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
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资源之一,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水资源管理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极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供需平衡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分析。
一、水资源的供需情况据世界水资源管理机构的数据统计,全球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4万立方千米,其中约有70%被用于农业生产,22%被用于工业生产,仅剩的8%用于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
然而,由于全球的不平衡分布和污染问题,人类能够使用的水资源总量十分有限。
根据统计,全球有超过40个国家的水资源贫乏程度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水平。
在我国的情况下,由于人口众多,水资源的总量相比一些北欧等国家要少很多。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可用的水资源总量约为21000亿立方米,而却有70%的水资源被用于农业生产。
由于水资源的严格管控,近些年我国的城市居民用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节水宣传,采用人工降雨等方式增加水资源供应,有效的保障了城市居民用水的需求。
二、供需平衡模型的构建针对水资源供需情况的特殊性,供需平衡模型的构建首先需要识别需要考虑的因素。
除了传统的经济生产力、人口增长等因素以外,在水资源管理的模型中还需要考虑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诸多外部因素。
在模型的具体构建中,需首先对水资源的供需进行量化,水资源供应的量可以通过统计水资源总量和水污染的情况来计算,水资源需求则可以通过各个用水领域的需求,例如农业、工业和城市人口的需求来计算。
其次,我们可以考虑预测模型来对未来的水资源供需情况进行预测,预测模型的构建依据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的影响因素,例如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等。
最后,在模型构建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模拟试验的方式来考虑水资源管理的应对策略。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通过精细化灌溉等方法增加灌溉效率,从而有效的降低农村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不同的应对策略会对水资源的供需产生不同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第五章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第一节分析计算的原则与方法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按现状(基准年)和近期、远期三个水平年进行。
规划可供水量在现状可供水量的基础上,考虑现有工程在不同供水情况下供水能力的增减和规划新建、配套、扩建工程增供的水量,同时注意水质变化对供应合格水能力的影响。
城镇需水量以最近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供水规划计算的数值为主要参考,同时进行复核。
第二节不同供水工程可供水量分析一、供水工程温岭市各区域水库、堰坝、河网相互贯连和调节,已形成蓄、供、排相结合的一个较完整的灌溉供水系统。
但是,近年来由于平原河道淤积和水污染严重,造成了河道蓄、供水能力不断降低,水源利用功能减少,城乡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已无法就地从河道提取,并由此造成地下水超采和地面沉降现象。
因此,全市各区域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城乡生活、工业用水水源工程和供水配套工程建设,以及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1.蓄水工程温岭市供水水源主要来自蓄水工程,约占总供水量的90%左右,主要包括河道、水库以及长潭水库引水。
全市河道总长度为1284.44km,蓄水量3557万m3,主要担负境内灌溉用水。
水库山塘153座,总库容7668.5万m3,担负境内生活用水和一部分灌溉用水。
2.引水工程堰坝用来拦截水流,灌溉农田,为山区半山区群众所广泛采用。
目前,全市共有堰坝33座,其中灌溉千亩以上的有大溪镇的中牛头潭堰坝,原江厦乡的七一堂滚水坝,原交陈乡的小交陈拦水坝和岙环乡兰公岙坝等4座。
全市一般年份可引水234.31万m3,灌溉面积7413亩,旱年引水量为133.38万m3,灌溉面积6503亩,丰水年可引水334.91万m3,灌溉面积7473亩。
3.地下水工程地下水部分的可供水量主要计算机电井、民井供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和工业用水。
2000年有各类机井71眼,民井3701眼。
二、可供水量可供水量是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不同需水要求下考虑来水、需水及水质情况,各项水利工程设施可提供的水量。
浅谈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济上的发展而忽略 了生态 的保护 ,或者 是穷尽 的进 行开发 而不 考虑后 果。在供需分析时 ,还应结合水资源 的多用途的特点 ,对一些地方 的供 水系统做联合调度 ,使水资源在各用水部 门间能够交叉重复使用 ,提 高 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 ,特别要做好水资源 的呃保护措施 ,因为水资 源本身就是易污染 的流动资源 ,治理难度大 ,因此耍特别加强各 用水部 门的排水特 点和排污 、排洪的要求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应该 同时 进行的 ,不能盲 目的开采地下水 ,不要在水源地进行工业 生产 、旅游开 发和航运 ,对工业排放 的废水要进行认真合理 的处理 ,使其达 到排放标 准后再排放 , 从各方 面着手保护好我们的水 资源 。 三 、水资源平衡分析的意义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不仅是对有限的水 资源做到充分 利用 ,还是指 定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时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 资料 。