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理特征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a5dd71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1.png)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中年既是青年的延续,又是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内脏器官、生理功能开始减弱。
尤其是被称为身体之砖的细胞分裂、再生减少,功能开始衰退。
据科学家估称,30岁以后身体功能每年大约丧失0.8%。
因此,中年人出现许多新的生理特点。
首先,中年人的神经、精神活动比较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像青少年那样剧烈。
但由于通过大脑的血流量减少,用来合成脑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机械记忆力下降,对各种反应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青年人敏捷。
中年人的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减弱,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入睡难、容易醒。
其次,在基础代谢方面,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下降0.5%,进食量往往仍较高,质量也比较好,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发胖。
第三,在消化方面,胃肠粘膜变薄,肌纤维弹性减弱,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
大肠感觉迟钝,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第四,在心肺功能方面,中年后心脏自律性逐渐降低,心输出血液量从30岁到80岁,50年间约减少30%。
同时,伴有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大约每10岁血压增加1.33千帕(10毫米汞柱)左右。
肺张力减弱,肺活量降低,供氧量不足,尤其在劳动或运动时常感喘不过气来。
中年人应根据以上这些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推迟衰老,促进健康中年期生理、心理适应及自我调节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
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中年期的工作和生活。
中年期是指35~55岁年龄段,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调查资料都显示出中年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关系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
在婚姻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除了最初几年离婚率极高之外,中年期的离婚率也偏高。
人到中年,对时光流逝的意识逐渐加强,飞逝的时光让我们感叹生活,追悔过去。
社会文化、身体健康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1)对身体变化的适应。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7cd6b77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8.png)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出生到成年,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会经历不同的变化和发展。
以下是人的身心发展特征的几个方面。
1. 生理发展
人的生理发展是指身体的生长和发育。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身体会不断地生长和发育,直到成年后停止生长。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身体会经历许多变化,如身高、体重、骨骼和肌肉的发育等。
这些变化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知觉和感觉发展
人的知觉和感觉发展是指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知觉和感觉能力会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逐渐学会感知和认知外界事物,如声音、光线、颜色、形状等。
这些能力的发展是由大脑的发育和经验的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
3. 情感和社会发展
人的情感和社会发展是指人的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情感和社会行为会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逐渐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的情感、建立人际关系等。
这些能力的发展是由大脑的发育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
4. 认知发展
人的认知发展是指人的思维和智力能力的发展。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认知能力会不断地发展和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逐渐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创造等。
这些能力的发展是由大脑的发育和经验的积累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
了解人的身心发展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6793ff32e3f5727a4e9620b.png)
环境养生 • ①自然环境与健康:地形,空气,饮水 • ②居住环境与健康:房子坐向;清洁安静环境,环境美化 • ③居室环境与健康:通风,阳光,湿度,温度,色彩,气味,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
车内环境、办公室环境、空调病
饮食养生
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调节饮食 • 春季顺生发之气宜食辛甘发散之品; • 夏季宜食苦味助心制肺; • 秋季宜收不宜散,故食酸收敛补肺,秋燥伤津液,饮食还应注意滋阴润肺; • 冬季寒冷,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WHO组成健康四要素
