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操作规程文档
设备防雷击的操作规程

设备防雷击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一:设备检测与维护1. 定期检测设备的防雷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排除故障。
2. 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对设备的接地装置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接地电阻符合标准要求。
3. 定期检查设备的外部连接线路,确保线路完好,无破损或锈蚀现象。
4. 检查设备的绝缘状况,使用绝缘测试仪定期对设备的绝缘电阻进行测试。
操作规程二:设备接地系统1. 设备的接地系统应采用专门设计的接地装置,并确保接地电阻不超过规定的阈值。
2. 清理接地装置周围的杂物,确保接地点的良好接触性。
3. 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定期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在设备维护台账中,以备查阅。
操作规程三:设备的防雷保护装置1. 设备防雷保护装置应采用可靠的避雷器进行保护,避雷器的接入位置应合理布置。
2. 检测避雷器的性能,确保其正常工作。
在避雷器失效或性能下降时,及时更换避雷器。
3. 避雷器的触发器和熔丝等零部件应定期检测和更换,以确保其灵敏度和可用性。
操作规程四:设备的屏蔽与封闭1. 在设备周围建立有效的屏蔽结构,避免雷电电磁波对设备产生干扰。
2. 设备的开关箱、控制箱等关键部位应采用金属屏蔽箱进行封闭,以防止雷电直接侵入。
3. 定期检查屏蔽和封闭结构的完整性,排除可能存在的缺陷,确保其有效性。
操作规程五:应急处理与预防1. 定期进行设备的防雷巡检,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立即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2.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指导操作人员在雷电天气来临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
3.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知识,组织定期的培训和考试,确保员工具备应对雷击的能力。
综上所述,设备防雷击的操作规程应包括设备检测与维护、设备接地系统、设备的防雷保护装置、设备的屏蔽与封闭以及应急处理与预防。
通过执行这些规程,可以有效降低雷击对设备的危害,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实施过程中,需加强对规程的执行和监督,及时更新与完善规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雷击防护需求。
防雷检测操作规程2022版

目录1.适用范围 (3)2.编制依据 (3)3.测试仪器清单 (3)4.检测分类 (4)5.检测周期 (7)6.检测项目 (7)7.检测要求和方法 (8)9.检测作业要求 (19)10.检测操作文明 (19)11.检测操作一般规定 (20)12.入场检测准备 (22)13.现场检测须知 (23)防雷检测操作规程1.适用范围1.1本防雷检测操作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筑物的防雷检测,也适用于常规建筑物的年检。
1.2本操作规程不适用《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714-2105中规定以外的建构筑物。
检测*类、第二类建筑物时应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防雷检测资质方可进行检测。
2.编制依据2.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714-21052.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92.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93.测试仪器清单4.检测分类4.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9第3.0.1条规定:建筑物应根据建筑物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4.2检测前应首先用激光测距仪(SW-150)测量被检测建筑物的长、宽、高,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9附录A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中的公式计算出年预计雷击次数,然后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9第3.0.2条、3.0.3条和3.0.4条的规定对被测建筑物进行防雷分类,确定防雷类别后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714-2105中规定的不同防雷类型的建筑物分别进行检测。
年预计雷击次数计算公式:N=k×Ng×Ae式中: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k—校正系数,在一般情况下取1;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1.5;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取1.7;位于山顶上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取2;N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A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概述雷电是一种具有极高的能量的自然现象,当雷暴天气来临时,可能会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
二、工作责任1. 企业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程,并确保规程得到有效执行。
2. 监管部门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3. 各部门负责人要设立专人负责防雷与接地工作,对工作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三、防雷设施1. 建筑物屋顶、天线杆和高大工艺装置应设立避雷装置,合理规划避雷接线,确保雷电电流安全流入地下。
2. 建筑物的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接地体直径不得小于1米,并要定期检测接地电阻,确保接地安全可靠。
3. 高空设备和高空作业区域应设置天线杆和避雷装置,确保高空设备不受雷击。
四、安全操作规程1. 暴雨天气期间,应停止室外高空作业和电器设备使用,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在雷电天气警报发出后,应立即停止室外作业,撤离高处场所。
待雷电过后,方可恢复作业。
3. 在雷电密集地区工作时,应使用防雷安全帽和防雷靴,确保人员的个人安全。
4. 在室外作业时,应注意观察天气情况,如发现雷电现象,应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室内场所或指定避雷设施处。
5. 在雷电天气条件下,不得在高海拔区域停留,应尽快下到较低海拔区域,并远离高大金属构筑物。
6. 在雷雨过后,如有受雷击的设备,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和处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7. 对于雷击频繁的区域,要加强巡查和设备维护,及时排查问题,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
五、安全培训1. 针对雷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进行定期的培训,确保员工了解防雷与接地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
2. 针对特定岗位和高处作业人员,要进行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操作技巧和防范措施。