做好这项工 作 ,不仅 可 以使人们认识到当前某地 区的水资源供需 现状 ,而且还可 以揭 示今后 的供需发展趋势 , 指 明水资 源利用 的发展 规律和供需 平衡 的建 立特点 , 从而研究得出最优方 案 ,提出解决各地 区、各部 门供 需不平衡 的矛盾 , 利用各种水利工程或技术 ( 如修建水库 大坝、开发利用地下水和其他水 源,调整工农业生产 布局布局 、优化 内部用水结 构等 ) 。水量供 需平衡 分析是 以多种供水 系统 、输水系统、用水 系统和排水系统 为基础 ,这些 系统之 间既有密切联 系又相互影响 ,不同的供水与用水 系相结合 ,会得 出不 同的供需关系。因此 ,对不 同阶段、不同地 区的供需水平 衡进行分 析时,要采用系统分析方法和优化技术 ,力求对供需系统 制定 满意的决 策。 还应 当指 出,供需平衡分析是项很复杂的工作 。通 常供需之间不可 能完全平衡 ,也不可能 长期 的平衡 ,要进行 不断 的跟踪 调查 和研究 分 析,不断 的调整。由于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分 布的不 均匀性 ,国民经
水资源供需平衡
第5章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3、典型年和水平年的确定
(1)典型年来水量的选择 首先根据各分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控制站,以控制站的实际来水系列(年
天然径流系列或年降雨量系列) 进行频率计算,选择符合某一设计频率的实 际典型年份,然后求出该典型年的来水总量。
(1)来水条件
(2)用水条件
(3)工程条件
(4)水质条件
总之,可供水量不同于天然水资源量,也不等于可利用水资源量。一般, 可供水量是小于天然水资源量,也小于可利用水资源量。对于可供水量,要 分类、分工程、分区逐项逐时段计算,最后还要汇总成全区域的总供水量。
第5章 Q1 QC QD QR
需状况,一般情况下,需要研究分析四个发展阶段的供需情况,即所谓的四 个水平年的情况,分别为:
现状水平年(又称基准年,系指现状情况以该年为标准) 近期水平年(基准年以后5年或10年) 远景水平年(基准年以后15或20年) 远景设想水平年(基准年以后30~50年) 一般:可取前三个水平年即现状、近期、远景3个水平年进行分析,对 于重要的区域可取4个水平年,而资料条件差的一般地区,也有只取2个水 平年的。
第5章
5.3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方法 5.3.1 典型年法
总目录
本章总目录
4、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计算
A: 可供水量
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 可提供的符合一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流域的调 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可供水量的影响因素为:
② 今后五年内水资源供需分析,它是在现状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对供水与需求的变化情况进行供需分析;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
时间:夏多冬少;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
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
第五章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1 需水量
根据1993年统计,我国城市生活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 9.2%。城市用水要求供水的保证率不低于95%。城市用水量 一般可根据实际调查求得,其大小与城市有关
R QR 100% Qt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及越高,表示工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程度越 高。
§3.1 需水量➢ 工业用的预测 趋势法 用历年工业用水量增长率来推算未来工业用水量,按下
式进行计算:
Si S0 (1 d )n
式中:Si——某一年所预测的工业需水量,m3; S0——起始年的工业用水量,m3; d——工业用水量年平均增长率,%; n——从起始年份到预测年份所间隔的时间,a。
量和二次以上的用水量,m3/a。
§3.1 需水量
耗水量和排水量必须加以补充,二者之和称为补充水量,又称 为取用水量,以Qw。故总用水量Qt又可表示为补充水量和重复用 水量之和:
Qt Qw QR 工业用水水平一般以单位产量或产值所需的补充水量和重复利 用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重复利用率R以重复利用水量QR,占总 用水量Qt的百分数表示:
二、需水量计算与预测
(1)用水定额 用水定额是用水核酸单元规定或核定的使用新鲜水的水量限
额,即单位时间内,单位产品、单位面积或人均生活所需要的用 水量,
用水定额一般可分为生活用水定额、工业用水定额和农业用 水定额三部分。
用水定额随着社会、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地域、 城市规模、工业结构、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供水条件、水价、生 活水平、给排水及卫生设施条件、生活方式等都是影响用水定额 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而变化,
第五章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典型年法 又称代表年法,是指对某一范围的水资源供需关系, 按照雨情、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只进行典型年份平 衡分析计算的方法。 优点:可以克服资料不全及计算工作量太大的问题。 系列法 要按照雨情、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需平 衡分析计算
5.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典型年法
K值
P=50% 1.057 0.985 1.057 1.057 0.985 0.908 1.187 0.998 0.767 P=75% 0.944 0.822 0.944 0.944 0.822 0.822 0.980 0.811 0.706
(3)小型水库和圹坝
数量大,但缺乏实测资料,一般可根据典型工程调查分析计算其水 量利用系数或调节系数,然后推求可供水量。
0 87.05 15.15
b.多年调节水库
多年调节水库可供水量的计算一般有长系列法和数理 统计法两种。 长系列法直观易懂,但工作量大,在系列年限很短的 情况下,计算求得的保证率可靠性差,一般具有 30~50年的系列采用长系列法较好。 由于我国水库系列年限不长,为减少计算工作量,一 般采用简化数理统计法。