父母遗传15% 社会自然环境17% 个人生活方式60%
医疗条件8%
父母遗传 环境 生活方式 医疗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医学专家警言
很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如果措施得当,有一半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 21世纪健康的头号杀手“生活方式病” • 现代人缺乏的不是营养,而是均衡 • 现代人需要的不是补品,而是运动 • 吃出来、喝出来、做出来
宜有规律,睡前不 中小强度、间断性锻
饮茶、锻炼和游戏。 炼,太极拳、气功、
早睡早起,节制房 锻炼时控制出汗量,
事,戒烟酒
不宜桑那
克制情绪,遇事 要冷静,可练书 法、下棋、多听 舒缓、轻柔的音 乐。
酌情服用六 味地黄丸、 杞菊地黄丸
类型
饮食
生活起居
体育锻炼
情志调摄
药物调理
湿热质
赤小豆、绿豆、空心 菜、芹菜、丝瓜、葫 芦、冬瓜、藕、少食 羊肉、狗肉、韭菜、 辣椒
调病
风凉爽
健脾益气 晚散步 喜
长夏防湿养 脾土
防湿邪,保睡 眠,被防暑饮 料
避免着凉
淡补如西 瓜绿豆。 忌冷饮
养脾忌忧 思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9c81be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b.png)
简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一般包括身体发育状态、外貌、视力、听力、嗅觉以及精神健康状态等方面 whic勾勒出其特有的特征。
1.身体发育状态:老年人的肌肉减少了,体重减轻,腰围增大,血液流变性增强,皮下脂肪减少,出现营养不良状态。
身高基本不变或略有减少,但身体重心发生变化,形成扁桃腺增大、耳部突出等特征。
2.外貌:面部衰老表现为皱纹较多,肤色暗淡,肤苔厚腻,眼周脂肪减少,眼睑底池明显深化,目光混浊,口唇暗红栗色,头发苍白。
3.视力:由于眼球发生变化,瞳孔放大,色调脆弱,视力减退,视野缩小,色弱,视近力减退,甚至出现失明现象。
4.听力:由于老年人内耳的变化,听力下降。
有的老年人还出现聋性症状,说话和听到的声音差距较大,清楚程度也会降低。
5.嗅觉:嗅觉的变化会导致老年人不能正常识别气味,以致在味蕾上产生不适。
6.精神健康状态:老年人的精神活动受到许多影响,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衰退、记忆力减退、睡眠质量下降、心理安全趋向不稳定、情绪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总之,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比较多,主要表现为身体发育状态、外貌、视力、听力、嗅觉以及精神健康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但不管怎样,老年人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它们无法恢复到年轻时的状态,必须加以适当的照顾,给予其最大程度的关爱,才能帮助他们过上轻松健康的老年生活。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509a1c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e.png)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身体变化和功能下降。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逐一介绍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心血管系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生理特征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脏肌肉逐渐变得松弛,心脏收缩力下降,心脏的泵血能力降低。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减弱,血压易于升高。
同时,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硬化,使得血管壁变得不光滑,易于积聚脂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呼吸系统的生理特征表现在肺活量的下降,呼吸肌肉力量的减弱以及肺部组织的退化。
老年人的胸廓变得僵硬,肺泡的弹性减弱,导致呼吸困难和呼吸频率的增加。
此外,老年人的肺泡表面积减少,气体交换不够高效,导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能力下降。
消化系统的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消化酶的分泌减少,胃肠蠕动的减慢和肠道黏膜的退化。
老年人的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变薄,食物的嚼碎和润湿能力降低,容易导致吞咽困难。
胃肠蠕动的减慢会导致便秘和消化不良。
肠道黏膜的退化会影响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老年人的神经系统特征主要表现在神经元数量的减少,神经元传导速度的降低,以及大脑和神经结构的退化。
老年人的反应速度变慢,记忆力和认知能力下降。
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智力衰退、失眠以及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免疫系统的生理特征表现为免疫细胞功能的下降和免疫应答的减弱。
老年人的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以及免疫应答的速度和效果下降。
这使得老年人容易受到感染和疾病的侵袭,免疫应答时间长,康复速度也较慢。
总的来说,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可以归纳为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和变化。
这些特征使得老年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问题以及认知障碍等健康问题。
因此,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照护需要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维持其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c19e7343968011ca300912a.png)
中年人的生理特点中年既是青年的延续,又是向老年的过渡时期,身体的各个部分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内脏器官、生理功能开始减弱。
尤其是被称为身体之砖的细胞分裂、再生减少,功能开始衰退。
据科学家估称,30岁以后身体功能每年大约丧失0.8%。
因此,中年人出现许多新的生理特点。
首先,中年人的神经、精神活动比较稳定,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不像青少年那样剧烈。
