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一轮复习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3全册必考考点汇编(完整版)
2023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考考点汇编(必修3)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细胞外液的内涵1、体液: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 为基础的液体。
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构成,后者主要由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等组成。
2、内环境:由细胞外液 构成的液体环境。
是体内细胞 生活的直接环境。
3、几种液体的比较血浆 组织液 淋巴存在部位 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其中的细胞 各种血细胞绝大多数体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所含化学成分 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但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细胞外液在本质上属于一种盐溶液 。
几者之间形成的关系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 、酸碱度 和温度 三个方面。
1、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 对水的吸收力。
(1)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
(2)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蛋白质 的含量有关。
(3)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 ,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 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的体温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三、 内环境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 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 、呼吸 、循环 、泌尿 等各个系统的参与。
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体温(1)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在一日内的变化一般不超过1℃ 。
(2)不同人的体温,会因年龄 、性别 等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2、稳态:正常机体 通过调节 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状态,叫做稳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必修三篇1一、指导思想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重点讲解和练习能够拿分的知识点。
二、学科目标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二轮专题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
三轮作好模拟训练,增加高考经验,争取__年取得优异成绩。
三、具体措施1、备课中对每节内容、重点、难点、疑点、材料的选择,怎样呈现给学生要进行充分研究。
教学中要及时反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不断改进和修正教学方案。
教师要多作题,多参考资料。
把握高考方向,提高课堂效率。
2、认真搞好练习和试卷讲评,每次训练测试全批全改,分数登记入册。
有练必改,有考必评,练考必讲。
引导学生去分析每一个问题及原因。
考后及时巩固。
3、钻研考纲和教材,研究近5年高考试卷。
总结高考经验,指导好复习4、二轮专题复习时间3月13日至4月30日,共分12个专题。
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
强化学科用语、规范用语。
三轮复习时间5月1日至30日,这段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全面巩固,综合训练,深化知识,加强学生应考能力。
四轮复习5月30日至6月3日,进入考前知识再现阶段。
主要是回归基础和课本,教师答疑解惑,增强应考信心。
5、教师广泛搜集资料,选择最适合学生的习题进行练习,每练必改,每考必评。
增强训练的针对性,收到更大效果。
6、认真做好辅优工作,进行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及时引导,让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参加高考。
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三必修3生物教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考点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及运输1.植物的向光性:(1)原因分析:2.明辨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1)极性运输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是一种逆浓度梯度的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ATP,与细胞呼吸强度有关。
(2)横向运输发生在根尖、茎尖等生长素产生部位。
这些部位在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如单侧光、重力和离心力等)时会发生横向运输。
(3)失重状态下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3.不同情况下胚芽鞘的生长方向:实验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暗盒开孔类云母片插入类切割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③④:a=b+c,b>c(a、b、c为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⑤向右弯曲生长锡箔纸遮盖类匀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生长素浓度:a<b,c<d幼苗移到太空后,其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茎的负向重失重类力性【高考警示】有关生长素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胚芽鞘的尖端。
(2)生长素发挥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单侧光的作用——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5)弯曲原因——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生长不均匀。
(6)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促进细胞伸长。
(7)生长素的产生是否需要光——不需要。
(8)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胚芽鞘尖端。
【典例】(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燕麦胚芽鞘经过单侧光照射后,甲、乙两侧的生长情况,对照组未经单侧光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背光侧,IAA含量低于乙侧和对照组B.对照组的燕麦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C.若光照前去除尖端,甲、乙两侧的生长状况基本一致D.IAA先极性运输到尖端下部再横向运输【解析】选C。
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含量多,引起弯曲生长。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生长快,为背光侧,IAA含量高于向光侧与对照组,A项错误;对照组燕麦胚芽鞘有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正常生长,但没有单侧光照射,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B项错误;产生生长素和感光部位都在尖端,所以去除尖端,胚芽鞘不生长,C项正确;生长素先在尖端进行横向运输,再向下进行极性运输,D项错误。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知识点