天然来水量多余或不 足水量
多余 不足
1.32 5.26 14.47 18.15 22.36 13.15 18.41 27.61 31.56 53.92 185.42 15.15
弃水量
可供水 量
24.99 24.99 24.99 24.99 24.99 39.45 39.45 39.45 39.45 78.90 78.90 52.60
水库兴利调节示意图
引水工程可供 水量的计算
从计算区以外,通过天 然或人工河道自流引入 的那部分客水。
水资源供需平衡与管理
水资源供需平衡与管理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与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发重要。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供需平衡的背景、管理策略和国际合作三个方面来探讨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与管理。
一、供需平衡的背景1.全球水资源状况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其他地区则面临水资源短缺的困境。
加上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2.快速的人口增长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使得供需平衡问题更加严重。
3.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大量的水被用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使得供需平衡面临更大的压力。
二、管理策略1.水资源保护保护水资源是解决供需平衡问题的关键。
采取措施遏制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例如加强环境保护、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节水措施等。
2.供水管理科学合理地管理供水系统是确保供需平衡的重要手段。
包括建设水库、开展水资源调配、制定合理的供水计划等。
3.多元化供水源开发多元化的供水源是确保供需平衡的重要措施。
除了传统的地下水和江河湖泊,还应开发雨水利用、海水淡化等新的供水途径。
4.公众参与和意识提升提高公众对水资源的认知度和管理意识,加强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程度,可以更好地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需平衡的实现。
三、国际合作解决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需要全球合作。
国际组织、政府和民间机构应加强协调,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水资源管理挑战。
同时,国际合作也需要强调公平和可持续性原则,确保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水资源支持其可持续发展。
结论水资源的供需平衡与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合理地管理水资源、采取保护措施、多元化供水源以及国际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确保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研究
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研究当我们想到水资源管理时,我们通常会想到的是海水淡化或雨水收集等技术,但这些方法都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实际上,实现水资源管理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平衡供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些与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相关的重要问题。
1. 供需平衡的定义水资源供应与需求的平衡是指合理规划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使水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达到均衡的状态。
供需平衡是指水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长期的持续均衡状态。
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是指在水资源供应与需求之间建立合理、稳定的平衡关系,以满足人们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简单地说,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需求而控制水资源的消耗。
2. 供需平衡的实现为了实现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1) 推广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可以降低我们对水资源的需求。
(2) 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
水资源的规划与利用需要根据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确保供需平衡。
(3) 加强水资源的调度。
及时调整水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确保不会造成过度消耗。
(4)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
水资源的保护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
3. 供需平衡的挑战虽然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来实现水资源管理中的供需平衡,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1) 水资源的波动性。
水资源的波动性使得供需平衡的实现更加艰难。
(2) 地区之间水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使得供需平衡更加困难。
(3) 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增长。
