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
防洪排涝项目建设方案
防洪排涝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解决洪涝灾害防治和城市排涝的问题,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的安全和正常生活。
二、项目背景目前,该地区常遭受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威胁,频繁发生城市排水不畅、低洼地区积水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项目将实施一系列防洪排涝措施。
三、项目目标1. 提高城市排涝能力:通过改善排水系统、建设雨水花园等措施,有效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积水现象。
2. 建设防洪设施:增设防洪水闸、加固河道防洪堤等措施,提高城市防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的风险。
四、项目内容1. 改善排水系统:对城市排水管道进行改建、扩容,提高排水能力。
同时,对建筑物周边的雨水收集装置进行升级改造,提高雨水回用率。
2. 建设雨水花园:在城市低洼地区建设雨水花园,通过湿地植被等方式,促进雨水的自然渗透和蓄存,减缓排水压力。
3. 增设防洪水闸:在重点河道和排水沟渠设立防洪水闸,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提高对洪水的控制能力。
4. 加固河道防洪堤:对重点河道进行防洪堤加固,确保其抗洪能力符合要求,减少洪水侵袭的风险。
5. 建设水利设施:在重要区域建设水利设施,包括抽水站、泵站等,以提高排水能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行。
6.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提高居民的防洪防灾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项目预算根据以上项目内容及其规模,初步预估项目总投资为XXX万元,其中包括工程建设费用、设备采购费、宣传费用等。
六、项目实施计划1. 确定项目需求并编制项目方案:XXX年XX月;2. 开展前期工作,包括勘察设计、组织招标等:XXX年XX 月至XXX年XX月;3. 进行工程建设、设施安装等实施阶段:XXX年XX月至XXX年XX月;4. 完成项目验收并投入使用:XXX年XX月。
七、项目效益1. 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减少排水不畅和积水现象,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2. 增强城市防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保障城市居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防洪排涝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防洪排涝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方案1. 项目背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降雨量逐年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建设区域不断扩大,我市近年来频繁发生洪涝灾害。
为了有效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市计划进行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
2. 设计目标本项目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降低洪涝灾害风险;•改善城市的排涝系统,确保城市正常运行;•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3. 工程设计方案3.1 河道治理根据我市的地理特点和降雨情况,本项目将进行河道的治理工程。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清淤疏浚:对河道进行定期的清淤疏浚工作,确保河道的通畅性,增加水的通过能力。
•增加河道的容积:适时进行河道的夯实和拓宽工作,增大河道的容积,提高其防洪能力。
•建设堤坝:对于容易发生洪水的地区,建设堤坝以提高其抗洪能力。
3.2 雨水管网改造本项目将对现有的雨水管网进行改造,以提高城市的排涝能力。
具体的改造措施包括:•加大管径:对于容易积水的地区,将现有的雨水管网的管径进行加大,增加排涝能力。
•增加雨水收集设施:在城市中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供景观用水或农业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完善雨水管理系统:建立雨水管理系统,及时监控雨水的排放情况,确保排涝过程的高效顺畅。
3.3 蓄洪区建设为了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本项目将建设蓄洪区。
蓄洪区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合适的地点:根据地形和洪水情况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蓄洪区的建设。
•建设蓄洪区堤坝:在蓄洪区周围建设堤坝以防止洪水泛滥,增加洪水的容纳能力。
•完善排水系统:在蓄洪区中建设排水系统,以便及时排除降雨导致的积水,防止内部水位过高。
4. 施工进度和预算本工程预计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施工进度和预算如下:阶段一:河道治理 - 施工时间: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 - 预算:500万元阶段二:雨水管网改造 - 施工时间:2022年5月至2022年8月 - 预算:800万元阶段三:蓄洪区建设 - 施工时间:2022年9月至2023年1月 - 预算:1000万元5. 风险评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 - 施工期间的不可预见的恶劣天气可能会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 - 工程建设涉及到的土地征用和环境问题可能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
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方案
前言洪涝灾害是困扰城市地区的一种自然灾害,其严重影响了城市正常生产和居民的生活。
因此,建设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是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提出一些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建设方案,旨在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
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重要性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建设对于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保障城市正常生产和居民的生活非常重要。
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城市产业的发展,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建设方案以下是一些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建设方案:1. 建设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是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排水系统分为主排水道和支流排水道两种。
主排水道通常用于收集主要的雨水和工业排水,而支流排水道则用于收集一些小雨水。
排水系统应该建立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以便有效地收集城市雨水并分流到空旷区域或河流中。
2. 河道清淤河道的淤泥是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淤泥会阻碍河道的水流,导致河道的水位上升,从而导致洪水的发生。
因此,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方案应当包括清淤河道。
清淤河道的目的是恢复河道的断面和流量,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3. 建设水文监测系统水文监测系统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和管理部门了解河道水位、泥沙、水温、水质等信息,以便更好地预测和预防洪涝灾害。