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知识点高中生物,可以说是把握了高中生物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高中生物,可以说是把握了高中生物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胜利。
接下来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盼望能关心到您。
2021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必修三学问点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分为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其中细胞内液占2/3。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血浆;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组织液。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而且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正常机体通过调整作用,使各种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5.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 0.9% 的NaCl。
细胞内液渗透压主要由K+维持。
6.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
7.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种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8.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放射弧,反射弧通常会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9.兴奋的产生:静息时,由于钠钾泵主动运输汲取K+排出Na+,使得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
静息状态下,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产生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此时为帮助集中,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产生外负内正动作电位。
高三生物一轮备考必修三知识点背诵
广东开平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备考必修三知识点背诵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二部分 考点狂背 考点脉络1、细胞生活的环境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考点狂背 一、细胞的生存环境:1、单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5、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 3/H 2CO 3 Na 2HPO 4/ NaH 2PO 46、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
7、正常的温度:37度 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因为新陈代谢过程中发生许多的酶促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性质是比较严格的,例如温度、酸碱度和某些离子浓度的变化等,都要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也是保持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
体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才能使细胞少受甚至不受外环境变化的干扰,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进而更好温度体液 (内环境)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 酸碱度稳态的基础 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稳态相关的系统 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适应变化较大的外环境。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全套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例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 和葡萄糖③葡萄糖、CO2 和胰岛素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较少 1.体内液体的组成划分、判定血液血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1)血液、血浆、血清的区分(2)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什么?那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呢?血清是血液在体外凝固后渗出的淡黄色的液体,相比血浆,少了纤维蛋白原和一些凝血因子,但多了K离子。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的一中蛋白质,在机体出血后与凝血因子共同完成止血的过程.2.内环境各部分相互转化的关系以及与外界环境、细胞内液之间的关系C.组织液淋巴例2.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血浆→组织液→靶细胞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C例3.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B.②C.③D.④B例4.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A.肺泡腔内的气体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C.心室腔内的血浆D.膀胱腔内的尿液例5.下图示血液、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的是错误的()A. ①中性粒细胞B.②组织液C.③水D.④红细胞DC2.内环境各部分相互转化的关系(1)内环境的概念:a.注意与机体外环境区分呼吸道(鼻腔、气管、肺泡腔)、消化道、生殖道等凡是与外界相通的管道内的黏液,不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b.过膜问题即由单层细胞围成的结构都有哪些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肾小囊壁、肾小管壁、肺泡壁等等氧气从外界进入体内并由血红蛋白携带交给肌肉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共需穿几过层膜?(3)决定其转化的因素:溶质物质的量的比较(2)各组成部分成分的区别a.条件允许的话,任何一种物质都趋向于均匀分布b.溶剂分子运动的方向取决于溶液中所有溶质分子的总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含有营养物质(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各种离子、O2)、代谢废物(尿素、CO2 )、乳酸、抗体、淋巴因子、激素、血浆蛋白等。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速记速背 选择性必修三(第1-3章)
