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和视觉(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一课一练附答案第二章第6节 透镜和视觉
第6节透镜和视觉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
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A.小于0.05mmB.等于0.05mmC.大于0.05mmD.任意值2.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A.平面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凹面镜3.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象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象,如图所示。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明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则()A.光屏上有倒立、缩小的象B.光屏上有倒立、放大的象C.光屏上找不到象D.凸透镜焦距未知,无法判断5.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上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
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幕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6.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7.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8.从酒瓶子侧面看到瓶子里的人参,看到的人参是()A.放大的、正立的虚像B.放大的、正立的实像C.放大的、倒立的虚像D.放大的、倒立的实像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10.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2024中考一轮复习物理-第十一讲-透镜难点及视觉-解析版
第十一讲--透镜难点及视觉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考点1 透镜5个难点1.物体与像的移动关系(1)从②移动到③,u>2f,成的是倒立缩小到实像,此时到像距f<v<2f,可以看出物体的移动范围可以从2f到无穷远,而像距只能在f, 2f之间来回移动。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的移动距离大于像。
即u>2f, f<v<2f,此时v物>v像,并且在移动过程中像越来越小,越来越靠近焦点,所以当物体是匀速远离2f时候,像的速度会越来越慢。
(2)从②移动到①,f<u<2f, v>2f,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只能在f, 2f之间来回移动,而像能从2f移动到无穷远,所以在相同时间内,像的移动距离要大于物体。
即f<u<2f, v>2f,此时v物<v像,并且在移动过程中像越来越大,越来越远离2f,所以当物体是匀速靠近焦点的时候,像的速度越来越快。
小结口诀:大像走大步,小像走小步•谁大谁快,越大越快,越小越慢。
备注:实像和虚像都满足该规律2.动态变化关系厚度越厚,焦距越小,透镜的折光能力越强,此时成像在光屏的前面,此时只能有以下两种方法才能使像重新清晰的呈在光屏上。
(1)光屏向左移,移动到成像点上。
(2)在物体透镜或者透镜光屏中放一个凹透镜。
3.凸透镜中光的可逆性如图,已知此时能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实像,此时的成像性质是什么,问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怎么移动凸透镜才能呈现另一个清晰的实像?4.物体与光屏距离变化关系当u=2f, v=2f时候,物体与像的距离最小,s=4f。
解释:结合第一个重难点,当u>2f的时候,物体移动的距离大于像移动的距离,物体和像移动方向是相同的,所以物体与像的距离会逐渐被拉开。
同理当f<u<2f的时候,物体移动的距离小于像的移动距离,所以物体与像的距离也会逐渐被拉开。
5.高斯公式:考点2眼球的结构1.眼睛(1)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组成。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练习题一、选择题1.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B.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C. 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D. 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2.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 放大镜B. 幻灯机C. 照相机D. 潜望镜3.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主要是利用它对光的会聚作用B. 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 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 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4.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
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A. B. C. D.5.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
如图所示(P点为二倍焦距点),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的实像6.市场上出售一种“人参酒”,在酒瓶中浸着一支人参,你看到浸在瓶中的人参是A. 实物B. 等大的实像C. 放大的实像D. 放大的虚像7.如图是用手机扫描物品上的二维码,可登录网页,可查看物品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 摄像头可以看做是一个放大镜C. 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一倍焦距以内D. 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物品不动,把手机向后移动8.照相机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
对应图片,下列关于照相机、放大镜使用和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甲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B. 照相机:被拍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倒立缩小实像C.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虚像D. 放大镜:被观察物体应在丙区域内,成正立放大实像9.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 练习题(无答案)
2·6透镜和视觉(1)1形状作用生活中的应用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作用老花镜、放大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有作用近视镜2.透镜的结构。
(1)主光轴: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
(2)光心:位于透镜的中心,光通过它时传播方向。
(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焦点(F)。
一个凸透镜有2个焦点。
一个凹透镜也有2个焦点。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f)。
(5)每个凸透镜的焦距是一定的。
3.凸透镜成像实验用到的实验器材是:、、、。
实验时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4.三条特殊光线的光路图。
a.凸透镜:b.凹透镜:5.凸透镜成像规律。
(1)u>2f,f<v<2f,像物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应用:照相机。
(2)u=2f,v=2f,像物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3)f<u<2f,v>2f,像物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应用:幻灯机。
(4)u=f,不成像点。
