅武英殿、建极殿、英华殿、南薰殿、四周角楼和皇极门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毁。

同年清顺治帝至北京。

此后历时14年,将中路建筑基本修复。

*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开始重建紫禁城其余被毁部分建筑,至康熙三十四年基本完工。

* 1735年(雍正十三年),清高宗(乾隆帝)即位,此后六十年间对紫禁城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改建。

* 1813年(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起义军攻打紫禁城。

*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帝退位。

但按照与民国签订的优抚条件,仍然居住于紫禁城内。

* 1923年,建福宫发生火灾。

*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溥仪。

* 1925年,在原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故宫博物院。

* 1933年,故宫博物院文物南迁,以躲避日本侵略。

* 1948年,故宫博物院南迁文物部分运往台湾。

* 1949年1月,北平稳定后,故宫得到了修养。

* 五六十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

* 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87年,北京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2005年, 北京故宫开始进行为期19年的大修.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

优秀五年级沈阳故宫导游词

优秀五年级沈阳故宫导游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西路。西路是以文溯阁为主体,前有戏台、扮戏房、嘉荫堂,后有仰熙斋、九间殿。文溯阁是六间二楼三层硬山式建筑,是专为存清代百科全书而建的。
沈阳故宫博物院不仅是古代宫殿建筑群,还收藏了大量宫廷文物。
好了,先说这些,请大家细细欣赏
优秀五年级沈阳故宫导游词(精选篇
大家好!我是小吴,今天我带你去参观沈阳的故宫。沈阳故宫建于金代十年(1620年)和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使用的。清朝的祖先福临也在那里继承了王位,并改名为“顺治”并在当年入关,统治了整个中国。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建筑300多座,庭院20多个。按其布局可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部分。我们计划花三个小时旅游。现在我们快到了。下车先听我说。
优秀五年级沈阳故宫导游词(精选篇
沈阳故宫导游词
公营子中心小学雨萌
亲爱的朋友们,非常高兴我能陪同大家一起浏览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它的规模比占地72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内宫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麟趾宫、衍庆宫、永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优秀五年级沈阳故宫导游词
优秀五年级沈阳故宫导游词(精选篇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沈阳故宫。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古代帝王宫殿之一。也是举世仅存的满族风格宫殿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沈阳故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外朝内廷外部空间特色

