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教案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一、引言电力拖动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它通过电动机驱动机械装置,实现物体的运动。
本教学计划旨在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组成部份以及应用领域,匡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力拖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部份及其功能;3. 熟悉电力拖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4. 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力拖动系统常见故障。
三、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1.1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1.2 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3 电力拖动系统的优势和应用范围2.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部份2.1 电动机2.1.1 直流电动机2.1.2 交流电动机2.2 传动装置2.2.1 齿轮传动2.2.2 带传动2.2.3 联轴器2.3 控制装置2.3.1 开关控制2.3.2 变频器控制2.3.3 PLC控制3. 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领域3.1 工业自动化3.2 交通运输3.3 农业机械3.4 医疗设备3.5 其他领域应用案例介绍4. 电力拖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4.1 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4.2 故障排查和维修步骤4.3 故障预防和维护措施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组成部份和应用领域。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演示:设置电力拖动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加深对电力拖动的理解和记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电力拖动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考察学生对电力拖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能力。
3. 作业考核:布置相关作业,考查学生对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和故障排查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全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 学会阅读和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图。
3. 掌握各种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4. 学会使用常用工具和仪器进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
5.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图的阅读和分析方法。
3. 各种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4. 常用工具和仪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5.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步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能力。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技能。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材和辅导资料。
2.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图和实际设备。
3. 电动机和控制设备。
4. 常用工具和仪器。
5. 安全防护用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的理解。
2.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图分析:检查学生阅读和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图的能力。
3. 实际操作: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和调试技能的掌握。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章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1. 理论讲授:通过PPT、教材和辅导资料,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运行原理。
2.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理论知识。
八、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相关知识。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掌握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能够正确操作电力拖动设备进行实际工作。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力拖动的基本知识概述。
2.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3.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电力拖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三、教学过程:1.知识讲解首先,给学生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知识概述,包括电力拖动的定义、应用领域和优点等。
然后讲解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动机、变频器、传动机构等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接下来,详细介绍电力拖动设备的组成结构,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
并给学生展示实际的电力拖动设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作用。
2.操作演示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演示。
首先,给学生演示如何正确启动和停止电力拖动设备,包括调整频率、改变转速、调整工作方式等。
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电力拖动设备进行实际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指示灯的显示,及时排除故障。
3.维护和保养电力拖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首先,给学生介绍电力拖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点,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
然后,让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维护工具和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工作。
四、教学评价:1.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演示,并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进行评分。
2.理论考核:以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理解程度。
3.问答互动: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和条件:1.电力拖动设备实物和动图资料。
2.操作演示和实际操作的场地和设备。
3.相关教学资料和教学工具。
六、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和理论考核,以及课堂互动的情况,评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全

教案名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第一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使学生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兴趣和认识。
1.2 教学内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组成和作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分类及特点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分类及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资源教学PPT相关案例资料实物演示设备1.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基本概念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际应用的认识。
第二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
使学生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
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实例分析:典型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及应用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讨论典型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应用。
2.4 教学资源教学PPT相关案例资料实物演示设备2.5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基本原理的理解。
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工作过程的认识。
第三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分类及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分类。
