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光学知识点复习一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2.公式:n=sini/sin γ(光从真空进入介质) n 0sin 1C v c ='==λλ,折射率总大于1.即n >1.3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二全反射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 , 则sinC=1/n 4.光导纤维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三、棱镜与光的色散 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 2学结论:紫光折射率最大,频率最大;波长,在介质中的波速、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全反射临界角最小 四、光的干涉1定义:两列波在相遇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
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
这种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2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
(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3⑴亮纹,两束光叠加干涉加强;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减弱, 条纹间距[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公式x=dLλ. (缝屏间距L ,双缝间距d) 单色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明暗相同且间距相等的条纹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彩色条纹,离中央白色亮纹最近的是紫色亮纹。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目录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高中物理光学重点高中物理光学要点★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几何光学以光的直线传播为基础,主要研究光在两个均匀介质分界面处的行为规律及其应用。
从知识要点可分为四方面:一是概念;二是规律;三为光学器件及其光路控制作用和成像;四是光学仪器及应用。
(一)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2.平面镜:对光路控制作用;平面镜成像规律光路图及观像视场。
(二)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2.全反射临界角。
全反射棱镜(等腰直角棱镜)对光路控制作用。
3.色散。
棱镜及其对光的偏折作用现象及机理应用注意:1.解决平面镜成像问题时,要根据其成像的特点(物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光路图再求解。
平面镜转过α角,反射光线转过2α2.解决折射问题的关键是画好光路图,应用折射定律和几何关系求解。
3.研究像的观察范围时,要根据成像位置并应用折射或反射定律画出镜子或遮挡物边缘的光线的传播方向来确定观察范围。
4.无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还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传播过程中都遵循一个重要规律:即光路可逆。
(三)光导纤维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四)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
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1)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2)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
(五)干涉区域内产生的亮暗纹1.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各级彩色条纹都是红靠外,紫靠内。
高中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一、光源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物理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³108m/s;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c。
< p="">2.本影和半影(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面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将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别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3.用眼睛看实际物体和像用眼睛看物或像的本质是凸透镜成像原理:角膜、水样液、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一只凸透镜。
发散光束或平行光束经这只凸透镜作用后,在视网膜上会聚于一点,引起感光细胞的感觉,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产生视觉。
理知识点三、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反射光线和人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分类:光滑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镜面反射。
发生在粗糙平面上的反射现象叫做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4.光路可逆原理:所有几何光学中的光现象,光路都是可逆的.物理知识点四.平面镜的作用和成像特点(1)作用:只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性质.(2)成像特点:等大正立的虚像,物和像关于镜面对称.(3)像与物方位关系:上下不颠倒,左右要交换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双缝干涉(1)两列光波在空间相遇时发生叠加,在某些区域总加强,在另外一些区域总减弱,从而出现亮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2)产生干涉的条件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叫相干波源,只有相干波源发出的光互相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在屏上出现稳定的亮暗相间的条纹.(3)双缝干涉实验规律①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到相干光源、的路程之差为光程差,记为 .若光程差是波长λ的整倍数,即(n=0,1,2,3…)P点将出现亮条纹;若光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n=0,1,2,3…),P点将出现暗条纹.②屏上和双缝、距离相等的点,若用单色光实验该点是亮条纹(中央条纹),若用白光实验该点是白色的亮条纹.③若用单色光实验,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若用白光实验,中央是白色条纹,两侧是彩色条纹.④屏上明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其距离大小与双缝之间距离d.双缝到屏的距离及光的波长λ有关,即 .在和d不变的情况下,和波长λ成正比,应用该式可测光波的波长λ.⑤用同一实验装置做干涉实验,红光干涉条纹的间距最大,紫光干涉条纹间距最小,故可知大于小于.物理光学知识点汇总:薄膜干涉(1)薄膜干涉的成因:由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的条纹.(2)薄膜干涉的应用①增透膜:透镜和棱镜表面的增透膜的厚度是入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②检查平整程度:待检平面和标准平面之间的楔形空气薄膜,用单色光进行照射,入射光从空气膜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波,形成干涉条纹,待检平面若是平的,空气膜厚度相同的各点就位于一条直线上,干涉条纹是平行的;反之,干涉条纹有弯曲现象.。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一、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的基础原理之一。
