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工业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未来的趋势
大力发展
适当降低比例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产品种 类铁工业
机械工业
汽车工业
化学工业
主要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历史悠久,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主要工业区
南部 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
南部工业区是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 业产区。休斯敦是石油化工、宇航研究和发展中心。
主要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
西部工业区是美国新兴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 工业区,其中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 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三大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东北部工业区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航空航天工业
信息技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新材料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 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 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未来的趋势
美国一方面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出口 高新技术产品;另一方面,一些耗用大量劳动力和 自然资源的产品则从世界各国进口。例如,美国出 口一架大型飞机,可以换回上亿件衬衣。
南部 工业区
美国三大工业区
工业地区
东北部 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南部 工业区
资源
运输条件 主要部门
煤、铁
邻近大西洋和 机械 电子 五大湖 钢铁 化学
有色金 属
邻近太平洋
电子 信息 生物技术
石油
邻近墨西哥湾
石油加工 航天航空
美国的科学技术
工业布局及工业地域类型(51张ppt)

分别考查“工业分散” 和“工业集聚”的好处
课堂活动: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 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 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 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 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 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世界主要工业区分布 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二、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世界工业迅速发展,技术工艺不断提升,工业布局日趋优化。 主要表现在: (1)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域条件,以优势工业部门为主导,许多地方建成了现 代化综合工业基地。 (2)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工业布局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如北半球中纬度形成了一系列加工制造业 地带。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的改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使得一些新型工业的布局相 对分散。 (3)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 型。 (4)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工业生产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亚 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新兴的加工制造业中心。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
课堂活动:美国本土东北部工业区形成于 19 世纪后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一 直是美国制造业最为集中的地区,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然而,自 20 世纪 80 年 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 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 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 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 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
世界主要工业区分布 目前,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
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二、世界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世界工业迅速发展,技术工艺不断提升,工业布局日趋优化。 主要表现在: (1)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域条件,以优势工业部门为主导,许多地方建成了现 代化综合工业基地。 (2)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工业布局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如北半球中纬度形成了一系列加工制造业 地带。同时,随着交通运输的改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活动趋于网络化,使得一些新型工业的布局相 对分散。 (3)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 型。 (4)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工业生产集中在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亚 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发展迅猛,现已成为世界新兴的加工制造业中心。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
世界主要工业区

52°N)来定位。
6°E
10°E
52°N
50°N
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2、离铁矿区较近 3、充足的水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 5、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 地质储量为2190 亿吨,占全国总 储量的3/4,其 中经济可开采量 约220亿吨,占 全国的90%。
世界主要工业区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英国中部
德国鲁尔区
美国东北部
我国辽中 南工业区
欧洲西部工业区
1、分布范围:
位于欧洲西部,包括英国和法国的东部和北部、 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意大利北部。 考点中常以(0°E,50°N)定位。
2、区位优势条件:
是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对外贸易 发达。近年来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
日本的原料进口
俄罗斯
加拿大
木材
中国 棉花
石油
西亚
煤炭
各国
石油
小麦 煤炭
铜矿
美国
欧洲 各国
非洲 各国
机械 铜矿
东南亚
Japan
羊毛
石油 铁矿
煤炭
煤炭
木材 澳大利亚
拉美 各国
各国
日本的商品输出
俄罗斯
钢铁
加拿大
汽车
中国钢铁
电器
西亚 汽车.钢铁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1、分布范围:
分布于日本的三湾一海:大阪湾、东京湾、 伊势湾、濑户内海。呈东西向的条带状,通 常以(130°—140°E,30°—35°N)定位。
世界主要工业区