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外朝内廷外部空间特色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rAp.9919第l5卷第2期lJun ̄oeyncnvEnIs.orffShnagArhadCig.nt112Vo.5.No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7,-t外朝内廷外部空间特色TV一01” tP吕海平陈伯超摘要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国内现在仅存的两个宫殿建筑——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外朝和内廷外部空间持色关键词沈阳故宫;京故宫;部空间;色北外特傲官中圉法分类号-9TU021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外朝内廷介绍65年,太祖努尔哈赤的军事民主政体在沈阳故宫东路兴建了以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2清大政殿为中心,与具十个王亭八字排开的宫殿建筑,汉族宫殿建筑风格迥异,有浓郁的满族风见)以皇扩格(图1.东路宫殿为基础,太极在东路西侧——原自己王府的位置,建而成了中路它的大内宫阙,将以中轴线作纵深布局的汉族入宫廷模式与满族民居院落的布局方形式糅台在一起,成了独特的大内特色.中外路大内宫阙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朝内清崇政殿为中心,廷以清宁宫为中心.64年世祖福临沿用大内宫阙直至公元14清四入主北京故宫.高宗弘历遵循古制,次在76年和17东巡谒陵,公元14分78年,别在中路两侧和西侧兴建了东巡驻跸和赏戏沈读书的东西所和西路建筑,阳故宫的基见)本格局至此确立了下来(图2.图1沈剐故宫东路外景47年,明成北京故宫始建于公元10是祖朱棣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和扩建而成的.清只明朝灭亡后,朝继续措用,是部分重建和改建,北外中总体布局基本没有变动.京故宫全部建筑也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朝以太和、和、保和三殴为主;交坤两内廷以乾清官、泰殿、宁宫三宫为主,侧散布着东西六宫等建筑群999—7收稿日期19—3092212)十辽宁省教育委员会贽助课题r772392女讲沈〔程沈101第一作者:8岁.,师,阳建筑:学院建筑系,阳,105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5卷第1婀¨1此黑所注:.图侬辽宁省档案馆藏礴文(图档)示方四衄口位添划虚2原挡无御膳唐,线内为推想北满、黑所3.辰殿系据(文老挡>满文(图档)示方位印证’ A东路中路c太庙东D-所B西所F西路一黑系固4满文(图档’ 清官府内部公文往米.之,图2沈阳故宫总平面图只习惯直呼其建筑系5.白框内未添^名称者.档中所未提及沈阳故宫中路大内宫嘲的组成与北京故宫有似2mA=18m×516mB=59m×6将有别,这两座现存宫殿建筑的对应部位互相比较8C2m×36m并加以分析,以更好地了解两个宫殿建筑的特色.可图3沈用故宫中路外朝空间2沈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外朝外部空间特色分析12.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外朝空间序列分析外经沈阳中路大内宫阙沿中轴线纵深布局,朝部分起点由最南端的照壁,大清门、崇政殿,终点落在凤凰搂前,形成了外朝的A,,Bc三个空闻()A散朝臣见图3:一候()空间(子)这一,从大空间是由从南部的照壁到大清门,东部的东朝房到西部的西朝房所形成的开端空间,清门B这飞为侯朝建筑;一常朝空间,一空间是从大清门到崇政殿,龙阁到翔凰阁所形成的高潮空崇c一散朝皇,凤间,政殿是常朝建筑;候()空间(帝)这一空间是从崇政殿到凤凰楼,楼到西部的龙楼.午太太中保北京故宫沿中轴线外朝部分从天安门经由端门、门、和门、和殿、和殿、和殴,截止在乾清门前,见A一候()空间(形成外朝空间,图4:散朝,臣子)这一空间是从天安门到太和太B这弘门,和门为侯朝建筑;一常朝空间,一空间是从太和门到太和殿,义阁到体仁阁所形成太散朝皇,的高潮空间,和殿是常朝建筑;一候()空间(帝)这一空间是从保和殿到乾清门,隆从,两主宗门到景运门.图3图4可以看出,个宫殿都有一条贯穿南北的中轴线,要建筑及其空散朝臣、候间都位于中轴线上沈阳故宫和北京故宫的外朝空间都有候()空间()常朝空间、第2期沈吕海平等:阳故宫与北京故宫的外朝由廷外部空间特色散朝皇三只()空间()部分,是沈阳故宫的三个外部空间是单一型而序三完整空间,北京故宫由于体量庞大、列繁杂,个外部空间是一尤是个复合型空间,其是A空间,由多个空间组合而成的.模两图5为外朝序列模式图.式图中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个故宫外朝空间有惊人的一致性:B,即在宫殿建筑中对空间A,C的要-散朝臣空B求是一致那就是都要求A候()()间较长;一常朝空间较宽:散朝皇空散朝候()()间较短A空间为臣子们的候()是A就空间,外朝空间序列的开端,空间较长只有一个目的,是加较很长使大君臣间的距离.()的上朝距离。

沈阳故宫博物院大清门介绍

沈阳故宫博物院大清门介绍

沈阳故宫博物院大清门介绍
大清门:沈阳故宫博物院
大清门,又称正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位于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寝宫——大清门内东侧。

大清门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清王朝建立以后、满汉文化融合的产物。

大清门始建于1626年(明崇祯十一年),为满洲贵族首领努尔哈赤所建。

当时,这里还是一片沼泽和小丘。

1635年(清崇德六年)努尔哈赤在此建起一座七间的土城作为大本营。

1636年(明崇祯十一年),皇太极在此修建了一座三间的小城作为皇宫。

大清门是皇太极所建宫殿中最高大、最雄伟的一座。

大清门为三开间二层歇山式建筑,建筑面积755平方米,高19.5米。

门额题“大清门”三字。

门上有金漆彩绘八龙捧寿图和五彩百鸟朝凤图。

门上有清代帝王神位。

大清门的整体布局为“一”字形,前廊部分是大清门的主体建筑,包括月台和左右廊房两部分;后墙部分为东西配殿;月台和左右廊房之间建有东西垂花门两座。

—— 1 —1 —。

沈阳故宫建筑分析

沈阳故宫建筑分析

第二次修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 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崇政殿
崇政殿在中路前院正中,俗称“金銮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 的建筑。整座大殿全是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 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 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 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 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 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
第二次修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 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清宁宫
清宁宫为五开间前后廊硬山式建筑。是清太宗皇太极和皇后博 尔济吉特氏居住的“中宫”。室门开于东次间,屋内西侧形成“筒 子房”格局,东梢间为帝后寝宫。宽大的支摘窗式样朴素,棂条皆 以“码三箭”式相交,宫门亦不用隔扇式。正对宫门竖立祭天的 “索伦竿”,此均为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风格。殿顶铺黄琉璃瓦镶 缘剪边,前后皆方形檐柱,柱头饰兽面,檀枋施彩绘等,则是吸收 汉、藏民族建筑艺术。
建筑特色
——与北京故宫相比,沈阳故宫建筑风格上更添有 满、蒙、藏的特色。 ——在布局上,东路大政殿、十王亭建筑群布局仿 照八旗行军帐殿的布局。中路的特点则是“宫高殿 低”,居住部分位于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区 域,这是来源于满族人喜居于台岗之上的生活习惯。 ——在建筑风格上,以汉族建筑风格为主,兼备了 蒙、藏艺术。
第二次修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 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凤凰楼
凤凰楼,建造在4米高的青砖台基上,有三层,三滴水歇山式围 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 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凤凰楼上藏有乾 隆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沈阳有两个门值得一游,清朝官员必经之地,帝后辞宫必经之处