但由于通过大脑的血流量减少,用来合成脑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在神经组织中的含量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机械记忆力下降,对各种反应不及青年人快,也不如青年人敏捷。
中年人的中枢神经抑制过程减弱,睡眠时间逐渐缩短,入睡难、容易醒。
其次,在基础代谢方面,30岁以后基础代谢率平均每年下降0.5%,进食量往往仍较高,质量也比较好,容易造成脂肪堆积而发胖。
第三,在消化方面,胃肠粘膜变薄,肌纤维弹性减弱,胃酸及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降低。
大肠感觉迟钝,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第四,在心肺功能方面,中年后心脏自律性逐渐降低,心输出血液量从30岁到80岁,50年间约减少30%。
同时,伴有动脉硬化、血压升高。
大约每10岁血压增加1.33千帕(10毫米汞柱)左右。
肺张力减弱,肺活量降低,供氧量不足,尤其在劳动或运动时常感喘不过气来。
中年人应根据以上这些生理特点,采取相应措施,推迟衰老,促进健康中年期生理、心理适应及自我调节中年期是一个再适应的时期。
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角色上的变化进行自我调节,以更好地适应中年期的工作和生活。
中年期是指35~55岁年龄段,来自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和调查资料都显示出中年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关系发展最为困难的时期。
在婚姻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中除了最初几年离婚率极高之外,中年期的离婚率也偏高。
人到中年,对时光流逝的意识逐渐加强,飞逝的时光让我们感叹生活,追悔过去。
社会文化、身体健康的变化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婚姻和家庭生活。
(1)对身体变化的适应。
人的生理特征
![人的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d1555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9.png)
人的生理特征
人的生理特征包括很多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
1. 外貌特征:包括身高、体重、相貌、肤色、发型等。
2. 身体结构:如骨骼、肌肉、内脏器官等。
3. 生理机能:例如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等。
4. 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等。
5. 生殖系统: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6. 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网络,负责感知、思考、运动和其他生理功能的调节。
7. 免疫系统:帮助身体抵御病原体和其他外敌的入侵。
8. 新陈代谢:包括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能量的产生。
9. 生命周期:人经历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8-28岁青年生理特征和认知特征
![18-28岁青年生理特征和认知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40a778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c.png)
18-28岁青年生理特征和认知特征18-28岁青年是一个生理和认知发展较为显著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青年人的身体开始进入成熟期,生理特征逐渐发展完善,同时他们也经历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变化。
本文将从生理和认知两个方面来探讨18-28岁青年的特征。
一、生理特征1. 生长发育:18-28岁青年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这个阶段的青年人身高和体重都会有明显的增长。
男性青年可能还会出现肌肉发达的特征,而女性青年则可能会有丰满的胸部和臀部发育。
2. 器官发育:青年人的器官逐渐完善,各种系统开始发育成熟。
例如,心脏和肺部的功能逐渐增强,肾脏和肝脏的代谢能力也在提高。
这个阶段的青年人通常拥有较强的体力和耐力。
3. 性征成熟:18-28岁是青年人性征发育的关键时期。
男性青年可能在这个阶段开始长胡须、声音变低等;女性青年则可能开始月经、乳房发育等。
4. 脑发育:青年人的大脑在这个阶段也在发生重要的变化。
脑部神经元的连接加强,大脑皮层逐渐成熟,这使得青年人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二、认知特征1. 抽象思维:18-28岁青年的思维能力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化。
他们开始能够理解和运用抽象的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分析。
这使得他们在解决问题和面对复杂情境时更加灵活。
2. 自我意识:青年人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逐渐深入,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职业选择等重要问题,并逐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
3. 执行功能:18-28岁青年的执行功能逐渐发展完善。
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能够制定明确的目标并有计划地去实现。
这使得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更加高效和自律。
4. 决策能力:青年人的决策能力也在这个阶段逐渐提升。
他们开始能够权衡利弊,分析问题,并做出相对理性的决策。
然而,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在决策过程中仍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总结起来,18-28岁青年的生理特征主要包括生长发育、器官发育和性征成熟等方面。
论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论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e4171c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1.png)