人口与经济的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增加水资源的需求,使得供需平衡更加难以实现。
(4) 非可再生水资源的消耗。
非可再生水资源的消耗会对水资源供应造成压力,使得供需平衡更加困难。
4. 供需平衡的现状及未来现在,全球各国尽管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由于供需不平衡,许多地区面临着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第5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讲解
水资源是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其开发利用 应做到综合考虑,尽量做到一水多用,妥善处理 避免污染。
第5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三、方法 1、系列法
按雨情、水情的历史系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 需平衡分析计算; 2、典型年法(或称代表年法)
对于降雨的年内分配,一般是挑选年降雨量 接近典型年的实际资料进行缩放分配。
2.典型年来水量的分布 按实际典型年的来水量进行分配,但地区内
降雨、径流的时空分配受所选择典型年所支配, 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故为了克服这种偶然性,通 常选用频率相近的若干个实际年份进行分析计算, 并从中选出对供需平衡偏于不利的情况进行分配。
根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不同年份进 行分析计算,而不必逐年计算。 3、动态模拟法:属系列法的一种。
第5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1. 系列法 • 选择代表性的系列,进行逐年供需分析。 • 系列法要求资料多,工作量大,适用于大区域、
重要地区的供需平衡分析。 • 通过对长系列调节计算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得
到不同来水频率下的各分区各部门的余缺水量。
第5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 典型年法 • 选择代表性的系列,根据降水频率,选取典型年
进行供需分析。 • 一般地,平水年频率P=50%,枯水年(偏旱年)
频率P=75%;特枯水年(干旱年)频率P=90%或 P=95%。 • 北方干旱地区,一般要做平水年(P=50%)、偏 旱年(P=75%)二个典型年的供需分析。 • 南方湿润地区,则做平水年(P=50%)、偏旱年 (P=75%)、干旱年(P=95%)三个典型年的供需 分析。
(2)南方湿润地区,降雨较多,缺水既与降雨有 关,又与用水季节径流调节分配有关,故可以有 多种的系列选择。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1.3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的方法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必须根据一定的雨 情、水情来进行分析计算,主要有二种 分析方法: 一种为系列法,按雨情、水情的历史系 列资料进行逐年的供需平衡分析计算 (水资源系统动态模拟法) 一种为典型年法(或称代表年法)。仅根 据雨情、水情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不同年 份进行分析计算,而不必逐年计算。
23
(2)工业用水的预测
③分行业重复利用率(重复利用水量占用水系统中总用 水量的比例)提高法:对于资料比较齐全的地方,一般 采用按冶金、电力、煤炭、石化、化工、机械、建筑、 食品、纺织、缝纫、皮革、造纸、文教、木材等14个 行业或部门推算工业用水量,该法采用万元产值用水 量和重复利用率这二个指标来推算工业发展用水,用 下式计算:
5.2.4可供水量和需水量的分析计算
可供水量和以下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可供水量是 小于天然水资源量,也小于可利用水资源量 ): 1.来水条件 2.用水条件
可供水量是随用水特性及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等条件不 同而变化。
3.工程条件 4.水质条件
18
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也不等于可供水量,还要从来水、 用水和工程等条件统一考虑,才能确定可供水量。
5.2.3.2水平年
现状水平年(又称基准年,系指现状情况以该年为标准),近期 水平年(基准年以后5年或10年),远景水平年(基准以后15或20 年),远景设想水平年(基准年以后30—50年)。一个地区的水资 源供需平衡分析究竟取几个水平年,应根据有关规定或当地具体条 件以及供需分析的目的而定
16
(2)流域和区域相结合 水资源具有按流域分布的规律,然 而用水部门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经济或行政区域和河 流流域往往是不一致的,因此,在进行水资源供需平衡分 析时,要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划好分区,把小区和大区, 区域和流域结合起来。80年代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按 流域和行政区域都做过水资源评价。在牵涉到上、下游分 水和跨地区跨流域调水时,更要注意大、小区域的结合。 (3)综合利用和保护相结合 在供需分析中,对有条件的 地方供水系统应多种水源联合调度,用水系统考虑各部门 交叉或重复使用,排水系统注意各用水部门的排水特点和 排污、排洪要求。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发挥最大经济效益 而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应十分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例 如地下水的开采要做到采补平衡,不应盲目超采;作为生 活用水的水源地则不宜开发水上旅游点和航运;在布置工 业区时,对其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应作妥善处理,以免 9 污染水源。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5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可供水量:可供水量是指不同水平年、不同保证率 或不同频率条件下通过工程设施可提供的符合一 定标准的水量,包括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 外流域的调水,污水处理回用和海水利用等。
与以下因素有关: 1、来水条件 2、用水条件 3、工程条件 4、水质条件
