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的操作规程

煎药的操作规程
《煎药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
1. 准备药材:根据医生开具的处方,准备所需的药材,并按照剂量进行称量。
2. 准备器具:煎药需要使用煎药壶、燃料、过滤器、研钵、搅拌棒等器具,确保器具的清洁和完好。
二、煎药步骤
1. 煎药浸泡:将经过称量的药材加入煎药壶中,加入适量清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处方要求而定。
2. 煎药加热:将煎药壶放在燃料上,逐渐加热至沸腾,然后维持沸腾状态,根据处方要求持续煎煮一定时间。
3. 煎药搅拌:在煎煮过程中,使用搅拌棒轻轻搅拌,确保药材充分释放有效成分,避免粘壶或煎糊。
4. 煎药倒出:煎药时间到达后,将煎好的药液倒入过滤器中,过滤出渣滓,留下清澈的药液。
三、整理工作
1. 清洁器具:熄火后,将煎药壶和其他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2. 整理药材:将煎剩下的药渣做好标记,用于进一步处理或丢弃。
3. 记录信息:记录煎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便下次煎药时的参考和改进。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在煎药过程中要注意火候,避免因火候不足或过热引起意外。
2. 在操作煎药壶时,要小心烫伤,避免倾倒药液时溅起热液造成伤害。
3. 在清洁器具时,要小心使用清洁剂,避免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
通过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可以确保煎药的质量和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中药治疗服务。
中药煎药的流程及细节

中药煎药的流程及细节
1. 准备:砂锅、清水、炉灶,环境应宽敞通风。
2. 煎药流程:煎药前先用清水将药物浸泡,一般叶类、草类的中药可以浸泡30分钟左右,质地非常坚硬的中药,尤其是一些矿物质,可以浸泡一小时左右。
浸泡完毕后即可把药物倒进砂锅进行第一煎,加水量应以超过药表面约3厘米为宜。
第二煎水量酌减,滋补性中药应酌情多加水。
3. 煎药时间:第一煎药煮沸后煎20分钟;第二煎药煮沸后煎15分钟。
药的品质坚硬者可酌情多煎5-10分钟;清热、发表的药煎的时间要短一些。
4. 火候掌握:一般中药未煮沸时用急火(大火),煮沸后用文火(小火),煮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搅拌。
5. 煎药次数和量:一般每副中药需煎两次,每次煎至药量约150毫升,将两次煎的药量混合在一起共300毫升,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滋补药可煎三次,混合在一起分成两份,早晚各服一次。
6. 特殊煎煮:凡注明先煎、后下、另煎和包煎等要求的中药饮片要特殊处理。
先煎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煎出的药材应先煎煮30分钟,再投入其他药材(已先行浸泡)同煎。
后下药:含有挥发油、成分受热不稳定的药物在第一煎药出锅前10~15分钟投入同煎。
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后,就能正确完成中药的煎药流程了。
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中医药专家。
煎药机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机煎药操作规程
1.煎药前应将中草药浸泡30分钟以上,煎药效果最佳。
2.将多孔桶放入亚麻布袋,再将浸泡好的中草药放入煎药锅中,加水量一般为高于药面2-3cm,视草药成分和吸水量不同可适当调整加水量。
3.盖上药锅盖,压好锁紧装置(对角线按下)。
4.按“启动”键,此时控制板上的大、中、小火指示灯即亮,炉盘加热指示灯亮,说明已开始正常加热。
5.待蜂鸣器叫,炉盘指示灯频闪,进入倒计时阶段,按“模式”键,可以任选大、中、小火(一般使用中火),此时可进行搅拌,数码管显示搅拌时间。
6.当倒计时到剩2分钟时,蜂鸣器连续长鸣,提醒煎药即将结束,当倒计时结束后,煎药过程自动停止,各指示灯均熄灭。
7.水沸腾后,只要按“模式”键,随时进入倒计时。
8.按“▲”“▼”可随时延长或缩短时间。
9.煎药完成后,重新打开煎药锅电源,再打开过滤阀,煎药锅中的药液便被汽压压到过滤锅中,待完成后关闭加热和过滤阀即可。
(完整版)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机标准操作规程一、领药煎药室拿取药剂。
二、浸泡将需要煎煮的药材装入专用药袋,放入洁净桶内,加水浸泡1小时,然后翻转药袋继续浸泡至透为止。
加水量为:需要调剂出的液体量+1000ml(根据不同的药材做适当调整)。
三、加料将浸泡好的药袋放入煎煮罐内,加入适量水,以轻压药袋时可见到水为准,盖上盖。