“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因素: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3)高等院校密布(人才集中、科技发达)。 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早期起了关键性作用。 (4)便捷的交通。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并有 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5)灵敏的信息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6)军事订货(市场稳定)。美国国防部一直 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订货量。 以上因素中,除军事订货外,其他因素基本 上是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共同因素。
4.随着新技术革命而出现的工业区有( C ) A.美国的五大湖-宾夕法尼亚地区 B.乌克兰的克里沃罗格-顿巴斯地区 C.德国的斯图加特-慕尼黑地区 D.日本的本州东北部地区和四国岛南部 6.下列工业部门中,北美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的是 ( D )
A.钢铁工业、重型机械和造船工业
B.纺织工业、航天航空和汽车制造 C.石油化工、生物工程和精密仪表 D.航天航空、生物工程和微电子
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具有五个特点:
科技人员比例 产品增加值 生产增长速度
高技术工业 高
高 快
传统工业 低
低 慢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短
多
长
少
“亚洲硅谷”-----班加罗尔
位置----印度南部,( 77°E , 12°N) 世界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区: 地位----世界文明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美国:硅谷; 生产计算机软件,号称“亚洲硅谷” 印度:班加罗尔(“亚洲硅谷”); 日本:硅岛(九州岛)、“筑波”科学城; 中国:中关村、台湾“新竹”科技园; 德国:慕尼黑。
(一)选择题
1.决定新兴工业布局的最主要条件是( C )
A.新的原料、燃料基地 B.洁净化美的环境
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全球制造 业的迅猛发展,逐步形成了相对集中 的世界工业地带
世界工业地带的分布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 半球中纬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 主要有:
北美工业地带—— 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地带
西欧工业地带—— 现代工业的发源地
东欧工业地带—— 资源型重工业地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世界著名的临海工业地带
1、工业中心: 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
心,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等 2、地位:
我国规模最大、结构最完 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的综 合性大型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
工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 和技术力量雄厚,有统一的电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网,交通便利 工业结构最完整,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 新材料、汽车、微电子等工业发达 5、方向: 今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 的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6、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7、解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1、工业中心: 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 开放区各城镇。 2、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 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利用外资发展本 区工业提供有利条件,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4、方向:利用特区的优势,外引内联,开拓国际市场,发展以出 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5、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6、解决:西电东送
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的特点
运输、能源和原材料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 的区位选择影响力减弱。
劳动力价格和距离市场远近的影响力也相 对下降。
技术集聚程度、人才、信息、环境、交通 通讯等因素的影响力加强。
特点:
世界主要工业区

铁矿来源方便
水源充沛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煤炭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二、新工业区
1、概念和特征
特 点
(一)概述
(1)时间新: 20世纪50年代后(第三次技术革命)
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 (2)地区新:
(3)企业规模小: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分散分布 2、世界上主要的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 美国“硅谷”,日本“硅岛”(九州岛),英 国苏格兰地区等。 3、代表性工业: 高技术工业、传统轻工业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铁矿石初期 来自法国的 洛林铁矿, 后期来自瑞 典,鲁尔区 离其都较近
鲁尔区发展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一、便捷的水陆交通; 二、有充沛的水源;
三、丰富的煤炭资源;
四、离铁矿区较近; 五、雄厚的科技力量; 六、广阔的市场。
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 材料,回答: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立足该区内发展 工业的优越条件,早在19世纪中叶,就发展 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等重化工为核心的 德国最大工业区。 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世界能源结构 的变化世界钢铁产量过剩以及新技术革命的 兴起,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涌现,鲁尔区单 一的重化工业结构日益显露弊端,主导产业 迅速衰落,失业率上升。 为此鲁尔区一方面对煤炭和钢铁工业实 行了“关、并、转”等合理化改组。同时, 鼓励兴建新兴工业和保险、旅游等第三产业 部门,并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和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综 合治理,建立了完备的治污设施,大规模植 树造林等,使昔日浓烟蔽日、黑尘满地的厂 区成为环境优美的花园,一些老工业建筑和 工业废墟遗物,被改造成为别具风格的各种 文化艺术景点和服务设施,如有的仓库被用 来开设餐厅,原先的高炉墙被用作攀岩爱好 者的运动场所等。 鲁尔区的整治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 成效。
世界主要工业区域

