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

合集下载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水平面和地形的高低起伏。

以下是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步骤:
1. 准备工作:在测量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勘测,确定测量区域的边界、水准原点和测量站点的位置。

还需要准备水准仪、水准尺等测量工具,并检查它们的精度和灵敏度。

2. 设置水准原点:在水准测量中,水准原点是一个重要的基准点,用于确定测量起点和终点。

通常选择地形高程最高的点作为水准原点,并在原点周围设置水准线路。

3. 测量水准线段:使用水准仪测量水准线段的长度,并将其记录在水准测量报告中。

通常使用两个水准仪进行测量,一个在水准原点附近,另一个在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处。

4. 测量水平面:在水准线段测量完成后,使用水准仪测量线段两端点之间的水平面距离,并将其记录在水准测量报告中。

通过计算水平面距离和水准原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可以确定水平面高低起伏的位置。

5. 整理测量结果:在完成水准测量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整理和报告,包括测量起点、终点、水准线段和水平面的距离、高度等信息。

6. 后处理: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包括检查测量工具的精度和灵敏度、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计算水平面高低起伏的位置等。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可以测量出复杂的地形和地貌,并为地形分析和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仔细准备测量工具、精确测量、准确记录和后处理测量结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
性和可靠性。

三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三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三四等水准测量步骤1.配置测量仪器:选取合适的水准仪、三脚架和测量杆。

水准仪的精度应满足实际要求,三脚架应稳固可靠,测量杆应符合测量精度要求。

2.设置基准点:选择目标区域内的基准点,通常选择地面上稳固的建筑物或其他固定物体作为基准点。

在基准点上设置一块固定的水平基准面,可以使用水泥、磁砖等材料制成。

3.定位和测量基准点:使用测量杆定位并记录基准点的坐标,确保基准点的位置准确无误。

4.设置测量线:在目标区域内选择合适的测量线路,一般使用直线或直角线路。

测量线的选择应依据目标区域的地理条件和要求确定,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

5.建立起测点:在测量线上依据设定的测量间距建立一系列测点。

每个测点应在地表上标注,并使用固定的标识牌或其他可识别性的方式标记起来。

6.进行测量:一般情况下,采用直接测量法进行水准测量。

操作员站在基准点上,测量仪器放置在附近的测点上,进行观测和记录。

观测时,操作员应控制测量仪器的准确水平,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7.处理数据:记录测量数据,包括观测点的坐标和观测结果。

根据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求得各个测点的高程差异。

8.修正和纠正:根据实际情况,对测量数据进行修正和纠正。

包括环境条件的考虑、仪器误差的校正和观测点的异常处理等。

9.分析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推断,并生成测量报告。

10.验证结果:对测量结果进行验证,可以使用其他测量方法进行比对,评估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1.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保持其正常运行和精度。

以上是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步骤,通过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可以得到较为可靠和准确的测量结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水准测量工作可能由于测量条件、环境因素等影响因素的存在,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和偏差。

因此,在进行水准测量时,应该对测量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判断。

简述单站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程序

简述单站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程序

简述单站四等水准测量测站观测程序单站四等水准测量是我国国家等级控制测量之一。

在测量中它是使用最普遍,最简便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使用方便、施工快速、测角精度高、数据可靠性好等特点。

我来介绍一下单站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吧。

单站四等水准测量的程序为: 1。

先检查全部仪器,必须齐全,检查其稳定性和水平度,看是否符合要求。

2。

根据观测任务和目的,确定后视读数。

3。

安置仪器,进行粗略整平。

4。

安置仪器,进行瞄准。

5。

选择好转点,依次观测后视读数,计算各测站高差闭合差。

6。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组成的闭合导线,其前、后视距应相等,并满足同一条件(方向、高差)。