注意此时不要对罐内药物进行挤压,以免空间不够,药物无法充分吸水膨胀导致煎煮不透。
四、煎煮打开机器电子开关,将温度设为110度,根据药材质地,设定高温时间为20-30分钟,然后开始运行工作。
五、出料待温度、压力和时间都达到标准时,机器会出现提示音,此时,打开上出料阀门到贮液罐内或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的不锈钢容器接盛药液,打开出料阀门时,注意要微开,不要开的太大,出液方向不要有人员,以避免蒸汽灼伤。
出液停止时,关闭出料阀们,将煎煮罐内的药袋翻转,再次加入约1000ml的水,其余操作同前,继续煎煮15-20分钟,放出药液,待出液停止时,转动挤压杆尽量将药渣里的药液挤压至净,将两次的药液合并。
六、浓缩将药液用不锈钢容器浓缩至规定量,注意此时需要有专人看守,不可擅自离开。
七、封装打开加热封装按钮,待温度达到封装要求,将浓缩后的药液趁热灌入封装容器内,根据袋数和服用次数来调解设定每袋装量。
八、清场煎煮机:将煎煮罐内的药渣袋取出,打开下出料阀门,以洁净水冲洗内壁至洁净,关闭下出料口。
等待下一次煎煮。
封装机:封装完毕后,关闭封装机电源,待存贮罐冷却后,打开出料口,以室温水冲洗至洁净,关闭阀门,等待下一次封装使用。
控制要点:1、所用水质纯净无污染。
2、保持容器洁净。
3、阀门微开,注意出料时的安全,出液口不可正对人员。
4、清洗贮罐时要注意使用室温水,以免玻璃存贮罐炸裂。
5、封装时,药液一定要趁热封装,以免药液凉后发凝(特别是方中有胶类药时)甚至产生沉淀(容易阻塞输液管路影响药物滤出)。
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室操作规程1.煎药人员接到代煎中药后,首先核对姓名,剂数,收费发票,然后按煎药卡逐项登记,并给患者交代取药时间。
2.煎药时煎药卡必须放在煎药锅上方,核对无误后方可煎药。
3.包装药液时核对煎药卡,正确无误后方可包装贴签,4包装好的药液,经煎药人员复查无误后签字,然后摆放在代发药区架上。
5发药人员必须核对患者姓名,日期,剂数,发票,准确无误后方可发药。
6操作人员,复核人员,发药人员每一环节必须签字。
煎药人员岗位职责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国中医发【2009】3号文件的有关要求,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得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得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
煎药人员应当经过中药煎药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中药煎药工作。
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得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岗位培训。
煎药人员应当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传染病,皮肤病等患者不得从事煎药工作。
煎药人员应当注意个人卫生:煎药前要进行手的清洁,工作是应当穿戴专用的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
煎药室负责发放煎煮中药工作,每个操作环节均应注意工作质量。
分为收药,登记,煎煮,发药。
一、收药1.接到代煎中药饮片后,先审核是否已经交费,交费发票,处方剂数与所交待煎费相符2.处方中如有先煎,后下的药品应按要求做特殊煎煮。
3.写煎药室工作记录本,填写项目:姓名,剂数,服用方法,特殊煎法并告知取药时间。
二、煎煮按煎药操作规程将药煎煮完毕,贴上标签,核对无误后交发药窗口.三、发药1.发药时间首先核对取药发票,患者姓名,剂数等,注意相关或相似的姓名,防止发错造成事故。
向患者详细交待用法用量,有无禁忌保存方法等。
2.患者在煎药室记录本内取药人一栏内签字。
四机器的使用保养1.煎药人员按《煎药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严格操作,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等意外事故发生。
2.机器维修人员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机器安全运转,一旦发生故障,及时修理,无法处理时,报相关部门解决。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中医煎药操作规程是指在中医药治疗中使用煎药技术进行药物煎煮的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1200字的中医煎药操作规程。
中医煎药操作规程一、煎药前的准备工作1. 对煎药的药材进行检查,确保无虫蛀、霉变等问题,并核对是否为正确的药材。
2. 清洁煎药器具,包括煎药锅、煎药钵等,并确保器具干净,无油脂残留。
3. 准备好所需的煎药器具,包括煎药锅、煎药钵、熬药器等,并做好消毒处理。
4. 准备好煎药所需的辅助器具,如称药器、火源、药材袋等。