论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多维度的过程,涉及到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成长和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1. 生理特征人的身体发育是身心发展的基础。
在生理层面,人的身体逐渐长大并不断发育完善。
从出生开始,婴幼儿会通过各种运动发展肌肉和骨骼系统,逐渐学会坐、爬、站、行等运动能力。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征逐渐发育成熟,身体机能逐渐稳定。
这些生理特征的发展与个体的遗传基因、环境刺激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2. 心理特征人的身心发展不仅仅是生理层面的发展,心理层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个性特征。
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可以分为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特征。
认知特征方面,人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感知、思考、记忆、理解等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从幼儿期的感知认知到成人期的抽象思维能力,个体的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和提高。
情感特征方面,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
从早期的依赖和依恋到后期的独立和自主,个体在情感发展上经历了多个阶段。
社会性特征方面,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逐渐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并学会与他人协作和交往。
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关系对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社会经验中不断塑造着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认同。
3. 教育特征人的身心发展离不开教育的作用。
教育是促进和引导个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教育,个体可以获取各种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实现自身潜能的全面发展。
教育特征方面,个体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场所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
学校教育提供了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个体发展智力和认知能力。
家庭教育则注重个体的情感培养和行为规范。
社会教育通过社会交往和经验传递,帮助个体适应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
4. 文化特征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不同文化对人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文化对人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人体十三个奇特生理现象
![人体十三个奇特生理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53d73001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3.png)
人体十三个奇特生理现象引导语:人体有太多奇妙的地方,虽然还有很多谜团有待科学家去探究,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对我们的身体越来越了解,谜团正在被一个个解开。
1.人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人感到冷或者害怕的时候,身体上自然而然会生出鸡皮疙瘩。
鸡皮疙瘩的学名叫毛发直立(piloerection)。
每个体毛根部的微小肌肉结合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人体上生出的一个个小疙瘩。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还拥有天然“皮大衣”的时候,鸡皮疙瘩就具有实际意义。
毛发变蓬松后,毛发之间的空气相当于一层绝缘体,给身体保温。
竖起毛发对食肉动物或敌人来说是一种威胁,猫咪面对一只狗就会躬身竖毛。
进化使人类的毛发变得越来越稀疏。
当然,现在鸡皮疙瘩并不是一种医学问题。
如果你不喜欢炫耀器官退化的外形,起一身鸡皮疙瘩,你可以穿的暖暖和和,呆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受惊吓。
2.为什么剥洋葱会使人流泪?你切洋葱,把洋葱细胞切破,它会释放出一种可生成propanethialsulfoxide气体的酶。
这种气体与眼睛接触后,迅速与眼泪发生反应,产生浓度适中的硫磺酸。
这种酸对眼睛产生刺激,促使大脑给眼睛里的泪腺发出信号,命令它们生成更多液体,把硫磺酸冲出来。
你切碎的洋葱越多,生成的刺激性气体也就越多,因此你流出的眼泪也就会更多。
洋葱的化学反应是一个抵制有害物的防卫机制,是通过进化产生的。
切洋葱前先把它放入冰箱冷冻一会,会把它的刺激作用降到最小,减少流泪。
低温缓减了酶的释放速度。
这种酶主要集中在洋葱根部,因此尽量晚切洋葱这个部位,能有效减缓和减小流泪。
3.为什么关节会啪啪作响?人体中最常见的关节是运动关节,如指关节和肩关节等,关节处的一个囊状物把两根骨头结合在一起。
关节囊里是一种被称作滑液的润滑剂,这种物质包含可溶解气体。
你伸展关节,实际上是在压缩关节囊和它里面的液体,迫使那些含氮丰富的气体从润滑溶液中逸出。
关节囊释放“气体”的时候,你就会听到“啪啪声”。
气体被释放出去以后,关节的柔韧度变得更好。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b16187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5.png)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
人的身心发展特征是人类通过生命的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包括生理、心理、思维、行为和社交等方面。
以下是人的身心发展特征的具体内容:
1. 生理特征:人的生理特征主要指人体生长、体型、性别等方面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几年内,人体会逐渐长高、长重,并逐渐形成各个器官和系统。
到青春期,人体会进一步发生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2. 心理特征:人的心理特征主要指人的感受、情感、意识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在出生后的几年内,人的感知范围逐渐扩大,认知能力逐渐增强。
