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fb67e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d.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1. 细胞和组织- 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功能:物质交换、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组织类型: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2. 骨骼系统- 骨骼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骼功能:支撑身体、保护器官、制造血细胞- 关节类型:纤维关节、软骨关节、滑膜关节3. 肌肉系统- 肌肉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肌肉结构:肌纤维、肌束、肌腱- 肌肉功能:运动、维持姿势、产生热量4. 循环系统- 心脏结构:心房、心室、心瓣膜- 血管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循环路径:体循环、肺循环5. 呼吸系统- 上呼吸道:鼻腔、咽- 下呼吸道:喉、气管、支气管、肺- 肺功能:气体交换6.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附属器官:肝、胆囊、胰腺- 消化功能:食物的机械和化学分解、吸收、排泄7. 泌尿系统- 肾脏结构:肾小球、肾小管- 泌尿功能:过滤血液、排泄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 - 排尿途径:输尿管、膀胱、尿道8.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脑干、小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神经功能:接收、处理、传递信息9. 内分泌系统- 腺体类型:垂体腺、甲状腺、胰腺、肾上腺- 激素功能:调节代谢、生长、发育、应激反应10. 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生殖功能:产生生殖细胞、分泌性激素、孕育后代11. 感觉器官- 视觉系统:眼球、视网膜、视神经- 听觉系统:外耳、中耳、内耳- 嗅觉、味觉、触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2.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 免疫反应:防御机制、炎症、免疫记忆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人体解剖学知识点的概览,每个系统的具体知识点非常丰富,需要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来深入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如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等,还需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c34876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2.png)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人体解剖学简介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主要分为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个部分。
系统解剖学按照人体的各个系统来研究人体结构,如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而局部解剖学则更深入地研究人体的各个局部区域,如腹部、四肢等。
二、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支撑结构,主要由骨和骨连接组成。
骨通过骨连接相互连接,构成人体的支架,并保护内脏器官。
同时,骨骼还参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的维持。
三、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主要由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组成。
骨骼肌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四肢和躯干,可以通过人的主观意识进行控制;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自动收缩来推动血液循环;平滑肌则主要分布在人体的内脏器官,不受人的主观意识控制。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处理的中枢,主要由脑和脊髓以及遍布全身的神经网络组成。
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控制人体的感觉、运动和各种生理功能。
五、内脏器官内脏器官主要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这些器官主要负责执行各种生理功能,如消化食物、呼吸氧气、排除废物和繁殖后代等。
六、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并排除废物;淋巴系统则由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主要负责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和运输免疫细胞。
七、皮肤和附属器官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起到保护内部器官、调节体温和感觉等作用。
皮肤上还附有许多附属器官,如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等。
这些附属器官也具有各自的功能,如防止水分散失、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等。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4d680a9daef5ef7ba0d3c5a.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第一章绪论知识点总结1.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2.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新陈3.物质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4.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刺激。
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上5.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6.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7.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
8.人体内所有液体的总称为体液。
它包括体内液和体外液两部分,其中体外液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体内环境。
第二章细胞知识点总结1.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细胞膜主要是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三种物质构成。
3.细胞膜的功能有物质转运功能和受体功能。
4.易化扩散的三个特点:特异性、饱和性和竞争性抑制。
5.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中,属于被动转运的是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属于主动转运的是主动转运和入胞及出胞作用。
第三章基本组织知识点总结1.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单层上层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3.复层上皮包括复层扁平上皮和变移上皮。
4.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有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脂肪细胞。
5.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
6.肌组织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类。
7.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8.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9.神经纤维根据有无髓鞘分为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两种。
第四章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骨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种。
3.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4.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
5.关节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构成。
6.脊柱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连结而成。
医学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要点梳理
![医学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要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dd8d44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0.png)
医学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要点梳理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系列课程中的重要基础学科,它研究人体结构与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对于学习医学的学生来说,掌握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细胞组织学、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几个方面,对医学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要点进行梳理。
一、细胞组织学1. 细胞的结构:细胞是组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组成。
2. 组织的分类: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形态和功能特点。
3. 组织器官的结构:组织器官是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如心脏、肺、肝脏等。
它们各自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二、骨骼系统1. 骨骼的分类:骨骼分为躯干骨和附肢骨,躯干骨包括颅骨、脊柱和胸廓,附肢骨包括上肢和下肢骨等。
2. 骨骼的结构:骨骼由骨头、骨骼连接体、骨骼膜等部分组成,具有支撑、保护和运动功能。
3. 骨骼的生长:骨骼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发生骨骼生长与发育,骨骼的生长与化学因素、内分泌因素及机械因素密切相关。
三、肌肉系统1. 肌肉的分类: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类,根据其性质和结构特点有所区别。
2.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肌纤维和肌原纤维构成,根据肌纤维的排列方式可分为平行肌、叉状肌等。
3. 肌肉的功能:肌肉通过收缩与舒张来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同时还具有增加体温、维持姿势等作用。