六、安全检查1. 定期对防雷设备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定期对建筑物的接地设施进行检查,确保接地安全可靠。
3. 定期对高空设备和作业区进行检查,确保避雷装置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防雷检测现场操作规程

防雷检测现场操作规程一、操作前准备在进行防雷检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准备工作,以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首先,需要对防雷检测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对防雷检测区域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高压线、易燃物等,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现场测量1. 标识测量区域:在进行防雷检测前,应在测量区域的周边进行标识,明确测量区域的范围,以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2. 设置测量仪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雷检测仪器,并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正确设置和连接。
3. 进行测量:根据防雷检测仪器的指示,按照预定的测量路径进行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测量仪器的稳定运行,并及时记录相关数据。
4. 数据处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判断防雷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绘制图表、生成报告等。
三、操作注意事项1. 保护个人安全: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指南。
2. 防雷检测仪器的使用:要熟悉防雷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遵循仪器的使用说明,确保正确连接和操作。
3. 现场环境的控制:在进行防雷检测时,要注意控制现场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 数据记录与保存:要及时记录和保存测量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比对使用。
同时,要保证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5. 故障排除: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出现设备故障或其他问题,要及时进行排查和处理,确保操作的顺利进行。
四、操作结束1. 设备清理:在操作结束后,要对防雷检测仪器进行清理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2. 数据整理: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后续的分析和使用。
3. 撤除标识:在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将测量区域的标识撤除,恢复原状。
总结:防雷检测现场操作规程是确保防雷系统工作正常的重要环节。
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可以保障现场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并获取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
防爆、防雷、接地静电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防爆、防雷、接地静电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防爆、防雷、接地静电的安全管理,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防爆、防雷、接地静电安全操作的岗位人员。
第三条防爆、防雷、接地静电安全操作是指为了预防爆炸事故、雷击事故以及静电引起的火灾事故,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操作规范,确保安全的工作操作方式。
第四条防爆、防雷、接地静电安全操作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科学管理,防范控制。
第五条所有涉及到防爆、防雷、接地静电安全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第六条所有使用的设备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经过安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二章防爆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禁止吸烟。
第二条防爆作业前必须清理场地,确保无杂物和易燃物。
第三条防爆作业前必须检查使用的工具、设备是否符合防爆要求。
第四条在防爆场所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且必须经过特殊防爆处理。
第五条防爆场所必须设置防爆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风险。
第六条发现可疑情况或意外事故时,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
第七条防爆作业结束后,必须清理现场,保持环境卫生。
第三章防雷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严禁在雷雨天气进行户外工作。
第二条雷雨天气应停止一切室外活动,关闭各种设备设施。
第三条室内电器设备必须接入防雷设备,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
第四条在雷雨天气,应避免在室内接触金属物体,以防止蓄电导电。
第五条雷雨天气应保持良好的通信联系,及时了解气象状况。
第六条雷雨天气结束后,必须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查和恢复。
第四章接地静电安全操作规程第一条所有使用电器设备的人员必须要有相关的接地知识和技能,并佩戴好防静电器具。
第二条电脑设备必须经过特殊的接地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
第三条线缆、插头、插座等设备必须经过接地处理,以防止静电产生。
第四条在接触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戴好防静电手套。
防爆、防雷、接地静电的操作规程范本

防爆、防雷、接地静电的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防范爆炸、防止雷击以及静电引发的危险,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易燃易爆场所、雷雨天气以及与静电有关的工作场所和操作。
三、定义1. 防爆:指预防可燃性气体、可燃蒸汽、粉尘等产生爆炸的措施。
2. 防雷:指预防雷电对设施、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危害的措施。
3. 接地:指通过导电连接,将设备或工器具等与地面保持等电位。
四、操作规程1. 防爆操作规程:1.1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所从事工作区域的爆炸危险性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1.2 在易燃易爆气体或蒸汽环境中,严禁携带易燃物品进入,如打火机、酒精等物品。
1.3 所有使用易燃气体、液体和固体的设备和容器必须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1.4 在易燃区域内,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爆工作服、防静电鞋等防护装备,并按规定进行静电消除措施。
1.5 禁止在易燃易爆区域进行明火作业,必要时应使用防爆激光器或防爆手持工具。