青春期时,人的情感表达也会有很大变化。
3. 思维特征:人的思维特征主要指人的思考方式、判断力以及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发展。
人的智力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思考方式也会逐渐趋向复杂。
4. 行为特征:人的行为特征主要指人的行为方式和习惯等方面的发展。
从出生到成年,人的行为方式会一直有所变化,并受到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5. 社交特征:人的社交特征主要指人在社交关系中的表现和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交能力会逐渐提高,并在社会和文化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的生理特征
![安全人机工程学-人的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13661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7c.png)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止疲劳,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 适当的休息和放松有助于缓解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人体姿势与健康
不良姿势对健康的影响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会导致肌肉疲劳 、关节压力增加,甚至引发慢性疼痛 和损伤。例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 电脑屏幕会导致颈椎问题。
正确姿势的保持
02 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
神经系统
01
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 生理结构,负责协调和整 合身体各部分的功能。
02
03
04
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 神经组成,控制着人的 思维、感觉和运动。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 负责处理信息、决策和 调节身体活动。
脊髓是大脑与身体之间 的主要通道,传递信息 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办公环境中的安全人机工程实践
办公家具布局
合理布置办公家具,如电 脑、座椅、桌子等,确保 员工坐姿舒适、视线良好。
显示器位置
调整显示器的高度和角度, 减少员工的颈部和背部疲 劳。
键盘和鼠标位置
优化键盘和鼠标的位置, 降低员工手腕和肩部的疲 劳程度。
家庭环境中的安全人机工程实践
家用电器设计
优化家用电器设计,如电视、冰 箱、洗衣机等,使其更符合人体
工程学原理,方便使用。
家居布局
合理安排家居物品的位置,如家具、 厨房用品等,提高生活便利性和舒 适度。
家用工具使用
选择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家用工具, 如厨房刀具、清洁工具等,降低使 用过程中的疲劳程度。
06 结论与展望
对安全人机工程学的总结
人的生理特征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性
人的生理特征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特征包括人体测量数据、人 体姿势、人体运动能力等,它们决定了人在操作机器或执行任务时的效率和安全性。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6a9be3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9.png)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性格特征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性格特征一.老年期生理特点衰老过程是人们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它给老年人带来许多不适、烦恼和困境1.形态的老化衰老引起形态的变化必然导致老人不满意自己的形象,挫伤老年人自尊心,并由此提示老年人已是来日无多。
离休或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的改变。
进入老年后,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进入衰退阶段,这必将引起心身一系列变化。
2.感觉器官功能下降老眼昏花、听力下降、味觉迟钝,这些都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和社交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例如,由于听力下降,容易误听,误解他人谈话的意义,出现敏感、猜疑、甚或有心因性偏执观念。
3.神经运动机能缓慢老年人的行动以及各项操作技能变得缓慢、准确、不协调,甚至笨拙,操作性动作缓慢、迟钝。
这些都会减少老年人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积极性。
4.记忆减退老年人的记忆特点是:近事容易遗忘,而远事记忆尚好。
速记、强记虽然困难,但理解性记忆、逻辑性记忆常不逊色。
二.老年期心理特点:1、感知衰退:随着年龄增长,感知觉的适应性变化最明显。
表现为视力明显减退,出现所谓的“老花眼”;听力下降,尤以70岁以后明显;味觉、嗅觉、皮肤觉在60岁以后都有明显下降;2.记忆衰退: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均减退。
3.思维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组织质量和脑细胞数减少,萎缩,思维迟缓迟钝。
4.智力变化:受许多因素如教育水平、某些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影响,智力也不同程度下降。
5、情绪情感变化:老年人由社会人变成自由人,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短期内可能不适应,情绪易变而不一定外露,随之而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消沉、郁闷、烦躁等。
6、人格行为变化:不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经济保障两方面。
由于权势的失落而诱发的孤独感;由于子女关心照顾的较少,或失去配偶等因素而导致的孤独和苦楚。
适应性差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趋于被动,依恋已有的惯对新环境很难适应,拘泥刻板,速度减退,趋于保守,会产生多疑、依赖、易激动的情况。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