(5)u<f,像物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应用: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的五种情况图示6.应注意的问题:(1)二倍焦距处为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的转折点;(2)焦点处是成实像与成虚像的转折点;(3)物离焦点越近,像越大,像距也越大。
题型一透镜的成像规律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40厘米处,就会在凸透镜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厘米处,则经凸透镜后产生一个()A.放大、正立的虚像B.放大、倒立的实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不能成像2.当蜡烛位于凸透镜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则光屏上将出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得不到实像题型二透镜成像的应用1.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完成了太空授课.如图是她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
2.6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精选练习(原卷版+解析)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第6节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规律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2019•江苏盐城)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B.C.D.2.(2019•浙江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
该像的性质是()A.缩小的虚像B.放大的虚像C.缩小的实像D.放大的实像3.(2017•江苏常州)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A.B.C.D.4.(2019·广西百色)(2019•百色)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该透镜的焦距f小于9cmC.将点燃的蜡烛移至距透镜9cm处,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虚像D.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也得到烛焰清晰的像5.(2014•江苏盐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
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6.(2019•四川达州)甲图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图乙所示。
为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___的位置(选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银幕是为了________所有颜色的光(选填“反射”或“吸收”)。
7.(2019•浙江舟山)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了一块________镜。
此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白纸应________矿泉水瓶(选填“靠近”或“远离”)。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7年级下册 2.6.2 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应用、眼睛(学生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2章对环境的感觉2.6-2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应用、眼睛目录 (1) (4) (5) (10) (13)一、眼的结构和功能1.人的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与照相机非常相似,眼睛主要由眼帘和眼球组成。
眼球前有眼帘,可随时合上以防止其他物体进入眼睛,具有保护眼睛功能.眼睛眼球2.眼球如图所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瞳孔在虹膜的中央,根据环境中光的强弱,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的量;睫状肌起到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从而改变晶状体的焦距的作用。
(1)角膜:眼球最外层,光线通过透明的角膜进入眼里。
(2)瞳孔:在虹膜的中央,可随时调节进入眼里的光线强弱。
(3)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4)玻璃体:一种透明的胶状物质充满着整个眼球的内部。
(5)白色巩膜:眼球的一层坚韧的保护外壳。
(6)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有很多对光很敏感的感光细胞,物体的图象成在视网膜上。
(7)视神经:把感光细胞感受到的信息传入大脑。
3.虹膜:瞳孔周围有颜色的一圈。
虹膜的作用:可以改变瞳孔的大小。
【活动】仔细观察同桌同学的眼睛,观察他的虹膜的颜色和瞳孔。
并用小手电照这位同学的一只眼,观察瞳孔有什么变化。
现象:(1)虹膜的颜色是棕褐色的;(2)用小手电照同学眼时观察到瞳孔会变小。
瞳孔缩小是为了减少进入眼睛光线的量。
虹膜的颜色具有人种差异,是由虹膜含有的色素的细胞决定,随着色素的不同,眼珠的颜色也不同。
黄种人含色素较多,呈现棕褐色,远看如黑色。
而白种人色素少,呈浅灰色或淡蓝色。
颜色的深浅体之间也有区别,通常是由所含色素的多寡而定。
二、视觉的形成1.眼睛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眼睛中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形成一个折光系统(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视网膜上有很多感光细胞,这些细胞受到光刺激后发出信息,信息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而形成视觉。
七年级科学下册 2.6 透镜和视觉(2)同步练习 (新版)浙教版
2.6 透镜和视觉(2)对应学生用书P75—P761.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B)A.角膜是蓝色的B.虹膜是蓝色的C.晶状体是蓝色的D.玻璃体是蓝色的2.如图是人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C)(第2题)A.①B.②C.③D.④3.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A)A.晶状体瞳孔视网膜B.晶状体虹膜脉络膜C.玻璃体瞳孔角膜D.角膜晶状体视网膜4.在眼球的结构中,感受光的刺激,形成物像的部位是(C)A.角膜B.晶状体C.视网膜D.大脑的特定区域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像,她常常要做的是(B)A.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点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点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点D.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点6.视觉形成的正确途径是(D)A.物体反射的光线→晶状体→玻璃体→角膜→瞳孔→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B.物体反射的光线→瞳孔→玻璃体→角膜→晶状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C.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玻璃体→视神经→视觉中枢D.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7.如图是人眼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第7题)(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通过眼球折光系统中的[1]角膜、房水、[2]晶状体和[9]玻璃体到达[7]视网膜形成物像。
(2)从暗室走到阳光下,[3]瞳孔会变小,这种变化是由[4]虹膜内的平滑肌收缩引起的。
8.如图所示,甲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图,乙是放大镜的工作原理图。
(第8题)9.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远离(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的。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第二章2.6.2放大镜和照相机 凸透镜的应用