使学生掌握各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特点。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认知能力。
3.2 教学内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分类各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特点实例分析:常见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应用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特点。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一、引言电力拖动是指利用电力设备来驱动机械设备运动的一种技术。
在现代工业中,电力拖动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设备和机械装置中,具有高效、灵便、可控性强等优点。
为了提高学生的电力拖动技术水平,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教学计划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电力拖动教学。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 学会使用电力拖动设备进行机械装置的驱动;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础知识1.1 电力拖动的定义和概念;1.2 电力拖动的优点和应用领域;1.3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 电力拖动设备及其控制2.1 电动机的分类和特点;2.2 变频器的原理和功能;2.3 接触器和继电器的作用;2.4 控制柜的组成和操作。
3. 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3.1 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要点;3.2 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试方法;3.3 常见故障排除和维护。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力拖动设备的实际操作,包括电动机的接线、变频器的调试和控制柜的操作等。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量和讨论电力拖动系统设计和故障排除等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电力拖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电力拖动设备的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项目设计:组织学生进行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要求学生合作完成项目,并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电力拖动相关教材,包括电力拖动原理、设备和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2. 实验设备:提供电动机、变频器、控制柜等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3. 多媒体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具,如投影仪、电脑等,辅助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一、任务背景电力拖动是一种利用电力传动机械设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家庭生活等领域。
为了提高电力拖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水平,制定一套全面的电力拖动教学计划,以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调试方法;3. 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力拖动系统的故障;4. 熟悉电力拖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础知识1.1 电力拖动的定义和分类1.2 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1.3 电力拖动的优势和应用范围2.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2.1 电动机选型和参数计算2.2 电力拖动传动装置的选择和设计2.3 控制装置和保护装置的选用和配置3. 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试方法3.1 电动机的安装和调整3.2 传动装置的调试和校准3.3 控制系统的调试和调整4. 电力拖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4.1 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方法4.2 故障现象的分析和判断4.3 故障排除的步骤和注意事项5. 电力拖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5.1 工业生产中的电力拖动应用5.2 交通运输中的电力拖动应用5.3 家庭生活中的电力拖动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多媒体展示等方式,传授电力拖动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2.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电力拖动系统的组装、调试和故障排除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拖动系统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电力拖动系统的实际应用场景,加深对电力拖动技术的理解和认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每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分:对学生进行实验实践的评估,评价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3. 期末考试: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核,检验其对电力拖动教学内容的全面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编写电力拖动教学教材,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指导。
电力拖动基础教学设计

电力拖动基础教学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设计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本课程涉及电力拖动系统的概念、分类、组成、工作原理、调节方法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拖动技术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从事电气工程相关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电力拖动系统各部件的作用和功能。
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调节方法。
3.熟练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大纲第一讲:电力拖动系统的概述1.1 电力拖动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1.2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第二讲:电动机的特性分析2.1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2 电动机的分类和特性 2.3 电动机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第三讲: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控制3.1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控制原理 3.2 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节方法 3.3 电力拖动系统的速度、位置、力矩控制第四讲:电力拖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4.1 电力拖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4.2 电力拖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4.3 电力拖动系统的保护措施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实验操作、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结合现场实验室的教学手段和相关软件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控制和检修与维护。
难点: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把握。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综合评估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七、教学参考书目1.高渐离等著:电机与拖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刘志强、邢德龙著:电力拖动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全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2. 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 熟悉常见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技巧。
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电力拖动的概念电力拖动的分类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组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2.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电动机的选择控制电器和保护电器的选择线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线路图的绘制3. 常见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例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线路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线路特殊电动机的控制线路4.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技巧故障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故障部位的查找维修方法和技巧预防故障的措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例,引导学生学会故障分析和维修技巧。