二、煎药的操作步骤1. 称药:按照处方中所列药材的剂量,使用精确的称药器将药材按比例称取准确的重量。
2. 准备药材:将称好的药材放入洗净的药材袋中,并将药袋系牢。
3. 准备药材配方:根据药材的特性,确定是否需要提前泡制、研磨或剪碎等处理。
4. 准备煎药水:煎药水的准备要根据药材的性质进行调整,一般采用适量的清水。
5. 灌药:将药材袋放入煎药器具(煎药钵或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煎药水,保证药材充分浸泡。
6. 上药炉:将煎药器具放置在熬药器上,根据煎药器具的要求调整炉火大小,使火力均匀。
7. 第一次煎煮:等待药材煎煮至一定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取出煮沸至轻微沸腾的程度。
8. 第一次取药:煮沸一定时间后,取出药渣,放置在药材袋中,挤压药渣,使其尽可能放出药效。
9. 第二次煎煮:将取出的药材袋重新放入煎药器具中,再次加入适量的煎药水,继续煎煮。
10. 第二次取药:煮沸一定时间后,取出药渣,放置在药材袋中,进行第二次挤压,使其药效尽可能发挥。
11. 返煎次数:根据需要,可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煎煮和取药操作,以提高药效。
12. 药液沉淀:将药液倒入容器中,等待其沉淀,以便后续取用。
13. 药液过滤:对药液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或药渣。
14. 药液储存:将过滤好的药液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以防药液变质。
三、煎药后的处理1. 清洁煎药器具:将使用过的煎药器具充分清洁,确保下次使用时干净无污染。
中药房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泡药:采用加水公式,计算浸泡药材的水量。
浸泡时间大于30分钟。
(2)设定:选择密闭模式,设定好煎药时间及温度,按运行键。
(3)灭菌:在煎煮时间结束前,系统自动进入升温灭菌。
(4)完成:灭菌结束后,自动进行挤压,实现药渣的自动分离,会声光提示,按任意键关闭提示(若按排液键,直接进入出药状态)。
(5)出药:关闭提示后,完成灯和排液灯交替闪烁,按排液键、并缓缓打开出药阀,将药液打入包装机中。
(6)出药完成:药液和锅内的压力排净后,关闭出药阀。
开启锅盖,取出药渣
(7)清洗:确保自来水接入煎药机并打开水龙头,打开排液阀,按清洗键,机器自动进水冲洗,再配合人工手动
清洗煎煮锅和储药桶。
(8)排液:清洗后的水还存留在煎煮锅内,按排液键排出,等锅内的水排干净后,再按排液键,结束排液,并手动
关闭排液阀。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是中医药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煎药操作规程对于中药的药效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选材:首先要选择优质的中草药材料,确保无杂质、混杂或
虫蛀等情况。
2.洗净:将选好的中药材洗净,去除表面的灰尘和杂质,保持
中草药的质量。
3.浸泡:将洗净的中药材放入清水中浸泡,浸泡时间根据中药
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浸泡时间在半小时到数小时之间。
4.煎药:将浸泡好的中药材和适量的水放入药锅中进行煎药,
火候要适中,一般来说,先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煎煮。
煎药时间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维持在20-30分钟之间。
5.取药:在煎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中药材的变化,根据
具体情况控制火候,煎煮好的中药液需要及时取出并过滤,去除渣滓,取得清澈的中药液。
6.冷却:取出煎好的中药液后,需要让其自然冷却,保持中药
的活性成分。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和药效。
正确的煎药操作规程可以帮助中药材充分释放药效成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中医人员在进行中药煎药的操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做到慎重细致,确保中药煎煮的质量。
煎药机的操作规程

煎药机的操作规程
1、检查好各开关及气阀是否关好。
2、松开机盖锁紧螺栓,掀开机盖,打开翻盖要轻。
3、将中药装进纱布口袋,轧紧口袋,放入桶内。
(事先将药装入布口袋,放入适量的水浸泡30分钟)
4.、加水水量根据药材性质及处方要求掌握。
5、合上机盖,盖子要和皮套吻合,确保不漏气。
(尽量做到各个螺丝的松紧程度一致)
6、关闭排气阀门。
7、打开电源,调好煎煮时间和温度,按下煎药启动开关开始加热煎药。
8、到了预定时间,蜂鸣器报警,机器自动回到停止状态。
9、将摇轮摇向顺时针方向,挤榨药物。
10、打开阀门抽出药液。