对调,光屏上将不 (2)把一个凸透镜放在水滴的上方,使箭头、小水滴、凸透镜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保持凸透镜是水平放置的,并调整到水滴的距离,且
眼睛不要离太近,边观察、边微微调节凸透镜的位置,即可看到箭头被放大的虚像。
会出现清晰的像 A.教学中使用的投影仪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夯实基础·巩固练
9.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其横截面如图所示 ,它的正面呈圆弧形,这样设计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 作用相当于_放__大_____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的 ____虚____(填“实”或“虚”)像。
夯实基础·巩固练
10.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_凸__透镜,它的成像与__照__相__机__(填“ 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_______(填 “放缩大小”“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 到镜头的距离
夯实基础·巩固练
6.【中考·温州】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 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
质是( D ) A.缩小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
【点拨】烧瓶相当于凸透镜,蜡烛是物体,墙壁相当于光屏,物 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夯实基础·巩固练
12.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 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凸透镜可以成正立的实像 C.摄像头发光照亮了二维码 D.平行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摄像头相当于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摄像头不是光源,不能 发光照亮二维码。扫描二维码获取信息,是二维码反射 的平行光通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像。
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1
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1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片,可随着眼球的运动而运动,目前使用的软质隐形眼镜是由甲醛丙烯酸羟乙酯(HEMA)制成的,中心厚度只有0.05mm.近视眼患者戴的HEMA超薄镜片的边缘厚度可以()A.小于0.05mm B.等于0.05mm C.大于0.05mm D.任意值【答案】C2.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答案】C3.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B.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C.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D.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焦距以外【答案】B4.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蜡烛放在b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点成的像大【答案】A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实验桌上有光具座、蜡烛、光屏、焦距分别为15厘米和20厘米的凸透镜L1和L2等器材,小明先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正确安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凸透镜是L1,小明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B.若凸透镜是L1,小明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的距离,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C.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60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D.若凸透镜是L2,小明将光屏移到70厘米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答案】B6.正常人的眼睛能将物体的像始终成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这是由于A.不断改变物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B.不断改变晶状体的凸起程度,使像成在视网膜上C.不断改变像距,使像成在视网膜上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答案】B7.望远镜是用两组凸透镜组成的,下面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镜、物镜直径相同B.目镜、物镜焦距相同C.物镜直径比目镜直径大,目的是为了会聚更多的光D.通过目镜看到天体的像比实际的天体大【答案】C8.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答案】D9.下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和戴上眼镜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由此可判断出小明视力存在的问题以及所戴眼镜的镜片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近视眼凹透镜C.远视眼凹透镜D.近视眼凸透镜【答案】B10.关于平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虚像一定是放大的B.虚像可以在光屏上显示C.实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D.实像可能是正立的,也可能是倒立的【答案】C1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答案】C12.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的像是A.缩小的B.等大的C.放大的D.无法判断【答案】C13.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A.晶状体瞳孔视网膜B.晶状体虹膜脉络膜C.玻璃体瞳孔角膜D.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答案】A14.幻灯片距幻灯机镜头的距离为20厘米,则此幻灯机镜头的焦距可能是A.15厘米B.20厘米C.10厘米D.以上均不对【答案】A15.如图是人眼球结构的示意图,图中能够折射光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的结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40厘米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可多选)A.一定是放大的像B.一定是缩小的像C.一定是倒立的像D.一定是正立的像【答案】AC1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实像可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而虚像不是【答案】B18.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A.只有bB.只有a、c、d、eC.只有a、b、cD.a、b、c、d、e均可【答案】A19.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浙教版七年科学下册第2章第6节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习题)
《透镜和视觉第2课时》习题一、基础练习1.(2018郴州)回顾眼球结构,找出在功能上类似于显微镜光圈的那一项是()A.角膜B.晶状体C.瞳孔D.视网膜2.为了预防近视,下列习惯不正确的是()A.看书时,眼与书本的距离随光线亮暗进行调节B.经常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C.看书时间不能太长,连续看书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D.躺、卧、走路、乘车时不要看书3.(2018长沙)驾驶员在夜晚会车时应将远光灯转换为近光灯,因为强光照射会影响对面驾驶员观察路况。