1.6 发现可燃气体、液体或固体泄漏应立即报告,并迅速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安全。
2. 防雷操作规程:2.1 在雷雨天气,工作区域必须关闭窗户和门,确保设施内外的通风和电气设备的良好状态。
2.2 设施内部必须安装地线和防雷设备,确保设备与地面保持良好的连接,防止雷击。
2.3 在雷雨天气下,如果需要进行户外作业,必须佩戴防雷装备,如防雷服、防雷鞋等。
2.4 若发现雷击或雷电静电放电等情况,应立即报告,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接地静电操作规程:3.1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的静电危害和防护措施,在操作前进行必要的防静电知识培训。
3.2 所有与静电有关的设备和工器具必须进行接地处理,确保设备与地面保持等电位。
3.3 在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静电服、鞋等防护装备,并按规定进行静电消除。
3.4 禁止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所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材料、设备和工具。
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为了加强对防雷与接地工作的管理,确保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防雷工作1.查验防雷设施情况:(1)对现有的防雷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
(2)如发现防雷设施有损坏或老化等情况,立即进行修理或更换。
(3)如果在雷暴天气下,可以及时到达安全地带时,及时停止对外工作,确保人身安全。
2.增加防雷设施:(1)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及用途,合理安排添加防雷设施,确保全面覆盖。
(2)选择合适的防雷设备,确保其品质和耐久性。
3.防雷设施维护:(1)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积水、杂草等。
(2)经常检查防雷设备的接地电阻,确保其正常工作,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要求。
三、接地工作1.地线接地:(1)进行接地工作前,要准确确定接地网的位置和接地装置的性能指标。
(2)地线的敷设要牢固,使用足够的电线材料,严禁出现缺损现象。
(3)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要求,地线与大地接触牢固,采用合适的接地方式。
2.接地装置维护:(1)定期检查接地装置的连接是否松动,如有松动情况应及时进行紧固。
(2)接地装置出现损坏或老化情况,应及时更换或修理。
四、工作安全注意事项1.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防止电源线突然中断时产生的高压电流对人身造成危险。
2.在进行防雷和接地工作的同时,严禁因私利破坏设备或阻止他人工作。
3.工作过程中如遇到雷暴天气,应根据规定撤离到安全地带,暂停工作。
4.进行防雷和接地工作时,必须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静电服等。
5.在进行接地装置维护时应注意防止触电,必要时应断开电源。
五、责任与处罚1.工作负责人对防雷与接地工作负有重要责任,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2.如因违反操作规程导致事故发生,相关责任人将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本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范文共计1200字以上,主要包括总则、防雷工作、接地工作和工作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责任与处罚等内容。
通过操作规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提高防雷与接地工作的质量,确保人身安全。
防雷设施检测安全操作手册

防雷设施检测安全操作手册一、前言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现象,可能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的损害。
为了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定期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防雷设施检测工作涉及到高空作业、电气设备操作等危险因素,因此必须遵循严格的安全操作规范。
本手册旨在为防雷设施检测人员提供全面的安全指导,以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一)了解检测对象在进行防雷设施检测之前,检测人员应详细了解被检测建筑物或设施的结构、用途、地理位置等信息,熟悉其防雷设计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
(二)制定检测方案根据检测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顺序和预计检测时间等。
(三)准备检测工具和设备确保检测所需的工具和设备齐全、完好,并经过校准和检验。
常见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包括接地电阻测试仪、防雷元件测试仪、游标卡尺、经纬仪、万用表等。
(四)个人防护装备检测人员应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工作服等。
(五)现场勘察在进入检测现场之前,应对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电力线路等情况,评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三、检测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一)高空作业安全1、如果检测工作需要在高处进行,如屋顶、塔架等,必须使用合格的登高设备,如脚手架、吊篮、升降机等,并确保其安装牢固、稳定。
2、登高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固定在可靠的锚固点上,严禁低挂高用。
3、在高处作业时,应避免上下抛掷工具和物品,应使用工具袋或绳索传递。
4、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雷雨等,应立即停止高空作业。
(二)电气安全1、在检测电气设备时,应先切断电源,并在电源开关处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
2、检测人员应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3、使用电气检测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的绝缘性能良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三)防雷元件检测安全1、在检测防雷元件时,应先对其进行放电处理,以防止残余电荷对检测人员造成伤害。
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该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规范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并最大程度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该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防雷与接地操作的场所,包括建筑物、工地、通信设备、电力设备等。
三、操作要求1. 防雷措施1.1 对于建筑物,必须安装避雷针,并保持避雷针的良好状态,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1.2 对于开放空地,必须设置避雷网,并保持避雷网的完整,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1.3 对于通信设备和电力设备,必须安装避雷器,并保持避雷器的工作状态。