7。

从起始点出发,到转点进行观测。

8。

重新整平仪器,对前、后视距及指标差进行检查。

9。

开始下一测段观测。

10。

根据两点间高差与一系列已知高差之和,确定下一测段前、后视距。

11。

用改正数对前、后视距和仪器高进行改正。

12。

全部测量结束后,应进行全面检查,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作好记录。

单站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是:测站应设在开阔,便于观测和避免影响的地方。

对照前后视距表和水准路线,在图上找到对应点。

进行测站时,按规定转动仪器,并进行读数,计算测站高差闭合差,转站及安置仪器应进行两次观测,测站错误不得超过三站。

前、后视距不应大于2000米。

注意事项: 1。

再次复核仪器,必须符合要求。

2。

选择转点位置要合适,前、后视距大小要相等,转点间距离也要相等。

3。

整平使仪器处于水平状态,千万不能架腿。

4。

每一测站测出各后视数据后,都要用检核线检核仪器。

5。

对前、后视距进行改正时,要认真细致。

6。

对点完毕后,每观测完一站,都要检查水准尺是否在同一铅垂线上。

7。

为保证前后视距、方位角等符合前述规定,必须满足方向一致,高差闭合差相等,长度闭合差为零等条件。

8。

在较长的观测中,应分段观测,以防产生视差。

9。

要坚持走前不走后,走左不走右,走上不走下,走前不走后,走前不走左,走左不走右。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三、四等水准测量(2008-10-10 23:27:42)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 的技术要求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 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般采用一对双面尺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红-红)(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

2、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7-11 。

①视距的计算与检核后视距(9)=[(1)—(2)]X100m前视距(10)=[(4)—⑸]XI00m 三等〉75m 四等〉100m前、后视距差(11)=(9)—(10)三等〉3m四等〉5m前、后视距差累积(12)=本站(11)+上站(12)三等〉6m,四等〉I0rn②水准尺读数的检核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13)=(6) 十K—(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14)=(3)十K—(8)三等〉2mm四等〉3mm(上式中的K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4. 687m或4. 787m) ③高差的计算与检核黑面测得的高差(15)=(3) —(6)红面测得的高差 (16)=(8) —(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17)=(15) —[(16) ±0. 100]或(17)=(14) —(13) 三等〉3mm 四等〉5mm高差的平均值 (18)= [ (15)+(16) ±0. 100]/2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 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 787m时,取十0. 100,反之,取—0. 100。

简述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顺序和方法

简述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顺序和方法

简述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顺序和方法四等水准路线是指按照国家测绘标准,级别最低的用于测量地形高差、地面高程等参数的一类测量路线。

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顺序和方法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顺序和方法。

一、四等水准路线观测方法四等水准路线使用的观测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观测法和闭合路线观测法。

其中直接观测法是将测量点按照线路顺序逐一连接形成直线路线,然后逐个观测测点高程值,最终计算出该路线的高程差;闭合路线观测法则是将测点进行环形连接,利用闭合环形路线观测测点的高程值,然后计算出闭合环形路线的高程差。

二、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顺序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顺序一般是根据路线的实际情况从起点到终点依次进行观测,并且始终应该保持一定的顺序性和连续性。

具体而言,其观测顺序为:起点高程-》第1测点高程-》第2测点高程-》……-》第n-1测点高程-》终点高程。

三、四等水准路线中的观测参数在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过程中需要测量的参数主要包括高程、测站坐标、记录时间、温度、气压等。

其中高程是四等水准路线观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而测站坐标等参数则主要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计算之中。

四、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前准备在进行观测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需要确定好观测路线和测点位置,然后进行现场勘测和测站的校正。

还需要检查观测仪器的性能,并对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所测量的数据准确可靠。

五、四等水准路线的现场观测步骤在现场进行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时,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安装观测仪器,设置观测参数,进行观测测点,记录观测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

六、四等水准路线观测前的测试在进行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前,需要进行一些测试以确保仪器的性能与精度。

这些测试包括检查气泡稳定度,测量重新布线错误,检查温度、气压数据的正确性等。

七、四等水准路线的观测精度和误差控制四等水准路线是测量高程和地形高差的重要测量方法,其测量精度和误差的控制对结果的影响非常重要。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第一步:设立起点和终点测量工作的起点和终点应该在距离较远的地方,以便能够测量到足够长的路线。