四、神经系统1. 神经的分类: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2. 神经的结构:神经由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组成,其中神经纤维分为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3. 神经的功能:神经系统通过感觉、运动和调节等功能,控制人体各个部位的活动和协调。
五、循环系统1. 心脏的结构:心脏位于胸腔中,分为四个腔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通过心肌组织的收缩与舒张实现血液的循环。
2. 血管的分类: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它们在血液运输和物质交换过程中发挥不同的功能。
人体解剖学入门知识了解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基本结构
![人体解剖学入门知识了解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基本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10dd6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1c.png)
人体解剖学入门知识了解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基本结构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它通过对身体各个部位和器官的详细研究,揭示了人体内部结构的奥秘。
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了解身体的构造和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人体解剖学的入门知识,帮助大家了解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基本结构。
一、头部解剖学知识1. 头骨头骨是构成颅部的重要骨骼,由多块骨骼组成,包括颞骨、颅顶骨、颅骨底板等。
头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脑部和各项感官器官,同时还起到支撑和定位的作用。
2. 面部面部是头部前部的结构,包括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
面部的构造复杂而精细,其中眼睛是识别外界事物的主要感官器官,鼻子则负责呼吸和嗅觉感知,嘴巴则用于咀嚼和言语表达。
二、上肢解剖学知识1. 上臂上臂是连接肩膀和手部的部位,它由肱骨和尺骨组成。
肱骨是上臂中最长的骨骼,它与尺骨共同形成了人体上下活动自如的肘部关节。
2. 前臂前臂位于上臂与手部之间,由尺骨和桡骨组成。
前臂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手的伸展和收拢,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旋转功能。
3. 手部手部是上肢中最为复杂的部位,它由掌部和指部组成。
手掌由掌骨和掌指肌组成,具有抓握和触摸等功能。
手指则由指骨和指关节构成,用于精细的动作如握笔、按键等。
三、下肢解剖学知识1. 腿部腿部是连接髋部和脚部的区域,它由股骨和胫骨以及腓骨组成。
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骨骼,它连接骨盆与膝盖,承担着身体重量的支撑作用。
2. 小腿小腿是腿部的下半部分,由胫骨和腓骨构成。
胫骨是比较粗大的骨骼,位于小腿的内侧,而腓骨则位于小腿的外侧,两者协同工作使得小腿能够进行正常的运动。
3. 脚部脚部是连接腿部与地面的部分,它由跖骨和蹠骨构成。
脚的主要功能是支撑身体重量、行走和运动平衡,脚底还有众多的足底肌肉和韧带,起到缓冲和稳定作用。
四、躯干解剖学知识1. 胸部胸部是躯干的前部,由胸骨、肋骨和胸椎等组成。
胸骨是胸部的中央骨骼,肋骨连接胸骨形成了胸廓,包裹并保护了重要的内脏器官如心脏和肺部。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129733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1.png)
第一部分解剖学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一节骨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2、形态: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3、基本结构:由骨质、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构成4、骨髓大部分都有造血机能,呈红色叫红骨髓5、关节的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6、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和半月板等辅助结构7、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8、成人的脊椎有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借椎间盘和复杂的韧带关节连结而成9、椎骨的形态:每一块椎骨都是由椎体、椎弓、及椎弓上发出的突起共同组成10、第七颈椎又称隆、棘突较长不分叉在体表容易摸到、是计数椎骨的重要标志11、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及骶曲,颈曲凸向前、胸曲凸向后、腰曲凸向前、骶曲凸向后12、脊柱的功能:除支撑身体保护脊髓外、还能作屈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连结而成14、颅骨:颅骨共有23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15、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由8块颅骨构成、包括额骨、筛骨、蝶骨、枕骨各1块,顶骨、颞骨各2块,它们共同围成颅腔,支持和保护脑;颅骨的顶叫颅盖、底叫颅底16、面颅:位于颅的前下部、由15块颅骨构成、包括梨骨、下颌骨、舌骨各1块、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下鼻骨、腭骨各2块17、额、顶、颞、蝶4块骨的相连接部叫翼点18、只有下颌骨由于咀嚼运动的发展与颞骨组成颞下颌关节19、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及手骨20、肩胛骨外侧角有一浅窝叫关节盂、内侧角平第二肋、下角平第七肋2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肩关节的特点是肱骨头大、关节盂小、关节囊松而薄,因此肩关节运动较灵活、能作前屈、后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22、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前、后壁都有肌和腱加强、前下部比较薄弱、所以肩关节前下部脱位比较常见23、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尺桡骨的上端构成24、下肢骨:包括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足骨25、髋骨:由骸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26、骨盆:由左右髋骨、骶骨和尾骨连结而成27、骨盆由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联合上缘连结而成28、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其特点是股骨头较小髋臼深、关节囊厚而坚韧29、髋关节可以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环转运动30、膝关节:由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与胫骨的内、外侧髁和髌骨构成31、膝关节囊内:胫骨、股骨之间有前交叉韧带和后交叉韧带、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32、膝关节主要能作屈、伸运动、当膝关节在半屈位时、小腿可轻度旋转运动第二节骨骼肌1、胸锁乳突肌:此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面转向对侧、双侧收缩使头后仰2、胸肌:胸大肌和肋间肌;胸大肌使臂内收和旋内、肋间肌分2层、浅层叫肋间外肌可提肋助吸气、深层叫肋间内肌可降肋助呼气3、膈:是一块呈穹隆状的扁肌,分隔胸、腹腔;4、隔上有3个裂孔、为主动脉裂孔、食管裂孔、腔静脉裂孔5、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6、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包在腹直肌鞘内7、腹外斜肌:位于腹前外壁的浅层、肌束斜向前下8、腹内斜肌:位于腹外斜肌的深面9、腹横肌:位于腹内斜肌深面10、腹股沟管:位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方、11、头肌:包括面肌和咀嚼肌12、面肌:主要有: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枕额肌13、咀嚼肌:主要有:颞肌和咬肌14、上肢肌: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15、三角肌:位于肩部、从前、外、后三面包绕肩关节16、臂肌分前、后两群;前群主要有肱二头肌:位于臂前部的浅层,收缩时可屈肘关节;后群主要有肱三头肌:位于臂的后部,收缩时可伸肘关节17、臀大肌:可后伸髋关节18、股四头肌:可伸膝关节、屈髋关节19、股二头肌:可屈膝关节20、小腿三头肌:可提脚跟第二章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2、临床上常将十二指肠以上懂得消化管为上消化道、以下的为下消化道第一节消化管1、腭垂、两侧的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咽峡2、每个牙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3、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三部分4、腮腺:位于外耳道的前下方,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粘膜上5、咽:位于颈椎的前方、上端附于颅底、下端在第六颈椎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用通道6、鼻咽:位于鼻后孔后方,向前通鼻腔,借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7、口咽:向前经咽峡通口腔8、喉咽:向下经喉与食管相续9、食管的三处狭窄:第一处在起始处,距切牙约15CM;第二处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的交叉处,距切牙25CM;第三处在食管穿膈处,距切牙40CM10、胃:有两壁、两缘、两口;两壁为前壁与后壁;两缘为胃大弯与胃小弯;两口为贲门和幽门11、胃可分为四部分:贲门部、幽门部、胃底、胃体12、小肠:可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13、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水平部、升部14、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特点:①肠壁表面有三条平行的结肠带②有结肠袋③有肠脂垂15、盲肠:大肠的起始段、在盲肠与回肠相接处、回肠末端突入盲肠内、形成上、下两个唇状的粘膜皱襞,称回盲瓣16、阑尾: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称麦氏点17、结肠:按位置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18、直肠:位于小骨盆腔内;两个弯曲:骶曲和会阴曲第二节消化腺1、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在右侧其最高点相当于右锁骨中线与第五肋交点处,在左侧其最高点相当于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隙的交点处,右侧约与右肋弓一致,腹上区可达到剑突下3~5CM2、肝呈红褐色,质软而脆,脏面有两条矢状位的纵沟和一条横沟;横沟称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的部分3、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的胆囊窝内,具有储藏和浓缩胆汁的功能4、胆囊可分作胆囊底、体、颈、管四部分5、胆囊底体表投影为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