11、药液抽出结束后,将摇轮逆时针方向摇到底,松开机盖锁紧螺栓,再打开机盖。
12、取出装有药渣的布袋,后清洗机器内部。
13、打开排水阀门,排出清洗后的水。
熬药操作规程

熬药操作规程熬药是指将草药或中药材煎水煮制成药汤的过程。
在中医药领域,熬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制药方法,因为草药通过熬煮能更好地释放有效成分,提高药效。
下面是一份熬药操作规程,以帮助人们正确进行熬药操作。
一、准备工作1. 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和草药。
根据处方或需要使用的药材,准备相应的数量和种类的药材。
2. 准备好熬药所需的器具。
包括熬药锅、熬药杵、砂糖或蜂蜜等。
3. 准备好清洁的工作台面和勺子等杂物。
4. 清洗中药材。
将中药材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杂质。
5. 准备足够的煎水。
将适量的净水倒入熬药锅中,一般按煮药1:8的比例加水。
二、熬药操作步骤1. 将清洗过的中药材放入熬药锅中。
根据处方要求或需要使用的药材,按照一定比例将中药材放入熬药锅中。
2. 点火并加热。
将熬药锅放在火源上,点火燃烧,逐渐加热。
一般来说,先用大火加热至沸腾,然后转换为小火煮制。
3. 煮药时间控制。
根据处方要求和药材特性,掌握好煎药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草药煎煮时间较短,中药材煎煮时间较长。
4. 草药煎煮的细致处理。
在煎煮过程中,注意观察草药的变化。
草药开始煮沸时会有冒沫现象,此时需要用勺子搅拌一下,防止草药煮糊糊。
5. 持续加热熬煮。
根据药材的特性和需要煮药的时间,持续用小火加热煮药。
同时,根据需要可以适时的加水。
6. 关火、过滤。
煎煮时间到达后,关火让草药自然冷却,稍等片刻。
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过滤纸将药渣过滤掉,得到纯净的煎剂。
7. 加入调剂物。
根据个人需求和药方要求,可以选择加入少量砂糖或蜂蜜等调味物。
8. 装瓶、保存。
将煎剂倒入干净的药瓶中,密封保存。
若长时间保存,可放入冰箱冷藏。
三、注意事项1. 温度掌握。
在煎药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掌握,以免过热或过冷。
2. 注意煎煮时间。
不同草药和中药材的煮制时间有所差异,要根据处方或药方准确掌握煎制时间。
3. 器具清洁。
熬药前要保持器具的清洁,以免影响药物的质量和药效。
4. 草药选择。
在熬药过程中,要根据药方或个人需求选择合适的草药。
煎药室室标准化操作规程

煎药室标准化操作规程一、浸药1、准备浸泡容器1-2个,一般塑料桶即可。
2、将布袋洗净,把要煎的中药装入,一般不能超过15贴(根据药的分量而定)。
然后用光滑的棉线或麻绳扎紧袋口。
3、分处方浸泡,浸泡时间约30分钟。
4、中药吸水量约为药重的1.5-2倍,加水量以淹过药袋为准。
5、注意把处方单要夹在浸泡的容器桶上,以防混乱搞错。
二、煎药1、检查充填阀门和备用阀门是否关合。
2、估计煎药水量:先把浸泡中的药的水倒进药煲内,已浸泡的中药先在过滤网内,每贴药物约加400毫升的水(根据药的分量而定),再加煎制过程蒸发量约100-150毫升/付(贴)的水,核定水量后(按中药贴数计算水量),再将已浸泡的中药及过滤网放进药煲内,严格防止中药掉进煲内影响包装时阻塞。
3、打开药煲电源总开关。
按加热键,分别设定煎制需要的武火和文火时间后,然后返回武火状态开始煎药。
4、阿胶等胶类药物不宜直接入药煲煎熬,应另取容器化解,再等中药煎好后加入药煲内,搅拌均匀后和药液一起包装。
三、包装1、在开始包装前20-30分钟打开热合键,首先设定上温为160,下温为170,设定后,绿灯按照设定要求自动跳示设定指标平衡为止,开始包装。
2、煎药完毕后,提起药煲内的过滤网斜放在煎药煲上口,用挤压器挤压袋内药渣,使药液沥尽。
3、设定包装数量;根据药煎完毕后看煎药表上的数量而定包装数量,一般设定为150-200毫升,一付为二包装,4、打开填充总阀门,按下注入键和起动键便可自动完成包装。
5、要包装分量最好用手动为宜,起动键切断装满一包马上关掉,等药液注满后再打开起动键,继续循环操作才能达到分量包装。
四、清洗1、清洗煎药煲;加清水药煲内,用软布擦洗煲壁(禁用钢丝棉擦洗以免电磁阀门阻塞)。
2、清洗填充总开关管道;煎药煲内再加适量的水,用剪刀将机头下端包装袋的封口剪开,打开填充总开关,按下注入键排完污水和遗留药液停止,然后关好填充总开关。
3、清洗布袋;检查是否有遗留药渣,并查布袋是否破损时,如有破损要及时缝合或更换。
中药煎药室安全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室安全操作规程一、使用药材前的准备工作:1.检查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严禁使用过期、生虫或变质的药材。
2.药材使用前要进行分拣、洗净、晾干和切割等准备工作,确保药材的干净卫生。
3.使用药材时,要根据处方要求进行称量,确保使用正确的药量。
二、煎药工具和设备的安全使用:1.检查煎药锅和其他设备是否完好无损,如有破损或老化现象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使用电源前,要检查电源接头和电源线是否完好,电源插头应与电源插座匹配。