以上因素中,除军事订货外,其他因素基本上是高技
(二)、“亚洲硅谷”-----班加罗尔
1、位置及地位 位置----印度南部
地位----世界文明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生产计 算机软件号称“亚洲硅谷”
2、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1)、政府政策的支持 (2)、技术力量雄厚
(3)、信息通达性好 (4)、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世界主要工业区域
一、传统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一般是在丰富
发展基
的煤、铁资源基础 础
上,以纺织、煤炭、
工业
钢铁、机械、化工 部门
等传统工业为主, 生产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 规模
轴心,逐渐发展起 工业
分布
来的工业地域。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 区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 化工为主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 化产品
1.时间新。多自20世纪50年代(或之后) 开始形成。
2.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 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 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
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二)、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1.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具有五个特点。
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的比较: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
比较项目 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 低 分散
以大型企业为主
重工业 集中 高 集中
大批廉价 劳动力
20世纪70 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 幅度涨价
发达的 银行信 贷体系
意大利 经济高 度开放
(二)、“亚洲硅谷”-----班加罗尔
1、位置及地位 位置----印度南部
地位----世界文明的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生产计 算机软件号称“亚洲硅谷”
2、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1)、政府政策的支持 (2)、技术力量雄厚
(3)、信息通达性好 (4)、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世界主要工业区域
一、传统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的概念
一般是在丰富
发展基
的煤、铁资源基础 础
上,以纺织、煤炭、
工业
钢铁、机械、化工 部门
等传统工业为主, 生产
以大型工业企业为 规模
轴心,逐渐发展起 工业
分布
来的工业地域。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 区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 化工为主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 化产品
1.时间新。多自20世纪50年代(或之后) 开始形成。
2.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 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 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
3.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二)、美国“硅谷”
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1.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具有五个特点。
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的比较: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比较
比较项目 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 低 分散
以大型企业为主
重工业 集中 高 集中
大批廉价 劳动力
20世纪70 年代原料 和能源大 幅度涨价
发达的 银行信 贷体系
意大利 经济高 度开放
传统工业与新工业区PPT课件

莱茵河畔
.
24
(三)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经1济.调结构整的工多元业化结和产构业(转产型业升级)
.
25
(三)鲁尔区的整治措施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人数厂(万房) 变成攀岩基地
140
鲁
第二产业
尔 120 区
三 100 大
第三产业
产 80
业
就 业
26.0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
人 40
口 的
20
第一产业
变
化
埃森游乐园 矿渣上整的洁绿的地小公镇园29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核心
1.调德整国工经业济结部构人与士布局表,示保,证经各过行多业年平的衡努发力展,
鲁2化.尔发区展目新前型已工从业“和煤第钢三中产心业”,逐促步进变经成济了结一构个多煤样
钢3.等拓传展统交产通业,与完信善息交、通生网物技术等“新经济”产 业相结合、多种行业协调发展的新经济区,产业 4.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结5.构消调除整污取染得,了美明化显环的境成效,但进一步调整和优
辽宁鞍山钢铁厂
.
1
大连造船厂旧照
.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带 新兴工业迅猛发展,东北老工业基 地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
地位不断下降
.
3
东北老工业基地
思考: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其今后该何去何从?
.
4
今天我们西天取经去!
.
5
第四章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
与
新工业区
授课人:黄名祥
.
6
.
7
.
.
15
(一)鲁尔区辉煌的区位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3《工业》ppt课件(共45张PPT)