3. 动手实践法: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搭建和调试,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团队协作法:分组进行实验和项目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相关教材。
2. 实验室设备: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验装置、电动机、控制电器、保护电器等。
3. 辅助工具:Multisim、Protel等电路仿真软件。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发言、提问等参与程度。
3. 期末考试: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相关知识的考核。
4. 团队协作:学生在项目任务中的协作表现。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16课时理论教学和16课时实验教学。
2. 教学计划:第1-8课时: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
第9-16课时: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第17-24课时:常见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例分析。
第25-32课时: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和维修技巧,以及动手实践。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一、引言电力拖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技术,它利用电力来驱动机械设备,具有高效、可靠、精确控制等优点。
为了提高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们制定了本教学计划,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电力拖动技术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
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会选择适合的机电和驱动器,并进行安装和调试。
4. 能够进行电力拖动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
三、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础知识1.1 电力拖动的定义和应用领域介绍。
1.2 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1.3 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1.4 电力拖动的优点和局限性。
2. 机电选择与安装2.1 机电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2 机电的特性参数及其选择。
2.3 机电的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
3. 驱动器选择与调试3.1 驱动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3.2 驱动器的特性参数及其选择。
3.3 驱动器的安装和接线方法。
3.4 驱动器的调试和参数设置。
4. 电力拖动系统的故障排除和维护4.1 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4.2 电力拖动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课件展示等方式,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工作方式。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机电和驱动器的安装、调试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体验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案例,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量和分析能力。
4.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预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1. 知识测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电力拖动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机电和驱动器的安装、调试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3. 项目评估:对学生参预的实践项目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

技能训练一:点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一、实习内容:1、熟悉线路的装置及电路动作原理。
2、按图安装点动控制线路。
3、通电空运转校验。
二、训练工具及仪表、器材:1工具及仪表:常用电工安装工具。
2器材:紧固件及编线号套管按需发给(但简单线路可不用编码套管)三、实习步骤:1、按元件明细将所有需器材配齐并检验元件质量。
2、在控制板上按图安装除电动机以外的所有电器元件。
3、按图及参考图走线方法进行板前明线布线和套编码套管。
4、按图检验控制板布线正确性。
5、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6、经教师检查后,通电试车。
7、拆去外接线,评分。
四、实习和工艺要求:1、检验元件质量应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用万用表、蜂鸣器等检查各触点的分,合情况是否良好。
检验接触器时,应拆卸灭弧罩,用手同时按下三副主触点并用力均匀;若不拆卸灭弧罩检验时,切忌将旋具用力过猛,以防触点变形。
同时应检查接触器线圈电压与电源电压是否相符。
2、安装电器件必须按图安装,同时应做到:(1)、组合开关、熔断器的受电端子应安装在控制板外侧,并使熔断器的受电端底座的中心端。
(2)、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应整齐、均称、间距合理和便于更换元件。
(3)、紧固各元件时应用力均匀,紧固程度适当。
在紧固熔断器、接触器等易碎裂元件时,应用手按住元件一边轻轻摇动,一边用旋具轮流旋紧对角线的螺钉,直至手感摇不动后再适旋紧一些即可。
3、板前明线布线,布线时,应符平直、整齐、紧贴敷设面、走线合理及接点不得松动等要求。
其原则是:(1)、走线通道应尽可能少,同一通道中的沉底导线,按主、控电路分类集中,单层平行密排,并紧贴敷设面。
(2)、同一平面的导线应高低一致或前后一致,不能交叉。
当必须交叉时,该根导线应在接线端子引出时,水平架空跨越,但必须属于走线合理。
(3)、布线应横平竖直,变换走向应垂直。
(4)、导线与接端子或线桩连接时,应不压绝缘层、不反圈及不露铜过长。
并做到同一元件、同一回路的不同接点的导线间距离保持一致。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工作特性及相应的控制方法;2. 掌握电路图的识图方法,能正确分析电力拖动电路图;3. 了解电力拖动的应用领域,如工业控制、交通运输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力拖动知识,设计简单的控制电路;2. 能够对电力拖动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3. 能够运用电力拖动技术,完成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我国电力拖动技术发展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工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技术基本原理:包括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类型及特性、电力拖动系统组成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路图识图与分析:教授电路图的识图方法、电路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典型电力拖动电路图,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力拖动控制技术:介绍常见的控制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如继电器控制、PLC控制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力拖动系统设计与应用:讲解电力拖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电梯、机床等,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故障分析与维修: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常见故障原因,教授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电力拖动技术基本原理;第3-4周:电路图识图与分析;第5-6周:电力拖动控制技术;第7-8周:电力拖动系统设计与应用;第9-10周:故障分析与维修;第11-12周:实践操作。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全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2. 课时安排:10课时3. 教学目标:a. 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b. 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c.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教学内容:a.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b.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构成c.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d.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调试方法e. 实际操作训练二、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电力拖动实验室2. 教学设备:a.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验装置b. 教学演示文稿c. 实验指导书三、教学过程1. 课时分配:a. 基本原理讲解:2课时b. 构成讲解:2课时c. 设计方法讲解:2课时d. 调试方法讲解:2课时e. 实际操作训练:2课时2. 教学方法:a. 理论讲解:采用讲授法,结合演示文稿进行讲解b. 实际操作:采用分组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2. 评价内容:a. 理论知识掌握程度b. 实际操作技能水平c. 团队协作能力五、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学术论文和技术资料2. 组织学生参加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相关的竞赛和实践活动六、教学活动安排1. 课时分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基本原理讲解:第1-2课时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构成讲解:第3-4课时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设计方法讲解:第5-6课时电力拖动控制线路调试方法讲解:第7-8课时实际操作训练:第9-10课时2. 教学活动详细安排:第1-2课时:介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通过演示文稿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需求。