沈阳有两个门值得一游,清朝官员必经之地,帝后辞宫必经之处

沈阳有两个门值得一游,清朝官员必经之地,帝后辞宫必经之处沈阳这两个门离得不近,但是也不远;怀远门位于沈阳市方城内沈阳路西端,俗称大西门,过去,它是内城的门户,是清朝官员们进出的必经之地;还有个正红门是陵寝总门户,顶上满铺黄色琉璃瓦,石刻冰盘檐,红墙,是清代帝后辞宫及谒陵君臣必经之处。

围绕四周的墙称为红墙,又叫“红城”或“风水围墙”,陵寝主要建筑围在它的中央。

原创声明:本文由旅游之后编辑小旅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亲爱的爱旅游的小伙伴,很高兴今天给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闻,虽然你们不能跟小旅一起体验旅行过程中激动和快乐,但是小旅会用最真实、最真情的感受,写出更好的文章,让你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乐趣;在合适的时间,到合适的地方去旅行,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小旅愿陪你走完这一场!怀远门是沈阳老城垣之重要标志,现在是一个地标建筑,标注当年怀远门的位置。

我在怀远门广场拍了一会,挺漂亮的,有北京王府井或大前门的感觉呢。

盛京八座城门中,只有怀远门的两扇城门之上各有三个小眼。

按照八卦推断,正是代表死门。

据说这是因为当时怀远门外是处斩囚犯的法场,凡处死的犯人必经这里,所以怀远门也被称为“鬼门”。

怀远门也是一个城门楼,是盛景内城的门户,去沈阳故宫的时候经过这里的,坐地铁到怀远门站,出站后左手边会看到“怀远门”。

盛京古城的四面各有两座城门和高大的门楼,各城门外还修有半圆形的瓮城,正面封闭,两侧各开一拱形门,它的功能一方面是保护城门使之不直接受到攻击,另一方面是其突出城墙外部部分,便于守军从侧面以弓箭和炮火打击攻城的敌人。

也许对于沈阳人来说没什么特别之处,时不时的就会经过一下。

但是这里周边就很繁华了,它是古老的满清一条街起点,很有清代韵味;中国十大步行街之一的中街,沈阳故宫,大帅府都在这附近,所以如果来沈阳玩的小伙伴们可以选择在中街住宿,白天出去玩方便,晚上出去逛街方便,吃东西更是大大的方便。

沈阳故宫详细讲解

沈阳故宫详细讲解

沈阳故宫详细讲解沈阳故宫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宫殿,位于辽宁省沈阳市。

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完整的清代宫殿建筑群。

沈阳故宫始建于1625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皇宫,后来清朝皇帝在此居住达270多年之久。

沈阳故宫占地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共有300多间房屋,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沈阳故宫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

故宫内的建筑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部是宫门、大殿和祭天坛等建筑,中部是宫廷生活区,后部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

沈阳故宫的建筑群分为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内城是皇帝和皇后的住所,外城是官员和侍卫的住所。

内城的建筑群包括了大量的殿堂、宫殿、花园和庭院,其中最著名的是乾清宫和福临门。

乾清宫是清朝皇帝的寝宫,宫殿内部装饰华丽,雕刻精美,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清代宫殿之一。

福临门是皇帝接见官员和外国使节的地方,宫殿内部装饰豪华,气势恢宏,是中国现存最为宏伟的清代宫殿之一。

沈阳故宫的花园和庭院也是其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九连环和三大殿。

九连环是一组由九个亭台楼阁组成的花园,每个亭台楼阁都有独特的设计和装饰,是中国现存最为精美的清代花园之一。

三大殿是一组由三个大殿组成的庭院,是皇帝举行重要仪式和宴会的地方,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宏伟的清代庭院之一。

总的来说,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建筑风格最为独特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是值得一游的旅游胜地。