可供水量不同于天然水资源量,也不等于可利 用水资源量。一般,可供水量是小于天然水资源量, 也小于可利用水资源量。对于可供水量,要分类、 分工程、分区逐项逐时段计算,最后还要汇总成全 区域的总供水量。
量和重复利用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重复利用率R以
重复利用水量QR。占总用水量Qt的百分数表示:
R QR 100 % Qt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及越高,表示工业用水的有效 利用程度越高。
2)工业用水的预测
①趋势法:
用历年工业用水量增长率来推算未来工业用水量, 按下式进行计算, Si=S0(1+d)n
式中Si——某一年所预测的工业需水量,m3; S0——起始年的工业用水量,m3; d——业用水量年平均增长率,%; n——从起始年份到预测年份所间隔的时间,a。
在进行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时,北方干旱和半干 旱地区一般要对:50%和75%两种代表年的水供需进 行分析,
在南方湿润地区,一般要对50%、75%和90%(或95 %)三种代表年的水供需进行分析。
二、计算分区和计算时段
1 区域划分
水资源供需分析,就某一区域来说,其可供水量
和需水量在地区上和时间上分布都是不均匀的 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研究,便于弄清水资源
收集和统计,另外,按行 政区划更有利于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决策和管理。 (3)尽量不打乱供水、用水、排水系统。
2 计算时段的划分
区域水资源计算时段可分别采用年、季、月、旬和日, 选取的时段长度要适宜,才能把供需矛盾揭露出来。
水资源可供水量与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可供水量与供需平衡分析水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受到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愈发凸显。
因此,进行水资源可供水量与供需平衡分析,具有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意义。
水资源可供水量与供需平衡分析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其中一地区水资源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是否平衡。
水资源可供水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其中一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而水资源需求量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其中一地区人类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量。
首先,水资源可供水量与供需平衡分析需要了解地区水资源状况。
通过对地区的水文地质、水文气象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可以获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总量、径流量、补给量等数据。
同时,还需要了解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包括灌溉用水、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以及未来的水资源需求趋势。
其次,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需要建立供需模型。
通过收集和整理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和水资源需求数据,建立供需模型,可以将水资源供应量和需求量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
该模型可以考虑不同用水部门的需求变化、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
然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需要考虑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估和分析,可以了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合理性。
在供需平衡分析中,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保护措施,包括提高用水效率、发展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等。
最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还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在分析中,要考虑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水资源供需情况,包括干旱、洪涝和水污染等灾害造成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制定应对措施,包括开展水资源调度、建设水库和水利设施、改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等手段,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供需平衡。
总之,水资源可供水量与供需平衡分析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一、引言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发展的基础资源,而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某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当前供需矛盾的存在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灌区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二、灌区水资源供需概况某灌区是一个农业发达地区,灌溉是其农业生产的基础。
根据当地水利部门统计数据,该灌区的灌溉水资源供需存在一定的矛盾。
具体表现为供水量不足、供水质量不佳、供水稳定性差等问题。
1. 供水量不足由于灌区农业生产的增加,灌溉需求不断增大,而当地水资源已经难以满足灌溉的需求。
尤其在干旱季节,灌区供水量进一步减少,导致农田灌溉受到严重影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壤盐碱化等问题,导致水质下降,不适宜于农田灌溉,影响了作物生长。