当河道水位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水文监测系统会发出警报,以便城市应急管理部门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洪涝灾害。
4. 建设增强堤防加强堤防是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堤防的加固可以防止河岸侵蚀,并在洪涝发生时起到挡水的作用。
堤防可以采用混凝土工程、石堤工程、护岸工程等形式,以便更好地抵御洪水侵袭。
结论城市洪涝灾害是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为了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居民和产业,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建设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地形、自然环境、城市建设状况等。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面临的自然灾害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洪涝灾害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洪涝灾害,保护城市的人民和财产安全,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的相关问题。
一、背景分析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基于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决策的过程。
首先,需要对城市所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地势高低、河流湖泊分布、降水特点等。
其次,需要考虑城市的气候特点,包括降雨强度、降雨频率等因素。
最后,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包括山地、平原、河谷等地貌特征。
二、规划目标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明确规划目标。
首先,保护城市的人民和财产安全是最基本的目标。
其次,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同时,要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最后,要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城市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三、规划原则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
规划方案需要基于科学的数据和分析方法,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综合性原则。
规划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各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
最后,可持续性原则。
规划方案需要注重长远发展,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四、规划内容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需要确定城市的防洪排涝重点区域。
通过对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洪涝灾害情况的分析,确定城市的防洪排涝重点区域,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和实施。
其次,需要确定防洪排涝的技术措施。
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合的技术措施,包括河道整治、水库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等。
最后,需要制定防洪排涝的管理措施。
规划方案需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目标本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旨在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减少城市内涝,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工程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堤防加固、堤坝建设、泄洪设施与排水系统的改造升级、河道调整与疏浚等多个方面。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预期将显著提高防洪排涝能力,降低洪涝灾害的风险。
二、施工组织机构为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建立高效、有序的施工组织机构。
具体分为项目管理部、技术部、施工部、质量安全部、物资供应部等部门,各部门将明确职责,密切配合,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
三、施工条件与布置施工前,将详细调查施工现场的地质、地形、水文条件,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施工设备、材料的有序存放和高效利用。
四、堤防加固与堤坝建设堤防加固和堤坝建设是防洪排涝工程的核心内容。
我们将采用先进的加固技术,对堤防进行全面加固,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
同时,根据河道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堤坝建设,确保堤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泄洪设施与排水系统针对泄洪设施和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行改造升级。
通过增设泄洪闸、排水管道等设施,提高泄洪和排水能力,确保在洪水来临之际,能够迅速将洪水排出,减少内涝现象的发生。
六、河道调整与疏浚为了增强河道的泄洪能力,我们将对河道进行合理调整,清除河道内的障碍物,保证河道的畅通。
同时,对河道进行疏浚,加深河床,扩大河道宽度,提高河道的泄洪能力。
七、安全措施与计划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首要任务。
我们将制定详细的安全措施和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
同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八、环境影响与水土保持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同时,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本防洪排涝治理工程的施工方案的实施,我们将为人民群众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积极贡献。
防洪排涝工程方案
防洪排涝工程方案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资源利用状况等。
本文就从这些方面对防洪排涝工程的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地理环境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地势、水系和土壤等情况。
地势分析主要是通过地形图和地势图等资料,对地区的高低起伏、河流走向、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水系分析主要是对地区内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流域范围、水文特征和水质情况进行考察。
土壤分析主要是对地区内土壤类型、含水量和渗透性等进行详细测定和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流域范围和地下水位,为后续的防洪排涝工程方案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二、气候条件考察地质环境和气候情况是防洪排涝工程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候条件的考察主要包括对降水量、蒸发量、气温和风向等情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气候条件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为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三、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在进行防洪排涝工程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对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和了解。