当光线传播时,可以假设光沿着一条直线传播。
如果没有阻碍,光线会一直沿着直线传播。
这个原理在很多日常生活中的现象都有体现,比如太阳的光线穿过窗户、电灯的光线在房间里传播等等。
二、光的速度在空气中,光的速度约为3.0×10^8m/s。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受到介质折射率的影响。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最快的,这也是物理学上一些重要的原理所依赖的。
三、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当光线照射到一个光滑的表面上时,光线会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回去。
这一现象可以用光滑的镜子来进行实验观察。
四、光的折射当光线进入到一个介质中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光线方向会发生改变。
折射定律指出,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对于制作透镜、棱镜等光学元件是非常重要的。
五、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当白光通过某些介质或器件时,不同颜色的光会分散出来。
这是因为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各不相同。
这也是彩虹的形成原理之一。
六、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衍射是指光线通过一个缝隙或孔径时,会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光条纹模式。
这一现象是由于光本身的波动特性所决定的。
七、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光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当两束光经过衍射或交叠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干涉条纹。
这一现象是由于光波的相长干涉或相消干涉所引起的。
八、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不同,这就导致光呈现出不同的偏振特性。
偏振光在一些特定的实验和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九、光的吸收当光线照射到物体上时,部分光能会被物体所吸收。
这一现象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能量往往比照射光要小。
十、光的色温光的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偏向于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这与光源的光谱特性有关,也是针对照明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
十一、光的波粒二象性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也就是说光既有波动模型也有粒子模型。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和作用的规律。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的学习,对于理解光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巩固和扩展对光学的理解。
一、光的传播和成像1.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光速,约为3×10^8 m/s。
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即光在介质中沿着直线路径传播。
2. 光的反射:光在遇到界面时,部分能量会返回原来的介质,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改变传播方向,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比例。
二、光的色散和光的成像1. 光的色散:光在物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使得光的组成部分被分离出来,形成彩色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2. 光的成像:光通过透镜或反射镜时,会产生实像或虚像。
成像的规律由薄透镜成像公式和反射镜成像公式描述。
三、光的干涉和衍射1. 光的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同时照射到同一区域时,它们会发生叠加干涉现象。
根据干涉现象的不同特点,可以分为等厚干涉、等斜干涉和薄膜干涉等。
2. 光的衍射:光波在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会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
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衍射。
衍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光栅、CD和DVD等光学器件。
四、光的波动-粒子二象性和光的偏振1. 光的波动-粒子二象性:根据光的天然显示和干涉、衍射等现象,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这一概念由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说得到了证实,揭示了光的微观本质。
2. 光的偏振:光波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有多种可能。
当光波只在一个特定方向上振动时,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在光通信、太阳眼镜和液晶显示器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五、光的介质与光的速度1. 光的介质:不同的物质对光的传播具有不同的影响。
根据物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影响,介质可以分为透明介质、不透明介质和半透明介质。
(完整版)高中物理光学、原子物理知识要点
光学一、光的折射1.折射定律:2.光在介质中的光速:3.光射向界面时,并不是全部光都发生折射,一定会有一部分光发生反射。
4.真空/空气的n等于1,其它介质的n都大于1。
5.真空/空气中光速恒定,为,不受光的颜色、参考系影响。
光从真空/空气中进入介质中时速度一定变小。
6.光线比较时,偏折程度大(折射前后的两条光线方向偏差大)的光折射率n大。
二、光的全反射1.全反射条件:光由光密(n大的)介质射向光疏(n小的)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C,其求法为.2.全反射产生原因:由光密(n大的)介质,以临界角C射向空气时,根据折射定律,空气中的sin角将等于1,即折射角为90°;若再增大入射角,“sin空气角”将大于1,即产生全反射.3.全反射反映的是折射性质,折射倾向越强越容易全反射。
即n越大,临界角C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
4.全反射有关的现象与应用:水、玻璃中明亮的气泡;水中光源照亮水面某一范围;光导纤维(n大的内芯,n小的外套,光在内外层界面上全反射)三、光的本质与色散1.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其真空中的波长、频率、光速满足(频率也可能用表示),来源于机械波中的公式。
2.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不变,光速与波长同时变大或变小.3.将混色光分为单色光的现象成为光的色散.不同颜色的光,其本质是频率不同,或真空中的波长不同。
同时,不同颜色的光,其在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也不同。
4.色散的现象有:棱镜色散、彩虹。