在眼球结构中,感受光线刺激的是()A.角膜B.瞳孔C.晶状体D.视网膜4.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可以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和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5.晚上,当人们从明亮的屋内走入漆黑的夜幕中时,什么也看不清。
但一会儿后,就能看见周围的事物,在这个过程中,瞳孔的变化是()6.检查视力时,视力表上的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A.B.C.D.7.照相机成像原理与眼睛成像原理相似,照相机的镜头、光圈、胶卷分别相当于眼睛的()A.晶状体瞳孔视网膜B.晶状体虹膜脉络膜C.玻璃体瞳孔角膜D.角膜晶状体视网膜8.(2014·绍兴)小敏对眼球成像原理进行模拟实验。
如图所示,将蜡烛放在A处时,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把此时凸透镜和光屏模拟成正常人眼球模型,光屏相当于眼球的视网膜,在原位置上,换一个凸透镜后,发现要将蜡烛移动到B处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和光屏相当于模拟________ (填“近”或“远”)视眼的眼球。
二、提升练习9.(2018滨州)2018年5月,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教授用动物角膜代替人角膜让万名患者复明,获得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如图中角膜是()A.①B.②C.③D.⑤10.(2017邵阳)图是小明同学根据所学知识画的近视成像情况及矫正方法图,其中正确的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11.如图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B.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系统C.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更薄一些D.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12.如图是眼球结构及成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正常眼成像过程B.近视眼原因之一是结构[2]过度变凸C.结构[3]既是成像也是视觉形成的部位D.远物和近物都能看清是因为结构[1]有调节作用13.如图是“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观察思考后回答问题:(1)模拟实验中左边的白纸板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中间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_______。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
《透镜和视觉》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2. 掌握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3. 理解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4. 探讨透镜对视觉的影响。
导学内容:1. 透镜的定义和分类;2. 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3. 透镜在显微镜、望遥镜等光学仪器中的应用;4. 透镜对视觉的影响。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会用到透镜吗?透镜对我们的视觉有什么影响呢?第二步:透镜的定义和分类1. 什么是透镜?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可以折射、聚焦光线。
2. 透镜根据形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使光线聚焦,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第三步: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1. 凸透镜焦距的计算方法为:1/f = (n - 1) * (1/R1 + 1/R2),其中f为焦距,n为透镜的折射率,R1和R2分别为透镜两侧的曲率半径。
2. 凹透镜焦距的计算方法类似,只是折射率n为负值。
第四步: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1. 透镜在显微镜中的应用:通过透镜的放大作用,可以观察微小物体。
2. 透镜在望遥镜中的应用:通过透镜的聚焦作用,可以观察遥处物体。
第五步:透镜对视觉的影响1. 透镜可以矫正视觉中的折射问题,帮助人们看清楚物体。
2. 镜片的选择和应用会影响视觉的清晰度和舒适度。
第六步:总结与拓展1.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透镜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掌握了透镜的焦距计算方法,了解了透镜在光学仪器中的应用,探讨了透镜对视觉的影响。
2. 可以进一步了解透镜在其他光学仪器中的应用,如相机镜头、望遥镜等。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透镜和视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珍爱视力,合理应用光学仪器,享受清晰的视觉体验。
专题09 凸透镜成像与眼睛视觉-七年级科学下册(原卷版)
专题09 凸透镜成像与眼睛视觉一、凸透镜成像规律说明: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被照景物与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胶片(光屏)的距离为像距(暗箱的长度)。
拍近景时,相当于物距缩小,则像距要增大,而胶片是无法前后移动的,只有靠移动镜头的前伸来扩大像距。
反之则反。
二、眼睛外膜:角膜、巩膜眼球壁 中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①眼睛 内膜:视网膜内溶物: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眼睛的折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相当于凸透镜,其中主要是晶状体)晶状体的曲度由睫状肌的收缩和舒张进行调节,通过调节曲度从而改变折光系统的焦距。
使成像成在是决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成像部位: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然后通过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形成视觉。
④仔细观察自己的眼睛:白色的为巩膜,黑圆圈为虹膜,黑亮点为瞳孔,瞳孔的大小与光线的强弱有关,光线过强则瞳孔缩小,所以瞳孔主要是在虹膜控制下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多少。
三、视觉与视力矫正①人眼视觉上的限制:①人眼能看到字的最近距离叫近点(大约10cm处),②人眼具有分辨力的最远距离,大约为2.5米左右。
(上述主要原因是晶状体的曲度调节是有限度的)③人的盲点: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地方,一般在近鼻侧。
②远视原因:晶状体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弹性变小。
近视原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而是物象模糊。
③近视矫正办法:配戴凹透镜。
远视矫正办法:戴凸透镜。
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验证1.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关于a、b、c、d四点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C.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D.烛焰位于d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如图所示,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由发光点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可知()A.图甲为凹透镜,图乙为凸透镜B.图甲、乙都为凸透镜C.图甲为凸透镜,图乙为凹透镜D.图甲、乙都为凹透镜3.(2022七下·诸暨期中)如图甲所示,有一个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的图示位置,它所成像的形状应该如图乙中的()A.B.C.D.4.(2022七下·诸暨期中)某小组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图所示光具座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常见的透镜(讲义)(解析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常见的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特点【知识点分析】一.透镜和视觉1.透镜及应用:能透过光的镜片都是透镜,透镜广泛应用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眼镜镜片、望远镜等。