主要包括地区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水资源的供应来源和水资源的利用率等情况。
通过这些了解,我们可以为后续的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依据。
四、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方案在综合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水资源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治理河道和河岸对地区内的河道和河岸进行治理,包括疏浚河道、加固河岸、修建防洪堤、设置滞洪区等措施,以增加河道的排水能力和提高河岸的抗洪能力。
2、建设排水系统在地区内建设排水系统,包括设置雨水管道、建设雨水花园、修建雨水花园等措施,以加强地区内的排水能力和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
3、加强水库和水闸的管理加强对地区内水库和水闸的管理,包括加强水库的防洪监测、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规范水闸的使用等措施,以减轻地区内的洪灾损失。
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优化设计
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优化设计作为一名工程专家和国家专业的建造师,我深知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洪水和涝灾频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威胁。
因此,如何通过优化设计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有效地应对洪水和涝灾,保障城市和居民的安全,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优化设计应具备综合性和灵活性。
一方面,通过全面考虑城市的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确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另一方面,要考虑城市建设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人口密度和用地规划,制定适应性强的排涝方案。
在此基础上,还需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升级性,留有余地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其次,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优化设计应注重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升系统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可以借助先进的传感器、监测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城市排水的实时监测和智能调控。
通过地下管网和水泵站的布局优化和升级,能够准确掌握城市的排洪、排水情况,并迅速做出相应的处理和调整,从而提高防洪排涝系统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此外,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优化设计还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提升。
在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可以采用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技术手段,将雨水资源有效利用起来,既减轻了排水系统的负担,又节约了水资源。
同时,在设计排涝系统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水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合理规划河流和水库的水位,减少对河流生态的干扰。
最后,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优化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将防洪排涝系统的优化设计纳入整体考虑,使其与城市的交通、建筑、绿化等规划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设计排水系统时,要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和河道,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来提升排涝系统的容量和效率,同时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综上所述,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优化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借助科学技术的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相协调,才能有效地提升系统的效率和响应能力,从而保障城市和居民的安全。
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方案
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方案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城市防洪与排涝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一些低洼地区或沿海城市,频繁的洪涝灾害给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洪水预警系统的建立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方案的核心是建立完善的洪水预警系统。
该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气象数据、水文数据以及地质数据等多种信息,准确地预测洪水的发生和发展趋势,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布预警信息,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
同时,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对洪水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二、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除了防洪预警系统,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方案还需要重点考虑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善。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地势、地貌、土壤等因素,合理设计排水系统,确保城市内的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避免积水和内涝的发生。
对于已经存在的排水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造和升级,以提高排水能力和效率。
三、生态恢复与水源涵养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方案还应注重生态恢复与水源涵养。
通过保护和修复湿地、河流、湖泊等水域生态系统,可以增加城市的自然蓄水能力,减少洪水的发生和洪峰的峰值。
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人工湿地、雨水花园等措施,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和利用,减少排水压力,提高城市的自给自足能力。
四、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方案还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