沈阳故宫九间殿简介

沈阳故宫九间殿简介

沈阳故宫九间殿简介沈阳故宫九间殿位于中国沈阳市沈河区沈阳故宫博物院内,是清朝皇宫的核心建筑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沈阳故宫九间殿建于1625年,原为皇帝世子、储君接见朝臣的场所,后来成为清朝皇帝垂加鉴定文书的地方。

九间殿为明清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以其华丽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而著名于世。

下面是沈阳故宫九间殿的相关参考内容。

沈阳故宫九间殿坐落在沈阳故宫的中轴线上,沿着南北方向排列。

九间殿的总体布局呈长方形,从南到北的依次为:"东河"、"闹市"、"悦和"、"恒和"、"万寿"、"贵宁"、"宝甲"、"积善"和"正大"九间殿。

九间殿是以皇帝世子、储君接见朝臣时所用的礼制建筑,它是沈阳故宫的核心建筑之一,也是沈阳故宫的第二大建筑群,仅次于美观的太和殿。

九间殿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大量使用了彩色琉璃瓦、红贝母砖、青石等材料,墙面装饰雕刻精美,色彩斑斓。

九间殿的主体建筑为五开间两层歇山顶建筑,传统的黄琉璃瓦与红砖相间,显得庄严肃穆。

殿顶上还有一座铁铸的金质麒麟,显得尊贵大气。

在殿内,有一扇直观的玻璃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殿内宝贵的文物。

九间殿内的布置非常讲究,每一间都有特定的功能。

例如,东河门是门厅,恒和门是武库,万寿门是皇帝接见功臣的场所,积善门是皇帝垂加鉴定文书的地方。

每一门的名称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九间殿内的文物和展品非常丰富多样,其中包括瓷器、玉器、书画、彩绘、衣冠、武器等。

这些文物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艺术风格,也是了解清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九间殿中,游客可以欣赏到上千件珍贵的文物,感受到古代皇帝的威严和气势。

此外,九间殿还是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沈阳故宫九间殿的空间宽敞明亮,是举办展览、演出和学术研讨会的理想场所。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

清朝陪都宫殿,沈阳故宫相信很多FANS只知道北京有个故宫,而且老外们也都把它当作中国的标志。

孰不知,在沈阳也有一个故宫,至于其它地方还有没有故宫,不太清楚了,哈哈!今天就带大家到沈阳故宫去见识一番。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沈阳故宫是世界仅存的满族风格的宫殿建筑群。

这是一张故宫的结构图,方便大家游览“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

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

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先后经过三次大规模建设,形成了东中西三路格局。

其中东路为老罕王努尔哈赤进沈阳以后修建;中路为努尔哈赤的儿子清太宗皇太极继位以后兴建;西路则为清朝中期乾隆皇帝东巡和为了安放《四库全书》而修建。

全部建筑70余座,300余间,组成20多组院落。

作为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两座宫殿之一,与北京故宫遥相呼应,却又有着与北京故宫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格局样式。

下马碑:诸王以下官员等至此下马故宫门前,东西各有一座牌坊。

东边为文德坊,西边为武功坊。

老沈阳人俗称为“东华门”和“西华门”。

古时候大臣上朝之时从东华门入朝。

先在东西朝房侯朝。

文德坊与之相对的就是武功坊此门为沈阳故宫东路之“东大门”,里面是“大政殿”和“十王亭”。

正对故宫大门(大清门)的“沈阳故宫博物院”,请大家忽略门口那两辆充满现代气息的车车。

沈阳故宫的大门叫“大清门”。

正统的说法是清朝的国号为“清”,宫殿的门又叫国门,所以叫“大清门”。

还有个传说:这座宫门在建成以后并没有名称,只是叫做“大门”。

故宫结构知识点总结大全

故宫结构知识点总结大全

故宫结构知识点总结大全故宫的整体结构布局如同一座城市,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由各种建筑、门墙和花园组成。

它由外向内依次为:午门、太和门、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建筑物。

整个建筑群以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屋顶和琉璃宝瓦,雕梁画栋,成排的木质石雕和铁水砂绿石栏杆组成,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介绍故宫的各个重要结构,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座宏伟的宫殿建筑。

1. 外朝部分午门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故宫的外城前门。

因为皇帝是跟着太阳的方向起床的,所以将大门立于最东边,称为东华门,中间为午门,后门为景仁宫门。

午门的建筑格局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 " 护国殿 " ,下层为 " 太极殿 "。

整个午门坐北朝南,是一座既庄严美观又具有防御功能的建筑。

太和门太和门是午门的第一进院门,是外朝部分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那些满族把戏的具体表现。