起点和终点应该在地面上有明显的标志,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工作。

第二步:设立基准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的适当位置上,需要设立一些基准点。

基准点应该是固定的,并且易于辨认。

可以选择在土地上铺设水泥或石材,或者使用其他固定标志物。

基准点的数量取决于测量的具体要求,一般来说,每隔100-200米设置一个基准点即可。

第三步:观测仪器的设置与调整在测量过程中,需要使用水准仪来观测地面的高差。

在设立基准点后,需要将水准仪放置在每个基准点上,并且进行准确的调整。

调整过程中,需要确保水准仪水平和稳定,以及望远镜的焦距和清晰度。

第四步:进行测量观测在观测仪器设置完毕后,可以开始实际的测量观测。

观测者需要在每个测点上测量望远镜的高度,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同时,需要记录下每个基准点的具体位置和编号,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第五步:数据处理与校正测量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校正。

首先,需要校正每个测点的观测结果,以去除地面不平整和其他误差的影响。

其次,需要计算出每个基准点之间的高差,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最后,需要进行误差分析,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步:绘制测量成果图在数据处理和校正完成后,需要绘制测量成果图。

成果图应该清晰明了,标注测量路线、基准点和高差值。

成果图可以用于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以确保道路的平整和水平度。

总结: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精确度较低的水准测量方法,适用于一般平整道路的测量工作。

其步骤主要包括:设立起点和终点、设立基准点、观测仪器的设置与调整、进行测量观测、数据处理与校正,以及绘制测量成果图。

这些步骤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第一步:基准点的选择在四等水准测量中,需要选择一个高程稳定、易于观测的基准点。

通常会选择已经建好的基准点或具有准确高程的设施作为起点,如测绘局的基准点、天文台的点等。

第二步:测量线路的规划根据需要确定测量的起始点和终点,并规划中间的测量路线。

测量路线应尽量沿水平方向展开,避免过多的上下坡,以减小高差观测误差。

第三步:观测与记录1.基准点观测:首先,在起点的基准点上设置水准仪,并进行观测和记录。

观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水平调整和读数的准确性。

2.测量点观测:然后,在顺着测量路线的各个测点上设置水准仪,进行观测和记录。

观测时要保持水准仪的平稳,避免外力的干扰。

3.高差观测:在每个测点上,需要用水准仪的水平丝丝进行正反两次读数,得到各观测点的正反两次测量结果。

第四步:计算与平差1.高差计算:根据观测的正反两次测量结果,计算出各个观测点的高差。

一般采用平均差法或最小二乘法进行计算。

2.平差处理:对计算得到的高差进行平差处理,以减小误差。

常用的平差方法有闭合差法和最小二乘平差法。

平差后得到各个观测点的最终高差。

第五步:检查与验收1.检查计算结果:对计算和平差的结果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或异常。

如果发现有问题,应及时修正。

2.验收报告: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后,需要编制测量报告,将测量结果详细记录,并附上观测记录、计算和平差表格。

同时,需要对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说明。

以上为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仪器的校准、环境的影响、观测误差的估计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和改正。

只有仔细、准确地完成每个步骤,才能得到可靠、准确的测量结果。

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高程测量方法,通常用于对地形的初步了解和粗略计算等级较低的水工渠道和灌溉基础设施的高程。

其具体步骤如下:
1. 建立基准点:找到一个稳定、不易移动的标准点,通常采用混凝土柱或钢筋水泥柱。

将基准点的高程作为起始点。

2. 设立测站:选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点,称为测站,采用经验估计其高程,记录在记录本上。

