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精编)

合集下载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考试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班级管理》考试知识点归纳
2,根据预期时间的长短,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3,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的限制,分为必达目标和争取目标。
4,根据目标性质,分为任务目标和班级建设目标。
5,根据目标内容,分为一般管理、具体管理和领导工作的目标。
6,根据目标主体指向,分为组织系统目标和组织成员目标。
7,根据目标范围,分为总体目标和分类目标。
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
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重点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
②创造班级的健康心理氛围。
个别教育
准备工作:
1,要把握学生的问题所在,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2,明确个别教育的目的。
3,围绕个别教育准备相关的资料、数据、事例。
个别教育的方式:直接式、接近式、提问式、启发式、鼓励式、参照式、商谈式、触动式。
先进生工作
1,心理特征:①自尊心强,充满自信。②强烈的荣誉感。③较强的超群愿望和竞争意识。
第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的言论,要能够支持小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道德认识。
第二,班主任在与小学生的日常交流中,引导小学生提高道德认识。
第三,创设提高小学生道德认识能力的情境。
2,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的任务:
①促进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激发学习动机。
第二,帮助小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
班级管理
2.3.1了解班级管理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能开展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教师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和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2.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②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可与支持;②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③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④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但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

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达成班级目标上,班主任的领导才能非常重要。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②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实施职权影响力需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包括:①国家的教育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②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

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影响力必须在这一范围内施加,否则班主任的领导合法性与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③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班级与班级管理考试形式:主观题、客观题重点考点:班集体的形成阶段、班级管理的模式、突发问题的处理,尤其需要掌握课堂突发问题处理的原则与方法。

一、班级概述1、班级的概念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2、班级的历史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1519)。

而从现代意义上对班级进行系统论证的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

3、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1、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班集体不是学生的简单集合,是不会自发形成的。

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班集体的形成需要全班学生和班主任以及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努力。

2、班集体的形成阶段初建期:组建阶段,班主任是把你的核心和动力。

形成期:核心初步形成阶段班级凝聚力开始出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班级的核心初步形成。

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成熟期:集体自主活动阶段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自主的开展集体活动。

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4、培养正确舆论和良好班风的措施(1)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班主任率先垂范(2)发挥身边榜样的作用(3)发挥班级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善于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班级日志、班级网络主页、班会等形式,开展问题讨论,宣导主流价值观念,使正确的集体舆论得以张扬巩固。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教师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和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2.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②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可与支持;②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③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④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但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

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达成班级目标上,班主任的领导才能非常重要。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②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实施职权影响力需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包括:①国家的教育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②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

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影响力必须在这一范围内施加,否则班主任的领导合法性与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③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教师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和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2.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②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可与支持;②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③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④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但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

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达成班级目标上,班主任的领导才能非常重要。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②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实施职权影响力需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包括:①国家的教育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②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

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影响力必须在这一范围内施加,否则班主任的领导合法性与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③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精编)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精编)

2014 年教师招聘考试之班级管理(知识点精编)1、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2、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3、班级管理的功能:第一,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第三,有助于锻炼学习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常规管理:概念: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内容: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

作用:第一,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第二,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泼、积极、有效的班集体;第三,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5、班级平行管理:内涵: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要求:对班集体和个别学生双管齐下、相互渗透的管理,既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起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又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来促进班集体的管理和发展。

6、班级民主管理:内涵: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要求:一是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7、班级目标管理:内涵: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

要求:围绕全体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自我管理。

8、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问题:第一,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第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解决措施:第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第二,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第三,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班级管理知识点

班级管理知识点

班级管理知识点60班级管理;第一章班级管理概述;1.班级就是学校教育活动得基本活动;2.班级管理就是指班级管理者对待特定班级得资源进行;3.班级管理得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班级管理就是学校工作得基础;2)班级管理就是开展教育活动得保证;3)班级管理就是班集体建设得基本手段;4)班级管理就是锻炼与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得重要途;4.班级管理目标得特点;1)发展性;2)针对性;3)班级管理第一章班级管理概述1.班级就是学校教育活动得基本活动。