第3-4课时: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构成,包括电源、控制开关、保护元件、电动机等,并通过实物展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第5-6课时:教授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包括线路图的绘制、元件的选择和参数的计算,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力拖动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熟悉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
4.能够运用实验仪器进行电力拖动实验;5.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力拖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原理、电力拖动系统和实验操作三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原理:介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分类;2.电力拖动系统:讲解电力拖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3.实验操作: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机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的理论知识;2.讨论法:用于探讨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4.实验法: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力拖动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力拖动技术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拖动实验原理和方法;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电力拖动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电力拖动第一学期教案

绪论教学目的:1、了解电力拖动的概念2、掌握电力拖动的四个子系统3、熟悉本课程的学习目的4、了解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事项教学重点、难点1、电力拖动的组成2、电力拖动的特点教学内容一、电力拖动及组成电力拖动是指用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使之运转的一种方法。
由于电力在生产、传输、分配、使用和控制等方面的优越性,使电力拖动获得了广泛应用。
目前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各式各样的生产机械。
1、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电力拖动系统作为机械设备的一部分,一般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1)电源电源是电动机和控制设备的能源,分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2)电动机电动机是生产机械的原动机,其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
电动机可分为交流电动和直流电动机。
(3)控制设备控制设备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运转,由各种控制电动机、电器、自动化元件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等组成。
(4)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是在电动机与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之间传递动力的装置。
2、电力拖动的特点(1)方便经济电能的生产、变换、传输都比较经济,分配、检测和使用比较方便。
(2)效率高电力拖动比蒸汽、压缩空气的拖动效率高,且传动机构简单。
(3)调节性能好电动机的类型很多,具有各种运行特性,可适应不同生产机械的需要,且电力拖动系统的启动、制动、调速、反转等控制简单、迅速,能实现较理想的控制目的。
(4)易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由于电力拖动可以实现远距离控制与自动调节,且各种非电量都可以通过传感器转变为电量作用于拖动系统,因此能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3、电力拖动的发展过程按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的组合数量来分,电力拖动的发展过程经历了成组拖动、单电动机拖动和多电动机拖动三个阶段。
(1)19世纪末电动机逐步取代蒸汽机以后,最初采用成组拖动,即由一台电动机拖动传动轴,再由传动轴通过传动带分别拖动多台生产机械。
(2)20世纪20年代开始采用单电动机拖动,即由一台电动机拖动一台生产机械,从而简化了中间传动够,提高了效率,同时可充分利用电动机的调速性能,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电力拖动教案

电力拖动教案教案标题:电力拖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拖动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电力拖动的优点和应用领域;3. 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的概念和原理:a. 电力拖动是指利用电动机产生的电力驱动机械设备运动的一种方式;b. 电力拖动的原理是通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传动装置传递给被驱动设备;c. 电力拖动系统一般由电动机、传动装置和被驱动设备组成。
2. 电力拖动的优点:a. 高效能:电力拖动系统能够提供高效的能量转换和传递,减少能源浪费;b. 灵活性:电力拖动系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运行速度和转矩;c. 控制性好:电力拖动系统可以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和自动化操作;d. 维护方便:电力拖动系统的维护相对简单,易于检修和更换零部件。
3. 电力拖动的应用领域:a. 工业制造:电力拖动广泛应用于工厂生产线、机床、输送设备等;b. 交通运输:电力拖动被用于电动车辆、电动火车、电梯等;c. 农业领域:电力拖动被用于农机设备、灌溉系统等;d. 家庭生活:电力拖动应用于家用电器、家庭自动化系统等。
4.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a. 电力拖动系统的故障排除方法;b. 电力拖动系统的维护保养技巧;c. 电力拖动系统的安全措施和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电力拖动的概念、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2. 实例演示法:通过展示电力拖动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于电力拖动的理解;3. 实验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电力拖动系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于电力拖动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电力拖动系统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包括电力拖动的概念、原理、优点和应用领域的介绍;2. 实验设备: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和被驱动设备等。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全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2. 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 学会分析与解决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故障。
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4.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故障分析与解决。
5.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实际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分类及组成。
2. 采用示范法展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过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4. 采用实践操作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配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设备。
2. 实验室:配备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验设备及相关工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掌握。
4. 学生互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应用。
2. 实验指导书:包含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及故障处理。
3. 多媒体课件:用于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应用。