频率f(或ν)真空中里的波长λ折射率n同一介质中的光速偏折程度临界角C红光大大大紫光大大大原因n越大偏折越厉害发生全反射光子能量发生光电效应双缝干涉时的条纹间距Δx发生明显衍射红光大容易紫光容易大容易原因临界角越小越容易发生全反射波长越大越有可能发生明显衍射四、光的干涉1.只有频率相同的两个光源才能发生干涉。
2.光的干涉原理(同波的干涉原理):真空中某点到两相干光源的距离差即光程差Δs.当时,即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由于两光源对此点的作用总是步调相反,叠加后使此点振动减弱;当时,即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半波长的偶数倍时,由于两光源对此点的作用总是步调一致,叠加后使此点振动加强。
版高中物理几何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版高中物理几何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高中物理的几何光学主要涉及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成像三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完整归纳总结的1200字以上的版本。
一、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镜面反射:光线在光滑的表面上发生反射,形成镜面反射。
镜面反射的特点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线在反射后保持平行。
3.图像特点:镜面反射的图像特点是:与物体呈对称,与物体等大,正立,视距相等。
二、平面镜1.焦距和焦点:平面镜的焦点是与镜中心呈等角的光线经过反射后所交于的点,与镜面的交点为焦点,并且焦点在镜面两侧等距离的位置上。
与该平面镜的焦点相应的距离叫做平面镜的焦距。
2.成像性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呈现真实、位置对称、正立、视距等大的图像,左右位置颠倒。
三、球面镜1.球面镜的分类:球面镜分为凸面镜和凹面镜两种。
2.光的折射定律:光线由空气射向球面镜,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由大到小的折射角,则光线会聚于球面镜的焦点,形成实像;由小到大的折射角,则光线会发散,无法交于焦点,形成虚像。
3.凸面镜成像:凸面镜会使光线会聚,形成实像。
当物体在焦点以外,成像为倒立、缩小、实像;当物体在焦点以内,成像为正立、放大、虚像。
4.凹面镜成像:凹面镜会使光线发散,无法交于焦点,形成虚像。
凹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缩小、虚像。
四、薄透镜1.薄透镜的种类:薄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2.透镜成像: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形成的图像叫做透镜成像。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当物体在光轴上方,成像为倒立、缩小、实像;当物体在光轴下方,成像为正立、放大、虚像。
凹透镜成像的特点与凸透镜相反。
3.焦距和焦点:薄透镜的焦点是平行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所交于的点,焦点的位置与透镜的光心及两个球面半径有关。
五、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原理:光的色散是光通过多个介质界面时,不同频率的光分散出不同的方向。
色散现象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不同所引起的。
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
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高三通常是各种练习、试卷纷至沓来,大量的习题令人眼花缭乱。
面对“无边题海”何去何从?通常各人方法各异而效果也相距甚远。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一、重要概念和规律(一)、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1、基本规律光源:发光的物体.分两大类:点光源和扩展光源. 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扩展光源可看成无数点光源的集合.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几何线. 光束通过一定面积的一束光线.它是通过一定截面光线的集合. 光速——光传播的速度。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
恒为C=3×108 m/s。
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次利用天体间的大距离测出了光速。
法国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转齿轮法测出了光这。
实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实际光线形成的. 虚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发实际光线的延长线形成的。
本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区. 半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区域.2.基本规律(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扰乱,保持各自的规律继续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线、入射线、法线共面;反射线与入射线分布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线、入射线、法线共面,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对确定的两种介质,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介质的折射率n=sini/sinr=c/v。
全反射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A,sinA=1/n。
(5)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线或折射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线方向反射或折射.3.常用光学器件及其光学特性(1)平面镜: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得到的也是同心发散光束.能在镜后形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出,像与物对镜面对称。
教资_高中物理知识点整理_光学
光学基本概念1. 光强:光的强弱由平均能流密度(I)的大小决定的,而平均能流密度和电场强度幅值的平方()呈正比,在波动光学中,同一介质中常把幅值的平方所表征的光的强度定义为:2. 光速 u、频率 f、波长、介质中的折射率 n 之间的关系:,表明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率、波长均为真空中的;;在介质中,f 不变;f 越大,则 n 越大,u 越小,越小。
(感觉上,介质对频率大的光阻碍效果更大)3. 光程:定义:光波在一介质中所经过的几何路程和该介质的折射率的乘积定义为光程,即:光程 =;物理意义:光程,可以看出,光程表示在相同时间内,光在真空中走过的路程。
(进一步地,由于两束光在介质中走过的时间不同,导致了光程差,进而产生了相位差)平行光经过透镜时,光程相等。
光的全反射1. 概念:由光密介质光疏介质(如玻璃空气)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完全消失(全被反射了),称为光的全反射注:题目中出现 “光从玻璃射入到空气中” 时,要考虑有没有全反射2. 临界角:光发生全反射时,使折射角 = 90时的入射角被称为临界角,记为;,即(用于计算临界角)当入射角 > 时,发生全反射(前提:光密介质光疏介质)光的干涉(干涉是波的叠加)1. 干涉的3个条件:频率相同、光矢量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2. 频率相同、方向相同的两束光在某一点上的光矢量和强度的叠加计算:如果是两束独立光源(光子具有独立性和随机性),其相位差也具有随机性,且在上分布概率相同,因此相互抵消,有:;如果是相干光(相位差恒定),则强度不仅与本身强度有关,还取决于两束光的相位差,表现为某些地方光强加强(),某些地方光强减弱()。