叉处稍下方6、输胆管道:将胆汁送到十二指肠的管道;肝内部分包括胆小管和小叶间胆管等;肝外部分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和胆总管组成7、肝总管与胆囊管合成胆总管8、胆汁的排出途径:肝细胞分泌胆汁→胆小管→小叶间胆管→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胆总管→十二指肠9、胰:位于胃的后方,约第1、2腰椎水平10、胰管:在胰头后与胆总管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第三节腹膜1、腹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浆膜2、壁腹膜与脏腹膜互相移行形成的潜在性间隙称腹膜腔3、大网膜:呈围裙状,由起自胃前、后壁的脏腹膜自胃大弯下垂,下垂至腹下部后反折上行,连于横结肠,大网膜具有保护脏器、包围炎性病,限制炎症蔓延的作用4、小网膜是连于肝门与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皱襞;分部:①肝胃韧带②肝十二指肠韧带5、陷凹是腹膜腔在盆腔脏器之间形成深浅不等的腹膜陷凹6、直肠子宫陷凹:位于腹膜腔的最低处,当有腹膜腔积液或积血时,此陷凹是重要的穿刺部位之一第三章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第一节呼吸道1、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等器官,临床上常以喉为界,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2、鼻旁窦:鼻腔周围的含气空腔;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和蝶窦;各窦均开口于鼻腔,其中额窦、上颌窦、筛窦的前中群都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后群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3、喉:位于颈前部正中,咽腔喉部的前方4、喉的构成: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5、喉腔:上方一对称前庭襞,下方一对称声襞6、喉腔被前庭裂和声门裂分为三部分:①位于喉口至前庭裂之间的部分称喉前庭②位于前庭裂和声门裂之间的部分称喉之间腔,此处容积量最小;向两外侧稍凹的间隙称喉室③位于声门裂之间以下的部分称声门下腔7、左主支气管细长,走行方向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走行方向较垂直;故误入气管内的异物,易坠入右主支气管第二节肺1、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2、左肺狭长,右肺略粗短;中央处有一椭圆形凹陷,称肺门;此处是主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肺的部位3、左肺前缘下部有一弧形凹陷,称左肺心切迹4、左肺被一条自后上斜向前下方的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除在斜裂外,还有一条近于水平方向的右肺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第三节胸膜与纵隔1、胸膜属于浆膜,薄而光滑,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2、壁胸膜:可分为四部,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3、胸膜腔是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形成的潜在性密闭腔隙称胸膜腔4、在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一半环行较深的间隙,深呼吸时,肺的下缘也不能进入其内,该间隙称肋膈隐窝,它是胸膜腔的最低处,胸膜炎如产生渗出液时,其液体多首先积聚于此5、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第四章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第一节肾1、肾是暗红色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质软,表面光滑;外侧缘凸隆,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2、肾: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肾贴腹后壁上部3、肾的被膜:三层,纤维膜、肾脂肪囊、肾筋膜第二节输尿管1、输尿管:起自肾盂,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下行,至骨盆上口越过髂总动脉分叉处,进入盆腔,到达膀胱底,斜行穿过膀胱壁,开口于膀胱底的内面2、输尿管的三处狭窄:①在输尿管起始处②在小骨盆入口处③在穿膀胱壁处;这些狭窄常是结石滞留的部位第三节膀胱1、膀胱底部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区内,因无粘膜下层,其粘膜薄而光滑无皱襞,称膀胱三角,是膀胱肿瘤与结核的好发部位2、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腔的前部,其前方有耻骨联合,后方在男性有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性有子宫和阴道第五章生殖系统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1、男性的内生殖器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精囊、前列腺和尿道球腺2、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呈扁椭圆形3、附睾是储藏精子的器官,位于睾丸的后上缘,由十几条睾丸输出管和一条蟠曲的附睾管组成;附睾:呈长扁圆形,上端膨大称附睾头,中间为附睾体,下端缩细称附睾尾4、在阴囊根部、睾丸后上方处,输精管的位置最表浅,是临床施行输精管结扎的常用部位5、精囊腺:位于膀胱底的后方、输精管的外侧,为一对长椭圆形的囊状腺体,其排泄管与输精管末端合并成射精管6、前列腺:位于尿生殖膈和膀胱之间7、男性尿道的分部:前列腺部、膜部、海绵体部8、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分别位于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两个弯曲: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1、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2、卵巢左右各一,位于子宫两侧,贴靠骨盆侧壁3、输卵管:连于子宫底的两侧;可分四部:①子宫部②输卵管峡③输卵管壶腹④输卵管漏斗4、子宫的形态:成人子宫呈前后略扁,倒置的梨形5、子宫的分部:可分三部,上部圆凸称子宫底、下部狭窄称子宫颈、底与颈之间部分称子宫体6、子宫内腔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位于子宫体内、称子宫腔;下部在子宫颈内,为梭形腔隙,称子宫颈管,它下口通阴道,即子宫口7、子宫的位置:位于骨盆腔中部,介于膀胱与直肠之间,呈前倾前屈位8、子宫的固定装置:①子宫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活动②子宫圆韧带: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置③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状态④子宫主韧带:阻止子宫下垂的作用第六章脉管系统1、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第一节心血管系统1、心血管系由心和血管组成,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动脉:是运送血液从心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3、静脉:是将全身各器官的血液运回到心的血管4、毛细血管:是连于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分布广泛,并互相连接成网状,具有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功能5、体循环:左心室开始,流回右心房6、肺循环:右心室开始,流回左心房7、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两肺之间;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心尖在左侧第五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搏动8、右心房:上壁有上腔静脉口,下壁有下腔静脉口;在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有一较小的冠状窦口9、右心室:可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10、流入道:入口右房室口,口周缘有三片呈三角形的瓣膜称右房室瓣三尖瓣,阻止血液返流入右心房11、流出道:有肺动脉口,肺动脉口处,有三片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阻止血液返流入心室12、左心房:有五个开口,分别为左肺上、下静脉和右肺上、下静脉开口,前下方有左房室口,通左心室13、左心室:也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流入道:有左房室瓣两尖瓣;流出道:有主动脉瓣14、心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和房室束及其分支15、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后壁,主要分布于左心室侧壁和后壁,以及左心房等处16、右冠状动脉:起自主动脉根部的前壁,主要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窦房结和房室结等处17、主动脉可分三段: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18、升主动脉:起始部发出左、右冠状动脉19、主动脉弓:三个分支: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0、上肢动脉主干是腋动脉;腹部动脉主干是腹主动脉;盆部动脉主干是髂内动脉;下肢动脉主干是股动脉21、上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除心外的静脉血22、颈内静脉升静脉:与锁骨下静脉汇合,形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所形成的角,称静脉角23、浅静脉有两条主干,头静脉和贵要静脉24、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侧缘,注入腋静脉25、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尺侧缘,注入肱静脉26、肘正中静脉:连接于贵要静脉与头静脉之间,临床上常用于注射和采血27、下腔静脉系:全身最大的静脉,在第五腰椎平面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的静脉血28、大隐静脉:在足背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网,注入股静脉,临床上在大隐静脉穿刺或切开输液29、小隐静脉:在足背的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网,注入腘静脉30、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和胰体交界处的后方汇合而成,收集食管下段、胃、小肠、大肠直肠下段除外、胰、胆囊、脾等腹腔不成对器官肝除外的静脉血31、肝门静脉的属支①肠系膜下静脉②脾静脉③肠系膜上静脉④胃左静脉⑤附脐静脉32、肝门静脉的属支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有丰富的吻合,最重要的有三处①食管静脉丛②直肠静脉丛③脐周静脉网第二节淋巴系统1、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2、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管,起于乳糜池,注入左静脉角,收集左侧上半身及整个下半身的淋巴3、右淋巴导管:注入右静脉角,收集右侧上半身的淋巴4、脾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呈大椭圆形、暗红色、质软而脆;位于左季肋区,与第9~11肋相对,脾的长轴与第10肋一致第七章感觉器官第一节视器1、眼球膜由三层膜构成:①眼球纤维膜②眼球血管膜③视网膜2、眼球内容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3、