水质问题也严重制约了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供水稳定性差灌区供水管网老化、漏水严重,导致了供水稳定性差,农田灌溉效果不佳。
在灌溉季节,由于供水不稳定,常常出现农田干旱、缺水等问题。
三、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原因分析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存在不是偶然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水资源管理不合理灌区水资源管理不够科学、合理,对供水量、供水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较为粗放,导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2.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灌区农业用水存在浪费现象,农业灌溉方式陈旧,灌溉系统落后,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滥用农药、化肥等问题,加剧了灌区土壤盐碱化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水资源供需平衡。
3. 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灌区干旱频发,气温升高,蒸发增大,降水减少,导致了灌区水资源供应量不足,加大了供需矛盾的存在。
为了解决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问题,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加强对灌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科学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特征含义: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
分类: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天然水资源和调节性水资源;消耗性和非消耗性水资源。
特征:资源的循环性、储量的有限性、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利害两重性、用途广泛性、不可替代性、水量的相互转化性。
3.简述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状况:人均占有量不足;时间、空间分布极不均匀;空间:耕地面积和水,河流分配。
时间:夏多冬少;水系:湖泊较多,多数分布在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河流稀少。
开发利用存在问题:需水量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尖锐,南方水质型、北方水量型缺;污染继续发展,加剧水资源缺乏;用水浪费,利用率偏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问题突出,地下水利用程度过高;管理水平有待提高,4、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水旱灾害依然频繁并有加重趋势/农业用地减少农业用水短缺程度加剧/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脆弱/污染负荷急剧增加,加重了水体污染第二章水循环及水资源形成3、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状况:全球农业用水占第一位(69%),工业用水第二位(23%)可复原比例最高,居民用水第三位(8%)人均占有量不断提高;世界各地用水量差异极大,发达国家多为工业用水54%,发展中国家多为农业用水80%;近年来用水量发展中国家增加幅度达,发达国家趋于稳定。
开发利用趋势:农业用水量及农业用水中不可复原的水量最高/工业用水由于不可恢复水量最低,将提高工业用水技术、降低用水量定额、加大节水力度、大幅度提高用水重复利用率/水资源的开发将更为重视经济、环境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5、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永久积雪。
陆地上的水通过蒸发作用(江、河、湖、水库等蒸发)上升到大气中形成积云,然后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陆地表面形成径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同频率法:其一般的步骤是,
①
根据实际情况先把整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流域, 每个流域根据各自的雨情、水情情况选择各自的代表年。 然后采用典型年法相同的方法,逐个进行计算单元水供需 分析并将同一流域的计算单元水供需分析成果相加,
②
③
④
最后,再把各流域同频率的计算成果汇总即得到整个区域 的水资源供需分析的成果。
3)从供需分析的深度,可划分为:
一次供需分析:初步地进行供需分析,不一定要进行供需
平衡和提出供需平衡分析的规划方案。
二次供需分析:要求供需平衡分析和提出供需平衡分析的 规划方案。特别是当供需不平衡时,对解决缺水的途径, 要进一步分析论证并作出规划方案。
4)按用水的性质,可划分为:
(1)河道外用水的供需分析; (2)河道内用水的供需分析。
再利用,等等。
因此在这样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中有许多非线性关系和约束条件
在最优化模型中无法解决,而模拟模型具有很好的仿真性能,这
些问题在模型中就能得到较好地模拟运行。
为了使模拟给出的结果接近最优解,往往在模拟中规划好
运行方案,或整体采用模拟模型,而局部采用优化模型。
也常常采用这种两种方法的结合,如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 中的地面水库调度采用最优化模型,使地表水得到充分的 利用,然后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采用模拟模型联合调度,来 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Pi,Ei——分别为第i日的降雨量和作物耗水量,mm。
计算中可对根系层水量规定一个适宜的上下限 Wmax和Wmin,如果Wi+1<Wmin,则表明作物根 系层缺水,应按下式确定灌水量
Ii W max (Wi Pi Ei)
工业用水采用分行业重复利用率及万元产值取水量的计算方 法,并按以下二个公式进行预测推求:
研究区的总面积为1035.6km2,其地貌属某 河流冲积扇的一部分,为地形平坦的平原区, 地下水资源丰富,为研究区主要的用水来源, 研究区水资源系统的构成.