3. 相位差与光程差的关系:两束同相位的相干光分别在不同折射率介质中传播,最终为某一点相遇,并在该点产生相位差;该相位差与两束光的光程差的关系表达为:,该处的波长为真空中的波长;当时,干涉相长(变亮);当时,干涉相消(变暗)。
4.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实验原理图(一般的):光程差:;分析:当时,得到明条纹;当时,得到暗条纹;分别对应第 k级明纹,第零级明纹又叫中央明纹(暗纹次序在明纹之前)。
高考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完美总结
高考物理光学部分知识点完美总结光的反射和折射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线传播的例证.(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体挡住所形成的暗区.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区域内完全看不到光源发出的光,在半影区域内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发出的光.点光源只形成本影,非点光源一般会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区域的大小与光源的面积有关,发光面越大,本影区越小.(3)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月球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域时,看到的是月偏食.2.光的反射现象---:光线入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其中一部分光线在原介质中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1)光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定律表明,对于每一条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是唯一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3. 平面镜成像(1.)像的特点---------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关于镜面为对称。
(2.)光路图作法-----------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作光路图时,可以先画像,后补光路图。
(3).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镜的计算和作图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
(眼睛在某点A通过平面镜所能看到的范围和在A点放一个点光源,该电光源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照亮的范围是完全相同的。
)4.光的折射--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将发生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定律---①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两侧.②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i/sinr=常数.(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5.折射率---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表示,即n=sini/sinr.某种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跟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 之比,即n=c/v ,因c>v ,所以任何介质的折射率n 都大于1.两种介质相比较,n 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n 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6.全反射和临界角(1)全反射: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达到90°时,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2)全反射的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或光从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3)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用C 表示sinC=1/n7.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束变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光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1)同一种介质对红光折射率小,对紫光折射率大.(2)在同一种介质中,红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3)由同一种介质射向空气时,红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大,紫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小.光学中的一个现象一串结论色散现象 nv λ(波动性) 衍射 C 临 干涉间距 γ (粒子性) E 光子 光电效应 小 大 大 小 大 (明显) 小 (不明显) 容易 难 小 大 大 小小 (不明显) 大 (明显) 小 大 难 易结论:(1)折射率n 、;(2)全反射的临界角C ;(3)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率v ;(4)在平行玻璃块的侧移△x(5)光的频率γ,频率大,粒子性明显.;(6)光子的能量E=h γ则光子的能量越大。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一、光的基础知识1. 光的描述- 光波:光作为电磁波的一种,具有波长和频率。
- 光谱:通过棱镜分解白光,显示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谱。
2. 光的波长和频率- 波长:连续波上相位相同的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距离。
- 频率:单位时间内波峰或波谷出现的次数。
3. 光的速度- 在真空中,光速约为 $3 \times 10^8$ 米/秒。
二、光的反射1. 反射定律-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上。
2.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镜面反射:光滑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反射光线保持集中。
- 漫反射:粗糙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反射光线分散各个方向。
3. 反射镜的应用- 凹面镜和凸面镜:用于聚焦或散焦光线。
- 望远镜和显微镜:利用反射镜观察远距离或微小物体。
三、光的折射1. 折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速度和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2. 折射定律(Snell定律)- $n_1 \sin(\theta_1) = n_2 \sin(\theta_2)$,其中 $n_1$ 和$n_2$ 分别是入射介质和折射介质的折射率。
3. 透镜- 凸透镜:使光线汇聚。
- 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四、光的干涉和衍射1. 干涉- 两个或多个相干光波叠加时,光强增强或减弱的现象。
- 双缝干涉实验:展示了光的波动性质。
2. 衍射- 光波遇到障碍物或通过狭缝时发生弯曲和展开的现象。
- 单缝衍射和双缝衍射:通过实验观察光波的传播特性。
五、光的偏振1. 偏振光- 只在一个平面内振动的光波称为偏振光。
- 通过偏振片可以控制光的振动方向。
2. 马吕斯定律- 描述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时光强变化的定律。
六、光的颜色和色散1. 颜色的三原色- 红、绿、蓝: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产生其他颜色。