3.在使用煎药锅时,要注意放置平稳,避免倾斜或摇晃。
4.使用煎药锅时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过热或高温爆炸等危险。
5.操作煎药锅时,要注意避免煎药溅溢,穿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等防护用具。
三、煎药过程中的操作规范:1.煎药时,要根据处方要求选择正确的煎药方法,如包煎、浸泡、煮沸等。
2.煎药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药液的颜色、浓度和气味等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
3.在煎药过程中,要小心翼翼地搅拌和调整火力,避免药液溅溢或沸溢等情况的发生。
4.煎药过程中,禁止饮食、抽烟、喷洒香水等非工作行为,以免药液被污染。
四、药材和药液的储存和处理:1.药材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无异味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2.药液储存在密封、标识清楚的容器中,避免混淆和误用。
3.药材和药液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严禁随意倾倒或丢弃,可采取环保措施进行处理。
五、其他安全提示:1.中药煎药室只准工作人员进入,严禁外人闲逛或随意触碰和拿取药材和药液。
2.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呼吸困难、皮肤过敏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及时寻求医疗救助。
3.工作人员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体检,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4.工作人员要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及时清理工作场所,避免积尘和细菌滋生。
5.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和着装,严禁穿着拖鞋、短裤、露脚趾等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服饰。
6.紧急情况下要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保持冷静,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中药煎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药制备方法,它通过将中药材加水煮沸,从而提取药物有效成分。
在进行中药煎药操作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下面介绍中药煎药的操作规程。
一、准备工作:1.清洗器材:洗净煮药锅、煎药器等器材,确保其干净卫生。
2.准备药材:按照方剂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中药材,并进行充分清洗,去除杂质。
3.量取药材:根据方剂的配方,准确称量所需的中药材。
确保药材的质量和比例正确。
4.配制药液:将准备好的药材放入煮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并按照比例煮沸。
二、煎药操作:1.加水煮沸:将煮药锅置于火源上,加热至水沸腾。
要注意掌握好水的用量,避免煮药过程中水分过多或过少。
2.开锅煮红:水沸腾后,将火调至中小火,煮药时要注意观察药液的变化。
待药液变为红色后,称为“开锅煮红”。
3.文火炖煮:药液变红后,调小微火进行文火炖煮。
煮药过程中要掌握好时间和火候,以充分提取药性。
4.隔水煎煮:在进行文火炖煮的同时,可将药液放入煎药器中,再放入煮药锅中进行隔水煎煮。
这样可以避免药液煮沸过程中的损失和药性丧失。
5.注意观察:煎药的过程中,需要时刻观察药液的颜色和浓度的变化。
根据药材的特点和方剂的要求,掌握好煎煮的时间。
6.过滤取液:煮药结束后,将煎好的药液倒入过滤网中,将渣滓过滤掉,留下药液。
要注意保持过滤器的清洁,防止药渣残留。
7.冷却保存:将过滤后的药液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冷却,待其完全冷却后,装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三、清洗收拾:1.清洗器材:煮药锅、煎药器等器材煮药结束后,应立即清洗干净,防止药渣的残留和污染。
2.清理环境:煮药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药渣和药味,要及时清理环境,保持干净卫生。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对于中药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进行中药煎药操作时,要注意掌握好火候、时间和比例,并严格按照方剂的要求进行操作。