太和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如今故宫博物馆的第一进院门。

正门左右各是三间,屋顶都有风火眼,屋顶饰以龙、凤,门前有九级石门台。

三大殿三大殿又分为:燕翼,仪仗,齐云,两旁两翼殿,都是一庄重大气的仿木结构建筑。

整个三大殿呈长方形,坐北向南,由大殿(即正殿)、中殿(即中堂)和小殿(即后殿)三部分组成,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和临朝听政的重要场所。

乾清宫乾清宫位于三大殿的北侧,是乾隆时期的皇帝上朝的地方。

它的建筑风格沿袭了三大殿的风格,但规模稍小,是故宫内廷部分的第一个大殿。

2. 内廷部分交泰殿交泰殿是内廷的第一个大殿,位于乾清宫的北侧,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宴会和宴请外宾的地方。

交泰殿的建筑格局和风格与乾清宫相似,都是采用了红墙黄瓦、琉璃瓦、木质结构和石雕等元素。

坤宁宫坤宁宫是内廷部分的第二个大殿,位于交泰殿的北侧,也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重要宴会的地方。

坤宁宫的建筑格局和风格与交泰殿相似,但规模稍小一些。

神武门神武门是内廷部分的正门,也是故宫的最后一道门,是皇帝举行重要典礼和召见臣子的地方。

沈阳故宫 - 融汇多民族风格的古建筑

沈阳故宫 - 融汇多民族风格的古建筑

文化・生活‖城市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开始营造的,是清朝的肇基之地。

与北京故宫的纯汉族建筑风格不同,沈阳故宫不仅具有浓郁的东北地域特色,还融合了满、汉、蒙、回、藏等多民族的建筑艺术精华。

沈阳故宫的大政殿与“十王亭”是一组空前绝后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建筑。

从大政殿的建筑结构上看,其重檐、廊柱式、大木架结构、飞檐斗栱以及殿内的降龙藻井等,是师承宋代的“营造法式”,系汉族的传统建筑手法;大政殿的须弥座式台基、殿顶瓦上的相轮、火焰珠、八条垂脊上的鞑人、殿内天花上的梵文装饰等,则体现了蒙古族和喇嘛教的建筑艺术特点;而殿出八角,又是满族八旗制度的象征。

殿堂的门窗均为隔扇式,并用“高丽纸”糊在门窗棂外,而这显然是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建筑装饰。

从“十王亭”来说,它们是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亭子式建筑,成“八”字形左右对称排列在大政殿前。

清初,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各据一亭。

专家认为,努尔哈赤所建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实际上是清初统治者举行大型政治活动的办公“大衙门”和发布政令的“广场”。

这种“君臣合署办公”的格局,反映了清初满族社会实行的“军政合一”八旗政治制度。

沈阳故宫建筑形式的又一特点是“宫高殿低”,这与北京故宫的“殿高宫低”形成巨大反差。

武斌教授说,北京故宫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望柱栏板装饰的高大台基上,而内廷的乾清宫、坤宁宫及东西六宫等,则比“三大殿”低矮许多。

这是中原建筑文化和皇权至上至尊的象征。

沈阳故宫为满族人所建,所以有其独特的风格。

满族的先人女真人是山地民族,为了避免野兽的攻击,为了瞭望敌情以保自身安全,山地民族居住区一般选择在高台之上建筑。

从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在建州卫起兵始,不论在建州老营、赫图阿拉、界藩山城、萨尔浒山城,或是在辽阳东京城,都把生活区的“宫室”建在山地之上或半山坡上。

由此,沈阳故宫也一脉相承,清宁宫等后宫五妃的住所均建在人工堆砌的高台之上,而崇政殿等则建于平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沈阳故宫的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建筑对比
沈阳故宫的前门与北京故宫的神武门(大家知道前门就是天安门这边是正午门)
沈阳故宫的建筑与北京故宫的建筑对比。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古城的中心。

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清朝的开创者努尔哈赤及皇太极创建并使用的宫殿。

也是清迁都北京后皇帝到东北地区巡幸和祭祀祖陵时的行宫,是全国仅存的中国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宫殿,也是除北京故宫外,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群。

它代表了满族早期皇宫建筑的最高艺术成就,体现了满族早期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

将满、汉、蒙、藏建筑艺术融合在宫殿建筑中,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富有特色而珍贵的范例。

1926年,在原皇宫的基础上辟为博物馆。

目前沈阳故宫博物院已成为我国著名的宫廷历史艺术性质博物馆。

北京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2011年国庆期间,故宫8万人限流措施一度“失守”,对此,故宫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故宫将考虑推行分时段限流,日限8万人不变。

2013年故宫将修复“地上天宫” ,在神武门外将打造特色文化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