煤、石油、铁、森林资源 丰富; 便利的交通; 工业基础好,有大批熟练 工人; 市场广阔
③制约因素
能源枯竭、水源不足; 设备陈旧,工业产品老化; 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④工业中心:
⑤发展方向:
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 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 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 术设备改造;提高管理水平;适 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工业的发展
3.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得到加强; 内地(资源或原料丰富)新建了一 大批工业城市或工业基地: 山西能源基地 兰州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包头(白云鄂博)钢铁工业基地 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中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集中的地区 40多年来工业建设 发展的地区 原有和扩建的工业中心 新建的工业中心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劳__动____密集型
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轻___纺___
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6.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7.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性工业部门是 ()
A.能源、电力 B.钢铁 C.机械 D.石油化学
8.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关其发展的
有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B.市场需求量大
C.交通便利
策;靠近港、澳、台地区,有引进境外、国外资金、技术
③制约因素
能源枯竭、水源不足; 设备陈旧,工业产品老化; 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
④工业中心:
⑤发展方向:
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 的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 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 术设备改造;提高管理水平;适 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工业的发展
3.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得到加强; 内地(资源或原料丰富)新建了一 大批工业城市或工业基地: 山西能源基地 兰州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 包头(白云鄂博)钢铁工业基地 西昌和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等;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中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集中的地区 40多年来工业建设 发展的地区 原有和扩建的工业中心 新建的工业中心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劳__动____密集型
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轻___纺___
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________(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6.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7.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标志性工业部门是 ()
A.能源、电力 B.钢铁 C.机械 D.石油化学
8.上海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有关其发展的
有利条件,叙述错误的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B.市场需求量大
C.交通便利
策;靠近港、澳、台地区,有引进境外、国外资金、技术
世界主要工业工业区(综合)

在浓密的绿荫下,在宽阔的道路和 街道两旁,到处是一幢幢乳白色、米黄 色、粉红色、浅灰色的各式建筑物。现 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优美恬静的 气氛之中。这里的工厂没有高耸的烟囱, 也听不到机器的轰鸣。 但是,这里的每一项重要发明,都 会影响到全世界电子工业发展,自20世 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 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几乎都出自这里。
德国工业的心脏
(一)、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 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 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 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 速公路四通八达。
鲁尔区的工业有近200年的历史。钢铁康采恩克 虏伯公司1811年建于埃森市。随后,蒂森公司、 鲁尔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 最著名的重工业区。
(2)衰落原因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E、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3)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A、调整产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D、优化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 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克虏伯 公司在二战中积极从事军火生产,为纳粹制 造武器。蒂森公司在二战中成为希特勒政府 的财政支柱。 战后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鲁尔区年产煤 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鲁尔的钢产 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密集着炼 钢、轧钢、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 和电气设备制造等工厂。
返回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德国工业的心脏
(一)、德国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鲁尔区包括 了11个县市,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 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鲁尔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内河 港口、繁忙的内河航道和欧洲最密集的铁路网,高 速公路四通八达。
鲁尔区的工业有近200年的历史。钢铁康采恩克 虏伯公司1811年建于埃森市。随后,蒂森公司、 鲁尔煤矿开采和钢铁生产,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 最著名的重工业区。
(2)衰落原因
A、生产结构单一
B、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C、世界性钢铁过剩 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E、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3)综合整治(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A、调整产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不断恶化
D、优化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鲁尔区的重工业和资 源对德国发动战争起了重要的作用。克虏伯 公司在二战中积极从事军火生产,为纳粹制 造武器。蒂森公司在二战中成为希特勒政府 的财政支柱。 战后这一地区进行了重建,鲁尔区年产煤 约占德国西部总产煤量的90%。鲁尔的钢产 量占德国西部总量的70%。鲁尔区密集着炼 钢、轧钢、制铁、炼油、汽车、造船、机器 和电气设备制造等工厂。
返回
D、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世界主要工业区.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工业结构最完整,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新 材料、汽车、微电子等工业发达 5、方向: 今后将使结构轻型化,实行内联外引,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 研制与开发,开拓国际市场。 6、问题:能源、矿产缺乏 7、解决: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产钢、出口钢越来越多 铁矿石 2吨 1.8吨
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土地紧张、交通拥挤
4、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1)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4)优化环境
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核心
旧厂改造的现代商业园区
钢铁厂废墟上新建的展览馆
铸铁厂旧址改造科技产业园区
4、工业结构和工业中心及部门: 轻重工业都发达,京津以机械、冶金、化工、汽车、纺织和食品 工业为主,唐山以采煤、冶金、陶瓷等工业较为发达 5、方向: 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 精细化工方面,并向“高、精、尖”方向发展。 6、问题:水资源短缺 7、解决:南水北调
1、工业中心: 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 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 工业基地。 3、发展有利条件: 有丰富的铁、石油、海盐资 源;靠近山西能源基地,有统 一的电网;便利的交通;新兴 高技术产业有科研机构和高校 为依托
钢铁、化学、机械 制造、石油、电子、 核能、航空、汽车、 船舶等
发展特点:
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1、鲁尔区概况
项目 数量 占全 国比 例
面积 4595k m2
人口 工业产值 570 万 (缺 )
1.3%
9%
40%(曾 经)
2、鲁尔区的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煤田 鲁尔区煤炭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PPT课件