![健康人的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77072ac69dc5022aaea00a3.png)
药物调理 酌情服用 玉屏风散、 消风散
通风、清洁。各种体育 春季花粉较 锻炼,增 多,减少外 强体质, 出。不养宠 注意防寒 物 饱暖
箴言
箴言
• 多一些运动, 少一些应酬 • 多一些天然, 少一些合成
• 多一些蔬果, 少一些鱼肉
• 多一些粥汤, 少一些鲍翅
• 多一些茶饮, 少一些烟酒
• 多一些休息, 少一些加班
什么是养生
• “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 • “生”:生命、生存、生长 • 人需要从零岁养生(文化性、科学性、 实践性)
健康和谐平衡
四时养生
春 夏
阳长阴消 防风养肝 春捂秋冻 夜卧早 防春困 起,勤晒 春夏养阳 木 被褥 夏至阴生 防暑养心 防暑热, 睡眠充 阳 防空调病 足,通风 凉爽 长夏防湿 防湿邪, 避免着 养脾土 保睡眠, 凉 被防暑饮 料 葱姜蒜 韭菜 多室 外活 动 养肝戒 郁怒 养心节 狂喜
环境养生
• ①自然环境与健康:地形,空气,饮水 • ②居住环境与健康:房子坐向;清洁安 静环境,环境美化 • ③居室环境与健康:通风,阳光,湿度, 温度,色彩,气味,气温,气湿、气流、 热辐射
车内环境、办公室环境、空调病
饮食养生
• • •
•
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调节饮食 春季顺生发之气宜食辛甘发散之品; 夏季宜食苦味助心制肺; 秋季宜收不宜散,故食酸收敛补肺,秋燥 伤津液,饮食还应注意滋阴润肺; 冬季寒冷,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 的膳食。
多与别人交 酌情服 谈,对不顺 用金匮 心的事情从 肾气丸 正反两方面 分析。
阴 虚 质
克制情绪, 酌情服 遇事要冷静,用六味 可练书法、 地黄丸、 下棋、多听 杞菊地 舒缓、轻柔 黄丸 的音乐。类型ຫໍສະໝຸດ 饮食生活起居体育锻炼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e56ac04941ea76e59fa04ae.png)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人到老年,身体各器官组织自然老化,器官功能逐渐衰退,新陈代谢过程变慢,身体活动能力下降,从而使老年人好静不好动,活动相对减少,这就进一步促进了老化的发展。
因此,老年人及时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生理特点及体育锻炼对身体各器官系统的良好影响,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就可能有效地增进健康、减缓衰老过程,起到延年益寿的良好作用.一、神经系统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神经系统生理机能也发生许多变化。
这些变化包括感受器退化、中枢处理信息的能力降低、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
表现在视力、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对刺激反应迟钝,容易疲劳,恢复速度减慢等。
中枢处理信息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神经细胞萎缩和死亡。
老年人脊髓运动神经元数目减少37%,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减慢10%,因而使神经肌肉活动能力受影响,表现单纯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变慢,运动时延长。
65岁的老年人反应时比20岁年轻人延长了50%。
老年人由于脑干和小脑中细胞数量减少,中枢肾上腺素能系统发生退行性变化,神经系统内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降低,小脑皮质B一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降低,加上外周本体感受器机能下降,限制了精确地控制身体运动的能力,导致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减退,容易跌倒。
由于脑动脉硬化和椎动脉血流受阻,老年人中有15%~24%的人会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研究表明,老年人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其反应时较不锻炼的老年人短。
连续20年体育运动的老年男子的动作反应时与20岁无运动的青年男子相似或更快。
因此,有规律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某程度上能延缓神经肌肉功能的生物学衰老。
二、运动系统(一)骨骼肌在衰老过程中,骨骼肌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
其特征是肌纤维的体积和数量减少,尤其是下肢肌的快肌衰退更明显。
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减小,肌肉力量也下降。
因而老人的动作灵活性、协调性及动作速度下降。
研究表明,老年人最大力量的下降为18%~20%,并认为肉力量下降的速度与肌肉活动情况有关。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ef41ae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03.png)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一)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老年期是个体进入退化衰老的过程,生理功能的衰退,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改变常继发于脑供血不足及老年骨质增生所致神经功能异常。
大脑的重量从30岁到70岁约降低5%,到80岁降低10%,至Ij90岁降低20%;60岁时大脑皮质细胞减少20%~25%,小脑浦肯野细胞减少25%,脑干蓝斑核细胞减少40%。
不仅如此,老年人的大脑还会出现老年斑,多分布于大脑皮质,特别是额叶和颜叶;部分脑组织还会发生变性;健康老年人脑内还可见神经元纤维缠结。
另外,神经系统老化会导致神经递质分泌下降与功能改变等。
神经系统的衰老退化是发生精神方面异常的病理基础。
2.循环系统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发生一系列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的改变,如心肌细胞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由于收缩压随年龄增大而升高,心脏常随增龄而逐渐肥大;心脏瓣膜逐渐变硬、增厚,冠状动脉的内膜也增厚,管腔狭窄等,逐渐减低其做功效能和对外界负荷的反应能力,从而使老年人更易为心血管疾病所袭扰。
3.呼吸系统肺组织弹性降低,肺泡大,胸廓前后径增大,活动度受限,以致肺总容量和肺活动量减少;气管、支气管黏膜上皮萎缩,平滑肌明显萎缩,弹性组织减少,纤毛倒伏,软骨明显钙化及骨化,小气道杯状细胞数量增多,分泌亢进等使老年人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或呼吸困难。