新人教版生物学速记速背-选择性必修三(第1-3章)发酵工程1.乳酸菌的代谢类型:异养厌氧2.酵母菌的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3.醋酸菌的生殖方式:二分裂4.酵母菌与醋酸菌最主要的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5.果酒发酵控制的条件:前期通氧,后期无氧,18-25℃6.果醋发酵控制的条件:通氧,30-35℃7.泡菜发酵控制的条件:无氧8.在制酒的基础上制醋,需要调整:温度、通氧、加入醋酸菌9.缺少糖源时,果酒制果醋反应式;C2H5OH+O2 CH3COOH+H2O+能量10.生产味精的微生物:谷氨酸棒状杆菌11.发酵过程中,酒精的积累在主发酵完成还是后发酵:主发酵12.按物理状态分,培养基的类型: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13.按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14.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在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有无琼脂15.培养基中含有的成分一般包括:水、无机盐、氮源、碳源16.选择培养基筛选的结果: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7.空白培养基的作用是:检测灭菌是否彻底,排除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18.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稀释涂布平板法19.显微计数法的缺点:无法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导致统计值偏大20.显微镜计数法的计算公式:每毫升原液所含细菌数=每小格内平均细菌数×400×104×稀释倍数21.稀释涂布平板法的计算公式: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C/V×M;C:某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V: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mL);M:稀释倍数2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菌落数比活菌少,原因是:多个菌落长在一起形成一个菌落,导致统计结果偏小23.无菌技术的关键:防止杂菌污染24.无菌技术包括:消毒和灭菌25.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湿热灭菌法26.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100kPa、121℃、15-30min27.配置的培养基必须灭菌的目的:防止杂菌污染28.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选用不接种的培养基做对照29.稀释涂布采用工具:涂布器30.平板划线采用工具:接种环31.5次划线操作,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几次:632.接种操作应该在什么旁进行:酒精灯火焰旁33.接种后的平板为何要倒置培养:防止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减少水分的散失34.选取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应该控制在:30-30035.培养微生物时,使用震荡培养的目的:使微生物与营养物质和氧气充分接触36.微生物的纯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培养37.微生物的纯培养方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38.牛肉膏主要提供的营养:碳源、磷酸盐、维生素39.蛋白胨主要提供的营养:氮源、维生素40.选育菌种的方法: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从自然界中筛选41.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发酵42.单细胞蛋白制备需要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吗:不需要43.扩大培养目的:获得更多的菌种细胞工程44.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①消毒—②外植体切段—③接种—④脱分化—⑤再分化—⑥移栽培养45.诱导愈伤组织形成的脱分化过程是否需要光照:否46.植物组织培养中常添加的植物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47.获得脱毒苗技术:植物组织培养48.获得抗毒苗技术:基因工程49.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50.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去壁常用的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5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形成新的细胞壁52.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生物学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细胞的全能性53.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54.分散动物细胞的方法: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进行酶解、机械法55.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营养、无菌无毒的环境、适宜的温度,pH和渗透压、气体环境56.动物细胞培养添加血清的作用:为细胞培养提供未知的营养成分57.动物细胞培养定期更换培养液的目的:清除代谢废物,防止对细胞造成危害;为细胞提供营养58.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灭活病毒诱导法59.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B淋巴细胞实际上是什么细胞:浆细胞60.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61.单克隆抗体制备第一次筛选的目的:获得杂交瘤细胞62.单克隆抗体制备第二次筛选的目的:获得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63.单克隆抗体制备第一次筛选原理: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只允许杂交瘤细胞生长64.单克隆抗体第二次筛选的原理: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65.如何获得大量的杂交瘤细胞:体外增殖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66.用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的原因:营养物质丰富、易操作、卵母细胞中有促进细胞核发育的物质67.卵母细胞去核的方法:显微操作去核68.与胚胎细胞核移植相比,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成功率低的原因: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表现全能性十分困难69.卵子需要发育到什么时期才能与精子受精:MⅡ期70.精子要具备受精能力,需要:精子获能71.受精卵卵裂的方式:有丝分裂72.受精卵卵裂的:细胞数目越来越多,胚胎总体积基本不变73.超数排卵需要注射:促性腺激素74.体外受精溶液:获能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75.能够进行胚胎收集的前提是:早期胚胎处于游离状态76.胚胎移植中胚胎存活的生理学基础:受体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77.胚胎移植应该选择什么时期胚胎;一般选择移植桑葚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78.胚胎移植过程中两次检查:检查胚胎的质量、对受体进行妊娠检查79.胚胎移植前进行性别鉴定时,应取;滋养层细胞80.对什么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需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囊胚81.与乳腺生物反应器相比,膀胱生物反应器的优点82.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有: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培养83.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动物体细胞核移植84.胚胎工程的基本技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基因工程85.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限制酶、DNA连接酶、载体86.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产生的末端有哪两种:平末端、黏性末端87.限制酶切割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88.DNA连接酶链接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89.载体所具备的条件: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外源DNA片段(基因)插入其中、能在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或整合到受体DNA上,随受体DNA同步复制常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对受体细胞无害90.