2.班级管理就是指班级管理者对待特定班级得资源进行合理得配置, 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引导被管理者高效率得实现班级目标得活动。

荛郧饧轼許贾燙。

3、班级管理得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 班级管理就是学校工作得基础2) 班级管理就是开展教育活动得保证3) 班级管理就是班集体建设得基本手段4) 班级管理就是锻炼与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得重要途径4.班级管理目标得特点1) 发展性2) 针对性3) 层次性4) 可评价性5.班级管理得任务(一) 班级组织建设(二) 班级日常管理(三) 班级活动管理(四) 班级教育力量管理6.班级集体观就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直接或间接通过班级组织中得“管理者”, 借助一定得规章制度或班级纪律去约束学生, 实现学生得思想与行为控制得管理主义得班集体观。

庫鲮癆挾鸣鏤勋。

7、标准集体观就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 要求班级中每一个人都应就是自己为班级得一员, 或心理上视自己归属为所在得集体。

鄭钶塹饽鈍韦鎧。

8、自治集体观就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着眼于学生一定角色得作用, 实现自我参与, 形成自治意识, 将集体规范加以内化或同一化, 并创造新得集体规范得班级集体观。

鐸憐敘羋對貓爷。

9、班级管理过程就是班级管理者在教育管理科学得指导下, 按照班级教育管理目标, 对班级进行整体控制与有效运行得过程。

嘖擔羁脅愤諱憊。

10、霍尔三维(知识维、逻辑维、时间维)结构用于班级管理过程得分析, 可以从理论维、设计维、操作维莱展开: 镂奐儼獨鲷酝鹵。

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班级管理是指对学生进行组织、管理和教育的工作。

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班级管理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将对班级管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纳:1.班级组织:班级组织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班级的人员组成、岗位设置、职责分工等都是班级组织的重要内容。

班长、团支书等学生干部的选举和任命,班级的角色分配和前期工作的安排都属于班级组织的范畴。

2.班级规章制度:班级的规章制度是管理班级的重要依据和纽带。

班级规章制度中包括的内容有:考勤制度、作业制度、纪律规定等。

制定规章制度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能够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认同并遵守。

3.班级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班级管理者需要安排和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班级文艺演出、集体户外活动等。

在组织班级活动时,需要考虑活动的宗旨、流程安排和评估等方面,以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取得积极的效果。

4.班级日常管理:班级日常管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

班级管理者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和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同时,还要管理和协调班级内的各项事务,保持班级的秩序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5.班级教育与心理辅导:班级教育是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班级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者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开展相关的班会活动和主题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困惑和困难。

6.班级家庭教育工作:7.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精神氛围和核心价值观,是班级成员共同遵守和追求的一种精神理念。

班级管理者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和塑造班级文化,如班级口号、标语、班级活动等,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作,需要管理者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责任心。

班级管理知识点

班级管理知识点

班级管理知识点第一篇:班级管理知识点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是教育目的,把处于一定年龄阶段、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基层教育组织。

学习型组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

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人性的、富有生命力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

班级管理:班级管理者按照交易管理规律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社会化: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待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活动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

1.班级的特点:依赖性、学习性、教育性、社会性。

2.班级的发展历程:班级的出现、发展、当代班级的新特点(开放式班级的出现、分层变动式、班级规模适当缩小、多种教学组织的综合运用)3.班级管理课程方法: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与学习结合;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班主任: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以教师专业化标准为基础,逐步掌握德育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经过长期培养训练形成班级德育和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能力与技巧,提高自身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全面有效地履行班主任职责。

自我发展规划: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规划。

4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地位:(1)班级管理中主客体的辩证统一;(2)班级管理中学生的双重角色;(3)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4.班级管理中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人;(2)学生是儿童;(3)学生是学生5.班主任的作用:(1)是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直接责任者;(2)是学校工作展开的纽带和具体实施者;(3)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的桥梁。