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均无血管、无色透明,具有折光作用,故称为眼的折射系统第二节前庭蜗器1、前庭涡器又称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2、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的粗短直,所以咽部的感染易经此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咽3、骨迷路:由前内向后外依次是耳蜗、前庭、骨半规管三部分4、膜迷路:分为蜗管、球囊、椭圆囊和膜半规管5、蜗管:听觉感受器,称螺旋器6、椭圆囊和球囊:球囊斑和椭圆囊斑,二者均为位觉感受器,感受直线变速运动及静态头位置的刺激7、膜半规管:壶腹嵴是位觉感受器,能感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第八章神经系统1、按其位置和功能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部分第一节中枢神经系统1、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的平枕骨大孔处接延髓,在下端成人平第一腰椎下缘2、脊神经31对,因此脊髓也可分成31个节段;即颈髓8个节段,胸髓12个节段,腰髓5个节段,骶髓5个节段,尾髓1个节段3、脊髓的灰质包括前角、侧角和后角三部分4、侧角:位于脊髓胸段和上腰段的前角和后角之间,在脊髓的第2~4骶节,相当于侧角的位置有骶副交感核5、后角:内含联络神经元,有的在脊髓节段中起联络作用6、薄束:起自第四胸节以下的脊神经节细胞,传导下半身和下肢的感觉7、楔束:起自第四胸节以上的脊神经节细胞,传导上半身和上肢的感觉8、脊髓丘脑束:传导来自躯干和四肢的痛觉、温度觉、触觉和压觉等神经冲动9、皮质脊髓束:支配骨骼肌的随意运动10、脑干:自上而下分为中脑、脑桥和延髓11、小脑:位于颅后窝12、间脑:位于中脑前上方,大部分被大脑遮盖13、下丘脑:包括视交叉、漏斗、垂体、乳头体14、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基底部的四对灰质团块的总称,它们分别叫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15、内囊:属投射纤维,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由上行的感觉纤维束和下行的运动纤维束构成16、内囊分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和内囊膝3部分17、内囊一侧损伤:三偏症:偏身感觉障碍、偏身运动障碍、偏盲;两侧损伤:死亡18、躯体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它接受对侧半身的痛、温、触、压觉等19、躯体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的前部,管理对侧半身的骨骼肌20、视区:位于距状沟两侧的大脑皮质21、听区:位于颞横回22、语言区:是人类大脑皮质特有的区域,优势半球,多数为左半球23、脑和脊髓的被膜由外向内有三层,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24、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腔隙称硬膜外隙,隙内除静脉丛及大量脂肪外,还有神经根通过,临床上麻醉就是将麻醉药物注入其内25、位于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隙,腔内充满脑脊液26、脉络丛的作用是产生脑脊液27、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28、脑脊液主要由两侧脑室和第三、四脑室的脉络丛产生29、脑脊液循环途径:左、右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30、抽取脑脊液位置:第三、四、五腰椎棘突之间第二节周围神经系统1、脊神经共有31对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和尾神经1对2、脊神经都是混合性神经3、脊神经前支粗大,主要分布于颈、胸、腹和四肢的骨骼肌和皮肤;其余脊神经的前支均交织成丛;脊神经丛主要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4、颈丛深支:主要为膈神经,沿心包的外侧面下降至膈5、臂丛: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和腋窝6、臂丛的分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7、肌皮神经:支配臂肌前群8、正中神经:支配除肱桡肌、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尺侧半以外的前臂肌前群9、尺神经:支配尺侧腕屈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半10、桡神经:支配臂和前臂肌后群11、腋神经:分布于三角肌12、股神经:支配股肌前群,还有一长分支为隐神经13、坐骨神经:为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在梨状肌下方出盆腔,在臀大肌深面,经过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之间的重点至大腿后面,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与腓总神经14、坐骨神经在股后分支分布于股肌后群15、胫神经分支分布于小腿后群肌、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的皮肤16、腓总神经:自坐骨神经发出后,沿腘窝的上外侧缘下降,绕至腓骨头的外下方,分为腓浅、深神经17、12对脑神经的名称:Ⅰ嗅神经Ⅱ视神经Ⅲ动眼神经Ⅳ滑车神经Ⅴ三叉神经Ⅵ展神经Ⅶ面神经Ⅷ前庭窝神经Ⅸ舌咽神经Ⅹ迷走神经Ⅺ副神经Ⅻ舌下神经18、动眼神经:其中躯体运动纤维支配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和提上睑肌;内脏运动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19、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20、三叉神经:主要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21、眼神经:分布于泪腺、结膜、眼裂以上的额部皮肤22、上颌神经:分布于眼裂和口裂之间的面部皮肤、上颌牙和牙龈以及鼻、口腔等处的粘膜23、下颌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分布于下颌牙和牙龈,颊和舌前2/3的粘膜及口裂以下的粘膜和皮肤,支配咀嚼肌24、展神经:为运动性神经,支配外直肌25、面神经:管理泪腺,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活动,分布于舌前2/3粘膜上的味蕾,管理味觉,面肌26、舌咽神经:混合性神经,支配咽部肌,管理腮腺,舌后1/3的味蕾、咽、舌后1/3、咽鼓膜、鼓室等外的粘膜27、舌下神经:运动性神经,分布舌内肌和部分舌外肌28、内脏神经:分为内脏运动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29、交感神经中枢部:位于脊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角内30、副交感神经中枢部:位于脑干内的副交感核及脊髓骶部第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d3bdf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3.png)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导语: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人体内部结构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至关重要。
一、背部解剖结构背部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主要由脊柱和背肌组成。
脊柱是由一系列椎骨组成的,每个椎骨之间由椎间盘连接。
此外,脊柱还保护着脊髓和神经根。
背肌包括表浅背肌和深层背肌,起到支撑和保护脊柱的作用。
二、头颈部解剖结构头颈部是人体重要的解剖区域,包括头颅、颈部和颈部的内脏器官。
头颅由颅骨和面骨组成,保护着大脑。
颈部包括颈椎、肌肉、血管和淋巴结等结构,起到支撑头部和连接头颅与躯干的作用。
头颈部内脏器官主要包括喉、气管、食管、颈动脉等,这些器官与呼吸、消化、循环等重要系统有关。
三、胸部解剖结构胸部是人体的前部区域,包括胸骨和肋骨,它们形成了胸廓。
胸廓保护着心脏、肺等重要脏器。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核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血。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四、腹部解剖结构腹部位于胸部和盆腔之间,包含了腹腔和腹壁。
腹腔是消化系统和部分循环系统的重要区域,包括胃、肝、胰腺、肾脏、肠道等器官。
腹壁由多层肌肉和结缔组织构成,保护着腹腔内的器官。
五、盆腔解剖结构盆腔是人体的下部区域,包括盆骨、膀胱、直肠等结构。
盆骨是骨盆的主要组成部分,支撑着腹部和骨盆内的器官。
膀胱是泌尿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储存尿液。
直肠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负责排除消化废物。
六、四肢解剖结构四肢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包括上肢和下肢。
上肢包括手臂、前臂和手部,下肢包括大腿、小腿和足部。
四肢由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组织构成,通过它们的协调运动,人体可以进行各种活动。
结语: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对人体结构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医生正确诊断和治疗疾病。
本文对人体不同解剖区域的基本结构进行了简要介绍,希望读者能够对人体解剖学有个初步了解,并对相关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a0a5bb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a.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学科,对于理解人体的构造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
人体骨骼系统包括206块骨头,分为轴骨和附肢骨。
轴骨包括头骨、脊柱和胸廓,附肢骨包括肢体的骨骼。
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支持、保护内脏器官、储存矿物质和参与血液细胞生成。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组织和肌腱组成,是人体的运动器官。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负责人体的主动运动,平滑肌控制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心肌则是心脏的组成部分。
肌肉通过收缩和松弛来实现运动功能。
三、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通过收缩和舒张泵血。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和器官,静脉则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
四、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肺。
呼吸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氧气通过鼻腔和喉进入气管,再通过气管分支进入肺部。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通过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五、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食物,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消化腺。
食物在口腔中咀嚼和混合唾液,然后通过食管进入胃。
胃中的胃液将食物分解成小颗粒,再通过肠道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和吸收。