在城市规划中,应尽量避免在易涝区和高风险区进行建设,减少洪水灾害的风险。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园等开放空间,增加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减少径流量,从而降低洪水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五、社区参与与宣传教育城市防洪与排涝规划方案的实施需要广泛的社区参与和宣传教育。
政府部门应积极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和协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
同时,还应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洪意识和应对能力,让每个人都成为城市防洪与排涝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方案
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大幅度扩大,城市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也不断增加。
其中,洪涝灾害是城市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一旦发生,将给城市的生产生活,以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因此,城市防洪排涝治理成为当前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问题分析1.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市排水系统老化、腐蚀严重,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2)城市水系开发不合理,导致排水不畅,容易发生积水。
(3)城市地下管道设计不合理,导致排水不畅,也会引发排水问题。
(4)城市开发过程中忽视了地形地貌因素,致使一些低洼地区易发生涝灾。
2.城市防洪排涝治理的迫切性随着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恶化,城市防洪排涝治理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理,将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三、城市防洪排涝治理工程方案1.城市排水系统更新改造对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评估,确定问题所在,并针对不同地区进行相应的管道更换和维修。
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排水能力。
2.规划城市水系开发根据城市地形地貌和降雨情况,合理规划城市水系开发,确保城市水系通畅,减少积水风险。
利用绿色生态手段,使城市水系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优化城市地下管道设计对城市地下排水管道进行科学规划和优化设计,确保管道布局合理,排水通畅。
同时,加强地下管道的检测和维护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加强低洼地区治理对城市中存在的低洼地区进行治理,结合地形地貌和地下水情况,进行排水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减少低洼地区的涝灾风险。
5.引进智能化技术结合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建设智慧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实现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排水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6.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城市居民的防洪排涝意识,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防洪排涝知识的掌握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浅谈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
泥 石流
10 0 1 O一5 0 O 5 0—2 0
2 0~ 1 0 1 0~5
5 0~2 0 2 0
注 :①标 准上 下 限的选用 应 考虑受 灾 后造成 的影 响 、经济 损失 、抢 险难 易 以及投 资 的可能 性等 因素 ; ②海 潮系 指设 计高潮 位 ; ③当城 市地 势平 坦排
注: ①城 市人 口是 指市 区和 近郊 非农 业人 口; 城市 是指 国家按 行政 建 ② 制设 立的 直辖 市 、县 、镇 。
表 2 防洪标 准
城 市等别
I I I
防洪标 准 ( 重现 期 :年 , 河 ( 江洪 、海潮 )
≥2 0 0 2 0~ 1 0 0 O
山洪
我 国 处 于 河 海 口 ( 潮 河 段 )或 吹 程 和 风 速 较 小 河 段 的 城 市 和 感 处 于内地山区河 流吹程和风速较大河段 的城市 , 2 、 O O 其 O 3 、5 、 1 0年一遇标准的洪水相差不一样 ,且 由于一些城 区的堤防 , 0 特别是老城区的堤防 ,多与道路相结合 ,堤身经砌护后 的安全 度较高 ,允许短时间越浪 ,且大部分城市洪水涨退速度快 ,高 水位持续时间短 。因此 ,堤顶高程 的确定 ,应根据每个城市的 不同情况 ,参照规范适 当降低堤 防的安全超高 。如处于 内地 山
科 学之友
Fid fcne m t r rn ic a u e oS e A e s
20 年0 月(7 09 9 2 )
浅 谈 城 市 防洪 排涝 工程 设 计
周 欢 ,刘 中 宽
( 广西水利 电力 职业技术学 院 ,广西 南宁 5 0 2 ) 303
摘 要 :本 文 主要 从 城 市等 别和 防 洪设 计 标 准 、堤 库 结 合 的 防 洪 标 准 及 级 别 、堤 顶 高程 的 确 定 、城 市 防 洪规 划和 城 市 总体 规 划 相 协 调 、堤 防 工 程 设 计 与 城 市规 划 相 结 合 、 城 市 排 涝标 准 的 确 定及 投 资分 摊 进 行 阐述 。 关 键 词 :城 市 防 洪 ;堤 防 工程 ; 防 洪标 准 ;排 涝 标 准 中图分 类号 :T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v7 0 0—8 3 2 0 16( 0 9)2 —0 6 —0 7 04 2
现代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为了保护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现代城市必须建设健全的防洪排涝系统。
本文将介绍现代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和方法。
一、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规划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规划是建立健全的城市排水管理体系的核心。
在规划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洪涝风险评估:首先,需要对城市所面临的洪涝风险进行综合评估。
这包括对历史洪水灾害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城市地形、降雨量、水文特征等因素的研究。
通过评估洪涝风险,可以确定城市所需的防洪排涝系统的规模和需求。
2. 技术方案选择:根据洪涝风险评估的结果,需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来解决城市防洪排涝问题。
这可以包括建立雨水花园、拓宽河道、增加水容量、建设防洪闸门等措施。
技术方案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成本效益、可行性和可持续性等因素。
3. 空间布局设计:在确定技术方案后,需要进行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空间布局设计。
这包括确定排水通道、涵洞、集水区和排水点的位置和大小。
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与排水系统的协调,以避免冲突和重复建设。
二、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设计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设计是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工作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施工技术:在设计阶段,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