1.4 安装避雷设备时,必须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确保其安全可靠。
1.5 定期对避雷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 接地措施2.1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进行接地,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2 接地装置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且要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2.3 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和改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并确保设备的接地线已经拆除。
2.4 接地电阻必须符合相关要求,不得超出规定范围。
3. 操作流程3.1 在进行防雷和接地操作前,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3.2 在进行防雷和接地操作前,必须检查器材和工具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3.3 防雷和接地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不得擅自操作。
3.4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静电装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有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
3.5 完成防雷和接地操作后,必须进行记录和报告,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防雷操作时,必须注意防雷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在进行接地操作时,必须注意接地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护措施的使用和正确性。
4.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状况,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5.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安全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
五、紧急措施1. 发生雷击事故时,必须立即报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企业防雷检测规程制度范本

企业防雷检测规程制度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防止雷电灾害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防雷检测活动。
三、防雷检测要求1. 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
防雷装置检测每年一次,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场所的防雷装置每半年检测一次。
2. 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应积极配合防雷减灾机构的工作人员做好本部门的防雷减灾安全工作。
3. 对已安装的防雷装置应主动接受防雷减灾机构的年度检测与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防雷装置各单位应及时整改。
4.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将防雷设计文件和相关材料报送当地防雷检测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5.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项目的防雷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防雷装置竣工后,应当经防雷检测机构验收;未经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6. 防雷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进度,通知防雷检测机构进行质量跟踪检测。
检测报告作为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四、防雷检测程序1. 企业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主动向具有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的企业申请防雷装置检测。
2. 防雷检测机构接到申请后,应按照相关规定,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测。
3. 检测机构应在接受检测任务后七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并向企业出具检测报告。
4. 企业对检测报告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检测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机构提出复测申请,检测机构应在接受复测申请后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测。
5. 检测机构应当将检测报告报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备案。
五、违规处理1. 企业未按照本规程要求进行防雷检测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2. 企业未按照检测报告整改防雷装置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防雷检测操作流程

防雷检测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防雷检测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阶段。
在进行防雷检测之前,需要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防雷检测操作规程文档

防雷检测操作规程一、检测的基本流程及安全防护要求1、熟悉掌握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雷电分布情况,确立重点检测范围。
2、到受检单位开展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首先要了解被检测单位的工作性质、业务范围、建筑物及配电系统的分布,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质,有无易燃易爆危险品,有无雷击历史记录等,按国标规定确定防雷等级。
3、采用检定合格仪器对防雷装置进行测试。
检测计算机系统时一定要先看有无接地装置、接地引下线、设备是否接地等,后再用仪器测试,否则不能进行下一步检测。
检测石油库、加油站时,首先要看引下线与接地装置搭接是否牢靠,否则,应向受检单位说明情况。
4、检测易燃易爆场所时,应当使用按键式或脉冲测试仪,严禁使用手摇式测试仪。
5、严禁从业人员酒后从事检测工作;检测人员患有不能从事检测工作的疾病的,患病期间不得从事检测工作。
6、在雨天和雷电天气时,严禁开展防雷检测工作。
7、检测易燃易爆场所时,禁带火种,不准穿带金属钉鞋,不准随意敲打。
8、高空防雷检测时,必须配带安全带及有关防护措施。
带电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守电工安全作业的基本制度,严格按照带电作业制度实施作业。
二、检测报告检测站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图纸审核报告和附加的设施图纸,一律用微机规范打印、填写、绘制。
1、检测结果根据原始记录按检测报告表的要求逐项填写。
2、检测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情况。