3. 连续接测:从基准点出发,逐一到达每个测站,插入水准仪,记录测量数据。

重复该过程,直到测量全部站点。

4. 数据处理:将每个测站的高程值及其上下距离(即高差)记录在表格中。

通过计算和校验,得到最终的高程数据。

注意事项:
1. 选择基准点时,应尽可能选择稳定、不易移动的物体作为标志。

2. 设立测站时,应尽量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以便后续工作的参考。

3. 连续接测时,应尽可能保证水准仪的平稳和稳定,确保高差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校验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一、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视线长度w 80m前后视距差w 3m前后视距累积差w 10m红黑面读数差w 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w 5mm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是往返各一次,闭合路线是往一次;附和或闭合路线闭合差往返较差:± 20V L二、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对竖立的两观测点上的水准尺进行读数,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再由已知点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如下图,欲测定A B两点上的高差h,可在A B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一台水准仪。

根据仪器的水平视线,在A尺上读数,设为a,在B尺上读数,设为b,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a-b水准测量原理三、仪器和工具DS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尺垫2个供参考四、方法与步骤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50m以内(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16)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⑼=100 X {⑴-⑵}前视距离⑽=100 X {⑷-⑸}视距之差(11)二⑼-⑽前、后视距累积差(12)=上站(12) +本站(11)前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3) =K前+ (6) - (7) 后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4) =K后+ (3) - (8) 红黑面差(13) =(6) +K-⑺,(K=4.687 或4.787 )(14) =(3)+K-⑻黑面高差(15)=⑶-⑹红面高差6 =⑻-⑺高差之差(17) =5 - (16) =(14) - (13) 土0.1平均高差(18) =1/2{5 +(16)}每站读数结束(⑴〜⑻),随即进行各项计算(⑼~16)),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若各项满足限差要求,可搬站进行下一站的观测,否则,此测站必须进行重测。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三、四等水准测量(2008-10-10 23:27:42)三、四等水准测量控制测量除了要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外,还要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地形测图或施工测量中,多采用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为高程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leveling)的技术要求1、高程系统:三、四等水准测量起算点的高程一般引自国家一、二等水准点,若测区附近没有国家水准点,也可建立独立的水准网,这样起算点的高程应采用假定高程。

2、布设形式:如果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一般布设成闭合环线;如果进行加密,则多采用附合水准路线或支水准路线。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公路、铁路或管线等坡度较小、便于施测的路线布设。

3、点位的埋设:其点位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标志和便于观测的地点,水准点的间距一般为1—1.5km,山岭重丘区可根据需要适当加密,一个测区一般至少埋设三个以上的水准点。

4、三、四等及五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列于表中。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及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一般采用一对双面尺。

1、三等水准一个测站的观测步骤:(后-前-前-后;黑-黑-红-红)(1)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1)、(2)、(3)。

(2)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记为(4)、(5)、(6)。

(3)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7)(4)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记为(8)这四步观测,简称为“后一前一前一后(黑一黑一红一红)”,这样的观测步骤可消除或减弱仪器或尺垫下沉误差的影响。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允许采用“后一后一前一前(黑一红一黑一红)”的观测步骤。

2、一个测站的计算与检核:观测记录参看书本表7-11。

①视距的计算与检核后视距 (9)=[(1)—(2)]X100m前视距 (10)=[(4)—(5)]Xl00m 三等≯75m,四等≯l00m前、后视距差 (11)=(9)—(10) 三等≯3m,四等≯5m前、后视距差累积 (12)=本站(11)+上站(12) 三等≯6m,四等≯l0rn②水准尺读数的检核同一根水准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前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3)=(6)十K—(7)后尺黑面与红面中丝读数之差 (14)=(3)十K—(8) 三等≯2mm,四等≯3mm(上式中的K为红面尺的起点数,为4.687m或4.787m)③高差的计算与检核黑面测得的高差 (15)=(3)—(6)红面测得的高差(16)=(8)—(7)校核:黑、红面高差之差 (17)=(15)—[(16)±0.100]或 (17)=(14)—(13) 三等≯3mm,四等≯5mm高差的平均值(18)= [(15)+(16)±0.100]/2在测站上,当后尺红面起点为4.687m,前尺红面起点为4.787m时,取十0.100,反之,取—0.100。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第一步:准备工作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1.确定测区范围: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需要进行水准测量的区域范围。