六、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通过滤泡和肾小管将废物和多余的液体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七、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神经和感觉器官组成,主要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负责思维、记忆和意识。
脊髓通过神经传递信号,将大脑的指令传达到身体各部位。
八、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主要功能是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生理过程。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9e1151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b.png)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科学,它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深入了解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对于医学专业人员和对人体结构感兴趣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体的构造。
1. 人体器官系统人体由多个器官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
其中,消化系统负责摄取和分解食物,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呼吸系统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神经系统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的活动,泌尿系统负责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生殖系统负责繁殖等等。
2. 人体骨骼系统人体的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它们提供了身体的结构支持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
骨骼系统还参与到运动和血液生成等重要生理过程中。
骨骼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骨头组成,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骨骼系统还包括关节和韧带,它们使得骨头能够连接和运动。
3. 人体肌肉系统人体的肌肉系统由肌肉组织组成,它们负责产生力量和运动。
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负责人体的大部分运动,平滑肌存在于内脏器官和血管壁中,而心肌则是心脏的组成部分。
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来产生力量,并通过与骨骼系统的连接实现运动。
4. 人体神经系统人体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它们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并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元组成,它们将信息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使得我们能够感知和响应外界刺激。
5. 人体循环系统人体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它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泵送血液到全身。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它们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和器官,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介质,它还参与到免疫和调节体温等重要生理过程中。
6. 人体消化系统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组成。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e28def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0.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结构和组织的科学,它对于医学和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就人体解剖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介绍。
1. 人体的基本组织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是体表组织,起到保护作用;结缔组织负责支持和连接各部分;肌肉组织控制运动;神经组织传递信息。
2. 人体的器官系统人体由多个器官组成,这些器官组成了不同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功能和结构。
3.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骨骼提供了支持和保护,同时也是血液产生和矿物贮藏的场所。
4.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它负责控制身体的运动和姿势。
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5.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部、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
通过呼吸系统,人体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6.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并排除代谢产物。
7.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消化腺等。
它负责将食物消化、吸收和排除残余物质。
8.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
它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维持身体内部环境的平衡。
9.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它控制和协调身体各部分的活动,并传递信息。
10.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等;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
11. 感觉系统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这些感觉器官负责感知外部环境的信息。
12.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负责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侵害,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总结: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广泛而重要的学科,它为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组织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功能和机制,为保持健康和治疗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医学生必备的30个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医学生必备的30个人体解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2b83a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7.png)
医学生必备的30个人体解剖学知识点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对于医学生而言,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学生必备的30个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
一、骨骼系统1. 骨骼组成:包括多种骨骼,如颅骨、脊柱、肋骨、上肢骨骼和下肢骨骼。
2. 骨骼功能:提供支撑和保护人体组织和器官,参与血液细胞产生和矿物质代谢。
二、肌肉系统1. 骨骼肌:通过与骨骼相连,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
2. 平滑肌:分布在内脏器官中,调节内脏的收缩和舒张。
3. 心肌:构成心脏,实现心脏的收缩和泵血功能。
三、消化系统1. 咀嚼和吞咽:用于食物的机械和化学分解。
2. 胃和肠道:将食物消化成营养物质,吸收至体内。
3. 肝脏:合成和分解各种物质,参与代谢过程。
四、呼吸系统1.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气管和支气管,用于气体的进出。
2. 肺部:实现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五、循环系统1. 心脏:驱动血液循环,将血液运送至全身组织和器官。
2.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用于输送和回收血液。
3. 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实现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运输,以及废物的清除。
六、泌尿系统1. 肾脏: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调节水平衡。
2. 膀胱:储存尿液,定期排尿。
七、生殖系统1.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阴茎等,参与精子的生成和排出。
2.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参与卵子的生产、受精和妊娠过程。
八、神经系统1. 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并控制人体的各种活动。
2. 神经元:传递和传递神经信号的基本单元。
九、内分泌系统1. 脑垂体:分泌和调节各种激素。
2.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调节新陈代谢。
十、感觉系统1. 视觉系统:眼睛接收和处理光信号,将其转化为视觉信息。
2. 听觉系统:耳朵接收和处理声音信号,将其转化为听觉信息。
3. 嗅觉系统:鼻子接收和处理气味信号,将其转化为嗅觉信息。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069675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6.png)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点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组织的科学,对于理解人体构成、功能以及各器官和系统的关系至关重要。
以下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 组织和器官人体由不同种类的组织和器官构成。
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包括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
器官则是由多种组织结合而成,如心脏、肺、肝脏等。
2. 人体平面在人体解剖学中,有三个主要的平面:冠状面(垂直于身体的前后轴,将身体分为前后两半)、矢状面(垂直于身体的左右轴,将身体分为左右两半)和横断面(垂直于身体的纵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半)。
3.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由骨骼和关节组成。
骨骼保护内脏器官,提供肌肉附着点,并参与运动。
人体有206块骨骼,包括头骨、胸骨、脊柱、骨盆和四肢等。
4.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腱组成,有助于平衡和运动。