2. 色散- 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导致折射率不同,从而产生色散现象。
七、光的量子性1. 光电效应- 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能使金属发射电子的现象。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光学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下面就高中物理中常见的光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让我们全面了解这些知识。
一、光线的传播和反射1. 光线的传播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它具有继承光源的特点,传播过程中不会改变光源的性质。
2. 光的反射定律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符合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个定律反映了光的反射规律。
3. 光的像的特点光的反射产生的像具有实像和虚像两种情况。
实像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虚像则不能。
二、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1. 光的折射定律光在两种介质间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的折射规律的基本定律。
它表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的颜色有关,不同颜色的光在折射时会有不同的折射角。
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即光在透明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现象。
三、光的干涉1. 光的波动性光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
光的波动性可以解释光的干涉现象。
2.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指两束或多束光线相遇时,相互干涉而产生干涉条纹的现象。
3. 干涉条纹的性质干涉条纹具有明暗相间、交替分布的特点。
干涉的明暗程度取决于相干光的相位差。
四、光的衍射1. 光的衍射现象光经过通过较小的孔或物体的缝隙时会发生衍射现象,光线会沿着缝隙的周围弯曲传播。
2. 衍射的特点衍射是波动特性的表现,与波的波长和衍射孔的大小有关。
波长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
五、光的偏振光的偏振是指将非偏振光中的所有方向的振动分量限制在特定的方向上而得到的偏振光。
光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到此结束,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能够解释和预测光的现象。
学好光学知识对于理解光学仪器和技术应用有重要意义,也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板块,它涵盖了众多有趣且实用的知识。
下面咱们就来好好梳理一下高中物理光学的关键知识点。
一、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却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小孔成像就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一个典型例子。
当光线通过小孔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会形成倒立的实像。
二、光的反射光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会返回原介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是理解光反射的关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也是基于光的反射原理。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三、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折射定律指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四、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光线就会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全反射。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五、光的色散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就是光的色散。
这表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六、光的干涉两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的光相遇时,会在某些区域出现振动加强,在某些区域出现振动减弱,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干涉。
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证明光的干涉现象的经典实验。
七、光的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或小孔时,会偏离直线传播路径而绕到障碍物后面,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八、光的偏振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成只在某一方向上振动的光,这就是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横波。
九、激光激光具有方向性好、亮度高、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等特点,在通信、医疗、工业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学习高中物理光学知识时,要注重理解各个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经典总结
颜色 n
f
λ
V
C临 E 光子
红小小大 大大小 紫大大小 小小大
肥皂膜、空气膜、油膜、牛顿环、 光学器件增透膜、冷光灯
单缝衍射 小孔衍射 小球衍射
X 射线
结构示意图, E 为灯丝电源。在 K 、 A 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 , 使射 线管发出 X 射线
光是一种横波
无线电波
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X 射线
物质波: λ =h/p
电子衍射现象
光子在空间位置出现的概率以及运动的微观粒子在某点附近出现的概率由波动规律确定
光波和物质波是概率波
连续光谱:炽热固液高压气体发光 发射光谱 [明线光谱 ]: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气
吸收光谱:光通过物质被吸收一部分形成的
射线
振 荡 电 路 中 自 由 原子外层电子受到激发 原 子 内 层 电 子 受 激
原子核受激发产是一种电磁波
赫兹 用实验证明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V =λf
光的波粒 二象性
物质波 概率波 光谱
粒子性
E = hv
光电效应
EK hv - W
种类
康普顿效应
石墨中的电子对 x 射线的散射现象
原子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
hv = E m - E n
红外线 紫外线
产生
一切物体 高温物体
主要性质
热效应 化学效应
应用举例
遥感、遥控、加热 荧光、杀菌
波动性
干涉、衍射、多普勒效应、偏振都是波的特有现象
X 射线
阴极射线射到固体表面 强穿透性
透视、金属探伤
德布罗意波 任何运动物体都有与之对应的波长 λ
光的反射
几何光学
光的折射 全反射
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当光线传播时,光线总是沿着直线传播,这就是光的直线传播。
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质,会被吸收或反射。
2. 光的波动传播光具有波动性,光波的传播是通过波峰和波谷向前传播的。
光的波动传播可以解释光的干涉、衍射现象。