同时,还要注意保持环境的卫生和器材的清洁,以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操作规程》
一、煎药工具准备
1.1准备好煎药用具,包括药材煎煮器、煎药壶、煤气罐或电
磁炉等煎药设备,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1.2将药品煎煮器、煎药壶进行必要的清洁,保持药品煎煮器、煎药壶无杂质。
1.3对使用的药材进行清点,确保所需药材的数量和种类准确
无误。
二、药材处理
2.1药材处理前应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并根据要求将药材处
理成适宜的形状。
2.2将处理干净的药材放入煎药用具中,注意控制药材的用量
和比例。
三、煎药操作
3.1点燃煤气罐或者开启电磁炉,将药品煎煮器加热至符合药
材需要的温度。
3.2调节煎煮器的火候,根据药材的需要进行煎煮时间的设定。
3.3在进行煎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检查药材的状态,避免过
煮或不足。
3.4根据需要,加入适量的水,控制好火候和煎煮时间。
四、煎药结束
4.1当药材煎煮时间结束后,关闭煎煮器,停止加热。
4.2将煎煮器内的药品倒出,根据需要组合或者进行进一步的
处理。
4.3及时对煎煮器和煎药壶进行清洁,保持设备的卫生和干净。
以上规程为煎药操作的一般规程,注意在操作中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药物操作规程,并根据药材的不同特性和煎煮的需要,定制相应的煎药操作规程。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全

中药煎药操作规程
1、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时应核对处方药味、剂数、数量及质量,查看是否有需要特殊处理的饮片,如发现疑问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后方可加水煎煮;
2、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一般先加冷水将饮片浸泡30分钟以上,使药材的组织内部充分吸收水分;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一般水量以高出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第二煎则用水量应当酌减;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减少用水量;
3、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则按特殊方法处理;在煎煮过程中要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或煎煳现象;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4、煎煮用火应“先武后文”,解表药多用武火,补虚药多用文火;
5、煎药时间的长短,常与加水量、火力、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有关;中药煎煮一般分为一煎、二煎;一般药一煎沸后煎20-30分钟为宜,解表药一煎沸后用武火15-20分钟为宜;而滋补药一般沸后煎40-60分钟,二煎的煎煮时间比一煎的时间略短;
6、每剂药煎好后,应趁热及时滤出煎液,以免因温度降低而影响煎液的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净;将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7、煎液量:儿童100-300 ml,成人400-600ml,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分二次服用,或遵医嘱;
8、凡注明有特殊煎药方法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9、核对煎药袋内的姓名、取药号、药味、质量及煎煮方法等,复核无误后,即可签字发出;
10、煎药标准:煎液有原处方中各味中药的特征气味,无煳化,无焦化及其他霉烂异味,残渣无硬心,无焦化、煳化,挤出的残液量不超出残渣总重量的20%;。
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基本操作规程1.收药、复核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后,应与处方药味、剂数、重量核对,查看是否有需“先煎”、“后下”、“洋化”等特殊处理的药材;核对瓶签所记科别、患者姓名、日期、取药号或病床号等是否与处方内容相符,发现疑问应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