(1)、被检测项目全部合格者,判定为合格。
(2)、被检测项目中任何一项不完善或不合格者,判定为不合格。
(3)、检测结果合格,应当出具鉴定为合格的检测报告。
(4)、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按国标条款要求在检测报告中具体指出,写清必须进行整改或增设(完善)的某项措施。
三、严格资料的档案管理1、检测中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在检测中发现的雷击事故,必须作好其时间、地点、损害程度的记录,且附注事故原因。
3、必须严格做好检测报告及其它资料的档案管理。
水质检验作业规程一、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1.1所有药品都应有标签;试剂配好后要立即贴上标签,禁止倒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防雷、防静电检测作业操作规程

防雷、防静电检测作业操作规程3.1测量准备3.1.1测量人员持证上岗,穿防静电工作服、鞋,严禁携带火种、非防爆通讯工具进入工作场所。
3.1.2测量时,保证两人及以上共同操作。
3.1.3准备好测量仪表和防爆工具。
测量仪表要有专业机构检定并有检定合格证书。
3.1.4确定接地装置属何种类型,是否共用。
3.1.5确认被测设备没有作业或被使用。
3.1.6 雷雨等恶劣天气严禁操作。
3.2测量过程3.2.1确认测量现场没有强磁场或有可能带电的物体。
3.2.2 用防爆工具将接地体断开。
3.2.3 清洁被测量点接触面,将被测接地极E′与电位探针P′和电流探针C′依直线相距20m用专用线连接好后,将仪表放置水平位置。
电位探针P′和电流探针C′锤入点应选择土壤结构相对一致,保证一定湿度,有利于测量的准确性。
3.2.4用手摇测量仪操作,测量方法:①校验仪表指针是否指在红线上,若未在红线上,则用“调零螺丝”把指针调整指向红线,然后将仪表的“倍率标度”置于最大倍数。
②缓慢转动摇把,同时旋动“测量标度盘”使检流计指针平衡,当指针接近红线时逐渐加快摇把,转速达到110转/分钟以上,“测量标度盘”小于1时的读数,应将“倍率标度”置于较小的倍数,再重新调“测量标度盘”以得到正确的读数。
③当指针完全平衡在红线上以后,用“测量标度盘”上的读数乘以倍率标度,即为所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
3.2.5 用电子测量仪测量方法:①测量前首先校验仪表是否正常,未接任何导线时,量程开关置在ACV20V 档位上,按下开关,显示屏即可显示电压,从20V以内逐渐回到0.00V,显示字迹清晰,说明电池正常,否则应更换新电池。
②电位探针P1线应插入仪表P1孔内,电流探针C1线应插入仪表C1孔内,仪表P2和C2短接,与被测接地体相接。
③连接好导线,把量程选择开关置在20Ω或200Ω档位上,按下TEST电源ON—OFF开关,显示屏会立即跳置相应数字,直到显示数字不再变化,该显示屏可显示的数值为该接地电阻值。
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防雷与接地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单位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雷击灾害和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建筑物和设备的雷电安全防护工作。
第三条雷电安全防护工作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第四条本规程应通过培训、教育、检查等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以确保员工对雷电安全防护工作的理解和遵守。
第二章雷电防护措施第五条基本雷电防护措施(一)建筑物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雷电接闪、接地装置的设计和施工,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二)设备及机电设施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雷电防护装置的安装和维护。
(三)办公区和生产区内应设置足够的防雷设施,如避雷针、避雷网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
(四)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电源线、信号线等接地连接良好,防止雷电冲击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触电。
第六条雷电监测和预警措施(一)建筑物和设备应配备雷电监测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二)建筑物和设备应配备雷电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雷电警报,引导人员采取安全措施。
(三)建筑物和设备应设置防雷标志,提醒人员注意雷电防护。
第三章人员防护措施第七条人员防雷知识教育和培训(一)每位员工入职时应接受雷电安全培训,并签署知情确认书。
(二)定期组织雷电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雷电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加强对特殊工种人员(如高空作业、户外作业等)的雷电安全培训,确保其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第八条人员防雷安全措施(一)临时避雷措施:当天气条件不安全时,应暂停室外作业,确保人员的安全。
(二)定期检查和维修建筑物和设备的雷电防护装置,确保其功能正常。
(三)严格遵守雷电警报,根据警报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迅速撤离,寻求安全避雨处。
(四)定期进行自我检查,查看个人所佩戴的金属物品是否符合安全规定,避免成为雷电的导体。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置第九条雷电事故报警和处置(一)发生雷电事故后,应迅速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防雷检测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1检测人员在检测前必须对所检测的建筑物进行简单了解,在公司领取所需的工具及安全保护用具,并做出库登记。
1.2安全保护用具:(1)绝缘手套(2)绝缘胶鞋(3)工作服(4)安全帽1.3检测工具:(1)接地电阻,土壤电阻测试仪,连接线(40米2根,20米2根,100米一根)(2)等电位测试仪及连接线4根(3)环形电阻测试仪(4)游标卡尺(5)卷尺(5米)(6)拉力测试仪(7)红外测距仪(8)防雷模块测试仪,亚敏电阻二、检测事项2.1接地电阻测试位:位置1:1楼头检测口。
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但由于现场大都是回填土,土壤电阻值均偏大)。
位置2:配电柜、消防管道。
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配电柜内是否安装有压敏电阻,防雷模块,需记录型号,并拍照留档。
位置3:电梯机房内配电柜及电梯间。
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配电柜内是否安装有压敏电阻,防雷模块,需记录型号,并拍照留档。
2.2等电位检测:配电柜、消防管道及套间内卫生间等电位监测点,电阻值不大于1欧姆。
2.3环形电阻测试位:楼顶接闪带,多点检测值不大于1欧姆(若大于1欧姆,看是否存在未焊接处,进而形不成回路)2.4游标卡尺检测接闪带直径在8~10cm.2.5卷尺检测接闪带支架间距不大于100cm,支架高度不大于15cm。
2.6拉力测试仪测接闪带支架的牢固度(目测和检查接闪带是否脱焊,焊接长度是否达到标准,单面焊20 cm双面焊10 cm)。
三、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被检单位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安全方面的规定。
2、要有安全意识,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被检设备的安全,要考虑到检测设备可能造成的污染、噪声、高压等,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防范措施。
防雷检测制度范本

防雷检测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防雷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和场所的防雷检测管理工作。