3. 光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299,792,458米/秒,通常用c表示。
在介质中,光的速度会减小,光速与介质的折射率有关。
二、光的反射1. 光的反射定律当光线与表面相交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即光线、入射面法线和反射面法线共面,且入射角和反射角的两个角度评分量互相相等。
2. 光的反射规律根据反射定律,可以分析光线在镜子、平面镜、曲面镜、棱镜等物品的反射规律。
通过这些规律可以进行光学器件的设计和应用。
三、光的折射1. 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入射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折射角以及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2. 折射率不同的物质对光的折射具有不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由介质的折射率来描述。
通常折射率的定义是介质中光速与真空中光速的比值。
3. 折射规律根据折射定律可以分析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也可以证明光在折射率不同的介质中会出现全反射现象,这是光纤和光导管应用的原理。
四、光的成像1. 光的成像原理在光学中,成像是光折射或反射后产生的物体形象。
根据光的成像原理,可以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过程,得出成像的位置、大小和性质。
2. 镜子成像特点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不同类型的镜子如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入射光线的反射方式有所不同。
通过分析镜子的反射特点,可以了解镜子的成像特点,如实像、虚像和放大缩小等。
3. 透镜成像特点透镜是光学器件的一种,在透镜中也会发生光的折射。
透镜可以使入射平行光线汇聚成一个焦点处,并且能够产生实像和虚像。
五、光的波动1. 光的波动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其中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光学是一门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和光的相互作用等现象的学科。
高中物理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下面将对高中物理光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光的传播和光的直线传播1. 光的传播方式:光波是一种横波,光在真空中直线传播,而在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2. 光的传导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光速,约为3.0×10^8 m/s。
3.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光的传播路径及直线传播的条件。
二、反射和折射1. 反射现象:光线遇到介质边界时,部分或全部被折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叫做反射。
2. 反射定律: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折射现象:光线由一个介质射入另一个介质时,经过一个表面,一部分光线发生偏离,这种现象叫做折射。
4. 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上,折射角和入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5. 折射率:介质的折射率是指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与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之比。
6. 全反射:当光从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射向折射率较小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发生全反射。
三、光的干涉和衍射1. 干涉现象:光的波动性质使得光波能够互相叠加和干涉,形成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
2. 干涉条件:干涉需要两个或多个光源和接收屏幕,光源之间的波长差别要小,以保证形成干涉现象。
3. 干涉现象的解释:干涉现象可以用光的波动性来解释,即光的波峰与波谷相互叠加或相互抵消。
4. 衍射现象:光通过一个小孔或绕过物体时,会产生弯曲和传播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衍射。
5. 衍射图样:衍射光线经过狭缝或物体时,会发生弯曲和互相干涉,形成一系列亮暗相间的衍射图样。
6. 衍射的条件:光波通过小孔或物体时,波长与孔径(或物体尺寸)的比值要接近1,以保证发生衍射现象。
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_光学知识点公式
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_光学知识点公式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提高高三物理做题效率高中物理光学部分公式总结高中物理光学复习要点一、重要概念和规律(一)、几何光学基本概念和规律1、基本规律光源:发光的物体.分两大类:点光源和扩展光源. 点光源是一种理想模型,扩展光源可看成无数点光源的集合.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几何线. 光束通过一定面积的一束光线.它是通过一定截面光线的集合. 光速——光传播的速度。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大。
恒为C=3×108 m/s。
丹麦天文学家罗默第一次利用天体间的大距离测出了光速。
法国人裴索第一次在地面上用旋转齿轮法测出了光这。
实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实际光线形成的. 虚像——光源发出的光线经光学器件后,由发实际光线的延长线形成的。
本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完全照射不到光的暗区. 半影——光直线传播时,物体后有部分光可以照射到的半明半暗区域.2.基本规律(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先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
(2)光的独立传播规律:光在传播时虽屡屡相交,但互不扰乱,保持各自的规律继续传播。
(3)光的反射定律:反射线、入射线、法线共面;反射线与入射线分布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线、入射线、法线共面,折射线和入射线分居法线两侧;对确定的两种介质,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之比是一个常数.介质的折射率n=sini/sinr=c/v。
全反射条件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临界角A,sinA=1/n。
(5)光路可逆原理:光线逆着反射线或折射线方向入射,将沿着原来的入射线方向反射或折射.3.常用光学器件及其光学特性(1)平面镜:点光源发出的同心发散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得到的也是同心发散光束.能在镜后形成等大的、正立的虚出,像与物对镜面对称。
(2)球面镜:凹面镜:有会聚光的作用,凸面镜:有发散光的作用.(3)棱镜:光密介质的棱镜放在光疏介质的环境中,入射到棱镜侧面的光经棱镜后向底面偏折。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
S S / 光学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一、光源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 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 =3×108m/s ;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 v<C 。
说明:① 直线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种...介质,而且是均匀..介质。
否则,可能发生偏折。