新兴 工业 区
现代交通 优美环境
利用廉价 劳动力
二、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比较
传统工业 主要工业 部门 地域分布 钢铁、纺织、化学、机 械、食品等工业 相对集中 厚重长大,产品增加值低, 更新慢 低 低 原料、动力、交通、市 场、劳动力数量 新兴工业
微电子、通信、高分子、生物 技术、核工业、航天工业等高 新技术产业
产品特点
科技人员 比例 投入的研 发费用 区位因素
相对分散 轻薄短小,产品增加值高 更新快 高 高
技术力量、交通便捷、信息通 达、环境优美、政策扶持
•减少煤炭、钢铁企业数量
调整工业结构 三 鲁 尔 区 的 综 合 整 治 调整工业布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 •新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 中小型企业
•工业布局向西部和南部拓展 •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发展科技和教育
49.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 凭借的是当地的 、 、 和 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50.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 代 。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 工业迅速衰退。 取
51. 鲁 尔 区 的 重 化 工 业 给 环 境 带 来 的 污 染 主 要 包 括 (多项选择) A.废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固体废物污染 D.辐射污染 5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鲁尔区实施了 多项整治措施,其中包括 (多项选择) A.加强交通建设,新建了一批铁路 B.发展了汽车、采油、钢铁、化学等一批新兴工业 C.改造利用老工业建筑物等,推动了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内建立了高等学校和科研所,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和技术
生产 结构 生产 特点 分布 特点 劳动 力技 术条 件 政府 因素
世界主要的工业地带

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工业地带的产 业结构和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机遇
全球化促进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跨国流动 ,为工业地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 场机遇。同时,新兴产业的崛起也为工业地
带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范围
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东南 亚国家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发 展各具特色,形成了亚洲工业地带的 多样化格局。
东亚、东南亚、南亚产业对比
01
02
03
东亚
以中日韩为代表,产业结 构完整,高新技术产业发 达,汽车、电子、钢铁等 产业具有全球竞争力。
东南亚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如纺织、服装、鞋类等, 近年来电子、汽车等产业 也逐渐崛起。
劳动力资源充足
非洲及中东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成本相对较低,为劳动 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非洲及中东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提高,市场 潜力巨大,为工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政策支持与投资环境改善
非洲及中东地区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改善投资环境,为 地区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投资环境。
影响
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欧洲工业地带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加 强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提高了整个地区的国际竞 争力。同时,也带动了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 作,推动了欧洲社会的整体进步。
04 亚洲工业地带
地理位置与范围
地理位置
亚洲工业地带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 亚和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 越,交通便利。
03
世界主要工业区与其地理地位