第三条防雷检测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全面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雷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应当加强对防雷检测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确保防雷检测工作质量。
第二章防雷检测范围和内容第五条下列建筑物、构筑物、设施和场所应当进行防雷检测:(一)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经营场所;(二)重要电力用户场所;(三)信息系统和通信设施;(四)大型公共设施;(五)其他依法应当进行防雷检测的场所。
第六条防雷检测内容包括:(一)防雷装置的设置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二)防雷装置的安装、运行和维护情况;(三)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四)其他与防雷安全相关的因素。
第三章防雷检测程序和时间第七条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按照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从事防雷检测工作。
第八条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在接受委托后十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并出具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当真实、准确、完整。
第九条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在每个雷雨季节前对检测过的防雷装置进行复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防雷检测费用和责任第十条防雷检测费用由委托方承担。
收费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防雷检测机构应当对其检测结果负责,因检测结果不准确、不真实、不完整给委托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委托方应当配合防雷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条件。
因委托方原因导致检测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五章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第十三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防雷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依法予以查处。
第十四条防雷检测机构违反本制度,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其资质证书:(一)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从事防雷检测活动的;(二)涂改、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资质证书的;(三)未按照资质等级和业务范围从事防雷检测活动的;(四)未按照本制度规定进行检测或者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
避雷设备检测操作规程

避雷设备检测操作规程避雷设备是指用于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击侵害的设备,常见的避雷设备包括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等。
为了确保避雷设备的正常工作,必须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下面是避雷设备检测的操作规程。
一、避雷设备检测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所需检测的避雷设备种类和数量。
2. 准备好检测设备和工具,如测量仪器、手持灯、绝缘手套、绝缘板等。
3. 对避雷设备的检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了解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二、避雷设备检测的操作步骤:1. 检视避雷设备外观,查看是否有锈蚀、断裂、变形等情况,如果存在问题,记录下来并及时进行维护或更换。
2. 检测避雷设备的接地电阻,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的大小,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检查避雷设备的触发器是否正常,用绝缘板将接地网分离,用手持灯将光亮点对着插在触发器上的导线,观察是否有火花跳跃,若有则视为正常,若无则显示触发器有问题,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4. 检测避雷设备的绝缘状况,使用绝缘电阻表或绝缘电桥测量避雷设备的绝缘电阻,确保其绝缘性能良好,不会因外力或湿度等因素被破坏。
5. 检测避雷设备的闪络电压,使用直流高压发生器将待测试的避雷设备加以高压充电,并逐渐增加电压,直至触发闪络,记录下此时的电压值,判断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6. 检测避雷设备的放电电压,使用高压发生器将待测试的避雷设备加以高压充电,观察并记录其放电时的电压值,确保其放电性能良好,能够及时将雷电引至地面。
三、避雷设备检测后的处理:1. 整理、备份检测记录,以便日后查询和维护。
2. 如果发现避雷设备存在故障或损坏,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3. 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避雷设备,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并重新进行检测,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四、避雷设备检测的注意事项:1. 检测避雷设备时,必须确保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 在进行检测时,必须切断避雷设备的电源,并告知相关人员暂时不得接通。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操作规程

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操作规程一、三大纪律:进入检测现场必须戴好安全防护装置;高空检测必须系好安全带;检测区域严禁吸烟。
二、八项注意:无安全措施不检测;无安全交底不检测;无安全自检不检测;危险问题不解不检测;业主电力、电气设施有安全隐患不检测,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场所安全检查不到位不检测;不懂检测场所安全知识不检测;环境、气候条件不允许的不检测;三、基本要求:1、现场检测工作至少应有两名以上持证检测员参加,其中一名负责检查观感质量、检测点取样及检测点平面示意图绘制的检测人员称取样员;另一名负责操作检测仪器进行电阻测试的检测人员称测试员。
2、检测应按单位工程(具备独立施工条件并能形成独立使用功能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为一个单位工程)进行检测、记录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是对建筑物、设施应安装的防雷装置所进行的全面检测。
不能只检测外部防雷装置或措施,而忽视对内部防雷的检测,也不能只注重测量项目的测量而忽视对检查项目的检查。
3、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对象正确引用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引用前要经有效性确认,确保所引用的标准为最新有效版本。