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来水系统:主要指当地降水、由境外进入本区的侧向地下
水补给、由外区入境的地表水及废污水等; (2)储水系统:研究区内地下水含水层及境内可拦蓄地表径流 的河道和地面蓄水工程; (3)用水系统:主要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等; (4)排水系统;主要指排泄到境外的地下水渗流和地表径流及 潜水的蒸发损
(1)用于存储和传递各种数据和计算成果的工作模块(亦称数据文件 库);
(2)进行水资源系统中供需各方供水量和需水量计算的工作模块, (3)用于各子区水资源联合调度计算的工作模块;
(4)输出各种计算成果的工作模块。
5.4.2 主要工作模块的描述
由于该研究区几乎无地表水资源可用,地下水
成为研究区的主要用水水源,因此以各子区的 地下水体作为逐个时段水均衡分析的对象。实 现水资源动态模拟计算的子模块主要有:
的一个面积最小的小区。
2)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可划分为
(1)现状的供需分析;
(2)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供需分析。
现状的供需分析,是针对当前的情况;而不同发展阶段
的供需分析是对未来情况的,含有展望和预测的性质,但要 做好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水平年)的供需分析,必须以现状的 供需分析的成果为依据。因此,现状的供需分析是不同发展 阶段供需分析的基础。
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1)求参:
一个数学模型通常含有称为参数的数学常数,
如水文和水文地质参数等,其中有的是通过实
测的或试验求得的,有的则是参考外地凭经验
选取的。
(2)检验:
所建的模型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要经过检验。检验 的一般方法是输入与求参不同的另外一套的历史数据, 运行模型并输出结果,看其与系统实际记录是否吻合, 若能吻合或吻合较好,反映检验的结果具有良好的一
第五章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2)
5.2.5 供需平衡分析和成果综合
1 供水平衡分析分类
一个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内容是相当丰富 和复杂的,需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
1)从分析的范围考虑,可划分为:
(1)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 (2)整个区域的供需分析;, (3)河流流域的供需分析。
计算单元: 可视为一小的区域是供需分析的基础,属于区域或流域内
根据河系界线,水文地质和土壤的差异以及行政区界 线等条件将研究区细分为七个子区,并以该七个子区 作为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基本单元进行水资源的 联合调度和平衡分析。
依照上述水资源系统的构成,建立了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的数
学模型。该模型结构可视为若干个担负不同工作任务又相互联系 的模块组成,可归纳成如下几种类型:
K (1 ) n
3 地面水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工作子模块
(1)该方法不是对某一个别的典型年进行分析,而是在较长的时间
系列里对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的动态变化进行逐个时段模拟和预
测,
(2)该方法不仅可以对整个区域的水资源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由于 采用不同子区和不同水源(地表水与地下水、本地水资源和外域水