4.泌尿系统肾脏逐渐要缩,肾小球的数量减少,其滤过作用和肾小管功能均减退。
膀胱壁萎缩,男性常有前列腺肥大。
5.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功能减退,胃酸及各种消化酶减少;消化器官的黏膜及肌肉萎缩,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腹肌菱缩,胃肠松弛无力,排便过程延缓,常会出现便秘。
肠功能减退,常有慢性肠功能紊乱或过敏性结肠炎发生。
6.皮肤改变皮脂腺、汗腺功能减退,汗腺功能差,可影响体温调节。
皮肤干燥、弹性减少,皱纹增多,抵抗创伤的能力显著下降。
7.其他方面改变肌肉萎缩,关节韧带松弛,运动功能减退,步履缓慢不稳;牙齿脱落,骨质脱钙变得弯曲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等。
中国人生理特征
![中国人生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cde453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87.png)
中国人生理特征
中国人生理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皮肤:中国人的皮肤颜色一般为黄色或黄褐色。
由于中国地理环境多样,各地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差异大,中国人的皮肤类型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有些人的皮肤较白,有些人皮肤较黑。
2. 眼睛:中国人的眼睛一般为黑色或棕色,眼形有单眼皮、双眼皮和内双等类型。
3. 鼻子:中国人的鼻子较为平坦,鼻梁相对较低。
4. 唇形:中国人的嘴唇一般较薄。
5. 发质:中国人的头发一般较黑且较直,但也有少部分人的发质呈现卷曲或略微卷曲。
除了以上主要生理特征外,还有其他一些特征,比如体型方面,中国人的身材类型也存在着差异,有的人瘦小,而有的人则相对较高且健壮。
总体而言,中国人生理特征的表现与遗传、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
人的分类学定义
![人的分类学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36db045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e.png)
人的分类学定义一、引言人类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智慧生物,拥有独特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具备多样性和复杂性。
人的分类学定义旨在探讨人类的多样性,并尝试将人类分成不同的群体。
本文将从人类的生理特征、地理分布、语言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人的分类学定义。
二、人的生理特征分类人类在外貌、身高、肤色、面部特征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来对人类进行分类。
以下是根据生理特征对人类进行分类的一些常见分类方法:1. 人类按种族分类•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澳大利亚、大洋洲地区。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地区。
2. 人类按民族或部落分类•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地区。
•印度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
•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阿拉伯半岛地区。
•纳瓦霍族:主要分布在美国。
3. 人类按基因分型分类•ABO血型:根据血液中A、B抗原和抗体的存在与否进行分类。
•RH因子:根据红细胞上的RH抗原的存在与否进行分类。
三、地理分布分类人类在地理分布上也存在着差异,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影响了人类的演化和适应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分类方法:1. 大陆分类•亚洲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大陆。
•非洲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
•欧洲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大陆。
•大洋洲人: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地区。
2. 地理带分类•寒冷地区人群: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高寒地区。
•温带地区人群: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
•热带地区人群: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3. 岛屿人群分类•夏威夷人:主要分布在夏威夷群岛。
•日本人:主要分布在日本列岛。
•英国人:主要分布在英国群岛。
四、语言分类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和地理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语言分类方法:1. 语系分类•汉藏语系:包括汉语、藏语等。
•英日语系:包括英语、日语等。
•斯拉夫语系:包括俄语、乌克兰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也称感官系统,是人体接受外界刺激产生感觉的 机构。感觉系统又分为视、听、触、动、味、嗅等系统。下面主 要介绍人因工程中应用较多的几种感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一)视觉
视觉是由眼、视神经和视觉中 枢的共同活动完成的。眼睛的构造 与功能和照相机有些相似。它包括 折光部分和感光部分。折光部分包 括眼球最前面的透明组织——角膜 和白色不透明的巩膜。角膜凭借其 弯曲的形状实现眼球的折光功能。 巩膜主要起巩固和保护眼球的作用。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一)视觉
视网膜是眼睛的感光部分,内有两种感光细胞——杆状细胞和 锥状细胞。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分布直接决定着该部分网膜的感光 特性。中央处具有最敏锐的物体细节和颜色辨别能力。离中央越远, 视敏度和辨色能力越低。
视觉是所有感觉中神经数量最多的感觉器,其优点是:可在短 时间内获取大量信息;可利用颜色和形状传递性质不同的信息;对 信息敏感,反应速度快;感觉范围广,分辨率高;不容易残留以前 刺激的影响。但也存在容易发生错视、错觉和容易疲劳等缺点。