这涉及到排水渠道的挖掘和加固、涵洞和闸门的建设、泵站的设置以及其他相关工程的施工。
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设备选型:为了保证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选择合适的设备。
这包括排水泵、涵洞闸门控制设备、监测传感器等。
设备的选型应该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维护成本和适应性等因素。
3. 管理与维护:设计阶段还应该考虑到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管理和维护问题。
这包括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定期对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以及培训相关人员的技术能力。
只有加强管理和维护,才能确保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有效运行。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摘要:随着在城市不断发展,防灾防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会直接延缓城市发展的进程,而且还会衍生出其他问题。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提高防洪排涝技术水平,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向多功能建设这方面发展加快这一工程设计的进程,降低灾害发生造成的影响,提高生态环境的发展促进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从而帮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1城市防洪排涝现状与问题1.1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现状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分布广泛,除西北、西南部分城市风险较低外,全国大部城市均面临着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的威胁,其中又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中下游以及部分沿海城市为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防洪排涝逐步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历经数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洪涝灾害防治模式,防灾减灾能力有了质的提升,灾害损失和因灾死亡人口稳步下降,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城市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国当前的城市洪涝防治体系主要以防洪排涝工程为依托。
在城市外围,规划及建设水库、闸坝和蓄滞洪区;在城市周边河道,开展防洪堤坝的修复与建设,并适度开展河道的综合治理;在城市内部以排水设施为主,通过排水管网、渠道、排涝泵站等应对城市积水。
洪涝灾害来临时,以防洪排涝工程为主体,有力开展灾前预警、防洪调度和应急响应及保障工作,削减灾害损失。
1.2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建设问题剖析(1)城市设防标准较低,工程建设不足。
我国大多城市现今的防洪排涝工程尚不够完备,防灾减灾能效仍显薄弱。
根据2016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16年我国共有192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
截至2013年,全国有641座城市面临洪涝威胁,但在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仅有321个城市防洪能力达到了国家防洪标准(占总数50%),31个重要防洪城市中仅有10个达标,54个重点防洪城市中仅有16个达标,70%以上的城市管线系统排水能力不足1年一遇。
浅谈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规划设计
2 0 1 2年 7月 1 2日, 北 京遭遇 6 1年来 最强暴雨 , 降雨造成市 区 出, 近年来部分城市水患频繁 、 部分城市严重干旱 , 都与城市水 系的 内大面积 内涝 , 道路积水严重 , 交通 大面积拥 堵 , 地 铁机场线停 运 , 严重破坏有着密切关 系。 因此 , 如何规划城市水系 、 重 建生态系统成 首都 机场取消 和延误的航班超过 5 0 0架次。不仅仅是北京 , 华北东 为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重要课题 。 北西南普 降暴雨 , 全 国多地发生 内涝 , 多地交通 中断 , 国家 防总称 防 城市水系规划是城市防洪排涝安全 的重要 保障 , 是城市格局 的 汛形 势不容乐观 。同时 , 也引起 了关于城市排水 和防洪排涝体 系的 基础之一。 水系的存 在将对规划用地的选择 、 用地布局 、 路 网结 构等 反思 和追 问, 预防暴雨带来 的城郊洪水 和市 区内涝危害在城市规划 产生较 大影 响 , 甚 至影响城市的结构形态 , 需将 水系规划 纳入 到城 建设 中具有无 比重要的地位 和意义 。 市用地分析的前期 重要研究 ,这样不仅使城市用地 布局更合理 , 更 1城市防洪体 系规划 能够体现城市的灵气 。 城市 防洪体系规划是城市发展中最为关键的要素 , 城市 防洪体 城市水系规划应服从城市 防洪 的各项要求 , 并保证 城市 防洪安 系规划 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乃至城市的上下游水系 , 需要对城市 全 。将城市水系与城市雨水管渠相衔接 , 通过改造使其作为城市雨 客水提 出相应 防护措施 , 防止 外围洪水人侵城市 , 保 障城市防洪安 水排放的重要通道 与规划 区外 围水体连通 , 一方面可与现状雨水排
・
2 2 6・
工 程 科 技
浅谈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
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摘要:受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暴雨天气日益频繁。
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雨水系统规划设计范围日益加大,已经逐渐超过了原有规划设计方法适用范围,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居民无法正常出行、工作,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内涝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内涝,首先就要着眼于防洪排涝规划设计,本文从防洪排涝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探讨符合现代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需要的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规划;防洪;排涝;设计1.防洪排涝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防洪排涝规划应是城市总体规划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工程规划建设与管理各环节中要贯彻现代治水理念,加强内河整治,建设完整、系统、符合城市发展需要的水环境体系。
确保水系建设规划科学、目标明确、管理到位、建设重点突出。
江河、湖泊流经城市往往会存在城市规划与防洪规划矛盾,总体城市规划和防洪规划需体现相应法规要求。
在城市建设上与防洪排涝有矛盾的,应以防洪排涝为主,为了不影响城市景观,可划定一定面积的滞洪区,降低洪水位,既解决好防洪排涝问题,又在城市增加湖面、水面,加深人与自然和谐,同时使堤防整治更加活水、清水、亲水,提高城市品位。
2堤防工程设计与城市规划相结合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环境保护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城市堤防位于滨水地带,空气清新、人口密集,城市堤防从单一的水利工程,也融合防洪、交通、休闲、园林景观为一体,有效的提升了城市品位。
城市水利规划要将河道规划作为重点,江河两岸的堤防建设要使江河沿岸成为防洪线、交通线、亮丽景观线和繁荣经济线。
因此,堤防工程应在不影响防洪安全前提下,合理利用江河两岸滨水地带,结合城市规划旅游、商业、交通、景观等多方面的要求进行建设。
给市民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3.堤防工程与水库结合堤防工程与水库结合是解决城市防洪问题经常采取的措施。