班级管理目标:班级管理主体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在一定时期内使班级集体达到一种所期望的状态。

6.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考虑因素):(1)社会性质(2)班级管理活动的规律(3)学校的教育目标:(4)班级的现实状态7.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程序:(1)全面收集资料,掌握内外信息;(2)提出目标方案(3)评估目标方案;(4)比较分析,择优而定。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师考试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

教育学|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知识点归纳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教师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和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2.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②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可与支持;②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③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④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但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

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达成班级目标上,班主任的领导才能非常重要。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②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实施职权影响力需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包括:①国家的教育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②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

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影响力必须在这一范围内施加,否则班主任的领导合法性与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③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班级管理复习重点

班级管理复习重点

班级管理复习重点班级管理第一章小学班主任与小学班级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班级是现代学校制度的产物。

是同一年龄段、发展水平相当的一群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固定地聚集在一起,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开展教育活动的学校教育基层组织。

2、班主任:班主任就是学校中的一种管理角色。

他(她)对学校中的基层组织――班级充分发挥管理的职能。

班主任就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就是发展中的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3、小学班主任: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管理者。

他(她)要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一定年龄段上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在班级中对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他各项工作进行管理。

小学班主任一般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对少先队中队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和帮助。

4、管理:管理就是社会非政府活动中的现象,它就是非政府管理者运用自己被剥夺的领导权力,实行计划、非政府和协同等管理措施,为同时实现非政府目标积极开展的活动。

5、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对小学班级非政府的领导。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非政府中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班级管理的特点,设计、非政府、协同、掌控班级非政府内的一切活动,以同时实现原订的班级非政府目标。

第二章小学生与他们的班级生活世界一、名词解释1、小学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是班级组织中的一些小学生在心理一致性或相容性的基础上,自愿结合而成的群体。

二、简答题1、小学班级做为基层教育教学非政府的特征:①小学生非自愿选择的组织(认同是基础性工作)②有共同的学习任务③小学班级非政府的科层化结构(班主任、班委会、制度和纪律)④由成人领导⑤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物理、制度和精神层面即班风)2、小学班级组织的个性发展功能:①班级生活推动儿童自我意识发展,从而推动小学生个性发展②班级生活推动小学生兴趣发展,从而推动个性发展③班级生活推动小学生相处发展,从而推动个性发展1、小学生同班主任。

任课老师的相处2、小学生与同辈群体的相处3、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对班级教育功能的影响(非正式群体对小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影响)①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参考促进作用②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支持促进作用③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④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可以满足用户学生对社会性情感市场需求⑤小学班级非正式群体影响学生的个性构成和发展。

2014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归纳: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2014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归纳: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2014天津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常考知识点归纳: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班主任与班级管理一、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教师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和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班级建设的设计是指班主任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

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2.班级建设目标的确立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班级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②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班级目标对班级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①有利于获得学生对班级发展的认可与支持;②有利于引导班级发展方向,协调班级成员间的言行;③有利于激发班级成员努力进取的行为动机;④还可作为设计与选择班级活动的依据以及班级实施监督与考评的标准。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

但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

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达成班级目标上,班主任的领导才能非常重要。

1.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②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班主任实施职权影响力需要依据一定的组织法规和一定的群体规范,包括:①国家的教育法令、学制、教育方针及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规章制度等;②班级的目标、规范、舆论、纪律、班风等。

班主任对班级的领导影响力必须在这一范围内施加,否则班主任的领导合法性与有效性就会受到质疑。

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取决于三个方面:①班主任自身对教育工作的情感体验;②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能力;③高度发展的控制自己的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第三章 班级管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第三章  班级管理

第三章班级管理一、班集体的特征1.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具有健全的组织与坚强的核心3.具有班集体的规则和秩序4.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与优良的班风5.经常开展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二、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1.班级组织管理班级组织管理主要针对班级组织机构的管理。