标记基因的功能:便于重组DNA分子的筛选91.基因工程的一般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92.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通过化学方法人工合成93.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94.为什么要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防止目的基因与载体自身环化和反向连接95.PCR技术的原理:DNA半保留复制96.PCR反应体系包括:DNA母链、4种脱氧核苷酸、引物、90℃以上高温、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缓冲液(含Mg2+)、其他不同的温度97.PCR扩增时,应该设计几种引物:298.PCR扩增时,为什么设计2种引物:DNA母链为两条互补的链,设计2种引物可以使DNA的两条母链均作为模板扩增99.PCR扩增目的基因是否需要加入解旋酶:否100.鉴定PCR产物的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101.引物是单链还是双链:单102.引物结合在母链的哪端:5’103.D NA复制n次,需要的引物数量:2n+1-2104.P CR技术的过程:变性、复性和延伸105.复性的目的: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106.启动子是指:一段有特殊序列结构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上游,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107.基因表达载体的元件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动子、终止子等、复制原点。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及食物链(网)的构建(必修3)
2.依据所同化能量的多少构建食物链(网)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且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 递效率约为 10%~20%。能量值大者为被捕食者,少者为捕 食者。若相邻两能量值相差不大,不足以构成 10%~20%的 比例,则两者应为同一营养级。可以确定下图 1 食物链为:
丙→甲→乙→丁;图 2 食物网为
能量 按÷10%计算
需最少 选最短食物链 能量 按÷20%计算
[演练 1] 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 1 kg , 最 少 消 耗 水 藻 ________kg , 最 多 消 耗 水 藻 ________kg。
解析
2.能量传递效率的有关“定值”计算 (1)已确定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的,不能按“最值” 法计算,而需按具体数值计数。例如,在食物链 A→B→C→D 中,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 a%、b%、c%,若 A 的能量为 M,则 D 获得的能量为 M×a%×b%×c%。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 多种生物获得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生物量比例确定, 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合并。
[演练 2]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戊
的食物有 1/2 来自于乙,1/4 来自于丙,
1/4 来自于丁,且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 10%,
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0%。若戊体重增加 20
g,需要消耗植物 A.1 125 g
B.1 600 g
()
C.2 000 g
D.6 500 g
效率为 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
加 1 kJ 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
()
A.550 kJ C.400 kJ
B.500 kJ D.100 kJ
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一轮考点复习选择性必修3第十单元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练案[35]选择性必修3第十单元生物技术与工程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A组一、选择题1.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经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
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牛奶的消毒常用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B.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高锰酸钾消毒的C.用紫外灯对密闭教室消毒前,适量喷洒消毒液可强化消毒效果D.培养基不能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解析: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不宜用于自来水消毒,B项错误。
2.(2023·山东烟台模拟)下列与微生物培养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平板上的一个菌落一般是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B.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计数时,欲将1 mL样品稀释10倍,应加入10 mL无菌水C.平板划线法接种微生物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D.制作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时,应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中再加水去纸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计数时,欲将1 mL样品稀释10倍,只需加入9 mL无菌水,B错误。
3.某同学将1 mL土壤样液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别接入0.1 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6、57和58。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可得出土壤样液中活菌数大约为5.7×107个/LB.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低C.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都是稀释液中活菌数解析:根据分析可知,每升样品中的活菌数为(56+58+57)÷3÷0.1×1 000×100=5.7×107(个),A项正确;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此方法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实际的活菌数目低,B项正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是稀释液中所有个体的数目,包括活菌和死菌,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背知识(必修三)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记忆网络图解1.1 细胞生活的环境✧核心考点背记1.1.1人的体液及组成1.细胞外液是指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的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
这里的“外”是相对于“细胞内”而含的,相对于整个生物体的外界环境,细胞外液是生物体的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内环境是同一概念。