如从空气进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② 同一种频率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也不同。
在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低的光其传播速度越大。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不可能超过C 。
③ 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相比或者比波长小时,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可以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④ 近年来〔1999-2001年〕科学家们在极低的压强〔10-9Pa 〕和极低的温度〔10-9K 〕下,得到一种物质的凝聚态,光在其中的速度降低到17m/s ,甚至停止运动。
2.本影和半影〔l 〕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外表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 〔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 〔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 〔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内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内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区域〔即“伪本影”〕能看到日环食.当地球的本影部分或全部将月球反光面遮住,便分别能看到月偏食和月全食.具体来说:假设图中的P 是月球,则地球上的某区域处在区域A 内将看到日全食;处在区域B 或C 内将看到日偏食;处在区域D 内将看到日环食。
假设图中的P 是地球,则月球处在区域A 内将看到月全食;处在区域B 或C 内将看到月偏食;由于日、月、地的大小及相对位置关系决定看月球不可能运动到区域D 内,所以不存在月环食的自然光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学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一、光源1.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2.特点:光源具有能量且能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光在介质中传播就是能量的传播.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C=3³108m/s;各种频率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小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即v<C。
说明:①直线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种介质,而且是均匀介质。
否则,可能发生偏折。
如从空气进入水中(不是同一种介质);“海市.....蜃楼”现象(介质不均匀)。
②同一种频率的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不同频率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也不同。
在同一种介质中,频率越低的光其传播速度越大。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光速不可能超过C。
③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和波长可以相比或者比波长小时,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光线可以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
④近年来(1999-2001年)科学家们在极低的压强(10-9Pa)和极低的温度(10-9K)下,得到一种物质的凝聚态,光在其中的速度降低到17m/s,甚至停止运动。
2.本影和半影(l)影:影是自光源发出并与投影物体表面相切的光线在背光面的后方围成的区域.(2)本影:发光面较小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光线完全不能到达的区域.(3)半影:发光面较大的光源在投影物体后形成的只有部分光线照射的区域.(4)日食和月食:人位于月球的本影/ ③入射光也可以是平行光。
以上各种情况下,入射光线经眼睛作用后都能会聚到视网膜上一点,所以都能被眼看到。
三、光的反射1.反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的界面上再返回原介质的现象.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光的折射、全反射一、光的折射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二、折射率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入介质.2.公式:n=sini/sinγ cv1sinC0,折射率总大于1.即n>1.3.各种色光性质比较:红光的n最小,ν最小,在同种介质中(除真空外)v最大,λ最大,从同种介质射向真空时全反射的临界角C最大,以相同入射角在介质间发生折射时的偏折角最小(注意区分偏折角和折射角)。
......4.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三、全反射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线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2.全反射条件: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3.临界角公式:光线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则sinC=1/n=v/c四、棱镜与光的色散1.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一般所说的棱镜都是用光密介质制作的。
入射光线经三棱镜两次折射后,射出方向与入射方向相比,向底边偏折。
(若棱镜的折射率比棱镜外介质小则结论相反。
)作图时尽量利用对称性(把棱镜中的光线画成与底边平行)。
由于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因此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称光谱)(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在同一介质中,七色光与下面几个物理量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2.横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镜叫全反射棱镜。
选择适当的入射点,可以使入射光线经过全反射棱oo镜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转90(右图1)或180(右图2)。
要特别注意两种用法中光线在哪个表面发生全反射。
3.玻璃砖所谓玻璃砖一般指横截面为矩形的棱柱。
当光线从上表面入射,从下表面射出时,其特点是:⑴射出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⑵各种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发生色散;⑶射出光线的侧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砖的厚度有关;⑷可利用玻璃砖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4.光导纤维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
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
光在光纤中传播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从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能够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
五、各光学元件对光路的控制特征(1)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其会聚(或发散)的程度将不发生改变。