班级组织机构包括班委会制度、值周班长制、建立各种类型的小组、班级学生会议制度等。

2.班级制度管理班级制度管理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舆论和班风等方面的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学态度以及教学活动的常规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班级活动是学校教育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教育的重要形式,也是发展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班级的教育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班主任的角色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人生导师;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

四、班主任的职责任务1.全面了解、深入分析、关心尊重班级内每一个学生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3.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问题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生提出惩罚建议。

5.经常与认可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家长、社区联系与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综上,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中心任务则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班级管理考试必背

班级管理考试必背

第一章班级、班级管理与班主任:1、班级: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按一定的人数规模建立起来的教育组织。

班级是班级授课制的产物。

2、班级管理: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3、班主任: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

4、班主任的地位与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 合理使用班主任的权性影响力(防止放弃权力性影响力;防止滥用权力性影响力。

坚持班主任工作的民主性)(2)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引导者;发挥非权力性影响力(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情感因素)(3)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协调者;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组织教师集体;祖师协调学生家长力量;组织班委会工作)5、班级管理的功能:第一层境界:维持班级秩序第二层境界:营造学习氛围第三层境界:形成班级合力第四层境界:学会自主活动第五层境界:提升生命质量6、班级建构的原则:一、有利于教育的原则(首要);二、目标一致的原则;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则7、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应注意的问题:1、计划的目的性;2、计划的整体性;3、计划的现实性;4、计划的具体性;5、计划的层次性;6、计划的灵活性;7、计划的群众性;第二章班集体建设:1、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2、班集体的特征:1.共同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合理的规章制度,自觉的纪律。

4.健康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5.共同的活动。

6.和谐的人际关系。

3、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一)制定班级管理规划班级建设指导思想;班级现状分析(现状描述、原因分析);班级建设思路(建设目标、主题);班级建设的措施(管理体制、主题活动、班级文化、重点研究的学生等)(二)建立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三)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四)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班主任的工作中心就是建设好的班集体第三章了解与研究学生1、(1)了解研究班级整体的内容a.班级的基本情况b.班级的思想品德状况c.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d.全班学生的健康状况e.全班学生的家庭情况(2)了解研究学生个体的内容a.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b.学生的学习情况c.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d.学生的成长经历e.学生生活小环境的具体情况2、了解与研究学生过程中应克服的认知偏见。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育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教师作为教育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焦点。

而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资格证考试班级管理的要点。

一、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合作和交流的基础。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考生需要了解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班级文化。

1、树立榜样作为班级管理者,考生需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言传身教中,展现出尊重、诚信、友善等良好的品质,从而影响和感染学生。

2、建立规则制度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则制度,明确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措施。

同时,引导学生参与规则的制定,增强其责任感和自觉性。

3、营造积极氛围通过组织活动、表扬先进、鼓励后进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二、有效的沟通技巧沟通是班级管理的关键环节。

作为班级管理者,考生需要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了解如何与家长、同事和学生进行沟通。

1、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学习情况。

同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共同学生的成长。

2、与同事沟通与同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心得,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与学生沟通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学习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三、灵活应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

作为班级管理者,考生需要具备灵活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1、学习问题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辅导策略。

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2、行为问题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以引导为主,通过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复习资料

班级管理一.名词解释1.班级控制: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班级决策:广义:国家的法律及其制定、政府的规定及其制定、组织的决策,等等。

狭义:对多种方案的选择。

3.班级活动:是指班级教育管理者根据班级的教育管理目标以及班级学生发展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的策划和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的各种旨在促进班级体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活动。

4.民主氛围:(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健全班级规范(3)实施“无痕”教育5.师生沟通: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式传递并理解信息、知识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了解彼此的思想、情感、见解和价值观的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