2.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3.细胞外液三种组成的比较成份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内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内来源(1)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2)组织细胞代谢产生毛细淋巴管吸收部分组织液生活于其中的细胞各种血细胞绝大多数体细胞大量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化学成分相同点:都含水、无机盐、蛋白质等不同点:血浆中蛋白质含里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置很少注意:(1)内环境的概念只适用于多细胞生物,因为单细胞生物可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无内环境。
(2)人的消化道、膀胱腔、泪腺等结构均有孔道与外界相通,因而消化液、尿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也不属于体液的范畴。
(3)血液和血浆的关系:血浆:是细胞外液中的成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不属于体液范畴血液1.1.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2.酸碱度(1)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
(2)缓冲物质: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性物质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
(3)调节: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使血浆维持在7.35〜7.45之间,变化很小,从而保证了内环境的稳定状态。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1.1.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营养物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
(2)O2→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CO内环境→循环系统−→−2→呼吸系统。
【综合提升】1.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不同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2.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分析如下:(1)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过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大量水分透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组织间隙引起组织水肿。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第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共38张PPT)
四、内环境生理过程与细胞内、外生理过程比较 (1)不属于内环境中生理过程
①细胞内呼吸作用各阶段发生的过程 ②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蛋白质的消化水
解过程
(2)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
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体
废物、食物残渣
体
食物
消
化
营养
循 营养
系 物质
物质
统
环
空气 呼 O2 系 O2
吸
气体 系 CO2 统
CO2
统
代谢终产物
代谢终产物
O2
细 营养物质
胞 代谢终产物CO2
泌尿系统
尿液
皮
肤
汗液
外机体内各器官、系统为什么能协调一致呢外?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和器官:
①消化系统: 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内环境,排出 少量水、盐。
织外液液 。 和组织
细胞
血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血管中
红细胞白 血浆中含有 都属于 细胞血小 较多的 细__胞__外__液_,是
板
_蛋__白__质___, 细胞直接生活
组织液 淋巴
组织间隙 组织细胞
淋巴管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而组织液和 内环境,三者
淋巴中蛋白 基本成分
质很少。 _相__近_
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稳态的生理意义
思考: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患病?
(酶促内反应环受阻境,代稳谢紊态乱。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有什么现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6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每个人的思维能力不同,对问题的理解程度不同,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篇1本学期教学工作任务高三年级两个班生物教学,新学期开始,我对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一、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科学方法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练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让他们有社会决策意识,有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热情,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基础较差,需要加强基础的学习。
针对以上的情况,在教学中,我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五、教学方法和措施1、认真学习教学大纲,挖掘教材,认真分析学生情况,制定出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2、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心理和一个稳定的思想状态,为搞好学习提供保障。
3、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详细情况,详细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与提高。
4、认真备课与制作课件,真正做到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堂。
5、认真设置作业,及时批改与反馈。
6、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的把握程度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认真研究考纲和考题,认真指导学生做好各种测试,及时做好反馈。
8、认真指导学生进行高考模仿训练,为学生提高高考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9、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要使学生懂得如何才能学好生物,要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科学的本质规律,促使学生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三 激素调节
进行调节
分泌器官(腺体)
举例
分泌物
特点
外分泌腺 消化腺、汗腺 皮脂腺、泪腺
多种多样
有导管,分泌物由 导管排出
内分泌腺 性腺、肾上腺 甲状腺、垂体
激素
无导管,分泌物由血 液循环带到全身各处
体液调节 激素调节
体液调节——___化__学__物(质激素,CO2等等),通
2.促进血糖合成糖原(肝脏和肌肉) 3.促进血糖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须氨基酸等的非糖物质 4.抑制肝糖原分解 5.抑制非糖物质(脂肪和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1.促进肝糖原分解, 具体功能: 2.促进非糖物质(脂肪和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
在肝细胞A中,促进过程(1)的激素主要是胰__高__血__糖__素__和__肾__上__腺, 素 在肝细胞B中完成的过程(5)的场所是_细__胞__质__基__质__。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 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甲状 腺/性 腺