2.选择测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测段长度,一般建议在1-2公里之间。

3.选择基准点:选择一个稳定的、不易移动的基准点作为起点和终点。

第二步:设站1.找平点:在起点和终点之间每隔几百米设立一个找平点,找平点应选择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地方。

2.设置测站:在找平点上设置测站,需要使用三脚架和水准仪来进行测量。

第三步:观测1.标杆设置:在每个找平点上设置标杆,并在标杆上进行编号,以便于后续的观测。

2.水平仪初始调整:在设置好的测站上,使用水平仪对仪器进行初始调整,使得水平仪能够保持水平状态。

3.观测读数:使用水准仪对每个标杆进行观测读数,需要注意的是,在观测读数的过程中,测员应稳定仪器,以免产生过大的误差。

4.记录观测数据:将观测读数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中,包括观测时间、测站号、标杆号、读数等信息。

第四步:校正水准测量中常常会受到一些影响因素的干扰,如大气压力变化、温度变化等,这些因素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校正。

1.气象因素校正:根据测量记录中的观测时间和测区的气象数据,进行气象校正,如计算大气压力校正数、温度校正数等。

2.仪器因素校正:根据仪器的器差表和校正表,进行仪器因素的校正。

第五步:计算1.高差计算:根据测量记录表中的读数数据,计算每个找平点的高差,可以使用正反算法或平均高差法进行计算。

2.高程计算:根据前一界线的高程和每个找平点的高差,计算每个找平点的高程。

第六步:绘图根据计算出的高程数据,进行绘图,绘制出各个找平点的高程分布图,以及找平点之间的高程曲线图。

可以使用专业绘图软件或绘图仪进行绘制。

第七步:检查与分析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检查与分析,主要包括:1.高程闭合差检查:判断各个测段的高程闭合差是否符合预定的精度要求。

2.差错分析:分析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差错,并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处理。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测量是一项测量技术,通常用于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具体步骤如下:
一、准备工作
1.检查测量设备的正确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校准;
2.准备测量工具并将其布置在测点附近;
3.计算测量距离,根据测量要求、测量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安全措施,按照相对应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定义基准
1.根据测点的位置确定最终测量的基准;
2.利用垂液水准仪进行高度测量,在测量点建立平行点;
3.按照四等水准测量设计计算,并建立依照基准点建立的比较测点。

三、实施测量
1.在比较测点安装水准仪,控制垂液测量,对两点进行高度测量;
2.使用探角仪测量两点之间的角度;
3.将垂液测量和探角测量的结果进行综合计算;
四、测量数据处理
1.检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2.将测量结果进行评定和描图;
3.根据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形成最终报告或描图。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确定地面高程差,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和地理测量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四等水准测量的步骤。

第一步:设立基准点四等水准测量需要在测区内设立基准点,以确定测区的零点。

基准点通常位于较高的地势上,可以选择山顶或建筑物等。

设立基准点时,需要考虑地势稳定、不易受外界影响和易于观测等因素。

第二步:测量起点在测区内选择一个相对平坦的地点作为测量起点。

测量起点需要与基准点建立起连接线,以确定起点的高程。

第三步:设置测站在测量起点附近选择一定数量的测站,测站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测区的大小和地形的复杂程度而定。

测站的设置要求稳定、易于观测,并且要能够与测量起点和基准点建立起连接线。

第四步:进行观测在每个测站上,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观测时要注意保持水准仪的稳定,避免外界干扰。

观测时要记录下水准仪的读数,并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第五步:计算高程差测量完成后,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各个测站的高程差。

计算高程差时,需要考虑地球曲率、大气折射等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第六步:绘制高程图根据计算得到的高程差数据,可以绘制出测区的高程图。

高程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地面起伏的情况,对于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七步:检查和校正在完成测量和计算后,需要对结果进行检查和校正。

检查时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校正时要考虑各种误差来源,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完成四等水准测量的工作。