6.教师社会权力:即是强制权、酬赏权、参照权、法职权、专家权。

7.班级信息管理:是班级或班级成员有关的资料,主要包括学生成绩、操行评语、板报、学生档案、班级总结等。

8.班级计划:定义班级组织的目标,制定措施以实现这些目标,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9.班级例会:以班级为单位定期召开的全班学生大会。

有两种形式,民主生活会和班务会。

10.班级管理的个体目标:是班集体成员个人对从事的某一活动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

二、简答。

1.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根据学校一定目的的要求,由教师带领学生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手段,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和构成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组织活动过程,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2.班级突发事件。

(1)安全隐患型的突发事件(2)教学活动中意外事故型的突发事件(3)非教学活动中意外事故型的突发事件(4)课外活动型的突发事件(5)治安事件、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型的突发事件(6)学生心理偏差型的突发事件3.座位编排应注意的问题。

(1)不搞人情座位(2)不搞歧视座位4.教师班级管理职责(1)管理班级,指导班级工作(2)教育影响学生,为学生服务(3)沟通家长,协调科任教师关系(4)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5.班级环境管理(1)制度环境管理①正式制度环境管理②非正式制度环境管理(2)物质环境管理①教室布置的基本原则:教育性、主体性、阶段性、艺术性、实用性。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2014修订)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2014修订)

《班级管理》复习要点(2014修订)由于范围已经比较小,有些是以试题的形式直接出现,故本要点仅提供给任课教师参考,不得借与学生复制、誊抄或拍照。

一、填空、选择题没有具体范围,散见书中,在于学生平时积累。

二、名词解释1.德育2.德育过程3.学科性德育课程4.活动性德育课程5.隐形德育课程6.道德认知发展模式7.价值澄清模式8.关心体谅模式9.班级授课制?10.管理集体观11.标准集体观12.自治集体观13.班集体14.平行影响原则15.班风16.逆反心理17.班级个别教育18.后进生19.班级偶发事件20.德育原则(6个)三、简答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2.德育的个体性功能3.确定德育目的的理论依据4.学科性德育课程的特点05.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点6.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7.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区别8.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349.简述西方主要的几种德育模式10.中小学德育的走向5811.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种类12.现代的班级管理模式的种类13.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途径14.如何树立民主的班级管理理念15.我国学者认为班集体形成阶段的经典观点16.如何进行班级组织建设17.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策略18.班级活动的形式19.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20.家校合作的途径-------四、论述1. 德育过程的特点。

2.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6个)。

3.结合实际谈谈一名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

4.假定你是班主任,以某中小学某班为例设计你的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5.‘假定你是班主任,请结合具体情境,设计一场主题班会。

6.假定你是班主任,以某中小学某班为例拟定一份学期工作计划。

(注:由于试卷篇幅和时间所限,4、5、6题回答时细节表述不一定非常详尽,但要有基本的架构。

)。

班级管理2014重点梳理

班级管理2014重点梳理

1.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的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他演、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2.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心理内部矛盾运动,而使其养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过程3.学科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直接传授和学习系统的道德及思想政治的知识、观念、理论,以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观念、理论乃至道德情、意志、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正规课程4.活动性德育课程:以学习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通过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旨在增加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实践能力,改善其道德生活而实施的教育过程。

5.隐形德育课程: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的品的发展能够产生一定影响的德育课程6. 管理集体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直接或间接通过班级组织中的“管理者”,借助一定的规章制度或班级纪律去约束学生,实现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控制的管理主义的班级集体7.标准集体观:“标准集体”观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求班级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视自己为班级的一员,或在心理上视自己归属为所在的集体(隶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8.自治集体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着眼于学生一定角色的作用,实现自我参与,形成自治意识,将集体规范加以内化或同一化,并创造新的集体规范的班级集体观。

9.班集体:班集体是为了加强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而设置或构建的一种教育目标和理想教育实体。

班集体是教育者对班级未来发展理想状态的设定,它反映了特定社会对班级及其成员发展的要求。

10.班风:指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是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作风。