这正是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及平面镜的反射面是“平面”所共同决定的。
(2)光束射向三棱镜,经前、后表面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化的特征是:向着底边偏折,若光束由复色光组成,由于不同色光偏折的程度不同,将发生所谓的色散现象。
(3)光束射向前、后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砖,经前、后表面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化的特征是;传播方向不变,只产生一个侧移。
(4)光束射向透镜,经前、后表面两次折射后,其传播光路变化的特征是:凸透镜使光束会聚,凹透镜使光束发散。
六、各光学镜的成像特征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照射到镜面上并经反射或折射后,如会聚于一点,则该点即为物点经镜面所成的实像点;如发散,则其反向延长后的会聚点即为物点经镜面所成的虚像点。
因此,判断某光学镜是否能成实(虚)像,关键看发散光束经该光学镜的反射或折射后是否能变为会聚光束(可能仍为发散光束)。
(1)平面镜的反射不能改变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的发散程度,所以只能在异侧成等等大的、正立的虚像。
(2)凹透镜的折射只能使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的发散程度提高,所以只能在同侧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
(3)凸透镜折射既能使物点发出的发散光束仍然发散,又能使物点发出发散光束变为聚光束,所以它既能成虚像,又能成实像。
七、几何光学中的光路问题几何光学是借用“几何”知识来研究光的传播问题的,而光的传播路线又是由光的基本传播规律来确定。
所以,对于几何光学问题,只要能够画出光路图,剩下的就只是“几何问题”了。
而几何光学中的光路通常有如下两类:(1)“成像光路”——一般来说画光路应依据光的传播规律,但对成像光路来说,特别是对薄透镜的成像光路来说,则是依据三条特殊光线来完成的。
这三条特殊光线通常是指: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透镜后必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必平行于主轴;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2)“视场光路”——即用光路来确定观察范围。
这类光路一般要求画出所谓的“边缘光线”,而一般的“边缘光线”往往又要借助于物点与像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来帮助确定。
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一、光的干涉一、光的干涉现象两列波在相遇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
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
这种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二、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
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1.产生相干光源的方法(必须保证相同)。
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分光法(一分为二):将一束光分为两束频率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
(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频率必然相等) .......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点(或缝)光源分割法:杨氏双缝(双孔)干涉实验;利用反射得到相干光源:薄膜干涉利用折射得到相干光源:2.双缝干涉的定量分析如图所示,缝屏间距L远大于双缝间距d,O点与双缝S1和S2等间距,则当双缝中发出光同时射到O点附近的P点时,两束光b 波的路程差为δ=r2-r1;由几何关系得:r12=L2+(x-考虑到L》d 和L》x,可得δ=d2)2,r22=L2+(x+d2)2. dxL⑴亮纹:则当δ=±kλ(k=0,1,2,…) 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加强;⑵暗纹:当δ=±(2k-1).若光波长为λ,2 (k=0,1,2,…)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减弱,据此不难推算出:(1)明纹坐标x=±kLdλ (k=0,1,2,…)(2)暗纹坐标x=±(2k-1) Ld²2 (k=1,2,…)测量光波长的方法(3)条纹间距[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x=Ldλ. (缝屏间距L,双缝间距d)an1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则出n条亮条纹(暗)条纹的距离a,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dL x dL(an1)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结论: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两狭缝后形成两列光波叠加产生.①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kλ,该处的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②当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时,既δ=③条纹间距与单色光波长成正比.x2(2n1),该点光互相消弱,出现暗条纹;ld所以用单色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明暗相同且间距相等的条纹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彩色条纹,离中央白色亮纹最近的是紫色亮纹。
原因:不同色光产生的条纹间距不同,出现各色条纹交错现象。
所以出现彩色条纹。
将其中一条缝遮住:将出现明暗相间的亮度不同且不等距的衍射条纹3.薄膜干涉现象:光照到薄膜上,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条纹,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Δδ,等于薄膜厚度d的两倍,即Δδ=2d。
由于膜上各处厚度不同,故各处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不等。
若:Δδ=2d=nλ(n=1,2…)则出现明纹。
Δδ=2d=(2n-1)λ/2(n=1,2…)则出现暗纹。
应注意:干涉条纹出现在被照射面(即前表面)。
后表面是光的折射所造成的色散现象。
单色光明暗相间条纹,彩色光出现彩色条纹。
薄膜干涉应用:肥皂膜干涉、两片玻璃间的空气膜干涉、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干涉、牛顿环、蝴蝶翅膀的颜色等。
光照到薄膜上,由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叠加。
看到膜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1)透镜增透膜(氟化镁):透镜增透膜的厚度应是透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倍。
使薄膜前后两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ΔT=2d=½λ,得d=¼λ),故反射光叠加后减弱。
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这种薄膜叫增透膜。
光谱中央部分的绿光对人的视觉最敏感,通过时完全抵消,边缘的红、紫光没有显著削弱。
所有增透膜的光学镜头呈现淡紫色。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E入=E反+E透+E吸。
在介质膜吸收能量不变的前提下,若E反=0,则E透最大。
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2)“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间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