堤防是工程较简单的基本防洪措施,对常遇洪水有很好防守作用。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分析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分析在当今城市建设中,防洪排涝工作成为建设中的重点。
防洪排涝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保证人们正常的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带动经济的正常运行,保证环境的正常发展,促使人们可以安全的出行,使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得到落实,使国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建设中,带动生产力的长效发展。
标签:城市;防洪;排涝;环境目前城市内涝现象严重,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出现可以“看海”的现状。
造成内涝的原因有很多。
①防洪的标准过低、河流调蓄能力不够。
②防洪排涝技术相对落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③群众防灾的意识淡薄,政府宣传力度不够,预防措施也不合理。
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以下调整设计方案。
①提高对法规制度和经济的设计,使技术更科学。
②加强应急管理的设计,促进防涝措施与城市环境保护相结合。
③加强防灾防涝与水环境、生态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方法。
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有效的治理下,会取得好的成效,减少内涝的发生。
1 城市防洪排涝的现状目前恶劣天气较多,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可以“看海”。
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内涝的问题,并且内涝现象不断的严重,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广,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造成了危害。
由于人们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气污染,使暴雨越下越大,并且造成了对河流的污染。
由于防洪设施发展落后,排涝技术得不到好的发展,并且雨量越来越大,使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成内涝,到处出现涨水的现象,造成到处可以看海的现象。
内涝对城市的设施也造成损害,很多人无法正常的出行,造成交通拥挤,使交通事故频发,对整个城市的安全造成威胁,因为暴雨内含有酸雨,使路面被酸雨侵蚀,造成了生态问题。
因此人们的健康也造成危害,由于无法正常工作,对城市经济发展也造成威胁。
生态问题的出现客观上也不利于城市的环境发展,客观也抑制了城市的文化发展。
同时内涝的发生使群众人心惶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总体而言,城市排洪排涝现状比较严峻,内涝成为城市发展的阻碍,政府要加强整治措施,以保证国家的长远、健康、合理的发展。
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摘要防洪排涝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旨在防止城市内部的洪水灾害并解决城市排水问题。
本文将从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其设计原则、技术方案和施工要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引言防洪排涝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城市安全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建筑物数量和高度不断增加,城市排水和防洪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建设防洪排涝工程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二、防洪排涝工程设计1.设计原则防洪排涝工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设计方案应基于科学数据和先进技术,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2)全面性:考虑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因素,确保防洪排涝工程的全面性;(3)灵活性:设计方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城市规划和发展的变化;(4)可持续性:设计方案应考虑到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确保防洪排涝工程的可持续性。
2.技术方案防洪排涝工程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雨水收集:收集雨水并通过管道输送到排水系统,以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2)河道整治:对城市周边的河道进行整治,拓宽河道和深化河床,提高河道的输水能力;(3)堤防加固:加固已有的防洪堤防,保证其稳定性和防洪能力;(4)地下排水系统:设计合理的地下排水系统,以排除地下水和雨水,避免地面积水和城市内涝现象;(5)水文监测:设置水文监测站点,对雨水和河流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洪水情况。
三、防洪排涝工程施工1.施工准备(1)项目施工准备(1)项目组建:建立专业的项目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任务分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2)材料采购: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及时采购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3)场地准备:对施工场地进行勘测和踏勘,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场地清理和准备工作;(4)安全保障:制定安全生产计划,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引言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是指一套由设备、设施和管理机构组成的网络,旨在保护城市免受洪水和排水困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设计原则、关键组成部分以及实施策略。
1. 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设计原则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1 综合性原则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气象、经济和社会因素,设计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的系统,以应对各种洪水和排水情况。
1.2 多层次防护原则采用多层次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洪墙、堤防、雨水花园、地下管网等,以减小洪水和排水对城市的影响。
1.3 可持续性原则设计和实施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时应注重其可持续性,包括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可行性。
2. 关键组成部分2.1 监测和预警系统城市防洪排涝系统需要配备完善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包括天气监测、水位监测、雨量监测和水文预报等。
通过及时准确地监测和预警,可以提前采取防洪和排涝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2.2 防洪设施防洪设施是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防洪墙、堤防和水闸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地质条件和水文特征等因素。
2.3 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是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包括雨水花园、沟渠和地下管网等。