工业区的未来趋势:可持续发 展与智能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
Part 03
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地理地位
工业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交通便利: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资源丰富:靠近原材料产地或市场,降低生产成本 劳动力充足: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政策支持:政府对工业区的支持和优惠政策
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地理分布特点
欧洲工业区:以德国为中心,辐射周边国家,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之一。
Part 06
世界主要工业区的环境地位
工业区对环境的影响
空气污染:工业区排放的废气对 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土壤污染:工业废弃物排放导致 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水污染: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水体 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噪音污染:工业区产生的噪音影 响周边居民生活和健康
工业区的环境保护措施与政策
工业区内的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链,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区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金融等,进一步 增加了就业机会。
工业区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推动工业区所在地区的文化发展与繁荣 形成独特的工业文化,成为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
发展。
绿色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
定义:绿色工业 区是指通过可持 续发展理念,实 现经济、社会和 环境三者协调发 展的工业区。
建设目标:提高 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能耗,促进 产业升级和转型。
发展模式:采用 清洁生产、循环 经济等模式,推 广绿色制造技术 和绿色产品,推 动产业集群和园 区发展。
扩大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进驻工业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主要工业区及工业生产 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1
工业: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区由一个或数个较强大的工业联合. 企业为骨干组成的工业群所在地区。2
一、世界主要工业区
.
3
.
4
.
5
.
6
.
7
中国日本工业区
区位条件:多优良港湾; 海洋运输便利;较高 的科技水平;劳动力 丰富。
工业。 (4)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5)利用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
18
.
19
谢 谢!
.
20
.
11
2.不利影响
德国老工业区的污染
.
12
.
13
不利影响
1.工业生产消耗大量资源,特别是非可再 生资源,如铁矿石、煤、石油等。对这些 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 难。 2.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排 放出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 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存。
.
14
污染物必须保证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
15
(3)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资源,改革工艺和提 高技术,尽量发展一些无污染或污染比较 少的工业。
(4)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5)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收段治理工业污 染,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
16
小结
一、世界主要工业区 1.分布特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交通便利的地域。 2.四大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近代文明的表现;创造了巨大财富,改
• 发展特点:大力发展海上 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 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 市场,加强国际合作。
• 工业部门:钢铁、汽车、 造船、石油化工、电子、 纺织等。
.基地
.
10
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1.有利影响
(1)工业企业的建立和工业的发展是近代 文明的表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工业创造了巨大财富,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 (3)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深刻地影 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 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耗费资源;污染环境(工业“三废”)
.
17
3.治理工业污染的措施: (1)合理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2)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综合利用
或净化处理,化害为利,排污符合标准。 (3)提高技术,尽量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
3.具体措施
(1)全面规划,合利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a.污染大气:设置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带; 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b.污染水源: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污水排放口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C.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
农田和居民区。
(2)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综合利
用或净化处理,化害为利,处理后排放的
.
1
工业: 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工业区由一个或数个较强大的工业联合. 企业为骨干组成的工业群所在地区。2
一、世界主要工业区
.
3
.
4
.
5
.
6
.
7
中国日本工业区
区位条件:多优良港湾; 海洋运输便利;较高 的科技水平;劳动力 丰富。
工业。 (4)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5)利用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
18
.
19
谢 谢!
.
20
.
11
2.不利影响
德国老工业区的污染
.
12
.
13
不利影响
1.工业生产消耗大量资源,特别是非可再 生资源,如铁矿石、煤、石油等。对这些 资源无节制地开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 难。 2.工业生产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同时,排 放出工业‘‘三废’’,造成环境污染, 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物的生存。
.
14
污染物必须保证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
15
(3)合理开发和利用新资源,改革工艺和提 高技术,尽量发展一些无污染或污染比较 少的工业。
(4)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5)利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收段治理工业污 染,把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
16
小结
一、世界主要工业区 1.分布特点: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交通便利的地域。 2.四大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近代文明的表现;创造了巨大财富,改
• 发展特点:大力发展海上 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 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 市场,加强国际合作。
• 工业部门:钢铁、汽车、 造船、石油化工、电子、 纺织等。
.基地
.
10
二.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 影响
1.有利影响
(1)工业企业的建立和工业的发展是近代 文明的表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工业创造了巨大财富,改变了人们的 生活方式。 (3)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深刻地影 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 深刻地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关系。 2.不利影响:耗费资源;污染环境(工业“三废”)
.
17
3.治理工业污染的措施: (1)合理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2)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综合利用
或净化处理,化害为利,排污符合标准。 (3)提高技术,尽量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
3.具体措施
(1)全面规划,合利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a.污染大气:设置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带; 与季风相垂直的郊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b.污染水源: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污水排放口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C.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
农田和居民区。
(2)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综合利
用或净化处理,化害为利,处理后排放的