有三种类型的肌肉:骨骼肌(控制骨骼运动)、平滑肌(内脏器官中的肌肉)和心肌(心脏肌肉)。
5.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至身体各部位,并带走废物和二氧化碳。
心脏负责泵血,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血液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6.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通过气道将氧气带入肺部,然后通过肺泡和血管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
主要器官包括鼻腔、喉管、气管、支气管和肺。
7.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以供给身体所需。
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消化腺等组成。
8.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活动。
主要器官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
9.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负责排除体内废物和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
主要器官包括肾脏、尿道、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等。
10.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负责生育后代。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和阴茎等,而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
以上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人体的复杂性和奇妙之处,为医学、生物学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2f0713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68.png)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和生物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它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结构、生理功能、运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是医学教育和临床医生技能训练的基础。
本文就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探讨。
一、组织学人体由不同种类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不同的组织通过不同的方式构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
因此,研究人体组织学是人体解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类型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是由紧密排列的细胞组成的,覆盖身体的表面和内部腔。
结缔组织是由纤维和基质组成,它为身体提供结构支撑。
肌肉组织则是通过肌纤维的收缩来帮助我们完成肢体的运动。
神经组织则由神经元和神经细胞组成,是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主要途径。
二、器官系统人体的各种组织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器官和系统,例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这些器官和系统相互作用,组成复杂的生理系统,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和代谢过程,保持健康状态。
呼吸系统负责将氧气引入身体,将二氧化碳排出身体。
循环系统则通过心血管系统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呼出。
消化系统则是将食物分解吸收,排泄系统则将代谢产物排出身体。
神经系统则协调身体内外信息的传递和处理,控制各个系统的正常运转。
三、骨骼肌肉系统骨骼肌肉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是人体支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起到保护内脏、血液生成的作用。
肌肉组织则是人体运动的主要驱动力,维持骨骼的稳定性。
人体有三种主要类型的肌肉组织: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是支配我们的手臂、腿、躯干等运动的肌肉,平滑肌则主要存在于内脏器官和血管中,控制内脏器官的活动。
心肌则是构成心脏的肌肉,控制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
四、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则是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的。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信息处理中心,它接收来自周围神经系统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再通过周围神经系统将信息传递到身体各部位。
第一章 人体解剖知识
![第一章 人体解剖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5e4f816b14e852458fb57fc.png)
第一章 人体解剖知识
(3)运动 1)内收、外展 2)屈、伸 3)旋内、旋外
练一练
第一章 人体解剖知识
上
右
左
下近
远
外桡
内尺
外腓 内胫
第一章 人体解剖知识
考考你
1.人体的基本组成是什么? A.细胞、器官、系统、皮肤。 B.组织、器官、系统、神经。 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细胞、组织、系统、内脏。
第一章 人体解剖知识
九大系统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感觉器官(眼、耳、皮肤)
第一章 人体解剖知识
二、人体解剖学基本概念
1.人体解剖学姿势 人体解剖学姿势(见图 1—1)为:人体直立,面向前 方,双目平视,上肢下垂于躯 干两侧,掌心向前,两足并拢 ,足尖向前。
能力目标 掌握神经系统概念、组成、分类、功能。
第第一一章章 礼人仪体与解口剖才知概识述
第第一一章章 礼人仪体与解口剖才知概识述
一、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1.脑----脑位于颅腔内,受颅腔的保护,分为大脑、小脑、间 脑、中脑、桥脑、延髓。延髓下连脊髓。
2.脑干----脑干由中脑、桥脑、延髓组成,是生命中枢的所在部 位。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为外侧(前臂外侧亦称桡侧,小腿外侧 亦称腓侧)。
远端——四肢远离根部的为远端。 近端——四肢接近根部的为近端。 浅——距身体和器官表面近的为浅。 深——距身体和器官表面远的为深。
第一章 人体解剖知识
3.人体的轴、面、运动 (1)轴
1)矢状轴 2)冠状轴 3)垂直轴
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100条
![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6b8b229b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0.png)
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100条1.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包括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
2.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消化系统主要负责摄取、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排出食物残渣。
4.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5.泌尿系统负责排泄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6.生殖系统与繁衍后代有关。
7.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
8.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身体各器官的活动。
9.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负责运输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废物。
10.免疫系统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
11.人体共有206 块骨头。
12.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13.颅骨保护大脑和感觉器官。
14.躯干骨包括脊柱、肋骨和胸骨。
15.脊柱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组成。
16.颈椎有7 块,胸椎有12 块,腰椎有5 块。
17.肋骨共有12 对。
18.胸骨位于胸前正中。
19.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20.上肢骨由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桡骨等组成。
21.下肢骨由髋骨、股骨、胫骨、腓骨等组成。
22.骨的主要成分是钙和磷。
23.关节是骨与骨之间的连接部位。
24.关节可分为不动关节、微动关节和可动关节。
25.可动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26.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27.骨骼肌受意识控制,可随意收缩。
28.平滑肌和心肌不受意识控制。
29.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运动、维持姿势和稳定关节。
30.人体最大的肌肉是臀大肌。
31.人体最小的肌肉是镫骨肌。
32.肌肉收缩需要能量,主要由ATP 提供。
33.肌肉疲劳是由于肌肉内乳酸堆积和能量耗尽引起的。
34.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35.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36.口腔是消化的起始部位,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37.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91eb00d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c.png)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且基础的学科,它研究人体的器官、组织和系统的结构、位置和相互关系。
通过深入了解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临床医学知识,提高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
本文将简要介绍人体解剖学的主要内容。
一、人体解剖学的分类人体解剖学可分为宏观解剖学和微观解剖学两个方面。
1. 宏观解剖学:它研究的是肉眼可见的人体结构,包括器官、组织、骨骼和肌肉等。
宏观解剖学主要通过尸体解剖进行研究,以及透视、摄影和模型等方法进行教学。
2. 微观解剖学:它研究的是组织和细胞的微观结构,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微观解剖学对于理解细胞的组织构成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体组织与器官人体由多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组成,每种组织和器官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1. 组织:人体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上皮组织覆盖体表和腔内壁,结缔组织提供支持和保护,肌肉组织实现运动功能,神经组织传递和处理信息。