2.透镜的分类:(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4.透镜的焦距、焦点等主光轴: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画主光轴应用点划线光心:透镜中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O”主光轴表示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会聚的一点。
或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发散的光反向延长线交于的点(虚焦点)。
焦距(f):焦点与光心的距离。
【例题分析】【例1】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远处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
如图所示,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a)为凸透镜(b)为凹透镜B.(a)(b)都为凸透镜C.(a)为凹透镜(b)为凸透镜D.(a)(b)都为凹透镜【答案】D【解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分析,由于两图中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都变得发散了,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故两个图中都是凹透镜。
【例2】下列透镜中,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有()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答案】A【解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特点可知,图中第一种是凹透镜,第二、三、四种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可以对光有发散作用的有一种。
【例3】一块玻璃砖内有一个饼形气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垂直通过玻璃砖后将A.被发散B.被会聚C.还是平行光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薄,边缘厚,都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平行光经过玻璃砖后,会变得发散,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例4】如图所示,1为入射光线,2为出射光线,在图中添加一个合理的光学器件可为()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D.前三者均可【答案】D【解析】1为入射光线,2为反射光线,作两条光线组成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反射镜面的位置,如下图所示1为入射光线,2为折射光线,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入射光线1看做是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条光线,据此画出主光轴,折射光线经过凸透镜焦点,据此可画出凸透镜,如下图所示1为入射光线,2为折射光线,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七年级下科学(透镜和视觉)
锐辅教育中心
知识照亮梦想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 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2)光从水或玻璃等介质斜射入空气时,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 不仅有折射存在,而且还有反射现象存在 。
2013-12-6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平面镜能成缩小的虚像
知识照亮梦想
B 凸透镜能把平行光线会聚一点
C 凹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13-12-6
D 凸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锐辅教育中心
知识照亮梦想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 凸透镜的焦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是实焦点, 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B 从凸透镜焦点发出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成为 平行光线
锐辅教育中心
知识照亮梦想
5、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 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右图所示,该同学 看到的视力表的像距离他( D)。 A . 2 米 B. 3 米 C . 4 米 D . 5 米
2013-12-6
5m
锐辅教育中心
知识照亮梦想
6.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的指 针位置,如右图所示,此时的实 际时间是 C A.l点25分 B.10点25分 C.10点35分 D.7点55分
知识照亮梦想
4.图 l-10中表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折光路图 正确的是(A)。
2013-12-6
锐辅教育中心
知识照亮梦想
5 .在图 l - 11 所示的各光路中,填上合适的 透镜。
2013-12-6
锐辅教育中心
知识照亮梦想
【练习二】
1.如图所示光具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CDF __________ ,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_____( 填 EG 字母)。
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2
倒立或正立
缩小或放大
虚像或实 像
40
倒立
缩小
实
试卷第 9页,总 15页
20
倒立
放大
实
10
正立
放大
虚
u<f 透镜、光屏、烛焰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处
30.小明同学要挑选一焦距小于 6 厘米的凸透镜,他用物理实验对甲、乙、丙三块凸
透镜进行测量,保持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为 12 厘米,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以确 定小明同学需要_____凸透镜。
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
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
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
【答案】C
17.高老师戴着眼镜正在批作业,听到远处有学生叫她,为了看清该学生的容貌,高老
师立即摘下眼镜跟这位学生打招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航空摄影
使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 50 毫米,则胶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 ( )
A.100 毫米以外
B.50 毫米以内
C.略大于 50 毫米
D.恰为 50 毫米
【答案】C
21.如图所示,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2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
A.缩小的实像 B.放大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缩小的虚像 【答案】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 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A 7.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图甲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 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眼镜是图乙图中的( )