根据指定的送药时间和要求,按先后程序煎煮。
急煎药应随到随煎。
2.填写工艺卡煎药人员应严格掌握各煎药方法的具体操作规程(微煎药机、压力煎药机、砂锅煎药等),认真将各项相关内容及数据写入煎药工艺卡。
3.加水浸泡加水量及浸泡时间按各煎药方法的具体操作规程处理;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处理的药材同步进行相应处理。
应把工艺卡、对号联单夹在煎药器具上,并仔细对联单号码、姓名、日期,以及“冲服”等药物,以防遗漏或搞错。
4,煎煮煎煮时间、火候等技术数据按各煎药方法的具体操作规程处理。
解表药、一般药、滋补调理药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需特殊处理的药材进行相应处理。
注意饮片充分煎煮,避免出现煎干煎糊现象。
如发现此类现象应另行调配,重新煎煮。
砂锅煎煮应采用两煎。
5.过滤对煎得药物及时趁机进行过滤,以免温度降低后影响煎液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
煎药机采用机器固有的滤网过滤;砂锅煎药可采用消毒处理过的不锈钢滤网或纱布滤过。
对有特殊处理的药材,应合并后过滤。
砂锅煎煮应于第一煎过滤后加入规定量温水进行二煎,同法过滤,再合并两次煎液。
6.包装(装瓶)根据规定的装量和所需的药量,对药液进行必要的浓缩等处理后进行包装。
不能任意抛弃药液。
汤剂成品不应有渗漏、装量过高或过低等现象。
汤剂成品包装上均应贴有相关内容的标签。
包装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与环境微生物有效隔离。
7.核对、复核、发药核对科别、患者姓名及取药号或病床号,确认准确无误后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签字后方可发出。
8.清洗器具应及时对与煎药相关的器具进行有效清洗。
对毒性、烈性中药的煎煮,应在煎药用具上明显标记,工具使用完毕,应反复洗擦,必要时煮过后再用。
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操作规程
1 配药
煎药室领取药剂,并在领单上签字,注明领取时间,并核对姓名,性别,剂数,所需要煎煮的带数,每袋剂量,如果领单上未注明,则按照每日一剂,一剂服用2次,每次150ml的剂量煎煮。
2、加水浸泡:
加水浸过药面3—5cm,浸泡0.5—1个小时。
3、煎煮火候:
武火煮沸,改文火后保持微沸状态,随时搅动。
4、煎煮时间及药液量:
药液煮沸开始计时,每次煎煮20分钟。
解表药不宜超过15分钟,补益药可煎30分钟。
药液量最终控制在300ml左右。
煎煮次数:
两次,然后将两次药液混匀后分两次服用。
特殊处理:
先煎药:将此药先放入锅内,煎20分钟后,再入其它药一起煎。
后下药:将此药取出,在其它药将要煎好出锅前10分钟,放入即可。
烊化药:将此药加黄酒或温开水后蒸化,兑入药液中。
冲服药:将此药放入煎药澄出的药汁内,搅匀再服。
布包煎:将此药装入纱布袋内捆好,与其它药同煎。
另煎:贵重药品单独煎,取药汁兑入群药液中,残渣与群药合煎。
煎汤代水:将此药放入锅内,加水量略大,以满足煎其它药为适合,约煎20分钟,澄出取渣,用此水煎药,如遇不足,再适当补充凉水。
装布袋先煎:将此药装入布袋内捆好先煎。
注意:烊化和冲服药,每次服药时各用每日剂量的一半。
服用时间:
一般饭后30分钟,滋补药宜饭前服用,治疗失眠药物宜睡前服用. 服用前需加热,勿冷服。
煎药操作规程

煎药操作规程煎出好药,每一个步骤至关重要最好选用陶制的砂锅、瓦罐。
切忌使用铝、铁等容器。
一、煎药用水应当使用干净的饮用水,煎药用水无异味、洁净澄清,含矿物质及杂质少,一般可用清澈的泉水、河水及自来水。
二、加水量根据饮片质地、吸水性能、煎煮时间长短、煎煮过程中蒸发量及煎煮后所需药液量计算加水量。
三、煎前浸泡煎前浸泡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也可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药物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
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四、入药方法(1)先煎:贝壳、甲壳、化石以及多数矿物药,如牡蛎、磁石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先煎30~40分钟左右再纳入其他药同煎。
另有一些中药毒性较大,如附子、生半夏等,为减少其毒性,保证用药安全。
(2)后下:花、叶类以及部分根茎类等药,因其有效成分煎煮时容易挥发或破坏二不耐煎煮者,如薄荷、大黄、砂仁等,入药宜后下,待他药煎煮完毕再将其纳入,煎煮10~15分钟即可。
(3)烊化:胶质药物如鹿角胶、阿胶等,不宜与其他药共煎,需要另外炖化,或兑入其他药同服。
(4)冲服:不宜煎煮的药物(如肉桂粉),液态药物(如竹沥、姜汁等),宜用开水冲服或与其他药液混合即可。