1.神经元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细胞,在形态上与其他组
织细胞很不相同,是具有突起的细胞,由细胞体 和突起组成。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2.神经胶质 是神经元的辅助成分。主要由胶质细胞组成,
它们从各个方面包绕神经细胞体及其突起,神经 元之间的空间除突触接触处以外,都为胶质细胞 所占领。神经胶质构成网状支架,对神经元起支 持、绝缘、营养、防御等作用。
敞开部
闭合部 (交叉部)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2)脑桥、中脑、小脑、。 脑桥也有上行下行的传输通路。 它是角膜反射的中枢。中脑是 上行下行神经传导主要通路的 集中处,它的四叠体是光、声 探究反射的中枢所在。小脑位 于脑桥后面,它与脑干有双向 纤维相连。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调节肌肉紧张度、躯体运动和 维持躯体姿势与平衡。
4
31 2
6
41 42
3. 听觉中枢 (41、42 区) 4. 视觉中枢 (17 区)
64
Broca 区
5.平衡觉区 6. 嗅觉区 7. 味觉区
Wernicke 区
8.内脏活动中枢 边缘叶
17
9.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44、45)
10. 书写中枢(8)
11.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22)
12.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39)
(4)大脑半球。大脑从外形上分左右两个半球, 故称大脑半球。大脑表面被覆2-5mm厚的灰质细胞 层,称为大脑皮层。人的大脑两半球,形态相似, 相互对称。但是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仍存在一定差 别。两半球的统一性体现在两半球互相影响,协调 活动。
大脑皮质 机能定位
大脑皮质某一特定的部位只与某种
特主定要的纤中维枢相的联位系置,形成若干不同 1的.(第功一能)区躯,体称运为动×中×枢中枢(。4、6 区) 2.(第一) 躯体感觉中枢(3 、 1 、2 区)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3.突触传递 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处称为突触。它是一个神经
元轴突末梢与别的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相接触的 地方。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3.突触传递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贮存着神经递质。
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体中的神经递 质就透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引起突触后 膜的去极化,从而在去极化的这个神经元中引发出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由此产生的神经冲动继续向前 传导。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3)间脑。间脑位于大脑两半球之间,主要包括 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很重要的感觉中枢。下丘脑控 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 和内分泌系统,是饥、渴、性活动的中枢,也是情绪 反应的中枢。
间脑
分部
上丘脑 背侧丘脑 下丘脑
后丘脑 底丘脑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一)视觉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一)视觉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感觉系统
(一)视觉
视野: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常以角度表示。
视距: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一般操作 的视距范围为38~76cm。视距过远或过近都会影响认 读的速度与准确性,而且观察距离与工作的精确程度密 切相关,因而应根据具体任务的要求来选择最佳视距。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一、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脊髓。脊髓位于脊柱的脊椎管内,其上端进
入颅腔扩展为大脑的一部分---延髓。脊髓有两个功 能:一是通过上行和下行神经束,把来自外周感受器 的冲动传至脑,同时把脑发出的冲动传到周围神经; 二是实现一些基本的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活动,如血 管张力反射等。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由包括脑和脊髓的中枢神经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 围神经所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1、脑 又分为延髓、脑桥、中脑、间 脑、小脑和大脑半球等部分。 (1)延髓。延髓下接脊髓上连 脑桥。来自头部、躯体与内脏 的大部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都 经由延髓传至大脑。它同时又 是调节循环、呼吸、肠胃蠕动、 唾液与汗腺分泌等活动的中枢。 它的前庭核是躯体运动反射调 节的重要中枢。
第二章 人的因素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主导系统,全身各器官、 系统均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控制和调节下互相影 响、互相协调,以保证人体的统一及其与外界 环境的相对平衡。下面简要介绍神经系统的构 成及各部分作用。 (一)神经组织 由:
神经元(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构成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感觉系统
一、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2.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系统。它包括脊神经和脑 神经。脑神经发自脑干,共12对,脊神经发自脊髓,共31对。
人体各部位的功能可分为两类,即躯体性功能和内脏性功能。 躯体性功能指躯体骨骼肌功能和感官活动功能。内脏性功能指内 脏活动功能。与此两类功能相应,神经系统也可分为两类,即躯 体性神经系统与植物性神经系统(与内脏性功能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