透镜和视觉 教案
透镜和视觉教案教案标题:透镜和视觉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透镜和视觉的基本原理。
通过实验和讨论,学生将学习透镜的种类、功能以及它们在视觉中的应用。
此外,学生还将了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常见的视觉问题,并探索如何通过透镜来纠正这些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透镜的定义、种类和功能。
2. 理解透镜在视觉中的应用。
3. 探索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常见视觉问题的原因。
4. 了解透镜如何纠正这些视觉问题。
5.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透镜实验。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透镜模型或实际透镜。
3. 实验材料:光源、屏幕、透镜、尺子等。
4. 学生实验记录表格。
5. 视觉问题案例研究材料。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 使用一张幻灯片或白板绘制一个透镜,并请学生描述透镜的外观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透镜的作用是什么,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透镜。
知识探索(20分钟):1. 介绍透镜的种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解释它们的形状和功能。
2. 分享透镜在光学仪器(如望远镜和显微镜)中的应用。
3. 解释透镜在眼睛中的作用,以及近视、远视和散光等视觉问题的原因。
实验探究(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组实验材料。
2. 指导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研究透镜的聚焦和散射效果。
3.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讨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知识应用(15分钟):1. 分享视觉问题案例研究材料,让学生了解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症状和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透镜来纠正这些视觉问题。
3. 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总结和评估(10分钟):1. 确保学生掌握透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 通过提问和讨论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提供反馈和指导,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透镜的应用领域,如眼科手术中的人工晶体。
2. 邀请专业人士(如眼科医生或光学工程师)来讲解透镜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挑战。
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2
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小李与小胡用同一照相机给站在某处的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甲是小李拍的,乙是小胡拍的。
根据底片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若拍照时所选镜头焦距一样,则小李离被拍的同学的距离远B.小李与小胡所拍的像都成像在两倍焦距之外C.小胡为了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移动位置后,镜头要往前伸D.小胡为了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李的一样大,移动位置后,镜头与胶卷距离不变【答案】C2.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被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引起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答案】A3.某同学利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他把一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再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移动蜡烛和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实验得到的物距、像距及成像情况如下表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小于7.5 cmB.等于15 cmC.等于10 cmD.大于12 cm【答案】C4.如下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A.图中Ⅰ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答案】A5.用如图所示的一架照相机,对某人拍摄一张清晰的全身照片,则照相机底片上的全身像是()A.缩小的实像B.放大的实像C.等大的实像D.缩小的虚像【答案】A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B.凸透镜有虚焦点,凹透镜有实焦点C.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D.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它发出的光线经过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答案】A7.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图甲为来自远方物体上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
第6节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专题复习)(PPT课件(初中科学)29张)
C.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沿F1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2024/9/22
如图所示,当用眼睛去视察镜子时,光束 好像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 是( ) A.0.5米 B.0.3米 C.0.2米 D.0.1米
2024/9/22
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 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 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情况 是( )
A.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沿O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沿F1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图中Ⅱ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下
C.图中Ⅲ区域,比A'B'大,箭头方向向上
D.图中Ⅳ区域,比A'B'小,箭头方向向下
Ⅰ
Ⅱ
F
F
B'
·
·
·
A'
Ⅲ
Ⅳ
O
2f
2f
2024/9/22
5.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 前的点光源,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 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 情况是( )
凸透镜成像规律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24/9/22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2024/9/22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24/9/22
2024/9/22
F F
浙教版科学七下透镜和视觉(凸透镜成像和晶状体)
通过调节瞳孔的大小来 调节进入眼睛光线的量。
“灵活的晶状体”
看近处的物体
画出一只有灵 魂的眼睛
再来几条发散 小光线
晶状体变厚(凸度变 大),加强折光能力
晶状体:妈呀!这光线这么散,如果聚焦 不到视网膜上,我的主人就看不清楚啦! 大脑:睫状肌,赶忙收缩!