4. 在线资源:提供相关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案例分析、技术文章等,以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第二周:介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第三周:演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4. 第四周: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5. 第五周:讨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实际应用案例。
八、教学实践活动1. 实验一: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认知与基本连接。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

电力拖动教学计划一、引言电力拖动技术是现代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项关键技术,它通过电动机驱动机械设备,实现运动控制和能量转换。
为了提高电力拖动技术的教学效果,我们制定了本教学计划,旨在匡助学生全面了解电力拖动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流程;3. 熟悉电力拖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4. 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力拖动系统中常见故障。
三、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技术概述1.1 电力拖动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电力拖动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1.3 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2. 电力拖动系统的原理与构成2.1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2.2 变频器的原理和作用2.3 传动装置的选择和设计2.4 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电力拖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3.1 电动机的安装和连接方法3.2 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和调试方法3.3 传动装置的装配和调整3.4 控制系统的调试和优化4. 电力拖动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4.1 定期维护和检修措施4.2 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4.3 故障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介绍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电力拖动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实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力拖动系统中的故障。
五、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
2.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相关电力拖动技术教材,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 实验设备:提供电力拖动设备和相关工具,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 案例资料:采集电力拖动系统故障案例和解决方法,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七、教学进度安排本教学计划为期10周,每周安排2节理论课和1节实验课。
八、教学团队本教学计划由电力拖动技术领域的专业教师负责教学,配备实验室技术人员协助实验操作。
电力拖动教案

电力拖动教案教案名称:电力拖动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优势和特点。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1. 引入电力拖动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介绍电力拖动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举例说明电力拖动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应用。
2.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介绍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
解释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传动装置将机械能传递给被拖动的设备。
3. 电力拖动系统的优势和特点。
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相比传统机械传动系统的优势,例如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强等。
讨论电力拖动系统的特点,例如可调速、可逆转、易于自动化控制等。
4. 常见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法。
分析电力拖动系统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例如电机过载、传动装置故障等。
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例如定期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等。
5. 实例演示和练习。
进行电力拖动系统的实例演示,展示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力拖动系统、分析一个故障案例等。
评估方法:1.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和实验的情况和成果。
3. 学生对电力拖动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情况。
教学资源:1. 电力拖动系统的相关资料和文献。
2. 实验室设备和工具,例如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
3. 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图表和实例演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电力拖动系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探索,例如设计更复杂的电力拖动系统、分析现实应用案例等。
2. 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对电力拖动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备注: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案内容和步骤可以适当调整和补充。
电力拖动教案

电力拖动教案教案名称:电力拖动教学目标:1. 了解电力拖动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力拖动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3. 能够识别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4. 能够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电力拖动系统。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力拖动的相关知识和实例。
2. 准备电力拖动系统的模型或实物展示。
3. 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电力拖动系统的实物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电力拖动的概念和应用。
1. 知识讲解:介绍电力拖动的概念和原理。
解释电力拖动是指利用电动机提供的动力,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被拖动设备的一种方式。
解释电力拖动的优势,如高效率、精确控制和节能等。
2. 应用领域:介绍电力拖动的应用领域,如工业生产线、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
通过实例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电力拖动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3. 组成部分:介绍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和被拖动设备等。
解释每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4. 工作原理:详细讲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解释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传动装置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电力拖动系统的控制。
5.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和传动装置,以及如何设计控制系统。
6. 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简单的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可以提供一些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力拖动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激发学生对电力拖动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拓展练习:布置相关的拓展练习,如阅读相关文献、设计更复杂的电力拖动系统等,以加深学生对电力拖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评估:通过小组讨论、个人报告或作业评估学生对电力拖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电力拖动系统的实物或模型。
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资料。
3. 实验材料和设备。
电力拖动教案1【范本模板】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案
钟)
(10分钟)
(10分钟) 电动机定子绕组Y、△接法接线盒内部接线图
【任务二】电动机定子绕组Y、△接法时,其
绕组上的电压和电流有什么区别?