4、现场环境条件应能保证正常检测,应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检测表层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
5、检测人员在作业时应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及其他相关规定.6、在高层建(构)筑物(如天车、烟囱、水塔、储煤仓等)顶上检测,在检测前应首先了解周围有无高压线架设,检查爬梯等工具是否牢固可靠,高空检测应使用安全带。
检测时严禁向下抛掷检测工具和其它物品,杜绝因触电、跌落引起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发生。
7、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并注意避开或不影响行人和车辆。
8、在检测易燃易爆危化品场所(环境)的防雷装置时,应严格遵守被检测单位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在受检单位管理人员的导引下进行,必要时可要求受检单位暂时关闭危险品流通管道阀门。
检测易燃易爆场所(环境)应使用防爆型检测仪表和不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如木锤),严禁带火种,不得使用手机,严禁吸烟,不得穿化纤服装,禁止穿钉子鞋,现场不准随意敲打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
电站防雷检测规程制度范本

电站防雷检测规程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站防雷检测工作,确保电站设备安全运行,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电站的防雷检测工作。
第三条电站防雷检测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电站防雷设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四条各级气象部门负责电站防雷检测工作的监督管理,电站单位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防雷检测工作。
第二章防雷检测组织与管理第五条电站单位应设立防雷检测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防雷检测工作。
第六条电站单位应根据国家气象部门的要求,定期进行防雷检测,确保防雷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七条电站单位应建立健全防雷检测档案,保存防雷检测报告、验收记录等相关资料,以备查阅。
第三章防雷检测内容与方法第八条电站防雷检测内容包括:防雷设施的设置、接地电阻、防雷装置性能、防雷设施的维护与管理等。
第九条电站防雷检测应采用国家气象部门规定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规范,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电站单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存在问题的防雷设施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防雷设施的可靠性。
第四章防雷检测周期与要求第十一条电站防雷检测周期应根据国家气象部门的规定和电站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每两年一次。
第十二条电站单位在进行防雷检测前,应向当地气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气象部门的要求进行检测。
第十三条电站单位应按照检测报告的要求,对防雷设施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当地气象部门。
第五章防雷检测费用与责任第十四条电站防雷检测费用由电站单位承担,具体标准按照国家气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电站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支付防雷检测费用,逾期不支付的,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六条电站单位未按要求进行防雷检测、整改的,由气象部门依法予以处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七条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程不符的,以本规程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检测操作规程一、检测的基本流程及安全防护要求1、熟悉掌握本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及雷电分布情况,确立重点检测范围。
2、到受检单位开展防雷装置安全检测,首先要了解被检测单位的工作性质、业务范围、建筑物及配电系统的分布,用电设备的工作性质,有无易燃易爆危险品,有无雷击历史记录等,按国标规定确定防雷等级。
3、采用检定合格仪器对防雷装置进行测试。
检测计算机系统时一定要先看有无接地装置、接地引下线、设备是否接地等,后再用仪器测试,否则不能进行下一步检测。
检测石油库、加油站时,首先要看引下线与接地装置搭接是否牢靠,否则,应向受检单位说明情况。
4、检测易燃易爆场所时,应当使用按键式或脉冲测试仪,严禁使用手摇式测试仪。
5、严禁从业人员酒后从事检测工作;检测人员患有不能从事检测工作的疾病的,患病期间不得从事检测工作。
6、在雨天和雷电天气时,严禁开展防雷检测工作。
7、检测易燃易爆场所时,禁带火种,不准穿带金属钉鞋,不准随意敲打。
8、高空防雷检测时,必须配带安全带及有关防护措施。
带电检测时必须严格遵守电工安全作业的基本制度,严格按照带电作业制度实施作业。
二、检测报告检测站所出具的检测报告、图纸审核报告和附加的设施图纸,一律用微机规范打印、填写、绘制。
1、检测结果根据原始记录按检测报告表的要求逐项填写。
2、检测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两种情况。
(1)、被检测项目全部合格者,判定为合格。
(2)、被检测项目中任何一项不完善或不合格者,判定为不合格。
(3)、检测结果合格,应当出具鉴定为合格的检测报告。
(4)、检测结果不合格,应按国标条款要求在检测报告中具体指出,写清必须进行整改或增设(完善)的某项措施。
三、严格资料的档案管理1、检测中必须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在检测中发现的雷击事故,必须作好其时间、地点、损害程度的记录,且附注事故原因。
3、必须严格做好检测报告及其它资料的档案管理。
水质检验作业规程一、安全操作规程1.工作前1.1所有药品都应有标签;试剂配好后要立即贴上标签,禁止倒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1.2 水质化验品物品必须远离火源,分开存放,专人保管。
严禁用手直接接触各种药品。
1.3使用玻璃仪器及各种蒸馏瓶应检查确认无破裂、堵塞,禁止使用可能造成危险的仪器。
1.4严禁携带食品进入检化验场所。
1.5 电器设备要接地良好,严禁湿手操作仪器设备,发生电气故障应及时通知电工处理。
2.工作中2.1加热溶液时,溶液体积严禁大于容器的三分之二。
2.2使用挥发性的化学药品,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2.3使用电炉盘时,严禁直接放置金属器皿,电炉丝出槽时严禁使用。
2.4严禁使用烘箱烘烤过氧化物、有机物。
3.工作后3.1认真向接班员工交待设备运行情况以及存在安全隐患。
3.2清理责任现场定置卫生,完善各项记录。
3.3工作完毕后离开试验室时应用肥皂洗手。
3.4参加班后安全会,汇报本岗位存在隐患,下班途中注意交通安全。
二、工艺技术规程1.装置概括电导率仪、浊度仪、酸度计、生化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电子控温万用炉、显微镜、干燥箱、电子分析天平、玻璃仪器等。
2.化验工艺原理2.2.1总碱度的测定(酸碱指示剂滴定法)2.2.2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2.2.3钙离子的测定(EDTA滴定法)2.2.4铁离子的测定、酸碱度测定、浊度测定(专业仪器测定)3.流程叙述2.3.1接收样品2.3.2化学分析2.3.3填写原始记录2.3.4数据上传4.关注指标5.操作指南5.1岗位职责及隶属关系5.1.1提前十分钟到岗,了解上班运行情况,做好交接班工作。
5.1.2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