晶状体:咦,我被挤“胖”了,焦距变短了
1、当烛焰离凸透镜40cm时,光屏上可呈一个
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焦距可能是---(
A、50cm
B、 40cm
C
)
C、30cm
D、 10cm
2、在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f= 20cm, (1)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把蜡烛
放在离凸透镜 _大__于___4_0_ 厘米的地方; (2)若把蜡烛从离40cm的地方移到25cm的
地方,像距 _变__大___, 像的大小 变___大__; (“变大、变小、 不变”) (3)想用凸透镜视察到一个正立的像,蜡烛 应放在离凸透镜 _小__于__2__0_ 厘米的地方。
“迷人的眼睛”
动手画一画,你心目中的眼睛是什么样的?
可爱派
漫画派
素描派
创意派
科学派
认识一下,眼睛的结构
虹膜——有颜色的环形
太薄? 折光能力太差 眼球前后径过短?
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近视眼
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眼
近视—太凸,折光能力太强—减弱—来个 凹透镜 远视—不够凸,折光能力太弱—加强—再 来一个凸透镜
交给你们了!
治疗远近视眼四个字:远凸近凹
1、胡鸽和刘易飞是同班同学,一天胡鸽错拿了刘易飞的眼镜,感觉 右眼很模糊,且看东西放大,请问刘易飞右眼是什么眼? 远视眼,凸透镜,放大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一、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二、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可能跟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三、
(1)选择一块凸透镜,并利用聚焦法测出焦距。
f
如何测定凸透镜焦距?
2015-4-13
(2)实验设计
①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成像装置上,调节它们的 高低使它们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
u>2f u=2f 2f>u>f
u=f
2f>v>f
v=2f v>2f
u<f
实像均倒立 1.在光屏成的像有什么共同特点?
2.哪一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线? 一倍焦距处 (一倍焦距分虚实)
3.哪一点是缩小和放大实像分界线? 二倍焦距处 (二倍焦距分大小)
交流合作
实验思考
4、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什么情况下像和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律
实验器材
点燃的蜡烛
光屏
光具座
凸透镜
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像的大小、正倒 倒立放大的实像 和虚实跟什么因素 有关? 倒立等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几个概念:
U
V
•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 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 • 正 立、倒立:指像的上下位置与物体的上下位 置相比较而是否颠倒; • 放大、缩小:指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比较而言; • 变大、变小:指物距变化后成的像的大小跟物距 变化前成的像的大小相比较而言.
2015-4-13
F F
f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2015-4-13
F
F
f
u=f 不成像
2015-4-13
F
F
f
u<f 倒立放大虚像
2015-4-13
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凡是 (1) 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像和物分处在 透镜两侧,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 可用光屏承接;
(2) 凡是虚像是正立的,与物体处在透镜同 侧,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的交点 构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只能用眼睛直接 观看
透镜和视觉(2)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基础知识:主光轴、光心O、焦点F
F(焦点) 主光轴
F(焦点) O(光心)
基础知识:焦距f、2倍焦距2f
2F
F 2f (2倍焦距) O
f(焦距) F
主光轴
基础知识:三条特殊光线
2F
F O
F
1、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经过焦点。 3、经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当通过凸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记录表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像 倒立、等大的像 倒立、放大的像 正立、放大的像 实验次数 1 2 1 1 2 1 2 物距(厘米) 像距(厘米)
总结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倒立 缩小 实像
倒立 等大 实像 倒立 放大 实像 平行光 不成像 正立 放大 虚像
凸透镜还能成正立、放大、虚像
凸透镜的应用
景物
胶片
镜头
物体
2f F
凸透镜
F 2f 光屏
幻灯机、投影仪
利用物距 f<u<2f ,凸Hale Waihona Puke 镜 能成 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一原理。
银幕
2f
F
F
2f
实像总是异侧倒,虚像总是同侧正
2015-4-13
5.蜡烛从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 像的大小又如何变 化? 为了接到清晰的像, 光屏该如何移动?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作图研究
利用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F
F
f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2015-4-13
F
F
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物体(烛焰) 光具座 凸透镜 光屏
同一高度
光屏
凸透镜
物体(烛焰)
为什么要让它们的中心处于同一高度? 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上。
②点燃蜡烛,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 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 逐次移近凸透镜,每次都需要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 烛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 减小而变化的。 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