五、煎煮次数在煎煮药物时,其有效成分首先会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液中,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水液中,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因渗透压平衡,有效成分就不再溶出了。
这时需要将药液滤出,再重新加水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出。
为充分利用药材,避免浪费,保证疗效,一剂药最好煎煮两次,好的品质药品可煎煮三次,将煎好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六、煎取药量应当根据儿童和成人分别确定。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一般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七、煎煮操作1、按照中药付数、所煎药物重量、药物质地、煎煮时间及煎药量计算加水量,用自动加水机进行计算并加水,浸泡药物3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煎药操作规程
一、严格执行中药汤剂领发、登记、核对制度,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门诊号或住院号、剂数、每次服用量,每剂服用次数和煎煮方法等。
经核对无误后再收药本上签收并记录取药时间。
如果有疑问,应及时与医生、调剂人员联系。
二、严格标明内服、外用、外洗、灌肠等,以防止差错。
三、煎药操作规程
(一)一般药物的煎煮
1、煎药必须使用饮用水。
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漫泡,一般可浸泡30-4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
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2、煎煮开始时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3、根据方剂的性能确定煎煮时间。
一般药物煮沸后再煎20—30分钟。
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分钟。
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钟。
4、煎药量: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毫升,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毫升,或遵医嘱。
(五)特殊药物的煎煮
凡注明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要求或医嘱操作。
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再投入群药同煎。
2、后下药:在群药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3、另炖或另煎药: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开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
另煎应切成小薄片一般煎1-2小时左右(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药时间),所煎得药汁与方剂中其它药汁混匀后再分装。
4、溶化药(烊化):应当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5、包煎药: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
6、煎汤代水药:根据医嘱要求,对于质地松泡、用量大或泥土类不易滤净药渣的药物,可先煎15—25分钟,去渣、过滤、取汁再与方中其它药物同煎。
7、对于久煎、冲服、泡服等有其他特殊煎煮要求的药物,应当按相应的规范操作。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四、质量要求
(一)药渣煎透度要做到三无,即无糊块、无白心、无硬心,合格率≥90%。
若发现煎干或煎煳现象,应另取饮片重新煎煮。
(二)药汁做到质浓味厚,合格率≥90%。
(三)患者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度≥95%。
五、煎药注意事项
(一)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者煎焦。
(二)注意另包药的投下时间和煎煮方法。
(三)内服药与外用药应有不同的标识区分。
(四)煎出的药液量与方剂的剂数相符,分装剂量必须准确。
(五)包装药液的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
六、定期对煎药室及其器具进行消毒处理。
七、汤剂包装好后,应进行核对,送到病区后认真核对签收,并做好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