11.班级个别教育:是指班主任针对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或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12.后进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距教育目标的要求相差较远,落后于一般同学的生。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班级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班级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资料

2014年教师招聘班级管理复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班集体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班集体就是班群体B.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C.纪律松弛、涣散的群体算不了集体D.不是任何一个班都能称得上班集体2.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B.班级信息C.学生D.班级资料3.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洛克D.卢梭4.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是《大教学论》的作者( )。

A.夸美纽斯B.埃拉斯莫斯C.杜威D.觊洛夫5.“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

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6.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 )。

A.共青团组织B.教导处C.总务处D.班级7.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8.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

A.班主任B.班干部C.男女学生D.集体教育9.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10.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 )。

A.组织和团结集体B.建设学生干部队伍C.提出共同目标D.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11.学生在班级中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交往来展开的,活动的过程就是( )。

A.交往的过程B.学习的过程C.德育的过程D.认识的过程。

12.班级成员在认识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依存性,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推动班级的发展,是指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应该具有( )。

A.共同统一的准则B.共同的目标C.共同的组织机构D.平等、相容的氛围13.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 )。

A.校长B.教导主任C.班主任D.任课教师14.班集体内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之班级管理
(知识点精编)
1、班级管理的概念: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2、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3、班级管理的功能:第一,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第二,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第三,有助于锻炼学习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4、班级常规管理:
概念: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内容:以班级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常规管理。

作用:第一,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第二,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泼、积极、有效的班集体;第三,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5、班级平行管理:
内涵: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要求:对班集体和个别学生双管齐下、相互渗透的管理,既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功能,使起真正成为教育的力量,又要通过转化个别学生来促进班集体的管理和发展。

6、班级民主管理:
内涵: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要求:一是在班级管理的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进来;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7、班级目标管理:
内涵: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动班级管理活动。

要求:围绕全体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自我管理。

8、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问题:第一,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第二,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解决措施:第一,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第二,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第三,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9、课堂管理的概念及功能: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其功能:第一,维持功能;第二,促进功能;第三,发展功能。

10、课堂管理的目标:第一,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第二,增加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第三,帮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能力。

1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第一,教师的领导风格;第二,班级规模;第三,班级的性质;第四,对教师的期望。

12、正式群体:在校行政部门、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规章组成的学生群体。

班级、小组、少先队都属于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发展要经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三个阶段。

教师在管理正式群体时,第一,要选好班级正式群体中的领导;第二,注意引导和支持;第三,适当授权,鼓励学生自主管理。

13、非正式群体: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一些学生自由结合、自发形成的小群体,称为非正式群体。

特点:第一,成员之间相互满足心理需要;第二,成员之间具有强烈的情感联系和较强的凝聚力,但有可能存在排他性;第三,受共同的行为规范和行动目标的支配,行为上具有一致性;第四,成员的角色和数量不固定。

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教师在管理非正式群体时,第一,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第二,对积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第三,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14、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首先,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团结的集体;其次,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

支持、保护积极型非正式群体,教育、引导和改造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

15、群体动力: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所有这些影响群体与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

为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第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基础;第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第三,采用民主的领导方式;第四,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

课堂气氛有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

16、课堂纪律:是指为保障或促进学生的学习而设置的行为标准及施加的控制。

一般分为四类:第一,教师促成的纪律,即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第二,集体促成的纪律,即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第三,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第四,任务促成的纪律,即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17、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包括课堂情境结构(班级规模的控制;班级常规的建立;学生座位的分配)和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课程表的编制;教学过程的规划)
18、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第一,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第二,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第三,做好课堂监控;第四,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19、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指学生在课堂中作出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破坏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

品行方面(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易被发现)和人格方面(学学生个性关联在一起的不良行为,不易觉察)。

原因:第一,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第二,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第三,校内外的环境。

教师可采取的措施有:第一,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第二,合理运用惩罚;第三,进行心理辅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