电动机启动时接成Y形,加在每相定子绕
组上的启动电压只有△接法的1
3
,启动电流为
△接法的1
3
,启动转矩也只有△接法的1
3。
所以
这种降压启动方法,只适用于轻载或空载下启
动。
结论:凡是在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作△形
连接的异步电动机,均可采用这种降压启动方
法.
【任务三】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
动控制线路
(重
点)
示范:电
动机在
△、Y
接法时
接线盒
内的接
线和出
线
(30分钟)
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Y—△降压启动线路原
理图
该线路由三个接触器、一个热继电器、一个时间继电器和两个按钮组成。
接触器KM做引入电源用,接触器KMY和KM△分别作Y形降压启动用和△运行用,时间继电器KT用作控制Y形降压启动时间和完成Y—△自动切换。
SB1是启动按钮,SB2是停止按钮,FU1作主电路的短路保护,FU2作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KH 作过载保护.
线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降压启动:先合上电源开关QF。
分析电路原理,总结线路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电力拖动电力拖动是指用电动机拖动生产机械的工作机构,使之运转的一种方法。
电力拖动系统一般由四个子系统组成:——————电源↓↓控制设备——→电动机——→传动机构——→工作机构电源:电动机和控制设备的能源,分为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控制设备: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运转,由各种控制电动机、电器、自动化元件及工业控制计算机组成。
电动机:生产机械的原动机,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分为交流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
传动机构:在电动机和工作机构之间传递动力的装置,如减速箱、联轴器、传动带等。
二、学习目标1、熟悉机床电力拖动的特点及控制要求;2、正确选择、安装、测量和使用低压电器;3、识读电路图;4、能设计简单的电路。
第一单元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安装、检测与维修§1-1 低压电器的分类和常用术语学习目标:熟悉低压电器的分类方法和常用术语的含义凡是采用电力拖动和生产机械,其电动机的运转都是由各种电器构成的控制线路来进行控制的。
电器:所谓电器就是一种能根据外界的信号和要求,手动或自动地接通或断开电路,实现对电路或非电对象地切换、控制、保护、检测和调节的元件或设备。
电器的种类:根据工作电压的高低,电器可分为:1、高压电器2、低压电器————交流额定电压1200V、直流额定电压1500V及以下的电器称为低压电器。
一、低压电器的分类1、按低压电器的用途和所控制的对象分为:低压配电电器————包括低压开关、低压熔断器等。
主要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及动力设备中。
低压控制电器————包括接触器、继电器、电磁铁等,主要用于电力拖动及自动控制系统中。
2、按低压电器的动作方式分:自动切换电器————依靠电器本身参数的变化或外来信号的作用,自动完成接通或分断等动作的电器,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非自动切换电器————主要依靠外力直接操作来进行切换的电器,如按钮、低压开关等。
3、按低压电器的执行机构分:有触点电器————具有可分离的动触点和静触点,主要利用触点的接触和分离来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控制,如接触器、继电器等。
无触点电器————没有可分离的触点,主要利用半导体元器件的开关效应来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如接近开关、固态继电器等。
二、低压电器的常用术语1、通断时间——从电流开始在开关电器的一个极流过的瞬间起,到所有极的电弧最终熄灭的瞬间为止的时间间隔。
2、燃弧时间——电器分断过程中,从触头断开(或熔体熔断)出现电弧的瞬间开始,至电弧完全熄灭为止的时间间隔。
3、分断能力——开关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在给定的电压下分断的预期分断电流值。