四等水准测量作为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度较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测量时,还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水准测量方法,主要用于工程测量等领域。

其方法步骤如下:
1. 确定测区范围和基准面:首先需要确定测区的范围和基准面,这是进行水准测量的基础。

2. 确定测线:根据测区的地形特点和测量要求,确定需要测量的水准测线。

3. 建立基点:在测线上选择3至5个基点,并进行精确测量和记录,以便建立起比较精确的基准面。

4. 进行测量:根据测线的起点和终点,在路径上设置若干个测点,并使用水准仪进行高差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5. 进行计算:将测量数据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进行处理,得出每个测点的高程值。

6. 进行精度检查:对测量数据进行精度检查和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7. 作图和报告:根据测量数据,进行作图和编写报告,汇总和说明测量结果。

以上为四等水准测量的一般方法步骤,具体实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

简述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差。

它是通过测量水准仪的仪器高差来确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是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的操作流程和步骤,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主要包括前期准备、仪器设置、观测测量和资料处理等步骤。

首先,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前,需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测量的起点和终点,编制水准路线图,选择适当的观测站点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是仪器设置步骤。

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

在仪器设置步骤中,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水准仪,并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水准仪的准确性。

然后,将水准仪安装在测量站点上,并进行调平。

调平是为了保证水准仪的水平度,从而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完成仪器设置后,就可以进行观测测量了。

观测测量是四等水准测量的核心步骤。

在观测测量过程中,需要进行两个方向的观测,即前视和后视。

前视是指从起点向终点观测,后视是指从终点向起点观测。

在每个观测站点上,需要进行多次观测,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观测数据的记录应准确无误,包括读取水准仪的刻度值、温度和气压等环境因素。

完成观测测量后,就可以进行资料处理了。

资料处理是将观测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的过程。

首先,需要进行代数平差,即将观测数据进行平差计算,得到各观测站点的高程值。

然后,进行检查和修正,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根据计算结果绘制高程图,展示地面高程的分布情况。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是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必不可少的步骤和流程。

它的实施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观测程序中也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气压等,以及仪器的校准和调整,以确保测量的精度。

通过合理的操作和精细的处理,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为工程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高程差异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较大范围的地形测量,例如确定道路、铁路、管道等的高程。

以下是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
1. 配置基准点: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已知高程的基准点,称为基准标志。

这个基准标志应该是可靠、稳定的,并且在地理上容易识别。

通常,基准点会选取在基准高程附近的一座永久性建筑物或者特殊的地物。

2. 设立测站:在需要进行高程测量的位置,我们需要设立测站。

测站是一个临时的标志,用于确定该点的高程。

它可以是一个三角架或者其他具有稳定性和可见性的设备。

3. 进行观测:使用水准仪测量仪器进行观测。

水准仪是一种精密的仪器,用于测量地面的高程差异。

观测时,技术人员会对准测站和基准点,然后记录下两者之间的高程差。

4. 进行校正: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校正。

校正是通过观测一个已知高程的控制点来调整测量结果。

这个控制点通常是已知高程的基准标志或者其他被广泛认可的高程点。

5. 计算高程差:将测量得到的高程差与校正值相加或相减,得到最终的高程差结果。

这个结果代表了两个测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6. 绘制等高线图:最后,使用测量得到的高程差结果,可以绘制出等高线图。

等高线图是一种显示地势高低的地图,通过等高线的密度和间距来表示地形的起伏。

总结起来,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步骤包括配置基准点、设立测站、进行观测、进行校正、计算高程差和绘制等高线图。

这些步骤有助于准确测量地面高程差异,并提供地形信息,以便进行工程设计和规划。

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和步骤四等水准是一种精度较低的水准测量方法,适用于较小规模的测量工程和地形地貌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四等水准的测量方法和步骤。

一、四等水准的测量原理四等水准是利用水准仪测量地面高程的一种方法。

测量时,将水准仪放在基准点上,通过和下一设站点之间利用塔尺等仪器所测得视距差,反算出下一站点高程,并通过多次测量来逐层推导出所有站点的高程值。

二、四等水准的设站基本要求1. 所选设站点的地形地貌要具有典型性,能够代表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