2. 器官:人体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肾脏和脑等。
这些器官由多种组织结构构成,协同工作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人体系统人体解剖学将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按功能组织成不同的系统。
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提供身体的支持和保护,同时参与运动和血液生成。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包括肌肉和肌腱,它负责人体的运动和维持姿势。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它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维持整个身体的供氧供能。
4.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气管、肺和呼吸肌,它负责气体交换,将氧气供给体内,排除二氧化碳。
5.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肠和肝脏等组成,它负责消化食物,吸收养分,并排除废物。
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管、膀胱和尿道等,负责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7.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它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各种生理机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eabe5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2.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一、前言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人体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对人体解剖学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及功能,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骨骼系统1、骨骼组成:人体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共206块。
2、骨连接:骨连接包括韧带连接、关节连接和椎间盘。
3、骨生长与发育:骨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包括软骨化骨和骨化骨。
三、肌肉系统1、骨骼肌: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
2、心肌:心肌是心脏运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
3、平滑肌: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四、神经系统1、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2、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轴突组成,负责传递神经信息。
3、神经中枢:神经中枢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脑和脊髓。
4、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器官和组织的调节作用。
五、循环系统1、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负责泵血功能。
2、血管:血管是血液流动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3、血液:血液是运输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液体。
4、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淋巴液。
六、呼吸系统1、鼻腔: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具有过滤、加湿和调温作用。
2、喉:喉是呼吸和发声的器官,由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杓状软骨组成。
3、气管与支气管:气管与支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主要通道。
4、肺: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具有气体交换功能。
5、胸廓:胸廓是呼吸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胸腔脏器的作用。
七、消化系统1、口腔: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具有咀嚼和吞咽功能。
2、食管:食管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
3、胃: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
4、小肠与大肠:小肠和大肠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负责吸收和排泄功能。
5、肝脏:肝脏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具有分泌胆汁、解毒和代谢功能。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38e9d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56.png)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整理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和结构的科学,对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下面为您整理了一些关键的人体解剖学知识点。
一、人体的基本构成单位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透过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为细胞提供能量)、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和脂质代谢)、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等;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携带遗传信息。
细胞通过细胞连接相互联系,形成组织。
人体有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和吸收等功能,如皮肤的表皮、消化道的黏膜上皮。
结缔组织包括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等,起着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等作用。
肌肉组织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负责身体的运动和器官的收缩。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二、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骨共有 206 块,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骨的形态多样,有长骨(如肱骨、股骨)、短骨(如腕骨、跗骨)、扁骨(如胸骨、颅骨)和不规则骨(如椎骨)。
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连结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
直接连结的骨之间无间隙,活动度小,如颅骨之间的骨缝;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活动度较大,如肩关节、膝关节等。
骨骼肌通过肌腱附着在骨上,肌肉收缩产生运动。
常见的骨骼肌有胸大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等。
三、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口腔内有牙齿、舌等器官,牙齿用于咀嚼食物,舌帮助搅拌和吞咽。
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
食管是连接咽和胃的管道。
胃是暂时储存食物和进行初步消化的场所。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其中十二指肠接收胆汁和胰液。
人体解剖学资料
![人体解剖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05abf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2.png)
人体解剖学资料人体解剖学是生物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对于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人体解剖学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的相关知识。
一、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1. 人体组织器官:人体由多种组织器官构成,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功能,相互协调合作,维持人体正常运行。
2. 解剖学术语:在人体解剖学中,有许多专业术语用于描述人体结构和组织。
了解这些术语对于理解解剖学资料和进行医学讨论非常重要。
比如,"前"和"后"表示前后位置关系,"上"和"下"表示上下位置关系,"内"和"外"表示内外位置关系等。
3. 人体腔室:人体内部存在多个腔室,包括胸腔、腹腔、盆腔等。
这些腔室内部充满不同的器官,并与体外通过相应的开口相连,起着保护和支撑内脏器官的作用。
二、人体解剖学图谱1. 经典图谱:人体解剖学经典图谱通常由详细的解剖结构图和标注、说明构成。
这些图谱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人体结构的位置和相互关系,同时提供具体的解剖学知识。
2. 断层图:断层图是一种通过扫描技术获取的人体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人体结构的层次和立体关系。
断层图对于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位置非常有帮助。
3. 数字化三维模型: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三维模型在人体解剖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技术生成,可以实时观察和探索人体结构,为医学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三、解剖学教材和参考书籍1. 《解剖学》:这是一本经典的人体解剖学教材,详细介绍了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学习解剖学的重要参考书。
2. 《人体解剖学图谱》:这本图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教材,通过详细的解剖结构图和配套的解剖学知识说明,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解剖学基本知识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
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
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
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
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
(2)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强而较薄弱。