良好的排水设施可以有效地排除雨水和污水,防止城市内涝。
2.4 应急响应机制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中,应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机制,包括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和物资准备等。
通过科学有效的应急响应,可以及时处置洪水和排水事件,减少损失。
3. 实施策略3.1 综合规划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综合规划,并考虑城市的长期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规划应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等因素,确保系统的可持续性。
3.2 全面改造对于已有的城市防洪排涝设施,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造和维护。
改造包括加固防洪墙、修复堤防、清淤排泄河道等,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防洪排涝设计标准(一)
防洪排涝设计标准(一)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概述•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为了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和降低城市排水压力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要求。
目的•防洪排涝设计的目的是保护城市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设计原则1.综合考虑灾害风险和城市发展需要。
2.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确定设计标准。
3.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和天然排水系统。
4.采用综合防洪措施,包括提高排水能力、加强水库蓄水能力、建设防洪墙等。
5.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的布局,确保排水畅通。
6.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防洪排涝设施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7.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突发洪涝事件。
设计要求•在制定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根据地区的洪涝灾害历史数据,确定洪水等级和频率,以确保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考虑城市的人口密度、用地类型和土地利用情况,确定合理的排水容量和排涝速度。
3.结合地下水位、降雨强度和城市地形,确定合理的排水设施和通道的布置。
4.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注重生态恢复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5.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设计符合法规标准。
设计标准•防洪排涝的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洪水标准:包括洪水等级、洪水频率和防洪安全水位等。
2.应力标准:即排涝通道、水库、防洪墙等各部分的设计应力要求。
3.排水能力标准:根据城市用地类型和降雨情况,确定合理的排水能力要求。
4.设施标准:包括泵站、水库、河道、排水管道、雨水篦子等设施的设计要求和规格标准。
5.监测标准:建立洪水监测和预警系统,确定合理的监测指标和预警措施。
结论•防洪排涝设计标准是保障城市安全和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
只有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才能有效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安全。
城市防洪与排涝工程设计洪水方法探析
城市防洪与排涝工程设计洪水方法探析摘要:对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的标准、堤顶高程的确定、堤防工程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堤防工程的投资分摊等进行了探讨,指出城市堤防工程的设计在保证防洪安全功能的条件下,应向多功能建设发展。
关键词:城市防洪;堤防工程;防洪标准一、城市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标准是城市防洪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标准定得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工程的效益,而且关系到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现行国家标准对城市的等级和防洪标准作了规定,以重现期作为防洪标准的表达方式,依据城市重要性或非农业人口数量来划分防洪标准的高低,若改变一个城市的防洪标准时就必须进行充分论证。
二、关于堤顶高程的确定自《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颁布实施以来,对于1、2级堤防堤顶高程的确定,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审查部门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设计单位在执行该规范时,有时要反复修改。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规定:1、2级堤防在计算出来的超高值小于2m时应按2m设计。
这一规定对处于河流入海口(感潮河段)或吹程和风速较小河段的城市,其要求是显然偏高的;而对处于内地山区河流吹程和风速较大河段的城市,20、30、50、100年一遇洪水标准的超高值相差较大(约100cm),其规定基本是合适的。
因此,笔者认为对于1、2级堤防堤顶高程的确定,若是处于内地山区河流吹程和风速较大河段的城市,由于其重要性而从安全考虑按规范执行是可以的;从节省投资考虑,在计算出来的超高值小于2m应按2m设计时,堤顶可设1m高左右的防浪墙,以降低工程的造价。
而对处于河流入海口(感潮河段)或吹程和风速较小河段的城市,其超高值按计算取值,经主管部门审查批复同意,也是可以的。
三、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应处理好几个关系3.1城市防洪与流域防洪河道边的城市作为流域中的一个节点,其防洪应符合流域防洪规划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城市防洪标准应与流域规划相协调。
流域规划确定修建一系列流域防洪工程,如防洪水库、大规模河道疏浚等,使流域达到规划防洪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
发表时间:2018-05-22T11:21:41.95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作者:范亚东[导读] 摘要:随着在城市不断发展,防灾防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会直接延缓城市发展的进程,而且还会衍生出其他问题。
南通和信工程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随着在城市不断发展,防灾防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果我们不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会直接延缓城市发展的进程,而且还会衍生出其他问题。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提高防洪排涝技术水平,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向多功能建设这方面发展加快这一工程设计的进程,降低灾害发生造成的影响,提高生态环境的发展促进相关领域的健康发展,从而帮助国家政治、经济、文化
等各方面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 1城市防洪排涝现状与问题 1.1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建设现状
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分布广泛,除西北、西南部分城市风险较低外,全国大部城市均面临着不同程度洪涝灾害的威胁,其中又以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中下游以及部分沿海城市为重。