2. 设站点的地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用水平仪来进行检测。

3. 设站点要易于找到,方便后续的定位和测量。

4. 设站点的周围地形开阔,可以保证测量到了完整的水准线视线。

1. 选定起始基准点和终止基准点首先要选定一个起始基准点,以这个基准点为起点,逐步往后推导出所有站点的高程值。

同样地,要选定一个终止基准点,确定测量的结束点。

通常而言,起始点和终止点要相对稳定和固定,便于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单向游动法确定观测点等高线的高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连续性,可以采用单向游动法确定观测点。

具体而言,从起始点开始,逐个测量每个点的高程,并继续向前推导出其他站点的高程。

在四等水准测量中,通常会按照前进方向来选定每个测量点的位置。

3. 记录测量结果完成每个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后,要准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通常而言,使用记录簿来记录每个观测点的编号、高程值、观测时间、测量人员姓名等信息。

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个观测点的高程值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需要进行误差调整。

在调整过程中,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或者均值平差法等方法,对每组数据进行合并和整合,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四、总结四等水准是一种比较基础的水准测量方法,适用于小规模、中低精度的测量工程。

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需要严格遵守设站、观测、记录和调整等过程,注意技巧和细节,才能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1.准备工作:-获取水准仪、水准杆、测量尺等测量器材。

-对水准仪进行校准,确保其水平度和准确性。

-选择测量基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起点和终点。

2.建立起点控制点:-在起点处放置水准仪,并确保其稳定和水平。

-测量起点处的高程,作为起点控制点的标高。

-标记起点控制点,并在其附近清理垂直视线,以便后续观测。

3.进行后续测量:-将水准仪移动到下一个控制点上,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其水平。

-读取每个控制点的高程,并记录下来。

-通过目视中丝或自动记录装置来读取水准杆上的读数。

4.校正读数:-由于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可能会有一定误差。

-对于每个控制点的读数,进行校正以消除这些误差,并得到更准确的高程数据。

5.建立终点控制点:-最后一个控制点也是四等水准网的终点,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

-在终点处使用附加控制方法,例如三角测量和副控制点,以提高精度。

-标志或测量终点控制点,并确定其高程。

6.数据处理:-将整套数据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后续分析和应用。

-对每个控制点得到的高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以计算出测量区域内的高程变化。

1.测量前后要进行校准:-在测量前,对水准仪和测量杆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性。

-在测量后,对测量数据进行校核,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2.确保测量设备的稳定性:-在开展测量时,要特别注意保持水准仪的稳定。

尽可能减小振动和外力的干扰。

3.在设置控制点时要认真处理:-控制点的设置应符合实际需要,以便后续的测量和工程项目。

-控制点设置要注意周围环境和垂直视线的开阔度,以便测量人员进行观测。

4.注意校正读数的准确性:-在校正读数时,要考虑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并进行适当的修正计算。

总之,四等水准测量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一些要求不太高的工程项目。

在实施测量时,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校准测量设备、稳定测量仪器、合理设置控制点、准确校正读数等,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一、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把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式。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要紧技术指标,把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式。

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距差≤3m;前后视距积存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5mm;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是来回各一次,闭合线路是往一次;附和或闭合线路闭合差来回较差:±20√L二、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对竖立的两观测点上的水准尺进行读数,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再由已知点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如以下图,欲测定A、B两点上的高差h,可在A、B两点上别离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一台水准仪。

依照仪器的水平视线,在A尺上读数,设为a,在B尺上读数,设为b,那么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h=a-b三、仪器和工具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尺垫2个DS3四、方式与步骤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式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域布设高程操纵网的经常使用方式,是在每一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别离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能够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1)从某一水准点动身,选定一条闭合水准线路。