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
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髋关节有髋臼和股骨头构成。
其形态特点:(1)髋臼周缘的髋臼唇增加了髋臼的深度,从而紧抱股骨头。
(2)关节囊紧张而坚韧,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1/3在囊外。
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
(3)关节囊前方、前下方、后上方均有韧带加固,后下方则较薄弱。
(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内含营养股骨间的血管。
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但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
19.试述膝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答: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前方的髌骨共同构成。
它的形态特点:(1)关节囊广阔松弛,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加强;外侧有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加强。
(2)关节腔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前后移动。
(3)关节腔内还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以及呈“0”形的外侧半月板,半月板有加强关节稳固性和增加灵活性作用,还可以缓冲运动时震荡,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在半屈膝状态下,可作旋内、旋外运动。
20.试述斜方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项部和背上部。
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
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尚可上提肩胛骨;下部可使肩胛骨下降。
21.试述膈肌的形态、裂孔、作用及通过的结构。
答: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向上凸隆呈弓窿形;外周是肌性部,中央部分使腱膜称中心腱。
膈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裂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裂孔:位于食道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作用: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22.试述三角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肩部。
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23.试述股四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大腿前面。
起点:股直肌起自客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于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
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缘,向下延续为髌韧带,至于胫骨粗隆。
作用:是子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24.试述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小腿骨后方。
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侧两个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起自腓骨后面上部和胫骨。
止点:三个头会合向下续为跟腱,至于跟骨。
作用:上提足跟,屈髁关节及屈膝关节。
25.食道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咽与食道相续处,距中切牙15cm处,第二个狭窄位于食道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处,第三个狭窄位于食道穿过膈的食道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处。
26.小网膜分两部分,右侧者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者成肝胃韧带。
27.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28.麦氏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阑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
29.肛瓣:各肝柱下端由半月形粘膜皱襞相连形成。
30.齿状线:各肝瓣和肝柱的下端共同连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线。
31.肝门:为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2.直肠子宫陷凹:位于直肠、子宫之间,由腹膜在此转折形成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33.直肠膀胱陷凹: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由腹膜在此转折形成是男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34.胃的形态、分部、及其位置。
答:胃的形态: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大小两弯。
上口为入口叫愤门,与食道相接;下口为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
胃前臂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向后下方。
胃的右下缘为凹缘,称为胃小弯,该弯的最低点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迹;胃的左下缘为凸缘,称为胃大弯。
胃的分部:胃可分为四部分。
靠近愤门的部分叫愤门部;愤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为胃底;胃的中间大部称为胃体;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为幽门部。
幽门部紧跟幽门而呈管状的部分称为幽门管;幽门管向左至角切迹之间稍膨大的部分,称为幽门窦。
胃小弯和幽门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
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时,其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上区。
愤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
当胃特别充盈时,胃大弯可降至脐一下。
胃前壁的右侧贴于肝左叶下面;左侧则被膈和左肋弓所掩盖;剑突下,胃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该处是胃的触诊部位。
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相邻。
胃底与膈、脾相贴,胃大弯的后下方有横结肠横过。
35.固有鼻腔的粘膜可因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嗅区和呼吸区两部分。
36.喉腔侧壁由二对粘膜皱襞,上一对称前庭壁下一对称声襞,喉腔最窄处在声门襞。
37.两侧声襞之间及两侧杓状软骨之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
38.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
39.肺的位置及形态。
答:位置:份额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肺尖高出胸廓上口。
形态:分为左肺和右肺。
左肺因心脏偏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
肺的形态略呈圆锥形,可分为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肺尖钝圆,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所以在锁骨上方进针时,要避免损伤肺尖造成气胸。
肺底略向上凹陷,贴膈。
肋面较凸隆,与胸廓前、后外侧壁的肋和肋间肌接触。
内侧面对向纵隔,此面中央为肺门,由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及神经等出入,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策划能够为肺根。
肺的前缘锐利,右肺前缘近于垂直,左肺前缘的下半有心切迹。
肺的后缘钝圆,贴于脊柱的两侧。
份肺的下缘也较锐利伸向膈与胸壁之间。
左肺有一条由后上斜向前下方走行的斜裂(叶间裂),此裂深达肺门,将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
右肺除由与左肺相应的斜裂外,沿有一水平裂(右肺副肋)它起自斜裂,水平向前。
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40.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
答:左右肺的体表投影:两肺前缘的投影均起自锁骨内侧估上方2-3cm处的肺尖,向内下方斜行,经胸锁关节的后面,至胸骨角之中点处左右则靠拢右肺前缘由此几乎垂直下行,至第6胸肋关节处移行于右肺下缘;左肺前缘略直下行至第4胸肋关节水平,沿肺的心切迹作弧形弯曲,至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于左肺下缘。
胸膜的体表投影:两侧胸膜顶及胸膜前界的投影,与两肺尖的肺前缘的投影基本一致。
两侧胸膜下界的投影,比两肺下缘的投影约低两个肋。
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自第6肋骨,两侧均向外下行,在锁骨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11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时则平第12胸椎棘突。
41.肾区: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当肾有病变时,叩击或触压常引起震痛或压痛。
42.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的粘膜由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称膀胱三角,此区缺少粘膜下组织,粘膜直接与肌层紧密结合,无论在膀胱空虚或膀胱充盈时,粘膜总是保持平滑状态。
膀胱三角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43.冠装切面上,肾的内部结构可见哪些?答:在肾的冠装切面上,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
肾皮质位于肾实质的表层,肾髓质位于肾实质的深层。
肾皮质深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
肾髓质由15-20个针锥体构成。
肾锥体的尖称为肾乳头,伸向肾窦。
漏斗状的肾小盏包绕肾乳头,2-3个肾小盏汇合成一个肾大盏,肾大盏再集合成肾盂,肾盂处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44.输尿管的三个狭窄位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答:输尿管第一个狭窄位于起始处,第二狭窄位于小骨盆入口处,第三个狭窄位于膀胱壁内段,这些狭窄部位常是结石易滞留处。
45.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答:女性尿道的特点是短、宽、直,易于扩张,所以较易于引起尿道逆行感染。
46.简述肾的外形与位置。
答:肾的外形似红豆,由前后二面、上下二极和内外二缘,其中内侧缘是肾门,为肾的管道出入的部位。
其位置与第12肋关系密切,左第12肋跨过左肾后面中部,右第12肋跨过右肾后面的上部;左肾上极平T11中部,下极平L2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