随着城市的发展,防洪排涝逐步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
历经数十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洪涝灾害防治模式,防灾减灾能力有了质的提升,灾害损失和因灾死亡人口稳步下降,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城市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国当前的城市洪涝防治体系主要以防洪排涝工程为依托。
在城市外围,规划及建设水库、闸坝和蓄滞洪区;在城市周边河道,开展防洪堤坝的修复与建设,并适度开展河道的综合治理;在城市内部以排水设施为主,通过排水管网、渠道、排涝泵站等应对城市积水。
洪涝灾害来临时,以防洪排涝工程为主体,有力开展灾前预警、防洪调度和应急响应及保障工作,削减灾害损失。
1.2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建设问题剖析
(1)城市设防标准较低,工程建设不足。
我国大多城市现今的防洪排涝工程尚不够完备,防灾减灾能效仍显薄弱。
根据2016年中国水旱灾害公报,2016年我国共有192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
截至2013年,全国有641座城市面临洪涝威胁,但在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中,仅有321个城市防洪能力达到了国家防洪标准(占总数50%),31个重要防洪城市中仅有10个达标,54个重点防洪城市中仅有16个达标,70%以上的城市管线系统排水能力不足1年一遇。
显然,抗灾能力的不足使得我国的防洪排涝形势更为严峻,建设防洪排涝工程、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仍然是洪涝防治的重要手段。
(2)城市雨水调蓄功能较弱。
我国大多数城市以往的规划和建设对洪涝防治考虑不足,部分城市的不透水面积达到80%以上,透水能力差;城市绿地和雨水贮存设施建设不足,使得城市缺少了必要的雨水调蓄空间;不少城市的排水不仅极度依赖管网和廊道,其排涝能力也有缺陷。
总之,许多城市在雨水“滞”“渗”“蓄”“排”的不同环节,缺乏有效的防治和疏导手段,防控内涝的“弹性”和“韧性”不佳,使暴雨极易积水成灾,更遑论对雨水的收集、净化和重复利用。
(3)排水系统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
相比于城市的高速发展,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显得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未来需求。
由于排水规划缺乏前瞻性,随着时间推移,规划时“高标准”的管道仍可能会面临排水能力不足的窘境。
多数城市的排水系统始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的洪涝防治形势与当今截然不同,管道设计标准低、排水能力差、维护改造难度大,使得老城区极易成为城市内涝“重灾区”。
另外,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对辅助排水设施,如雨水渗沟、雨水渗塘、雨水蓄水池、透水路面等考虑不够,完全依赖排水管道应对内涝,也不符合人水和谐的价值观。
(4)防洪排涝意识淡薄。
城市防洪排涝意识淡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很多城市大兴土木,逐年增加投资与城市开发、建设,居民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
另一方面,城市在防洪排涝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逐年减少,且维护费用严重不足。
政府应该切实重视城市防洪排涝建设,从长远考虑,城市防洪排涝投资“收益率”很高。
以南京为例,自建国以来,其在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中的投资额在3亿元左右,而防洪排涝工作累计减少灾难损失200多亿元,收益与投资比高达近70,收益十分显著。
2应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2.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
从法律法规层面明确建立城市洪涝风险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现有的城市洪涝管理体制以适应洪涝风险管理的要求。
从洪涝风险的危险性,承灾体暴露性和易损性三方面实施风险管理,建设标准适当的防洪排涝工程,科学调控洪水,借助预警预报等手段,提前规避洪涝灾害。
管理风险区内的人和资产,并在城市规划中,体现洪涝风险管理的具体要求,避免进行过度的土地开发利用。
以洪涝风险分区为基础,提出适宜的开发建设模式,倡导洪涝威胁区内耐水型建筑的建设。
利用救济、补偿、保险等手段实现灾后快速恢复重建。
2.2提高防水意识,增大科研力量
首先,应逐渐完善有关防洪排涝的立法工作,依照法律进行防洪排涝救灾,加强群众的防洪排涝意识。
对此,我们可以在孩子的中小学阶段就开展灾害预防普及教育,使其牢固树立防洪自救意识。
同时,一些有条件的高校、研究院所等都可以对防洪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创办学术性强的防洪类相关报刊杂志,以此来全方位地提高我国城市的防洪救灾水平。
2.3疏浚河流水系,提高泄洪能力
想要做好此工作,必须使城市建设与水利建设相互协调,对于城市里和周边区域内的河流、水系等,积极进行疏浚工作,将河床底部标高降低,拓宽河道,增大泄洪断面,同时,近期建设要严格按照标准,尽可能加强河流堤防的建设,提高其抗洪能力。
2.4加强城市洪涝应急管理
完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体系,使预案编制横向覆盖各类灾害,纵向覆盖各级管理部门。
加强对城市易涝点、易积水点等的信息监测,扩大信息获取渠道,提高洪涝实时监测预警水平。
增加基层的管理、技术人才,提升基层组织应急能力。
进一步提高公众洪涝灾害防御意识、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防汛应急管理。
提高防汛应急科学技术支撑能力,构建专业模型为城市防洪排涝等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洪水保险制度研究,提升城市洪涝灾害风险管理能力。
2.5制定适合的防洪标准
城市防洪标准,即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后,城市所具有的防洪能力,一般以所防御洪水的频率或重现期表示。
此标准越高,防洪安全性就越高,可以抵御比较稀遇的洪水,但相对的,所需投资就高;想要投资少的话,城市防洪标准就低,但弊端是遇到洪水无法保证其作用,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威胁。
因此,我们在制定城市防洪标准时,应将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全部考虑在内。
对此,可采用模糊决策分析理论,更好地确定城市防洪标准。
2.6加强土地利用管理
加强对河湖、湿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城市河湖的行洪排水断面不被侵占,为城市雨洪留有足够的调蓄空间;开展城市洪涝危险区划分,按照高、中、低等分区分别施策,为城市规划和城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服务;推进城市防洪保护区非防洪建设项目的洪水影响评价,指导城市项目的开发建设。
结束语
最近几年来,随着城市的无序扩张以及环境的不断恶化,时常会出现洪涝灾害,城市的防洪排涝工作情况直接关系着市民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现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这一工作的开展越来越重视。
由于排水工作不到位,一旦出现持续降雨天气,我们经常会看到“水淹城池”现象,形成内涝,现在很多城市遇到暴雨就会出现这个问题,有人形象的将这种景象称之为“看海”。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城市防洪排涝工作的工程设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卢庆文,殷浩.基于防洪排涝和水生态恢复的城市水系规划的探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6,1612:214-216.
[2]赵璞,胡亚林.我国城市防洪应急管理现状与挑战[J].中国防汛抗旱,2016,2606:1-4.
[3]史翔.城市防洪排涝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52:277-278.
[4]孙文佳,张琨,郑艳娜,张明慧.我国城市防洪现状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6,370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