5.1.3对工作认真负责,化验结果如实填写上报。
5.1.4对异常及突发性事故积极处理,设备隐患及时排除,按规定向上级汇报。
5.1.5每班打扫设备和环境卫生,做好现场5S。
5.2基本操作原则5.2.1进入实验室工作时必须穿工作服,女工戴好女工帽,加工试样的女同志还应戴工作帽。
在进行任何有可能碰伤、刺激或烧伤眼睛的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经常接触浓酸、浓碱的工作人员还应戴胶皮手套,试样加工时不得戴手套。
5.2.2实验室内严禁吸烟,操作室内严禁吃东西,不准用试验器皿作茶杯或餐具,并不得用嘴尝味道的方法来鉴别未知物。
5.2.3实验室停止供气、供电、供水时应立将气源、电源、水源开关全部关上,以防止恢复供气、供电、供水时由于开关未关而发生事故,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门、窗、水、电、气及各种压缩气管道是否安全。
实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与内容相符的标签、标明试剂的名称及浓度。
5.2.4开启易挥发的试剂瓶(如乙醚、丙酮、浓盐酸、浓氢氧化铵等)时,尤其在夏季或室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先经流水冷却后盖上湿布再打开,且不可将瓶口对着自己及他人,以防气液冲出引起事故。
5.2.5取下正在加热至近沸的水或溶液时,应先用烧杯夹将其轻轻摇动后才能取下,防止其爆沸,飞溅伤人。
5.2.6高温物体(如刚从高温炉中取出的坩埚和磁舟等)要放在耐火石棉板上或磁盘中,附近不得有易燃物,需称量的坩埚待稍冷后方可移至干燥器中冷却。
5.2.7实验室的室温,除特殊设备特殊要求外,一般应保持在13-35℃之间,室温过低或过高应采取调温措施,否则对安全不利(如冻裂、易燃、易爆试剂的保存),对仪器的准确度、化学反应的速度、有机溶剂的挥发及萃取均有直接的影响。
5.3安全事故处理方法5.3.1实验室应备有急救箱,并经常检查,保证齐全无缺。
箱中应有:消毒沙布、消毒棉花、消毒绷带、消毒棉花球、止血带、紫药水、碘酒、橡皮膏、烫伤油膏,乙酸(3—4%)的水溶液、2%碳酸氢钠的水溶液、硼酸饱和溶液、95%乙醇溶液、冼眼杯、消毒镊子及剪刀等。
5.3.2当眼睛里溅入腐蚀性药品时应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但注意水压不要太大,以免眼球受伤、待药物充分洗净后再到医务室就医。
5.3.3当眼睛里进入玻璃或其它固体异物时应闭上眼睛不要转动,立即到医务室就医,不要睁眼睛,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擦伤。
5.3.4使用氢氟酸后如感到接触部分开始疼痛,应立即用饱和硼砂溶液或冰与乙醇混合溶液浸泡,并去医务室进一步处理。
5.3.5浓酸或浓碱洒在衣服上或皮肤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将烧伤处的衣服尽快脱下,继续用大量水冲洗,再分用2%碳酸氢钠溶液或3-4%乙酸溶液轻轻擦洗,必要时去医务室就医。
5.4化验开始5.4.1确定化验设备无异常。
5.4.2确认玻璃器皿有无损坏。
5.4.3化验前穿戴好劳保用品。
5.4.4确认各个方面无异常开始化验工作。
5.5化验结束5.5.1玻璃器皿清洗完成后放置原位。
5.5.2各个化验设备确认无异常后关机操作。
三、设备维护规程3.1电子天平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方法2.1 检查天平是否洁净,天平是否水平,确认天平状态良好。
2.2 接通天平电源,检查天平是否平衡,按去皮按钮,应显示0.0000/0.00,检查调零。
2.3 将待测样品加在天平表面皿中心,关闭天平门,待天平平稳后读数。
2.4 打开天平门,将样品从表面皿内倒出,擦干净表皿,关闭天平门。
2.5 天平长时间不用,应关闭电源。
3 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安全规定3.1 称量物温度必须与天平温度相同。
3.2 湿的和有挥发性的物质,应放在密闭容器中称量。
3.3 操作过程注意关门,保持室内气流稳定。
3.4 操作过程中用力要轻柔。
4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4.1 仪器不工作时盖好防尘罩。
4.2 天平内硅胶必须保持干燥,吸水后及时烘干。
4.3 使用仪器设备要在检定周期内。
4.4 非本岗位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使用天平。
4.5 严禁随意拆装天平,严禁超过量程使用天平。
3.2电热鼓风干燥箱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规定2.1 通电前必须检查烘箱电器性能,是否存在短路及漏电现象。
2.2 把需干燥处理的物品放入烘箱内,上下四周应留有一定空间,保持工作室内气流通畅,关好箱门。
根据干燥物品的潮湿程度,把风门调到合适位置,一般旋到“Z”处,比较潮湿的旋到三处。
2.3 打开电源及风机开关,电源指示灯亮,电机运转,控温仪显示经过“自检”过程后,pv屏显示工作室内测量温度;SV屏显示需要干燥的设定温度。
2.4 设定所需温度,按SET键,调整到合适温度,按SET键,PV 屏显示ST。
2.5 定时的设定:当PV屏显示ST时,SV显示0;用TIME键设定分钟,设定完毕后,按SET键,使烘箱进入工作状态。
2.6 干燥结束后,将物品放入干燥器内,到室温备用。
3 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安全规定3.1 物品放置不要过密,以免影响热气对流,发生局部高热现象。
3.2 干燥箱安放地点应水平。
3.3 取出干燥物品时,禁止用手直接接触,避免烫伤。
3.4 不准带电用铁柄,毛刷,湿布清扫烘箱。
3.5 不准烘烤易燃品、食品、挥发性药品。
4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4.1 下班前切断电源,清扫。
4.2 电器系统异常,找维修人员修理。
3.3酸度计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规定2.1 仪器的标定:仪器使用前需先标定,一般情况下仪器连续使用时,每天标定一次。
2.2 测量PH值:经标定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
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相同,被测溶液与定位溶液温度不同需分别测定。
2.3 测量时电极的引入导线应保持静止,否则会引起测量不稳定。
3 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安全规定3.1 仪器经标定后,定位调节旋钮及斜率调节旋钮不应再有变动。
3.2 甘汞电极用毕应戴好胶皮套。
3.3 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拆装酸度计,非操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准操作。
4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4.1 仪器的测量电极插座必须保持清洁。
仪器不用时,将短路插头插入插座,防止灰尘及水汽浸入。
在环境湿度较高的场所使用时,应用纱布将电极插头擦净。
4.2 带夹子连线的插头及电极转换器为配用其他电极使用,平时注意防潮防尘。
3.4分光光度计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规定2.1 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自动波长校准。
2.2 进入主菜单选择用户程序,在用户程序中选择选项,进入菜单栏,选择其中的新建,建立曲线方程,命名程序名称。
2.3 测量前,仪器需预热30分钟,进入测量程序进行测量。
2.4 将被测物放入比色皿中,放入分光光度计中,比色瓶上的白色三角标志对准仪器上的三角标志,对号位置盖好盖。
2.5 按读数键,即可测定结果。
3 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安全规定3.1 仪器的工作台要平稳防震。
3.2 禁止非本岗位人员操作仪器。
4 设备维护保养规定4.1 仪器不用时盖好防尘罩。
4.2 使用仪器在检顶定周期内。
4.3 不得将溶液洒在仪器内。
4.4 样品池要保持清洁干燥。
4.5 不可用尖锐物体使用触摸屏。
4.6 仪器要远离高温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
3.5电导率仪1 设备技术性能及参数2 设备操作规定2.1 接通仪器电源,让仪器预热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