4、接通能力——开关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在给定的电压下接通的预期接通电流值。
5、通断能力——开关电器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在给定的电压下接通和分断的预期电流值。
6、短路接通能力——在规定的条件下,包括开关电器的出线端短路在内的接通能力。
7、短路分断能力——在规定的条件下,包括开关电器的出线端短路在内的分断能力。
8、操作频率——开关电器在每小时内可能实现的最高循环操作次数。
9、通电持续率——开关电器的有载时间和工作周期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
10、电寿命——在规定的正常工作条件下,机械开关电器不需要修理或更换的负载操作循环次数。
§1-2 低压熔断器学习目标:能正确识别、选择、安装、使用低压熔断器,熟悉其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型号含义,熟记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低压熔断器的作用:在线路中作短路保护。
使用时,熔断器应串联在被保护的电路中。
图形、文字符号如下:一、熔断器的结构与主要技术参数1、熔断器主要有熔体、安装熔体的熔管和熔座三部分组成。
熔体——是熔断器的核心,常做成丝状、片状或栅状,材料有铅锡合金、锌、铜、银等。
熔管——是熔体的保护外壳,用耐热绝缘材料制成,在熔体熔断时兼有灭弧作用。
熔座——是熔断器的底座,用于固定熔管和外接引线。
2、熔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额定电压——指熔断器长期工作所能承受的电压。
(2)额定电流——指保证熔断器能长期正常工作的电流。
熔体的额定电流——熔体的额定电流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长时间通过熔体而熔体不熔断的最大电流值。
一个额定电流等级的熔断器可以配用若干个额定电流等级的熔体,但要保证:I N熔断器>I N熔体(3)分断能力——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在规定电压下熔断器能分断的预期分断电流值。
(4)时间—电流特性———也称为安—秒特性或保护特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表征流过熔体的电流与熔体熔断时间的关系曲线。
是反时限特性。
最小熔化电流或临界电流I R min——在1~2小时内能熔断的最小电流值作为最小熔断电流。
熔断器对过载的反应是很不灵敏的,当电气设备发生轻度过载时,熔断器将持续很长时间才能熔断,有时甚至不熔断。
因此,除照明和电加热电路外,熔断器一般不宜作过载保护电器,主要用于短路保护。
二、常用低压熔断器熔断器型号及含义如下:□□□-□/□从左至右:1、R ——熔断器2、型式:C —瓷插式;L —螺旋式;M —无填料密封管式;T —有填料密封管式;S —快速式;Z —自复式3、设计代号4、熔断器额定电流(A)5、熔体额定电流(A)常用熔断器:1、RC1A系列瓷插式:组成——瓷座、瓷盖、动触头、静触头及熔丝。
特点:极限分断能力较差,在易燃易爆的工作场合应禁止使用。
应用场合:50HZ、380V以下,电流为5~200A的低压线路和用电设备中,在照明线路中还可起过载保护。
2、RL1系列螺旋式熔断器:组成:瓷帽、熔断管、瓷套、上接线座、下接线座及瓷底座等。
特点:分断能力较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面积小,更换熔体方便,工作安全可靠,熔丝熔断后有明显指示。
应用场合:用于控制箱、配电屏、机床设备及振动较大的场合,交流额定电压500V、额定电流200A及以下的电路中。
3、RM10系列封闭管式:组成:熔断管、熔体、夹头及夹座等部分组成。
熔体为变截面的熔片。
应用场合:用于交流额定电压380V、直流440V及以下、电流在600A以下的电力线路中。
4、RT0系列有填料封闭管式:组成:熔管、底座、夹头、夹座等组成。
熔管(高频电工瓷);熔体(两片网状紫铜片,中间锡桥);特点:分断能力比同容量的RM10型大2.5~4倍。
熔体熔断后有醒目的红色熔断信号。
应用场合:交流380V及以下短路电流较大的电力输配电系统中。
§1-2 低压熔断器5、NG30系列有填料封闭管式圆筒帽形:组成:熔断体及支持件组成。
熔断体由熔管、熔体填表料纯铜片(或铜丝)变截面。
内有石英砂。
支持件由底板、载熔体、插座组成。
有熔断指示灯。
应用场合:交流50HZ、额定电压380V、额定电流63A及以下工业装置的电线路中。
6、RS0、RS3系列有填料快速熔断器:要求:在6倍额定电流时,熔断时间不大于20ms。
熔断时间短,动作迅速(小于5ms)。
内有石英填表料熔体采用变截面状银片。