资源等)之间的联合调度,能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
式中
p——某个时段内的降雨量,mm;由逐日降雨资料统计求出; Ai——第i子区的面积,km3; αi——第i子区的降雨入渗补给系数,降雨入渗补给系数。与降雨量、 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等因素有关可依据各子区的土质分布特 β——单位换算系数,是具体情况而定。
2 用水预测计算的子模块
研究区用水可按粮食作物灌溉用水,工业用水、
对现状年的实际供、用水情况和不同频率来
水情况下的供需平衡状况可进行列表分析。
表5-6 、5-7
3 整个区域的水资源供需分析
(1) 典型年法
先根据全区域的雨情和水情情况,选定代表年, 然后根据该代表年的来水情况,自上而下,先支流后干流 逐个计算各个单元的供需情况,
最后将各个单元的供需成果进行汇总,即得整个区域的水 资源供需情况。
W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式中
n1
i 1
供i
W需i W
i 1
n12
W供i——计算单元内的分项供水量,m3/a; n1 ——计算单元内可供水量的分项数; W需i——计算单元内的分项需水量,m3/a; n2 ——计算单元内需水量的分项数; ΔW——余/缺水量,m3/a;
③现状供需状况及分析
水资源系统的模拟与分析,一般需要经过模型建立、调参 与检验、运行方案的设计等几个步骤
1 模型的建立
建立模型是水资源系统模拟的前提。建立模型就是要把实际问题概化 成一个物理模型,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有关变量间
的定量关系。
这一步骤包括有关变量的选择,以及确定有关变量间的数学关系。模 型只是真实事件的一个近似的表达,并不是完全真实,因此,模型应 尽可能的简单,所选择的变量应最能反映其特征。
1 确定来水量的子模块
对于地下水体而言,研究区水资源系统中主要来水项有当地降雨入渗补给、 外区侧向地下水补给、河道和鱼塘蓄水的入渗及农业灌溉回归等。其中降雨入 渗是主要的来水项,它与降雨系列的选择有极大的关系。
研究区各子区在某个时段内的降雨入渗补给量;按下式进行估算:
I i i p Ai
(1)模型中所采用的水文系列,即可用一次历史系列也可
用历史资料循环系列;
(2)开源工程的不同方案和开发次序。
(3)开源、节流措施的方案规划和数量分析; (4)各部门的用水保证率及其他评价指标等。
5.4 水资源动态模拟的实例分析
以华北地区某县作为研究区为例来简要说明水资 源动态模拟的过程。
5.4.1 研究区水资源动态模拟方法概述
城乡居民用水、蔬菜灌溉用水、经济作物用水、
农村牲畜用水和渔业用水等七个部门分别进行
推求。
对于粮食作物灌溉用水,采用作物生长期根系层水量平衡原理分
别对研究区的小麦、玉米和水稻三种主要作物的灌溉用水进行逐 日推求,其计算公式为:
Wi 1 Wi Pi Ei
式中Wi+1,Wi;——分别为第i+1日末和第i日末根系层的水量,mm;
致性,说明所建模型具有可行性和正确性,模型的运
行结果是可靠的。
(3)修正:
模型与实际吻合好坏的标准,要作具体分析。计算值
和实测值在数量上不需要也不可能要求吻合得十分精
确。
根据情况进行修正或重新建模。
3 模型中运行方案的设计
在模拟分析方法中,决策者希望模拟结果能尽可能接近最 优解,同时,还希望能得到不同方案的有关信息,如高、低指 标方案,不同开源节流方案的计算结果。
例:一个简单的水库的调度,其有关变量包括水库蓄水量,工业用水
量、农业用水量、水库的损失量(蒸发量和水库渗漏量)以及入库水量 等,用水量平衡原理来建立各变量问的数学关系,并按一定的规则来 实现水库的水调度运行,具体的数学方程如下所示:
Wt Wt 1 WQt WI t WAt WEQt
河道外用水为消耗性用水,河道内用水为非消耗 性用水,在分析过程中应分别进行考虑或综合在 一起协调考虑。
2 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
计算单元的供需分析应包括上述的几方面的 内容:
①调查统计现阶段年份计算单元内各水源的实际 供水量和各部门的实际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