线路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50m之内(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以下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说明顺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后视距离⑼=100×{ ⑴-⑵ }前视距离⑽=100×{ ⑷-⑸ }视距之差⑾=⑼-⑽前、后视距积存差⑿=上站⑿+本站⑾前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3)=K前+(6)-(7)后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4)=K后+(3)-(8)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⒁=⑶+K-⑻黑面高差⒂=⑶-⑹红面高差⒃=⑻-⑺高差之差⒄=⒂-⒃=⒁-⒀±0.1平均高差⒅=1/2{ ⒂+⒃ }每站读数终止( ⑴~⑻ ),随即进行各项计算( ⑼~⒃ ),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查验,假设各项知足限差要求,可搬站进行下一站的观测,不然,此测站必需进行重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等水准测量步骤简述
一、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熟练水准仪的操作,掌握用双面水准尺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与计算方法。

(2)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视线高度:三丝能读数;视线长度≤80m;前后视距差≤3m;前后视距累积差≤10m;红黑面读数差≤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观测次数:与已知点联测是往返各一次,闭合路线是往一次;附和或闭合路线闭合差往返较差:±20√L
二、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一条水平视线,对竖立的两观测点上的水准尺进行读数,来测定地面两点之间的高差,再由已知点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如下图,欲测定A、B两点上的高差h,可在A、B两点上分别竖立水准尺,并在A、B两点之间安置一台水准仪。

根据仪器的水平视线,在A尺上读数,设为a,在B尺上读数,设为b,则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
h=a-b
三、仪器和工具
水准仪1台,双面水准尺2支,尺垫2个
DS
3
四、方法与步骤
1、了解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
双面尺法四等水准测量是在小地区布设高程控制网的常用方法,是在每个测站上安置一次水准仪,但分别在水准尺的黑、红两面刻划上读数,可以测得两次高差,进行测站检核。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检核。

2、四等水准测量的实验
(1)从某一水准点出发,选定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路线长度200~400米,设置4~6站,视线长度50m以内
(2)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

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
前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后视水准尺红色面,精平,读中丝读数
(3)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⑼=100×{ ⑴-⑵ }
前视距离⑽=100×{ ⑷-⑸ }
视距之差⑾=⑼-⑽
前、后视距累积差⑿=上站⑿+本站⑾
前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3)=K前+(6)-(7)
后视尺黑红面读数差(14)=K后+(3)-(8)
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
⒁=⑶+K-⑻
黑面高差⒂=⑶-⑹
红面高差⒃=⑻-⑺
高差之差⒄=⒂-⒃=⒁-⒀±0.1
平均高差⒅=1/2{ ⒂+⒃ }
每站读数结束(⑴~⑻ ),随即进行各项计算( ⑼~⒃),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若各项满足限差要求,可搬站进行下一站的观测,否则,此测站必须进行重测。

(4)依次设站,用相同方法进行观测,直到线路终点,计算线路的高差闭合差。

按四等水准测量的规定,线路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20√L mm,L为线路总长(单位:km)。

当全路线施测完毕后,应进行计算与检核。

当测站总数为偶数时:∑(15)+∑(16)=2∑(18)
当测站总数为奇数时:∑(15)+∑(16)±0.100m =2∑(18)
末站视距累积差: 末站(12)=∑(9)-∑(10)
水准路线总长:L=∑(9)+∑(10)
∑(3)-∑(6)=∑(15)
∑(8)-∑(7)=∑(16)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
五、注意事项
(1)四等水准测量比工程水准测量有更严格的技术规定,要求达到更高的精度,其关键在于:前后视距相等(在限差以内);从后视转为前视(或相反)望远镜不能重新调焦;水准尺应完全竖直,最好用附有圆水准器的水准尺。

(2)每站观测结束,已经立即进行计算和进行规定的检核,若有超限,则应重测该站。

全线路观测完毕,线路高差闭合差在容许范围以内,方可收测,结束实验。

(3) 应严格遵循三个测绘工作基本原则,即整体原则、控制原则、检核原则。

六、上交资料
水准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要检查数据,经过各项检核计算后的“四等水准测量记录”无误后方可成表提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