应用场合:用于半导体硅整流元件的过电流保护。
7、自复式:组成:是采用气体、超导体或液态金属钠等作熔体的限流元件。
特点:限流作用显著、动作时间短、动作后不必更换熔体、能重复使用、能实现自动重合闸。
应用场合:用于交流380V的电路与断路器配合使用。
三、熔断器的选用熔断器的要求:在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时,熔断器应不熔断;在出现短路故障时,应立即熔断;在电流发生正常变动(如电动机启动过程)时,熔断器应不熔断;在用电设备持续过载时,应延时熔断。
选用内容:熔断器类型、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熔体额定电流。
1、熔断器类型的选用根据使用环境、负载性质和短路电流的大小选用。
如:照明——选RT或RC1A;易燃气体环境——选用RT0系列有填料封闭管式;机床控制线路——选用RL系列;半导体保护——选用RS或RLS系列快速熔断器。
2、熔断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选用URN ≥UN线路; IRN≥IN熔体;分断能力>Imax最大短路3、熔体额定电流的选用(1)对照明和电热等电流较平稳、无冲击电流的负载:熔体的额定电流应等于或稍大于负载的额定电流。
(2)对一台不经常启动且启动时间不长的电动机:IRN ≥(1.5~2.5)IN电机(3)对多台电动机:IRN ≥(1.5~2.5)INmax电机+ΣIN例题:P15页。
四、熔断器的安装与使用1、检查是否完整无损,标有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值。
2、安装时应保证熔体与夹头、夹头与夹座接触良好。
瓷插式应垂直安装;螺旋式接线:电源线接在下接线座上,负载线接在上接线座上。
3、不能用多根小规格的熔体并联代替一根大规格的熔体。
多级保护: I上级> 2 I下级4、必须切断电源更换熔体或熔管,禁止带负荷操作,管式熔体应用专用基金的绝缘插拨器进行更换。
5、对RM10系列,在切断过三次相当于分断能力的电流后,须更换熔断管。
6、熔体熔断后应分析、排除故障后,再更换同规格的熔体,禁止用铜丝或铁丝代替。
7、熔断器兼作隔离器时,应装在开关的电源进线端;若公作短路保护用,应装在开关的出线端。
五、熔断器常见故障及处理1、瞬间熔断——熔体选小;负载短路或接地;熔体受机械损伤。
2、熔体未断,但电路不通——熔体或接线座接触不良。
§1-3 低压开关学习目标:能正确识别、选用、安装、使用低压断路器、负荷开关、组合开关,熟悉它们的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型号含义熟记它们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一、低压断路器1、低压断路器的功能又叫自动空气开关或自动空气断路器,简称断路器。
为非自动切换电器,在线路工作正常时,它作为电源开关接通和分断电路;当电路中发生短路、过载和失压或欠压时,能自动要断故障电路。
应用场合:操作不频繁的机床电路的电源开关和局部照明电路的控制开关,也可直接控制小容量电动机的启动、停止和正反转。
优点:操作安全、安装使用方便、工作可靠、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较高、兼作多种保护、动作后不需更换元件等。
2、低压断路器的分类(1)按结构型式分——塑壳式(装置式)、万能式(框架式)、限流式、直流快速式、灭磁式和漏电保护式。
(2)按操作方式分——人力操作式、动力操作式和储能操作式。
(3)按极数分——单极、二极、三极和四极式。
(4)按安装方式分——固定式、插入式和抽屉式。
(5)按用途分——配电用、电动机保护用和其他负载用。
通常使用较多的是按结构型式分类。
3、低压断路器结构及原理组成: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热脱扣器、电磁胶扣器及绝缘外壳等。
结构:有三对主触头,一对常开、一对常闭辅助触头。
按钮有绿色“合”和红色“分”。
热脱扣器——用于过载保护,整定电流的大小由电流调节装置调节。
电磁脱扣器——用于短路保护,瞬时脱扣整定电流的大小由电流调节装置调节,出厂时为10 IN。
欠压脱扣器——作零压和欠压保护。
4、低压断路器的符号及型号含义DZ 5 -□/□□□从左至右:(1) DZ:塑壳式断路器(2)5:设计序号(3)额定电流(4)极数(5)脱扣器代号:0 —无脱扣器;1 —热脱扣器式;2 —电磁脱扣式;3 —复式(有热、电磁、欠电压脱扣器)(6)附件代号: 0 —不带附件;2 —有辅助触头图形、文字符号:P20页图1—10bQF5、低压断路器的选用常用系列:DZ5 —用于交流50HZ、380V、10A~50A;DZ10 —用于交流50HZ、380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