促进相应腺体的生长和 发育,调节相应激素的 合成和分泌
甲状 腺
甲状腺 激素
氨基酸 全身 衍生物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 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 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 的兴奋性
分泌 激素 化学 作用部位 部位 名称 本质
胸腺
胸腺 多肽 激素
外分泌部 分泌胰液
内分泌部:胰岛
胰高血糖素 蛋 白
胰岛素 质
分泌部位
胰岛B细 胞 胰岛A细 胞
激素名 称
胰岛素
化学 本质
蛋白 质
胰高血 蛋白 糖素 质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全身,主要为肝脏 降低血糖浓度 及肌肉、脂肪细胞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卷 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解析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卷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人体维持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B. 维持体温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 内环境中含有水、无机盐、葡萄糖、激素、抗体、血红蛋白等物质D. 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血浆中,但血浆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及其维持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答】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A错误;B.人体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C.血红蛋白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不产生二氧化碳),会被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明显变化,D错误。
故选B。
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②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⑤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A. ①②④⑤B. ②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答】①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离子等含量有关,①错误;②人体血浆中含有调节pH的多对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等,所以人体吃酸性食品不会导致体内的pH降低,②错误;③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③错误;④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个限度,内环境稳态就会被破坏,④正确;⑤严重腹泻、呕吐时,在失水的同时丢失大量的无机盐,因此需要补充足够的淡盐水,Na+必须补充,⑤错误。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考点清单
选修三考点识记1.微生物的纯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
2.配制培养基的步骤:计算、称量、融化、(先调节PH、后分装到锥形瓶中)灭菌、倒平板。
3.单菌落获得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接种环)、稀释涂布平板法(涂布器)4.微生物培养灭菌方法:培养基的灭菌方法: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当培养液中有些物质遇高温容易降解时,可采用滤膜过滤法;接种工具的灭菌方法:接种环——灼烧法,涂布器——酒精引燃;玻璃、金属等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
5.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培养基按功能分为: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6.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选育菌种、扩大培养、接种(需在培养基配置好并灭菌的基础上)、发酵罐内发酵、分离、提纯产物、获得产品。
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罐内发酵。
7.发酵过程应控制的调节:随时监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产物浓度等,以了解发酵进程,同时还要及时添加营养组分,要严格控制温度、PH和溶解氧等发酵条件。
8.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的方法: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产生菌落。
检测微生物菌种分离、培养过程是否被杂菌污染的方法:设置一组对照,接种等量的无菌水,和其他实验组同一培养箱培养,观察对照组是否产生菌落。
9.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10.微生物的生活环境的酸碱度:细菌大多适宜中性环境,真菌大多适宜酸性环境,放线菌大多适宜碱性环境。
11.培育优良菌种的方法: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
12.选择培养基培养的原理:通过改变基本培养基的成分或培养条件,满足目的菌的生长抑制杂菌生长。
鉴别培养基鉴别微生物的原理:通过给基本培养基加入某些指示剂,使菌落呈现特殊颜色或其他特征。
13.微生物计数时统计菌落数为30-300,低于、高于这个范围需要舍弃。
14.统计菌落数来推算样品中的活菌数的原理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单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BC丙D代场吸H...肿中2谢 所 系O乙T丁和细—废统表中无胞—物排示O机、包出组2组浓盐B括织C织度细表引中O;C液液不2胞示起的O和皮。、可2可据淋组高、少肤相丁能以图巴织。尿量排关表比存分、水素H出系示甲在析2丁肿、部O统细中于:表。(多分及以胞的甲乙示当余H功气内高和表细丁2的能O体液示胞表、H:形组2内示无O循式要关织液红和机环)关的;液,细无盐系注计泌,当胞机和统碱算尿甲时2盐尿负基,、系表,,素责互未6统示O首受。运补必排2血先阻浓输配不出浆到时度;对考尿、达,比呼相。素丙的会甲、
➢备选素材展台
• 知识点一 细胞生活的环境
• 1.体液
由①_细_胞__内_液___(约占
2 3
)和②_细_胞__外_液___组成,其中③_细_胞__外_液___
又称内环境。
2.内环境
组成:由④_组_织__液____(最多)、⑤__血_浆_____和⑥__淋__巴____组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成,其关系为
•
( √)
• 6.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
来维持的
( √ )。
• 7.剧烈运动后,血浆pH为弱酸性
(× )
• 8.体温随年龄不同、昼夜不同而有大幅度的变动
•
( ×)
• 9.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很容易破坏的
( × )。
• 10.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几种典型化学反应:①血浆pH的 调节;②抗体与抗原的识别及结合;③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 √ )。
•答案:(1)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质微粒数。 蛋白质含量虽高,但蛋白质分子质量较Na+与Cl-大 得多,数目远少于Na+与Cl-。
•(2)用于溶解药物的溶剂为5%葡萄糖溶液或0.9%的 生理盐水,这是细胞的等渗溶液,有利于维持细胞正 常形态与功能。不可以用蒸馏水,否则会引发细胞吸 水涨破。
知识点三 内环境稳态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特点
_有__一_定__限_度__的_____,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
调节功能○30 出__现_障__碍___时,均会遭到○31 __破__坏____
3.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32 __机_体__进_行__正_常__生_命__活_动________人,血浆蛋白的含量 降低,会出现组织水肿,为什么?
•(2)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全身水肿?
•答案:(1)血浆的渗透压变小,吸水能力减弱,组织 液中水分子回渗的速率降低。
•(2)肾炎病人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 大分子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壁,进入原尿随尿流失, 致使血浆蛋白的含量降低,组织液中水分子回渗的 速率下降,造成全身水肿。
• 判一判
• 1.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水中,
揭秘高考必考点
内环境-----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典例1】►右图 表示人体中部分
命题 思维 答案 拓展 揭秘 导图 展示 归纳
体液的关系图,
本考点高考命题多
则下列叙述不正
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
确的是( D )。
查概念、特点等基础知
识较常见,试题难度小,
A知.识过程拓2展、: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 命题频率低。提醒考生
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
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⑩_蛋__白_质____,而组织液和
淋巴中含量较少
• 知识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功能 • 1.理化性质 • (1)渗透压
溶质微粒
无机盐
蛋白质
Na+和Cl-
• (2)酸碱度:血浆的pH为⑮___7_.3_5~__7._45___,维持稳 定的缓冲对主要为⑯___H2_C_O_3/N_a_H_C_O3______和⑰ ____N_a_H_2P_O_4/N_a_2H_P_O_4 ____
揭秘高考必考点
内环境------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参与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的系统
四个系统:消化、呼吸、泌尿和循环; 一个器官:皮肤
揭秘高考必考点
内环境-----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葡萄糖和氧气被细胞吸收利用的途径 穿进(管出组2转消吸血液转肺管毛液穿进(管胞)膜出壁红织2+移化收液→移泡→细→)膜出((+层肺细细细41进进途((循组途→血血组))层上外内+=数泡胞胞胞出7出进径环径管织肺液织数皮环 环层:壁(((毛421毛组::毛→ →细循细:细境境)))细++=细细织细组组胞环胞胞))胞→→进进9血血细血织→织层
第1讲 内环境与稳态
揭密
3个必
考点
澄清
3个易
错点
辨析
2组
概念
➢内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 的媒介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其稳态 ➢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 ➢搞不清某些化学成分的存在位置 ➢对某些细胞的内环境把握不准 ➢对某些代谢反应发生部位不清楚 ➢血液、血浆与血清 ➢细胞外液、内环境与外界环境 ➢高考真题演练
• (3)温度:一般维持在⑱__3_7 _℃____左右
• 2.功能 • 内环境是 ⑲___细__胞_与_外__界_环_境_进__行_物_质__交_换_________的媒
介
• 想一想:(1)细胞外液中溶质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为什么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 (2)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时,用何种溶液溶解药物? 用蒸馏水可以吗?为什么?
调节
(2)坎农观点:在○25 _神_经__调_节___和○26 体__液_调__节___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3)现代观点:○27 _神_经__—_体__液_—__免_疫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 稳 态 失 调 : 人 体 维 持 稳 态 的 ○28 调__节_能__力___ 是 ○29
(1)动态变化:内环境的⑳化__学_成__分___和 ○21 理__化_性__质___处于动
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22 协__调_活__动___,共同维持内环境的○23 _相_对__稳_定___状态
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1)贝尔纳观点: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24 神__经_系__统___的
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
()
• 2.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
•
()
• 3.血浆中含有水、无机盐、血红蛋白、代谢废物、气体、
激素及各类营养物质
( )。 ×
• 4.毛细淋巴管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 )。
×
• 5.组织细胞(如肝细胞、肺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